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货币政策工具
存款准备率
– θ变动的作用:影响信贷能力和利率 央行若提高存款准备率,则银行吸收的同量存款中上存央行 的存款准备金就增多,银行贷款趋紧或创造货币能力(可从货 币乘数公式看出)下降,使贷款利率提高减少投资需求,进而 也使债券和股票价格下降,经济转冷,GNP减少和失业增加。
– 存款准备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时的可能选择: 按逆风向行事原则,如经济形势趋于萧条则降低存款准备率; 若经济形势趋于扩张则提高存款准备率。
– 缺点:一药力生猛:由货币乘数原理略做调整货币供给量会 成倍变化且对实行货币乘数大小不好把握因而无法准确调整 货币供给量。二、也不具备调整的连续性。
2020/6/13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9
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业务:聪明的选择
是央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债券以调节货币供给 量,从而影响经济活动达到既定目标的行为。
2020/6/13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6
货币政策工具
(再)贴现率
– 央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叫做贴现率。源自于商业银行将 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卖给央行从而取得所需资金的“再贴现”。
央行调整贴现率对利率和宏观经济的影响
– 央行提高贴现率,对银行有两种结果:一是减少从中央银行借款, 如其他条件不变就从资金来源方面造成银行贷款规模下降。 二是银行为保持原有盈利会以同样幅度提高其贷款利率,引起 厂商对银行贷款的减少,如其他条件不变就从资金运用方面造 成银行信贷规模的下降。另外,贴现率及利率上升造成政府债 券和股票价格下降。结果是厂商投资减少,进而GNP减少和失 业增加。
(可连续操作)、灵活(变动易,失误可及时纠正)。
2020/6/13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10
货币政策工具
辅助工具:如
道义的劝告,“打招呼”:央行对银行在放款、投资等 方面应取的措施以指导或告诫,以配合央行货币控制政策。
利率上限控制:控制银行对定期存款支付的最高利息率,可
减少定期存款使存款更多地转向易于控制的债券与短期存 款。
财政政策
– 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 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宏观调节政 策。
货币政策
– 中央银行改变货币供给量以影响国民收入和 利率的政策
2020/6/13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5
第二节:货币政策的工具与货币政策 的影响、传导机制及效果
货币政策的工具
货币政策的影响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的效果分析
2020/6/13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24
财政政策传导机制
财政政策传导机制
i
i
i0
i0
i1
i2
2020/6/13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17
第三节:财政政策的工具与财政政策 的影响、传导机制及效果
财政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影响及作用过程 财政政策传导机制 财政政策的效果分析
2020/6/13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18
财政政策工具
财政当局为实现既定经济政策目标所选择的操 作手段。
i
ii
i0
i0
i1
i2
2020/6/13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15
货币政策分析:效果分析
IS的陡平与扩张政策效果大小的关系
– 由公式r=(a+α)/ ß- [(1-b) / ß]Y知:IS较陡,表示投 资的利率系数ß较小。因此当LM曲线右移使利率下降 时,投资增加较少,国民收入增加也较少。反之,IS 曲线较平坦,表示ß较大,i的下降带来的I增量较大, 从而使国民收入有较大增加。
2020/6/13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21
财政政策工具
税收工具:似乎是更可取的财政政策工具
– 税收变动通过税收乘数对国民收入变动具有倍增作用。 税收变动的两种主要手段:税收乘数有两种, 既可通过改变
税率也可通过变动税收总量来实现,如一次性减税来达到 刺激社会总需求增加的目的。由于所得税是税收的主要来 源,因此,改变税率主要是变动所得税的税率。 此外:还可用减免税或对特定行业、行为征重税来鼓励来实 施产业政策;可通过提高税基、增加扣除包括改变折旧率 等进行税收变动。
14
LM斜率不变,IS斜率变动的效果
IS曲线越平坦.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反 之,IS曲线越陡峭,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
读图。货币当局增加同货币供给量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时,LM都右 移相同距离量EE"。EE"等于利率不变时因货币供给增加而能够增 加的国民收入,实际上收入并不增加那多,因双重均衡点在E,而不 是E"。
– 两家争鸣:负担?是吗?不是吗?
传统观念负担说:公债无论内债还是外债,都是政府加在人民身上 的一种负担。因为公债的还本付息,必须用征税和多发行货币办法 来解决,结果是公众负担增加。进一步,公债不仅是当代人身上的负 担,更给下代人造成负担。老债未尽添新债,老债要用新债还。
现代观念非负说:政府或国家是人民的,内债是“自己欠自己的 债”,不是负担。即使借新债还旧债,即使征新税以还债,也只是财富 再分配而已,对整个国家并未有财富损失。如若公债用于公共建设 以增加社会公共资本,也不是后代人的负担。
2020/6/13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23
财政政策影响及作用过程
右图:扩张财政政策对 y和i的影响。
IS-LM 模 型 初 始 均 衡 为 E(i0,Y0)。
扩张的财政政策即增加 政府购买、转移支付或 减税时,IS右移至IS’,并 与 LM 相 交 于 新 的 均 衡 E’(i’,Y’)。
显然扩张财政政策具有 增加国民收入的效果。
反着看:若将E'点视为初始均衡点。
– 然后减少货币供给,显然会得到与增加货币供给相反的效果 即:利率上升和国民收入下降。
– 相应政策称为紧缩性货币政策,用于经济发展过热、高通胀 时期。
2020/6/13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13
货币政策的效果分析
效果大小和影响因素
– 政策效果是指宏观经济政策对总需求和国民收入影响的大小。 货币政策的效果指变动货币供给量的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取决于IS和LM曲线的斜率。
– 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与θ相同 央行买进有价证券,公众或银行得到现金或存款,它们成为高 能货币,通过乘数机制货币供给量成倍增加,进而影响货币市 场供求和利率,通过传导机制影响产品市场均衡。卖出有价 证券实际上就是回笼货币,使高能货币减少,从而减少货币供 给量……
– 讨论:选择公开市场业务作货币政策工具,如何逆风向行事? – 聪明的选择或优点:及时(作用快)、准确(量上易把握)、连续
控制分期付款条件:规定消费者购买耐用消费品分期付
款的条件。目的是调节借贷在消费和其它用处之间的分配, 鼓励或限制消费。
控制抵押贷款条件:主要用于控制住宅建设,如减少购买
住宅应立即付出的现款额并延长付清房款的年限,可刺激人 们用抵押贷款来买住宅,刺激建筑业,扩大总需求。
2020/6/13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总结
– 一项扩张的货币政策如果能使利率下降较多(LM较陡时就会 这样),并且利率的下降能对投资有较大刺激作用(IS较平坦 时就会这样),则这项货币政策的效果就较强。反之,货币 政策的效果就较弱。
– 如果LM曲线平坦得成了一条水平线,或陡峭得成了一条垂 线,就成了货币政策的特例。
2020/6/13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财政政策工具
政府转移支付: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
– 同样能够通过转移支付乘数作用于国民收入,但乘 数效应要小于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效应。
– 转移支付变动与经济风向相反:总支出不足时失 业会增加,政府应增加社会福利费用,提高转移支付 水平增加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水平,增加 社会有效需求。总支出水平过高时通货膨胀率上升, 政府应减少社会福利支出,降低转移支付水平以降 低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和社会总需求水平。
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但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又会引起 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带来结构性失业。 – 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也有矛盾。因充分就业引起 国民收入增加,进而必然引起进口增加,从而使国际收支状况 恶化。 – 目标之间也有相互协调性和关系性。
2020/6/13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4
宏观经济政策的工具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PPT 42页)
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与工具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 财政政策 – 货币政策
2020/6/13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2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政策选择的难题:目标冲突
– 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通常是两难问题。 – 充分就业有时也与经济增长有矛盾:因经济增长一方面会
调整支出和收入的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变动 政府购买支出、改变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税收 和公债。
2020/6/13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19
财政政策工具
政府购买支出:决定国民收入大小的主要因素
– 其规模直接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的增减。购买支出对整个社会 总支出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
– 政府购买支出变动与经济风向相反:在总支出水平不足时,政 府可以提高购买支出水平,如举办公共工程,增加社会整体 需求水平,以此同衰退进行斗争。反之,当总支出水平过高时, 政府可以采取减少购买支出的政策,降低社会总体需求,以此 来抑制通货膨胀。
– 央行降低贴现率,则有相反的结果:利率下降,信贷规模扩大和 政府债券及股票价格上涨,使0/6/13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7
货币政策工具
(再)贴现率
– 贴现率调节原则:逆风向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