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细粉体微胶囊红磷阻燃剂的研制
- 格式:pdf
- 大小:115.32 KB
- 文档页数:3
《聚乳酸-微胶囊红磷系列阻燃材料的性能研究》篇一聚乳酸-微胶囊红磷系列阻燃材料的性能研究一、引言随着人们对安全性能要求的提高,阻燃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聚乳酸作为一种环保型生物基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但其易燃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因此,研究聚乳酸/微胶囊红磷系列阻燃材料的性能,对于提高聚乳酸的阻燃性能、拓宽其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聚乳酸/微胶囊红磷系列阻燃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详细研究。
二、材料制备聚乳酸/微胶囊红磷系列阻燃材料的制备主要采用物理共混法。
首先,将微胶囊红磷与聚乳酸进行混合,通过熔融共混、冷却、粉碎等工艺,制备出聚乳酸/微胶囊红磷复合材料。
在制备过程中,需控制好混合比例、温度、时间等参数,以保证复合材料的性能稳定。
三、性能研究1. 阻燃性能聚乳酸/微胶囊红磷系列阻燃材料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
当材料受到火焰作用时,微胶囊红磷能够迅速分解并释放出不可燃气体,降低材料表面的温度,从而达到阻燃的效果。
此外,红磷与聚乳酸之间的相互作用还能提高材料的成炭能力,进一步增强其阻燃性能。
2. 物理性能聚乳酸/微胶囊红磷系列阻燃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
其力学性能、热稳定性、抗老化性能等均得到显著提高。
这主要得益于微胶囊红磷的加入,使得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更好地分散应力,提高材料的韧性。
同时,红磷的加入也增强了材料的热稳定性,提高了其耐热性能。
3. 环境友好性聚乳酸作为一种生物基材料,具有较好的环境友好性。
而微胶囊红磷的加入并未对材料的环保性能造成影响。
此外,该阻燃材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毒性较低,有利于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四、影响因素1. 微胶囊红磷含量微胶囊红磷的含量对聚乳酸/微胶囊红磷系列阻燃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当红磷含量较低时,材料的阻燃性能较差;而当红磷含量过高时,虽然能提高阻燃性能,但可能会影响材料的物理性能。
因此,需通过实验确定最佳的红磷含量。
微胶囊化红磷的阻燃机理及其在聚合物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微胶囊化红磷阻燃剂的优越性能及制备方法,探讨了微胶囊化红磷的阻燃机理,综述了微胶囊红磷阻燃剂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并且列举了该阻燃剂在聚合物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字:微胶囊化红磷;阻燃机理;应用1 优越性能1.1 红磷的缺点红磷是一种优良的无机阻燃剂,阻燃效率高,与其他阻燃剂相比,达到相同阻燃级别所需添加量少,因而对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影响小。
但它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潮、氧化生成磷酸并释放出剧毒的磷化氢气体;同时,红磷与大多数聚合物的相容性较差,影响产品的阻燃与力学性能。
如果将普通红磷微胶囊化,则可从根本上克服上述缺点,因而受到了各国科研人员的高度重视[1,2]。
红磷作为阻燃剂,存在下述缺点: 1)红磷在空气中很容易吸收水分,生成H3PO4,H3PO3,H3 PO2等物质,使制品表面被腐蚀而失去光泽和原有的性能,并慢慢向内层深化;2)红磷与树脂的相容性差,不仅难以分散,也会导致合成材料的性能下降;3)红磷长期与空气接触,在生成磷的含氧酸的同时,会放出剧毒的PH3气体,污染环境;4)红磷的吸湿性和表面不稳定性对塑料制品的物理性能有不良影响,尤其对弱电元件的漏电性和高压元件的绝缘性影响更甚;5)红磷易被冲击所引燃,干燥的红磷粉尘具有燃烧及爆炸危险;6)红磷的深紫红色易被阻燃的制品着色。
上述缺点严重限制了红磷的直接应用。
因此,红磷作为阻燃剂,只有经过表面处理后才有实际的应用价值[3,4]。
1.2 微胶囊化红磷的优点微胶囊化红磷(亦称包覆红磷)是国际上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高效新型阻燃剂,是在细微的红磷粉末上,通过各种方法在其表面包覆一层极薄的高分子薄膜或氧化物薄膜。
它不仅克服了红磷在使用中的几乎全部缺点,同时赋予其新的优越性能:热稳定好,易于高聚物相容,无毒无味低烟,耐候性好,贮存期长,用量少,阻燃效果好,应用广泛等[5]。
它不但可克服卤锑系阻燃剂燃烧时烟雾大、放出有毒气体及腐蚀性气体等缺陷,同时还可克服有机P-N 膨胀型阻燃剂价格昂贵、无机阻燃剂添加量大等缺点[6]。
红磷阻燃剂制作工艺
红磷是一种常见的阻燃剂,它可以在高温下释放出磷化氢气体,从而减缓或阻止火焰的蔓延。
然而,红磷的使用需要谨慎,因为它
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危险性。
以下是一般红磷阻燃剂的制作工艺:
1. 原料准备,制备红磷阻燃剂的原料主要包括红磷、载体材料(如塑料、橡胶等)以及其他辅助添加剂。
2. 红磷处理,红磷通常以粉末状存在,需要进行处理以确保其
与载体材料的良好混合。
处理方法可以包括研磨、球磨等,以提高
红磷的分散性和与载体材料的接触面积。
3. 混合制备,将处理后的红磷与载体材料以及其他添加剂按照
一定的配方比例进行混合,确保各组分均匀分散。
4. 加工成型,将混合物进行加工成型,可以采用挤出、压延、
注塑等工艺,制成所需的红磷阻燃剂制品。
5. 产品检测,对制备好的红磷阻燃剂进行必要的检测,包括阻
燃性能、机械性能、热稳定性等,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制备红磷阻燃剂的工艺需要严格控制红磷的使用量和处理过程,以及对产品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进行评估。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生产过程安全可靠。
最后,产品的使用和处置也需要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微胶囊红磷生产工艺微胶囊红磷是一种用于阻燃材料的重要原料,它具有较高的阻燃性能和抗击打性能,在建筑、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下面将介绍一种微胶囊红磷的生产工艺。
微胶囊红磷的生产工艺包括胶囊化过程和封装过程。
首先是胶囊化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红磷粉末和壳料经过混合搅拌后形成红磷胶囊。
1. 准备工作:准备所需的原材料,包括红磷粉末和壳料。
确保原材料质量合格。
2. 搅拌混合:将红磷粉末和壳料按一定比例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混合。
混合的目的是将红磷均匀地分散在胶囊中。
3. 加胶:将一定量的胶料加入搅拌机中,与红磷粉末和壳料混合。
胶料的添加有助于形成坚固的胶囊壁。
4. 加水:在搅拌的同时逐渐加入适量的水,形成胶囊化反应。
水的加入导致红磷粉末和胶料发生反应,使其黏结在一起。
5. 形成胶囊:搅拌一段时间后,红磷胶囊开始形成。
搅拌机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转速和时间来控制胶囊的大小和形状。
接下来是封装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将红磷胶囊进行封装,使其稳定并便于携带和使用。
1. 定型:将形成的红磷胶囊进行固化,使其保持形状和大小。
这一步通常需要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
2. 干燥:将固化的红磷胶囊进行干燥,去除其中的水分。
干燥的时间和温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3. 封装:将干燥的红磷胶囊放入适合的封装材料中,如塑料袋或钢盒中。
封装的目的是保护红磷胶囊,防止其受潮和受损。
4. 包装:将封装好的红磷胶囊进行包装,以便于储存和运输。
包装材料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如纸箱、木箱或塑料袋等。
通过胶囊化和封装过程,微胶囊红磷的生产工艺可以将红磷粉末固定在胶囊中,并对其进行保护和封装。
这种生产工艺可以保证红磷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且使其更方便地使用和储存。
微胶囊红磷的阻燃性能和抗击打性能使其成为阻燃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