装配的基础知识 (1)
- 格式:ppt
- 大小:2.32 MB
- 文档页数:23
装配基础知识员工培训装配工人基本知识山东天安阀门有限公司2009年技术科编制装配工人基本知识一、装配的概念根据规定的要求,将若干零件装配成部件的过程叫部装,把若干个零件和部件装配成最终产品的过程叫总装。
一台机械产品往往由上千至上万个零件所组成,为了便于组织装配工作,必须将产品分解为若干个可以独立进行装配的装配单元,以便按照单元次序进行装配并有利于缩短装配周期。
装配单元通常可划分为五个等级。
1(零件零件是组成机械和参加装配的最基本单元。
大部分零件都是预先装成合件、组件和部件再进入总装。
2(合件合件是比零件大一级的装配单元。
下列情况皆属合件。
(1)两个以上零件,是由不可拆卸的联接方法(如铆、焊、热压装配等)联接在一起。
(2)少数零件组合后还需要合并加工,如阀芯体与阀芯垫,组合后需收口,平面(3)以一个基准零件和少数零件组合在一起,如图6—1a属于合件,其中阀芯体为基准零件。
阀芯体阀芯垫图6,1 合件和组件实例3(组件组件是一个或几个合件与若干个零件的组合。
4(部件部件是一个基准件和若干个组件、合件和零件组成。
5(机械产品它是由上述全部装配单元组成的整体。
装配单元系统图表明了各有关装配单元间的从属关系。
如图6—2所示。
二、装配工作的基本内容机械装配是产品制造的最后阶段,装配过程中不是将合格零件简单地联接起来,而是要通过一系列工艺措施,才能最终达到产品质量要求。
常见的装配工作有以下几项:1(清洗目的是去除零件表面或部件中的油污及机械杂质。
2(连接联接的方式一般有两种:可拆联接和不可拆联接。
可拆联接在装配后可以很容易拆卸而不致损坏任何零件,且拆卸后仍重新装配在一起。
例如螺纹联接、键联接等,不可拆联接,装配后一般不再拆卸,如果拆卸就会损坏其中的某些零件。
例如焊接、铆接等。
3(调整包括校正、配作、平衡等。
校正是指产品中相关零、部件间相互位置找正,找正并通过各种调整方法,保证达到装配精度要求等。
配作是指两个零件装配后确定其相互位置的加工,如配钻、配铰,或为改善两个零件表面结合精度的加工,如配刮及配磨等,配作是校正调整工作结合进行的。
根据规定的技术要求,将零件或部件进行配合和连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的过程,称为装配。
机器的机械装配装配是机器制造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它包括装配、调整、检验和试验等工作。
装配过程使零件、套件、组件和部件间获得一定的相互位置关系,所以装配过程也是一种工艺过程。
机械装配是机械制造中最后决定机械产品质量的重要工艺过程。
即使是全部合格的零件,如果装配不当,往往也不能形成质量合格的产品。
简单的产品可由零件直接装配而成。
复杂的产品则须先将若干零件装配成部件,称为部件装配;然后将若干部件和另外一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产品,称为总装配。
产品装配完成后需要进行各种检验和试验,以保证其装配质量和使用性能;有些重要的部件装配完成后还要进行测试。
2简史编辑装配技术是随着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和生产批量增大而发展起来的。
机械制造业发展初期,装配多用锉、磨、修刮、锤击和拧紧螺钉等操作,使零件配合和联接起来。
18世纪末期,产品批量增大,加工质量提高,装配内容于是出现了互换性装配。
例如1789年,美国E.惠特尼制造1万支具有可以互换零件的滑膛枪,依靠专门工夹具使不熟练的童工也能从事装配工作,工时大为缩短。
19世纪初至中叶,互换性装配逐步推广到时钟、小型武器、纺织机械和缝纫机等产品。
在互换性装配发展的同时,还发展了装配流水作业,至20世纪初出现了较完善的汽车装配线。
以后,进一步发展了自动化装配(见机械装配自动化)。
3基本内容编辑常用的装配工艺有:清洗、平衡、刮削、螺纹联接、过盈配合联接、胶接、校正等。
此外,还可应用其他装配工艺,如焊接、铆接、滚边、压圈和浇铸联接等,以满足各种不同产品结构的需要。
清洗应用清洗液和清洗设备对装配前的零件进行清洗,去除表面残存油污,使零件达到规定的清洁度。
常用的清洗方法有浸洗、喷洗、气相清洗和超声波清洗等。
浸洗是将零件浸渍于清洗液中晃动或静置,清洗时间较长。
喷洗是靠压力将清洗液喷淋在零件表面上。
气相清洗则是利用清洗液加热生成的蒸汽在零件表面冷凝而将油污洗净。
1装配的基本概念1.1 装配的概念任何机器(含汽车,后同)都是由若干个零件、组件和部件所组成的。
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将零件、组件和部件进行配合和连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的工艺过程称为装配。
把零件、组件装配成部件的过程称为部件装配,而将零件、组件和部件装配成最终产品的过程称为总装配。
装配不仅对保证机器的质量十分重要,还是机器生产的最终检验环节。
通过装配可以发现产品设计上的错误和零件制造工艺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因此,研究装配工艺,选择合适的装配方法,制定合理的装配工艺规程,不仅是保证汽车装配质量的手段,也是提高生产效率与降低制造成本的有力措施。
1.2 装配精度装配精度是装配工艺的质量指标。
正确地规定机器和部件的装配精度是产品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不仅关系到产品质量,也影响到产品制造的经济性。
装配精度是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主要依据,也是选择合理的装配方法和确定零件加工精度的依据。
装配精度的内容包括零部件间的配合精度和接触精度、位置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相对运动精度等。
1)部件间的配合精度和接触精度(1)零部件间的配合精度是指配合面间达到规定的间隙或过盈的要求。
它关系到配合性质和配合质量。
已由国家标准《公差和配合》来解决。
例如,轴和孔的配合间隙或配合过盈的变化范围。
2)零部件间的接触精度是指配合表面、接触表面达到规定的接触面积与接触点分布的情况。
它影响到接触刚度和配合质量。
例如:导轨接触面间、锥体配合和齿轮啮合等处,均有接触精度要求。
2)零部件间的位置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1)零部件间的位置尺寸精度是指零部件间的距离精度,如轴向距离和轴线距离(中心)精度等。
(2)零部件间的位置精度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圆轴度和各种跳动。
3)零部件间的相对运动精度这是指有相对运动的零部件间在运动方向和运动位置上的精度。
其中运动方向上的精度包括零部件间相对运动时的直线度、平行度和垂直度等;而运动位置上的精度即传动精度是指内联系传动链中,始末两端传动元件间相对运动精度。
《机械装配与维修技术》习题集(1)项目1 装配基础知识一、名词解释题1零件:是机器制造的最小单元。
2部件:由两个及以上零件结合成为机器的一部分。
3组件:直接进入产品总装配的部件。
4装配:将若干个零件结合成部件或若干个零件和部件结合成机械的过程。
5部件装配:将若干个零件结合成部件的过程。
6总装配:将若干个零件和部件结合成机械的过程7熟悉任务:装配前,应当首先阅读与装配有关的资料,包括图样、技术要求、产品说明书等等,以熟悉装配任务。
8清洗:是将影响零件工作的污染物移到一个不影响零件工作的地方,比如说,将污染物从产品中转移到清洗剂中。
9标记:是指在零件上做记号。
这样在装配时可以利用标记来帮助我们按照零件原有方向和位置进行装配。
10装配工序:由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不更换设备或地点的情况下完成的装配工作。
11装配工艺规程:是规定产品或部件装配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及要求的技术文件。
12装配单元:装配中可以进行独立装配的部件。
13装配基准件:最先进入装配的零、部件。
14装配单元系统图:表示产品装配单元的划分及其装配顺序的框图。
15流水装配法:在装配过程中,工作对象(部件或组件)有顺序地由一个或一组工人转移给另一个或一组工人的装配组织形式。
二、填空题1装配是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将若干个零件结合成部件或若干个零件和部件结合成机械的的过程。
2装配术语具有通用性、功能性和准确性三个特性。
3影响装配精度的主要因素是( 零件加工精度)。
4经常适用的调整件是( 轴套垫片垫圈)。
5装配工作的组织形式随着( 生产类型)和产品复杂程度不同,一般分为固定式装配和移动式装配两种。
6装配工作完成后,为使机构或机器工作协调,需对轴承间隙镶条位置蜗轮轴向位置等进行( 调整)。
7装配通常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
8部件装配是指产品进入总装配前的装配工作。
9总装配是将零件和部件组装成一台完整产品的过程。
10调整是指调节零件与机构的相互位置、配合间隙、结合程度等工作。
装配钳工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装配钳工是制造行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他们负责机械零部件
的装配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知识。
为了帮助初学者快速掌握
装配钳工的基础知识,下面将介绍一些基础知识培训资料,希望对学
习者有所帮助。
1. 工具介绍
装配钳工需要掌握并熟练使用各种工具,常用的工具包括螺丝刀、
扳手、卸扣钳、量具等。
螺丝刀用于拧螺丝,扳手用于拧紧螺帽,卸
扣钳用于卸下各种扣件,量具用于测量尺寸。
学习者需要了解各种工
具的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
2. 零部件认识
装配钳工需要熟悉各种机械零部件,了解其名称、功能和使用方法。
常见的零部件包括螺丝、螺母、轴承、轴套等,学习者需要能够准确
辨认这些零部件,并知道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
3. 装配技巧
装配钳工在进行装配工作时,需要掌握一些技巧,以提高工作效率
和质量。
比如,要注意零部件的清洁和润滑,避免出现磨损和生锈现象;要注意装配顺序,确保零部件能够正确拼接在一起;要注意力量
的控制,避免过度用力导致损坏零部件等。
4. 安全注意事项
在进行装配工作时,装配钳工需要时刻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比如,要保持工作场所整洁,避免绊倒和摔倒;要正确使用工具,避免工具伤人;要正确佩戴防护用具,保护视力和皮肤等。
通过以上基础知识培训资料的学习,相信初学者们能够快速入门装
配钳工这一职业,并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工作表现。
希
望大家能够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成为优秀的装配钳工。
祝大家工作顺利!。
装配基础知识1、什么叫装配?答: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将若干个零件组装成部件或将若干个零件和部件组装成产品的过程,称作装配。
更明确地说:把已经加工好,并经检验合格的单个零件,通过各种形式,依次将零部件联接或固在一起,使之成为部件或产品的过程叫装配。
2、装配工作的重要性有哪些?答:装配工作的重要性有如下几点:(1)只有通过装配才能使若干个零件组合成一台完整的产品。
(2)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及装配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即装配工作的好坏,对整个产品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有些零件精度并不很高,但经过仔细修配和精心调整后,仍能装出性能良好的产品。
3、装配时零件联接的种类有哪些?答:按照部件或零件联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固定联接及活动联接两种。
4、装配前,清理和清洗零件的意义是什么?答:在装配过程中,必须保证没有杂质留在零件或部件中,否则,就会迅速磨损机器的磨擦表面,严重的会使机器在很短的时间内损坏。
由此可见,零件在装配前的清理和清洗工作对提高产品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意义。
特别是对于轴承精密配合件,液压元件,密封件以及有特殊清洗要求的零件等很重要。
5、装配时,对零件的清理和清洗内容有哪些?答:(1)装配前,清除零件上的残存物,如型砂、铁锈、切屑、油污及其他污物。
(2)装配后,清除在装配时产生的金属切屑,如配钻孔、铰孔、攻螺纹等加工的残存切屑。
(3)部件或机器试车后,洗去由磨擦而产生的金属微粒及其他污物。
6、哪些零件需进行密封性试验?答:凡要求不发生漏油,漏水和漏气的零件或部件在装配前都需做密封性试验,如各种阀类、泵体、气缸套、气阀、油缸、某些液压件等。
7、什么是键联结?答:就是用键将轴和轴上零件联接在一起,用以传递扭矩的一种联接方法称键联结。
8、键联结所用键的种类有哪些?各有何特点及应用场合?键的总类、特点及应用场合9、松键联结的装配要点有哪些?答:松键联结的装配要点有如下几点:(1)装配前要清理键和键槽的锐边,毛刺以防装配时造成过大的过盈。
装配式《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不属于装配式建筑优点的是()。
B.成本低2.在装配式建筑分类中,按结构材料划分不正确的是()。
C.装配式骨架板材结构3.下列选项中,不是按照装配式混凝土按结构体系划分的是()B.框架-支撑体系4.装配式建筑是指用工厂生产的预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
B.构件5.框架-支撑体系的缺点()。
C.支撑布置困难6.装配式混凝土的分类有哪些()。
C.装配式框架体系、装配式剪力墙体系、装配式框架剪力墙体系、双面叠合剪力墙体系、外墙挂板体系。
7.装配式剪力墙体系的特点()。
C.工业化程度高8.都江堰向峨小学采用的是什么建筑形式()。
B.钢筋混凝土结构9.日本多高层集合住宅主要为()。
B.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10.()的装配式建筑绝大多数为预制混凝土,少量为钢结构和木结构。
D.法国11.()的住宅主要由政府建造。
C.新加坡12.以下哪个国家为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研发提供技术支持。
B.德国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德国装配式连接多采用焊接和螺栓连接。
14.()模块化建筑新建占比达到70%以上。
C.新加坡15.()通过立法来保证混凝土构件的质量。
B.日本16.无特殊情况时,装配率计算和装配式建筑等级评价应以()作为计算和评价单元。
B.单体建筑17.在装配率的计算中Q1表示的是()。
A.主体结构指标实际得分值18.当评价项目满足《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第3.0.3条规定,且主体结构竖向构件中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不低于()时,可进行装配式建筑等级评价。
D.35%19.当装配率达到()时,装配式建筑评价等级可评价为AA级。
C.76%~90%20.当装配率达到()时,装配式建筑评价等级可评价为AAA级。
B.60%~75%2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地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安装和质量验收。
根据规定的技术要求,将零件或部件进行配合和连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的过程,称为装配。
机器的机械装配装配是机器制造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它包括装配、调整、检验和试验等工作。
装配过程使零件、套件、组件和部件间获得一定的相互位置关系,所以装配过程也是一种工艺过程。
机械装配是机械制造中最后决定机械产品质量的重要工艺过程。
即使是全部合格的零件,如果装配不当,往往也不能形成质量合格的产品。
简单的产品可由零件直接装配而成。
复杂的产品则须先将若干零件装配成部件,称为部件装配;然后将若干部件和另外一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产品,称为总装配。
产品装配完成后需要进行各种检验和试验,以保证其装配质量和使用性能;有些重要的部件装配完成后还要进行测试。
2简史编辑装配技术是随着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和生产批量增大而发展起来的。
机械制造业发展初期,装配多用锉、磨、修刮、锤击和拧紧螺钉等操作,使零件配合和联接起来。
18世纪末期,产品批量增大,加工质量提高,装配内容于是出现了互换性装配。
例如1789年,美国E.惠特尼制造1万支具有可以互换零件的滑膛枪,依靠专门工夹具使不熟练的童工也能从事装配工作,工时大为缩短。
19世纪初至中叶,互换性装配逐步推广到时钟、小型武器、纺织机械和缝纫机等产品。
在互换性装配发展的同时,还发展了装配流水作业,至20世纪初出现了较完善的汽车装配线。
以后,进一步发展了自动化装配(见机械装配自动化)。
3编辑常用的装配工艺有:清洗、平衡、刮削、螺纹联接、过盈配合联接、胶接、校正等。
此外,还可应用其他装配工艺,如焊接、铆接、滚边、压圈和浇铸联接等,以满足各种不同产品结构的需要。
清洗应用清洗液和清洗设备对装配前的零件进行清洗,去除表面残存油污,使零件达到规定的清洁度。
机械装配工艺基础2(1)装配过程简单,生产率高。
(2)装配质量稳定可靠。
(3)对装配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不高,易于扩大生产。
(4)便于组织流水作业用自动化装配,完全互换法尤其适用于装配节拍强的流水装配。
(5)备(配)件供应方便,容易实现零部件的专业化生产。
(6)当装配精度要求高,特别是组成环数目较多时,零件难以按经济精度加工。
因此,互换法装配常用于“高精度少环数或低精度多环尺寸链”的大批大量生产中。
2、选配法在大批大量生产中,当装配精度要求很高且组成环数目不多时,若采用互换法装配,将对零件精度要求很高,给机械加工带来因难,甚至超过加工工艺实现的可能性,例如:内燃机活塞与缸套的配合,滚动轴承内外环与滚动体的配合等。
此时,就不宜只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而应采用选配法来保证装配精度。
选配法是将配合中的各零件(组成环)按经济精度加工,装配时进行适当选择,以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
选配法有以下三种:1)直接选配法装配工人从待装零件中,凭经验选择合适的互配零件装配,以满足装配精度要求的方法。
如;发动机活塞和活塞环的装配常采用这种方法。
装配时,工人将活塞环装入活塞环槽内,凭手感判断其间隙是否合适,重新挑选活塞环,直至合适为止。
直接选配法的特点是装配简单,装配质量和生产率取决于工人的技术水平。
此方法适用于装配零件(组成环)数目较少的产品,不适用于节拍较严的装配组织形式。
2)分组装配法是指在成批或大量生产中,将产品中各配合副的零件按实测尺寸分组,装配时按组进行互换装配,以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
例如;滚动轴承的装配,活塞与活塞销的装配均用此法。
图7-10a是活塞与活塞销的联接情况,用分组法装配。
图7-10装配要求:活塞销孔与活塞销在冷态装配时应有0.0025~0.0075㎜的过盈量。
据此要求,相应的配合公差公为0.005㎜。
若采用完全互换法装配,活塞销和销孔的公差(按“等公差配合“)只0.0050-0.0075㎜,-28φ0.0025㎜;销孔D=-280φ有0.0025㎜。
课题二十八机械装配工艺基础一、引言机械装配是指通过将各个零部件组合起来,形成一台完整的机械设备的过程。
机械装配工艺是指在机械装配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
机械装配工艺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机械设备的质量、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因此,掌握机械装配工艺基础是每个机械工程师必备的技能之一。
本文将介绍机械装配工艺的基础知识,包括机械装配的定义、分类和工艺流程等。
二、机械装配的定义机械装配是指将单个零部件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法组合成完整的机械设备的过程。
机械装配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零部件的准备:将需要装配的零部件按照一定的清单准备好,确保各个零部件的数量和质量符合要求。
2.零部件的清洁和润滑:对需要装配的零部件进行清洁和润滑处理,确保零部件表面没有杂质和污垢,以及零部件之间的运动能够顺畅进行。
3.组装工序:按照机械设备的装配顺序将零部件逐步组装起来,通常包括定位、对位、装配、拧紧等工序。
4.装配的检验和调整:对已经装配好的机械设备进行检验,确保各个功能的正常运行。
如果发现问题,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正。
5.最终检验和试运行:对已经装配好并进行调整的机械设备进行最终的检验和试运行,确保机械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要求。
三、机械装配的分类机械装配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式有以下几种:1.按照装配对象的复杂程度分类:–小型装配:装配的对象为小型机械设备,如手动工具、小型仪器等。
–中型装配:装配的对象为中型机械设备,如农用机械、家用电器等。
–大型装配:装配的对象为大型机械设备,如工业机械、船舶等。
2.按照装配方式的不同分类:–手工装配: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进行装配,适用于小型机械设备的装配。
–自动装配:采用自动化设备进行装配,适用于中型和大型机械设备的装配。
–半自动装配:人工操作和自动化设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装配。
3.按照装配工艺的不同分类:–工序装配:将整个装配工艺划分为多个工序进行装配,每个工序负责零部件的一部分装配工作。
第一章船体装配基础知识第一节现代造船工艺流程现代造船工艺流程:1、船体建造的主要过程船体建造是船舶建造的主要部分,它具体包括船体放样、零件号料、构件加工、部件装焊、分段装焊、总段装焊和船体搭载以及密性试验等过程。
(1)船体放样船体放样包括船体肋骨型线的光顺,对设计图中可能产生的误差进行反复修正,并在光顺后的船体型线图上绘出各种结构线,进而确定各种船体构架的实际形状和尺寸以及制定检测手段(如制作样板、样箱)为后续工序提供施工依据。
最早的放样是实尺放样(1:1),其次是比例放样(1:N),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现与应用,放样有了质的飞跃,出现了数学放样,从而实现了放样自动化、无纸化。
(2)零件号料零件号料就是将放样中的信息反映到原材料上去,如零件的尺寸、后续工序所需的简明标记、符号和数据等。
号料的方法随着放样方法的发展而发展,与实尺放样对应的号料方法为手工号料,与比例放样的号料方法的投影号料,随着数学放样的出现,号料工作就非常简单和自动化了。
(3)构件加工构件加工是将原材料变成船体的第一步,它包括钢材预处理、构件边缘加工和构件成形加工。
从钢料堆场取出的钢材,因受扎制、搬运和存放中的种种因素的影响,钢材表面常附有氧化皮,铁锈或产生局部凹凸不平翘曲、扭曲等变形。
在号料之前,需要对钢板进行校平、除锈、喷涂车间防护底漆和烘干等作业。
现在上述作业一般在钢材预处理流水线上进行。
船体构件边缘加工包括三个内容:一是根据号料所给的信息运用切割或剪切的方法得到船体构件,二是根据焊接的技术要求对船体构件进行焊接工艺坡口加工,三是根据设计规范要求对自由边和人孔内周边进行打磨。
船体零件成形加工就是采用机械冷弯或水火热弯等方法将平直的原材料加工成船体制作所要求的空间形状。
(4)船体装焊船体装焊就是将加工后的船体构件分为部件装焊、分段装焊、总组装焊和船体搭载几个步骤组装成一座整体的过程。
它包括装配和焊接两个过程。
(5)密性试验和强度试验船体密性试验的目的是检验装焊结束后的船体舱室是否达到必要的油密或水密,强度试验是检验船体结构是否具备必要的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