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十六 《骆驼祥子》——高妈
- 格式:doc
- 大小:91.00 KB
- 文档页数:6
骆驼祥子描写高妈的句子
在《骆驼祥子》中,高妈被描述为一个有经济头脑、精明能干的女性。
以下是一些描写高妈的句子:
“高妈的确有办法:自从她守了寡,她就把月间所能剩下的一点钱放出去,一块也是一笔,两块也是一笔,放给作仆人的,当二三等巡警的,和做小买卖的,利钱至少是三分。
”这句话展现了高妈具有“钱生钱”的意识,以及她善于利用手头资源赚取收益的能力。
“祥子感谢了这位善良、质朴的老大姐。
”这句话揭示了高妈在人际关系中的善良和质朴,得到了祥子的尊敬和感激。
“高妈,本来就是个脑子拎的清的人,‘说话是抄着跟儿来’的,有‘钱生钱’的意识,之前穷困可能主要是摊上个‘臭泥扶不上墙’的老公。
”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高妈的聪明和能干,同时也揭示了她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
骆驼祥子高妈的人物特点和事例
从《骆驼祥子》第七章可以看出,高妈是一个处事圆滑、善良的人。
一、高妈处事圆滑、会来事
《骆驼祥子》第七章中,“太太,他这下子可是摔得够瞧的。
”高妈唯恐太太看不出来,忙着往脸盆里倒凉水,更忙着说话:“我就早知道吗,他一跑起来就不顾命,早晚是得出点岔儿。
果不其然!还不快洗洗哪?洗完好上点药,真!”
通过以上文字,由高妈的语言可以看出她是个很会来事的人,将各方面关系调理得得心应手。
二、高妈善良
《骆驼祥子》第七章中,高妈讲述自己的经历:当初,有我老头子活着的日子,我也是常辞工。
...现在我可好多了,老头子一死,我没什么挂念的了,脾气也就好了点。
这儿呢——我在这儿小三年子了;可不是,九月九上的工——零钱太少,可是他们对人还不错。
高妈通过这一经历来劝说祥子,表现了高妈的善良。
骆驼祥子中描写高妈的原句
在《骆驼祥子》中,高妈是曹先生家的仆人,一个心地善良、为人要强的老妈子。
虽然饱受不幸,但她并没有像祥子那样走向堕落,也没有像小福子那样选择自杀。
相反,她学会了在旧社会最底层生活的方法,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关于高妈的详细描述,原著中并没有一段超过500字的原句,但有多处对她的性格和生活态度的刻画。
例如,书中提到高妈在面对生活的困苦时,依然保持着坚韧和乐观,她的这种精神给祥子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高妈不仅教会了祥子如何在艰难的环境中生存,更让他明白了生活的真谛。
此外,书中还通过高妈与其他人物的互动,进一步展现了她的善良和坚强。
例如,当祥子因为生活的压力而感到绝望时,是高妈用她的智慧和勇气激励着他继续前进。
这种深厚的情感纽带和人文关怀,使得高妈成为《骆驼祥子》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
总之,虽然《骆驼祥子》中没有一段超过500字的原句专门描述高妈,但通过对她的性格、生活态度以及与其他人物的互动等多方面的刻画,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立体、生动的高妈形象。
这个形象不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传递了一种坚韧、乐观的生活态度。
高妈的人物形象分析600字
高妈——曹先生的老妈子,为人热情,曾三番五次劝祥了去放高利贷,但都因祥子的固执而失败了。
高妈是当时这个社会的投机主义者,精明透顶,很会精打细算,或许在当时这个社会里,只有熬成像高妈这样的人精,才能在各处左右逢源。
高妈——心地善良、为人要强的老妈子,乐意帮助别人,经历了不幸,学会了在旧社会最底层生活的方法。
有自己的想法,常常开导祥子,是一个祥子很佩服的人。
她保留了大多数劳动人民的善良、质朴,生活教会了她在社会上为自己找到生路,做事也仔细有心眼,是适应了旧社会的为数不多的劳动人民。
高妈是一个比一般男子还有新路与能力有眼光,有手段,她可以很和气,也可以很毒辣,然而她对祥子却是善意的。
高妈作为《骆驼祥子》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作者对她着墨不多,极易被人们忽视,但其实高妈相对于虎妞和小福子来说,更适合祥子对未来婚姻的希冀。
高妈与祥子之间存在着超乎一般男女关系的好感和欣赏,在她身上凝聚着祥子与老舍对于理想婚恋模式的期待和向往。
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人教版)(第16课)《骆驼祥子》—-高妈高妈:《骆驼祥子》中一个不容忽视的人物王俊虎高妈是曹宅的女仆,“干净、爽快、做事麻利又仔细",年龄三十二三,比虎妞小又比小福子大些。
关于她的容貌,作品中没有过多的描写,但至少比虎妞要看得过去,能走到人面前。
高妈自丈夫亡去,就出来独自谋生,由于她的勤劳能干、能说会道,深得曹宅主人的欣赏。
祥子到曹宅拉包月的时候,她已经在曹宅干了快三年,不仅自己能够糊口,还积攒下了工钱,善于理财的高妈还将自己的钱放给急需用钱的仆人、巡警以及做买卖的小商人,利钱至少三分。
热心肠的高妈还动员祥子也把钱放出去,虽然祥子有着自己的考虑和想法,并没有按照她的说法去做,但“他对高妈有相当的佩服,觉得这个女人比一般的男子还有心路与能力”.高妈与虎妞、小福子相比,客观上更符合祥子的择偶标准。
假如祥子和高妈结合后,首先,经济上会更稳定,她没有任何家庭拖累,而且能自己独立糊口并积攒工钱,这些工钱数目上当然不能与虎妞可能带来的金钱相比较,但是毕竟属于劳动所得,用起来放心,这一点对祥子这个凭力气吃饭的“农民工”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高妈的勤快能干得到大家的公认,年长于小福子的她操持起家务来,肯定要比小福子有经验得多,好吃懒做的虎妞比起高妈来自然要逊色得多.第三,高妈虽然守寡,算不得“黄花闺女”,但是相比不明不白失身于未名男人的虎妞、沦为暗娼的小福子来说,要“清白"得多.客观条件上,高妈与祥子对未来配偶的期待最为契合,但是主观上,他们是否互有男女之间的好感和欣赏呢?这还要从文本中寻找答案.(选自《名作欣赏》)阅读课文第2段至第5段,完成1~4题。
1.第2段文字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刻画祥子?表明了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答:心理描写。
骆驼祥子高妈的人物特点和事例我们大家都读过《骆驼祥子》这本书,书中一个人物高妈具有鲜明的人物特点,今天就从书中找出一些具体事例,给大家概括一下高妈的人物特点。
高妈的人物特点在小说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例如,当祥子被打成了残废,高妈便经常去看望他,给他送饭送水,帮助他度过难关;高妈的丈夫去世后,她便一个人扛起了家里的重担,勤劳地工作赚钱,照顾家人;在高妈去世前,她还将自己的儿子托付给了祥子,希望他能够照顾好自己的孩子。
从上面的事例中可以看出,高妈是一个极富人情味的人物,她的人物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善良:高妈是一个善良的人,她对祥子非常关心和照顾,经常给他送饭送水,帮助他度过难关。
勤劳:高妈是一个勤劳的人,她在家里做家务,照顾家人,还经常去外面打零工赚钱,为家里的生计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母爱:高妈是一个充满母爱的人,她对自己的孩子非常疼爱,同时也对祥子像自己的儿子一样关心和呵护。
悲剧命运:高妈的命运非常悲惨,她的丈夫早逝,自己又生了一个残疾的儿子,生活非常艰难,最终在一次事故中不幸去世。
骆驼祥子811高妈的人物形象作文
标题:骆驼祥子811高妈的人物形象
高妈是老舍小说《骆驼祥子》中一个极为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
她虽然只是一个小人物,但却塑造了一个性格独立、勤劳善良、宽厚仁慈的形象。
高妈是一个独立自强的女性。
尽管她的丈夫早逝,但她并没有依赖别人,而是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
她在北京城里开了一家小杂货铺,日复一日地操持着生意,为自己和祥子谋生。
她独立自强的品格让人钦佩。
高妈也是一个善良宽厚的人。
尽管祥子给她带来了不少麻烦和损失,但她从未责骂祥子,反而一如既往地关爱着这个孤儿。
当祥子被人欺负时,她总是第一个维护祥子的利益。
她对祥子的爱无私而宽广,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
高妈还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心人。
小说中有一个插曲,讲述了她如何帮助一个穷人度过难关。
尽管自己的生活也不宽裕,但高妈仍然伸出了援手,体现了她那颗博爱的心。
高妈的形象塑造极为成功,她集中体现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
正是这种美好的品质,让她成为小说中一股正能量,温暖了读者的心田。
《骆驼祥子》高妈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合辙.(zh é) 2.筛.子(sh āi) 3.储.金(ch ǔ) 4.自缢.(y ì) (二)多音字1.省⎩⎪⎨⎪⎧ 省.钱sh ěn ɡ省.亲x ǐn ɡ 2.挨⎩⎪⎨⎪⎧ 挨.边āi 挨.批ái 3.处⎩⎪⎨⎪⎧ 处.所ch ù处.理ch ǔ 4.号⎩⎪⎨⎪⎧ 号.脉h ào 号.叫h áo二、写准字形1.⎩⎪⎨⎪⎧ 合zh é辙清ch è澈ch è撤退2.⎩⎪⎨⎪⎧ zh àng 账本ch āng 伥鬼幕zh àn ɡ帐3.⎩⎪⎨⎪⎧ l ì厉害日l ì历砥l ì砺 4.⎩⎪⎨⎪⎧ 谨sh èn 慎zh ěn 缜密ch ēn 嗔怒《骆驼祥子》描写的是20世纪20年头末和30年头初北平城内人力车夫的生活,它通过洋车夫祥子买车丢车、攒钱丢钱、劳苦终生、一无所获的凄惨遭遇,表现了在中国半殖民地化过程中,城市下层贫民由“人”蜕化为兽的过程。
小说的主子翁——祥子,是个来自农村的破了产的青年农夫,20—30年头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混乱,多灾多难的年头,新旧军阀连年不断地进行争权夺势的斗争,再加上各种自然灾难的肆行,中国农村快速走向破产。
因而成批破产的农夫为了谋求生路便纷纷涌入城市,祥子就是涌入城市的破产农夫中的一个。
与本文相关的情节是:祥子在杨宅拉包月,由于不能忍受杨家两位太太的人格羞辱,仅四天就辞职了。
又回到了人和车厂,正赶上刘四爷给姐姐做寿去了,家里只剩下刘四爷的女儿虎妞。
在虎妞的引诱下与之同居一夜。
这时以前的老主顾曹先生邀请他到自己家中去拉包月,祥子为了躲避虎妞便住在了曹家。
但虎妞的事时时缠围着他,以致在拉曹先生时摔伤了曹先生。
尽管曹先生没有怪罪,但祥子主动请辞,并且提出不要工钱。
在高妈的劝告下,他不再提辞工的事了。
2016新课标三维人教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八单元第16课《骆驼祥子》——高妈
第16课
《骆驼祥子》——高妈
《骆驼祥子》描写的是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北平城内人力车夫的生活,它通过洋车夫祥子买车丢车、攒钱丢钱、劳苦终生、一无所获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在中国半殖民地化过程中,城市下层贫民由“人”蜕化为兽的过程。
小说的主人翁——祥子,是个来自农村的破了产的青年农民,20—30年代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混乱,多灾多难的年代,新旧军阀连年不断地进行争权夺势的战争,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肆行,中国农村迅速走向破产。
因而成批破产的农民为了谋求生路便纷纷涌入城市,祥子就是涌入城市的破产农民中的一个。
与。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骆驼祥子》——高妈(时间:40分钟满分:60分)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茔.葬(yìng)宽绰.(chuò)自缢.(yì) 挟.嫌报复(xiē)B.放饷.(xíng) 憨.厚(hān)差.事(chāi) 崭.露头角(zhǎn)C.合辙.(zhé) 咕咚..(gū dōng)租赁.(lìn) 颓垣.断壁(yuán)D.嘟.囔(dū) 喋.喋不休(dié)主角.(jiǎo) 寅.吃卯粮(yín)解析:A项,“茔”读yíng,“挟”读xié;B项,“饷”读xiǎng;D项,“角”读jué。
答案: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烙饼堵窝掏坚贞不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鼓捣水笼头物欲横流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C.木讷破天荒依马可待置之死地而后生D.积蓄缉私队明枪暗剑一着不慎,全盘皆输解析:B项,笼—龙;C项,依—倚;D项,剑—箭。
答案:A3.下列各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现代医学一再证明,当一个人精力衰退,对事物缺乏好奇心与兴趣时,循环系统功能也会跟着退化。
B.来自海内外4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内31个省、直辖市的1 800多位闽籍工商界精英汇聚福州。
C.昨日,市文物局组织了39名专家赶到重建的龚滩古镇,对已经完工的工程通过了验收。
D.漫步小径,风送来一阵扑鼻的香味。
环顾四周,我看见一枝露出高墙的腊梅正在那里释放幽香。
解析:B项,表意不明。
“4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内31个省、直辖市”既可理解为“40多个国家、40多个地区和国内31个省、31个直辖市”,也可理解为“国家、地区40多个和国内省、直辖市31个”。
C项,搭配不当,“通过”应改为“进行”。
D项,不合逻辑,“释放幽香不能看见”。
答案:A4.填入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赵树理很有幽默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写农村生活能体现出他的幽默感,比如说,他爱给他的小说里的人物起外号,“翻得高”、“糊涂涂”、“三仙姑”他抨击时事,也往往以幽默的语言出之。
A.赵树理的幽默和老舍的幽默不同。
赵树理的幽默是农民式的幽默,而老舍的幽默是市民式的幽默。
B.老舍的幽默和赵树理的幽默不同。
老舍的幽默是市民式的幽默,而赵树理的幽默是农民式的幽默。
C.赵树理的幽默和老舍的幽默不同。
老舍的幽默是市民式的幽默,而赵树理的幽默是农民式的幽默。
D.老舍的幽默和赵树理的幽默不同。
赵树理的幽默是农民式的幽默,而老舍的幽默是市民式的幽默。
解析:原文首句决定了补句的主体是赵树理,末句“他”决定补句落脚点也是赵树理。
答案:A二、阅读鉴赏(38分)(一)课内阅读(19分)阅读课文从“不错,高妈的确有办法”到“各人有各人的办法,他不便全随着高妈”,回答问题。
5.文中“就曾经受着这个毒”中的“这个毒”是指什么?(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指高额利息。
6.高妈虽不是主要人物,但她的形象却很生动。
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没有描写高妈的身材高矮,脸型长圆,唯一手段就是描绘其浅易、生动的语言,小说没有提及高妈说话时的神气,但突出其语气、语调、语速。
7.文中高妈喋喋不休地与祥子谈论,而祥子一语未发,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何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作者有意借高妈的“雄辩”来反衬祥子的木讷、不善言谈、老实本分。
8.这篇小说与鲁迅的《祝福》不同,作者赞赏之情多于批判成分。
试加以分析。
(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祥子与祥林嫂都处在社会的最底层,都属于“做稳了的奴隶”。
从创作意图和作品的整体构思上讲,老舍也想对祥子狭隘的小农经济思想意识有所批判,但从这一段注入了作者自己的“陶醉”之情的诗意描写中,读者更多地体会到的是老舍对祥子所代表的那种朴实的生活方式和朴实的生活理想的赞赏。
(二)课外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人和车厂的老板刘四爷快七十岁了;人老,心可不老实。
年轻的时候他当过库兵,设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账。
干这些营生所应有的资格与本领——力气,心路,手段,交际,字号等等——刘四爷都有。
在前清的时候,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跪过铁索。
跪上铁索,刘四并没皱一皱眉,没说一个饶命。
官司教他硬挺了过来,这叫作“字号”。
出了狱,他开了个洋车厂子。
土混混出身,他晓得怎么对付穷人,什么时候该紧一把儿,哪里该松一步儿,他有善于调动的天才。
车夫们没有敢跟他耍骨头(注:调皮捣乱)的。
他一瞪眼,和他哈哈一笑,能把人弄得迷迷糊糊的,仿佛一脚登在天堂,一脚登在地狱,只好听他摆弄。
到现在,他有六十多辆车,至坏的也是七八成新的,他不存破车。
车租,他的比别家的大,可是到“三节”他比别家多放着两天的份儿。
人和厂有地方住,拉他的车的光棍儿,都可以白住——可是得交上车份儿,交不上账而和他苦腻(注:软磨硬缠)的,他扣下铺盖,把人当个破水壶似的扔出门外。
大家若是有个急事急病,只须告诉他一声,他不含糊,水里火里他都热心地帮忙,这叫作“字号”。
刘四爷是虎相。
快七十了,腰板不弯,拿起腿还走个十里二十里的。
两只大圆眼,大鼻头,方嘴,一对大虎牙,一张口就像个老虎。
个子几乎与祥子一边儿高,头剃得很亮,没留胡子。
他自居老虎,可惜没有儿子,只有个三十七八岁的虎女——知道刘四爷的就必也知道虎妞。
她也长得虎头虎脑,因此吓住了男人,帮助父亲办事是把好手,可是没人敢娶她作太太。
她什么都和男人一样,连骂人也有男人的爽快,有时候更多一些花样。
刘四爷打外,虎妞打内,父女把人和车厂治理得铁筒一般。
人和厂成了洋车界的权威。
在买上自己的车以前,祥子拉过人和厂的车。
他的积蓄就交给刘四爷给存着。
把钱凑够了数,他要过来,买上了那辆新车。
“刘四爷,看看我的车!”祥子把新车拉到人和厂去。
老头子看了车一眼,点了点头:“不离!”“我可还得在这儿住,多咱我拉上包月,才去住宅门!”祥子颇自傲地说。
“行!”刘四爷又点了点头。
不拉刘四爷的车,而能住在人和厂,据别的车夫看,是件少有的事。
因此,甚至有人猜测,祥子必和刘老头子是亲戚;更有人说,刘老头子大概是看上了祥子,想弄个上门女婿。
这种猜想里虽然怀着点妒羡,可是万一要真是这么回事呢,将来刘四爷一死,人和厂就一定归了祥子。
这个,教他们只敢胡猜,而不敢在祥子面前说什么不受听的。
其实呢,刘老头子的优待祥子是另有笔账儿。
祥子是这样的一个人:在新的环境里还能保持着旧的习惯。
假若他去当了兵,他决不会一穿上那套虎皮,马上就不傻装傻地去欺侮人。
在车厂子里,他不闲着,把汗一落下去,他就找点事儿做。
他去擦车,打气,晒雨布,抹油……用不着谁支使,他自己愿意干,干得高高兴兴,仿佛是一种极好的娱乐。
厂子里平常总住着二十来个车夫;收了车,大家不是坐着闲谈,便是蒙头大睡;祥子,只有祥子的手不闲着。
初上来,大家以为他是向刘四爷献殷勤,狗事巴结人;过了几天,他们看出来他一点没有卖好讨俏的意思,他是那么真诚自然,也就无话可说了。
刘老头子没有夸奖过他一句,没有格外多看他一眼;老头子心里有数儿。
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
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
虎妞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
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
当祥子去拉包月的时候,刘家父女都仿佛失去一个朋友。
赶到他一回来,连老头子骂人也似乎更痛快而慈善一些。
(节选自老舍《骆驼祥子》第四章,有删改)9.第一段中画线部分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举例分析。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品味文学作品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