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与OpenStack开放架构
- 格式:pptx
- 大小:1.31 MB
- 文档页数:6
OpenStack系统架构详解张云星产品中心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2013-12-04目录目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1OpenStack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OpenStack整体架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OpenStack各组件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OpenStack 计算套件—Nove............................................................. 错误!未定义书签。
5OpenStack 镜像服务套件—Glance................................................... 错误!未定义书签。
6OpenStack对象存储套件—Swif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Swift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应用场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OpenStack:以开放心态驶向更远方作者:作者宋辰来源:《计算机世界》 2019年第17期变革始终未停。
始于OpenStack 开源项目,OpenStack 基金会的航船正在朝更加开放的“开放基础设施”领域前行。
开源基础设施峰会OpenInfrastructure Summit( 以下简称“峰会”)于当地时间4 月29 日在美国城市丹佛召开,这是OpenStack 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组织的每年两场峰会之一。
来自IDC 的数据显示,2018 年, 全球基于OpenStack 的商业市场规模达到 61 亿美元,代码修改次数达到了7 万次。
全球达到这个数量级代码修改规模的开源项目只有LinuxKernel、Chromium和OpenStack 这三个。
作为全球三大开源项目之一的基金会组织的这场峰会上,除了“开源”,还有哪些值得关注?此外,《计算机世界》记者与来自中国的开源项目团队进行了深入交流,他们对“开源”又有哪些期待?无边界融合与以往不同的是,OpenStack Summit今年首次更名为Open InfrastructureSummit。
对于名称的变更,OpenStack 基金会给出的最直接理由就是——开源项目涉及的领域持续增长,这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出,基金会对于开源项目的承诺与支持力度将采取更开放的态度。
OpenStack 基金会执行董事兼创始人JonathanBryce 对此的解释是:“开源不是营销手段,也不是某种商业模式,而是一种创新理念,我们要通过跨社区、公司和国家的合作来构建最好的基础设施生态系统。
”OpenStack 最初来自Rackspace 和NASA 之间的联合项目,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开发模型。
OpenStack 基金会通过托管开源项目和社区实践来支持社区成员参与开源基础设施的开发和应用的组织。
在发展过程中,供应商的贡献起起伏伏,而现在核心软件已经达到了成熟的水平,这显然给了基金会足够的信心去接纳并尝试促进所有开源项目之间的整合,而不仅仅是与OpenStack 相关的。
在UnitedStack组织的存储技术研讨会上,三位来自于UnitedStack、IBM和HP的存储专家分别就UnitedStack文件共享服务、IBM 弹性存储和HP Helion VSA进行了深入解读,详细阐述了OpenStack Manila和Ceph、GPFS到弹性存储的演进、VSA和Helion的结合等技术。
这也可以说是目前市场上云环境下存储架构的经典流派解读。
UnitedStack:如何在OpenStack平台实现文件共享服务?第一位嘉宾的是来自于UnitedStack的资深存储工程师孟圣智,他主要讲述了UnitedStack明年将会重磅推出的文件共享服务。
文件共享服务是企业存储的刚性需求。
根据IDC 2012数据,65%的数据存储是以文件的形态存在的,大量传统应用需要使用文件系统作为存储媒介。
现在大量企业应用往云平台上迁移,自然对传统NAS服务在虚拟化环境下的实现有强烈的需求,那么在OpenStack平台上,如何实现文件共享服务呢?目前,由NetAPP和Mirantis主导的Manila项目越来越受到OpenStack用户的关注,Manila提供了安全的多租户的文件共享服务,现在支持NFS和CIFS,在OpenStackJuno版中已经有了稳定分支。
Manila的核心概念有:共享目录、ACL、共享网络、快照、后端驱动。
目前支持的后端驱动有GPFS、GlusterFS、EMCVNX等。
在云平台上,所有服务必须要考虑多租户资源隔离,目前Manila 的多租户资源隔离依赖于Neutron的私有网络隔离。
Manila的通用驱动的方式是通过Nova创建一台虚拟机(Service VM),通过Cinder创建一个Volume,并挂载到Service VM上。
Service VM格式化这个Volume,用它作为共享目录,对外提供NFS/CIFS共享服务。
相对于块存储,Manila面临的问题更多。
OpenStack的架构详解OpenStack既是一个社区,也是一个项目和一个开源软件,它提供了一个部署云的操作平台或工具集。
其宗旨在于,帮助组织运行为虚拟计算或存储服务的云,为公有云、私有云,也为大云、小云提供可扩展的、灵活的云计算。
1. OpenStack是什么OpenStack既是一个社区,也是一个项目和一个开源软件,它提供了一个部署云的操作平台或工具集。
其宗旨在于,帮助组织运行为虚拟计算或存储服务的云,为公有云、私有云,也为大云、小云提供可扩展的、灵活的云计算。
OpenStack旗下包含了一组由社区维护的开源项目,他们分别是OpenStackCompute(Nova),OpenStackObjectStorage(Swift),以及OpenStackImageService(Glance)。
OpenStackCompute[1],为云组织的控制器,它提供一个工具来部署云,包括运行实例、管理网络以及控制用户和其他项目对云的访问(thecloudthroughusersandprojects)。
它底层的开源项目名称是Nova,其提供的软件能控制IaaS云计算平台,类似于AmazonEC2和RackspaceCloudServers。
实际上它定义的是,与运行在主机操作系统上潜在的虚拟化机制交互的驱动,暴露基于WebAPI的功能。
OpenStackObjectStorage[2],是一个可扩展的对象存储系统。
对象存储支持多种应用,比如复制和存档数据,图像或视频服务,存储次级静态数据,开发数据存储整合的新应用,存储容量难以估计的数据,为Web应用创建基于云的弹性存储。
OpenStackImageService[1],是一个虚拟机镜像的存储、查询和检索系统,服务包括的RESTfulAPI允许用户通过HTTP请求查询VM镜像元数据,以及检索实际的镜像。
VM镜像有四种配置方式:简单的文件系统,类似OpenStackObjectStorage的对象存储系统,直接用Amazon'sSimpleStorageSolution(S3)存储,用带有ObjectStore的S3间接访问S3。
OpenStack是一种开源的云计算评台,由一系列的组件组成,每个组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OpenStack 的组件进行深度和广度的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基本原理。
1. NovaNova是OpenStack的计算引擎,负责管理和调度计算实例。
它允许用户启动、停止和管理虚拟机实例,还可以自动调度虚拟机实例到可用的计算节点上。
使用Nova,用户可以轻松地管理大规模的计算资源。
2. NeutronNeutron是OpenStack的网络服务,负责提供网络连接和资源分配。
它允许用户创建虚拟网络、子网和路由器,还可以为虚拟机实例分配IP位置区域和配置防火墙规则。
Neutron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使得用户可以轻松地构建复杂的网络架构。
3. CinderCinder是OpenStack的块存储服务,提供持久化的块级存储资源。
它允许用户创建和管理存储卷,将存储卷附加到虚拟机实例上,并进行快照和备份。
使用Cinder,用户可以实现高性能和可靠的存储解决方案。
4. SwiftSwift是OpenStack的对象存储服务,提供可伸缩的、高可用的对象存储资源。
它允许用户存储和检索大规模的非结构化数据,还可以实现数据的复制和故障转移。
Swift的弹性和可靠性使得用户可以构建可持久化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
5. KeystoneKeystone是OpenStack的身份认证服务,负责管理用户、角色和项目的身份和访问权限。
它允许用户进行认证、授权和委托,还可以集成外部的身份认证系统。
使用Keystone,用户可以轻松地实现对OpenStack的安全访问和管理。
OpenStack的组件包括Nova、Neutron、Cinder、Swift和Keystone,它们分别负责计算、网络、存储、对象存储和身份认证服务。
这些组件相互协作,实现了完整的云计算评台,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计算和存储资源。
个人认为,OpenStack的组件之间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可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是一种理想的云计算解决方案。
基于OpenStack的电力信息系统私有云实现方案任龙霞;杨劲锋;肖勇【摘要】电力信息系统由分散部署到统一部署的转变面临海量数据的存储能力和计算能力的瓶颈,以及系统的访问压力大等问题.基于此,结合电力系统"分级管理、分层控制、分布处理"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OpenStack的电力信息系统私有云平台设计方案.阐述了电力信息私有云的特点及其关键技术,对其分级管理方案、系统架构与实现、系统功能与特点等进行分析,认为电力信息系统私有云不仅可以支持传统的电力信息系统业务,同时可以整合资源、深度挖掘、深化应用,突破存储、计算、访问等限制,提供优质的电力信息系统应用功能服务.【期刊名称】《广东电力》【年(卷),期】2015(028)010【总页数】5页(P37-41)【关键词】电力信息系统;OpenStack;私有云;分级管理;资源整合【作者】任龙霞;杨劲锋;肖勇【作者单位】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广州510080;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广州510080;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广州51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34中国的电网以省级电网为单位,通过联络线互联形成大电网,由网、省、地市和区县4 级电力公司组成,总体构架为金字塔型。
随着电网企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电力信息系统由弱到强,逐步实现由省、市分散部署到统一部署的转变[1],包括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SG186 工程”规划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推行的营配一体化。
电力信息系统的集中建设和统一部署大幅提升了系统的集成性和智能性,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系统的数据量和计算工作成倍增长,数据管理和数据计算难度大大增加;先于统一部署所开发应用的业务系统接口实现难度高,统一规划和统一部署所需周期长等。
这些系统包含数据采集、电力运行、生产管理以及电力市场运营等方面的信息,但系统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交互,出现了信息交叠、信息资源浪费、信息兼容性差、重复开发和重复报表等一系列问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