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应用题二归总问题
- 格式:pptx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8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归一、归总应用题专项训练题1、戴师傅用3小时加工了42个零件,照这样计算,几小时可以加工224个零件?2、24辆卡车一次能运货物192吨,现在增加同样的卡车6辆,一次能运货物多少吨?3、戴老师打一份文稿,6分钟打了480个字,照这样的速度,她一共需要25分钟才能打完。
这份文稿一共有多少字?4、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5、杨师傅计划加工552个零件。
前5天加工零件345个,照这样计算,这批零件还要几天加工完?6、工程队用3台压路机5小时可以压路3000米。
照这样计算,5台压路机8小时可以压路多少米?7、东西湖农场原来喂了20匹马,7天用饲料280千克,照这样计算,增加3匹马,460千克精饲料能喂几天?8、一间会议室用瓷砖铺地,用边长为4分米的方砖,需要400块。
若改用边长为8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9、一个机械厂用4台机床4.5小时可以生产零件720个。
照这样计算,再增加4台同样的机床生产1600个零件,需要多少小时?10、一个服装厂原来做一件上衣用布1.43米,改进裁剪技术后,每件上衣节省0.13米,原来做100件上衣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件上衣?11、修路队原计划每天修路3.2千米,15天可以修完,实际每天多修0.8千米,多少天可以修完?12、修一条公路,原计划由8人修,每天工作7.5小时,6天完成任务,由于任务加紧,增加了2人,要求4天完成,每天需要工作几小时?13、整修一段公路,原计划120人50天完工。
工作一月(按30天计算)后,因遇自然灾害,有20人被调走赶修其他损毁阶段,这样剩下的人需比原计划多干多少天才能完成任务?14、某项工程,计划30天完成。
实际先由16人做了18天后,完成了工程的一半。
如果要按期完成,需增加多少人?15、琪琪、婷婷和乐乐三个人买了8个面包,平分着吃。
婷婷付了5个面包的钱,琪琪付了3个面包的钱,乐乐没有付钱。
归总法应用题大全已知单位数量和单位数量的个数,先求出总数量,再按另一个单位数量或单位数量的个数求未知数量的解题方法叫做归总法。
解答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总数量=单位数量×单位数量的个数;另一单位数量(或个数)=总数量÷单位数量的个数(或单位数量)。
例1李明从学校步行回家,每小时走4千米,5小时到家。
如果他每小时走5千米,几小时到家?(适于三年级程度)解:要求每小时走5千米,几小时到家,要先求出学校到家有多远,再求几小时到家。
因此,4×5÷5=20÷5=4(小时)答:如果他每小时走5千米,4小时到家。
例 2王明看一本故事书,计划每天看 15页,20天看完。
如果要在12天看完,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适于三年级程度)解:要求12天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必须先求出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再求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因此,15×20÷12=300÷12=25(页)答:如果要在12天看完,平均每天要看25页。
例3某工厂制造一批手扶拖拉机,原计划每天制造6台,30天完成。
实际上只用了一半的时间就完成了任务。
实际每天制造多少台?(适于四年级程度)解:原来时间的一半就是30天的一半。
6×30÷(30÷2)=180÷15=12(台)答:实际每天制造12台。
例4永丰化肥厂要生产一批化肥,计划每天生产45吨,24天可以完成任务。
由于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了工作效率,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15吨。
实际几天完成任务?(适于四年级程度)解:计划生产的这批化肥是:45×24=1080(吨)改进生产技术后每天生产:45+15=60(吨)实际完成任务的天数是:1080÷60=18(天)综合算式:45×24÷(45+15)=45×24÷60=1080÷60=18(天)答:实际18天完成任务。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思路小学教育时期在义务教育阶段当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这个时期学生进行多种数学方式方法的学习,并且能够利用数学方法去解决各种问题。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六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技巧一、正确的找单位“1”是解决分数应用题的前提。
不管什么样的分数应用题,题中必有单位“1”。
正确的找到单位“1”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前提和首要任务。
分数应用题中的单位“1”分两种形式出现:1、有明显标志的:(1)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4/7(2)杨树棵数是柳树的3/5(3)小明的体重相当于爸爸的1/2(4苹果树比梨树多1/5条件中“占”“是”“相当于”“比”后面,分率前面的量是本题中的单位“1”。
2、无明显标志的:(1)一条路修了200米,还剩2/3没修。
这条路全长多少千米?(2)有200张纸,第一次用去1/4,第二次用去1/5。
两次共用去多少张?(3)打字员打一部5000字的书稿,打了3/10,还剩多少字没打?这3道题中的单位“1”没有明显标志,要根据问题和条件综合判断。
(1)中应把“一条路的总长”看作单位“1”(2)题中应把“200张纸”看作单位“1”(3)题中应把“5000个字”看作单位“1”。
二、正确的找对应关系是解分数应用题的关键。
每道分数应用题都有数量和分率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找到所求数量(或分率)和哪个分率(或数量)对应是解分数应用题的关键。
1、画线段图找对应关系。
(1)池塘里有12只鸭和4只鹅,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2)池塘里有12只鸭,鹅的只数是鸭的1/3。
池塘里有多少只鹅?(3)池塘里有4只鹅,正好是鸭的只数的1/3。
池塘里有多少只鸭?用线段图表示一下这3道题的关系。
从画的图可以看出,画线段图是正确找对应关系的有效手段。
通过画线段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同时也可得出如下数量关系式:分率对应量÷单位“1”的量=分率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分率对应量÷分率=单位“1”的量2、从题里的条件中找对应关系一桶水用去1/4后正好是10克。
常考比例问题归总训练——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1.一个晒盐厂用100g海水可以晒出3g盐。
照这样计算,如果一块盐田一次放入585000吨海水,可以晒出多少吨盐?(用比例解)2.车队向灾区运送一批救灾物资,去时每小时行60km,6.5小时到达灾区。
回来时每小时行78km,多长时间能返回出发地点?(用比例解)3.红太狼罚灰太狼跑步,灰太狼1小时跑60千米,2小时跑多少千米?3小时、4小时、5小时呢?4.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8.4厘米,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5.学校举行团体操表演,如果每列25人,要排24列。
如果每列20人,要排多少列?(用比例解)6.王叔叔开车从甲地到乙地,前2小时行了100.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一共要用3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远?(用比例解)7.用一批纸装订练习本,如果每本30页,可以装订600本。
如果每天少用5页,可以装订多少本?8.我国发射的科学实验人造地球卫星,在空中绕地球运行6周需要10.6小时,运行14周要用多少小时?(用比例解)9.一种精密的仪器长0.5毫米,画在图纸上长时4.5厘米,你能求出这幅图的比例尺吗?10.一批纸,每本30页,可装订40本,每本25页,可装订多少本?11.连云港与南京相距330千米,画在比例尺是1:200000的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12.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个城市之间高速公路之间的距离是5.5cm。
在另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这条公路的图上距离是多少?13.工厂今年第一季度节约用煤960吨,照这样计算,今年一共可以节约煤多少吨?如果每吨煤280元,今年节约的煤值多少元?(先用比例方法求出第一个问题,再求第二个问题。
)14.2千克面粉可以烤制面包100克。
烤制同样的面包150克,需要面粉多少克?15.在比例尺为1 :6000000的中国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距离是10厘米,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6小时相遇。
典型问题实质移多补少,使每一份量都1.平均数问题关键确定总数量以及相对应的总份数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基本数量关系平均数×总份数=总数量例1 西西读一本书,前8天平均每天读24页,后5天共读了107页,她平均每天读多少页?例2 甲乙两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2千米,两车在距离中点16千米处相遇。
东西两地相距多少米?例3 鑫缘粮食加工厂3台磨面机4小时能磨面粉20.16吨,照这样计算,8台磨面机要磨面粉73.92吨,需要几小时?2.行程问题一般行程问题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相遇、相背问题速度和×时间(相遇时间)=路程和(相遇距离)路程和÷时间=速度和路程和÷速度差=时间追及问题速度差×时间(追及时间)=路程差(追及距离)路程差÷时间=速度差路程差÷速度差=时间3.归一、归总问题归一问题每份量保持不变。
先求每份量,再算所求量。
归总问题总数量保持不变。
先求总数量,再算所求量。
即时训练一、按要求填空。
1、学校买来彩色粉笔35盒,买来的白粉笔比彩色粉笔多45盒,一共买粉笔多少盒?(1)从问题出发进行思考:要求一共买来粉笔多少盒,必须知道()和(),题中()粉笔的盒数没有直接给出,必须先求来。
第一步:先算:第二步:再算:(2)从已知条件出发进行思考:已知“买来彩色粉笔35盒,买来的白粉笔比彩色粉笔多45盒”,可以知道(),用()的盒数加上()的盒数,就可以求出一共买粉笔多少盒。
2、补充条件再解答。
(1)苹果比梨少15千克,,梨有多少千克?(2)一批货物,用去4.5 吨,,这批货物原有多少吨?(3)五一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3/5,,男生有多少人?(4)鸡是鸭的2/3,,鸡有多少只?(5)在“文明礼貌月”活动中,五年级做好事75件,,两个年级一共做好事多少件?3、(1)一台挖土机每小时挖土60吨,8小时可以挖多少吨?(2)把这道题改编成求工作时间的应用题。
归一问题典型习题1. 安装一条水管,前4天装了180米,还要12天可装完,这条水管总长多少米?2. 修一条5千米的公路,3天修了1500米,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公路一共要几天?3. 小明3分钟做了36道口算题,做完108道口算题需要几分钟?4,一项工作,8个人12小时可以完成,如果减少2个人,每个人的工作效率相同,批么需要客少小时才能完成?5. 机床厂原计划20天制造240台机床,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制造4台,实际用了多少天?6.小华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3天看了36页,还要几天可以看完全书?7.一个果园请人帮忙摘苹果,4个人3小时共摘苹果480千克,照这样计算,5个人8小时可以摘多少千克苹果?8. 2台拖拉机4小时耕地96亩,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耕地360亩,需要几小时?9.3台磨面机8小时可磨面粉33.6吨,现在磨面机增加到12台,要磨面粉168吨,需要几小时?10.修一条1800米长的路,原计划用25人12天修完,实际增加了5人,几天可以修完?11.修路队8人5天修路2160米,照这样计算,增加10人要修路4860米,需要几天可以完成?12. 一辆汽车每天行驶6小时,2天可行驶510千米,如果要在3天内行驶1020千米,每天应行驶儿小时?13.服装厂承做-批服装,30个人每天工作9小时,40天可完成,后来调走5人,如果要提前4天完成任务,求每天应工作几小时?14. 15头牛4天吃草1260千克,照这样计算,30头牛10天可吃草多少千克?15.工厂计划做4320个零件,18个工人工作8小时完成了计划的一半,其余的如果在4小时内完成,需要增加多少个工人?16. 4台车床15分钟生产16200个蝶丝钉,3台这样的车床一小时可以生产多少个螺丝钉?17.工程队计划用60人5天修好一条长4800米的公路,实际上增加了20人,每人每天比计划多修了4米,实际修完这条路少用了几天?18. 5只猫5分钟可以捕捉5只老鼠,照这样计算,100分钟捕捉100只老鼠需要几只猫?19.李师傅计划加工552个零件,前5天加工了345个,照这样计算,还要加工几天才能完成任务?20.把一根木料锯成3段要12分钟,那么用同样的速度把这根木料锯成5段,需要几分钟?归总问题典型习题1.小华每天读24页书,12天可读完一本故事书,小明每天读36页书,几天可以读完同样的故事书?2.学校食堂运来批蔬菜,原计划每天吃50千克,30天吃完。
小学数学常见典型应用题——归一问题、归总问题一、方法指导1.归一问题根据已知条件,在解题时要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归一),如单位时间内的工作量、单位面积的产量、商品的单价、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等,然后再求出所求问题的应用题叫归一问题。
归一问题分为正归一问题和反归一问题。
(1)正归一总量÷数量=单一量单一量×新的数量=新的总量综合式:总量÷数量×新的数量=新的总量(2)反归一总量÷数量=单一量新的总量÷单一量=新的数量综合式:新的总量÷(总量÷数量)=新的数量2.归总问题归总问题是指解答时要先计算出总数量(称为“总”),然后再算出所要求的数量是多少的应用题。
归总问题暗含着“总”不变,即乘积不变,因此这类问题也可以用反比例知识解答。
解答归总问题的关键在于先求“总数”,且总数相等。
归总问题也是两组同类数量关系复合构成的。
二、典型例题例1:学校买5个同样的篮球共用375元,照这样计算,买13个这样的篮球要用多少元?分析:通过读题知道,这是一道一次正归一应用题。
我们可以先求出篮球的单价,再求出13个篮球的总价。
解:分步列式:375÷5=75(元)75×13=975(元)列综合算式:375÷5×13=75×13=975(元)答:买13个这样的篮球要用975元。
例2:李叔叔装一批计算机,每天装12台,30天以完成。
如果每天装15台,几天可以完成?分析:由题意可知这批计算机的总数量是一定的,因此要求几天完成,需要知道这批单位计算机共有多少台和每天装多少台。
现在知道每天装15台,所以要先求这批计算机共有多少台。
解:这批计算机共有多少台?12×30=360(台)要几天能完成?360÷15=24(天)综合算式:12×30÷15=360÷15=24(天)答:24天可以完成。
小学数学“归一问题”与“归总问题”总结+解题思路+例题整理一、归一问题【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答:需要1.92元。
例2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90÷3÷3=10(公顷)(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10×5×6=300(公顷)列成综合算式90÷3÷3×5×6=10×30=300(公顷)答:5台拖拉机6天耕地300公顷。
例3: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100÷5÷4=5(吨)(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5×7=35(吨)(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105÷35=3(次)列成综合算式105÷(100÷5÷4×7)=3(次)答:需要运3次。
二、归总问题【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
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归总问题应用题50道1.明明家离学校有200米,他走了4分钟,如果用同样的速度,从学校到少年宫明明走了12分钟。
学校到少年宫有多少米?2.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影院坐的下吗?3.有一块菜地,长12米,宽8米.如果每平方米收菜45千克,这块地可以收菜多少千克?4.甲有140元,甲的钱数是乙的2倍,甲乙共有多少元?5.一头小象重4吨,用一辆载重10吨的大货车运,一次最多能运几头小象?6.一个画展每天的开放时间是8:00—17:00,这个画展每天展出多长时间?7.有47千克苹果,平均分给幼儿园3个班。
每班分得多少千克,还剩多少千克?8.田丰庄园采摘香蕉820千克,已经运走420千克,剩下的每32千克装一箱,可以装多少箱?9.工厂要加工360个零件,小王5天可做完,用这样的速度,做8天能加工多少个零件?10.豆腐店有10袋黄豆,每袋50千克。
1千克黄豆能做4千克豆腐。
这些黄豆能做多少千克豆腐?11.同学们倡议捐400本图书给“手拉手”学校。
一至六年级各捐了58本,还要捐多少本就达到了400本?12.学校买来810本练习册,一年级领走168本,二年级领走165本,还剩多少本?13.小兔种了5行萝卜,每行9个。
送给邻居兔奶奶15个,还剩多少个?14.在方框里分别填哪几个数字,才能使商是一位数,并且没有余数?15.敌舰在我军舰前1500米处逃跑,我军舰在后面追。
敌舰每分钟行150米,我军舰每分钟行180米,多少分钟才能追上?16.学校准备用一些钱买奖品,买90支钢笔,每支5元,剩下100元买笔记本。
如果用这些钱只买每个8元的文具盒,最多可以买多少个?17.书架上的故事书比连环画少15本,书架上有杂志8本,有故事书32本。
连环画有多少本?故事书和连环画一共有多少本?18.三(1)班借29本,三(2)班借了38本,三(3)班借的书比一班和二班借的总数少34本,三 3)班借书多少本?19.一个坏了的水龙头每分钟要白白流掉68克水,1时浪费掉多少克水?20.图书馆共有126本书,放在3个书架,每个书架有6层。
归总问题应用题及答案姓名1、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24千米,照这样计算,5小时可以行驶多少千米?2、修一条长300米的公路,3天修了180米。
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公路需要多少天?3、学校买了3车大米共重15吨,后来又买了8车。
学校又买了多少大米?4、学校买了5张课桌,用去375元。
如果用675元买同样的课桌,可以买多少张?5、一本180页的故事书,小明4读了48 页。
照这样的速度,读完这本书还需要多少天?6、3个书架可以摆96本书,照这样计算,摆160本书需要增加几个书架?7、15辆卡车每天可以运煤360吨,照这样计算,25辆卡车每天可以多运多少吨煤?8、100千克油菜籽可以榨油33千克油,3600油菜籽可以榨多少千克菜籽油?要榨1650千克的菜籽油,需要多少千克油菜籽?9、一项工作,甲5天完成了3/10,照这样计算,他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多少天?10、某煤矿六月份计划采煤36000吨,前4天完成了计划的1/6,照这样的速度,可以提前几天完成任务?11、4台磨粉机6小时加工面粉1872千克,现在增加同样的磨粉机6台,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一半,能加工多少千克面粉?归总问题(反比例应用题)姓名1、张老师打印一份文件,如果每行排24个字,需要排21行。
如果每行排28个字,需要排多少行?2、图书室里每个书架摆250本书,需要18个书架。
现在有30个书架吗,每个书架只需摆多少本书?3、一辆汽车从甲地去乙地,每小时行驶60去千米,5.5小时到达。
返回时只用了5小时,返回时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4、一堆煤,每天烧0.8吨,可以烧42天。
现在每天节约0.1吨,可以烧多少天?5、一堆煤,计划每天烧0.6吨,30天烧完,实际多烧了6天,实际每天烧多少吨?6、某机床厂计划每天生产6台机床,40天可完成一批任务。
由于技术革新,实际提前10天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生产多少台机床?7、车队向灾区运送一批救灾物资,去时每小时行60千米,6.5小时到达。
14.归一、归总问题知识要点梳理一、归一问题1.归一问题来历:我国珠算除法中有一种方法,称为归除法,除数是几,就称几归;除数是8,就称为8归。
而归一的意思,就是用除法求出单一量,这就是归一的说法。
在解答某些应用题时,常常需要先找出“单一量”,然后以这个“单一量”为标准,根据其他条件求出结果。
用这种解题思路解答的应用题,称为归一问题。
所谓“单一量”是指单位时间的工作量、物品的单价、单位面积的产量、单位时间所走的路程等。
2.归一问题有两种基本类型如下:先求单一量再一一次归一:一步求单一量正归一:求几个单一量一-二次归一:两步求单一量反归一:先求单一量再求包含几个单一量(除)3.正、反归一问题的相同点是:第一步先求出单一量;不同点是:第二步正归一是乘法,反归一是除法。
二、归总问题与归一问题类似的是归总问题,归一问题是找出“单一量”,而归总问题是先找出“总量”,然后再根据其他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
所谓“总量”是指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亩地上的总产量、总路程、总产量、工作总量、物品的总价等。
数量关系:1份数量X份数=总量总量;1份数量=份数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解题思路: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考点精讲分析典例精讲考点1正归一问题【例1】一只小蜗牛6分钟爬行12分米,照这样速度1小时爬行多少米?【精析】为了求出蜗牛1小时爬多少米,必须先求出1分钟爬多少分米单一量(一次归一)即蜗牛的速度,然后以单一量为依据按要求算出结果。
【答案】①小蜗牛每分钟爬行多少分米?12:6 = 2(分米)②1小时爬几米?1小时=60分2 X60=120 (分米)=12 (米)答:小蜗牛1小时爬行12米。
【归纳总结】一般情况下第一步先求出单一量,第二步求几个单一量是多少。
【例2】王奶奶家养了5头奶牛,7天产牛奶630千克,照这样计算,8头奶牛15 天可产牛奶多少千克?【精析】第一步先算1头奶牛7天产的牛奶为单一量一次归一,再算1头奶牛1天产的牛奶为单一量二次归一,最后8头奶牛15天可产牛奶多少千克。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2:归总问题(含解析)典型应用题:1.归一问题02归总问题【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
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走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1份数量×份数=总量总量÷1份数量=份数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王大伯家的干草够8只牛吃一个星期的,照这样计算,这些草够4只牛吃()天?解:1、可以算出这些草够1只牛吃多少天,用8×7=56(天)。
2、算4只牛能吃多久,用56÷4=14(天)。
例2小青家有个书架共5层,每层放36本书。
现在要空出一层放碟片,把这层书平均放入其它4层中,每层比原来多放()本书。
解:方法一:1、根据题意可以算出书架上有5×36=180(本)书。
2、现在还剩下5-1=4(层)书架。
3、所以每层书架上有180÷4=45(本)书。
比原来多45-36=9(本)书。
方法二:也可以这样考虑,就是要把其中一层的36本书平均分到其他4层,所以每层比原来多放36÷4=9(本)书。
例3一个长方形的水槽可容水480吨,水槽装有一个进水管和一个排水管。
单开进水管8小时可以把空池注满;单开排水管6小时可以把满水池排空,两管齐开需要多少小时把满池水排空?解:1、要求两管齐开需要多少小时把满池水排光,关键在于先求出进水速度和排水速度,进水每小时480÷8=60(吨);排水每小时480÷6=80(吨)。
2、当两管齐开,排水速度大于进水速度,即每小时排80-60=20(吨)。
3、再根据总水量就可以求出排空满池水所需的时间。
480÷20=24(小时)。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归总问题【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
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1份数量×份数=总量总量÷1份数量=份数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
原来做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解(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米)(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套)列成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套)答:现在可以做______套。
【针对训练】1.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60千米,4小时到达。
若要3小时到达,则每小时需要多行多少千米?2.修一条公路,原计划60人工作,80天完成。
现在工作20天后,又增加了30人,这样剩下的部分再用多少天可以完成?3.小豪家有个书架共5层,每层放36本书,现在要空出两层放碟片,把这些书放入3层中,每层比原来多放多少本?4.用载重量10吨的大卡车4辆来运木材,运5次就可以将全部木材运完,现在要求2次要运完。
(1)这批木材一共有多少吨?(2)如果两次运完,那么一次必须运多少吨?5.一段水渠预计由40名民工15天挖完,挖了5天后又增加了10名民工,每个民工的工作效率相同。
(1)还需要几天完成?(2)可以提前几天完成?6.学校购进练习本16捆,每捆100本,现在把练习本分成40本一捆,正好够分给每班一捆,学校一共有多少个班级?7.用载重量12吨的大卡车4辆来运水泥,运5次就可以将一堆水泥全部运完,如果要求2次运完,需要增加载重量相同的卡车几辆?8.食堂运来一批蔬菜,原计划每天吃45千克,10天可以消费完这批蔬菜,后来根据大家意见,每天比原计划多吃5千克,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9.小明家装修房屋,用边长4分米的方砖480块正好铺满书房地面。
六年级数学教案——归总应用题2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了解归总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够正确地解答这种应用题。
2、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乘、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构特征和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学画线段图,并借助线段图分析题中数量关系。
教具准备投影片或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索、领悟方法1、学习例5(为了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理解、计算,将例题进行了改编)。
(1)教师说:小华读一本书,如果每天读9页,几天可以读完?(学生各抒已见)。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告诉他们:知道每天读12页,6天可以读完。
现在你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3)小组展开讨论,并独立列式试做。
(教师注意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
)(4)小组汇报自己的想法,教师点拨,小组间相互质疑问难。
(5)教师根据小组的汇报情况,边小结边进行必要的板书:先求这本书一共多少页?126=72(页)再求几天能读完?729=8(天)(6)让学生根据分步算式,独立列出综合算式。
2、改编例题,引出题目:(如果小华8天读完,他每天读几页?)(1)学生独立思考,并试着列式解答出来。
(2)请一名学生汇报。
通过学生之间的质疑问难,教师根据出现的情况,及时进行小结:要求每天读几页?首先知道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遇到问题,一定要分析清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
3、比较例题和改编的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
相同点:都是先求这本书的总页数。
不同点:例题是求几天读完,改编后的问题是求每天读几页。
4、教科书第112页做一做的第2题和例5,让学生独立完成。
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1、做练习二十五的第1题。
让学生认真读题,独立完成,并找出两个小题的异同点。
2、教师:小林从家往学校走,每分走100米,需要用8分走到学校。
如果每分走80米,你知道需要用几分走到吗?让学生说一说想法,然后独立列式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