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二
中共 七大
抗 战
日本投降
胜
利 历史
意义
胜利的主 要原因
时间和地点:1945 年 4 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 内容: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 么道路的重要问题,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 途准备了条件
标志: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①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 100 多年来中国人民反 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 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②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 要贡献
一
二
平型关
大捷
全
中国
面 重要 人民
抗 事件 的抗
台儿庄 战役
战
战 百团
大战
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1937 年 9 月, 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
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1938 年春,李宗仁 指挥,歼敌 1 万多人 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1940 年 8 月,彭德怀指挥,主要目标是破坏 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1937年9月) (2)材料二中的中华民族到了“存亡危急之秋”是指哪一历史事 件?从两次中日战争的不同结果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考法一 考法二 考法三
解析:本题以文字材料为载体,考查对甲午中日战争和日本全面 侵华战争相关史实的认识。
一
二
(二)战场上的较量——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内战全面爆发: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 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2.转战陕北:1947年,国民党进攻陕甘宁解放区。中共中央在毛泽 东、周恩来的领导下,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贺龙率领西 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3.战略进攻序幕——挺进大别山: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 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 幕。
平津战役 1948 年 11 月至 1949 年 1 月
东北解放军、华 北解放军
分割包围敌军, 北平和平解放 (傅作义) 华北全境基本 解放
一
二
战役名称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历史 意义
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 150 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基本上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 利
一
一
二
4.战略决战——三大战役
战役名称 辽沈战役
时间
1948 年 9 月至 11 月
指挥员 及军队
林彪、罗荣 桓;东北解 放军
淮海战役
1948 年 11 月至 1949 年1月 刘伯承、陈毅、邓小 平、粟裕、谭震林; 中原解放军、华东解 放军
战况
攻占锦州 断敌退路
在徐州大量歼敌
战果
解放东 北全境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 各省的基础
胜败主 要原因
启示
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或落后的 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
封建制度不能抵抗新兴的资 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
本主义制度
战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实行全民族抗战,
才能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实现民族团结才能维护民
族利益
考法一 考法二 考法三
【例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 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同英法 的战争,第三次是同日本的战争。这些战争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 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八国联军侵华 战争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1900~1901 年 1937~1945 年
廊坊战役
平型关大捷、台儿 庄战役、百团大战
清政府战败,签 订《辛丑条约》
日本无条件投降,中 国人民取得抗日战 争的胜利
中国完全沦为 是近代百年来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 人民反抗外来侵略
建社会
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考法一 考法二 考法三
二
5.走向胜利 渡江战役:1949年4月,渡江战役开始。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 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考法一 考法二 考法三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比较
侵华战争 起止时间 主要战役
结果
影响
甲午中日战 争 1894~1895 年 黄海大战、威 海卫战役 清政府战败, 签订《马关条 约》 大大加深了 中国的半殖 民地化程度
一
二
开始 七七 标志 事变
全
面
国共
抗 战
重要
合作
事件 南京
大
屠杀
1937 年 7 月 7 日晚,日军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起 进攻,并炮轰宛平城
背景:1937 年 7 月底,平津沦陷,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结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背景:1937 年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罪行:占领南京的六周内,日军屠杀手无寸铁的中 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同日本的战争”是指什么战争?结合材料一和所 学知识,分析中国遭受“三次灾难性的战争”的原因。 材料二 外侮日深,国家益趋危殆。……国民今日皆已深切感觉 存则俱存,亡则俱亡之意义……此次中国共产党发表之宣言,即为 民族意识胜过一切之例证。……在存亡危急之秋,更不应计较过去 之一切……集中整个民族力量,自卫自助,以抵暴敌,挽救危亡。
第十单元 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一
二
一、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局
开 始 标 志
九 一 八 事 变
部
抗 战
重 要
西 安
事事
件变
爆发:1931 年 9 月 18 日,日军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并炮轰 沈阳城
结果: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陷
概况:1936 年 12 月 12 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 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结果: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派周恩来等到 西安调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 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影响: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一
二
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一)谈判桌上的较量——重庆谈判(1945年)
目的
过程 结果 意义
蒋介石: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 毛泽东: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 和平的阴谋
毛泽东在周恩来的陪同下赴重庆谈判 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戳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使中国共产党赢 得了政治上的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