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589.21 KB
- 文档页数:11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单元教学计划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一、指导思想本册教材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中以兴趣为先导,时刻注意培养学生对语文喜欢的态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学期以此为教学设计的主体理念,在分析教材、学生的基础上制定学期计划。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学生26 人,男生17 人,女生9 人。
从整体来看,我班学生学习热情较高,基本功较扎实,书写端正,朗读有感情。
特别是像××等学生成绩优秀,能独立思考问题,常常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但我班差生较多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发挥师生、家长的共同合力,来帮助他们进步。
本学期重点针对班级学生特色进行有效的教学,让学生都能认真、细心地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三、教材分析1、内容和编排本册共有课文十九篇,精读课文十二篇,略读课文五篇,综合性学习两篇。
这六个单元,每组由“导语”“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这些部分组成。
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
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
“口语交际”“习作”各自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
“语文园地”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
本册要求会写120 个字。
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
教材后附生字表。
为便于复习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课本最后设有“词语表”。
2、教材的主要特点(1)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2)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3)加强导学功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口语交际”“习作”的编排,加强指导,明确要求(5)语文园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6)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四、教学目标及学习方法1.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第六单元今天,我们毕业——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任务群整体教学设计人文主题分析本单元为综合性学习单元,安排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单元,这不仅是回首告别,更是启航出发。
本次综合性学习主题为“难忘小学生活”,分为“回忆往事”“依依惜别”两大板块,每个板块又分为“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个部分。
“回忆往事”板块的内容为:填写时间轴、分享难忘回忆、制作成长纪念册;阅读《老师领进门》《作文上的双红圈》《如何制作成长纪念册》这三篇材料,感受小学生活的美好,激发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依依惜别”板块中的活动建议:在毕业之前,通过举办毕业联欢会、写策划书、写信等方式,为自己的小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阅读材料安排了《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给家乡孩子的信》《毕业赠言》四篇,为学生提供创作的范例。
语文要素分析本单元的阅读要素是“运用学过的方法整理资料”,是对之前学过的方法进行巩固运用。
三年级时,有过搜集资料交流的学习要求;四年级时,有过收集并记录资料,以及合作整理资料的学习经历;五年级时,又进一步学习了根据需要搜集资料,以及分类整理资料的方法;在本册第四单元,要求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本单元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学过的这些方法,根据自己的需要收集、筛选和分类整理资料。
从编排上可以发现,对学生能力的要求逐渐提高。
本单元的习作要素是“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学写策划书”。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开展过“诗歌朗诵会”“趣味汉字交流会”等综合性学习活动,所以在制订活动计划、筹备活动、开展活动等方面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经验。
但本次活动要求的“策划”对学生是一次基于经验的挑战。
“策划”需要经历计划打算、整合资源、创意设计、构思谋划、布局安排、细化操作等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整体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创意思维、跨越式思维等得到全面提升。
学习任务群定位从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及以上的解读可以看出,本单元在课程内容上从属于“跨学科”学习任务群。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难忘小学生活《阅读交流与指导》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2.指导学生了解课外阅读的方法,通过阅读、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等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体会作者对老师深深的感激和崇敬之情,以及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懂得科学、文明上网的重要性。
4.在阅读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回忆老师帮助和鼓励自己进步的点滴往事。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对老师深深的感激和崇敬之情,以及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懂得科学、文明上网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在阅读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回忆老师帮助和鼓励自己进步的点滴往事。
【教学策略】通过阅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情。
重点讲解《老师领进门》《作文上的红双圈》两篇文章,引导学生深切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1.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下重点阅读《老师领进门》《作文上的双红圈》,略读其他“阅读材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导入,交流方法1.出示语段,说说这段话出自哪篇文章。
课件出示:开学头一天,我们排队进入教室。
每个一年级小学生,配备一个三年级的学兄带笔。
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学生上课,让三年级的学兄把着一年级学弟的小手,描红摹纸。
2.指名读词语。
课件出示:桃李满门娓娓动听身临其境戛然而止引人入胜折腾栀子花稚嫩清瘦浅笑盈盈白皙懵懂猝死铤而走险同学们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吗?请大家说一说:你是如何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的?3.交流阅读方法。
指导学生回答,提醒注意表述的顺序(首先……然后……最后……),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归纳阅读的基本步骤:首先,初读文章,读准字词,读通全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研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
2024年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篇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像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2.认识本课7个生字,能用具体事例说明课文中有关句子的含义,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
学习重难点感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像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学习难点理解句子:“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课前准备1.回忆自己童年的“发现”。
2.通过查阅课外书,上网等途径收集有关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1.教师介绍有关胚胎发育的科学知识。
2.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九岁时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猜测一下他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二、循题读文,理解“发现”1.自由朗读文章,学习生字,注意“澄”字的发音。
2.默读课文,思考:“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
3.反复朗读课文的第十三自然段,在这段话中画出集中描写“我”童年的发现的句子。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的时间。
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
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
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4.仔细地读读着几句话,并用自己的话转述。
5.再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有没有这样一句话:说的是相同的意思,但是表达更简洁。
──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
6.朗读这两句话,比较两句话表达上的不同,体会表达的具体和概括。
三、循果查因,了解过程1.默读课文,思考:“我”那非凡的发现,是怎样发现的?2.根据学习计划,分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计划:(1)找出有关的句段。
(2)理解有关的句段,把它概括成一句话或一个词语。
(3)在白纸上画出简单的发现流程图。
3.小组汇报,课堂交流。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具体内容包括:1. 教材章节:第六单元第1课《北京的春节》;2. 课文内容:课文描述了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气氛以及人们的活动,展现了春节的热闹与喜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尊重民间习俗,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习俗、活动,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春节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过春节的趣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词义,了解课文内容;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主学习成果,互相提问、解答,提高阅读理解能力;4. 例题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例题,引导学生分析、解答,巩固所学知识;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检验学习效果;六、板书设计1. 北京的春节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春节的热闹气氛人们的活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积累生字词;(2)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老北京春节的习俗;(3)谈谈自己对春节的认识和感受。
2. 答案:(1)略;(2)例: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有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吃饺子等;(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关于春节的习俗、故事等,进行分享交流,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2. 教学目标的具体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的信息呈现;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指导性;7. 课后反思的内容及拓展延伸的深度。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情。
2. 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3. 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文章和开展活动,感受师生情、同学情。
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不久以后,我们就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带着依依不舍的深情,跨入新的学校,开始新的学习生活,临近毕业,让我们一起感受师生情、同学情,回忆往事,永久珍藏。
二、活动建议1. 填写时间轴:借助时间轴来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记录值得我们细细回味的点点滴滴。
可以把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填写在相应的时间点上,还可以把照片贴在旁边。
2. 分享难忘回忆:选取时间轴上有代表性的内容与同学分享,如令人难忘的集体活动,舍不得的人,有特别意义的物品,或者一两个关于成长的关键词……3. 制作成长纪念册:一起回忆了小学生活之后,用心制作一本具有特殊意义的成长纪念册,珍藏这段难忘的成长记忆。
三、阅读材料(一)《老师领进门》1. 请同学们自由练读文章,把不懂的或者有疑问的地方圈出来。
2. 老师范读,学生们注意查漏补缺。
老师解决疑难问题。
3. 学生们分段朗读,再次感悟。
4. 老师介绍背景。
(这篇文章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作品,是一篇回忆录。
)5. 默读课文,这篇文章讲了什么?(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启蒙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从小受到文学感染,在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表达作者尊敬老师,热爱老师,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
)6. 文章是通过什么事例来叙述对老师的感激之情的?(文章重点写了田老师教一首小诗,他以诗为内容,编了一段故事,娓娓动听的讲述,让孩子“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
2021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鲁滨逊漂流记》优质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会写14个字,正确读写“流落、凄凉、寂寞”等18个词语。
2.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能力、方法培养目标:了解《鲁滨逊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了解鲁滨逊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逊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理清小说的故事线索,培养学生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鲁滨逊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逊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揭示课题1.导入新课,了解写作背景。
(1)同学们,如果你独自一人被困于一座孤岛上,你会怎么做?(2)呈现小说原型。
课件出示:十八世纪初,在英格兰的大街小巷,人们议论着一个传奇的人物,讲述着一个离奇的故事:1704年,水手塞尔科克登上了一艘海盗船去寻找宝物,没想到,中途与船长发生了争吵,结果被遗弃在一个荒岛上。
塞尔科克随身只带了一点武器与一本书。
弹药用完之后,他只好快跑追捕山羊,徒手觅食,过着茹毛饮血般的原始生活。
后来,他居然跑得比一般的猎狗还快。
就这样,他一个人在荒岛上生活了下来。
直到四年以后,航海的人们发现了他……1711年,塞尔科克回到了伦敦,并在报刊上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他成了闻名一时的人物。
让他没想到的是,这段传奇的冒险经历激发了一个作家的灵感。
不久,以他的故事为原型的小说就发表了,这部小说被后人尊奉为十八世纪欧洲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之作。
那位才华横溢的作家便是丹尼尔·笛福,那部经典之作便是脍炙人口的《鲁滨逊漂流记》。
2.走近作者。
(1)《鲁滨逊漂流记》与笛福的生活和思想密切相关。
那么,笛福一生的经历如何呢?课件出示:笛福(1660—1731),是十八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称为“欧洲小说之父”。
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大单元教案-2022-2023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一、教材分析《古诗词诵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课文之一。
本单元主要以古诗词为主,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深入理解文化和历史,增强诗歌鉴赏能力。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为:1.能读出本文的上下句,获得全文整体理解;2.理解词语“观”、“柳絮”、“绿波”、“斜阳”等的意义;3.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春天的感受;4.培养学生的美感和文化修养。
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习并理解《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古诗词,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春天的美丽和悠闲,提高语文素养和情感修养。
2.教学重难点重点:提高诗词鉴赏能力,理解和感受古诗词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难点:理解和诠释古诗词中的隐含意义,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春天的感受。
3.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导入季节春天,问学生“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春天的感受,为学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做铺垫。
第二步:阅读与理解(20分钟)1.整体了解:让学生共读整篇诗词,可以借助教学PPT或多媒体影片,呈现美丽春天的场景,帮助学生深入体验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
2.分段理解:分阶段指导学生分段理解诗词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渐进行鉴赏分析。
通过板书等方式,让学生查找诗词中不同阶段的描述,以及描述的对象,情境等详细信息。
3.感性理解: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这首古诗词进行自由诠释,帮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的美感和情感修养。
第三步:提高鉴赏能力(15分钟)1.讲解生字生词:以“绿波”、“柳絮”、“斜阳”为例,讲解其在古诗词中的含义和用法,减少学生阅读时的生疏感。
2.思考感悟:通过提问学生,询问他们对文中描写的绿水青山、柳絮飘落等具体描写是否有画面感和诗情,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鉴赏。
第四步:巩固掌握(10分钟)学生自由发挥,结合自己对春天的理解和表达方式,谈谈自己的感受,并完成写作任务,将个人感受进行文字表达。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统编教材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备课教师: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目录第一单元............................................................31 北京的春节 (3)2 腊八粥 ....................................................... 103 古诗三首 ..................................................... 154 藏戏 ......................................................... 23 习作家乡的风俗 ................................................ 26 语文园地一 ..................................................... 30 第二单元.. (33)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33)6 骑鹅旅行记(节选) ............................................ 36 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 ............................................ 39 习作写作品梗概 ................................................ 42 语文园地二 ..................................................... 45 快乐读书吧 ..................................................... 48 第三单元 (51)8 匆匆 (51)9 那个星期天 (56)习作例文 (61)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65)第四单元 (68)10 古诗三首 (68)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 73 12 为人民服务 .................................................. 77 13 金色的鱼钩 .................................................. 80 口语交际即兴发言 .............................................. 83 习作心愿 ...................................................... 86 语文园地四 ..................................................... 88 第五单元.. (92)14 文言文二则 (92)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 96 16 表里的生物 .................................................. 99 17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 104 口语交际辩论 ................................................. 107 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 ......................................... 110 语文园地五 .................................................... 113 第六单元. (116)回忆往事 (116)依依惜别 (120)古诗词诵读 (125)1 采薇 (125)2 送元二之安西 ................................................ 1283 春夜喜雨 .................................................... 1314 早春呈十八部员外郎 .......................................... 1345 江上渔者 .................................................... 136 6 泊船瓜州 .................................................... 1397 游园不值 .................................................... 143 8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 ....................................... 147 9 浣溪沙 ...................................................... 148 10 清平乐 .. (151)第一单元 1 北京的春节1.会写“醋、饺”等15个字,会写“腊月、展览”等35个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