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金属材料分类及鉴别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15
镀金工业用途镀金的多,一般为电镀,用的就是金水,大部分PCBA或电子芯片都是在锡上镀金,大概可以用来镀金的材料可以在购买时得到说明,网上买的也会有说明.一般金属铁,铜,锌,钢,锡都可以镀.铂金矿物分类中,铂族元素矿物属自然铂亚族,包括铱、铑、钯和铂4种自然元素矿物。
它们彼此之间广泛存在类质同象置换现象,从而形成一系列类质同象混合晶体。
同时,其成分中常有铁、铜、镍、银等类质同象混入物,当它们的含量较高时,便构成相应的殓种。
铂族元素旷物均为等轴晶系,单晶体极少见,偶而呈立方体或八面体的细小晶粒产出。
一般呈不规则粒状、树枝状、葡萄状或块状形态。
颜色和条痕为银白色至钢灰色,金属光泽,不透明,无解理,锯齿状断口,具延展性,为电和热的良导体。
由铂族元素矿物熔炼的金属有钯金、铱金、铂金、铑金、等。
1.钯金主要由自然钯熔炼而成。
颜色银白色,外观与铂金相似,金属光泽。
硬度4~4.5。
相对密度12。
熔点为1555℃。
化学性质较稳定。
因产量比铂金和黄金大,故价值低,很少用来制作首饰。
2.铑金主要由自然铑提炼而成,是一种稀少的贵金属。
颜色为银白色,金属光泽,不透明。
硬4~4.5,相对密度12.5。
熔点高,为1955℃。
化学性赏稳定。
由於铑金耐腐蚀,而且光泽好,因此主要用於电镀业,将其电镀在其它金属表面,镀层色泽坚固,不易磨损,反光效果好。
3.铱金主要由自然铱或铱矿提炼而成。
颜色为银白色,具强金属光泽,硬度7 。
相对密度22.40 ,性脆但在高温下可压成箔片或拉成细丝,熔点高,达2454℃。
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主要用於制造科学仪器、热电偶、电阻绫等。
高硬度的铁铱和铱铂合金,常用来制造笔尖和铂金首饰。
4.铂金由自然铂、粗铂矿等矿物熔拣而成。
因"铂"由"金"和"白"两字组合,颜色又为银白色,故亦称“白金”。
色泽银白,金属光泽,硬度4~4.5, 相对密度为21.45。
熔点高,为1773℃。
1。
2 常用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来源丰富,并具有优良得使用性能与加工性能,就是机械工程中应用最普遍得材料,常用以制造机械设备、工具、模具,并广泛应用于工程结构中。
金属材料大致可分为黑色金属两大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钢与铸铁;有色金属就是指黑色以外得金属及其合金,如铜合金、铝及铝合金等。
1。
2。
1钢钢分为碳素钢(简称碳钢)与合金两大类。
碳钢就是指含碳量小于2.11%并含有少量硅、锰、硫、磷杂质得铁碳合金。
工业用碳钢得含碳量一般为0。
05%~1.35%。
为了提高钢得力学性能、工艺性能或某些特殊性能(如耐腐蚀性、耐热性、耐磨性等),冶炼中有目得地加入一些合金元素(如Mn、Si、Cr、Ni、Mo、W、V、Ti等),这种钢称为合金钢。
(一)碳钢1。
碳钢得分类碳钢得分类方法有多种,常见得有以下三种。
(1)按钢得含碳量多少分类分为三类:低碳钢,含碳量0、25%;中碳钢,含碳量为0.25%~0.60%;高碳钢,含碳量0、60%。
(2)按钢得质量(即按钢含有害元素S、P得多少)分类分为三类:普通碳素钢,钢中S、P含量分别≤0.055%与0。
045%;优质碳素钢,钢中S、P含量均≤0。
040%;高级碳素钢,钢中S、P含量分别≤0、030%与0.035%。
(3)按钢得用途分类分为两类:碳素结构钢,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工程构件与机械零件;碳素工具钢,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工具、量具与模具等。
2.碳钢牌号得表示方法(1)碳素结构钢碳素结构钢得牌号由屈服点“屈”字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Q、屈服点数值、质量等级符号(A、B、C、D)及脱氧方法符号(F、b、Z)等四部分按顺序组成。
其中质量等级按A、B、C、D顺序依次增高,F代表沸腾钢,b代表镇静钢,Z代表镇静钢等。
如Q235-A·F表示屈服强度为235Mpa得A级沸腾碳素结构钢。
(2)优质碳素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得牌号用两位数字表示。
这两位数字代表钢中得平均含碳量得万分之几。
例如45钢,表示平均含碳量为0。
金属材料类型金属材料是一种常见的工程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建筑、汽车、航空航天等。
根据其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和加工方式的不同,金属材料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金属材料类型,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金属材料的特点和应用。
第一种类型是铁基合金。
铁基合金是指铁为主要合金元素的合金材料,包括碳钢、合金钢、不锈钢等。
碳钢是以铁和碳为主要合金元素的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焊接性,常用于制造结构件、机械零件等。
合金钢是在碳钢的基础上加入其他合金元素,如铬、镍、钼等,以提高其强度、硬度和耐腐蚀性能,常用于制造刀具、轴承等。
不锈钢是含有铬、镍等合金元素的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常用于制造厨具、化工设备等。
第二种类型是铝合金。
铝合金是以铝为主要合金元素的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和耐腐蚀性,常用于制造航空器、汽车、电子产品等。
常见的铝合金包括1000系、2000系、3000系、5000系、6000系和7000系等,它们的合金元素和性能特点各不相同。
例如,2000系铝合金含有铜为主要合金元素,具有良好的强度和硬度,常用于制造飞机结构件。
6000系铝合金含有硅和镁为主要合金元素,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焊接性,常用于制造建筑结构件。
第三种类型是钛合金。
钛合金是以钛为主要合金元素的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硬度和耐高温性能,常用于制造航空航天器、医疗器械、运动器材等。
钛合金根据其合金元素的不同,可以分为α型、β型和α+β型等。
α型钛合金具有良好的塑性和焊接性,常用于制造航空发动机零件。
β型钛合金具有良好的强度和硬度,常用于制造航空航天器结构件。
α+β型钛合金综合了α型和β型的优点,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常用于制造医疗植入物、运动器材等。
除了上述几种类型外,金属材料还包括镍基合金、钴基合金、镁合金等,它们各具特点,应用范围广泛。
在工程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类型对产品的性能和成本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充分了解各种金属材料类型的特点和应用,以便做出合理的选择。
1.2 常用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来源丰富,并具有优良的使用性能和加工性能,是机械工程中应用最普遍的材料,常用以制造机械设备、工具、模具,并广泛应用于工程结构中。
金属材料大致可分为黑色金属两大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钢和铸铁;有色金属是指黑色以外的金属及其合金,如铜合金、铝及铝合金等。
1.2.1 钢钢分为碳素钢(简称碳钢)和合金两大类。
碳钢是指含碳量小于2.11%并含有少量硅、锰、硫、磷杂质的铁碳合金。
工业用碳钢的含碳量一般为0.05%~1.35%。
为了提高钢的力学性能、工艺性能或某些特殊性能(如耐腐蚀性、耐热性、耐磨性等),冶炼中有目的地加入一些合金元素(如Mn、Si、Cr、Ni、Mo、W、V、Ti等),这种钢称为合金钢。
(一)碳钢1.碳钢的分类碳钢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以下三种。
(1)按钢的含碳量多少分类分为三类:低碳钢,含碳量0.25%;中碳钢,含碳量为0.25%~0.60%;高碳钢,含碳量0.60%。
(2)按钢的质量(即按钢含有害元素S、P的多少)分类分为三类:普通碳素钢,钢中S、P含量分别≤0.055%和0.045%;优质碳素钢,钢中S、P含量均≤0.040%;高级碳素钢,钢中S、P含量分别≤0.030%和0.035%。
(3)按钢的用途分类分为两类:碳素结构钢,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工程构件和机械零件;碳素工具钢,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工具、量具和模具等。
2.碳钢牌号的表示方法(1)碳素结构钢碳素结构钢的牌号由屈服点“屈”字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Q、屈服点数值、质量等级符号(A、B、C、D)及脱氧方法符号(F、b、Z)等四部分按顺序组成。
其中质量等级按A、B、C、D顺序依次增高,F代表沸腾钢,b代表镇静钢,Z代表镇静钢等。
如Q235-A·F表示屈服强度为235Mpa的A级沸腾碳素结构钢。
(2)优质碳素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的牌号用两位数字表示。
这两位数字代表钢中的平均含碳量的万分之几。
例如45钢,表示平均含碳量为0.45%的优质碳素结构钢。
金属材料材质分类及用途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根据其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用途等不同分类方法,可以将金属材料分为多个种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金属材料的分类及其用途。
1.铁族金属:铁、钢等属于铁族金属。
它们具有优良的强度和韧性,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机械、交通工具等领域。
铁质材料广泛应用于基础建设如桥梁、建筑结构和道路,钢铁材料则广泛使用于机械设备、汽车和火车制造,并在船舶建造和航空航天行业中也有广泛应用。
2.贵金属:贵金属如黄金、铂、银等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抗腐蚀性能,广泛应用于珠宝、硬币、催化剂、电子器件、医疗设备等领域。
3.铝合金:铝合金具有低密度、高强度、优良的导热和导电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建筑、包装等领域。
例如,航空航天行业中的飞机、卫星和导弹都采用铝合金制造,汽车工业中的车身、车架和发动机零部件也常采用铝合金。
4.铜合金:铜合金具有优良的导电、导热性能和良好的抗腐蚀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通信设备、化工设备等领域。
铜合金还常用于制造管道、接头、阀门和供水系统中的配件。
5.锌合金:锌合金具有优良的耐蚀性能和良好的铸造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五金配件等领域。
例如,汽车行业中的发动机外壳、变速箱、制动系统等部件常使用锌合金制造,建筑行业中的门窗配件、管道配件等也有锌合金的应用。
6.镁合金:镁合金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和良好的可塑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设备等领域。
镁合金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航天器零部件、飞机结构件,汽车中的车身、发动机零部件等。
7.钛合金:钛合金具有低密度、高强度、抗腐蚀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设备、化工设备等领域。
航空航天领域中的飞机结构件、发动机零部件,医疗领域中的人工关节等都常使用钛合金制造。
8.镍合金:镍合金具有良好的抗高温、抗腐蚀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化工、海洋工程等领域。
例如,航空发动机中的高温部件,化工设备中的腐蚀性环境部件等都常使用镍合金制造。
金属材料知识概述承压设备制造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各种生产工艺的要求各不尽相同,如:压力从真空到高压甚至超高压、温度从低温到高温以及腐蚀性、易燃、易爆物料等,使得设备处在极其复杂的操作条件下运行。
由于不同的生产条件对设备材料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合理的选用材料是设计承压设备的关键环节。
例如:对于高温容器,由于钢材在高温的长期作用下,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金属组织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加之承受一定的工作压力,因此在选材时必须考虑到材料的强度及高温条件下组织的稳定性。
容器内部盛装的介质大多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因此需要考虑材料的耐腐蚀情况。
对于频繁开、停车的设备或可能受到冲击载荷作用的设备,还要考虑材料的疲劳等。
而低温条件下操作的设备,则需要考虑材料低温下的脆性断裂问题。
一、金属材料的分类二、金属材料的性能三、影响材料性能的因素四、特种设备对材料的要求五、特种设备常用材料标准一、金属材料分类黑色金属:铁和铁的合金均称为黑色金属纯铁:化学纯铁含碳量几乎为零,工业纯铁含碳量<0.05%。
纯铁是很软的,一般不应用到实际中。
铁碳合金:以铁为基础,以碳为主要添加元素的合金,统称为铁碳合金。
生铁:把铁矿石放到高炉中冶炼而成的,含碳量2%~4.3%(也有资料称3.5%—5.5%、2.11%-6.67%)的铁碳合金称为生铁。
生铁质硬而脆,缺乏韧性,几乎没有塑性变形能力,因此不能通过锻造、轧制、拉拔等方法加工成形,主要用来炼钢和制造铸件,如白口铁、灰口铁和球墨铸铁。
也有习惯上把炼钢生铁叫做生铁,把铸造生铁简称为铸铁。
钢:含碳量在0.04%-2.3%之间(也有资料称0.03%-1.2%)的铁碳合金称为钢。
为了保证其韧性和塑性,含碳量一般不超过1.7%。
钢的主要元素除铁、碳外,还有硅、锰、硫、磷等。
有色金属:除黑色金属外的金属和合金,如铜、锡、铅、锌、铝等。
金属材料分类(钢材)1、按化学成分分类:①碳素钢:简称碳钢。
除铁、碳外主要含有少量Si、Mn及P、S等杂质,这些总含量不超过2%,按含碳量不同分为:低碳钢——含碳量小于0.25%中碳钢——含碳量等于0.25%~0.6%高碳钢——含碳量大于0.6%②合金钢:除碳钢所含元素外,还含有其它一些合金元素:如Cr、Ni、Mo、W、V、B等,按合金元素含量不同分类:低合金钢——合金元素含量小于5%中合金钢——合金元素含量等于5%~10%高合金钢——合金元素含量大于10%金属材料分类(钢材)2、按用途分类:①建筑工程用钢或构件用钢①普通碳素结构钢②低合金结构钢③钢筋用钢等②结构钢机器零件用钢调质结构钢表面硬化结构钢:包括渗碳钢、渗氨钢、表面淬火用钢易切削结构钢冷塑性成形用钢:包括冷冲压用钢、冷镦用钢。
常用金属材料的一般知识常用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所谓力学性能是指金属在外力作用时表现出来的性能,包括强度、塑性、硬度、韧性及疲劳强度等。
表示金属材料各项力学性能的具体数据是通过在专门试验机上试验和测定而获得的。
1、强度: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破裂的能力。
抵抗能力越大,金属材料的强度越高。
强度的大小通常用应力来表示,根据载荷性质的不同,强度可分为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抗扭强度和抗弯强度。
在机械制造中常用抗拉强度作为金属材料性能的主要指标。
(1)屈服强度钢材在拉伸过程中当载荷不再增加甚至有所下降时,仍继续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现象,称为屈服现象。
材料产生屈服现象时的应力,称为屈服强度。
有些金属材料(如高碳钢、铸钢等)没有明显的屈服现象,测定很困难。
在此情况下,规定以试样长度方向产生0.2%塑性变形时的应力作为材料的“条件屈服强度”,或称屈服极限。
用σ0.2表示。
屈服强度标志着金属材料对微量变形的抗力。
材料的屈服强度越高,表示材料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能力越大,允许的工作应力也越高。
(2)抗拉强度钢材在拉伸时,材料在拉断前所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抗拉强度。
用符号σb 表示。
其计算方法如下:σb=F b/S0式中F b——试样破坏前所承受的最大拉力,N;S0——试样原始横截面积,mm²。
抗拉强度是材料在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σb的值越大,表示材料抵抗拉断的能力越大。
它也是衡量金属材料强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其实用意义是:金属结构件所承受的工作应力不能超过材料的抗拉强度,否则会产生断裂,甚至造成严重事故。
2、塑性:断裂前金属材料产生永久变形的能力,称塑性。
一般用拉伸试棒的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来衡量。
(1)延伸率试样拉断后的标距长度伸长量与试样原始标距长度的比值的百分率,称为延伸率,用符号δ来表示。
其计算方法如下:δ=(L1-L0)/ L0×100%式中L1——试样拉断后的标距长度,mm;L0——试样原始标距长度,mm。
8种常见⾦属材料1铸铁——流动性下⽔道盖⼦作为我们⽇常⽣活环境中不起眼的⼀部分,很少会有⼈留意它们。
铸铁之所以会有如此⼤量⽽⼴泛的⽤途,主要是因为其出⾊的流动性,以及它易于浇注成各种复杂形态的特点。
铸铁实际上是由多种元素组合的混合物的名称,它们包括碳、硅和铁。
其中碳的含量越⾼,在浇注过程中其流动特性就越好。
碳在这⾥以⽯墨和碳化铁两种形式出现。
铸铁中⽯墨的存在使得下⽔道盖⼦具有了优良的耐磨性能。
铁锈⼀般只出现在最表层,所以通常都会被磨光。
虽然如此,在浇注过程中也还是有专门防⽌⽣锈的措施,即在铸件表⾯加覆⼀层沥青涂层,沥青渗⼊铸铁表⾯的细孔中,从⽽起到防锈作⽤。
⽣产砂模浇注材料的传统⼯艺如今被很多设计师运⽤到了其他更新更有趣的领域。
材料特性:优秀的流动性、低成本、良好的耐磨性、低凝固收缩率、很脆、⾼压缩强度、良好的机械加⼯性。
典型⽤途:铸铁已经具有⼏百年的应⽤历史,涉及建筑、桥梁、⼯程部件、家居、以及厨房⽤具等领域。
2不锈钢——不锈的爱不锈钢是在钢⾥融⼊铬、镍以及其他⼀些⾦属元素⽽制成的合⾦。
其不⽣锈的特性就是来源于合⾦中铬的成分,铬在合⾦的表⾯形成了⼀层坚牢的、具有⾃我修复能⼒的氧化铬薄膜,这层薄膜是我们⾁眼所看不见的。
我们通常所提及的不锈钢和镍的⽐例⼀般是18:10。
“不锈钢”⼀词不仅仅是单纯指⼀种不锈钢,⽽是表⽰⼀百多种⼯业不锈钢,所开发的每种不锈钢都在其特定的应⽤领域具有良好的性能。
20世纪初,不锈钢被引⼊到产品设计领域中,设计师们围绕着它的坚韧和抗腐蚀特性开发出许多新产品,涉及到了很多以前从未涉⾜过的领域。
这⼀系列设计尝试都是⾮常具有⾰命性的:⽐如,消毒后可再次使⽤的设备⾸次出现在医学产业中。
不锈钢分为四⼤主要类型:奥⽒体、铁素体、铁素体-奥⽒体(复合式)、马⽒体。
家居⽤品中使⽤的不锈钢基本上都是奥⽒体。
材料特性:卫⽣保健、防腐蚀、可进⾏精细表⾯处理、刚性⾼、可通过各种加⼯⼯艺成型、较难进⾏冷加⼯。
常用金属材料分类热浸镀锌钢板(GI)电镀锌钢板(EG)电镀锡钢板-马口铁(SPTE)不锈钢带材冷轧碳素钢板(CRS)铝及铝合金板材一.热浸镀锌钢板(GI)1.概况:热浸镀锌钢板即是将板材浸入熔化锌池中,在板材两面浸镀厚度均匀的锌层.锌池中锌的重量百分比≧97% .2.分类:冷轧热浸镀锌钢材,依供货商习惯.共使用C1,C2,D1三种材质.标注示范:HGCC1-ZSFX 其中:HG---热浸镀锌制程C---冷轧底材C1---商用品质 ; (C2---改良商用质量 ; D1---引申品质 )Z---无锌花 (M---细小锌花 )S---调质处理 (B---亮面调质处理 )F---耐指纹涂复 (C---铬酸盐处理 )X---不涂油二.电镀锌钢板(EG)1.概况:与GI料基体材料相同,均为商用性能SPCC (冷轧碳素钢板中一款)材质.不同的是采用电镀方式附着表面锌层.(又称为电解片:SECC)2.镀锌层重量:是材料使用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如果锌层较厚且致密,可有效防止SPCC材质与空气或其它物质接触产生氧化.3. 区别与用途:用途:GI料与EG料目前在NOTE-BOOK行业应用越来越广,因为: SPCC质地较软,易冲压成形,并且易保证产品结构尺寸要求,另外价格便宜.常用于支架,外壳,连结片等.区别:EG料相对于GI来讲价格稍贵,但表面状况相对显得较光亮.表面状况:无锌花或很细小锌花.防腐性能相对较好.三.电镀锡钢板-马口铁(SPTE)1.概况:基材为低碳钢表面电镀锡,常称马口铁(SPTE).2.镀锡用原钢板可划分为以下三种钢类型:D类—铝脱氧钢,适用于深引伸要求,减小表面折痕和拉伸变形等危害.L类---残留元素(Cu,Ni,Cr,Mo)特别少,对某种食品耐蚀性极好,适用于食品类容器.MR类---残留元素含量低,但无L类限制严格,其用途更广,如包装容器等.3.镀锡重量等厚度电镀锡钢板,其公称镀层重量和最小平均镀层重量应符合下表:4.材料性能及用途产品表面镀锡, 质量相对稳定,但基材为低碳钢,故断切面易生锈(氧化),因表面镀锡可直接焊接,产品表面光亮美观.常用于隔离罩,连结片等内装件。
金属材料进行热处理是改善和提高零件性能的重要方法,因此在零件的制造过程中,热处理是不可缺少的。
一、常用的金属材料——钢与铸铁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及其合金(即在一种金属中加入其它元素所形成的金属材料)。
工业上又把金属材料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黑色金属,它包括铁、锰、铬及其合金,其中以铁基合金(即钢和铸铁)应用最广;另一类为有色金属,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所有金属及其合金。
在工业上使用的金属材料中,以钢和铸铁使用最多。
钢和铸铁(总称为钢铁材料)是以铁为主,加入碳等其它合金元素所组成的,故称为铁碳合金材料。
一般把含碳量小于2%的铁碳合金称为钢;大于2%的铁碳合金称为铸铁。
1.钢的分类、编号及性能特点:根据成分不同钢可分为碳素钢(简称碳钢)和合金钢两类。
(1)碳素钢碳素钢中以铁和碳为主要元素,但常含有Mn、Si、S、P等杂质元素,其中S、P对钢的性能危害很大。
因此根据硫、磷含量多少,把钢分为:普通质量钢(S≤00.0%,P≤0.005%)优质钢(S≤0.03%,P≤0.035%),高级优质钢(S≤0.02%,P≤0.003%)等。
碳钢的性能主要绝定于含碳量的高低,随着含碳量的增多,碳钢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降低。
根据含碳量的多少,碳钢分为低碳钢(C≤0.25%)、中碳钢(C=0.3~0.6%)和高碳钢(C>0.6%)。
所以低碳钢的强度、硬度低,塑性韧性好,常用于受力较小的冲压件(如皮带轮罩壳、垫圈、自行车的挡泥板等)、焊接件等;高碳钢的强度高,塑性低,常用于制造受力较大的弹簧等零件;中碳钢既有一定强度,也有一定塑性,常用于制备受力较大、较复杂的轴类零件等。
工业上根据用途不同,将碳素钢分为碳素结构钢和碳素工具钢。
(a)碳素结构风该类钢主要用于各种结构件。
根据钢的质量不同(即S、P含量)分为碳素结构钢和优质碳素结构钢。
碳素结构钢是属于普通质量钢,其牌号表示方法为Q 三位数字。
Q为“屈”字的汉语拼音子首,后面三位数为表示该钢的屈服点(Mpa)数值,如常用的Q235,表示屈服点为235MPa 的普通质量钢。
常用材料基础知识第一节工程常用材料基础知识一、工程材料的分类一般将工程材料按化学成分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四大类。
(一)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是最重要的工程材料,包括金属和以金属为基的合金。
工业上把金属和其合金分为两大部分:( 1 )黑色金属材料——铁和以铁为基的合金(钢、铸铁和铁合金)。
( 2 )有色金属材料——黑色金属以外的所有金属及其合金。
有色金属按照性能和特点可分为:轻金属、易熔金属、难熔金属、贵重金属、稀土金属和碱土金属。
(二)非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包括耐火材料、耐火隔热材料、耐蚀(酸)非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等。
( 1 )耐火材料。
耐火材料是指能承受高温下作用而不易损坏的材料。
常用的耐火材料有耐火砌体材料、耐火水泥及耐火混凝土。
( 2 )耐火隔热材料。
耐火隔热材料又称为耐热保温材料。
常用的隔热材料有硅藻土、蛙石、玻璃纤维(又称矿渣棉)、石棉以及它们的制品。
( 3 )耐蚀(酸)非金属材料。
耐蚀(酸)非金属材料的组成主要是金属氧化物、氧化硅和硅酸盐等,在某些情况下它们是不锈钢和耐蚀合金的理想代用品。
常用的非金属耐蚀材料有铸石、石墨、耐酸水泥、天然耐酸石材和玻璃等。
( 4 )陶瓷材料。
(二)非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包括耐火材料、耐火隔热材料、耐蚀(酸)非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等。
( 1 )耐火材料。
耐火材料是指能承受高温下作用而不易损坏的材料。
常用的耐火材料有耐火砌体材料、耐火水泥及耐火混凝土。
( 2 )耐火隔热材料。
耐火隔热材料又称为耐热保温材料。
常用的隔热材料有硅藻土、蛙石、玻璃纤维(又称矿渣棉)、石棉以及它们的制品。
( 3 )耐蚀(酸)非金属材料。
耐蚀(酸)非金属材料的组成主要是金属氧化物、氧化硅和硅酸盐等,在某些情况下它们是不锈钢和耐蚀合金的理想代用品。
常用的非金属耐蚀材料有铸石、石墨、耐酸水泥、天然耐酸石材和玻璃等。
( 4 )陶瓷材料。
二、常用工程材料的性能和特点(一)金属材料1 、黑色金属含碳量小于 2 . 11 %(重量)的合金称为钢,合碳量大于 2 . 11 %(重量)的合金称为生铁。
金属材料的种类、特质和性能有哪些?【1】概述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
包括纯金属、合金、金属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材料等。
(注: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铝)不属于金属材料)1.1意义: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金属材料关系十分密切。
继石器时代之后出现的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均以金属材料的应用为其时代的显著标志。
现代,种类繁多的金属材料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1.2种类:金属材料通常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特种金属材料。
(1)黑色金属又称钢铁材料,包括含铁90%以上的工业纯铁,含碳2%~4%的铸铁,含碳小于2%的碳钢,以及各种用途的结构钢、不锈钢、耐热钢、高温合金、不锈钢、精密合金等。
广义的黑色金属还包括铬、锰及其合金。
(2)有色金属是指除铁、铬、锰以外的所有金属及其合金,通常分为轻金属、重金属、贵金属、半金属、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等。
有色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纯金属高,并且电阻大、电阻温度系数小。
(3)特种金属材料包括不同用途的结构金属材料和功能金属材料。
其中有通过快速冷凝工艺获得的非晶态金属材料,以及准晶、微晶、纳米晶金属材料等;还有隐身、抗氢、超导、形状记忆、耐磨、减振阻尼等特殊功能合金以及金属基复合材料等。
1.3性能:一般分为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两类。
所谓工艺性能是指机械零件在加工制造过程中,金属材料在所定的冷、热加工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性能。
金属材料工艺性能的好坏,决定了它在制造过程中加工成形的适应能力。
由于加工条件不同,要求的工艺性能也就不同,如铸造性能、可焊性、可锻性、热处理性能、切削加工性等。
所谓使用性能是指机械零件在使用条件下,金属材料表现出来的性能,它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
金属材料使用性能的好坏,决定了它的使用范围与使用寿命。
在机械制造业中,一般机械零件都是在常温、常压和非常强烈腐蚀性介质中使用的,且在使用过程中各机械零件都将承受不同载荷的作用。
常用金属材料知识介绍
一、金属材料的分类
金属材料通常按组成成分和色泽分类。
二、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包括强度、弹性、屈服极限、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以及硬度等。
注:材料强度是指材料对外力破坏的抵抗能力,具体的表现形式由材料的性质(塑性或脆性)及其所处的应力状态共同决定。
注:延伸率δ、断面收缩率φ都是塑性指标。
一般将δ≥5%的材料称为塑性材料;δ<595%的为脆性材料。
三、钢、铁和钢材
1、工业用铁
3、钢按化学成分分类(GB/T 13304-1991)
钢按化学成分分成三大类:非合金钢、低合金钢和合金钢。
四、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3、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牌号表示法(1)铝及铝合金牌号表示法
(2)铜及铜合金牌号表示法
(3)镍及镍合金牌号表示法
(4)铅、锌、锡、钛及其合金牌号表示法。
1.2 常用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来源丰富,并具有优良的使用性能和加工性能,是机械工程中应用最普遍的材料,常用以制造机械设备、工具、模具,并广泛应用于工程结构中。
金属材料大致可分为黑色金属两大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钢和铸铁;有色金属是指黑色以外的金属及其合金,如铜合金、铝及铝合金等。
1.2.1 钢钢分为碳素钢(简称碳钢)和合金两大类。
碳钢是指含碳量小于2.11%并含有少量硅、锰、硫、磷杂质的铁碳合金。
工业用碳钢的含碳量一般为0.05%~1.35%。
为了提高钢的力学性能、工艺性能或某些特殊性能(如耐腐蚀性、耐热性、耐磨性等),冶炼中有目的地加入一些合金元素(如、、、、、W、V、等),这种钢称为合金钢。
(一)碳钢1.碳钢的分类碳钢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以下三种。
(1)按钢的含碳量多少分类分为三类:低碳钢,含碳量0.25%;中碳钢,含碳量为0.25%~0.60%;高碳钢,含碳量0.60%。
(2)按钢的质量(即按钢含有害元素S、P的多少)分类分为三类:普通碳素钢,钢中S、P含量分别≤0.055%和0.045%;优质碳素钢,钢中S、P含量均≤0.040%;高级碳素钢,钢中S、P含量分别≤0.030%和0.035%。
(3)按钢的用途分类分为两类:碳素结构钢,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工程构件和机械零件;碳素工具钢,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工具、量具和模具等。
2.碳钢牌号的表示方法(1)碳素结构钢碳素结构钢的牌号由屈服点“屈”字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Q、屈服点数值、质量等级符号(A、B、C、D)及脱氧方法符号(F、b、Z)等四部分按顺序组成。
其中质量等级按A、B、C、D顺序依次增高,F代表沸腾钢,b代表镇静钢,Z代表镇静钢等。
如Q235·F表示屈服强度为235的A级沸腾碳素结构钢。
(2)优质碳素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的牌号用两位数字表示。
这两位数字代表钢中的平均含碳量的万分之几。
例如45钢,表示平均含碳量为0.45%的优质碳素结构钢。
08钢,表示平均含碳量为0.08%的优质碳素结构钢。
(3)碳素工具钢碳素工具钢的牌号是用碳字汉语拼音字头T和数字表示。
其数字表示钢的平均含碳量的千分之几。
若为高级优质,则在数字后面加“A”。
例如,T12钢,表示平均含碳量为1.2%的碳素工具钢。
T8钢,表示平均含碳量为0.8%的碳素工具钢。
T12A,表示平均含碳量为1.2%的高级优质碳素工具钢。
3.碳钢的用途举例Q195、Q215,用于铆钉、开口销等及冲压零件和焊接构件。
Q235、Q255,用于螺栓、螺母、拉杆、连杆及建筑、桥梁结构件。
Q275,用于强度较高转轴、心轴、齿轮等。
Q345,用于船舶、桥梁、车辆、大型钢结构。
08钢,含碳量低,塑性好,主要用于制造冷冲压零件。
10、20钢,常用于制造冲压件和焊接件。
也常用于制造渗碳件。
35、40、45、50钢属中碳钢,经热处理后可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主要用制造齿轮、套筒、轴类零件等。
这几种钢在机械制造中应用非常广泛。
T7、T8钢,用于制造具有较高韧性的工具,如冲头、凿子等。
T9、T10、T11钢,用作要求中等韧性、高硬度的刃具,如钻头、丝锥、锯条等。
T12、T13钢,用于要求更高硬度、高耐磨性的锉刀、拉丝模具等。
(二)合金钢合金钢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以下两种。
(1)按用途分类分为三类:合金结构钢,用于制造各种性能要求更高的机械零件和工程构件;合金结构钢,用于制造各种性能要求更高的刃具、量具和模具;特殊性能钢,具有特殊物理和化学性能的钢,如不锈钢、耐热钢、耐磨钢等。
(2)铵合金元素总含量多少分类分为三类:低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小于5%;中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为5%~10%;高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大于10%。
2.合金钢牌号的表示方法合金钢是按钢材的含碳量以及所含合金元素的种类和数量编号的。
① 钢号首部是表示含碳量以及所含合金结构钢与碳素结构钢相同,以万分之一的碳作为单位,如首部数字为45,则表示平均含碳量为0.45%;合金工具钢以千分之一的碳作为单位,如首部数字为5,则表示平均含碳量为0.5%。
② 在表示含碳量的数字后面,用元素的化学符号表示出所含的合金元素。
合金元素的含量以百分之几表示,当平均含量小于1.5%时,只标明元素符号,不标含量。
如252V,表示平均含碳量为0.25%,含锰量约为2%,含钒量小于1.5%的合金结构钢。
又如9,表示平均含碳量为0.9%,含硅、铬都少于 1.5%的合金工具钢。
③ 对于含碳量超过1.0%的合金工具钢,则在牌号中不表示含碳量。
如钢,表示含碳量大于1.0%并含有铬、钨、锰三种合金元素的合金工具钢。
但也有特例,高速钢的含碳量小于1.0%,牌号中也不表示含碳量。
如W184V钢,其含碳量仅为0.7%~0.8%。
④ 特殊性能钢牌号中也不表示方法基本上与合金工具钢相同。
如213,表示平均含碳量为0.2%,含铬量约为13%的不锈钢。
⑤ 有些特殊用钢,则用专门的表示方法,如滚动轴承钢,其牌号以G表示,不标含碳量,铬的平均含量用千分之几表示。
如15,表示含铬量为1.5%的滚动轴承钢。
⑥ 对于高级优质钢,在钢号末尾加一个“A”字,如38。
3.合金钢的用途举例09、16、15钢属低合金结构钢,用于制造桥梁、车辆、锅炉、油罐、建筑结构和化工容器等。
14、14、18、14钢用于制造大型船舶、重要桥梁、电站设备及锅炉、化工、石油等中高压容器。
20、20钢,适于制造渗碳小齿轮、小轴、活塞销等。
20钢,常用于制造汽车、拖拉机上的齿轮。
1824、152、2024A钢,常用于制造大型渗碳齿轮和轴类件。
40、40、35、40钢,用于制造重要调质件,如主轴、曲轴、连连杆和齿轮等机械零件。
65、602钢属弹簧钢,主要用于制造截面小于25的弹簧,如车箱板簧和机车板簧、扭杆簧等。
15、钢属轴承钢,主要用于制造滚动轴承的内圈、外圈和滚动体,也可用于制造冷冲模、冷轧辊等。
、、92V钢,用于制造测量工具,如卡尺、千分尺、量规、块规塞规等。
W184V、W65C4V2钢,用于制造高速切削的刃具,如钻头、铣刀、滚刀、拉刀、铰刀车刀等。
5、32W8V钢,属热模具钢,用于制造热锻模、热压模、压铸模等。
12、12钢,属冷模具钢,用于制造冷冲模具、冷切剪刀具等。
113、213、313、413钢,属马氏体不锈钢,用于制造抗弱腐蚀性介质并承受冲击载荷的零件,还可用来制造具有较高硬度和耐磨性的医疗工具等。
1189、1189钢,属奥氏体不锈钢,用于制造耐硝酸、冷磷酸、有机酸及盐、碱溶液腐蚀的设备零件。
13钢,属耐磨钢,用于制造拖拉机链轨板、挖掘机铲齿、球磨机衬板、铁路道岔等。
15、4102钢,属耐热钢,用于制造在高温下工作的零件或构件。
1.2.2 铸铁铸铁是含碳量大于2.11%的铁碳合金,它含有比碳钢更多的硅、锰、硫、磷等杂质。
工业上常用的铸铁含碳量为2.5%~4.0%。
根据铸铁中碳的存在形式不同,铸铁可分为白口铸铁可分为白口铸铁和灰口铸铁两大类。
(一)白口铸铁白口铸铁中的碳几乎全部以3形式存在,断口呈银白色,性能硬而脆,很难进行切削加工,工业上极少用来制造机械零件。
主要用作炼钢原料或用于可锻铸铁的毛坯。
(二)灰口铸铁灰口铸铁中的碳大部分或全部以自由状态的石墨形式存在,断口呈暗灰色。
根据灰口铸铁中石墨存在形式不同,它又可分为普通灰口铸铁、可锻铸铁和球墨铸铁等。
1.普通灰口铸铁简称灰口铸铁,其石墨形态呈片状。
由于片状石墨的存在,割裂了金属基体组织,减少了承载的有效面积,因此其综合力学性能较低,但其减振性、耐磨性、铸造性及切削加工性较好,主要用于制造承受压力的床身、箱体、机座、导轨等零件。
灰口铸铁牌号的表示方法为“”加数字,其中“”是灰铁两字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数字表示最低抗拉强度。
常用的灰口铸铁牌号为100、150、200、250、300等。
2.可锻铸铁可锻铸铁是由白口铸铁经石墨化退火后而得到,其后墨形态呈团絮状。
由于其石墨呈团絮状,对金属基体的割裂作用减小,故其抗拉强度、塑性、韧性都比灰口铸铁高,主要用于制造一些形状比较复杂而在工作中承受一定冲击载荷的薄壁小型零件,如管接头、农具等。
可锻铸铁的牌号由“”或“”加两组数字组成。
其中“”是可铁两字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后面的“H”表示黑心可锻铸铁,“Z”表示珠光体可锻铸铁。
其后面的两组数字分别表示材料的最低抗拉强度数值和最小伸长率数值。
其主要牌号有350-10、550-04等。
3.球墨铸铁球墨铸铁中石墨形态呈球状。
由于球状石墨对金属基体的割裂作用更小,因此它具有较高的强度、塑性和韧性,所以应用较广,在某些情况下可替代中碳钢使用。
主要用于制造受力较复杂、负荷较大的机械零件,如曲轴、连杆、齿轮、凸轮轴等。
球墨铸铁的牌号由“”加两组数字组成。
其中“”是球铁两字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两组数字分别表示最低抗拉强度数值和最小伸长率数值。
主要牌号有500-7、800-2等。
1.2.3 铸钢铸钢也是一种重要的铸造合金,其应用仅次于铸铁。
铸钢件的力学性能优于各类铸件,并具有优良的焊接性能,适于采用铸焊联合工艺制造重型铸件。
生产上铸钢主要用于制造形状复杂、难于锻造而又需承受冲击载荷的零部件。
如机车车架、火车车轮、水压机的缸和立柱、大型齿轮、轧钢机机架等。
常用的铸钢有碳素铸钢和合金铸钢两大类,其中碳素铸钢应用较广,约占铸钢件的80%。
一般工程用铸钢的牌号由“”加两组数字表示。
其中“”为铸钢二字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后面两位数字分别表示材料的最小屈服强度值和最小抗拉强度值。
如200-400、270-500、340-640等。
1.2.4 铜合金及铝合金铜、铝合金是工业上最常用的有色合金。
因具有某些特殊的使用性能,使其成为现代工业技术中不可缺少的材料。
(一)铜合金在纯铜中加入某些合金元素(如锌、锡、铝、铍、锰、硅、镍、磷等),就形成了铜合金。
铜合金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耐腐蚀性,同时具有较高强度和耐磨性。
根据成分不同,铜合金分为黄铜和青铜等。
1.黄铜是以锌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合金。
按照化学成分,黄铜分为普通铜和特殊黄铜两种。
(1)普通黄铜普通黄铜是铜锌二元合金。
由于塑性好,适于制造板材、棒材、线材、管材及深冲零件,如冷凝管、散热管及机械、电器零件等。
铜的平均含量为62%和59%的黄铜也可进行铸造,称为铸造黄铜。
(2)特殊黄铜为了获得更高的强度、抗蚀性和良好的铸造性能,在铜锌合金中加入铝、硅、锰、铅、锡等元素,就形成了特殊黄铜。
如铅黄铜、锡黄铜、铝黄铜、硅黄铜、锰黄铜等。
铅黄铜的切削性能优良,耐磨性好,广泛用于制造钟表零件,经铸造制作轴瓦和衬套。
锡黄铜的耐腐蚀性能好,广泛用于制造海船零件。
铝黄铜中的铝能提高黄铜的强度和硬度,提高在大气中的抗蚀性,铝黄铜用于制造耐蚀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