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2
潮汐是什么潮汐(tides)是发生在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由于天体是运动的,各地海水所受的引潮力不断在变化,使地球上的海水发生了时涨时落的运动,形成潮汐现象。
人类们的祖先为了表示生潮的时刻,把发生在早晨的高潮叫潮,发生在晚上的高潮叫汐。
潮汐现象是月亮起主导作用,月球的引力使地球的向月面和背月面的水位升高,海水出现升降、涨落与进退,由此出现潮汐。
大洋潮汐是在月球、太阳等天体引力作用下产生的,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月球对地球上的海水有吸引力,人们把吸引海水涨潮的力称为引潮力。
1引证解释潮汐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
在白天的称潮,夜间的称汐,总称“潮汐”。
一般每日涨落两次,也有涨落一次的。
外海潮波沿江河上溯,又使得江河下游发生潮汐。
由于夏历是以月相变化为依据,其有一大作用是可以反映潮汐,潮汐现象是月亮起主导作用,以月相变化为依据的夏历是古时指导海事活动指南。
月球对地球海水有吸引力,地球表面各点离月球的远近不同,正对月球的地方受引力大,海水向外膨胀;而背对月球的地方海水受引力小,离心力变大,海水在离心力作用下,向背对月球的地方膨胀,也会出现涨潮。
形容具有与潮汐现象相似特性的事物:潮汐车道、潮汐客流等。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潮汐去还,谁所节度?”宋苏辙《和子瞻雪浪斋》:“门前石岸立精铁,潮汐洗尽莓苔昏。
”明刘基《江行杂诗》之七:“坤灵不放厚地裂,应有潮汐通扶桑。
”叶圣陶《穷愁》:“赌窟既破,全市喧传,群来聚视博徒何如人,市嚣乃如潮汐。
”中国古代地理著作《山海经》中已提到潮汐与月球的关系,东汉时期王充在他所著的《论衡》一书中则明确指出:“涛之起也,随月升衰”,第一次把潮汐成因与月球运动联系起来,为我国古代的潮汐理论与有关的生产实践活动(如航海)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但是直到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拉普拉斯才从数学上证明潮汐现象确实是由太阳和月亮、主要是月亮的引力造成的。
潮汐现象潮汐(Tide):海面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周期性的升降现象。
白天的海面上升为潮,晚上的海面上升为汐。
涨潮(Rising tide或Flood tide):海面上升的过程。
落潮(Falling tide或Ebb tide ):海面下降的过程。
高潮(High Water):海面涨到最高位置时,称为高潮。
低潮(Low Water):海面落到最低位置时,称为低潮。
潮流(Tidal Stream):伴随海面周期性的升降运动而产生的海水周期性的水平方向的流动。
潮汐的变化周期:指相邻高潮或相邻低潮的时间间隔,一般大约为半天或一天,即所谓的半日潮和日潮。
注意的是:海水的涨落时快时慢,高潮后,海面下降速度缓慢,到高、低潮中间附近时下降速度最快,随后又减慢,直到发生低潮。
停潮(Slack Tide):低潮前后的一段时间内,海面处于停止状态,称为停潮。
低潮时(Time of Low Water):简记T L W,停潮的中间时刻。
平潮(Slack Tide):高潮前后的一段时间内,海面处于停止状态,称为平潮。
高潮时(Time of High Water):简记T H W,平潮的中间时刻。
涨潮时间(Duration of Rise):从低潮到高潮的时间间隔。
落潮时间(Duration of Fall):从高潮到低潮的时间间隔。
潮汐的基本成因潮汐由天体的引潮力产生的。
引潮力:天体的引力和惯性离心力的合力。
对潮汐影响较大的是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其中月球引潮力是产生潮汐的主要因素,包括月球的引力和地球绕月地公共质心进行平动运动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
月球连续两次上(下)中天的平均时间间隔约为24h50m,即一个太阴日,故在一个太阴日中同一地点产生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相邻高(低)潮的时间间隔为12h25m。
在一个太阴日中,两个高潮和两个低潮有明显的差异;涨落潮的时间间隔也不相等称为潮汐的周日不等。
其中较高的一次高潮叫高高潮(HHW),较低的一次高潮叫低高潮(LHW),而两次低潮中较高的一次叫高低潮(HLW),较低的一次叫低低潮(LLW)。
潮汐的知识点总结一、潮汐的形成原理1. 地月引力和地球自转潮汐的形成原理主要是由地月引力和地球自转相互作用的结果。
地球受到月球的引力作用会在地球表面形成一个潮汐椭球,这个潮汐椭球随着地球的自转而不断移动。
当潮汐椭球移动到某一地点时,该地点的海域就会出现潮汐现象。
2. 赤道潮汐和极地潮汐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地月引力的作用,潮汐可以分为赤道潮汐和极地潮汐。
赤道潮汐是指赤道附近地区的潮汐现象,受到地球自转和地月引力的共同作用,赤道地区潮汐幅度较小;极地潮汐是指极地附近地区的潮汐现象,受地球自转和地月引力的交替作用,极地地区潮汐幅度较大。
3. 两种潮汐周期潮汐有两种周期,即月潮和日潮。
月潮是指潮汐周期为大约12小时26分钟,与月球的周期相同;日潮是指潮汐周期为大约24小时50分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这两种潮汐周期的交替作用形成了潮汐的复杂规律。
二、潮汐的规律1. 潮汐的高潮和低潮潮汐的高潮和低潮是潮汐现象中最基本的规律。
高潮是指海水波浪上升到最高点的现象,低潮是指海水波浪下降到最低点的现象。
高潮和低潮交替出现,形成了潮汐的周期性变化。
2. 潮汐的周期和幅度潮汐的周期和幅度是潮汐现象中另一个重要的规律。
潮汐的周期受到月球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的影响,一般为12小时26分钟和24小时50分钟。
潮汐的幅度受到地形、海洋流、地球自转和地月位相等多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潮汐幅度有所不同。
3. 效应大的地方一些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以及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响,潮汐效应比较明显。
比如加拿大的贝尔岛、法国的圣马洛、英国的西莫思等地,这些地方的潮汐幅度都非常大,是进行潮汐能利用的好地方。
三、潮汐的影响1. 海洋生态系统潮汐对海洋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
潮汐现象可以带动海水的流动,促进海水的对流和翻动,为海洋生物提供了充足的氧气和养分。
同时,潮汐还可以影响海水的盐度和温度,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2. 社会生活潮汐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潮汐的总结知识点一、潮汐的形成1. 地球引力:地球和月球、太阳之间的引力产生潮汐现象。
地球引力会拉近海洋表面,形成海水的高潮;相反,地球的引力对地球本身有引力作用,因此在地球远离海洋时,海水形成低潮。
2. 离心力作用: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也对潮汐产生影响。
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会使得海水向赤道一侧积聚,导致赤道两侧的潮汐现象。
二、潮汐的周期性1. 海洋中的潮汐一般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
每天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分别为涨潮和落潮。
2. 月潮和日潮:潮汐的周期性受到月球和太阳的影响。
月球引力对潮汐的影响最大,因此形成月潮;而太阳对潮汐的影响次之,形成日潮。
三、潮汐的影响1. 渔业:潮汐的周期性对于渔业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涨潮时,海水中的营养物质会随着水流向内陆,而在落潮时,许多海洋动物会跟随着潮汐退回到海洋中。
2. 航运:潮汐对于航运有着重要的安全影响。
在潮汐涨潮时,水深增加,可以容纳更多的货船;而在落潮时,水深减少,可能会导致船只搁浅。
3. 海岸线:潮汐对海岸线的侵蚀和沉积有着重要的影响。
潮汐的周期性会使得海水不断冲击海岸线,导致海水消磨掉部分海岸线,同时也会通过潮汐的沉积作用修复海岸线。
四、潮汐的预测1. 潮汐表:通过对潮汐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制作潮汐表,用来预测未来某一地点的潮汐情况,为渔民、船舶航行等提供便利。
2. 数学模型预测:采用数学模型来对未来潮汐进行预测,这种方法能够更加精确地预测潮汐的情况。
五、潮汐的保护1. 环境保护:潮汐的周期性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干预,环境的变化也对潮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加强环境保护,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对潮汐的周期性具有积极作用。
2. 海洋管理:加强对海洋的管理,保护海洋资源,是对潮汐保护的一种重要措施。
3. 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适当应对气候变化,减缓气候变化对于海洋潮汐的影响,是对潮汐保护的一种重要方式。
潮汐名词解释潮汐是一种自然现象,指海水在天体引力作用下产生的周期性运动。
本文将介绍潮汐的定义、成因、特点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3篇《潮汐名词解释》,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潮汐名词解释》篇1一、定义潮汐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
潮汐现象包括海水的涨落和海水的流动,通常把海面垂直方向的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
二、成因潮汐的成因主要是由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作用。
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使得地球上的海水产生周期性的变化,从而形成潮汐。
其中,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作用更为显著,因为月球与地球的距离相对较近。
三、特点潮汐具有以下特点:1. 周期性:潮汐的周期通常为 12 小时 25 分钟,即从一个高潮到另一个高潮的时间间隔。
2. 双高潮:潮汐每天会有两个高潮和两个低潮,分别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最大的时候。
3. 随地理位置变化:潮汐的大小和时间间隔随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4. 与气象条件有关:潮汐的大小和时间间隔还与气象条件有关,如风力、气压等。
四、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潮汐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潮汐是海洋交通和渔业的重要参考指标。
其次,潮汐现象对海岸工程、航道和港口的建设和维护有着重要影响。
此外,潮汐能还可以被用来发电。
总之,潮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潮汐是一种由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产生的周期性运动,具有周期性、双高潮、随地理位置变化和与气象条件有关的特点。
潮汐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对海洋交通、渔业、海岸工程和能源等领域都有着重要作用。
《潮汐名词解释》篇2潮汐是一种由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地球上的水位、地壳和大气发生的周期性升降现象。
在沿海地区,潮汐表现为海水的涨落,通常分为高潮和低潮两个阶段,周期约为 12 小时 25 分钟。
潮汐的变化对渔业、航运、海岸工程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潮汐的分类
潮汐是指海水在固定时间内上涨和下落的现象,是由于地球和月球以及太阳的引力作用下产生的。
根据潮汐的周期和幅度大小,我们可以将潮汐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大潮:大潮是指潮汐周期中,潮汐幅度最大的潮汐。
一般每月有两次大潮,分别出现在月初和月中旬。
2. 小潮:小潮是指潮汐周期中,潮汐幅度最小的潮汐。
一般每月有两次小潮,分别出现在月中旬和月末。
3. 中潮:中潮是指潮汐幅度介于大潮和小潮之间的潮汐。
一般每月有两次中潮,分别出现在大潮和小潮之间。
4. 异常潮:异常潮是指由于天气、气压变化等原因而产生的潮汐。
在海洋中,异常潮往往伴随着风暴、风浪等天气灾害。
以上是潮汐的分类,不同的潮汐对于海洋生态、渔业、航海等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海洋科学的研究和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 1 -。
什么是潮汐?
潮汐是海洋中水位周期性地上升和下降的现象,是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于地球海洋水体而产生的。
潮汐是海洋中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对海洋生态系统、渔业和航海等具有重要影响。
潮汐的形成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月球引力:月球对地球的引力是产生潮汐的主要因素之一。
月球引力的作用导致地球表面的海水被月球吸引,形成潮汐。
太阳引力: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也会对潮汐产生影响,尽管其影响不及月球。
在月球和太阳处于同一直线上时(即满月或新月时),太阳引力会增强月球的引力,形成春潮;而在月球和太阳形成直角时(即上弦月或下弦月时),太阳引力会削弱月球的引力,形成露潮。
地球自转:地球的自转也会对潮汐产生影响。
地球自转导致地球表面上各点的海水不断变化其位置,形成潮汐波。
根据月球和太阳的位置关系以及地球的自转等因素,潮汐一般表现为每日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的周期性变化。
高潮时海水上涨,低潮时海水下降。
潮汐的周期大约为12小时半,因为月球的公转周期约
为27.3天,导致每天的潮汐周期略长于24小时。
潮汐对于海洋生态、渔业、航海和沿海建设等都具有重要影响。
航海和渔业活动常常根据潮汐的变化来调整行程和作业时间。
同时,潮汐还能影响沿海地区的海岸线、滩涂、河口和海洋生态系统。
潮汐的名词解释
潮汐是指海洋和河流水位的周期性涨落,它受天体引力和地理位置等
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
首先,潮汐的形成主要源于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影响。
月球随着地球一
起绕太阳转动,同时引力作用也带来了地球海水的涨落。
每一日内会
有两次涨潮和两次落潮,周期为12小时25分钟,这也被常称为半日潮。
除了月球的引力,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也会稍微影响潮汐,通常被
称作日潮。
潮汐的涨落范围和高度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地形、季节、风力、海洋流、冰水和河流和向内陆的水流都会对潮汐产生一定的影响。
此外,潮汐的周期和高度也会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对于人们来说,潮汐对于海洋运输、河流航道和港口运营等的安全性
和便利性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潮汐也对渔业、海洋生物生态系统和
海岸线等自然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总之,潮汐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是非常复杂且多样的,在人类社会
和自然生态系统中都具有广泛影响。
了解潮汐的特征和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维护海洋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共处。
潮汐相关知识点总结1. 潮汐的形成原因潮汐是由太阳和月球的引力引起的。
太阳和月球对于地球的引力作用会使得海洋中的水产生周期性的上升和下降。
太阳对潮汐的影响相对较为小,而月球的引力对潮汐的影响则更为显著,因此月球对潮汐的影响是主要的。
2. 潮汐的周期潮汐的周期通常是大约12小时半,也就是说,一天中会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
这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和月球的公转周期的影响所导致的。
3. 潮汐的类型根据海岸线和地形的不同,潮汐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类型。
常见的潮汐类型包括半日潮、全日潮、混合潮等。
半日潮指的是一天内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而全日潮指的是一天内出现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
混合潮则是指在一天内同时出现半日潮和全日潮的现象。
4. 潮汐预报对于海洋航行和渔业活动等方面来说,潮汐的预测是非常重要的。
潮汐预报是通过对一定时期内潮汐的变化规律进行观测和分析,从而得出未来潮汐变化的预测结果。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潮汐预报可以更加精确和可靠。
5. 潮汐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潮汐对于海洋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
潮汐的变化会影响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和生活习性,同时也会影响海洋中的水质和养分分布。
生态系统对于潮汐的变化有着一定的适应性,但是过度的人为干预和污染活动也会对生态系统产生不利的影响。
6. 潮汐对于渔业的影响潮汐对于渔业活动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渔民通常会根据潮汐的变化来选择捕捞的时间和地点。
潮汐对于海洋中的鱼类活动和产卵也有着影响,因此了解潮汐的规律对于渔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7. 潮汐能源利用潮汐能源是指利用潮汐产生的动能来进行能源生产的一种可再生能源。
潮汐能源具有周期性、可预测性等特点,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目前已经有一些潮汐能源利用的项目在世界各地进行实施,潮汐能源被视为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总之,潮汐是由引力作用而产生的海洋水位周期性变化现象,对于海洋生态系统、航海以及渔业活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了解潮汐的规律和特点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资源利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潮汐特点潮汐是指海洋中的水位随时间变化的现象。
它是由于地球的引力和惯性力对海洋的作用所导致的。
潮汐是海洋中最重要的运动之一,对海洋生物、沿海地区的人类活动以及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都有重要影响。
潮汐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定期性:潮汐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周期性,通常以约12小时25分钟为一个周期。
这是因为地球上存在两个主要的潮汐源,即月球和太阳,它们分别对海洋产生引力作用,导致潮汐的周期性变化。
2. 双日潮: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地球上的潮汐受到双重影响,形成了双日潮。
具体来说,当月球和太阳处于同一直线上时,即新月和满月时,月球和太阳的引力相互叠加,形成了较大的潮汐幅度,称为春潮;当月球和太阳相互垂直时,即上弦月和下弦月时,月球和太阳的引力相互抵消,形成了较小的潮汐幅度,称为枯潮。
3. 潮汐高度变化大:潮汐的高度变化范围很大,通常在几十厘米到十几米之间。
这是因为潮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形、地球自转、海底地形等。
在某些特殊的地理位置,潮汐的幅度甚至可以达到几十米以上,如加拿大的贝尔岛。
4. 潮汐延迟:潮汐的变化存在一定的延迟现象。
通常情况下,当月球通过某个地区时,潮汐并不会立即发生变化,而是会有一定的延迟时间。
这是因为潮汐的传播速度较慢,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到达目标地区。
5. 潮流运动:潮汐的变化不仅表现为水位的升降,还会引起海洋中的潮流运动。
在潮汐涨落过程中,海水会形成潮流,从高位流向低位。
这种潮流对于海洋生物的迁徙、海岸侵蚀以及海底沉积物的运移等都有重要影响。
潮汐的特点使其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岸防护以及航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利用潮汐能,可以发电、提供淡水资源;通过研究潮汐变化,可以预测海洋灾害,保护沿海地区;通过了解潮汐对航海的影响,可以确保航行安全。
因此,深入了解和研究潮汐的特点对于科学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潮汐是什么意思
潮汐意思:海水的定时的涨落,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所造成。
早潮叫潮,晚潮叫汐。
潮汐
拼音:cháo xī
注音:ㄔㄠˊㄒ一
词性:名词
结构:潮(左右结构)汐(左右结构)
海水的定时的涨落,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所好工具)造成。
早潮叫潮,晚潮叫汐。
引证解释:
⒈在月球和太阳引力的作用下,海洋水面周期性的涨落现象。
在白昼的称潮,夜间的称汐,总称“潮汐”。
一般每日涨落两次,也有涨落一次的。
外海潮波沿江河上溯,又使江河下游发生潮汐。
引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潮汐去还,谁所节度?”宋苏辙《和子瞻雪浪斋》:“门前石岸立精铁,潮汐洗尽莓苔昏。
”明刘基《江行杂诗》之七:“坤灵不放厚地裂,应有潮汐通扶桑。
”叶圣陶《穷愁》:“赌窟既破,全市喧传,群来聚视博徒何如人,市嚣乃如潮汐。
”
潮汐海水受日、月等天体引力作用而发生的海水面周期性升降现象。
白天发生者称潮,黑夜发生者称汐。
平均每隔十二小时二十五分涨落一次,因月球比太阳距离地球近,所以潮汐受月球引力影响较大。
潮汐的具体原理和应用潮汐是什么?•潮汐是地球上涨落的海洋水位现象,由引力作用产生。
•潮汐是周期性的,每天发生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
•潮汐的周期和幅度受到太阳和月球的位置、引力大小等因素影响。
潮汐的形成原理1.万有引力的作用–月球对地球的引力造成潮汐现象。
–太阳也对地球的引力有一定影响,但相比之下,月球对潮汐的影响更大。
2.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在满月和新月时,太阳、月球和地球处于一条直线上,这时潮汐的幅度最大。
–在上弦月和下弦月时,太阳、月球和地球形成一个直角,潮汐幅度较小。
3.潮汐力的作用–在地球上,月球对强度较弱的潮汐力会造成地球表面的潮汐现象。
注意:潮汐力的作用只能改变水平面,无法改变垂直方向的潮汐。
潮汐的应用潮汐的原理和周期性特点为人类创造了许多应用和用途。
能源利用1.潮汐发电–利用潮汐潮涨潮退的节律性变化,通过建设水坝、水轮发电机等设施,将潮汐能转化为电能。
–潮汐发电是可再生能源的一种形式,具有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2.潮汐能利用–潮汐能可用于驱动液体或气体流动,如利用潮汐能进行海水淡化、风扇等。
海洋工程1.港口建设–根据潮汐的高潮和低潮,合理规划和建设港口设施。
–潮汐对船只的进出港时间和深度有一定影响。
2.潮汐能利用–利用潮汐和海流来进行船只推进和导航。
–潮汐能还可以用于增强或减少喷射式船只的动力。
生态保护和研究1.潮间带生态系统–潮汐区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包括藻类、螃蟹、海藻等。
–潮汐区特有的环境条件为生物研究和保护提供了有利条件。
2.海洋调查研究–通过研究潮汐的变化,可以了解海洋环境和气候变化等。
–潮汐数据对于预测海洋灾害和海洋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潮汐是地球上涨落的海洋水位现象,由引力作用产生。
潮汐的形成原理包括万有引力的作用、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以及潮汐力的作用。
潮汐的应用领域包括能源利用、海洋工程以及生态保护和研究。
潮汐的应用既能为人类提供能源,也能推动海洋工程的发展,同时有助于生物研究和海洋调查研究。
地理潮汐知识点总结潮汐是地球上海洋的重要现象,它由引力和离心力共同作用形成。
潮汐对海洋生态系统、海岸线变化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潮汐的形成原理、类型、影响和管理进行详细介绍。
一、潮汐的形成原理1. 引力作用潮汐是由于太阳和月亮的引力作用形成的。
太阳和月亮对地球的引力使得海洋水体受到不同方向的拉力,从而产生了潮汐现象。
太阳的引力作用是潮汐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月亮的引力也是潮汐形成的重要驱动力。
太阳的引力引起的潮汐称为太阳潮,而月亮的引力引起的潮汐称为月潮。
2. 离心力作用地球自转会产生一种被称为离心力的力。
这种力会使得地球上的水体产生周期性的变化,最终形成潮汐现象。
3. 潮汐的周期潮汐的周期一般为12小时26分钟,即有两次涨潮和两次落潮,一个潮汐周期为24小时52分钟。
月亮和太阳对海洋的引力作用导致涨潮和落潮时刻的不断变化,因此潮汐周期并不是准确的24小时。
二、潮汐的类型1. 日潮日潮是由太阳引力引起的潮汐现象。
它的周期大约为24小时50分钟。
日潮的潮差一般不太大,但在某些地方也可能非常显著。
2. 月潮月潮是由月亮引力引起的潮汐现象。
它的周期约为24小时50分钟。
月潮的潮差相对较大,会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显著影响。
3. 复合潮在某些地区,太阳和月亮的引力作用同时产生潮汐现象,这种潮汐称为复合潮。
复合潮的周期和潮差都比较复杂,难以简单描述。
4. 潮差潮差是指涨潮和落潮时海平面的高度差。
潮差的大小会受到地理位置、季节、天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通常来说,大洋上的潮差较小,而在一些海湾和海峡,潮差则会相对较大。
三、潮汐的影响1. 海洋生态系统潮汐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着重要影响。
潮汐的周期性变化使得海水中的营养物质能够更加充分地分布到各个地区,从而促进海洋生物的生长。
潮汐现象也带动了许多海洋生物的迁徙和繁殖。
2. 海岸线变化潮汐的作用会影响到海岸线的形态和演变。
潮汐的涨落使得海水时而冲刷海岸线,时而又侵蚀海岸线,从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海岸地貌。
潮汐
由于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使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中分别
产生的周期性的运动和变化的总称。
固体地球在日、月引潮力作用
下引起的弹性—塑性形变,称固体潮汐,简称固体潮或地潮;海水
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海面周期性的升降、涨落与进退,称
海洋潮汐,简称海潮;大气各要素(如气压场、大气风场、地球磁
场等)受引潮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周期性变化(如8、12、24小时)
称大气潮汐,简称气潮。
其中由太阳引起的大气潮汐称太阳潮,由
月球引起的称太阴潮。
因月球距地球比太阳近,月球与太阳引潮力之比为11:5,对海洋而言,太阴潮比太阳潮显著。
地潮、海潮和气潮的原动力都是日、月对地球各处引力不同而引起的,三者之间互有影响。
大洋底部地壳的弹性—塑性潮汐形变,会引起相应的海潮,即对海潮来说,存在着地潮效应的影响;而海潮引起的海水质量的迁移,改变着地壳所承受的负载,使地壳发生可复的变曲。
气潮在海潮之上,它作用于海面上引起其附加的振动,使海潮的变化更趋复杂。
作为完整的潮汐科学,其研究对象应将地潮、海潮和气潮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但由于海潮现象十分明显,且与人们的生活、经济活动、交通运输等关系密切,因而习惯上将潮汐一词狭义理解为海洋潮汐。
潮汐能是以位能形态出现的海洋能,是指海水潮涨和潮落形成的水的势能。
海水涨落的潮汐现象是由地球和天体运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
在海洋中,月球的引力使地球的向月面和背月面的水位升高。
由于地球的旋转,这种水位的上升以周期为12小时25分和振幅小于1m的深海波浪形式由东向西传播。
太阳引力的作用与此相似,但是作用力小些,其周期为12小时。
当太阳、月球和地球在一条直线上时,就产生大潮;当它们成直角时,就产生小潮。
除了半日周期潮和月周期潮的变化外,地球和月球的旋转运动还产生许多其他的周期性循环,其周期可以从几天到数年。
同时地表的海水又受到地球运动离心力的作用,月球引力和离心力的合力正是引起海水涨落的引潮力。
除月球、太阳外,其他天体对地球同样会产生引潮力。
虽然太阳的质量比月球大得多,但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也比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大得多,所以其引潮力还不到月球引潮力的一半。
其他天体或因远离地球,或因质量太小所产生的引潮力微不足道。
如果用万有引力计算,月球所产生的最大引潮力可使海水面升高0.563m,太阳引潮力的作用为O.246m,但实际的潮差却比上述计算值大得多。
如我国杭州湾的最大潮差达8.93m,北美加拿大芬地湾最大潮差更达19.6m。
这种实际与计算的差别目前尚无确切的解释。
一般认为当海洋潮汐波冲击大陆架和海岸线时,通过上升、收聚和共振等运动,使潮差增大。
潮汐能的能量与潮量和潮差成正比。
或者说,与潮差的平方和水库的面积成正比。
和水力发电相比,潮汐能的能量密度很低,相当于微水头发电的水平。
世界上潮差的较大值约为13~15m,但一般说来,平均潮差在3m以上就有实际应用价值。
潮汐是因地而异的,不同的地区常有不同的潮汐系统,它们都是从深海潮波获取能量,但具有各自独特的特征。
尽管潮汐很复杂,但对任何地方的潮汐都可以进行准确预报。
海洋潮汐从地球的旋转中获得能量,并在吸收能量过程中使地球旋转减慢。
但是这种地球旋转的减慢在人的一生中是几乎觉察不出来的,而且也并不会由于潮汐能的开发利用而加快。
这种能量通过浅海区和海岸区的磨擦,以1.7TW的速率消散。
只有出现大潮,能量集中时,并且在地理条件适于建造潮汐电站的地方,从潮汐中提取能量才有可能。
虽然这样的场所并不是到处都有,但世界各国已选定了相当数量的适宜开发潮汐能的站址。
据最新的估算,有开发潜力的潮汐能量每年约200TW·h。
全世界潮汐能的理论蕴藏量约为3 ×109kw。
我国海岸线曲折,全长约1.8×104km,沿海还有6000多个大小岛屿,组成1.4×104km的海岸线,漫长的海岸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潮汐能资源。
我国潮汐能的理论蕴藏量达1.1×108kw,其中浙江、福建两省蕴藏量最大,约占全国的80.9%,但这都是理论估算值,实际可利用
的远小于上述数字。
潮汐
2002-01-10 18:18:45
只要你在海边观察,就会发现海面总是按时涨上来,又按时退下去,天天如此,年年如此,永不停顿,这就是潮汐,人们把白天海水的涨落叫做潮,晚上海水的涨落叫做汐。
大洋潮汐是在月球、太阳等天体引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月亮对地球上的海水有吸引力,人们把吸引海水涨潮的力叫引潮力,地球表面各地离月亮的远近不一样,所以,各处海水所受的引潮力也出现差异,一般正对着月亮的地方引潮力就大,而背对着的月亮的海水所受引潮力变小,离心力变大了,海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象背对月亮那面跑,于是也会出现长潮,由于天体是运动的,各地海水所受的引潮力不断在变化,使地球上的海水发生了时涨时落的运动,从而形成了潮汐现象。
潮汐是非常守时的,它几乎和时钟一样准,月亮绕地球一周是24小时48分钟,潮汐的周期也是24小时48分钟,一昼夜之间大部分海水有一次面象月亮,一次背对月亮,海水自然有两次涨落。
我们知道潮汐现象是月亮起主导作用,但也不能忽略太阳的影响,在天体运动过程中,月亮、地球和太阳形成直角时,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相互抵消了一部分,海面的涨落差距很小,这就是小潮,当太阳、月亮和地球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亮引潮力和太阳的引潮力齐心合力,引潮力就大,这就是大潮,每年春分和秋分的季节,地球离太阳最近,加上月亮的力量,就形成特大潮,闻名于世的钱塘江大潮,就发生在秋分时节,每到涨潮时,钱塘江会掀起巨大波涛,如万马奔腾其惊险壮观,堪称天下一绝。
潮汐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象军事、远洋航海、海上捕鱼、海水养殖,海洋工程及沿岸各类生产活动都受潮汐的影响,为了掌握潮汐的规律,对潮汐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在我国沿海分布着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海洋站,这些海洋站随时记录着当地潮汐的情况,潮位的变化,并且,将这些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到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海洋信息的专家们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分析、计算,并制作出我国及世界各地主要港口潮汐时刻表,做到三年早知道,供各类产生部门使用。
潮汐中还蕴藏着巨大能量,潮汐发电就是靠潮汐的落差来实现的,目前,我国建成了十多座潮汐电站,1980年建成的江厦潮汐电站,每年可发电10700
万度,由于潮汐电站既不浪费能源,也不污染环境,因而,给人们带来无限光明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