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 格式:docx
- 大小:22.19 KB
- 文档页数:6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实训报告实训报告:利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编制
古今中外,财务报表是公司、政府以及大量个人最主要的经济状况报告。
财务报表可以从财政状况、财务状态以及所有者权益等方面彰显公司或者个人的经济状况。
无论何种情况,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都是公司最基本的两大财务报表,也是揭示公司经济状况的重要依据。
因此,能够编制准确合理的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对测算公司经济状况有着极大的作用。
本次实训,我们实践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
穿越财务报表的每一行,每一列的数据,使用的学术语言也逐步清晰,整个实训过程中将准确、完整的地填写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所有内容十分精确准确。
实践过程中,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公司的经济状况;掌握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编制的相关规则,帮助我们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更好的处理和解决金融问题;深入了解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重要性,以及可以从中深刻的理解财政状况、财务状态以及所有者权益等重大问题。
总之,本次实训,我们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了利润表及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每个同学们都双手投入,踊跃发言,在老师的讲解和指导下,一起完成一份可靠准确的财务报表。
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编制与分析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企业财务报表中最为重要的两类报表之一,用于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进行编制和分析。
本文将从编制和分析两个方面详细介绍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一、资产负债表编制与分析资产负债表是一种静态财务报表,展示了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
资产负债表主要由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部分组成。
资产表示企业的经济资源,负债则代表企业的债务和负债,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投资。
编制资产负债表需要按照一定的格式和规定进行。
一般来说,资产负债表按照流动性和非流动性分类,将资产和负债划分为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四个部分,并将所有者权益列在最后。
分析资产负债表时,可以采用一些重要的财务指标,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本结构比率等,来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流动性和财务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对资产负债表进行趋势分析,比较不同期间的财务数据,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和变化趋势。
二、利润表编制与分析利润表是一种动态财务报表,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收入和费用情况,以及净利润的情况。
利润表主要由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和净利润四个部分组成。
编制利润表需要按照一定的格式和规定进行。
一般来说,利润表分为销售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利润、税前净利润和净利润等几个部分进行列示。
分析利润表时,可以采用一些重要的财务指标,如毛利率、净利率、营业利润率等,来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
同时,利润表的趋势分析也很重要,通过对不同期间的利润表进行比较,了解企业盈利能力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三、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分析方法正确认识和分析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是企业财务管理和决策的重要基础。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可以通过一些分析方法来深入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
1.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横向比较:比较不同期间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了解企业在特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
资产负债表:资产:1.货币资金=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2.短期投资=短期投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3.应收票据=应收票据4.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借)-应计提“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5.预收账款=应收账款(贷)6.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应计提“其他应收款”的“坏账准备”7.“存货=各种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货销商品等”存货=材料+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生产成本等-存货跌价准备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以及库存商品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的企业,应按加或减材料成本差异、商品进销差价后的金额填列。
8.待摊费用=待摊费用[除摊销期限1年以上(不含1年)的其他待摊费用]9.其他流动资产=小企业除以上流动资产项目外的其他流动资产10.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小企业不准备在1年内(含1年)变现的各种投权性质投资账面全额]11.长期债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小企业不准备在1年内(含1年)变现的各种债权性质投资的账面余额;长期债权投资中,将于1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应在流动资产类下“1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项目单独反映.]12.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其原价也包括在内]13.累计折旧=累计折旧[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其已提折旧也包括在内]14.工程物资=工程物资15.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清理(借)[“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期末为贷方余额,以“-”号填列]16.无形资产=无形资产17.长期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期末余额-“将于1年内(含1年)摊销的数额”18.其他长期资产=“小企业除以上资产以外的其他长期资产”负债:19.短期借款=短期借款20.应付票据=应付票据21.应付账款=应付账款(贷)22.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借)23.应付工资=应付工资(贷)[“应付工资”科目期末为借方余额,以“-”号填列]24.应付福利费=应付福利费25.应付利润=应付利润26.应交税金=应付利润(贷)[“应交税金”科目期末为借方余额,以“-”号填列]27.其他应交款=其他应交款(贷)[“其他应交款”科目期末为借方余额,以“-”号填列]28.其他应付款=其他应付款29.预提费用=预提费用(贷)[“预提费用”科目期末为借方余额,应合并在“待摊费用”项目内反映]30.其他流动负债=“小企业除以上流动负债以外的其他流动负债”31.长期借款=长期借款32.长期应付款=长期应付款33.其他长期负债=反映小企业除以上长期负债项目以外的其他长期负债,包括小企业接受捐赠记入“待转资产价值”科目尚未转入资本公积的余额。
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编制与分析掌握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编制与分析的技巧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编制与分析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和利润表(Income Statement)是财务报表中最为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们可以为企业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帮助管理人员和投资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掌握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编制与分析技巧对于正确理解和运用财务报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基本概念、编制方法以及分析技巧。
一、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与分析资产负债表是企业在一个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总结。
它按照一定的格式反映了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其在特定时间点上的资产结构、负债结构和净值情况。
1.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报表日期:资产负债表的编制需要确定一个特定的日期,通常是企业的会计年度末或报表期末。
(2)分类资产和负债:将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分类,常见的类别包括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等。
(3)计算净资产:净资产是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也就是所有者权益。
净资产可以由资产总额减去负债总额来计算。
2. 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对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其财务状况以及潜在的问题和机会。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资产负债表分析指标:(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可以衡量企业偿付短期债务的能力。
流动比率越高,代表企业具有更强的偿付能力。
(2)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指除去存货后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可以衡量企业去除存货后的实际偿付能力。
速动比率越高,代表企业具有更强的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3)负债比率:负债比率是负债总额与净资产的比值,可以反映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财务风险。
负债比率越高,代表企业承担的债务越重,财务风险也就越高。
(4)资产周转率:资产周转率是销售收入与资产总额的比值,可以衡量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
如何正确编制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编制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是财务报表中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两种报表。
利润表记录了企业某一阶段内的收入和费用,以及利润和损失的情况。
而资产负债表记录了企业某一时刻的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的状况。
这两种报表是企业财务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也是外界评估企业价值的重要依据。
对于企业而言,如何正确编制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是十分重要的。
一.利润表的编制步骤1.确定会计期间企业应根据会计原则规定确定其会计期间,会计期间应一年。
一般企业会选择日历年作为其会计期间。
2.收入项目的确定确定收入项目需要对该企业的业务范围进行仔细的辨析,以便将收入项目归类。
常见的收入项目有销售收入、利息和投资收益、出租收入等。
企业应注意在收入方面的准确性,收入项目必须记录在正确的期间内。
3.费用项目的确定费用指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内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包括劳动力成本、租金、水电费及营销费用等。
对于某些不常规的成本,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
4.利润和损失的计算利润表的核心是计算企业的净收益。
通常,利润表的前半部分是记录企业的收入和费用,而后半部分是记录企业的净收益。
企业的净收益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过减去成本、费用及税后所剩下的金额。
如:净收益=总收入-总成本-总费用-所得税。
5.编制利润表根据上述四个步骤,就可以开始编制利润表了。
首先需要编制企业的总收益表,然后再通过分类编制成份利润表,最后得出企业的净收益。
编制完利润表后需要进行核对,确保利润表的准确性。
二.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步骤1.确定会计期间与编制利润表一样,企业应根据会计原则规定确定其会计期间,会计期间应一年。
一般企业会选择日历年作为其会计期间。
2.资产项目的确定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控制并能为其所拥有的未来经济利益的物品或资源。
资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类,其中流动资产指的是可快速转变为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资产,例如现金、存货和应收账款等,而非流动资产指的是不能快速转变为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资产,例如房屋和机器设备等。
甲公司为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税率为25% ;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核算。
该公司2007年末资产负债表如表1所示。
其中,〃应收账款”科目的期末余额为800000元,“坏账准备”科目的期末余额为1800元。
其他资产都没有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表1 资产负债表会企01表编制单位:甲公司总裁2007年12月31日单位:元(I) 借:银行存款1638000贷:主营业务收入1400000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38000(2 )借:应收账款式702000贷:主营业务收入600000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2000(3) 借:银行存款102000贷:应收账款式 102000(4)借:应收票据585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500000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000(5) 借:银行存款545000借:原材料200000贷:材料采购199600 材料成本差异400(II)借:固定资产172940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12)借:工程物资300000贷:银行存款 300000 (13) 借:在建工程456000贷:应付职工薪酬 456000(14) 借:固定资产 2800000财务费用 40000贷:应收票据 585000 ⑹ 借:银行存款400000贷:应收票据400000⑺借:应付票据200000贷:银行存款200000⑻借:材料采购300000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351000 ⑼借:原材料 190000材料成本差异 10000贷:材料采购200000(10)借:材料采购199600银行存款468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其他货币资金 51000339322340002906020200017) 贷:在建工程 15) 借: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贷 贷 贷 280000040000 360000 400000借:固定资产清理1000 1000借:银行存款1600固定资产 银行存款 固定资产清理1600借:营业外支出一处理固定 资产损失39400贷:固定资产清理39400借: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300000贷:固定资产800000借: 款 60000016)贷:固定资产清理600000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一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 借:生产成本1400000贷:原材料1400000 借:制造费用100000贷:周转材料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100000 70000 5000500000银行存100000 100000贷:材料成本差异75000借:应付职工薪酬10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0借:生产成本 19) 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成本77000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160000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 借:管理费用贷:累计摊销22)借:制造费用贷:银行存款18)20)21)用 5500002000030000贷:应付职工薪酬600000借:生产 28004200贷:应付职工薪酬84000借:制造费40000 200000 120000 120000 180000180000借:销售费用40000贷:银行存款40000借:生产成本46780023) 24)25) 26)40)41)贷:制造费用46780028)借:库存商品2564800贷:生产成本25648002引借:银行存款3000000贷:长期借款300000030)借:在建工程400000 财务费用 20000 贷:应付利息42000031)借:应付利息420000贷:银行存款42000032) 借:长期借款 2000000短期借款500000贷:银行存款250000033)借:库存商品16000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720 营业务支出一债务重组损失4680贷:应收票据23400借:银行存款33000贷:交易性金融资产一成本26000 —公允价值变动4000投资收益3000贷:坏账准备1800固定资产减值准备60000借:主营业务收入 2500000 营业外收入 100000 34)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投资收益4000借:交易性金融资产一成本206000投资收益4000贷:银行存款210000借: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000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1500000借:营业税金及附加4000 贷:应交税费一应交教育费附加4000借:4000交易性金融资产一公允价值变动4000 1500000 35) 资产减值损失6180036)投资收益3000贷:本年利润2603000借:本年37) 贷:主营业务成本1500000营业税金及附加4000 38)销售费用4000039)闰1904080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营业外支出(42 )利润总额=2603000-1904080=698920 (元)应纳税所得额=698920+60000=758920(元)应交所得税为二758920*25%二189730 (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为60000*25%二15000 (元)所得税费用=189730-15000=174730贷: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 (45)借: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200000登记账簿、结账根据年初资产负债表和上述会计分录编制年末资产负债表表 2所示表1资产负债表会企01表 编制单位:甲公司总裁2008年12月31日单位:元194200 60000 61800 44080借:所得税费用174730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应交税费一应交所得税借:本年利润15000189730174730贷:所得税费用(43)提取10%法定盈余公174730借:利润分配一提取法定盈余公积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52419 52419(44)借: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52419贷:利润分配一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借:本年利润52419524190(元) 524190--应交教育费附加 4000--应交所得税189730贷:银行存款393730利润表如表3所示会企02表单位:元表3利润表2008年度现金流量表如表4所示会企03表现金流量表现岀 表4。
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如何编制一,资产负债表:根据总账余额直接填列:应收股利,短期借款,应付票据。
根据总账余额计算填列“货币资金”项目=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其他应收款”项目=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存货”项目=在途物资+库存商品+生产成本—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项目=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项目=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根据明细账余额分析填列应收账款=借方合计—坏账准备预收账款=贷方合计应付账款=贷方合计预付账款=借方合计待摊费用=待摊费用借方+预提费用借方+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待摊费用预提费用=预提费用贷方+待摊费用贷方。
二,利润表:第一步:从营业收入出发,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投资收益,计算得出营业利润。
第二步:以营业利润为基础,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即可计算得出利润总额。
第四步:以利润总额为基础,减去所得税费用,计算得出净利润。
如果利润表的格式要求反映利润分配情况,还要增加两个步骤:其一,以净利润加上前期未分配利润等,计算得出可供分配的利润;其二,从可供分配的利润中减去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金、法定公益金并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得出未分配利润。
如果利润表不反映利润分配情况,可在利润表之外单独编制利润分配表予以揭示。
现行会计制度就是按照后一种方式来列示利润分配情况的。
简单点说吧:第一步,以主营业务收入为基础,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计算主营业务利润;第二步,以主营业务利润为基础,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减去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计算出营业利润;第三步,以营业利润为基础,加上投资净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计算出利润总额;第四步,以利润总额为基础,减去所得税,计算净利润(或净亏损)。
一、编制资产负债表的方法: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表是根据总账账户期末余额分析填列的。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三篇《篇一》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企业财务报表中的两大重要报表,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编制这两个报表需要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细致的财务分析。
为了确保编制的报表准确无误,制定一个详细的工作计划,以确保工作的高效和质量。
1.收集数据:收集企业近期的财务数据,包括资产、负债、收入、成本等信息。
2.整理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编制资产负债表:根据整理后的数据,编制企业的资产负债表。
4.编制利润表:根据整理后的数据,编制企业的利润表。
5.分析报表:对编制好的报表进行分析,解读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6.审核报表:对编制好的报表进行审核,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7.第一阶段:收集数据(3天)–第一天:确定数据来源,联系相关部门,获取所需财务数据。
–第二天:整理收集到的数据,检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三天:完成数据的初步整理,准备进入下一阶段。
8.第二阶段:编制报表(5天)–第四天:根据整理后的数据,开始编制资产负债表。
–第五天:根据整理后的数据,开始编制利润表。
–第六天:完成报表的编制,进行初步的报表分析。
9.第三阶段:审核报表和分析报表(2天)–第七天:对编制好的报表进行审核,检查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八天:对审核后的报表进行深入分析,解读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工作的设想:在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我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我会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和专注度,以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我也会与相关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以便及时获取所需的数据和信息。
根据上述的工作内容和规划,制定以下工作计划:1.每天早上召开工作例会,回顾前一天的工作进展,安排当天的任务。
2.在收集数据的阶段,与相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在编制报表的阶段,严格按照财务报表的编制原则和标准进行工作,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财务报表是一份公司或组织在特定时间范围内的财务状况和业绩的总结。
它是一个重要的工具,用于了解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和经营绩效。
财务报表编制和分析通常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本文将探讨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方法,以及它们对企业决策和投资的重要性。
一、财务报表编制方法1. 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资产负债表是企业在特定日期内的财务状况的快照。
它将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列入一个表格。
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负债包括应付账款、短期负债等;所有者权益由资本和留存收益构成。
编制资产负债表时,需要按照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和重要性排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利润表(Income Statement)利润表(也称为损益表)显示了企业在特定期间内的销售收入、费用和利润。
它反映了企业的盈亏状况。
编制利润表需要按照收入、成本和费用的顺序排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利润表的计算方法包括销售收入减去销售成本,再减去费用和税项。
3. 现金流量表(Cash Flow Statement)现金流量表反映了企业特定期间内现金流动的来源和运用情况。
它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三个部分。
经营活动包括销售收入和费用支付;投资活动包括购买固定资产和出售投资;融资活动包括发行股票和偿还贷款。
编制现金流量表需要准确记录现金的流入和流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财务报表分析方法1. 比率分析(Ratio Analysis)比率分析是根据财务报表中的数据计算和比较各项财务指标的方法。
常用的比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销售净利率等。
比率分析可以帮助分析师或投资者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运营效率和投资回报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点或不同企业的比率,可以找出企业的强项和改进空间。
2. 垂直分析(Vertical Analysis)垂直分析是将财务报表中的各项数据转化为百分比,将其与基准数进行比较的方法。
会计三大报表编制方法-会计报表怎么编制会计三大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有了科目汇总表的话,哪个表先编都无所谓,只是编完了要核对一下表间关系,一般状况很多人喜爱先编利润表,再编资产负债表,最的编现金流量表。
1.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资产负债表是总括反映公司红一定日期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信息的会计报表,它说明公司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的经济资源、所承当的经济义务和公司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
2.利润表的编制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
例如,反映某企业1月1日~1 2月3 1日经营成果的利润表,由于它反映的是某一期间的状况,所以义称为动态报表。
在利润表中,费用应该按照功能分类,分为从事经营业务发生的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3.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现金流量表集中反映一定期间内氽业现金的来源和运用。
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规定,现金流量表每年编制一次。
实际上,现金流量的一定期间就是从年初到年末,现金流量表要披露的信息就是企业从年初到年末这个期间的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和现金净流量三个方面的内容。
2会计三大报表分别是什么三大报表分别是: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形成的财务报表。
它反映了一定期间企业的收入和相应的成本、费用以及最终形成的利润。
我国采纳的是多步式利润表,即分步进行计算,包括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以及净利润。
资产负债表,资产按流动性强弱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或长期资产),负债按偿还期的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包括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及现金等价物(一般指在将来3个月内能够变现,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为编制基础,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的现金(含上述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下同)流入、流出以及净流量增减变动状况的财务报表。
因为先在利润表计算出利润,才干填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和现金流量表的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3会计报表编制要求(1)编制会计报表时,在会计计量和填报方法上,应坚持前后会计期间的一致性,不能随意变动。
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编制方法资产负债表(又称财务状况表)和利润表(又称损益表)是财务报表中最重要的两个部分,用于反映一个企业或组织在特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编制这两个报表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原则,保证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本文将介绍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1.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资产负债表主要反映企业在特定日期内的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
其编制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1 确定资产类别资产类别包括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和其他资产。
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等,非流动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需要将企业所有的资产按照类别进行归类。
1.2 确定负债类别负债类别包括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流动负债包括应付账款、短期借款等,非流动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需要将企业所有的负债按照类别进行归类。
1.3 计算企业资产总额资产总额等于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的总和。
将每个资产类别的金额相加,得到企业的资产总额。
1.4 计算企业负债总额负债总额等于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的总和。
将每个负债类别的金额相加,得到企业的负债总额。
1.5 计算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等于资产总额减去负债总额。
所有者权益也可以通过计算所有者投入资本、留存收益等来得到。
1.6 编制资产负债表将以上计算得到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按照特定的格式进行排列,形成资产负债表。
2.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利润表主要反映企业在特定时期内的收入、成本和利润情况。
其编制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确定收入类别收入类别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
主营业务收入是企业主要经营活动的收入来源,其他业务收入是指非主营业务带来的收入。
2.2 确定成本类别成本类别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等。
主营业务成本是指与主营业务直接相关的费用,其他业务成本是指与其他业务直接相关的费用。
2.3 计算总成本总成本等于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的总和。
一、资产负债表的公式
(1)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2)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预收明细账借方余额--坏账准备
(3)预付款项= 应付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预付账款借方余额
(4)应付账款=应付明细账贷方余额+预付明细账贷方余额(5)预收款项=预收明细账贷方余额+应收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
(6)存货=原材料+库存商品--材料成本差异
(7)流动资产合计=货币资金+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存货+待摊费用
(8)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清理
(9)非流动资产合计=固定资产+长期待摊费用
(10)资产合计=流动资产合计+非流动资产合计
(11)所有者权益合计=实收资本+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本年利润
(12)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期末余额
(13)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期末余额-累计摊销余额-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余额
二、利润表公式
(1)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2)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3)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
(4)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5)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25%
(6)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三、资产类(费用,成本)账户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
期借方发生额(增加额)-本期贷方余额(减少额)四、权益类账户(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收入、利润)
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余额(增加额)-本
期借方余额(减少额)。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编制及调整情况分析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财务报表中最常见的两个表格,用于监测企业在特定期间获得的财务结果。
这两个表格可以在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财务状况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会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及调整情况进行分析。
一、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及调整情况分析资产负债表是一个反映企业在某个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报表。
资产负债表主要分为资产和负债两大部分,资产是企业在特定日期所拥有的资源,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负债则涉及企业在特定日期需要偿还的债务,包括无息负债和有息负债两种。
如果你正在考虑编制资产负债表,对于有关资产的信息,你需要收集包括公司银行账户、现金、证券投资、应收账款、存货和固定资产等信息。
而对于负债部分,你需要退税、应付账款、短期借贷和长期借贷等信息。
调整资产负债表是为了保持其准确性。
财务调整是指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业务操作进行调整,以便在准确反映公司实际情况的同时,降低公司风险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二、利润表的编制及调整情况分析利润表是报告企业在一个特定时间内的经济情况的财务报表。
利润表包括收入、成本和利润等信息。
企业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利润表的编制来了解公司是否实现了盈利,同时可以监测公司的经营情况。
编制利润表时,首先需要确定企业在特定的财务周期内所获得的总收入。
收入一般包括销售收入、服务费用、利息和其它收入等。
然后计算总成本,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财务调整也是必要的,以确保利润表上的数字准确反映公司的财务状态。
调整通常涉及如退坏账、折旧、修理等费用。
三、编制及调整二者联系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财务报表中最常见的两个表格。
资产负债表是一个反映企业在某个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报表,而利润表是报告企业在一个特定时间内的经济情况的财务报表。
虽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都有各自不同的目的,但是它们是相互关联的。
例如,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和负债数量影响了财务周期内的利润表数据。
因此,在编制及调整这两个财务报表时,我们需要了解其中的联系,同时确保它们互相匹配,尽可能准确地描绘公司的财务状态和经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