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142.00 KB
- 文档页数:8
第七章 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项目投资决策中,一般来说,属于经营期现金流出项目的有.在项目投资决策中,一般来说,属于经营期现金流出项目的有( ( )。
A A.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B B.开办费.开办费.开办费 C C.经营成本.经营成本.经营成本 D D.无形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2.某投资项目原始投资额为100万元,使用寿命10年,已知该项目第10年的经营净现金流量为25万元,期满处置固定资产残值收入及回收流动资金共8万元,则该投资项目第10年的净现金流量为年的净现金流量为( ( )万元。
万元。
A .8 B B..25 C C..33 D D..43 3.下列关于投资项目营业现金流量预计的各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下列关于投资项目营业现金流量预计的各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营业现金流量等于税后净利加上折旧.营业现金流量等于税后净利加上折旧B .营业现金流量等于营业收入减去付现成本再减去所得税.营业现金流量等于营业收入减去付现成本再减去所得税C .营业现金流量等于税后收入减去税后成本再加上折旧引起的税负减少额.营业现金流量等于税后收入减去税后成本再加上折旧引起的税负减少额D D.营业现金流量等于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再减去所得税.营业现金流量等于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再减去所得税.营业现金流量等于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再减去所得税4.如果其他因素不变,一旦贴现率提高,则下列指标中其数值将会变小的是.如果其他因素不变,一旦贴现率提高,则下列指标中其数值将会变小的是( ( )。
A .净现值.净现值 B B.投资报酬率.投资报酬率.投资报酬率 C C.内部报酬率.内部报酬率.内部报酬率 D .静态投资回收期.静态投资回收期 5.某投资项目原始投资为12000元,当年完工投产,有效期限3年,每年可获得现金净流量4600元,则该项目内含报酬率为元,则该项目内含报酬率为( ( )。
第七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烷化剂类抗肿瘤药物的结构类型不包括A. 氮芥类B. 乙撑亚胺类C. 亚硝基脲类D. 磺酸酯类E. 硝基咪唑类2) 环磷酰胺的毒性较小的原因是A. 在正常组织中,经酶代谢生成无毒的代谢物B. 烷化作用强,使用剂量小C. 在体内的代谢速度很快D. 在肿瘤组织中的代谢速度快E. 抗瘤谱广3) 阿霉素的主要临床用途为A. 抗菌B. 抗肿瘤C. 抗真菌D. 抗病毒E. 抗结核4) 抗肿瘤药物卡莫司汀属于A. 亚硝基脲类烷化剂B. 氮芥类烷化剂C. 嘧啶类抗代谢物D. 嘌呤类抗代谢物E. 叶酸类抗代谢物5) 环磷酰胺体外没有活性,在体内经代谢而活化。
在肿瘤组织中所生成的具有烷化作用的代谢产物是A. 4-羟基环磷酰胺B. 4-酮基环磷酰胺C. 羧基磷酰胺D. 醛基磷酰胺E. 磷酰氮芥、丙烯醛、去甲氮芥6) 阿糖胞苷的化学结构为7) 下列药物中,哪个药物为天然的抗肿瘤药物A. 紫杉特尔B. 伊立替康C. 多柔比星D. 长春瑞滨E. 米托蒽醌8) 化学结构如下的药物的名称为A. 喜树碱B. 甲氨喋呤C. 米托蒽醌D. 长春瑞滨E. 阿糖胞苷9) 下列哪个药物不是抗代谢药物A. 盐酸阿糖胞苷B. 甲氨喋呤C. 氟尿嘧啶D. 卡莫司汀E. 巯嘌呤10) 下列哪个药物是通过诱导和促使微管蛋白聚合成微管,同时抑制所形成微管的解聚而产生抗肿瘤活性的A. 盐酸多柔比星B. 紫杉醇C. 伊立替康D. 鬼臼毒素E. 长春瑞滨11) 环磷酰胺主要用于A.解热镇痛B.心绞痛的缓解和预防C.淋巴肉瘤,何杰金氏病D.治疗胃溃疡E.抗寄生虫12) 环磷酰胺的商品名为A.乐疾宁B.癌得星C.氮甲D.白血宁E.争光霉素13) 环磷酰胺为白色结晶粉末,2%的水溶液pH为A.1-2B.3-4C.4-6D.10-12E.12-1414) 下列哪一个药物是烷化剂A.氟尿嘧啶B.巯嘌呤C.甲氨蝶呤D.噻替哌E.喜树碱15) 环磷酰胺作为烷化剂的结构特征是A.N,N-(β-氯乙基)B.氧氮磷六环C.胺D.环上的磷氧代E.N,N-(β-氯乙基)胺16) 白消安属哪一类抗癌药A.抗生素B.烷化剂C.生物碱D.抗代谢类E.金属络合物17) 环磷酰胺做成一水合物的原因是A.易于溶解B.不易分解C.可成白色结晶D.成油状物E.提高生物利用度18) 烷化剂的临床作用是A.解热镇痛B.抗癫痫C.降血脂D.抗肿瘤E.抗病毒19) 氟脲嘧啶的特征定性反应是A.异羟肟酸铁盐反应B.使溴褪色C.紫脲酸胺反应D.成苦味酸盐E.硝酸银反应20) 氟脲嘧啶是A.喹啉衍生物B.吲哚衍生物C.烟酸衍生物D.嘧啶衍生物E.吡啶衍生物21) 抗肿瘤药氟脲嘧啶属于A.氮芥类抗肿瘤药物B.烷化剂C.抗代谢抗肿瘤药物D.抗生素类抗肿瘤药物E.金属络合类抗肿瘤药物22) 属于抗代谢类药物的是A.盐酸氧化氮芥B.呋氟尿嘧啶C.表阿霉素D.顺铂E.长春新碱23) 属于抗代谢药物的是A巯嘌呤 B.喜树碱C.奎宁D.盐酸可乐定E.米托蒽醌24) 氟脲嘧啶是A.甲基肼衍生物B.嘧啶衍生物C.烟酸衍生物D.吲哚衍生物E.吡嗪衍生物25) 阿霉素的化学结构特征为A.含氮芥B.含有机金属络合物C.蒽醌D.多肽E.羟基脲二、配比选择题1)A. 伊立替康B. 卡莫司汀C. 环磷酰胺D. 塞替哌E. 鬼臼噻吩甙1. 为乙撑亚胺类烷化剂2. 为DNA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3. 为亚硝基脲类烷化剂4. 为氮芥类烷化剂5. 为DNA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1. 含有一个结晶水时为白色结晶,失去结晶水即液化2. 是治疗膀胱癌的首选药物3. 有严重的肾毒性4. 适用于脑瘤、转移性脑瘤及其它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恶性淋巴瘤等治疗5. 是胸腺嘧啶合成酶的抑制剂3)A. 结构中含有1,4-苯二酚B. 结构中含有吲哚环C. 结构中含有亚硝基D. 结构中含有喋啶环E. 结构中含有磺酸酯基1. 甲氨喋呤2. 硫酸长春碱3. 米托蒽醌4. 卡莫司汀5. 白消安4)A.环磷酰胺B.维生素K3C.氟脲嘧啶D.巯嘌呤E.顺铂1.1,2,3,4-四氢-2-甲基-1,4-二氧-2-萘磺酸钠盐2.顺式二氯二氨合铂3.N,N,双(β-氯乙基)-四氢-2H-1,3,2-氧氮磷六环-2-胺-2-氧化物水合物4.5-氟脲嘧啶5.6-嘌呤硫醇-水合物5)A.顺铂B.环磷酰胺C.已烯雌酚D.磺胺甲基异恶唑E.氯霉素1.具芳伯氨结构2.β-氯乙基取代3.具苯酚结构4.金属络合物5.化学命名时,母体是丙二醇三、比较选择题1)A. 盐酸阿糖胞苷B. 甲氨喋呤C. 两者均是 A. 两者均不是1. 通过抑制DNA多聚酶及少量掺入DNA而发挥抗肿瘤作用2. 为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大量使用会引起中毒,可用亚叶酸钙解救3. 主要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4. 抗瘤谱广,是治疗实体肿瘤的首选药5. 体内代谢迅速被脱氨失活,需静脉连续滴注给药2)A. 喜树碱B. 长春碱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1. 能促使微管蛋白聚合成微管,同时抑制所形成微管的解聚2. 能与微管蛋白结合阻止微管蛋白双微体聚合成为微管3. 为DNA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4. 为天然的抗肿瘤生物碱5. 结构中含有吲哚环3)A.氟脲嘧啶B.顺铂C.A和B都是D.A和B都不是1.抗代谢药物2.其作用类似烷化剂3.可作抗菌药使用4.有酸性、易溶于碱5.有光学异构体4)A.环磷酰胺B.氟脲嘧啶C.A和B都是D.A和B都不是1.烷化剂2.抗代谢药3.抗病毒药4.体内转化成乙烯亚铵离子5.熔融后显氟化物反应5)A.环磷酰胺B.氟脲嘧啶C.两者皆是D.两者皆不是1.抗肿瘤药2.烷化剂3.抗菌药4.抗代谢药物5.抗寄生虫药物四、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性质与环磷酰胺相符A. 结构中含有双β-氯乙基氨基B. 可溶于水,水溶液较稳定,受热不分解C. 水溶液不稳定,遇热更易水解D. 体外无活性,进入体内经肝脏代谢活化E. 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中2) 以下哪些性质与顺铂相符A. 化学名为(Z)-二氨二氯铂B. 室温条件下对光和空气稳定C. 为白色结晶性粉末D. 水溶液不稳定,能逐渐水解和转化为无活性的反式异构体E. 临床用于治疗膀胱癌、前列腺癌、肺癌等,对肾脏的毒性大3) 直接作用于DNA的抗肿瘤药物有A. 环磷酰胺B. 卡铂C. 卡莫司汀D. 盐酸阿糖胞苷E. 氟尿嘧啶4) 下列药物中,哪些药物为前体药物:A. 紫杉醇B. 卡莫氟C. 环磷酰胺D. 异环磷酰胺E. 甲氨喋呤5) 化学结构如下的药物具有哪些性质A. 为橙黄色结晶性粉末B. 为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C. 大剂量时引起中毒,可用亚叶酸钙解救D. 为烷化剂类抗肿瘤药物E. 体外没有活性,进入体内后经代谢而活化6) 环磷酰胺体外没有活性,在体内代谢活化。
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第1节 行星的运动1.将冥王星和土星绕太阳的运动都看做匀速圆周运动。
已知冥王星绕太阳的公转周期约是土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的8倍。
那么冥王星和土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之比约为 A .2∶1 B .4∶1C .8∶1D .16∶1【答案】B【解析】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行的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即33122212R R T T =,已知12:8T T =得到313264R R =,整理得到124R R =,答案B 正确。
2.火星探测器沿火星近地圆轨道飞行,其周期和相应的轨道半径分别为T 0和R 0,火星的一颗卫星在其圆轨道上的周期和相应的轨道半径分别为T 和R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003lg()lg()2T RT R = B .00lg()2lg()R TT R = C .003lg()lg()2RT T R= D .00lg()2lg()R TT R= 【答案】A【解析】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330220 R R K T T== ,则:323200 R T R T =,所以它们的对数关系可以表达为:0032T Rlg lg T R =()().故A 正确,BCD 错误,故选A 。
3.关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所有行星都在同一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 B .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太阳位于行星轨道的中心处 C .离太阳越近的行星的运动周期越长D .所有行星的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答案】D【解析】A .所有行星都沿着不同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动,选项A 错误; B .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太阳位于行星椭圆轨道的焦点处,选项B 错误;C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离太阳越近的行星的运动周期越短,选项C 错误;D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所有行星的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选项D 正确.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加速度恒定的运动不可能是曲线运动B .物体做圆周运动,所受的合力一定指向圆心C .平抛运动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的夹角一定越来越小D .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32r k T=,这个关系式是开普勒第三定律,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证明的 【答案】C【解析】A 、平抛运动只受重力,加速度恒定,但是曲线运动,故A 错误;B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受的合力才一定指向圆心,故B 错误;C 、加速度方向或恒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设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根据0tan v gt θ=,因为竖直分速度逐渐增大,则θ逐渐减小,故C 正确;D 、32rk T=是开普勒在观察太阳系行星运动时得到的规律,在实验中不能验证,故D 错误.故选C 。
第七章 线性变换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设123,,εεε是线性空间V 的一组基,V 的一个线性变换σ在这组基下的矩阵是33112233(),,ij A a x x x V αεεε⨯==++∈则σ在基321,,εεε下的矩阵B =1,T AT -而可逆矩阵T =001010100⎛⎫ ⎪ ⎪ ⎪⎝⎭满足1,B T AT -=σα在基123,,εεε下的坐标为123x A x x ⎛⎫ ⎪ ⎪ ⎪⎝⎭ .2.设A 为数域P 上秩为r 的n 阶矩阵,定义n 维列向量空间n P 的线性变换:(),n A P σσξξξ=∈,则1(0)σ-={}|0,n A P ξξξ=∈,()1dim (0)σ-=n r -,()dim ()n P σ=r .3.复矩阵()ij n n A a ⨯=的全体特征值的和等于1nii i a =∑ ,而全体特征值的积等于||A .4.设σ是n 维线性空间V 的线性变换,且σ在任一基下的矩阵都相同,则σ为__数乘__变换 .5.数域P 上n 维线性空间V 的全体线性变换所成的线性空间()L V 为2n 维线性空间,它与n n P ⨯同构.6.设n 阶矩阵A 的全体特征值为12,,,n λλλ,()f x 为任一多项式,则()f A 的全体特征值为12(),(),,()n f f f λλλ . 7.设⎪⎪⎭⎫ ⎝⎛=2231A ,则向量⎪⎪⎭⎫ ⎝⎛11是A 的属于特征值 4 的特征向量. 8.若⎪⎪⎪⎭⎫ ⎝⎛--=100001011A 与1010101k B k ⎛⎫ ⎪=-- ⎪ ⎪⎝⎭相似,则k = -1/2 . 9.设三阶方阵A 的特征多项式为322)(23+--=λλλλf ,则=||A 3 .10.n 阶方阵A 满足A A =2,则A 的特征值为 0和1 .11.线性空间3R 上的线性变换为A =),,(321x x x 132321(2,33,2)x x x x x x ++-,变换A 在基)1,0,0(),0,1,0(),0,0,1(321===εεε下的矩阵为102033210⎛⎫ ⎪ ⎪ ⎪-⎝⎭.二、判断题1.设σ是线性空间V 的一个线性变换,12,,,s V ααα∈线性无关,则向量组12(),(),,()s σασασα也线性无关. (错) 2.设σ为n 维线性空间V 的一个线性变换,则由σ的秩+σ的零度=n ,有1()(0).V V σσ-=⊕ (错)未必有1()(0).V V σσ-=⊕3.在线性空间2R 中定义变换σ:(,)(1,)x y x y σ=+,则σ是2R 的一个线性变换. (错)零向量的像是(1,0)4.若σ为n 维线性空间V 的一个线性变换,则σ是可逆的当且仅当1(0)σ-={0}. (正确)σ是可逆的当且仅当σ是双射.5.设σ为线性空间V 的一个线性变换,W 为V 的一个子集,若()W σ是V 的一个子空间,则W 必为V 的子空间. (错)如平面上的向量全体在x 轴上的投影变换,W 为终点在与x 轴平行而不重合的直线上的向量全体,()W σ为x 轴上的向量全体,是V 的一个子空间,但W 不是V 的子空间.6.n 阶方阵A 至少有一特征值为零的充分必要条件是0||=A .(正确)7.已知1-=PBP A ,其中P 为n 阶可逆矩阵,B 为一个对角矩阵.则A 的特征向量与P 有关.( 正确 )1P AP B -=,P 的列向量为A 的特征向量.8.σ为V 上线性变换,n ααα,,,21 为V 的基,则)(,),(),(21n ασασασ 线性无关.(错)当σ可逆时无关,当σ不可逆时相关.9.α为V 上的非零向量,σ为V 上的线性变换,则})(|{)(1αησηασ==-是V 的子空间.( 错 )不含零向量.三、计算与证明1.判断矩阵A 是否可对角化?若可对角化,求一个可逆矩阵T ,使1T AT -成对角形.133313331A ⎛⎫ ⎪= ⎪ ⎪⎝⎭解:先求矩阵A 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2133313(7)(2)331E A λλλλλλ----=---=-+---. 矩阵A 的特征值为12,37,2λλ==-.当17λ=时,解方程组1231231236330,3630,3360.x x x x x x x x x --=⎧⎪-+-=⎨⎪--+=⎩得矩阵A 属于特征值7的线性无关特征向量为1(1,1,1)'ξ=.当2,32λ=-时,解方程组1231231233330,3330,3330.x x x x x x x x x ---=⎧⎪---=⎨⎪---=⎩得矩阵A 属于特征值-2的线性无关特征向量为23(1,1,0)',(1,0,1)'ξξ=-=-.矩阵A 有三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因此矩阵A 可对角化,取矩阵111110101T ⎛⎫ ⎪=- ⎪ ⎪-⎝⎭有1722T AT -⎛⎫ ⎪=- ⎪ ⎪-⎝⎭2.在线性空间n P 中定义变换σ:122(,,,)(0,,,)n n x x x x x σ=(1)证明:σ是n P 的线性变换.(2)求()n P σ与1(0).σ-(1)证明:112222(,,,)(0,,,)n n n n x y x y x y x y x y σ+++=++ 221212(0,,,)(0,,,)(,,,)(,,,)n n n n x x y y x x x y y y σσ=+=+12122((,,,))(,,,)(0,,,)n n n k x x x kx kx kx kx kx σσ== 212(0,,,)(,,,)n n k x x k x x x σ==.所以σ是n P 的线性变换.(2){}2()(0,,,)|,2,,.n n i P x x x P i n σ=∈=. {}111(0)(,0,,0)|.x x P σ-=∈3.设⎪⎪⎪⎭⎫ ⎝⎛----=a A 33242111与⎪⎪⎪⎭⎫ ⎝⎛=b B 00020002相似.(1)求b a ,的值;(2)求可逆矩阵,使B AP P =-1.解:(1)由矩阵A 与B 相似可得,矩阵A 与B 有相同的迹与行列式,因此有45,46 6.b a b a +=+⎧⎨=-⎩ 所以5,6a b ==.(2)先求矩阵A 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2111||242(6)(2)335E A λλλλλλ---=--=--- 特征值为1,232,6λλ==.当1,22λ=时,解方程组1231231230,2220,3330.x x x x x x x x x +-=⎧⎪--+=⎨⎪+-=⎩得矩阵A 属于特征值-2的线性无关特征向量为12(0,1,1)',(1,0,1)'ξξ==.当16λ=时,解方程组12312312350,2220,330.x x x x x x x x x +-=⎧⎪-++=⎨⎪++=⎩得矩阵A 属于特征值7的线性无关特征向量为1(1,2,3)'ξ=-.因此可取矩阵011102113P ⎛⎫ ⎪=- ⎪ ⎪⎝⎭,有B AP P =-1.4.令n n P ⨯表示数域P 上一切n 级方阵所成的向量空间,取定,n n A B P ⨯∈,对任意的n n P X ⨯∈,定义()''X A XA B XB σ=-. 证明σ是n n P ⨯上的一个线性变换.证明:对任意的,,n n X Y P k P ⨯∈∈,有()'()'()''''()(),X Y A X Y A B X Y BA XAB XB A YA B YB X Y σσσ+=+-+=-+-=+()'()'()('')()kX A kX A B kX B k A XA B XB k X σσ=-=-=.因此σ是n n P ⨯上的一个线性变换.。
《第七章力》综合练习一. 选择题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A.没有物体就没有力B.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C.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D.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2.下列对于重力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A.一块橡皮的重力约0.01NB.一支粉笔的重力约10NC.一张课桌的重力约5ND.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500N3.为了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验情景,下列假设与图中情景符合的是()A.由甲图可知,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力的大小有关B.由甲图可知,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力的作用点有关C.由乙图可知,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由乙图可知,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力的大小有关4.如图所示的三个装置中,弹簧和小球均完全相同,弹簧和细线的质量均不计,一切摩擦忽略不计,静止时各弹簧的长度分别为、、,其大小关系是A. B. C. D.5.如图所示是跳高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某运动员采用图甲中姿势可跳过1.70m,采用图乙中姿势可跳过1.80m,采用图丙中的姿势可跳过2m。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心位置固定不动B.重心一定在物体上C.重心可能不在物体上D.物体只有重心处受到重力作用6.“辽宁号”航母的舰载机“歼”着舰时在拦阻索作用下停下来,这个过程中A. 拦阻索对舰载机的作用力使拦阻索发生形变B. 拦阻索对舰载机的作用力使舰载机运动状态改变C. 舰载机对拦阻索的作用力与拦阻索对舰载机作用力的受力物体相同D. 舰载机对拦阻索的作用力与拦阻索对舰载机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相同7.端午节赛龙舟时,全体划桨手在指挥员的统一号令下有节奏的齐心向后划水,龙舟快速前进,则使龙舟前进的力是A.人手作用在桨上的力B.桨作用在手上的力C.水作用在桨上的力D.桨向后作用在水上的力8.如图是2020年2月11日微信朋友圈中出现的一种传言。
针对这一网络传言,同学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其中合理的是()A.微信上突然发出此传言,肯定是对的B.扫把立起来时,重力发生了变化C.从扫把的重心引出的重垂线通过地面和它的接触面,扫把就有可能立起来D.地面对扫把的支持力大于扫把的重力,扫把才能立起来9.为了探究弹簧受到的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某同学选了、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像。
第七章:练习题库-营养与食品安全1.(单选)下列哪种营养素是产能营养素A蛋白质 B维生素 C纤维素 D无机盐 E微量元素2.(单选)饮食中含铁量最少的食物是A奶类 B海带 C木耳 D香菇 E瘦肉3.(单选)下列是微量元素的是A铁 B钙 C镁 D钾 E钠4.(单选)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A、B、C、DB.维生素E、B、K、DC.维生素A、K、C、DD.维生素A、E、C、DE.维生素A、D、E、K5.(单选)1克脂肪可以为机体提供多少能量A.9kcalB.4calC.7calD.2calE.1cal6.(单选)胃内消化蛋白质的酶是胃蛋白酶,胃蛋白酶最适宜的pH为A.1~1.8B.0.8~1.2C.1.5~2.5D.2.5~3.57.(单选)从低层向上,()食物位居平衡膳食宝塔的第二层A谷类 B蔬菜水果 C肉类 D大豆类 E使用油8.(单选)不提供能量的是A碳水化合物 B维生素 C蛋白质 D脂肪9.(单选)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含有的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构成机体成分和组织修复、维持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不属于营养素的是A有机盐 B蛋白质 C矿物质 D脂肪 E碳水化合物10.(单选)脂类是人体消耗的能量来源之一,其比例的范围在A.35%~45%B.45%~60%C.40%~50%D.50%~60%E.40%~60%11.(单选)评价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低的主要指标是A蛋白质的含量 B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C蛋白质的利用 D氨基酸模式E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及机体消化吸收利用的程度12.(单选)目前公认的人体必需脂肪酸是A.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B.亚油酸C.亚油酸和α亚麻酸D.α-亚麻酸 E花生四烯酸13.(单选)矿物质是指构成人体的除碳、氢、氧、氮以外的其他各种化学元素,已发现的大约有60余种,其中含量较多的钙、钠、镁、钾、磷、氯6种元素被称为A微量元素 B宏量元素 C常量元素 D原子 E离子14.(单选)谷类、薯类是我国膳食能量的主要来源,但其主要的缺陷是缺乏A脂肪 B优质蛋白质 C碳水化合物 D维生素 E膳食纤维15.(单选)学龄儿童的营养指导是A重视户外活动,接触阳光 B安排好一日三餐 C低蛋白饮食D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E膳食的多样化合理平衡,并保证足够的能量16.(单选)老年人的营养指导不包括A避免过多直接摄入单糖,防治血糖升高B能量需要量以维持理想体重为宜,一般而言随年龄增大而减少C应以优质蛋白为主维持正氮平衡D补充足够的铁和钙剂,适当补充维生素A、D、C等E脂肪占膳食总热量的20%--25%,以饱和脂肪酸为主17.(单选)关于美国的膳食补充剂的说法,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A膳食补充剂存在片剂、丸剂等多种形态B膳食补充剂一般按照功能可分为六大类C膳食补充剂的标签可以出现“影响人体生理结构和功能”的方式宣传D膳食补充剂可以没有经过美国食品药品管理机构批准上市E膳食补充剂不得标识诊断、治疗疾病的字样18.(单选)日本2001年推出一类新产品--营养素功能食品,分别包含多少种维生素和矿物质A.11,2B.11,3C.11,4D.12,2E.12,319.(单选)按照我国对保健食品的注册审评制度,保健食品哪些不符合要求A必须经过审查确认并取得保健食品批准证书B必须经过人群功能试验,保证有稳定的保健作用C必须符合食品卫生要求,不产生任何危害D必须保证其配方及用量具有科学依据,有明确的功效成分E必须保证标签、说明书含有具体的疗效作用20.(单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开始履行保健食品的注册审批职能A.2003年10月B.2005年7月C.2006年1月D.2007年10月E.2008年8月21.(单选)《中华人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对保健食品实施严格监管的时间A.2008年9月1日B.2009年6月1日C.2009年9月1日D.2010年6月1日E.2011年6月1日22.(单选)中国台湾的健康补助食品由行业协会按产品规格审查通过,属规格基准型,审核通过后颁发证书,有效期为A.半年B.一年C.两年D.三年E.四年23.(单选)如何学会购买和食用安全的保健品A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要相信疗效、速效的字样B选择保健食品,必须针对自己的身体状况 C学会理性购买保健食品D平时注重营养合理的平衡膳食、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E以上都是24.(单选)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2010年3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保健食品消费警示公告B保健食品不是药品,切忌听信会议讲座、街头小报的虚假宣传,用保健食品代替药品,以致延误治疗时间,加重病情C选择保健食品,必须针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切忌在选购时轻信广告、盲目跟风。
第七章练习题1、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条件A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B.人与人关系的高度和谐C.人的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D.自然生态环境的极大改善2、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AA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B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按劳分配C二者兼有 D平均分配3、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DA生产力高度发展 B消费资料按需分配C社会关系高度和谐 D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4、共产主义与一切空想和幻想的本质区别在于CA有理论的指导 B描绘了未来美好的图景C是能够实现的 D对资本主义做了尖锐的批判5、对于未来社会的预见,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BA.只有空想社会主义者才会幻想B.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C.只有唯心主义者才能预见D.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也预见了未来社会6、“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的是CA.空想社会主义者B.唯物主义者C.马克思主义者D.唯心主义者7、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A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了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一般特征。
B在共产主义社会,随着阶级的消亡,国家也会消亡。
C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不再成为人们谋生的手段,而成了一种消遣的活动。
D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8、“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一段话出自(D)A.《资本论》B.《共产主义原理》C.《哥达纲领批判》D.《共产党宣言》9、对“人的依赖关系”是指(A)A.资本主义社会之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社会主义社会之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0、对“物的依赖关系”是(B)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1、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指(D)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12、“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C)A.相互矛盾的B.完全不同的两回事C.有着内在联系的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13、“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C)A.空间性概念B.物质性概念C.历史性概念D.时间性概念14、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A)A.消灭利益差别B.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C.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D.消灭工业与农业差别15、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分配方式是(D)A.原始社会B.阶级社会C.社会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16、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是(C)A.比资本主义社会高的社会生产力B.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同的社会生产力C.远远高于以往一切社会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D.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先进生产力17、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根本保证是(A)A.社会制度的和谐完善B.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C.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D.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18、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的实现是在(D)A.社会主义革命中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社会主义高级阶段D.共产主义社会19、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因素是(C)A.实现社会单一的公有制B.按需分配C.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D.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20、不属于必然王国社会状态的是(D)A.资本主义社会B.封建社会C.原始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21、自由王国是指人们(D)A.处于绝对自由的社会状态B.不再受规律支配的状态C.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D.熟练掌握规律,成为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22、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CA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 B两种不同的发展道路C两种不同的社会状态 D两种不同的发展目标23、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都存在的经济关系是(A)A.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B.实行按劳分配原则C.实行按需分配原则D.允许商品、市场的存在24、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是(D)A.社会主义革命B.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 社会主义社会25、关于“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理解错误的是C A前者以后者为前提和条件B二者本质上是一致的C同一内涵的两种不同表述而已,没有区别D在不同时间提出的二、多项选择题1、共产主义是ABCDA一种科学的理论B一种现实的运动C一种社会形态D一种远大的理想2、对共产主义进行展望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是BCDA详尽描绘未来社会的图景B遵循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C揭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D在实践中去展望3、按劳分配的局限性ABCDA默认劳动者的个人天赋 B默认收入分配上的差距C撇开了人的社会生活的丰富性 D把人仅当作“劳动者”4、在共产主义社会ABDA阶级消亡 B国家消亡C管理机构消亡 D人们完全自由5、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建立在ABCD A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的基础上B建立在每个人的发展之上C旧式分工的消除D生产力的极大发展6、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ABCDA不再是谋生的手段 B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C成为人生快乐的源泉 D成为个人的自我实现7、如何理解共产主义社会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AD A人们从异己力量中解放出来,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B人们可以摆脱社会的必然性,自由的创造一切C人们可以不再按照规律办事D规律将为人们熟练的掌握,听从人们的支配8、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是以(AB)为依据的。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练习题一、单选题1. 实行对外开放是()A. 我国的长期基本国策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C. 实现工业化时期的政策D. 发达社会主义的政策2. 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 改革C. 阶级斗争D. 无产阶级专政3.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从根本上说是()A. 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必然结果B. 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性质所决定的C. 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D. 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4. 我国改革的性质是()A.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B. 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C.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D. 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阶级斗争5. 我国改革()A. 是生产关系的根本革命B. 目的是改变社会形态C. 中心是发展生产力D. 前提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6. 我们要把()作为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重要结合点。
A. 改善人民生活B. 政策的稳定C. 改革的力度D. 对外开放的政策7. 我们的对外开放是()A. 只对发达国家开放B. 只对发展中国家开放C. 只对欧美开放D. 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8. 在对外开放中坚持()是我们的一条基本原则A.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B. 依靠外援C. 开放我国市场D.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9. 邓小平在()作出对“三个有利于”标准的重要表述A. 党的十二大B. 党的十三大C. 党的十四大D. 1992年南方讲话10.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A. 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B. 实用主义的标准C. 判断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D. 判断经济工作的标准二、多选题1. 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A. 改革是动力B. 发展是目的C. 稳定是前提D. 发展是手段E. 稳定是目的2. 我国的改革是()A. 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工作的动力B. 中国的第二次革命C.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 改变原有的社会形态E. 对原有经济制度的改良3. 我们的改革()A. 对象是具体体制B. 目的是解放生产力C. 原则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D. 方法是有秩序、有领导地进行E. 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4. 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是()A. 公有制为主体B. 共同富裕C. 发展非公有制D. 一部分人富起来E.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5. 改革的作用在于()A. 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B. 解决当前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C. 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D. 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E. 引起我国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革6. 1994年江泽民提出()A. 抓住机遇B. 深化改革C. 扩大开放D. 促进发展E. 保持稳定7. 在对外开放中,我们坚持()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A. “引进来”B. “走出去”C. 生产加工D. 转口贸易E. 劳务输出8. 掌握“三个有利于”标准必须明确()A. 不能把那些合乎“三个有利于”要求的、本来就姓“社”的东西,错误地判定为姓“资”的东西加以拒绝B. 不能把那些合乎“三个有利于”要求的、本来无所谓姓“社”姓“资”,社会主义可以用资本主义也可以用的东西,错误地判定为姓“资”的东西加以排斥C. 对于那些确实姓“资”,但在一定条件和一定限度内合乎“三个有利于”要求,可以为社会主义所利用的东西,也要允许其存在和适度发展D. 一概不问姓“社”姓“资”E. 姓“社”姓“资”可以截然分开9. 从()看,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我国《宪法》、《立法法》等的规定,(B )行使国家立法权。
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C.地方政府 D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2.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C )。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3.国务院各部门可以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A )。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4.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B )。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5.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 D)。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6.在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B ),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A.国家公务员B.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C.社会组织D.公民7.法律适用是指( C)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A.国家立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B.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C.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D.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8.依法治国的主体是(D )。
A.行政机关B.立法机关C.司法机关D.人民群众9.从法律运行的环节来看,法律公正包括(B )两个方面。
A.守法公正和司法公正B.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C.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D.权利公正与义务公正10.从法律公正的内涵来看,法律公正包括(C )两个方面。
A.守法公正和司法公正B.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C.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D.权利公正与义务公正11.( A)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
A.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B.经济安全与科技安全C.文化安全与生态安全D.社会公共安全与政治安全12.( B)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专门法律,规定了国家安全机关在国家安全工作中的职责以及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和义务,规律了各类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 C)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C.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表现为 (D)A.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B.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C.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D.二者相互依赖,相互配合3.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概括是从:(A)A.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C.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的意义上说的D.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的意义上说的4.邓小平多次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D)A.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B.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D.坚持公有制为立体,实现共同富裕5.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结合点是 (A)A.不断改善人民生活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C.在社会稳定中推动改革发展D.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6.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
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
”这句话强调的是:(B)A.改革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B.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C.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D.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7.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A)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A 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B 内外互补、互惠互利C 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相适应D 与国际市场接轨8、党的十八界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重大战略判断是(C)A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B 本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 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D 本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9、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是(C)A 改革、开放、党的领导B 政府、市场、社会C 改革、发展、稳定D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0、全面深化改革的要立足于(B)A 我国处于总体小康社会水平B 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 我国处于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阶段D 我国属于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二、多选题1.邓小平提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 (AD)A.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B.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C.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D.坚持共同富裕E.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2.虽然邓小平指出:“改革是第二次革命”,但并不是说改革与革命没有区别。
第七课一、单选题1、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A.社会生产关系的高度发展 B.人的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C.社会生产了的高度发展D.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优化2、共产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是()A.按需分配 B.各尽所能,按需分配C.按劳分配 D.各尽所能,按劳分配3、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因素是()A.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B.按需分配C.实现社会单一的公有制D.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4、无产阶级最终实现自身获得解放只有()A.解放全人类B.提高劳动生产率C.建立社会公有制D.打碎旧的国家机器5、消灭剥削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是()A. 生产资料公有制B. 生产力一定高度的发展C. 按劳分配原则D. 实行计划经济6、从历史观上看,人类解放就是( )。
A.实现绝对自由B.摆脱一切规律的制约C.不受任何束缚D.摆脱盲目必然性的奴役7、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A.生产资料的单一社会公有制B.多种形式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并存C.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形式并存D.生产资料的个人和公共所有并存二、多选题1、共产主义社会经济上的特征主要有()A.生产资料的单一社会公有制B.对社会经济的计划管理和调节C.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D.生产力极大提高、物质财富充分涌流2、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A.只有在社会集体中才能实现B.要以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为支撑C.能促进适合经济文化的发展、推动社会全面发展D.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3、共产主义是()A.人类最伟大的事业B.崇高理想与科学理想的统一C.经过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发展最终实现D.体现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目标的追求与符合规律的科学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4、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有()A. 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细节描绘,而不是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B. 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C. 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D. 对未来社会可以天马行空,任意幻想5、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的根据是()A.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的B.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的C.可以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来证明D.要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的6、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是()A.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劳分配C.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D.阶级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
第七章综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某啤酒厂商近年来收购了多家啤酒企业,该啤酒厂商此项投资的主要目的是()A .保证未来的现金支付B .进行多元投资,分散投资风险C .对某一企业进行控制D.充分利用闲置资金2.下列有价证券,期望收益率最高的是()A.政府债券 B.金融债券C.企业债券 D.企业股票3.下列有价证券,抵押代用率最高的是()A.政府债券 B.金融债券C.企业债券 D.企业股票4.投资者购买了某种有价证券,购买后发生了剧烈的物价变动,其他条件不变,则投资者承受的主要风险是()A.变现风险B.违约风险C.利率风险 D.通货膨胀风险5.现有甲、乙、丙三种证券投资可供选择,它们的期望收益率分别为112.5%、25%、10.8%,标准差分别为6.31%、14.52%、 5.05%,标准离差率分别为50.48%、58.08%、46.76%,则对三种证券选择的次序是()A.甲、乙、丙 B.甲、丙、乙C.乙、甲、丙 D.乙、丙、甲6.预计投资A股票两年内每年的股利为1元,两年后市价可望涨至15元,企业期望的报酬率为10%,则企业能接受的目前最高市价为()A.15元 B.14.50元C.14.13元 D.14元7.投资短期证券的投资者最关心的是()A.发行公司当期可分配的收益B.证券市场价格的走向C.公司未来的持续增长能力D.公司经营理财状况的变动趋势8.假设某公司每年分配股利1.2元,最低收益率15%,则该股票的内在价值为()A.10元 B.9元C.8元 D.7元9.某公司股票投资必要报酬率为15%,假如A股票当前股利1.5元,且预期增长率为10%,则A股票的价值为()A.33元 B.30元C.28元 D.25元10.A股票当前市场价格为20元,每股股利是1.2元,预期股利增长率为10%,则该股票的预期收益率为()A.18% B.16.6%C.16% D.15.2%11.某公司的股票每股收益1.2元,行业平均市盈率为20,则该股票的内在价值为()A.24元B.20元C.16元 D.12元12.某一股票的市价为30元,该企业同期的每股收益为1.5,则市盈率是()A.10 B.15C.20 D.2513.证券市场有甲、乙两种国债一同发售,甲每年付息一次,乙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其他条件都相同,则()国债会受到市场青睐。
第七章/同步练习/单项选择题1.宪法关系中最为活跃的主体是()。
A.国家B.国家机关C.政党D.公民2.人民主权原则反映在宪法关系中,则必然要求()。
A.实行多党制B.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C.权利制约权力D.人民民主专政3.宪法中最核心的权利和义务是()。
A.公民与国家之间的权利和义务B.国家与国家机关之间的权利和义务C.国家与政党之间的权利和义务D.公民与公民之间的权利和义务4.宪法处理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特点就在于确立公民权利的优势地位。
从根本上讲,这是由下列哪些选项决定的?()A.国家性质B.宪政国家中人民的主权者地位C.权利的特点权利的特点D.宪政的要求5.下列选项中符合宪法关系有关原理的判断是()。
A.宪法关系以宪法规范为调整依据,是宪法规范的抽象化B.宪法关系确定了国家法治生活的唯一范式C.宪法关系既是宪法主体之间的事实关系,也是宪法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D.宪法关系调整人民、国家、公民之间的关系6.宪法通过公民权利对国家权力的行使进行制约、监督的方式不包括()。
A.法律制约B.社会制约C.政治制约D.权力的相互制约第七章/同步练习/多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宪法关系主体的是()。
A.公民和国家B.国家机关C.政党D.民族2.下列选项中,属于政治层面上的公民的宪法权利行为的有()。
A.参加选举,进行投票表决B.参加政党活动C.担任国家公务员D.创办经济实体3.下列哪些选项反映了国家在宪法关系中存在方式的特征?()A.国家在宪法关系中的地位由宪法和法律确定,具有法定性B.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C.国家在宪法关系中的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D.国家机关是国家在宪法关系中的主要存在方式4.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国家作用于宪法关系的方式?()A.建立和维护合法而健康的权力运行秩序,协调国家权力之间的矛盾关系,保证政治秩序的稳定发展B.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调整权力结构和权利——权力关系,推动宪法关系向更高阶段发展C.通过行使管理权,对社会生活进行法律和政治控制D.通过国家权力的行使与公民的权利行为进行相互制约和相互协调,从而共同维护宪法关系的正常运行5.关于宪法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基本知识结构】厂概念:力是 _______ 对 _______ 的作用,用字母 ___ 表示。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________ -单位:在国际单位之中,力的单位是 ________ ,简称 _____ ,用符号 _____ 示。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力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_____________【随堂练习】1、指出以下各个力的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1) 书对桌面的压力施力物体是 ____ ,受力物体是 ______ 0 (2) 悬绳对电灯的拉力施力物体是 ___ ,受力物体是 _______ 0 (3) 手对门的推力施力物体是 ___ ,受力物体是 ______ 0 (4) 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力 施力物体是 ______ ,受力物体是 _______ <2、 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其 中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运动状 态不改变的情况有两种:一是物体 _________ 二是物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力是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的B .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每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 C. 施力物体施力在前,受力物体受力在后 D. 两个物体发生力的作用不一定接触 4、 下列属于运动状态改变的是()A 、人坐沙发,沙发凹陷B 、降落伞匀速直线下降C 、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D 、正在进站的火车5、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力的图示,试比较它们的大小()A . F 1VF 2B . F I >F 2C . F I =F 2D .无法判断 6、 在图2中,正确表示压力的是()第一节力直观表示法力的 力的三 力的A图2【课后练习】新课标第一网1、 力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_________ 。
第七章 线性变换综合练习一.判断题1.数域上的向量空间的线性变换的集合对线性变换的加法与数乘运算构成一个向量空间( F )2.在向量空间中, , 则是的一个线性变换. ( )).3R 1231223(,,)(2,,)x x x x x x x σ=-σ3R 3.在向量空间中, , 则是的一个线性变换. ( )[]n R x 2(())()f x f x σ=σ[]n R x 4.两个向量空间之间的同构映射的逆映射还是同构映射. ( )σ1-σ5.取定, 对任意的阶矩阵, 定义,n n A F ⨯∈n n n X F ⨯∈()X AX XA σ=-则是的一个线性变换.σn n F ⨯6.向量空间的可逆线性变换的核是空集.( )V σ)(σKer 7.在向量空间中, 已知线性变换 3R 1231223312313(,,)(,,),(,,)(,0,).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στ=++=则. ( )12321233(2)(,,)(,,)x x x x x x x x στ-=-+-8.设为维向量空间上的线性变换,则.( )σn V Im()ker()V σσ+=9.向量空间的两个线性变换,为;2R στ12121(,)(,)x x x x x σ=-12122(,)(,)x x x x x τ=-则( )212212()(,)(,).x x x x x στσ-=-+10.在取定基后, 的每个可逆线性变换对应于可逆矩阵, 但逆变换未必对应于逆矩阵. ()V 11.数域上的向量空间及其零子空间, 对的每个线性变换来说, 都是不变子空间. () F V V 12.若都是数域上的方阵的属于特征根的特征向量,那么任取 21,ααF A 0λ也是的属于的特征向量.( )221121,,ααk k F k k +∈A 0λ13. 线性变换的本征向量之和, 仍为的本征向量. ( )σσ14.属于线性变换同一本征值的本征向量的线性组合仍是的本征向量. ( )σ0λσ15.线性变换在一个基下可以对角化, 则在任何基下可以对角化. ( ).σσ16.复数域看作实数域上的向量空间是1维的. ( )17.是向量空间的线性变换, 向量组线性无关,σV 12,,,m αααL 那么也线性无关. ( )12(),(),,()m σασασαL 18.向量空间的线性变换的值域与的核都是的不变子空间. ( )V σIm()σσker()σσ19.若矩阵与具有相同的特征多项式,则与相似. ( )A B A B 20.向量空间中子集构成的一维子空间. ( )n P (){}P a a a a ∈,,,L n P 21.若向量是线性变换的属于本征值的本征向量,则由生成的子空间为的不变子空ξσλξσ间.( )22. 是向量空间的线性变换, 向量组线性相关,σV m ααα,,,21L 那么也线性相关. ( ))(,),(),(21m ασασασL 23. 为V 上线性变换,为V 的基,则线性无关.σn ααα,,,21L )(,),(),(21n ασασασL 24. 在中,定义变换:,则是的线性变换.( )][x P σ)1())((+=x f x f σσ][x P 25. 向量空间中任意两个子空间的并集一定不是的子空间. ( )V V 26. 向量空间的每一个线性变换都有本征值. ( )27. 是向量空间的一个变换,,若 ,有,则是的线性变换. ( σV V ∈αV ∈∀ξa +=ξσξσV )28. 如果阶矩阵可逆,则矩阵与一定相似.( ).n A AB BA 29. 阶方阵A 至少有一特征值为零的充分必要条件是.n 0||=A 30. 为V 上的非零向量,为V 上的线性变换,则是V 的子空间.ασ})(|{)(1αησηασ==-二、单选题1.维向量空间的线性变换有个不同的特征值,是与对角矩阵相似的( ).n V σn σ A .充分而非必要条件; B .必要而非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2.矩阵相似,则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B A 与A .; B . 是数域上的多项式,则;B A =)(x f P ()()B f A f ~C .;D .一定相似于对角形矩阵.()()R A R B =B A 与3. 阶矩阵有个不同的特征根是与对角矩阵相似的 ( ).n A n A A .充分而非必要条件; B 必要而非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4. 令是R 3的任意向量,则映射( )是R 3的线性变换。
第七章练习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性质应该是()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变革B.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改革C.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江泽民指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是()A.改革是动力B.发展是目的C.稳定是前提D.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3.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从根本上说是()())A.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要求B.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D.生产社会化和发展商品经济的要求4.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已初步形成()A.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的对外开放格局B.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C.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D.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5.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是()A、互相帮助,互惠互利B、公平、公正、公开C、相互平等,合作共事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6、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第一个全面阐述的是()A、马克思B、列宁C、斯大林D、毛泽东7、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A、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B、一项权宜之计C、在现代化建设中实行的政策D、实现现代化后就不必实行对外开放政策8、把对外开放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在()A、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B、党的十二大C、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D、党的十三大9.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A.1999年12月B.2000年12月C.2001年12月D.2002年12月10.改革的性质是()A.一场新的革命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的自我完善与发展11.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A.改革的性质决定的B.改革的艰巨性决定的C.改革的任务决定的D.改革的长期性决定的(二)多项选择题1.“改革是中国的二次革命”这一论断的基本含义是( )A.改革与第一次革命具有相同的内容B.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C.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D.改革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深刻的变化E.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2.我们在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时,必须做到( )A.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度统一起来C.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D.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E.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3.实行对外开放是( )A.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B.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C.我国实现现代化之前的重要政策D.为了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E.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4.改革是( )A.一场新的革命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C.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D.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变革5.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 )A.多层次B.多渠道C.全方位D.宽领域6.随着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开放的领域和范围更加扩大,这意味着( ) A.面临更激烈的竞争B.政府的宏观调控难度增加C.贸易摩擦增多D.经济风险减小7.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 )A.发展是目的B.改革是发展的手段和动力C.改革要以稳定为基本前提D.发展要以稳定为基本前提E.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8二十多年来的中国改革的基本经验有()。
第七章练习一、单选1. 设ij η为肥皂和洗衣粉的交叉价格弹性,则应有 A ij η<0 B ij η>0 C ij η<-1 D ij η>12.设生产函数为()K L f Y ,=,关于L 和K 边际替代率错误的是 A dL dK R -= B dK dL R -= C dL dKR = D 21W W R = 3.以下关于生产函数的几个特性中,不正确的是 A ()()00,,0==K f K f B0,0≥∂∂≥∂∂LfL f C 边际生产力递减 D 投入要素之间的替代弹性小于零 4.当商品为吉芬商品时,其自价格弹性ii η与收入弹性i η满足的条件有 A0<i η<1且ii η>0 B i η>1且ii η>0 C i η<0且ii η>0 D i η<0 5.当替代参数0→ρ时,CES 生产函数趋于A 线性生产函数 BC -D 生产函数 C 投入产出生产函数 D 其它 6.单一需求方程的函数形式不包括A 线性支出系统B 线性需求函数C 半对数需求函数D 常数弹性需求函数 7.关于替代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替代弹性反映要素投入比与边际替代率之比B 替代弹性越小,越容易替代,越大则越难替代C 替代弹性反映当要素价格比发生变化时,要素之间的替代能力大小D CES 生产函数替代弹性恒为18.下列关于正常商品供求弹性分析中,错误的说法有 A 当需求或供给曲线较陡时,需求或供给富有弹性 B 当需求富有弹性时,价格上涨,总收益反而减少 C 单位弹性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双曲线 D 在蛛网分析中,当D S ηη<时为收敛性蛛网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线性支出系统中,j β表示边际预算份额B 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可以用线性支出系统形式表示C 线性支出系统是一个线性需求函数系统D 线性支出系统可以自动满足需求函数的理论特性 二、多选1.线性支出系统应满足A 00≥j XB 0j j X X > C 10<<j β D1<∑jβE *j j ββ≥2.关于弹性对商品的分类,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 当0>ij η时,i 、j 商品为互补关系 B 当0<i η且0>ii η,商品为i 吉芬商品 C 当1>i η且0<ii η,商品i 为高档正常商品 D 当0<i η且0<ii η,商品i 为劣质正常商品 E 当0<ij η时,i 、j 商品为替代关系3.以下关于需求函数的基本特性表述正确的为A 如果所有商品的价格和收入都按同一比例变化,需求量保持不变B 对于任意价格水平和收入水平,需求量总是正的C 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若收入也作相应的补偿变动,则需求量保持不变D 第j 种商品替代第i 种商品的能力不等于第i 种商品替代第j 种商品的能力E 所有商品支出之和等于总支出 4.关于生产函数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一阶齐次生产函数满足()K L Pf K W L W ,21=+B 当边际替代率为要素价格比时,产量达到最大化C 替代弹性反映工资率对利润率之比变动1%引起资本对劳动之比变动的百分比D 边际生产力递减则生产规模报酬递减E 不管生产规模报酬不变还是递减还是递增,边际生产力都递减 5.关于C -D 生产函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C -D 生产函数有不变弹性BC -D 生产函数规模报酬由βα+决定 CC -D 生产函数替代弹性为0DC -D 生产函数是CES 生产函数的特例EC -D 生产函数的直接估计法假定生产规模报酬不变 6.关于CES 生产函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CES 生产函数δ系数反映资本密集程度 BCES 生产函数ν系数反映效率水平 CCES 生产函数替代弹性由ρ决定,ρσ+=11DCES 生产函数边际替代率由δ,ρ及技术装备率决定 ECES 生产函数系数A 反映规模报酬三、名词解释1.需求曲线2.恩格尔曲线3.需求弹性4.生产函数5.边际替代率6.无形技术进步7.规模报酬8.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四、简答1.如何用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对商品进行分类2.简述需求函数的基本特性。
3.简要说明需求函数的单调性及其经济解释。
4.简要说明线性支出系统与扩展线性支出系统的经济含义及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5.简述生产函数的特性。
6.试对C -D 生产函数的基本形式及主要特性进行阐述。
五、计算1.某商品的价格为150元时,月销售量30000件,已知该商品的需求弹性(即自价格弹性)为-1.8,若该商品价格提高15%,月销售额为多少?2.设生产函数为()()mt t K t L Y +++=ln ln ln 0βαα若α=0.25,β=0.75。
在某期间Y 、L 、K 的平均年增长率为5%,2%,和4%,试求技术进步、劳动和资本在产出增长中的贡献率。
六、分析1.设咖啡的需求函数为133221101ln ln μβαααα+++++=Y P P P X其中,X 1为咖啡需求量,P 1为咖啡价格,P 2为茶叶价格,P 3为白糖价格,Y 为消费者收入。
(1)模型中哪些参数代表自价格弹性?哪些代表交叉价格弹性?哪些表示收入弹性? (2)试对βααα,,,321的符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2.假定有生产函数Y =f (X 1,X 2),其中Y 为自行车产量,X 1为自行车轮数量,X 2为自行车车架数量。
(1)能否用C -D 生产函数形式表示以上自行车生产函数?为什么? (2)如果C -D 生产函数不适用,应该把自行车生产函数写成何种形式?第八章练习一、单选1.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的导向的决定因素是A 总供给B 总需求C 总供给和总需求D 总供求的矛盾 2.以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为基础建立的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的导向是A需求导向B供给导向C混合导向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3.进行宏观经济模型的总体设计时,首先需确定A模型的结构B模型的机制C模型的导向D模型的理论基础4.对于经济预测模型,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要求模型有较高的预测精度B比较注重对历史数据的拟合优度C比较注重宏观经济总体运行体制的分析与模拟D不太注重对经济活动行为的描述5.下面关于季度模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季度模型以季度数据为样本B季度模型一般规模较大C季度模型主要用于季度预测D季度模型注重长期行为的描述6.在一个封闭的经济社会里,总需求不包括A消费B出口C投资D政府支出7.混合导向模型的特点是A模型中仅具有需求模块B模型中仅具有供给模块C模型中同时具有需求模块和供给模块时,二者间仅有单向传递关系,不具有任何反馈关系D模型中供给模块和需求模块同时存在,并且相互作用和影响。
二、多选1.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的核心部分包括A总需求部分B总供给部分C关于总需求、生产和收入的恒等关系D建模时所依据的经济理论E关于总供给、生产和收入的恒等关系。
2.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反映了A关于最终产品和劳务流的国民收入和生产的核算B关于社会经济中各种金融资源使用的资金流的核算C关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核算D关于存货和储备的增减的核算E关于货币和劳务的中间流量的投入产出核算3.对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分类的标志有A建立模型的目的B样本数据和分析年限C模型的规模D 研究对象的范围E 社会经济系统的性质4.根据模型研究的社会经济系统的性质不同,将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分为 A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模型 B 发展中国家模型 C 中央计划经济国家模型 D 季度模型 E 地区模型 三、名词解释1.需求导向2.供给导向3.混合导向4.专门模型5.国家间模型6.政策分析模型 四、简答1.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模型有何特点?2. 简述克莱因关于发展中国家模型的特点。
五、分析有一宏观经济计量模型rY I Y C G I C Y t t tt tt t t 403.02005.0601-+=+=++=- 其中Y 为国民收入,C 为消费,I 为投资,G 为政府支出。
请指出该模型的导向。
第九章练习一、单选1.设货币需求函数为μβββ+++=r Y M 210,其中M 为货币需求量,Y 为收入水平,r 为利率。
根据经济理论判断,应有A 1β>0,2β>0B 1β<0,2β<0C 1β>0,2β<0D 1β<0,2β>0 2.检验联立方程模型的综合性误差程度最好是作 A 事后模拟 B 事前预测 C 返回预测 D 事后预测3.评价模型参数的估计结果时,统计准则相对于经济理论准则来说A是第一位的B只能是第二位的C二者同等重要D统计准则无足轻重4.DW检验属于A统计准则B经济理论准则C经济计量准则D识别准则5.关于希尔不等系数,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U的值越接近于0,模型的预测功效越好B U的值越接近于1,模型的预测功效越好C U的值越大,模型的预测功效越好D 如果P i=0,则U=06.样本期间的预测为A返回预测B事后预测C事后模拟D事前预测二、多选1.以下陈述正确的是A经济计量模型的应用包括经济预测、经济结构分析和经济政策评价三方面B模型的功效评价包括对模型估计结果的评价和对模型预测精度的评价C用单一回归模型作经济预测有点预测和区间预测之分D区间预测的可靠性建立在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关系式和结构参数在样本期间不变的基础上E对联立方程模型进行综合性误差程度评价时,如果对样本期以外的信息了解不够全面,进行向前预测和返回预测将很困难。
2.用于经济预测的经济计量模型必须具备的性质有A解释能力及合理性B参数估计量的优良性C预测功效好D简单性E精确性三、名词解释1.模型误差程度评价2.点预测3.事后模拟4.事前预测5.返回预测6.事后预测7.模型的超样本特性四、简答1.对经济计量模型进行评价所依据的准则有哪些?2.在单个计算值与实际值之差的显著性检验中,造成计算值与实际值的差异大到不可接受的原因有哪些?3.如何进行联立方程模型预测功效评价?五、计算1.假定某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的估计结果如下tt t t t t tt G I C Y r Y I Y C ++=-+=+=-ˆˆˆ403.0200ˆˆ5.060ˆ1给定预测期前定变量的值为G t =80,r t =0.08,Y t-1=300,试求内生变量C t 、I t 和Y t 的预测值。
六、分析1.假定某消费函数的估计结果如下)02.0()8.2(1.075ˆtt Y C +-=- 式中C 为消费,Y 为收入,括号中的数字为t 统计值。
试用经济理论准则和统计准则对上述估计结果进行分析。
2某农产品的需求-供给模型为sd t t t s tt t d Q Q P P Q Y P Q =+++=+++=-212101210μβββμααα式中Q d 为农产品的需求量,Q s 为农产品供给量,P 为农产品的价格,Y 是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