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引导路径动画课件小学信息技术闽教课标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课件64441.ppt
- 格式:ppt
- 大小:2.66 MB
- 文档页数:12
【新闽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案第1课动画原理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从学生喜欢的各种动画片人手,介绍了动画的起源、发展、分类以及动画原理等知识,让学生对动画有初步的认识。
通过欣赏《喜羊羊与灰太狼》和《蓝猫淘气3000问》等经典国产动画片,再结合一系列的静态图片在ACDSee中以不同速度放映形成动态效果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动画形成的原理。
通过师生欣赏国产动画片的这个环节,还能达到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的目的。
本课通过观赏动画这个过程,让学生感受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的不同视觉效果,使学生对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的特点有了直观的认识。
在探究动画形成原理的过程中,促使学生产生制作动画的欲望,为后续学习动画制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对象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本册内容之前,对计算机动画的认识基本只停留在观看动画片的基础上,对动画的起源、发展、分类及产生的原理并不了解,因此动画制作具有一定的神秘感。
学习本课时,教师可以充分把握学生喜爱观看动画片的心理,通过观赏动画片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再提出问题并进行讲解,最后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简单的动态效果,在这过程中一步步揭开动画制作神秘的面纱,使学生了解使用计算机辅助制作动画并不复杂,只要选择合适的软件再多加练习就能够实现。
教学目标:1.了解动画的起源和发展。
2.了解动画的分类和原理。
3.体验神奇的动画效果。
4.激发学生学习动画制作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动画的原理。
2.教学难点:探究动画形成的原理。
教学方法:欣赏法:通过观看动画的起源、发展与制作过程等视频,让学生了解与动画相关的理论知识。
通过欣赏熟悉的动画片,激发学生学习动画制作的兴趣与欲望。
探究法:通过一系列的静态图片在ACDSee中以不同速度放映的活动,让学生探究动画形成的原理。
教学准备:1.教学环境。
硬件环境:多媒体转播控制系统。
软件环境:Windows XP操作系统、Flash软件。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13引导路径动画闽教课标版教学目的1.了解引导途径动画的主要特点及任务原理。
2.学会创立引导层,能识别引导层与被引导层的图层图标。
3.创立引导途径动画时,在起始和完毕的帧上能将元件的中心点区分吸附在引导线的两个端点上。
4.掌握创立引导途径动画的普通方法。
2学情剖析在学习本节的前,先生曾经了解图层、库、帧、关键帧、元件等概念,并掌握了补间动画的原理和制造方法,并能应用它们做一些复杂的动画。
阅历了复杂动画的制造,先生盼望能学到一些复杂的动画。
在此基础上,解说引导层的运用,不只在知识与技艺上失掉加深与稳固,也进一步激起先生学习flash的浓重兴味。
3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创立引导途径动画时,在起始和完毕的帧上能将元件的中心点区分吸附在引导线的两个端点上。
(2)掌握创立引导途径动画的普通方法。
2.教学难点创立引导途径动画时,在起始和完毕的帧上能将元件的中心点区分吸附在引导线的两个端点上。
4教学进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导入新课上课!同窗们好,请坐!同窗们,你们看过三分球大赛吗?想看吗?好,教员这边预备了一个短片,我们如今就一同来欣赏下吧!【课件:播放短片】短片只要一分多钟,到这里就完毕了,如今谁能来说说自己的感受呢?【先生:十分地准,十分地快,命中率十分的高】明天,我们就来制造一个投篮的基础动画——«神投手»,动画中我们能投得更快更准,你们置信吗?【板书:«神投手»】【课件:播放«神投手»】这个动画与我们之前学的«举措补间动画»有什么不同呢?【课件:播放«举措补间动画»】【先生:多了个球框;球是弯着动的】【板书:球框曲线】这就是我们明天要制造的«神投手»动画需求完成的的两个义务:第一添加一个球框;第二让球作曲线运动。
【板书:添加运动】活动2【活动】热身义务热身义务【课件:展现热身义务截图】问:〝添加球框〞,大家会做吗?【先生:会】谁能来演示一下呢?【请一般先生下台边说边操作】【教员适时指点、评价】如今,请大家末尾入手〝装置〞篮球框吧,时间大约5分钟。
第13课引导路径动画1教学目标本课教材简要介绍什么是引导路径动画、引导路径动画的工作原理;介绍创建引导层和被引导层的方法及相应图层的图标。
通过创建《我是投篮高手》动画作品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创建引导动画的一般方法。
学生已经学习了形状补间和动作补间动画。
引导动画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可以创作更加丰富多彩的动画,为《动画作品》精彩出炉奠定基础。
2学情分析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浓厚,生活中观看动画片较多,具备制作动画的主观动机;学生已经学会了用铅笔等工具绘图的方法,学习了形状和运动补间动画一般方法,但对图层之间的联系比较肤浅。
3重点难点1、掌握创建引导路径动画的一般方法。
(重点)2、运动对象如何吸附到引导线上。
(重难点)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首先,创设情境,播放《题诗动画》、《海底世界》、《赛车》动画,引导学生思考可哪些画面可以通过已学过的知识实现,哪些不可以?活动2【讲授】分析原理学生欣赏动画后,有了创作的热情,老师打铁趁热,演示《赛车》动画,引导学生思考:A、两个动画中自行车分别在做什么运动?B、利用以前所学知识能做哪一个动画?是通过什么动画实现的呢?老师引导学生回答(一个是直线运动,一个是曲线运动动画。
可以通过动作补间动画实现)后,出示源文件和动画实例,让学生对比观察,发现动画效果和图标的差别,教师顺势引导学生理解引导动画原理:引导动画就是让运动物体沿着指定的路线运动,这里的路线就是引导线。
一个引导动画要有两个层,上面的叫引导层,用来放引导线。
下面的叫被引导层,用来放要运动的物体。
设计意图:这样层层递进,让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引导动画的工作原理。
活动3【活动】任务驱动弄清楚了引导动画工作原理,学生发现引导动画并不神秘,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有句名言说得好,“给学生一袋干粮 ,更要给学生一把猎枪。
”为了训练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能力。
我采用《项目任务书》的方式,让学生明确5个任务10个步骤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积极主动参与动画制作过程中,从而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第13课引导路径动画教学目标1.了解引导路径动画的主要特点及工作原理。
2.学会创建引导层,能辨认引导层与被引导层的图层图标。
3.创建引导路径动画时,在起始和结束的帧上能将元件的中心点分别吸附在引导线的两个端点上。
4.掌握创建引导路径动画的一般方法。
2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的前,学生已经理解图层、库、帧、关键帧、元件等概念,并掌握了补间动画的原理和制作方法,并能利用它们做一些简单的动画。
经历了简单动画的制作,学生渴望能学到一些复杂的动画。
在此基础上,讲解引导层的使用,不仅在知识与技能上得到加深与巩固,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flash的浓厚兴趣。
3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创建引导路径动画时,在起始和结束的帧上能将元件的中心点分别吸附在引导线的两个端点上。
(2)掌握创建引导路径动画的一般方法。
2.教学难点创建引导路径动画时,在起始和结束的帧上能将元件的中心点分别吸附在引导线的两个端点上。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导入新课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同学们,你们看过三分球大赛吗?想看吗?好,老师这边准备了一个短片,我们现在就一起来欣赏下吧!【课件:播放短片】短片只有一分多钟,到这里就结束了,现在谁能来说说自己的感受呢?【学生:非常地准,非常地快,命中率非常的高】今天,我们就来制作一个投篮的基础动画——《神投手》,动画中我们能投得更快更准,你们相信吗?【板书:《神投手》】【课件:播放《神投手》】这个动画与我们之前学的《动作补间动画》有什么不同呢?【课件:播放《动作补间动画》】【学生:多了个球框;球是弯着动的】【板书:球框曲线】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制作的《神投手》动画需要完成的的两个任务:第一添加一个球框;第二让球作曲线运动。
【板书:添加运动】活动2【活动】热身任务热身任务【课件:展示热身任务截图】问:“添加球框”,大家会做吗?【学生:会】谁能来演示一下呢?【请个别学生上台边说边操作】【教师适时指导、评价】现在,请大家开始动手“安装”篮球框吧,时间大概5分钟。
《引导路径动画》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丰泽区第五中心小学信息技术老师杜玲玲,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引导路径动画》,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理念这几方面来阐述我的教学思路。
首先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一、教材分析《引导路径动画》这一课是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13课,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动作补间动画和形状补间动画的创建方法之后,开设更高层次的内容,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学会在flash中创建引导路径动画。
本课内容操作性较强,可充分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学习制作flash动画的兴趣。
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我制定了如下三维目标: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创建引导层,能辨认引导层与被引导层的图层图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激发对学习动画制作的兴趣,培养成就感。
基于以上的教学目标,我提炼出了如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创建引导层,能辨认引导层与被引导层的图层图标;掌握创建引导路径动画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创建引导路径动画时,在起始和结束的帧上能将元件的中心点分别吸附在引导线的两个端点上。
三、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创建形状补间动画及运动补间动画的一般过程和一般方法比较熟悉,明确了形状及元件的主要区别。
但是,他们对图层之间的联系的认识比较浅,而本课对引导层与被引导层对象之间的关联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教师可以通过讲授操作要领、示范操作、个别指导、引导同学互助等方法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四、教法与学法为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我以《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为指导思想,采用“任务驱动”为主线,综合选用讲练结合、演示法为主要教法,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学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完成教学任务并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第13课引导路径动画【教学分析】引导层动画制作是学生在掌握逐帧动画、运动渐变动画(沿直线运动的动画)的基础上对其学习内容的一个提升,本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引导层创建的方法和要点。
引导层动画是本章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它是Flash动画制作中运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动画,在学习时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循序渐近的学习本节内容。
【学情分析】通过前几节课的学生,学生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并且前面已经学习了逐帧动画、运动渐变动画及元件的制作、图层的应用等知识,学生有一定的制作基础,能够制作出简单的动画。
但对于Flash运动引导层动画还无从下手。
【教学目标】1.了解引导路径动画的主要特点及工作原理。
2.学会创建引导层,能辨认引导层与被引导层的图层图标。
3.知道引导层中的内容主要为一些线条。
被引导层中的对象为元件,最常见的动画形式为动作补间动画。
4.创建引导路径动画时,在起始和结束的帧上能将元件的中心点分别吸附在引导线的两个端点上。
5.掌握创建引导路径动画的一般方法。
【重点和难点】(1)学会创建引导层,能辨认引导层与被引导层的层图标。
(2)创建引导路径动画时,在起始和结束的帧上能将元件的中心点分别吸附在引导线的两个端点上。
(3)掌握创建引导路径动画的一般方法。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等。
【教学准备】教学环境:极域电子教室2010、Windows7操作系统、Flash MX教学资源:学生课堂操作包(Flash、图片)和学生扩展操作包(图片、文本)【课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观赏动画,激发学习热情演示文稿PPT 展示《海底世界》动画讨论:如果你是要制作这个动画,你要怎样制作出?1、你需要准备哪些图片素材资源?2、影片中的动画和以前学过的逐帧动画、形状补间动画、动作补间动画有什么不同?和哪种动画制作方法更接近?3、设计一下,制作这部动画的步骤可能是怎样的?教师小结:动画中小鱼的路径,不再是上节课《动作补间动画》的直线型,而是由你们这些小导演自己设计,引导着小鱼游来游去,因此,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来共同学习的内容:板书引导路径动画[设计意图]让学生看动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周次1 2 3 4 5 6第一学期教课进度表六年级信息技术科教课题单元(组)目的要求及重点重点时1、认识动画的发源与发展。
2、认识动画的种类。
1、动画原理13、认识动画的原理。
4、体验奇特的动画成效。
1、认识动画作品中的“帧”和“帧频次”。
2、认识 GIF 动画与制作软件2、 GIF 动画13、掌握在Uled GIF Animator软件中增加制作 GIF 动画并保存。
1、用文本工具输入汉字,并进行设置。
2、学会使用选用工具进行对象挪动,及相同3、简单文字殊效1帧插入。
3、预览作品,并改正保存。
1、掌握软件自带的殊效制作。
2、经过学习是学生学会设置相邻帧之间的效4、航拍成效图1果3、掌握设置帧面板上每一帧的时间。
灵巧11、认识 Flash 窗口的构成。
5、Flash 基本操作12、会使用工具箱中的工具。
7 86、线条图形工具17、几何图形工具13、依据创作需要设置舞台的显示比率。
1、掌握用铅笔工具、线条工具绘制各种线条。
2、掌握用画笔工具进行图形绘制与色彩涂抹。
3、用箭头工具对图形对象进行选择、切割以及变形。
1、掌握用椭圆工具、矩形工具绘制几何图形。
2、掌握用钢笔工具绘制多边形与曲线图形。
3、将所绘制的几何图形进行创意办理。
1、认识文本工具98、文本殊效1、经过学习是学生掌握将文字转变为图形。
23、设置混色器,并应用随意变形工具。
109、卡通画11灵巧1210、逐帧动画131411、形状补间动画1512、动作补间动画161713、指引路径动画1814、遮罩动画1915、动画作品20灵巧1、会绘制简单的卡通造型。
12、掌握组合图形的操作方法与技巧。
11、帧的种类及应用。
12、经过学习是学生掌握使用橡皮擦工具制作动画成效。
3、经过学习是学生会创作简单的逐帧动画。
14、测试动画成效,改正作品,保存文件。
1、会操作使用形状补间动画属性窗口。
12、会使用随意变形工具。
3、创作简单的形状补间动画。
1、经过学习是学生掌握使用补间动画属性窗口。
第13课引导路径动画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引导路径动画的主要特点及工作原理。
(2)学会创建引导层,能辨认引导层与被引导层的图层图标。
(3)知道引导层中的内容主要为一些线条。
被引导层中的对象为元件,最常见的动画形式为动作补间动画。
(4)创建引导路径动画时,在起始和结束的帧上能将元件的中心点分别吸附在引导线的两个端点上。
(5)掌握创建引导路径动画的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本课通过引导路径动画的学习,进一步丰富了动画创作的形式,使学生在对比中更清晰地认识到补间动画的运动形式是较有规律的。
引导路径动画的学习,使学生有可能创作出运动形式更为灵活的动画,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为《动画作品》精彩作品的出炉奠定基础。
3、情感、态度的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克服困难解的心态,正确的认知态度;(2)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3)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意识。
2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创建逐帧动画及运动补问动画的一般过程和一般方法比较熟练,明确了元件及形状的主要区别。
然而,他们对于图层之间的联系的认识比较肤浅。
而本课对引导层与被引导层对象之间的关联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在设置元件的起点和终点时,元件的“中心点”一定要吸附在引导线两端的端点上。
这是引导路径动画预期效果能否实现的关键所在,其操作也恰恰是较难把握的。
教师可通过讲授操作要领、示范操作、个别指导、引导同学互助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扫除障碍,顺利完成探究任务,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引导路径动画的主要特点及工作原理。
(2)学会创建引导层,能辨认引导层与被引导层的图层图标。
(3)知道引导层中的内容主要为一些线条。
被引导层中的对象为元件,最常见的动画形式为动作补间动画。
教学难点:(1)创建引导路径动画时,在起始和结束的帧上能将元件的中心点分别吸附在引导线的两个端点上。
(2)掌握创建引导路径动画的一般方法。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情景导入1.请一位同学展示上节课创新活动环节制作的作品“车轮.swf”,转播其画面。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13引导路径动画闽教课标版教学主题引导途径动画教学设计一、教材剖析本课教材简明引见什么是引导途径动画、引导途径动画的任务原理以及它的主要特点,引见创立引导层和被引导层的方法及相应图层的图标,罗列引导层和被引导层中的对象,指出引导途径动画的基本操作及操作中的本卷须知。
教材经过创立«蝴蝶飞呀飞»动画作品的探求活动,引导先生学习创立引导途径动画的普通方法和基本进程。
本课经过引导途径动画的学习,进一步丰厚了动画创作的方式,使先生在对比中更明晰地看法到补间动画的运动方式使较有规律的。
引导途径动画的学习,使先生有能够创作出运动方式更为灵敏的动画,从而激起先生的创作热情,为第15课«动画作品»精彩作品的出炉奠定基础。
经过本课的学习,有助于先生在对比中更明晰地看法到补间动画的运动方式是较有规律的,为先生了解下节课中〝可以在遮罩层、被遮罩层中区分或同时运用外形补间动画、举措补间动画、引导线动画等动画手腕,从而给创作遮罩动画提供一个有限想象的空间〞这一段话的含义奠定基础。
二、先生剖析经过前面的学习,先生对创立外形补间动画及运动补间动画的普经进程方法比拟熟练,明白了外形及元件的主要区别。
但是,他们关于图层之间的练习的看法比拟浅薄。
而本课对引导层与被引导层对像之间的关联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在设置元件的终点和终点时,元件的〝中心点〞一定要吸附在引导线两端的端点上。
这是引导途径动画预期效果能否完成的关键所在,其操作也恰恰是较难掌握的。
教员可经过讲授操作要领、示范操作、一般指点、引导同窗互助等多种方法协助先生扫除阻碍,顺利完成探求义务,培育先生勾搭协作的肉体。
三、教学目的1. 了解引导途径动画的主要特点及任务原理2. 学会创立引导层,能识别引导层与被引导层的图层图标。
3. 知道引导层中的内容主要为一些线条。
被引导层中的对象为元件,最罕见的动画方式为运动动画。
4. 创立引导途径动画时,在起始和完毕的帧上能将元件的中心点区分吸附在引导线的两个端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