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第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659.50 KB
- 文档页数:7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第二编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与商业周期第4章宏观经济学概述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vs. microeconomics)答:(1)与“微观经济学”相对而言,宏观经济学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
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及开放经济理论及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历史十分悠久,但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
宏观经济学诞生的标志是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2)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市场经济中各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经济规律作为考查对象,研究单个生产者或企业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大利润,以及单个消费者或家庭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货币收入购买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大满足的。
因此,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论证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内容主要包括:消费理论或需求理论、厂商理论、市场理论、要素价格或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理论等。
由于这些理论均涉及市场经济和价格机制的作用,因而微观经济学又被称为市场经济学。
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学基础——第四章开放经济中的宏观政策分析【考试要求】1.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2.汇率与汇率制度3.国际收支4.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知识点:国际贸易理论概述【例题·单项选择题】在国际贸易理论中,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了:A.绝对优势学说B.后发优势学说C.比较优势学说D.要素禀赋学说『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在国际贸易理论中,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学说。
【例题·单项选择题】(2016中)把技术进步看作是生产要素之一的国际贸易理论是:A.新贸易理论B.绝对优势学说C.相对优势学说D.比较成本理论『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新贸易理论把技术看成是生产要素之一。
知识点:国际贸易政策1.自由贸易政策国家对进出口不加任何干预和限制,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品和劳务的特权和优惠,允许外国商品和劳务自由进出。
——有利于世界范围内的资源最优配置,但却很难真正做到。
2.保护贸易政策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奖励出口,限制进口,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和劳务的竞争,以促进国内生产的发展。
(1)优缺点(2)保护贸易政策手段3.当今世界经济中,绝对的自由和绝对的保护都是不存在的,通行的是所谓“有管理的自由贸易政策”,即国家对内制定关于对外经济贸易的法规和条例,加强对本国进出口贸易有秩序发展的管理;对外通过协商,签订各种经济贸易协定,以协调和发展各国间的经济贸易关系。
4.世界贸易组织(WTO)(1)WTO是现行国际多边贸易体制的法律框架和组织机构,规定了各国政府在对外贸易立法以及管理实施方面所应履行的义务,并为各成员国间协调贸易关系、解决贸易争端提供了根据。
(2)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WTO成员;2008年7月开始成为WTO核心成员之一;2016年12月,中国15年保护期满。
【例题·单项选择题】一个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奖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政策属于:A.保护贸易政策B.自由贸易政策C.自动稳定器D.有管理的自由贸易政策『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一个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奖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政策属于保护贸易政策。
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一、概念题1.宏观经济学(大学) 2.国生产总值(GDP)(中国政法大学)3.名义GDP和实际GDP(武大) 4.潜在的GDP(人大;北师大)5.国民生产净值(武大) 6.国生产总值平减指数与消费物价指数(人行) 二、筒答题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武大)2.为什么说GDP不是反映一个福利水平的理想指标?(北大)3.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生产总值(GDP)的区别。
(东南,北大)4.写出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和国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
(北大)5.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与个人在股票债券上的投资有不同?为什么新住宅的增加属于投资而不届于消费?为什么存货投资也要计人GDP之中?(武大)6.说明在证券市场购买债券和股票不能看作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活动。
(天津财大)7.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计人GDP,而人们从政府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计人GDP?(北交大)8.下列各项是否计入GNP(国民生产总值)?(1)转移支付;(2)购买一辆旧车;(3)购买普通股票。
(复旦大学1995研) 9."GNP=C+I+G+(X-M)"的涵。
(武大)lo.简要评述国民收人核算中的缺陷及纠正。
(浙大)11.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主要法。
(人行)12.国民收入核算的三种法。
(浙大)三、计算题1.某地区居民总是把相当于GDP60%的部分存起来,并且不用缴税也不购买外地商品。
今年该地区将总值2000万元的汽车销往外省,这对高地区的GDP产生影响,请回答:(武大)(1)该地区的GDP增加了多少?(2)假如该地政府增加同样2000万元购买本地汽车,是否会产生与(1)相同的结果?为什么?(3)假如该地政府将2000万元以补贴的式发给居民,该地GDP是否会增加?为什么第二章简单国民收人决定理论一、概念题1.均衡产出(武大) 2.加速原理(北交大)3.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武大) 4.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中南财大)5.边际消费倾向(武大;中南财大) 6.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武大) 7.边际储蓄倾向(上海财大) 8.持久收入假说(武大)9.税收乘数(武大) 10.投资乘数(首都经贸大学)1I.平衡预算乘数(华中科大) 12.相对收人假说(武大)二、简答题1.相对收入假说是如解释"消费函数之谜"的?(北大)2.试述相对收人假说中的"棘轮效应",分析这种效应对消费者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思考题(有答案)《宏观经济学》思考题第⼀章国民收⼊核算1、简要说明GNP与GDP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为什么现在许多国家都选择使⽤GDP这⼀指标?国内⽣产总值(GDP)和国民⽣产总值(GNP)均指⼀个国家⼀定时期内所⽣产的全部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区别在于,GDP是以地域划分的,是⽣产的概念;⽽GNP以⼈⼝划分,是收⼊的概念。
西⽅宏观经济学将国内⽣产总值(GD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指标,原因在于,GDP确实代表⼀国或⼀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和个⼈在⼀定时期内全部⽣产活动(包括产品和劳务)的最终成果,可以对⼀国总体经济运⾏表现作出概括性衡量,反映出⼀国(或地区)的经济实⼒,便于国际间和地区间作⽐较,为制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分析经济运⾏状况以及政府调控和管理经济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
2、为什么说个⼈在股票债券上的投资不同于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出,即建造新⼚房、购买新机器设备等⾏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只是⼀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产经营活动。
⼈们购买债券或股票,是⼀种产权转移活动,因⽽不属于经济学意义的投资活动,也不能计⼊GDP。
公司从⼈们⼿⾥取得了出售债券或股票的货币资⾦再去购买⼚房或机器设备,才算投资活动。
3、为什么存货投资也要计⼊GNP之中?存货投资是企业掌握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
GNP是指某个特定国家⼀定时期内⽣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如果把存货排除在GNP之外,所计得的就只是销售额,⽽不是⽣产额。
4、为什么转移⽀付不计⼊GNP之中?因为政府转移⽀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税)把收⼊从⼀个⼈或⼀个组织转移到另⼀个⼈或另⼀个组织⼿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
5、为什么GNP中只计⼊净出⼝?进⼝应从本国购买中减去,因为进⼝表⽰收⼊流⼊到国外,不是⽤于购买本国产品的⽀出;出⼝则应加进本国总购买量之中,因为出⼝表⽰收⼊从国外流⼊,是⽤于购买本国产品的⽀出。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名词解释汇总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是一门以一国(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科学。
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和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
(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国际收支等问题,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2.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它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测度的是产品最终价值,中间价值不计入GDP。
一般用收入法和支出法核算。
3.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
4.GNP: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即无论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处于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是本国国民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记入国民生产总值。
5.NNP:国民生产净值是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后的全部消费资料和用于扩大再生产及增加后背那部分生产资料。
6.潜在产出:潜在产出是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所达到的产量水平。
7.个人可支配收入:PDI是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个人消费或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8.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是指政府或企业的一种并非购买本年的商品和劳务而作的支付。
分为政府转移支付和企业转移支付。
政府转移支付作用是收入重新分配。
企业转移支付通常以捐款形式进行。
9.产出缺口:衡量实际产量与经济中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所能生产的产量之间的差额。
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凯恩斯定律:XXX提出的需求能创造自己的供给,因此政府采取措施刺激需求以稳定经济的论点,这是XXX根据对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关系的分析,为推行其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而提出的与萨伊定律截然相反的论点。
2.均衡产出:当产出水平等于总需求水平时,企业声场就会稳定下来。
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一、概念题1. 宏观经济学(杭州大学)2. 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国政法大学)3. 名义GDP和实际GDP(武大)4. 潜在的GDP(人大;北师大)5. 国民生产净值 (武大)6. 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与消费物价指数(人行)二、筒答题1.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武大)2. 为什么说GDP不是反映一个国家福利水平的理想指标?(北大)3. 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区别。
(东南,北大)4. 写出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北大 )5. 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与个人在股票债券上的投资有何不同?为什么新住宅的增加属于投资而不届于消费?为什么存货投资也要计人GDP之中?(武大 )6. 说明在证券市场购买债券和股票不能看作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活动。
(天津财大)7. 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计人GDP, 而人们从政府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计人GDP?(北方交大)8. 下列各项是否计入GNP(国民生产总值)?(1)转移支付; (2)购买一辆旧车; (3)购买普通股票。
(复旦大学1995研)9. ”GNP=C+I+G+(X-M)"的内涵。
(武大)lo. 简要评述国民收人核算中的缺陷及纠正。
(浙大)11. 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主要方法。
(人行)12. 国民收入核算的三种方法.(浙大 )三、计算题1. 某地区居民总是把相当于GDP60%的部分存起来, 并且不用缴税也不购买外地商品。
今年该地区将总值2000万元的汽车销往外省,这对高地区的GDP产生影响, 请回答:(武大)(1)该地区的GDP增加了多少?(2)假如该地政府增加同样2000万元购买本地汽车, 是否会产生与(1)相同的结果?为什么?(3)假如该地政府将2000万元以补贴的方式发给居民, 该地GDP是否会增加?为什么第二章简单国民收人决定理论一、概念题1. 均衡产出(武大 )2. 加速原理(北方交大 )3.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武大)4.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中南财大 )5. 边际消费倾向(武大 ;中南财大)6. 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武大 )7. 边际储蓄倾向(上海财大) 8. 持久收入假说(武大 )9. 税收乘数(武大 ) 10. 投资乘数(首都经贸大学)1I. 平衡预算乘数(华中科大) 12. 相对收人假说(武大 )二、简答题1. 相对收入假说是如何解释"消费函数之谜”的?(北大)2. 试述相对收人假说中的"棘轮效应", 分析这种效应对消费者的影响。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1. 宏观经济学: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是一门以一国(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科学。
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和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
(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国际收支等问题,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2. 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它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测度的是产品最终价值,中间价值不计入GDP。
一般用收入法和支出法核算。
3. 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
4. GNP: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即无论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处于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是本国国民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记入国民生产总值。
5. NNP:国民生产净值是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后的全部消费资料和用于扩大再生产及增加后背那部分生产资料。
6. 潜在产出:潜在产出是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所达到的产量水平。
7. 个人可支配收入:PDI是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个人消费或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8. 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是指政府或企业的一种并非购买本年的商品和劳务而作的支付。
分为政府转移支付和企业转移支付。
政府转移支付作用是收入重新分配,。
企业转移支付通常以捐款形式进行。
9. 产出缺口:衡量实际产量与经济中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所能生产的产量之间的差额。
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凯恩斯定律:凯恩斯提出的需求能创造自己的供给,因此政府采取措施刺激需求以稳定经济的论点,这是凯恩斯根据对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关系的分析,为推行其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而提出的与萨伊定律截然相反的论点。
2.均衡产出:当产出水平等于总需求水平时,企业声场就会稳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