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月考语文
- 格式:docx
- 大小:40.56 KB
- 文档页数:4
2023_2024学年重庆市高三上册11月月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现代文阅读I(共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记忆”一词现在常能听到,但基本都是从技术层面来讲的。
计算机的内存也叫记忆,指的是信息的储存空间,这个“记忆”已经成为人人都理解的日常概念。
有人觉得电脑的记忆和人脑的记忆在工作方式上差不多——信息输进来,大脑进行记录,需要时再提取出来。
对不对?②错!数据和信息被输进电脑的内存,等到需要提取时,除非出现什么技术故障,正常情况下会与当初存进去时一模一样地被提取出来。
在这个程度上,可以说两者是相似的。
我们都有过这种体验吧?有时候,原本正在房间里做着什么事,突然想起来要到另外的房间拿个东西。
起身去拿的半路上,被什么打了岔,好比说注意到广播里放的曲子,听到旁边有人说了什么好笑的话,到了要去的那个房间,却一下子想不起到底是来干什么了。
这种令人沮丧、心烦的情况,却偏偏是人脑处理记忆的方式出奇复杂而造成的诸多怪癖之一。
③大多数人最熟悉的记忆分类方法是区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的。
它们的名称很恰当:短期记忆最多持续一分钟;长期记忆能够与你终生相伴。
④短期记忆维持时间不长,但负责对实时的信息做有意识的操作,也就是我们当前正在想的事。
我们之所以能够思考,是因为信息就在短期记忆中;这就是短期记忆的功能。
长期记忆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辅助我们思考,但真正进行思考的是短期记忆。
⑤为什么短期记忆就那么限量?部分原因是它在不停地工作。
我们清醒时的每一刻(以及睡觉时的有些时刻)都在经历和思考着什么,源源不断的信息以惊人的速度进进出出。
因此完全不适合把短期记忆用作长期储存,后者需要稳定和有序。
另一个因素是,短期记忆并没有“实体”基础;短期记忆储存在神经元的特定活动模式中。
有点儿像把购物清单列在卡布奇诺的奶泡上,单纯从技术层面来讲是有可能做到的,因为奶泡会让字形保留一会儿,但维持不了很长时间,因而以这种方式储存并不实用。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阶段练习(二)语文(范围:第1、2、3、4、5单元+第6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语法:词性、短语、句子主干;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同学们须用0.5mm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本练习题规定位置填写自己的班级、姓名及练习号;2.须在答题卡上作答;3.本练习题包括4道大题,23道小题,共8页。
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凌空(líng)抵赖(dǐ)匿名(mì)春寒料峭(qiào)B.沉溺(nì)滞留(zhì)国殇(shāng)殚精竭虑(dān)C.僵绳(jiāng)吹嘘(xǔ)踱步(duó)精疲力尽(jīng)D.狼藉(jí)上朔(sù)主宰(zhǎi)触目伤怀(chù)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黄河是中原大地上最为雄浑_________的奇观。
_________早在《诗经》中就有对黄河的描写,但只有到了李白的笔下,才真正写出了黄河的气魄,写出了黄河的灵魂。
在这里,黄河_________,一泻千里,奔腾咆哮,气势恢宏。
最著名的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子千百年来,传诵不衰。
难怪林庚先生要击节赞叹:“每一个读到这样诗句的人,就都会感染到他要冲破一切_________的力量。
”A.壮美虽然势不可挡束缚B.壮美虽然锐不可当禁锢C.美好也许锐不可当约束D.美好也许势不可挡限制3.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元旦京港澳天宫对话”,将远隔千里的三地青年学子和身处中国空间站的航天员们“聚”在一起。
他们谈梦想、说奋斗、聊青春、话未来,堪称一堂别开生面的新年第一课。
我印象最深的是“太空画展”、中航天员们展示的《太空旅行》《美丽的太空家园》等画作。
浙江省衢州市、丽水市、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文学史的著述始于19世纪后期的西方和日本,而中国人自己的文学史著作则始于清末黄人(1866~1913)于1904年撰写的《中国文学史》。
也就是说,中国人自己写的“中国文学史”著作至今只有120年的历史。
这是当今学术界对“中国文学史著述”的基本判断。
这一判断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中国是一个史学意识自觉很早的国家,至少西周时期就有了明确的历史意识。
有三千年历史自觉意识,而对文学史的认识和著述只有一百多年,这是不合情理的。
文学史是客观存在,文学史著述是对文学史认识的书写,就是探讨文学发展的轨迹和规律。
对文学自觉的认识,是对文学史自觉认识的基础,因而也是文学史著述的基础。
“文学史”的核心是“文学自觉”。
关于中国文学的自觉,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但战国时屈原创作诗歌而“抒发忧愤”,西汉司马迁提出“发愤抒情”说,《七略》《汉志》“诗赋”独立为一略,说明战国以来,文人对诗赋的自觉是没有疑问的。
即使一般的散文,恐怕西汉时也已自觉,不然我们就对东方朔创作《解嘲》、扬雄创作《答客难》、王褒创作《僮约》无法解释了。
它们完全不以实用为目的,而是特定“情志”的发泄。
司马迁的《史记》既体现了文学的自觉,又体现了文学史的自觉。
《史记》的“文学自觉”主要表现在对笔下人物倾注的同情心和历史故事的文学描写上。
《史记》的“文学史”意识主要体现在他对作家身份的确认和对其作品创作线索的探讨。
如《司马相如列传》,是一篇司马相如作品的编年。
这篇传记百分之八十的文字是转录司马相如的作品,用叙事的方式把它们串联起来,每篇前面是此篇写作的时间和背景,后面叙写此篇产生的效果,就如同后世选集的解题说明。
《列传》中既有对司马相如作品的总体评价,又有每篇作品的阅读效果描述。
这种创作背景、创作主体、作品展示、受众情况的立体叙述模式,实际上是一种文学史的著作形态。
七年级十一月月考语文试卷月考试卷七年级上册人教版七年级十一月月考语文试卷月考试卷七年级上册人教版七年级十一月月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0分)1. 将词语中注音的汉字和错别字的改正字工整地写在田字格内。
(4分)获益fěi浅心旷神yǐ绝处缝生繁舷急管2.下列各项中说话得体的一项是()(2分)A.去看望住院的同学,你安慰他说:“放宽心吧,这病比顽症好治多了。
只要你心情好,可能很快就会康复的。
”B.回老家看望奶奶时,你说:“这路实在太难走了,我以后再不走这条路了。
”C.在一次班会上,班长说:“同学们,这次班会由我主持,希望大家莫负我的期望,踊跃发言,力争把班会开成功。
”D.今天是中考的第一天,爸爸妈妈执意来陪考。
你这样劝说他们:“爸爸妈妈,请你们回去好吗,我会尽最大努力好好发挥的。
”3.仿写句子,使之成为语义连贯的排比句。
(2分)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
如果你是一颗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
4.按要求默写(6分)(1)绿树村边合,。
(2),禅房花木深。
(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通过“,。
”的优美诗句把江水浩淼平阔、清风和顺、波平浪静的景色表现的淋漓尽致。
(4)“乡土情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
请默写一联体现游子怀念故乡、思念家乡的古诗文名句:,。
5.名著导读(4分)《繁星》《春水》是(作者)在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影响下写成的。
他们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颂;三是对。
6.综合性学习(2分)告示牌在校园、公园、风景古迹随处可见。
请分析下面这则告示牌。
它好在哪里?悄悄地来,悄悄地去。
(阅览室告示牌)二、阅读与欣赏(44分)阅读下面的诗文,回答文后提出的问题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白居易在诗中描写了,抒发了诗人的感情。
天津市部分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高三语文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练习用时150分钟。
使用答题卡的地区,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不使用答题卡的地区,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注意事项: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9分)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1-2题。
国风音乐是指由现代与古典曲风融合而成的新音乐类型。
很多国风音乐喜欢用古诗词作歌词,或者巧妙地将古诗词化用在歌词中。
即使新创作的歌词,也大都喜欢使用富含古意的典故、意象。
如果把一首国风歌曲中的所有意象开来,就是一幅生动的图画。
听音乐时,人们会被各种意象带入一种“古风意境”,仿佛。
由于大量使用诗词古韵以及古典意象,使得国风音乐追求的是意境美、朦胧美,总基调一般是内敛的、含蓄的。
这使得国风音乐在情感表达上不像西方音乐那般直白,听众需要不断咀嚼歌词的含义,对作品进行抽丝剥茧般的欣赏,才能获得的审美体验。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铺陈身临其境与众不同B.铺展身临其境独一无二C.铺陈设身处地与众不同D.铺展设身处地独一无二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由于大量使用的诗词古韵以及古典意象,使得国风音乐追求意境美、朦胧美,总基调一般是内敛的、含蓄的。
B.大量使用的诗词古韵以及古典意象,国风音乐的总基调一般是内敛的、含蓄的,追求的是意境美、朦胧美。
C.由于大量使用诗词古韵以及古典意象,使得国风音乐追求的是意境美,朦胧美,总基调一般是内敛的、含蓄的。
D.由于大量使用诗词古韵以及古典意象,国风音乐的总基调一般是内敛的、含蓄的,追求的是意境美、朦胧美。
3.下列文学常识对应关系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阿房宫赋》杜牧唐朝借古讽今B. 《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北宋奏章体C. 《大学之道》孟子战国散文D. 《大卫·科波菲尔》狄更斯俄国小说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河北省九师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11月月考高三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从网络文学爆发式增长的过程看,网络文学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网络文学进入的门槛低,许多网文作者初期是兼职,以网络文学作为“斜杠青年”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二是技术进步使文字的载体成本降到非常之低,文字变得越来越“不经济了”,也让文学越来越草根化;三是网文作者和阅读平台的重点关注都是商业收益,带来的价值导向主要集中于阅读、订阅、收藏的数量上。
这些都与传统文学有很大不同。
面对网络文学的“野蛮式生长”,亟待建立评论体系和评价标准,以推进网络文学的主流化、精品化。
但我们看到的现状堪忧,在文艺评论家协会,对于传统文学具有完整的评论体系,而网络文学几乎没有太多关注。
在大部分高校,相关专业老师还是觉得雅俗不搭界,除了个别老师有所关注外,高校学术圈对于网络文学还是比较轻视。
而网络作家群体由干面对外部环境的盾疑,就更少去公开评价同行作品。
网民读者发表的有关作品评论又兽谝质最不高,更多的只是简单的推书介绍。
于是,网络文学的评价无法摆脱商业市场的诱惑,依然盯着大IP和爆款作品一窝蜂地进行模仿复制写作。
《2020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指出,网络文学评论研究仍然薄弱;缺乏权威、公正、有影响力的评论阵地,研究手段有待进一步丰富;符合网络文学传播和受众特点的评论方式尚未形成;缺乏全国性官方网络文学奖项,难以有效引导创作,影响网络文学作品的经典化进程。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现代职业技术学校高三(上)月考语文试卷(11月份)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3分)下列标号的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①仰望历史的天空,家国情怀熠(yì)熠生辉;跨越时间的长河,家国情怀绵绵不断。
②从历史到现实,家国的书写、大我的境界,始终激励着人们砥(dí)励前行。
③家国情怀,永远是凝(níng)聚民心、集中民智、会聚民力的强大力量。
④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家国”既是我们奋发进取的方向坐标,更是我们攻艰克难的信心所系(jì)。
A.①B.②C.③D.④2.(3分)下列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冷战之后,俄乌两国之间的矛盾积重难返,直至兵戈相向。
在这一场冲突中,众多西方国家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尤其作为首当其冲的美国,打着“民主、人权、自由”的幌子肆意干涉他国内政。
毫不夸张地说,俄乌的局势发展到今天的地步,美国和北约难辞其咎。
A.积重难返B.抗瀣一气C.首当其冲D.难辞其咎3.(3分)对下列划线句标点符号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莫言在他的成名作《红高粱家族》一书中描写了余占鳌率领他的兄弟们在高粱地里伏击日寇,血战桥头的场景。
一场惨烈的战斗之后,十四岁的儿子拉着他的手说:“爹,回家去吧。
爹,回家去吧……”余占鳌的回答是——“回家,回家?回家!回家……”A.划线句的逗号,表示第一个“回家”只是机械地重复儿子的话,头脑中还无法对“回家”形成概念。
B.划线句的问号,表示主人公的意识开始恢复,表明失去了兄弟和爱人的他对家在何处的疑惑。
C.划线句的感叹号,表现了余占鳌看着眼前唯一幸存的儿子,树立了撑起一个家的强烈意志。
D.划线句的省略号,表现了余占鳌历经鏖战后的精疲力竭、虚脱将死,因而声音断断续续直至中断。
4.(3分)对下列语段信息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具有极高的价值。
曲靖一中2024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四)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炭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媒介业态,促使广播电视受众群体观影习惯发生变化。
新媒体为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了多元的平台、多样的传播渠道,使传统纪录片在新媒体的影响下,衍生出了微纪录片。
微纪录片以短小精悍而著称,在新媒体语境下微纪录片逐渐形成了自身独有的叙事特征。
微纪录片在5~25分钟内,以微观视角,采用小切口阐述单一的主题,简化了微纪录片的内容,精简事件发生的过程,完成对主题的完整叙事。
主题是微纪录片制作的核心所在,是微纪录片的思想与灵魂,负责传递微纪录片的思想、内涵、价值观念等。
在新媒体语境下,微纪录片的主题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新媒体语境、群体审美特性、受众阅读消费习惯,以及微纪录片本身的轻体量、风格纪实、诉求单一等特点,进而使叙事主题选择呈现出了以下特征。
第一,主题单一。
微纪录片不仅仅是单集只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整部微纪录片也是一个主题。
其主要原因是微纪录片的单集时长较短,形成多线性表达的制约,无法良好地承载多主题及多内容,且在新媒体语境下受众阅读时间较短,阅读碎片化,不适合大体量与多主题内容的传播。
第二,符合主题审美特性。
微纪录片的制作是为了呈现给观众,以获取文化的传播价值与制作的经济价值。
在主题选择时应基于当下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等,并对消费群体进行全面、深度的市场调研,获取消费群体的审美特性、阅读习惯、阅读消费需求等,迎合市场需求,制定微纪录片的主题,围绕主题精心策划内容,使目标消费群体在观看微纪录片后可有所得、有所悟,产生满足感和获得感,以实现微纪录片的传播价值。
金华十校2023年11月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卷(答案在最后)注意:本卷共四大题,23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按规定用笔将所有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戏曲”在文本结构上从未以“情节整一性”为前提,传奇剧本更是如此,它恰如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卷轴手卷,具有典型的手卷式结构。
戏曲中的传奇与绘画中的手卷最为直观的相似点,就是特殊的长度。
正如手卷的长度超出了一般意义上应该让欣赏者“一目了然”地完整欣赏的绘画应有形态,传奇的长度也和通常为实际演出撰写的剧本不同,明显超出了在一个单位时间内讲述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的需要。
明清传奇作为戏剧文本的长度,根本就不曾预设要在一个单位时间内完成演出,其前身宋元南戏的文本,就超出了这一要求,而从传奇之始祖——元末时期高则诚的《琵琶记》开始,传奇的文体更有如一匹脱缰骏马,戏剧的逻辑从未对其构成制约。
值得特别提示的是,高则诚创作《琵琶记》之前,以四折为一本的格律严整的杂剧早就风行天下。
明清传奇均以数十出为常例。
按《六十种曲》所收录的传奇,40出左右的剧本在传奇中比比皆是,明清传奇不仅没有如元杂剧那种只有4折的作品,20出以下的都极为少见。
这是因为多数传奇作家创作剧本的最初动机,主要是供案头阅读的文学读本,他们要通过篇幅与容量证明才情,竞相以长度争胜。
传奇除了长度远离一般对剧本文学的认知,更重要的是传奇作者安置戏剧故事的铺排方式,与从开端、冲突、高潮直至结局的“整一性”的戏剧理念大相径庭,更缺乏作为“对立双方”之矛盾的戏剧冲突。
从传奇的文本结构看,尽管一部传奇叙述的故事本身是可以具有其完整性的,但是优秀的传奇作者,似乎都偏好于在故事发展过程的时间延展中,有意地点缀着几个间隙性的段落,就像长卷中的山水起伏一样,时有枝蔓逸出,形成有张有弛、错落有致的节奏感。
这样的结构安排,古代戏曲理论家和昆曲表演者称之为“冷热相剂”,显然为传奇作家普遍认可,它也强化了传奇的文本结构与绘画手卷相似和相通的特征。
2022-2023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八年级上学期11月份月考语文试题1.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我的祖国,大河奔腾,浩荡的洪流冲过历史翻卷的漩.(xuàn)涡,激流勇进,洗刷百年污浊,惊涛骇浪拍峡谷涌起过多少命运的颠簸.(bǒ)。
B.一群大雁冲破三月暖流的雾霭.(ǎi),穿过没有猎枪的狩.(shòu)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C.风雨中,我拾.(shí)级而上,想从这古朴的建筑中追溯.(sù)让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D.一座静谧的院落,一棵苍劲.(jìn)的古松下,一个银匠在擦拭.(shì)一只硕大的银盘。
2.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不折不挠....的不竭动力。
B.看着母亲离开的背影,一种感情已经潜滋暗长....了。
C.办公室的小王为人诚实,待人接物坦荡如砥....,深得同事们的喜欢。
D.文章写到这个份上,遣词造句都不重要了,一切妙手偶得....,无处不妥帖,无处不耐人寻味。
3. 下面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到2016年4月,应用于移动通信芯片的国产自主卫星导航IP核数量近1800万左右。
B.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制定了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C.“实践十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在轨运行和回收,将极大提高我国微重力科学及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水平。
D.通过设立交通安全宣传站,发放宣传材料,讲解今天安全常识,使市民增强了安全意识。
4.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当一个人陷于自卑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当一个人得意忘形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当一个人背信弃义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
A.他忘记了谦卑为怀是一种高境界他忘记了建立自信是一种好心态他忘记了诚实守信是一种好品质B.他忘记了建立自信是一种好心态他忘记了谦卑为怀是一种高境界他忘记了诚实守信是一种好品质C.他忘记了谦卑为怀是一种高境界他忘记了诚实守信是一种好品质他忘记了建立自信是一种好心态D.他忘记了建立自信是一种好心态他忘记了诚实守信是一种好品质他忘记了谦卑为怀是一种高境界5.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校拟开展以“百年征程·不忘初心”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担任活动方案的策划人,准备好了吗?活动组委会已邀请到资深记者张女士担任评委,请你将活动相关事宜电话告知她。
二年级语文十一月份月考卷二、读拼音,写词语。
(8分)R óng y ì k è zhu ō m ěi sh ù x ìng f ú三、比一比,再组词。
(8分) 清( )直( )沿( )注( )晴( )真( )铅( )汪( )礼( )角( )古( )采( )扎( )用( )姑( )彩( )四、选字填空。
(4分)吗 吧 呀 呢 颗 棵1.你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 )?2.现在可以把绿铅笔借给我了( )。
3.我们小区里新种了五十多( )树。
4.地上掉了几( )黄豆,大公鸡马上跑过来。
五、 练一练。
(28分) 1. 我会填。
(8分) 例:一(条)绳子一( )花 一( )树 一( )手 一( )山一( )马 一( )牛 一( )鸟 一( )书2. 我会写。
(8分) 例:(口)+(口)+(口)=(品)(人品)人+( )+( )=( )( )木+( )+( )=( )( )( )+( )+( )=( )( )3 .写一写。
各写三个。
(12分) 例 :闻了闻 ( )( )( )神气极了( )( )( )又白又胖( )( )( )跑来跑去( )( )( )六、连线。
(8分)穿着粮食一根小麦戴着西服一担桌子挑着草帽一支扁担拿着饼干一张队伍七、我会用下面的词造句。
(6分)1. 风景——。
2. 快乐——。
八、填空(3分)1. 冬天冷,春天()。
2. 灰姑娘一点也不丑,穿着漂亮衣服的姐姐心灵一点也不( )。
3. 对待朋友要(),不能虚伪。
九、把下列词语组成句子写下来,并加上标点。
(6分)1、三好学生一名是我( )2、画着可爱的一张气球上小脸( )3、让风筝纸船和他们俩好朋友成了()十、小猴子被下面的题难住了,你能照样子帮帮他吗?(4分)鸟蛋凉凉的()杨树高高的()小路长长的()天空蓝蓝的()十一、读一读,做一做。
(8分)早操胡木仁小露珠,小蜜蜂,起得早,起得早。
”任务三:(3)如表是你这学期读的名著《西游记》中的内容,请在如表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选项,使名著内容和人物相符。
人物本领兵器性格优缺点孙悟空七十二般变化火眼金睛、筋斗云金箍棒优点:勇收机智、敢做敢当缺点:容易冲动、好炫耀会变身术②___优点:善良醇厚、知错能改【材料三】③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
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
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笛声戛然而止。
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
④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
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
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子哭了。
那一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⑤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
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
渐渐的,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
⑥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
可事情就是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
节目播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哇,扫大街还不忘了吹笛子!”⑦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
她忍无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着了!”“啪”地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亲喝住了母亲。
“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长大的呀!你小时候那么爱听,你爸干一天活儿回来,多累都吹给你听……⑧父亲的沉默和母亲的训斥并没有打动她,她还是悄悄地拿走了长笛,扔在了城边的小河里。
虽然那一刻她心里也有丝丝的不舍。
她等着父亲爆发,然而,没有。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精益求精(jīng yìng jīng yíng)B. 畸形怪状(jī xíng guài zhuàng)C. 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D. 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班同学都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使我们的班级更加团结。
B.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
C.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
D. 小明成绩优异,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精神抖擞B. 精力充沛C. 精疲力竭D. 精美绝伦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那个孩子像一只活泼的小猴子,在树林里蹦蹦跳跳。
B. 月亮像一个大玉盘,高挂在夜空中。
C. 那座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D. 小河像一条绿带,蜿蜒在田野间。
5. 下列成语中,与“画龙点睛”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一鸣惊人B. 画蛇添足C. 画虎类犬D. 画龙点睛6. 下列诗句中,描写月亮的句子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7.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四字成语的一项是()A. 一帆风顺B. 一举两得C. 一丝不苟D. 一心一意8.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的句子是()A. 那条小溪像一条绿色的丝带。
B. 这本书就像一位良师益友。
C. 那个男孩的眼睛像两颗明亮的星星。
D. 这朵花真美,就像一幅画。
9. 下列句子中,使用关联词不当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品德优秀。
B. 虽然天气寒冷,但他还是坚持去跑步。
江苏省南京市二十九中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月考语文试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人们普遍认为,正确的主题思想加上合适的艺术形式,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好作品。
这种说法勉强也能成立,只不过,那是指常规的好作品,而不是指真正的杰作,更不是指伟大的作品。
②伟大的艺术作品,没有清晰的主题思想,也没有简明的结论。
现在我们似乎说得出几句它们的主题思想和结论,但那是后人强加给它们的。
后人为了讲解它们、分析它们,就找了几条普通人都能理解的“拐杖”,其实那些“拐杖”都不属于伟大作品本身。
例如,人们常常会说《离骚》的主题思想是“怀才不遇的爱国主义”,说《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是“歌颂封建家庭叛逆者的爱情”,其实都是不对的。
在西方艺术中,荷马史诗,希腊悲剧,莎士比亚几部最好的悲剧,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罗丹的绘画和雕塑,贝多芬、巴赫、莫扎特的音乐,也都不存在明确的主题和结论。
讲得越清楚,就离它们越远。
③要用艺术方式来表现大科学家伽利略,有两种常规选择:一、通过伽利略对天文的观察和发现,表现人类与自然的贴近和较量;二、通过伽利略与罗马教会的冲突,表现科学与迷信、人格与神格之间的较量。
但德国剧作家布菜希特摒弃了这两种选择,他在剧作《伽利略传》中故意安排了一个最为难的结构:伽利略在教会的火刑威胁前屈服了,公开宣布自己的科学发现是谬误,教会因此赦免了他死罪,而他原先的学生和朋友也从道德上把他流放了,再也没有人理他;孤独的老人在二十年后又有了重大的科学发现,甚至比二十年前的发现更重要。
这让他的学生们产生了困惑:他当初该不该屈服?当初如果不屈服,必定死亡,那也就说不上后来的科学成就了;但是,屈服又是人们所不能接受的。
显然,布菜希特自己也没有结论,甚至连偏向都没有,他让广大观众与自己一起卷入苦恼。
但对艺术而言,真正震撼人心的地方正在这里,它让人们因苦恼而高贵。
④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也是如此。
在这个简单的故事中,作者对于老人与海的搏斗展开了很有力度的描写,但这并不是这个作品走向伟大的理由。
一年级语文11月月考一、读拼音,写词语。
(18分)尾国二、组词(10分)水()力()下()土()不()小()刀()上()十()木()三、连线。
(10分)国旗pin g g uǒ森林sēn lín苹果g uóqí学校hēi gǒu美丽měi lì影子xuéxiào朋友zuǒyòu 长短yǐn g zi左右pén g you 黑狗chán g duǎn四、照样子,填一填。
(12分)日月明双木二人禾火田力男小大小土日生五、我会写笔画。
(10分)wògōu xiégōu shùtí卧钩斜钩竖提shùzhéshùzhézhégōu竖折竖折折钩六、按课文内容填空。
(15分)1、春去花还在,()()()()惊。
2、一个(),一个(),一()黄(),一只猫。
3、向着国旗,()们()(),望着国旗,()们敬礼。
4、松鼠的尾()好像一()伞。
七、照样子,填空。
(16分)例: “开”一共有(4)笔,第二笔是(一)。
“果”一共有()笔,第六笔是()。
“刀”一共有()笔,第一笔是()。
“比”一共有()笔,第二笔是()。
“问”一共有()笔,第一笔是()。
八、阅读儿歌回答问题..(9分)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
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
用脑不用手,啥也做不好。
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用手和脑。
1、这是一首儿歌,一共有()句话。
2、人的两件宝是指()。
(填序号)①双手和大脑②大脑和双脚3、连线。
双手思考大脑做工。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七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语文试卷一. 积累及运用。
1、 语言给下列划线的加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收敛 ( ) 啜泣( ) 竦峙( ) 枯涸( ) 倏忽 ( ) 抖擞( )Quan ( )曲 Yun ( )酿 宽chang( ) zha ( )栏 qi ( )息 beng ( )溅 2、 改正下列句中错别字(1) 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怒了那烦人的聒聒。
(2) 我小心异异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
(3) 好像那紫色沉绽下来了。
(4) 树尖上顶着一剂儿白花。
(5) 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带着笠。
(6) 水何澹澹,山岛悚峙。
3.下列连线有误的一项是( )A 曹操-------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观沧海》,《龟虽寿》。
B 老舍-------现代作家--------《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C 马致远--------元代著名戏曲作家----------《天净沙 秋思》。
D 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春》,《春水》。
4,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
(1)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 ) (2)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 ) (3)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 ) (4)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 ) 5、指出下列描写人物方法。
(1)我从悬崖边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到睡死的。
( ) (2)老头在使劲捶着腰腿,孩子们却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一只一只放出去。
( )(3)我自豪极了,高兴的脸都涨红了。
( ) (4)“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对我说。
( ) 6、默写填空。
(1)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_________,像_________,像_________。
(2)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得精神,水也不_________冻上。
(3)放下_________过稻香的镰刀。
(4)《观沧海》中最能表达诗人博大胸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次北固山下》中表达时不我待,新生事物不可阻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早春莺歌燕舞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天净沙 秋思》中点明主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把酒话桑麻。
山光悦鸟性,_________。
(9)《礼记》, 经典著作之一, 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
相传为西汉 编撰。
7、综合性学习。
语文是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积淀,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浸润在校园里的是语文的馨香,充盈在广告里的是语文的智慧。
学语文,就要读灿烂多姿的中国文,品隽永含蓄的中国话,用规范典雅的中国词。
(1)、拟写标语。
为营造书香校园氛围,请你以“读书”为话题拟写一条标语。
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
(2)、广告陷阱。
许多广告词借用了成语、俗语,取其谐音换新意,虽朗朗上口,却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许多陷阱,请 识别下列广告词中的陷阱,并将其还原,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例:空调机 完美无夏(瑕)A 、淋浴器 随心所浴( ) b 、咳嗽药 咳不容缓( ) C 、洗衣机 爱不湿手( ) d 、蚊香 默默无蚊( ) (3)、赏评广告。
例:共担风险,分享阳光(天气预报广告)赏评:运用了对偶和双关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流畅,语意含蓄生动。
“风雨”与“阳光”既指天气现象,又指人生的坎坷与顺境。
“共担”与“分享”两个动词,又体现了责任与关怀,饱含人间温情。
请你赏评(任选一则): 随手关灯一小步,节约能源一大步(节能广告)滴答水声,唤你轻轻一拧(节水广告)。
8、文言文学习。
(1)、解释加点词。
虽有至道 ( )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 教然后知困( ) 然后能自反也 ( ) (2)翻译下面句子。
A、未若柳絮因风起。
B、陈太丘与友期行。
C、弗学,不知其善也。
D、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二、综合阅读(40分)(一)阅读下列古诗,完成8-13题。
(10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9.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B.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
10.请写出两句完整的描写春草的古诗句。
(诗中的句子除外)(4分)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1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其妙处。
(3分)(二)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4-19题。
(15分)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例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了。
12.这段文字选自《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______,字舍予,现代作家,代表作品长篇小说________,话剧《茶馆》等。
(2分)1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这一段按照的空间顺序层层铺写,把各个细部的色、态、光一一展现出来。
(2分)15.山尖本是一个点,怎么会形成一道银边呢?用词是否矛盾?试作分析。
(3分)16“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这是作者看到山上美景产生的美丽欣悦的联想。
请你用横线再画出一句类似的句子。
(2分)17.根据下列情景,以“天空”为重点,写一段话,不少于30个字。
(4分)情景:夏天傍晚天空(三)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回答问题(14分)冬雨清晨,拉开门迈入楼道,就听到楼顶的木制盖板上“沙沙”、“吧嗒”、“乒乓”的声音。
北国的冬不本是下雪的季节吗?在这“大雪”的节令,在一场瑞雪之后,竟然下了一场小雨!听惯了西北风的呼啸,忽然听到这雨声,让人觉得严冬已过去,又置身于春风春雨中了。
那雨声使我不禁联想起广东音乐,“沙沙”声宛然《沉醉东风》中轻缓细切的弹拨乐,“吧嗒”、“乒乓”的大雨点儿声,多像《雨打芭蕉》演奏到一处小高潮之际那美妙的韵律。
楼外,雨小,雾大。
雨,淅浙沥沥,如丝如缕,东飘西洒,悄无声息,要不是偶有几个大雨点,你就看不见它。
冬雨虽然似乎来错了季节,却也有情,落在你的脸上、脖子里,并不给你寒意,也不让你产生淋漓之苦,只是凉丝丝的,你会顿生一种特殊的轻柔、清新和亲切感。
冬雨会躲进雾里,跟你捉迷藏,神秘兮兮的。
雾蒙蒙,隐住村镇,裹住树,笼着一个神秘的世界。
近处,雾中房屋、树木、电杆,朦朦胧胧,影影绰绰,似海上若隐若现的山岛,,又如烟波中耸着桅杆的船舰。
雾也有情,好似跟你逗戏,给你“画”个“圈”,你往前,她就后退,你退回来,她又悄悄地追过来,你喝喊,声音似落进大海里,杳无回音。
雾缓缓消退,树木从雾的纱幔里走出来。
杨树虽已落尽了叶子,然而,那擎在枝头的绛褐色的苞头,经雨水润泽,有些膨胀,像初春欲放的苞蕾。
远眺小溪旁那一排排一丛丛年轻的柳树,尚存几许绿色或淡黄的叶子,乍一看还真有几分柳枝鹅黄泛青、“依旧烟笼十里堤”的韵味呢。
雨更小了。
人们立在雨中谈笑,小孩子们蹲在如镜的小水洼边,和自己的影子相视而笑,指点着,戏逗着。
不少人打了伞,红的、黄的、草绿的、天蓝的……饰着各种图案,远看,仿佛翩翩的彩蝶。
此时此景,在许多人的眼中、心中,花伞已远非遮雨的工具,而是艺术品,是生活的装点,是美的一部分,似乎也寄寓了对春的渴望。
应该说,在北国,冬雨总该是不正常的,而这“不正常”却也令我别有情愫,启发了我的新思维,让我体味到造物主的“不拘一格”、无穷变化。
冬雨不是老皇历,老皇历有些页码念不得了。
不是吗,这几年,在不少发奋图强、追求高远境界的人们的心里,严寒的冬在缩短着.温暖的春在提前着,火热的夏和金灿灿的秋似乎在延长着。
一位大作家说过,既然冬天已经来临,春还会远吗?冬雨,你该是春的急先锋、春的精灵,你勾起我对春的向往和呼唤,让我早早地盼起春来。
你牵着我的思绪超越了一个严寒而没有绿野和鲜花的季节,让我似乎看到一个万紫千红的季节已经早早来临。
18.“在一场瑞雪之后,竟然下了一场小雨”中的“竟然”二字针对“”而言。
(2分)19.本文依次从觉、觉、觉等方面写冬雨给人们带来的美好感受;再分别写雨中的、和,充满了诗情画意。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