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告知台帐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清单岗位分布以及作业人员接触情况
- 格式:docx
- 大小:36.64 KB
- 文档页数:4
实用文档之"XXXXXXXX有限公司"
职业危害告知台帐
⒈岗前告知内容
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时,将工作场所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后果、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的材料。
(告知书见附件)
⒉作业场所告知内容
⑴作业场所设置规范、醒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⑵高毒物品告知卡;职业病危害因素信息卡(毒物信息卡MSDS);
⑶监测、检测结果公示;
⑷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结果的告知凭证。
示范:
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书
同志:
您所在的部门岗位,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
如防护操作不当,该职业危害因素可能对您的造成损害,导致。
我公司已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对本岗位职业危害因素采取了防护措施,并配备了个人防护用品、、。
为预防职业危害因素导致职业病及伤害事故的发生,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及《劳动合同法》之规定,请您履行以下义务:
自觉遵守本公司制定的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和制度;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积极参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定期参加职业病健康体检;发现职业危害隐患和事故应及时报告;并积极配合公司,避免职业病及各类伤害事故的发生。
特此告知:
单位盖章员工签字年月日年月日。
附件1:《职业卫生档案》建立要求及格式一、档案管理要求1、用人单位应按照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及本通知的要求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由职业卫生管理部门综合管理,制定借阅登记等管理制度并设专人管理;用人单位为总公司或集团公司的,公司总部的职业卫生档案可适当简化,但其下属用人单位必须按本通知要求设立职业卫生档案。
2、《职业卫生档案》由一个汇总档案和十二个分档案组成,汇总档案和十二个分档案应分别使用统一的档案盒分类保存,档案盒应注明档案名称。
3、《职业卫生档案》是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和监察执法的重要依据,应永久保存,妥善保管。
当管理人员变化时,要做好交接工作。
4、《职业卫生档案》涉及职工个人隐私和单位的保密信息,应做好保密工作。
5、若用人单位涉及项目及人员较多,可参照样表增加表格予以补充。
6、《职业卫生档案》式样可根据工作实际做适当调整,但所涉及主要内容不能缺少,总档案和十二个分档案的设置不能减—1 —少。
7、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职业卫生档案》应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移交保管。
8、本通知下发前用人单位已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的,应按本通知要求重新完善,并分类归档保存。
二、档案设置(一)汇总档案(二)分类档案1、分类档案一: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责任制档案2、分类档案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档案3、分类档案三: 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清单、岗位分布及作业人员接触情况档案4、分类档案四: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档案5、分类档案五: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与记录档案6、分类档案六: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档案7、分类档案七:职业卫生培训档案8、分类档案八: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与应急处置档案9、分类档案九:职业健康检查汇总及处置档案10、分类档案十: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 档案11、分类档案十一: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档案—2 —12、分类档案十二: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及其他管理档案三、档案内容(一)汇总档案内容1、本档案目录;2、分类档案目录;3、《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要求的通知》;4、用人单位基本情况汇总一览表(附表一);5、其他应列入的资料。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已经2012年3月6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6月1日起施行。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9年7月1日公布的《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骆琳二○一二年四月二十七日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强化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的主体责任,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健康和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其实施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用人单位应当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为劳动者提供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
第四条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并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第五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负责全国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为职业病防治提供技术服务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依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和有关标准、规范、执业准则的要求,为用人单位提供技术服务。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举报用人单位违反本规定的行为和职业病危害事故。
第二章用人单位的职责第八条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其他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劳动者超过100人的,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劳动者在1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法之公义,民之权益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已经2012年3月6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6月1日起施行。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9年7月1日公布的《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骆琳二○一二年四月二十七日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强化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的主体责任,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健康和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其实施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用人单位应当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为劳动者提供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
第四条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并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第五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负责全国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为职业病防治提供技术服务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依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和有关标准、规范、执业准则的要求,为用人单位提供技术服务。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举报用人单位违反本规定的行为和职业病危害事故。
第二章用人单位的职责第八条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第1页/ 共10页西夏区法律援助中心刘律师编辑、整理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视管理规定下面是的有关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视管理规定的全文内容,敬请大家参考阅读。
第一条为了加强职业卫生监视管理工作,强化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的主体责任,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安康和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和平安生产监视管理部门对其实施监视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用人单位应当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为劳动者提供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安康。
第四条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并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第五条国家平安生产监视管理总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负责全国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的监视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平安生产监视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的监视管理工作。
第六条为职业病防治提供技术效劳的职业卫生技术效劳机构,应当依照《职业卫生技术效劳机构监视管理暂行方法》和有关标准、标准、执业准那么的要求,为用人单位提供技术效劳。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向平安生产监视管理部门举报用人单位违反本规定的行为和职业病危害事故。
第八条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其他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劳动者超过100人的,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劳动者在1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第九条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知识和管理能力,并承受职业卫生培训。
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职业卫生培训,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二)职业病危害预防和控制的根本知识;(三)职业卫生管理相关知识;(四)国家平安生产监视管理总局规定的其他内容。
职业病危害档案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档案管理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结合本公司的实际,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并由专人保管。
一、日常职业卫生档案包括:l、国家有关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规、规范、相应文本。
2、职业卫生管理方针、目标,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工作计划和年度总结。
3、职业卫生专兼职人员、管理机构、职业危害防治组织机构等职能及人员分工。
4、职业卫生管理方案、程序、岗位操作规程及其它内部文件。
5、建设项目三同时职业危害管理档案。
(1)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及批准文件等。
(2)建设项目初步设计书;(3)工程改建、扩建及维修、使用中变更的图纸及有关材料;(4)全套竣工图纸、验收报告、竣工总结;(5)职业危害预评价委托书与预评价报告;(6)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委托书与效果评价报告;(7)审查意见书;(8)验收意见书。
6、建设项目职业危害因素申报资料。
包括职业危害因素(种类、存在岗位、来源、预防措施)清单。
7、工作场所职业危害现场管理资料。
包括: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报告、生产工艺流程职业危害因素分布图和生产工艺流程接触职业危害因数人员分布图。
8、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资料。
包括监测人员证件、检测仪器台账、日常职业危害因数检测报告、与有资质单位签订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数检测检测技术服务合同、检测机构资质备案批准证明、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
9、建立职业危害告知档案资料。
包括职业危害告知栏设计版面、劳动合同告知样板、警示标识台账和统计。
10、建立职业卫生档案资料。
包括岗前、岗中从业人员培训记录、考试卷、考试成绩、签到表和培训通知等。
11、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及维修档案。
(1)设备操作规程、合格证书。
(2)安装调试验收记录。
(3)运行使用记录。
(4)维修记录,包括维修责任人、维修原因、维修日期、维修人等。
12、劳动者防护用品档案。
包括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台账、发放标准、验收、报废、更换和使用情况等。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3号《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已经2015年1月16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4月1日起施行。
局长杨栋梁2015年2月28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的防治工作,强化煤矿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主体责任,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保护煤矿劳动者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各类煤矿及其所属为煤矿服务的矿井建设施工、洗煤厂、选煤厂等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预防和治理活动。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以下简称职业病危害),是指由粉尘、噪声、热害、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导致煤矿劳动者职业病的危害。
第四条煤矿是本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责任主体。
职业病危害防治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源头治理、科学防治、严格管理、依法监督的要求开展工作。
第二章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第五条煤矿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下同)是本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第六条煤矿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防治领导机构,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划,明确职责分工和落实工作经费,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
第七条煤矿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病危害防治的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职业病危害防治日常管理工作。
第八条煤矿应当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建立健全下列制度:(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二)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四)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和培训制度;(五)职业病防护设施管理制度;(六)职业病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七)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八)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简称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的制度;(九)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十)职业病诊断、鉴定及报告制度;(十一)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保障及使用管理制度;(十二)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十三)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管理制度;(十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危害防治制度。
职业病危害因素清单、岗位分布及人员接触情况表
序号工作队组工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可导致的职业病爆破工噪声、粉尘噪声聋、爆震聋、尘肺病
1 隧道队风钻工粉尘、噪声、手传振动、有害气体噪声聋、尘肺病、手臂振动病电焊工电焊烟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有害气体、电焊弧光锰中毒、尘肺病
喷浆工粉尘尘肺病
电焊工电焊烟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有害气体、电焊弧光、高温锰中毒、尘肺病、中暑
2涵洞队
混凝土工噪声、粉尘、高温噪声聋、尘肺病、中暑
3
电焊工电焊烟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有害气体、电焊弧光、高温锰中毒、尘肺病、中暑桥梁队
噪声、粉尘、高温噪声聋、尘肺病、中暑混凝土工
制表人:日期:。
表1 企业基本情况职工总数生产工人数接触职业危害接触各类职业危害人数调查人数粉尘物理因素毒物其它危害日期计男女计男女计男女计男女计男女计男女计男女注:1.粉尘:包括矽尘、石灰石尘、煤尘、其它粉尘等;2.物理因素:包括噪声、高温、放射线、局部振动、工频电场、微波等;3.毒物:包括CO、刺激性气体(见表1-2注释)、苯系物、酚、萘、焦油沥青、汽油柴油、焦炉逸散物。
表2 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人数统计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接触人数矽尘其他石灰煤尘噪声高温局部一氧刺激苯系焦炉萘酚放射工频微波汽/焦油电焊高处压力机动其他调查粉尘石尘振动化碳性气物逸散线电场柴油沥青烟尘作业容器车驾危害日期体物驶注:1.刺激性气体:包括硫酸、氢氟酸、硝酸、盐酸、氨、氯气、氮氧化物、SO 等; 22.电焊烟尘:指电焊工作业;3.高处作业、压力容器、机动车驾驶:指人力资源部所包括的特种作业。
表3 生产工艺流程图简介调查日期主要产品名称主要产品年产量其他产品名称及年产量注:工艺流程图以方框图表示表4 职业病危害监测点示意图序号作业区/工段危害因素种类监测点名称注:职业病危害因素序号:1.粉尘类:1-1其它粉尘;1-2矽尘、1-3煤尘、1-4石灰石尘、1-5水泥尘;2.物理因素类:2-1高温、2-2噪声、2-3局部振动、2-4微波、2-5工频电场、2-6高频电磁场、2-7γ射线、2-8X射线;3.毒物类:3-1一氧化碳、3-2 苯系物、3-3 硫酸、3-4硝酸、3-5氢氟酸、3-6盐酸、3-7氮氧化物、3-8酚、3-9萘、3-10焦炉逸散物、3-11氨、3-10氯气、3-132 二氧化硫;4.其它危害因素;5.危害因素序号应在工艺流程简图上标注。
表5 职业病危害监测结果一览表检测日期危害因素名称监测点数合格点数合格率(%) 未监测点原因超标原因注:1.每季分危害因素种类分别记录;2.未监测原因应注明;3.超标原因应在表中列出。
表6 接触职业病危害人员体检结果体检日期接触人数应检人数实检人数体检率(%) 未体检人数及原因检出禁忌症数检出职业病人数注:1.每年度将本年度体检结果填入;2.未体检原因应注明;3.检出的禁忌症/职业病在表中列出。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资料清单一、职业病防治责任制文件;(一)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二)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二、职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二)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四)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五)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六)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七)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A)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九)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十)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十一)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预案与管理制度;(十二)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十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清单、岗位分布以及作业人员接触情况等资料;四、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基本信息,以及其配置、使用、维护、检修与更换等记录;五、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与记录;(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结果;(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结果及整改情况;(三)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记录;(四)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合同书;(五)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结果报告。
六、职业病防护用品配备、发放、维护与更换等记录;个体防护用品采购发票、发放标准及领取记录等台账。
七、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职业病危害严重工作岗位的劳动者等相关人员职业卫生培训资料;(一)职业卫生培训计划(二)主要负责人及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培训合格证书;(三)劳动者职业健康培训培训通知、签到表(签到表中应当包含所有接触粉尘、化学毒物等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培训教材、培训记录(培训记录应当包括时间、地点、参加培训人数以及反映详细培训内容的材料)、考试试卷、宣传图片等纸质和摄录像资料、职业卫生培训工作总结。
目录一、职业卫生管理台帐1、台帐之一职业病防治责任体系档案2、台帐之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档案3、台帐之三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档案4、台帐之四职业卫生宣传教育档案5、台帐之五职业卫生管理实施档案6、台帐之六职业卫生监测档案7、台帐之七职工健康监护档案6、台帐之八职业卫生应急管理档案2、台帐之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档案台帐之一职业病危防治责任体系档案用人单位:成都金山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职业卫生管理负责人:目录1、公司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成立及任命文件2、职业病防治责任体系管理制度台帐之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档案用人单位:成都金山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职业卫生管理负责人:卷内文件目录1、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文件2、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汇编(表2-1)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负责人(签名):日期:年月日台帐之三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档案用人单位:成都金山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职业卫生管理负责人:卷内文件目录1、公司历年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成立及任命文件;2、职业病防治责任制文件;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4、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种类清单;5、岗位分布以及作业人员接触情况资料;6、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基本信息;7、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与记录;8、职业病防护用品配备、发放、维护与更换等记录;9、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汇总资料;表1-1 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种类清单附:化学品毒性资料及预防策略表2 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种类清单表3岗位分布以及作业人员接触情况资料表4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基本信息;表5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与记录;表6职业病防护用品维护与更换等记录职业病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发放使用记录;附:个人防护用品的生产、供货单位,使用说明和产品合格证明表7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汇总资料;台帐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档案用人单位:成都金山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职业卫生管理负责人:目录1、职业病防护设施台帐2、职业病防护设施维修、检修及检测记录2015年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台帐编制:审核: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检修、维护记录表台帐职业卫生宣传教育档案年度用人单位:成都金山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职业卫生管理负责人:卷内文件目录1、职业病危害因素信息卡(附:毒物信息卡MSDS)2、用人单位负责人职业卫生培训证明3、劳动者职业卫生宣传培训(附:培训通知、培训教材、培训记录、考试试卷、宣传图片等纸质和摄录像资料)4、职业病危害告知(包括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劳动合同中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结果等的告知凭证)成都金山化学试剂有限公司_ _年度劳动者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成绩一览表负责人(签名):日期:年月日台帐个人防护档案年度用人单位:成都金山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职业卫生管理负责人:卷内文件目录1、《个人防护用品发放与管理制度》2、职业病防护用品发放登记表台帐之六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2015年度用人单位:成都金山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职业卫生管理负责人:目录1、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2、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工人健康检查结果(表)(附:工人上岗前、在岗、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表)3、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资料年度接触有毒有害作业工人健康检查结果一览表体检类别:岗前()、岗中()、离岗()、应急()负责人(签名):日期:年月日表6-2 职业病病例一览表负责人(签名):日期:年月日表6-3 疑似职业病病例一览表负责人(签名):日期:年月日职业病和疑似职业病人的报告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我公司于年月日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工人在机构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体检机构具有相应资质),体检结果发现:疑似职业病人人。
XXXXXXXX有限公司
职业危害告知台帐
⒈岗前告知内容
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时,将工作场所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后果、防护措施与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的材料。
(告知书见附件)
⒉作业场所告知内容
⑴作业场所设置规范、醒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⑵高毒物品告知卡;职业病危害因素信息卡(毒物信息卡MSDS);
⑶监测、检测结果公示;
⑷职业健康检查与职业病诊断结果的告知凭证。
示范:
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书
同志:
您所在的部门岗位,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
如防护操作不当,该职业危害因素可能对您的造成损害,导致。
我公司已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对本岗位职业危害因素采取了防护措施,并配备了个人防护用品、、。
为预防职业危害因素导致职业病及伤害事故的发生,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及《劳动合同法》之规定,请您履行以下义务: 自觉遵守本公司制定的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与制度;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积极参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定期参加职业病健康体检;发现职业危害隐患与事故应及时报告;并积极配合公司,避免职业病及各类伤害事故的发生。
特此告知:
单位盖章员工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职业危害告知台帐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清单岗位分布以及作业人员接触情况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XXXXXXXX有限公司
职业危害告知台帐
⒈岗前告知内容
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时,将工作场所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后果、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的材料。
(告知书见附件)
⒉作业场所告知内容
⑴作业场所设置规范、醒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⑵高毒物品告知卡;职业病危害因素信息卡(毒物信息卡MSDS);
⑶监测、检测结果公示;
⑷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结果的告知凭证。
示范:
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书
同志:
您所在的部门岗位,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
如防护操作不当,该职业危害因素可能对您的造成损害,导
致。
我公司已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对本岗位职业危害因素采取了防护措施,并配备了个人防护用品、、。
为预防职业危害因素导致职业病及伤害事故的发生,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及《劳动合同法》之规定,请您履行以下义务:自觉遵守本公司制定的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和制度;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积极参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定期参加职业病健康体检;发现职业危害隐患和事故应及时报告;并积极配合公司,避免职业病及各类伤害事故的发生。
特此告知:
单位盖章员工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