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集团质量管理体系要求(doc 122页)
- 格式:doc
- 大小:2.81 MB
- 文档页数:122
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运营管理与案例分析课程论文上海大众公司质量管理研究学号:201102250132专业:物流管理1101班学生姓名:李建美任课老师:朱仁奎2014年 6月上海大众公司质量管理研究摘要: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世界各大汽车制造巨头纷纷在中国建厂造车,中国的轿车产能急剧扩大。
急剧扩张的产能导致各整车生产企业对市场的激烈争夺,产品质量作为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也被推向了风口浪尖。
与此同时,中国轿车行业的消费群体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中国私家车消费异军突起。
私家车顾客对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字:现状零缺陷质量管理个人见解1 上海大众质量管理现状十年来,在上海大众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一套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已经形成。
上海大众的质量体系模式符合GB/T19001-ISO9001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上海大众引进了SAP-R/3系统。
系统囊括了生产规划(PP)、物料管理(MM)、财务帐务(FI) 、成本控制(CO)、质量保证(QM)、工厂维修(PM) 、销售(SD)等十二个软件模块,这些模块把企业所有的业务融合成有机的整体,并使其集成在一个数据共享的管理系统之下。
上海大众的质量方针是质量高于一切,产品的质量总是优先于产品的数量和供货的日期。
上海大众强调工序控制,预防为主,通过改进工艺,优化工序,开展设计和工序的FMEA 工作研究,杜绝产生缺陷的各种可能性,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质量改进措施,努力成为精益求精质量上乘的企业。
上海大众设立了质量保证部。
该部由公司总经理直接领导,负责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对质量全面负责,以确保上海大众的质量保证体系符合GB/T19001—ISO9001和GB/T19004—ISO9004的要求。
2 零缺陷质量管理体系2.1“零缺陷”管理理论零缺陷的质量管理是由美国质量管理大师菲利普·克劳士比先生,于1957年率先提出。
一汽大众供应商管理一、质量责任乙方对所提供的产品和其供方提供的产品质量负责,乙方也要对其供方实施本协议内容。
即甲方可就分供方的产品质量问题要求供应商向甲方承担责任。
甲方对乙方的质量保证要求基于以下列举的相关技术文件要求,但不限于下列文件要求的限制:1)供应商质量能力评定准则(Formel Q)2)新零件质量开发计划(QPN)(甲方另行提供给乙方)3)德国汽车工业管理 VDA 系列丛书(乙方自行获取)4)中国国家强制性的法律、法规要求(乙方自行获取)5)一汽-大众质量管理要求以及产品技术资料(如图纸、技术供货条件和标准)针对产品的特殊质量要求,甲方可以在后续增加的质量文件中予以规定并作为本协议的附件,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
除以上乙方可自行获取的技术文件外,以上列举的相关技术文件均可通过甲方的系统平台https://,http://v-tdmsin/blueprint/modules/provider/def ault.aspx登陆查看了解。
本协议的签字视为乙方对以上列举的相关技术文件内容了解,无异议。
当甲方或其关联方对以上列举的相关技术文件进行修改、删除或增加时,乙方应同步更新,并按照更新后的技术文件履行本协议。
二、供货商质量能力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乙方必须按照ISO/TS16949或VDA6.1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第三方质量体系认证。
2、质量能力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补充,大众集团Formel Q补充规定了大众的特殊要求:包括对产品、过程以及在技术检验等方面。
供货商必须针对这些要求,主动落实相应的措施。
甲方供货商质量审核部门根据大众集团Formel Q ,对供应商的质量能力进行评价:1)被评价为甲方C级供货商,将不再发包新零件。
供货商必须制定有效的改进计划,并在3个月内达到甲方B级(大于等于85分)质量能力,否则甲方保留重新选择供货商的权利。
2)根据大众集团Formel Q 规定,乙方所提供的零件在开始批量供货时,其质量能力必须达到B级(大于等于86分),并不断进行质量改进,使其供货质量能力达到A级。
上汽大众质量方针内容
上汽大众质量方针旨在确保产品质量、提供出色的客户满意度,并
持续改进运营过程。
下面是上汽大众质量方针的主要内容:
1. 产品质量至上:上汽大众致力于生产和提供高品质、可靠的汽车
产品。
公司遵循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以确保每辆汽车都符合最高的
质量要求。
不仅如此,上汽大众还通过广泛的质量管理活动,包括定
期的质量检查、测试和故障排除,来保证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
2. 客户满意度:上汽大众将客户满意度作为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公
司注重听取客户的反馈和建议,不断改进产品设计和服务质量,以满
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通过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密切关注客户反馈,并持续改进产品性能,上汽大众致力于提供卓越的客户体验。
3. 持续改进:上汽大众不断追求卓越,并推动持续改进的文化。
公
司积极鼓励员工参与改善流程、提出创新点子,并营造一个积极的学
习和发展环境。
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工具,上汽大众致力于不断提高质量标准、加强生产效率和优化运营过程。
4. 合规性和可持续发展:上汽大众坚守合规性,严格遵守相关法律
法规和行业标准。
公司努力保护环境、关注员工健康与安全,并倡导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通过不断改进生产过程、节约能源和资源的使用,上汽大众致力于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和环境做出贡献。
上汽大众质量方针的核心理念是追求卓越、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满足客户需求,并不断改善与创新。
通过严格的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上汽大众将继续保持其在汽车行业的领先地位,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
的出行选择。
德国大众汽车集团供应商质量能力评定准则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潜在供应商评价过程审核,产品审核验证(D/TLD-零件)前言此第四次全面修订版重视了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VDA)范围内的整车厂和供应商之间达成的新的质量战略,就是说,汽车工业的供应商必须证实其质量管理体系符合VDA 6.1或ISO/TS 16949的要求。
对于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要求,在VDA 6.1以及ISO/TS 16949中有详尽的描述,本手册将不再把质量管理体系作为内容的组成部分。
针对新的质量战略,过程审核和产品审核是汽车制造厂和供应商们的重点,因此也就是本手册重点。
对这两种审核的各种要求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准确的描述并部分地进行了补充。
潜在供应商评价,作为对不了解的供应商在建立供货关系之前进行的先期检查,新被收录在本手册中。
“Formel Q-质量能力”手册是对“Formel Q-Konkret”一书的补充,描述和介绍了有关评价大众集团供货厂质量能力的程序。
它对大众集团的所有品牌的生产资料供应商以及大众集团全球范围的合资公司具有约束力。
本手册的内容依然与适用的VDA 准则和VDA 丛书相关。
当然,它也描述 了大众集团针对过程,产品,持续改进(KVP)以及为开展新项目与供货商进行合作提出的特殊要求。
本手册的目的是,向供货商阐明质量能力要求,并能使供货商通过自审使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和产品不失时宜地向国际上通常的要求和大众汽车集团的特殊要求靠拢并能有效地保持。
本手册是准则框架,是大众汽车集团对供货商提出的具有约束性的要 求,本手册是对供货商的生产场所进行审核的依据。
大众品 牌采购部董事大众集团质保部经理狼堡 (Wolfsburg) 2000年4月各组成部分: 外购件质量管理协议 Formel Q 上层协议作为 合同的一部分 评价系统 和 各支持过程年度表彰 Formel Q-konkret目录1引言1.1目的1.2质量能力评审的要求1.3职责1.4体系结构1.5定级结果和跟踪2VDA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2.1概述2.2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结果/证书的认可3潜在供应商评价3.1概述3.2审核和评价的过程3.3总评价4过程审核4.1概述4.2过程审核-产品诞生过程(A部分) 4.2.1 C AD-要求4.3过程审核-批量生产(B部分)4.4提问和过程要素的单项评分4.5总评价4.5.1总评价-产品诞生过程(A部分)4.5.2总评价-批量生产(B部分)5 产品审核5.1 概述5.2 实施和措施5.3 缺陷评级、决策、措施6 质量能力的总评价、定级7 验证D/TLD-零件的质量审核7.1概述7.2审核程序7.3确定产品组/选定零件7.4单项提问的评价/审核结果7.5审核报告/改进计划7.6技术资料的标识8 审核文件/证明材料9 潜在供应商评价条例10 过程审核条例A 部分产品诞生过程B 部分批量生产11 验证D/TLD -零件的条例附件•产品组目录•供应商调查表•质量能力表格/结果一览•产品审核评分表格/结果一览•体系审核、过程审核提问一览•过程审核的评分举例•潜在供应商评价表格/结果一览•D/TLD-零件表格/提问1.1 目的大众集团供应商质量能力的评审制度以VDA/DGQ-专业组制定的汽车工业质量标准为依据。
(完整版)⼀汽⼤众⽣产管理系统九⼤要素前⾔1.⼀汽-⼤众⽣产管理系统是哪九⼤部分组成?答:2、请说明你对“⼀汽 - ⼤众⽣产现场管理体系”九⼤要素的相互关系的看法。
做为⼯段长或班组长你在推⾏九⼤要素中应该怎样去做?九⼤要素的各要素环环相扣、缺⼀不可,都是⽣产管理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并且他们所处的位置相当于汽车的各部件在汽车中所起的作⽤。
⽬标是前进的⽅向;改进活动是各项⼯作开展的思路;⽬视是⼯作标准和内容的展⽰;标准化操作是使⼯作⾏为更加规范统⼀;⼯位组织是现场管理、⼈机⼯程的标准;过程控制是开展质量⼯作的依据;TPM 是设备管理所追求的⽬标,物料管理⽣产及维修材料管理的⽅法。
其中班组管理是体系的核⼼,因为其它各项⼯作都要落实到班组去开展,即班组的各项⼯作要遵照其它要素的要求去开展,班组管理的⽔平决定着其它各要素开展的深度。
作为⼯段长或班组长⾸先要认真学习各要素的⼯作要求和标准,并且组织班组成员来学习,指导员⼯按照标准的来开展各项⼯作,并且不断对照标准进⾏检查,对于存在的差距进⾏不断改进,并且不断循环下去。
⼀.KVP 21.什么是KVP 2答:K-不断的;V-改进;P-过程; 2-代表以平⽅的速度跳跃式的2.KVP 2所提的七种浪费答:(1)⽣产过剩 (2)等待 (3)搬运 (4)加⼯本⾝ (5)库存提⾼ (6)动作 (7)制作不良⼆、标准化操作:1.什么是标准化操作?答:标准化操作就是跨班次制定的、统⼀的⼯作流程和⼯作⽅法。
2.标准化操作的优点是什⼳?.由班组成员负责编制“标准操作卡”.保证各班次按相同的⼯作⽅法完成⼯作。
.发现并消除浪费,提⾼劳动⽣产率。
.避免缺陷,保证质量标准。
.在完成⼯作过程中保证⼯⼈安全。
.⼯作过程具有⾼的透明度、分⼯明确、⽬视化。
.⽅便新员⼯熟悉⼯作.是KVP 2活动的基础。
.是规划⼯位的基础3.在标准化操作Audit 评审中,如果该⼯位已完成,由⼯业⼯程科授予绿⾊⼯位称号4.标准化操作达标率怎样体现?绿⾊⼯位数+黄⾊⼯位数标准化操作达标率= X 100%⼯位总数5.标准化操作Audit 复审频次?答:⼀次/季度6.⽤⾃⼰的话说明为什么要推⾏标准化操作?三、班组⼯作:1、什么是班组⼯作?班组⼯作是企业在空间或专业⽅⾯有相互联系的多个员⼯为了独⽴完成⽽进⾏的紧密合作。
上汽大众质量管理体系1. 引言上汽大众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一直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汽车产品和服务。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上汽大众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本文将详细介绍上汽大众质量管理体系的组成、运作机制以及取得的成绩。
2. 上汽大众质量管理体系的组成上汽大众质量管理体系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2.1 质量方针与目标上汽大众的质量方针是以客户为中心,持续改进,追求卓越。
公司制定了一系列质量目标,包括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质量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等。
2.2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上汽大众制定了一系列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工作指导书等。
这些文件规定了各个部门和员工的职责和要求,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作。
2.3 质量组织上汽大众设立了质量部门,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该部门包括质量管理、质量控制、质量保证等职能部门,负责产品质量的监控、改进和保证。
2.4 质量培训上汽大众注重员工的质量意识培养和技能提升。
公司定期组织各类培训活动,包括质量管理培训、质量工具培训等,提高员工的质量管理水平和能力。
2.5 质量审核上汽大众定期进行内部和外部的质量审核,以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内部审核由专门的审核团队进行,外部审核由第三方机构进行。
2.6 改进措施上汽大众鼓励员工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公司建立了改进管理制度,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
3. 上汽大众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机制上汽大众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质量计划上汽大众制定质量计划,包括产品质量计划、过程质量计划、供应商质量计划等。
这些计划明确了质量目标、质量要求和实施措施。
3.2 质量控制上汽大众采用先进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技术,对产品和过程进行全面控制。
公司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检验和测试体系,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客户要求。
3.3 不良品管理上汽大众建立了不良品管理制度,对不良品进行分类、处理和追溯。
上汽大众质量管理体系
上汽大众作为中国的知名汽车制造商,一直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汽车
产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上汽大众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其产品的高质量和可靠性。
首先,上汽大众注重产品设计和研发阶段的质量管理。
在产品设计和研发过程中,公司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严格控制整个生产流程,确保每个细节都符合质量标准。
同时,上汽大众还与多家国内外知名供应商合作,严格把控零部件的质量,以确保最终产品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其次,上汽大众重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公司在生产车辆中采用先进的自
动化生产线和严格的检验流程,确保每辆汽车都符合质量标准。
同时,上汽大众还对每个生产环节进行了细致的管理和监控,确保质量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以避免不良品流入市场。
此外,上汽大众还注重售后服务的质量管理。
公司设立了专门的售后服务部门,提供车辆保修、保养和维修等服务。
上汽大众建立了完善的技术支持体系,并培训了一支专业的维修团队,确保车辆问题能够及时处理和解决,让消费者享受到优质的售后服务。
最后,上汽大众还注重用户反馈和持续改进。
公司鼓励消费者提供产品使用体
验和意见反馈,以便及时发现和改进存在的问题。
上汽大众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管理审核,不断改进和优化质量管理体系,以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总之,上汽大众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从产品设计、生产、售后服务
到持续改进,确保产品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这一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并使其成为消费者信赖的汽车品牌。
大众集团质量管理体系要求(doc 122页)VOLKSWAGEN AG德国××汽车集团供应商质量能力评定准则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潜在供应商评价过程审核,产品审核验证(D/TLD-零件)经全面修订的第四版德国××汽车集团2000年4月4.vollstaendig ueberarbeitete AuflageVolkswagen AG, April 2000第一版-1991年第二版-1994年 1月经全面修订的第三版-1997年 1月经全面修订的第四版-2000年 4月本中文版源自德文版的翻译。
如有疑义,以德文版为准。
同时提供英文译本、西班牙文译本、葡萄牙文译本,捷克文译本。
我们将保留所有的权利,尤其是复制、传播以及翻译的权利。
出版者:德国××汽车集团集团供应商质量审核部信箱:1467/0D-38436 狼堡(Wolfsburg)电话: (0049) 5361-973185传真: (0049) 5361-972237前言此第四次全面修订版重视了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VDA)范围内的整车厂和供应商之间达成的新的质量战略,就是说,汽车工业的供应商必须证实其质量管理体系符合VDA 6.1或ISO/TS 16949的要求。
对于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要求,在VDA 6.1以及ISO/TS 16949中有详尽的描述,本手册将不再把质量管理体系作为内容的组成部分。
针对新的质量战略,过程审核和产品审核是汽车制造厂和供应商们的重点,因此也就是本手册重点。
对这两种审核的各种要求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准确的描述并部分地进行了补充。
潜在供应商评价,作为对不了解的供应商在建立供货关系之前进行的先期检查,新被收录在本手册中。
“Formel Q-质量能力”手册是对“Formel Q-Konkret”一书的补充,描述和介绍了有关评价大众集团供货厂质量能力的程序。
它对大众集团的所有品牌的生产资料供应商以及大众集团全球范围的合资公司具有约束力。
本手册的内容依然与适用的VDA准则和VDA丛书相关。
当然,它也描述了大众集团针对过程,产品,持续改进(KVP)以及为开展新项目与供货商进行合作提出的特殊要求。
本手册的目的是,向供货商阐明质量能力要求,并能使供货商通过自审使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和产品不失时宜地向国际上通常的要求和大众汽车集团的特殊要求靠拢并能有效地保持。
本手册是准则框架,是大众汽车集团对供货商提出的具有约束性的要求,本手册是对供货商的生产场所进行审核的依据。
F.J.Garcia Sanz H.Kreiner大众品牌采购部董事大众集团质保部经理狼堡(Wolfsburg) 2000年4月各组成部分:外购件质量管理协议Formel Q大众集团及其供货商之间的质量管理协议Formel-Q* 质量能力Formel-Q新零件质量新零件的质量开发计划“QPN“Formel-Q批量成熟供货商质量能力评定准则两日生产准备和实施上层协议作为合同的一部分ABC评价系统和各支持过程结果由此得出最佳者年度表彰评价供货商为了持续改进质量、服务、价格和创新Formel Q-konkret本手册描述以下内容:评定准则︒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潜在供应商评价︒过程审核︒验证D/TLD-零件目录1引言1.1目的1.2质量能力评审的要求1.3职责1.4体系结构1.5定级结果和跟踪2VDA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2.1概述2.2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结果/证书的认可3潜在供应商评价3.1概述3.2审核和评价的过程3.3总评价4过程审核4.1概述4.2过程审核-产品诞生过程(A部分) 4.2.1 C AD-要求4.3过程审核-批量生产(B部分)4.4提问和过程要素的单项评分4.5总评价4.5.1总评价-产品诞生过程(A部分)4.5.2总评价-批量生产(B部分)5 产品审核5.1 概述5.2 实施和措施5.3 缺陷评级、决策、措施6 质量能力的总评价、定级7 验证D/TLD-零件的质量审核7.1 概述7.2 审核程序7.3 确定产品组/选定零件7.4 单项提问的评价/审核结果7.5 审核报告/改进计划7.6 技术资料的标识8 审核文件/证明材料9 潜在供应商评价条例10 过程审核条例A 部分产品诞生过程B 部分批量生产11 验证D/TLD -零件的条例附件•产品组目录•供应商调查表•质量能力表格/结果一览•产品审核评分表格/结果一览•体系审核、过程审核提问一览•过程审核的评分举例•潜在供应商评价表格/结果一览•D/TLD-零件表格/提问1.1 目的大众集团供应商质量能力的评审制度以VDA/DGQ-专业组制定的汽车工业质量标准为依据。
根据这个标准,按照VDA6.1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对生产资料供应商的基本要求。
大众集团要求其供应商提供由第三方认证的满足此要求的证书。
作为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后的一种补充,过程审核和产品审核(依据VDA6.3和6.5)被用来评价供应商的质量能力。
除了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些基本要求以外,这些审核考虑了对大众集团外购件的特殊要求,包括产品、过程和检验技术的特殊要求给予了重视。
通过过程审核能在选定供应商之后及早地对其产品诞生阶段的规划活动进行评价,以确保其在批量生产起动时所投入和使用的过程和工艺流程正确无误,就是说,产品的供货质量和功能必须和顾客的要求相一致。
供应商确保满足产品的重要特性以及顾客的全部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供应商所进行的旨在质量改进的系统化的缺陷分析以及由此而得出的改进措施将在评审中给予评价,同时,在过程和工艺流程改进中所引起的费用也应得到优化。
符合VDA6.1的基本要求必须通过第三方认证来加以证明,而针对大众集团的产品,其过程和工艺流程以及保持重要的产品特性只能由大众集团或合资公司的审核部门进行审核。
评审的结果反映出供应商针对单个产品组的质量能力,它表明了质量管理体系的状况,表明了其在实践中的有效性如何,同时它也验证了供应商针对大众集团产品的各个过程的运转是否和顾客的特殊要求以及技术条件相一致。
质量能力的审核是对供应商进行评价的一部分,质量管理体系和过程的有效性可以通过对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业绩评价来衡量 (见图1)。
对供应商作出的良好的评价结果是决定产品生产定点的前提条件 。
按照V D A 6.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过程审核产品审核质量能力质量业绩批量生产产品诞生,采购 继续加工,使用 供应商的评价质量服务价格创新市场份额图 11.2 质量能力评审的要求原则上在签发新零件生产合同或者批量零件生产合同之前,要求被选上的供应商提供其质量能力的证据。
这个证据可以先由供应商以填表的形式进行通报,然后再由大众集团有关部门的审核员通过“潜在供应商评价 ”或者“过程审核”的形式获得。
如果供应商要提供的是产品组目录(见附录)中的一个新产品组,而对此产品组从来未进行过质量能力的评审,那么也要求该供应商提供其质量能力的证据。
如果一个已进行批量供货的供应商要提供新产品或更改的产品,那么必须检查以前进行的评审是否还足以满足要求,或者那些至今未评价过的不太重要的质量管理要素或者说单项要求是否现在变得重要,因而必须进行补充性评审。
这一点要在大众集团的项目负责人和负责供应商的审核部门之间在实施新零件质量开发计划(QPN)时确定下来。
举例来说,一家至今从未进行过产品开发活动的供应商,如果它要进行开发,则必须就有关的重要的质量管理要素-设计控制对其进行审核;对首次提供有存档责任的零件(D/TLD)的供应商要求进行补充审核。
大众集团的采购部门确保选定的供应商在报价时已经了解所有的标准和要求,以便在需要时,将这些因素考虑进成本核算中去。
假如采购部门通过审议认为报价合适,就要着手进行质量能力的评审或者说对相关的质量管理要素进行补充性评审。
在签发委托书和订购首批样件之前,必须具备A级或B级的质量能力。
供应商必须在批量生产之前落实报告中的改进措施(见图2),以便在批量生产起步时满足所有的A级供应商的要求。
(请参阅手册“新零件质量开发计划QPN”)质量能力的定级基于在确定的日期进行的审核的结果,这个结果是在合同规定的范围内将供应商处的实际情况和大众集团的要求进行比较后确定和评价出来的。
更改生产过程和设备以及更换分供方必须通知用货厂及的审核部门。
在这种情况下可进行新一轮的质量能力评审以及首批样件检验(请参阅VDA丛书第二册“供应商质量的保证”)。
产品 - /过程开发纠正措施 /K V P询问了解外购件情况不继续跟踪A不接受该公司作为供应商不合适报价评审质量能力A接受C 级改进计划之后AAA = 用货厂负责L = 供方负责生产过程-产品认可 (VDA 卷2)批量供货认可A目标: A 级不接受签发委托书A/B 级PPFL/A接受L过程 - / 产品改进*)*)L图2 从询问了解外购件情况至批量生产所需开展的工作1.3 负责部门对大众集团及其子公司的供应商的质量能力评定是由有经验的审核员进行的。
潜在供应商评价和针对特殊产品和特殊过程要求的审核将由其它部门的专家参加,如产品开发、生产、各品牌厂外购件质量保证、采购以及/或者大众集团的其它部门。
但是原则上是通过大众集团供应商质量审核部门或者大众集团所属各品牌和合资公司的审核部门进行协调。
如果质量管理体系已经由第三方或者VDA允许的认证机构按照VDA6.1进行审核/认证,那么将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决定,即审核或认证结果能否全部或部分被接受和考,或者是否需要重新进行审核。
所有与此有关的后续活动,例如对供应商的改进计划进行跟踪,由“供应商质量审核部门”负责。
1.4 体系结构为了把按VDA6.1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与大众集团的产品在诞生、制造和供货阶段中的过程和产品的特殊要求明确区分出来,针对每个产品组质量能力的总评价分为三部分:-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潜在供应商评价或过程审核- 产品审核(相互关系和重点参阅图3和图4)进行质量审核时使用提问表/要求条例,它们是根据质量管理要素和过程要求编制的(见图4)。
每一条要求在审核时和供应商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重要的产品要求将在产品审核时额外地加以重视。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潜在供应商评审、过程审核和产品审核将纳入大众集团对质量能力的总评价之中。
在供应商已拥有值得考虑的第三方认证证书及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结果时,总评价就基于所使用的要求条例(潜在供应商评价以及过程审核)和技术规范以及规定的分级标准。
评分结果的得出基于两点,一是每个提问/要求的计分规定,二是质量管理要素和过程要素的单项符合率的累积计算公式。
如果已拥有值得考虑的认证证书/其它公司的审核结果,可按此结果进行定级,如果必须补充进行过程和产品审核,则按此审核的结果定级,包括针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补充性的审核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