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重要句子翻译
- 格式:doc
- 大小:63.00 KB
- 文档页数:2
1.必修三Unit1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节日和庆典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of all kinds have been held everywhere since ancient times. 自古以来,世界各地就有各种各样的节日和庆典。
Most ancient festivals would celebrate the end of cold weather, planting in spring and harvest in autumn. 最古老的节日总是庆祝严寒的结束、春季的种植和秋天的收割。
Sometimes celebrate would be held after hunters had caught animals. 有时,在猎人捕获猎物后,也举行庆祝活动。
At that time people would starve if food was difficult to find, especially during the cold winter months. 在那个时代,如果食物难以找到,特别是在寒冷的冬月,人们会挨饿。
Today’s festivals have many origins ,some religious, some seasonal, and some for special people or events. 现在的节日有很多由来,一些是宗教上的,一些是季节性的,一些是纪念特殊的人和事件的。
Festivals of the Dead亡灵节Some festivals are held to honour the dead or to satisfy the ancestors, who might return either to help or to do harm. 有些节日,是为了纪念死者,或使祖先得到满足,因为祖先们有可能回到世上(给人们)提供帮助,也有可能带来危害。
必修三重点语句翻译1、故余与同社之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翻译:所以,我和同社的各位先生,惋惜这座坟墓空有那块石碑,就替它写了这篇碑记,也借以说明死的重大意义,平民也对国家有重要的作用啊。
2、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翻译:这五个人,是寥州先生被捕的时候激于义愤而死在这件事上的3、去今之墓而葬焉翻译:距离现在建墓并安葬在这里。
4、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资财以送其行。
翻译:我们复社里那些品行能成为读书人的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程。
5、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翻译: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国家危急却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6、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翻译: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作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怎么要用灭掉郑国来增加邻国(晋国)的土地呢?7、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翻译:如果放弃攻打郑国而把它作为(秦国)东方道路上(招待使节)的主人,秦国使节往来的时候,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乏的物资,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8、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翻译:已经在东边把郑国当作疆界,又想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不侵损秦国的土地,将从哪里取得土地呢?9、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翻译: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不会到这个地步。
凭借别人的力量做了国君,却损害他,是不仁义的;失去自己的同盟者,是不明智的。
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勇武的。
我们还是回去吧。
10、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翻译:所有帝王,承担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没有一个不是为国家深切的忧虑进而使治道显著,一旦取得成功,道德就衰退。
开始做得好的确实很多,但是能够坚持到底的却很少。
11、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1.必修三Unit1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节日和庆典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of all kinds have been held everywhere since ancient times. 自古以来,世界各地就有各种各样的节日和庆典。
Most ancient festivals would celebrate the end of cold weather, planting in spring and harvest in autumn. 最古老的节日总是庆祝严寒的结束、春季的种植和秋天的收割。
Sometimes celebrate would be held after hunters had caught animals. 有时,在猎人捕获猎物后,也举行庆祝活动。
At that time people would starve if food was difficult to find, especially during the cold winter months. 在那个时代,如果食物难以找到,特别是在寒冷的冬月,人们会挨饿。
Today’s festivals have many origins ,some religious, some seasonal, and some for special people or events. 现在的节日有很多由来,一些是宗教上的,一些是季节性的,一些是纪念特殊的人和事件的。
Festivals of the Dead亡灵节Some festivals are held to honour the dead or to satisfy the ancestors, who might return either to help or to do harm. 有些节日,是为了纪念死者,或使祖先得到满足,因为祖先们有可能回到世上(给人们)提供帮助,也有可能带来危害。
因为他的父亲母亲都在车祸中逝世,因此他是被叔叔抚育长大。
(bring up) His parents have died in the accident, so he was brought up by his uncle.这部小说是以他自己的亲自经历为基础。
(Base)This novel is based on his own experiences.我们很快乐的看到孩子们正在嬉戏的场景。
(定从) (scene)We are happy to see the scene where children are playing.孩子们不一样意抽烟。
(permit)Children are not permitted to smoke.旅客不一样意摄影。
(permit)Visitors are not permitted to take photos.你介怀我开窗户吗自然不,做吧!(ahead)Would you mind (me) opening the windowOf course not. Go ahead!盯着外国人看是不礼貌的。
(stare)It is impolite to stare at others.这就是事故发生的地址。
(spot)This is the spot where the accident happened.他的马虎是他失败的原由。
(account)His carelessness accounted for his failure.她不可以解说她的错误。
(account)She couldn’ t account for her fault/mistake.他找到了昨天丢掉的包。
(seek)He sought the bag which was lost yesterday.你是无心的仍是成心做的(accident/purpose)Did you do it by accident or on purpose老师以为 Tom 不行能达成作业,可是相反的是他达成了。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及翻译文言文教学是古代语文教学的全部,同时也是现代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语文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原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译文(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
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
郑伯同意了。
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
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
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必修三翻译1、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适逢双方使者往来频繁,元军邀约宋朝主持国事的人前去相见,大家认为我去一趟就可以解除祸患。
2、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国事到了这种地步,我不能顾惜自己了;料想元方也尚且可以用言语打动。
3、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逐不可收拾。
可不幸的是,吕师孟与我有夙怨,先在元人面前说我的坏话,贾余庆又紧跟着媚敌献计,于是我被拘留不能回国,国事就不可收拾了。
4、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我按理应当自杀,然而仍然含恨忍辱地前去。
正如古人所说:“将要凭此有所作为啊!”5、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不得已,只能改变姓名,隐蔽踪迹,在荒草间行进,在露天下住宿,每天为躲避元军的骑兵出没在淮河一带。
困窘饥饿,无依无靠,元军悬赏追捕得又很紧急,天高地远,叫天不应,叫地不应。
6、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在贾家庄几乎被巡查的军官凌辱逼迫而死。
7、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死和生,不过是早晚之间的事罢了,死就死了,可是像我这样境界险恶,危难层叠交错涌现,不是人世间所能忍受的。
痛苦过去以后,再去追思当时的痛苦,那是何等的悲痛啊!8、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以前,如果我的尸骨抛弃在荒草丛中,我虽然正大光明问心无愧,但在国君和父母面前无法文饰自己的过错,国君和父母会怎么讲我呢?9、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这五个人,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阉党逮捕时,被正义激奋而死在这件事上的。
10、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到了现在,苏州郡贤士大夫向当权者请示,就清理宦官魏忠贤废毁的生祠的旧址来安葬他们,并且在他们的墓前立碑,来表扬他们的所作所为。
1.必修三Unit1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节日和庆典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of all kinds have been held everywhere since ancient times. 自古以来,世界各地就有各种各样的节日和庆典。
Most ancient festivals would celebrate the end of cold weather, planting in spring and harvest in autumn. 最古老的节日总是庆祝严寒的结束、春季的种植和秋天的收割。
Sometimes celebrate would be held after hunters had caught animals. 有时,在猎人捕获猎物后,也举行庆祝活动。
At that time people would starve if food was difficult to find, especially during the cold winter months. 在那个时代,如果食物难以找到,特别是在寒冷的冬月,人们会挨饿。
Today’s festivals have many origins ,some religious, some seasonal, and some for special people or events. 现在的节日有很多由来,一些是宗教上的,一些是季节性的,一些是纪念特殊的人和事件的。
Festivals of the Dead亡灵节Some festivals are held to honour the dead or to satisfy the ancestors, who might return either to help or to do harm. 有些节日,是为了纪念死者,或使祖先得到满足,因为祖先们有可能回到世上(给人们)提供帮助,也有可能带来危害。
语文练习4(重点句子翻译)班号姓名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2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3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5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6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7唉!竖子不足与谋。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吾属今为之虏矣!8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9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0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11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12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
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13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14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15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16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
17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18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19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0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必修四重要文言语句翻译苏教语文必修2014-06-23 14:50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必修四重要文言语句翻译1.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我)打算(把这部诗集)保存在家里,让后代的人读到它,能同情我的心志。
2.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即使我正义凛然问心无愧,但是没有向国君和父母自我表白过,国君和父母会怎么说(或是看待)我呢?3.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译文:我们(复)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行,哭声震天动地。
4.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译文:而(这)五(个)人生在民间,平时没有受到过诗书的教诲,却能为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而不反顾,(这)又(是)什么缘故呢?5.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译文:他们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意义)轻重到底怎样呢?6. 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译文:凡四方的士人经过(五人墓时),没有不跪拜而且流泪的,这真(是)百代(难得)的际遇呀!7. 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译文:所以,我和同社的各位先生,惋惜这(座)坟墓空有那(块)石碑,就替它写了这(篇)碑记,也借以说明死生的重大(意义),平民(一死),关系国家。
8.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译文: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9.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译文:越过别的国家而把远地(郑国)作为(秦国)的边邑,您知道这是很难的。
10.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译文:(它)已经把郑国当作东边的疆界,又想扩张它西边的疆界。
11. 阕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译文:损害秦国而让晋国受益,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
12.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必修三四重点句子翻译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烛之武退秦师》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4.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参考译文:1.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2.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哪里要用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变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3.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秦国也没有什么害处。
4.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5.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
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将从哪里得到(他所求的土地)呢?6.假如没有那个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
依靠别人的力量却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
我们还是回去吧!”《廉颇蔺相如列传》1.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3.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4.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5.何者?严大国之威以(来)修敬也。
6.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7.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8.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9.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参考译文:1.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
高一必修三重点句子翻译(答案)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我小时候经常生病,九岁还不能行走,孤苦伶仃,直到成年自立。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在外没有任何近亲,在家里没有可以照应门户的僮仆,孤单地生活,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3、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陛下特地下达诏书,任命我为郎中。
不久又蒙国家的恩典,授予我洗马的官职。
4、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以我这样地位卑微鄙贱之人,担当侍奉太子的官职,我即使肝脑涂地,也无法报答皇上的恩遇。
我详尽地在奏表中把自己的苦衷呈报给圣上,表示辞谢,不能就职。
5、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我想奉命急速前往就职,但刘氏的病情一天天加重,想暂且顺从私情奉养祖母,向长官陈诉苦衷,又不被许可。
6、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因此,拳拳之情使我不能废止奉养祖母而远离。
7、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我的苦衷不单是蜀中人士以及二州长官看到并且明明白白知道的,天地神明实在也都看得清清楚楚。
8、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我活着应当为朝廷献出生命,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
我怀着如同牛马在主人面前一样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
9、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在屋子前面开了四扇窗子,在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日光反照,室内才明亮起来。
10、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一家的狗叫,各家的狗也跟着叫起来。
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里栖息。
11、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庭院中开始是篱笆隔开,然后又砌成了墙,一共变了两次。
12、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这个老婆婆,是我死去的祖母的婢女,给两代人喂过奶,先母对她很好。
《烛之武退秦师》1.若亡郑而有利于君,敢以烦执事。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3.若舍郑认为东道主,行李之来往,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4.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参照译文:1.若是灭掉郑国对您有利处,那就唐突地拿亡郑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2.超出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疆,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哪里要用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添土地呢?邻国的权力变雄厚了,您秦国的权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3.假如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看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常常,(郑国能够随时)供应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也没有什么害处。
4.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此刻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疆,又想要向西扩大界限。
假如不侵损秦国,晋国将从哪里获得(他所求的土地)呢?5.若是没有那个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
依赖他人的力量却伤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去自己的联盟者,这是不理智的;用杂乱相攻取代结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
我们仍是回去吧!”《廉颇蔺相如传记》1.计不决,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必然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3.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4.臣认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行。
5.何者?严大国之威以(来)修敬也。
6.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7.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8.臣因此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9.吾因此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传记》参照译文:1.想法拿不定,想找个能够差遣去答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
2.此刻您居然从赵国逃到燕国,燕王惧怕赵国,那种局势下燕王必定不敢收容您,反而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
全册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课文逐句翻译(全册共27页)Unit1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节日和庆典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of all kinds have been held everywhere since ancient times. 自古以来,世界各地就有各种各样的节日和庆典。
Most ancient festivals would celebrate the end of cold weathe r, planting in spring and harvest in autumn. 最古老的节日总是庆祝严寒的结束、春季的种植和秋天的收割。
Sometimes celebrate would be held after hunters had caught animals. 有时,在猎人捕获猎物后,也举行庆祝活动。
At that time people would starve if food was difficult to find, especially during the cold winter months. 在那个时代,如果食物难以找到,特别是在寒冷的冬月,人们会挨饿。
Today’s festivals have many origins ,some religious, some seasonal, and some for special people or events. 现在的节日有很多由来,一些是宗教上的,一些是季节性的,一些是纪念特殊的人和事件的。
Festivals of the Dead亡灵节Some festivals are held to honour the dead or to satisfy the ancestors, who might return eithe r to help or to do harm. 有些节日,是为了纪念死者,或使祖先得到满足,因为祖先们有可能回到世上(给人们)提供帮助,也有可能带来危害。
高一必修三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寡人之于国也》1、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考察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为老百姓着想的。
可是,邻国的百姓并没有因此更少,我的百姓并没有因此更多,这是什么缘故呢?”2、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两国的兵器已经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逃跑。
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
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可以吗?”3、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4、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
5、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如果细密的渔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尽。
6、王道之始也这就是王道的开端。
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教导老百姓,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自己背着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8、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绸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
9、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猪狗吃人吃的粮食却不加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开仓救济。
10、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刀子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劝学》10、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所以木材经墨线校正后再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就锋利了。
1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能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1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
1.必修三Unit1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节日和庆典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of all kinds have been held everywhere since ancient times. 自古以来,世界各地就有各种各样的节日和庆典。
Most ancient festivals would celebrate the end of cold weather, planting in spring and harvest in autumn. 最古老的节日总是庆祝寒冷的结束、春季的种植和秋天的收割。
Sometimes celebrate would be held after hunters had caught animals. 有时,在猎人捕获猎物后,也实行庆祝活动。
At that time people would starve if food was difficult to find, especially during the cold winter months. 在那个时代,假如食物难以找到,特殊是在寒冷的冬月,人们会挨饿。
Today’s festivals have many origins ,some religious, some seasonal, and some for special people or events. 现在的节日有很多由来,一些是宗教上的,一些是季节性的,一些是纪念特殊的人和事务的。
Festivals of the Dead亡灵节Some festivals are held to honour the dead or to satisfy the ancestors, who might return either to help or to do harm. 有些节日,是为了纪念死者,或使祖先得到满意,因为祖先们有可能回到世上(给人们)供应帮助,也有可能带来危害。
必修三重要句子翻译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译文】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交锋上了,(有些士兵)抛弃盔甲、拖着兵器就逃跑。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译文】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3、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译文】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4、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译文】如果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
5、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译文】如果细密的渔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
6、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译文】如果按一定的季节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
●7、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译文】粮食与鱼鳖之类的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尽,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
8、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译文】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不满,这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9、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译文】分给百姓五亩大的宅园,种植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就可以据此穿上丝织品的衣服了。
10、鸡豚狗彘之畜,勿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译文】鸡猪狗的畜养,不要错过它们繁殖的时节,那么,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就可以据此吃上肉了。
●1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认真地兴办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教导老百姓,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12、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七十岁以上的人能穿上丝绸、吃上肉,普通百姓没有挨饿没有受冻的,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
●1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
【译文】(如今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却不约束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粮仓赈救,人饿死了,就说:“不是我的罪过,而是年成不好的缘故。
”
14、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译文】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
●15、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
【译文】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都会来归顺了。
《劝学》重点句子翻译: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译文】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是颜色比蓼蓝更深;冰是水所凝结成的,但比水更冷。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译文】木材笔直,合乎墨线,(如果)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成这样的。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译文】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5、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译文】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比原来更宏大,但听的人却听得很清楚。
●6、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文】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
●7、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君子的天赋(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文】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因而人的智慧自然获得,圣人的思想就由此具备了。
9、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译文】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没有办法到达千里;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1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译文】雕刻一下就放弃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即使金属和石头也能雕刻成功。
●1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和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泉水,这是因为它用心专一。
●1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蟹钳,然而没有蛇和黄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这是用心浮躁的缘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