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12年度学科评估结果(1202 工商管理)
- 格式:doc
- 大小:111.00 KB
- 文档页数:4
工商管理一级学科(1202)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中高层次人才的需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方针,以培养和造就具有较强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工商管理中高层次专门人才为目标,促进硕士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体要求如下:1.政治思想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品行端正,崇尚科学研究精神,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具有较强的事业心与责任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奋斗的理想。
2.业务水平要求掌握工商管理学科某一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所从事的研究方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3.学术素养及能力掌握本学科社会经济调查的基本方法与数据处理手段;具有合作精神;具有一定的洞察力,具有较强的通过自学、交流和查阅文献等方式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善于与他人沟通与合作,遵守学术规范。
4.身心素质性格开朗,积极向上,善于沟通与交流,具有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
二、学术方向1. 市场营销管理该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总结国内外市场营销与物流管理活动的主要做法及经验教训,探讨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和政府机关在分析市场、驾驭市场、占领市场方面的运作规律和创新思路。
具体研究各类组织尤其是涉农领域的市场营销与物流管理理论、战略、策略及实践经验,研究市场分析的主要方法、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等,为推进我国市场营销与物流管理的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2. 人力资源与组织管理该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研究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注重对企业管理理论与战略管理的前沿追踪,以企业组织与经营管理理论演变和发展过程的研究。
具体研究企业尤其是涉农组织的人力资源战略与人力资源规划、人员素质测评与员工招聘、员工培训开发与职业生涯设计、员工绩效考核与薪酬设计、领导与员工激励、企业组织与经营理论的变迁及发展趋势、中国企业的成长和企业战略等方面。
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出炉等5则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出炉不久前,中国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了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
95个一级学科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一的一级学科数量分别达到16个、14个、9个,占总量约四成。
北京大学排名第一的一级学科主要集中在人文科学、理学和基础医学,清华大学集中在工学,中国人民大学集中在社会科学和管理学科。
不少高校表示,此次评估是对社会上所谓专业排名的“重大矫正”。
部分学科排名前三的高校为:法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
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
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
数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
生物学: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清华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东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上海交通大学。
基础医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
工商管理: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
学长团回母校传经验“萌式”宣讲HIGH翻全场什么是学神?什么是学霸?什么是学渣?什么是蹭课?什么是翘课?12名清华大学大一学子回到母校武汉市二中,为即将高考的学弟学妹上了一堂“超萌”的大学入门课,整个会场笑声连连。
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2012级学生卢地是这次活动的负责人,他说,自己曾以为上了大学可以“撒着脚丫子玩”,进去后才发现,想要学好并不容易。
很多科目一周才一两节课,课外不泡图书馆,根本“吃不饱”,期末很可能挂科。
“高中有老师和家长督促,上了大学全靠自己。
”他表示,高中阶段培养自主学习的好习惯非常重要。
清华社会科学学院女生崔力道出自己的学习秘诀:揪着问题不放。
这位文科尖子生当年是老师中“知名度”最高的学生,学习上碰到“拦路虎”,她一下课就冲进办公室问老师,自己班级的老师不在,就问其他班的老师。
2012年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今天公布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历经一年的“体检”,全国391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235个学科的“家底”初步摸清。
这样的学科评估此前曾有过两次,此次评估结果显示,排在前5位的学科多数是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表明国家重点建设投入和学科建设成效显著。
根据评估统计结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分别在文理医基础学科、工科、社会学科等方面显示出整体优势。
这次评估结果显示,在前五位的学科中,超过75%是国家重点学科,“985”高校占73%,“211高校”占84%,与前两次评估比较,传统学科评估结果相对稳定,新兴学科有一定波动,学科内涵界定宽泛的学科结果变化相对较大。
评估过程和评估标准除了评估结果,更引人关注的是评估的过程和新颖的评估标准。
“北大现有授予权的一级学科有50个,参加第三次学科评估的是已经招生的48个,这次评估总体体现了北大学科的整体面貌和水准,评估结果靠谱。
”参加学科评估的北京大学副教务长、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王仰麟教授说:“现在大学都在关心各自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重视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发展内涵建设,这也是高等教育朝哪个方向发展的关键点。
”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按照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对具有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资格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聚类排位。
此项工作于2002年首次在全国开展,目的就是服务大局、服务高校、服务社会。
在参加此次学科评估的390多个单位的4200多个学科中,除2所“211高校”外,其他“211高校”、“985高校”均参加了评估。
全国高校的国家重点学科参评率为93%,博士一级授权学科的参评率为80%。
据介绍,学科评估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以客观评价为主”的指标体系,包括“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声誉”四个一级指标,指标权重全部由参与学科声誉调查的约5000名专家确定。
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学科评估工作简介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按照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对具有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资格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评估(简称:学科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聚类排位。
此项工作于2002年首次在全国开展,至今已完成三轮评估。
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一、评估目的学位中心开展学科评估的目的,一是服务大局,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的精神,服务研究生教育“提高质量、优化结构、鼓励特色、协同创新”的大局;二是服务高校,通过对学科建设成效和质量的评价,帮助高校了解学科现状、优势与不足,促进学科内涵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三是服务社会,提供客观的学科水平信息,为学生选报学校、学科和社会人才流动提供参考。
二、参评条件与参评情况学位中心坚持“自愿申请参加,免收参评费用”的原则开展学科评估工作。
各单位只要有一个及以上二级学科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即具有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资格),均可申请参加该一级学科的评估。
第三轮评估按“新学科目录”进行,要求“拆分学科”(如原“历史学”、“建筑学”)相关学科必须同时申请参评,以客观反映学科拆分后的真实情况。
第一轮评估于2002-2004年分3次进行(每次评估部分学科),共有229个单位的1366个学科申请参评。
第二轮评估于2006-2008年分2次进行,共有331个单位的2369个学科申请参评。
本轮评估在95个一级学科中进行(不含军事学门类),共有391个单位的4235个学科申请参评,比第二轮增长79%。
三、评估指标体系学科评估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以客观评价为主”的指标体系,包括“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声誉”四个一级指标,指标权重全部由参与学科声誉调查的专家(本轮评估约5000名)确定。
2012年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今天公布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历经一年的“体检”,全国391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235个学科的“家底”初步摸清。
这样的学科评估此前曾有过两次,此次评估结果显示,排在前5位的学科多数是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表明国家重点建设投入和学科建设成效显著。
根据评估统计结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分别在文理医基础学科、工科、社会学科等方面显示出整体优势。
这次评估结果显示,在前五位的学科中,超过75%是国家重点学科,“985”高校占73%,“211高校”占84%,与前两次评估比较,传统学科评估结果相对稳定,新兴学科有一定波动,学科内涵界定宽泛的学科结果变化相对较大。
评估过程和评估标准除了评估结果,更引人关注的是评估的过程和新颖的评估标准。
“北大现有授予权的一级学科有50个,参加第三次学科评估的是已经招生的48个,这次评估总体体现了北大学科的整体面貌和水准,评估结果靠谱。
”参加学科评估的北京大学副教务长、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王仰麟教授说:“现在大学都在关心各自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重视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发展内涵建设,这也是高等教育朝哪个方向发展的关键点。
”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按照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对具有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资格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聚类排位。
此项工作于2002年首次在全国开展,目的就是服务大局、服务高校、服务社会。
在参加此次学科评估的390多个单位的4200多个学科中,除2所“211高校”外,其他“211高校”、“985高校”均参加了评估。
全国高校的国家重点学科参评率为93%,博士一级授权学科的参评率为80%。
据介绍,学科评估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以客观评价为主”的指标体系,包括“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声誉”四个一级指标,指标权重全部由参与学科声誉调查的约5000名专家确定。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工商管理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2013-04-27 02:55 星期六1202 工商管理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学科评估排名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点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东北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福州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河海大学湖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暨南大学江西财经大学辽宁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含北京协和医学院)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山西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四川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天津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云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中央财经大学重庆大学2012学科评估结果院校名称评估得分评估名次中国人民大学881/115西安交通大学881/115清华大学873/115中山大学873/115厦门大学865/115北京大学836/115南开大学836/115大连理工大学818/115上海交通大学818/115上海财经大学818/115南京大学818/115东北财经大学8012/115复旦大学8012/115武汉大学8012/115湖南大学8012/115西南财经大学8012/115中央财经大学7817/115对外经济贸易大学7817/115天津大学7817/115重庆大学7817/115电子科技大学7817/115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华中科技大学7722/115华南理工大学7722/115吉林大学7624/115山东大学7624/115中南财经政法大学7624/115四川大学7624/115西南交通大学7624/115天津财经大学7329/115华北电力大学7329/115山西财经大学7329/115哈尔滨工业大学7329/115同济大学7329/115河海大学7329/115浙江工商大学7329/115北京科技大学7136/115北京工商大学7136/115辽宁大学7136/115东北大学7136/115哈尔滨商业大学7136/115福州大学7136/115华东师范大学6942/115苏州大学6942/115中国矿业大学6942/115南京财经大学6942/115浙江工业大学6942/115云南财经大学6942/115兰州大学6942/115重庆工商大学6942/115北方工业大学6750/115天津商业大学6750/115沈阳理工大学6750/115东北师范大学6750/115吉林财经大学6750/115上海理工大学6750/115上海对外贸易学院6750/115上海大学6750/115杭州电子科技大学6750/115浙江师范大学6750/115安徽财经大学6750/115郑州大学6750/115河南大学6750/115湖北大学6750/115中南民族大学6750/115中南林业科技大学6750/115。
此次学科评估历时一年,按照自愿申请参评的原则,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所需数据由相关政 公布评估结果旨在为参评单位了解学科现状、促进学科内涵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提供客观信息 本次评估全面改革排名性评估的一般做法,采用多项代表性指标代替总量指标,同时对规模指标设置数量上限,
教育部学位中心授权发布: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
相关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公布的公共数据和参评单位报送的材料构成。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公示、核查,同时还邀请了学科专家、观信息;为学生选报学科、专业提供参考;同时,也便于社会各界了解有关学校和科研机构学科建设状况。
上限,克服单纯追求规模的倾向,在“比总量”和“比人均”之间找到“比质量”这个平衡点。
本次评估共有391个单位的4235个
专家、政府部门及企业界人士进行主观评价,在此基础上形成最终评价结果。
4235个学科自愿申请参评,学科参评率比第二次增长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