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之高妈公开课课堂实录
- 格式:docx
- 大小:48.38 KB
- 文档页数:5
第16课《骆驼祥子》——高妈【文本助读】一、作者名片老舍(1899~1966),现、当代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
满族,北京人。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
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
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
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
在创作上,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
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1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应召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
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离世。
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
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
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
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
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
优秀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
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致,取材较为宽广,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断魂枪》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
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二、内容链接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写于1936年,它真实描写了北洋军阀时代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骆驼祥子》--车夫奋斗泪乱世悲凉歌课堂实录【教学重难点】1.梳理祥子的坎坷命运,感受祥子的前后变化。
2.以学生为主体,探讨形成祥子悲剧命运的主客观原因。
【学情分析】小说情节曲折,通俗易懂,但离学生所处时代和现实生活较为久远。
教师引导学生在通读全书的基础上,对形成小说主人公悲剧命运的原因进行深刻探讨,帮助学生理解老舍先生的创作目的。
【课堂实录】一、导入同学们已经读过《骆驼祥子》这部小说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老舍先生在这部作品中给人物取名似乎颇有深意。
你们看,“祥”是指吉祥如意,但祥子的一生总是与“不祥”联系在一起;再比如,你们看二强子坚强不?小福子这一生和福气沾过边儿吗?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却安排一个截然相反的结局,老舍先生到底为何这么安排呢?让我们再次一起走进《骆驼祥子》,看看这些人的命运,探讨老舍先生的良苦用心。
二、教学过程1.梳理情节,回顾祥子坎坷的命运。
师:首先让我们对照插图复述故事,一起来看看主人公祥子的人生故事。
(依次投影何大齐插图版《骆驼祥子》中的三幅插图,分别为祥子被乱兵抢劫,祥子被孙侦探敲诈,虎妞的葬礼。
)生1:第一张是祥子用积攒了三年的钱买了一辆崭新的黄包车后,车却被溃败的逃兵抢走了,人也被抓走了。
生2:第二张是祥子积攒了卖骆驼和拉车的钱,都存在闷葫芦罐(瓦罐)里,结果受曹先生被特务跟踪的牵连,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
孙侦探就是原来逃兵的排长。
师:这位同学很细致地说明了第二幅插图的隐含信息,很好。
生3:第三张图是虎妞的葬礼。
为了筹集葬礼的钱,祥子把虎妞为他买的车子卖了。
师:其实这三幅图以及幕后的故事就是我们常说的祥子的——(学生齐答)三起三落。
师:回顾祥子的前半生,我们发现,他以破产农民的身份入城务工,(板书:破产农民)努力工作,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但他的三次买车,都以失败告终。
大家一起来看看祥子在此过程中的变化,请大家用下面的句式做个小结。
名著阅读课《骆驼祥子》教学实录(配录像)小榄华侨中学刘欢教学过程教师:上课,同学们好。
学生集体:老师您好。
教师:同学们,看着眼前这一幅大漠行骆图,我们不由会想起这么一句诗:大漠……学生集体接上:……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教师:大漠孤烟倾诉着无尽的沧桑;长河落日充斥着苍凉与悲怆。
图中这个同样沧桑的背影属于一个生活在三十年代的旧中国的贫苦劳动者,他曾经以骆驼般的积极与坚毅的精神挣扎在社会的最底层,但最终没能逃脱生活的悲剧。
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走进的“骆驼祥子”。
同学们,这部小说你们都读完了吗?学生集体:读完了。
教师:非常好!同学们,我们今天这节课叫做自读汇报课,老师希望同学们在这节课里能够把自己在阅读这部小说中的所思、所想、所感一一展示给老师和各位同学,好吗?学生集体:好!教师:下面我们进行第一个步骤,《骆驼祥子》作为一部名著,它里面必然有许多值得我们去回味、去思考的地方,那么我想先请同学们以推荐词的形式给大家介绍一下《骆驼祥子》给你的总体印象。
下面是我们的格式:“我推荐《骆驼祥子》,因为它是一部……”的小说,谁来?学生梁雅茵:我推荐的是《骆驼祥子》,因为它是老舍的代表作,也是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它采用大量叙事、抒情夹议论的心理描写,替祥子诉说他的痛苦心声。
所以,我推荐它。
学生江晓贤:我读了《骆驼祥子》这本书后,让我知道祥子原来是一个如此坚强的人.他经历了三起三落,在这三起三落中我能看到他曾经的努力和不放弃。
虽然,祥子最后还是堕落了,但是他曾经的顽强性格和不轻易放弃的精神都是直得我们去学习的。
所以,我把《骆驼祥子》这本书推荐给每一位同学。
教师:两位同学都说得非常好。
我们常说,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和一个高尚的人在谈话,而《骆驼祥子》正正成为我们和作者……谁?学生集体:老舍教师:对,成了我们与老舍先生沟通的桥梁。
那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阅读的时候按照老师的要求去搜集一些关于老舍先生的材料吗?学生集体:有!教师:好,那么下面老师要请几位同学来谈一谈你心目中的老舍,谁来呢?学生張婉君: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骆驼祥子高妈教案教案标题:《骆驼祥子》高妈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骆驼祥子》中的高妈角色,理解她对祥子成长和命运的影响。
2. 分析高妈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探讨她在小说中的角色意义。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高妈在小说中的角色意义。
2. 分析高妈的性格特点和行为。
教学难点:1. 探讨高妈对祥子成长和命运的影响。
2. 分析高妈的角色意义。
教学准备:1. 《骆驼祥子》小说原文及相关资料。
2. 讲台、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骆驼祥子》的背景和主要人物,提问学生对高妈这个角色是否有所了解。
二、阅读与理解(15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骆驼祥子》中与高妈相关的章节。
2. 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对高妈角色的理解和观点。
三、角色分析(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高妈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例如她的勤劳、坚强、慈爱等。
2. 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高妈在小说中的角色意义,并总结出自己的观点。
四、讨论与思考(15分钟)1. 教师组织全班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分析和观点。
2. 引导学生思考高妈对祥子成长和命运的影响,并提出相关问题,如高妈对祥子的教育方式、他们之间的互动等。
五、文学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高妈角色在整个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如她代表了劳动阶级、母性的力量等。
2. 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总结出高妈角色的象征意义,并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的分析结果。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高妈角色的读后感或分析文章。
2. 引导学生思考高妈这个角色对他们的启示和影响,并以书面形式表达。
教学延伸:1. 邀请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高妈与祥子的对话,加深对高妈角色的理解。
2. 鼓励学生阅读其他相关文学作品,比较不同作品中类似角色的形象和意义。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表现。
2. 学生的书面作业质量和思考深度。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全面理解《骆驼祥子》中高妈这个角色的意义,并能够进行文学分析。
《高妈》教案◇本课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骆驼祥子》的思想内容。
2.鉴赏“高妈”的语言特点。
3.分析语句的深刻含义。
4.剖析“高妈”的人物形象。
◇1.题目解说《骆驼祥子》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地揭露了旧中国把“人”变成“鬼”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盘剥和压榨。
《骆驼祥子》作为一部揭示旧中国城市底层劳动者悲惨命运的现实主义巨著,不仅代表着老舍创作水平的高峰,还代表着我国30年代文学的水平与成就。
◇2.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年),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
北京人,满族。
著名的现代作家、剧作家。
他出生在一个贫民家庭。
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并在1950年因创作话剧《龙须沟》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
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浓郁的“京味”,其作品中以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最有代表性。
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致,取材较为宽广,其作品中《柳家大院》《上任》《断魂枪》颇具特色,耐人寻味。
建国以后,老舍致力于话剧创作,代表作有《龙须沟》《春华秋实》《茶馆》等。
老舍的作品已被译成20多种文字出版,颇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3.背景资料:课文节选自《骆驼祥子》的第八章。
祥子被抓了壮丁,新置的人力车也被充了军,他第一次从心底里喊出了:“凭什么?”趁军队撤退的时候,他溜了回来,并顺手牵走了三匹骆驼,在一个村子里卖了三十五元钱,又返回了人和车厂,重新拉起了人力车。
他又燃起买车的希望,“对花钱是这样一把死拿,对挣钱祥子更是不放松一步”;没包月,就拉整天;早出晚妇,不拉够一定的钱数不收车,一点也不顾惜自己的身体:也开始抢生意,“像一只饿疯的野兽”,“只看见钱,多一个是一个”。
《骆驼祥子》教案知识与能力: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生平2、体会作者对文中高妈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
3、识记重点字词。
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在阅读中解决字词;把握文中主人公性格变化的原因及表现。
2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分析小说的三要素,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领会烘托的作用。
3、学习通过语言来表现形象的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作者老舍及在作品中所体现的艺术。
2、感受高妈这一人物形象。
领会其位置和作用。
3、感受祥子的形象教学重点:识记重点字词。
感受高妈这一人物形象,领会烘托的作用。
教学难点:把握文中主人公性格变化的原因及表现。
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领会烘托的作用。
学习通过语言来表现形象的手法教学方法:拓展讨论交流提问探索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一、导入:“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此话出自哪个经典人物形象之口?(学生:哈姆莱特)莎翁塑造的哈姆莱特有种深沉的悲剧力量。
哈的悲剧是性格和命运的悲剧。
中国现代文学家老舍先生也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具有典型悲剧意义的人物形象———骆驼祥子。
二、作家作品:1、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著名作家。
生于北京城的一个贫民家庭,非常熟悉社会底层的市民生活,喜欢流传于市井巷里的民间艺术,这种生活阅历促成了他日后创作的平民化和“京味”小说的形成。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建国后,老舍致力于话剧创作。
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他的作品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2、解题:《骆驼祥子》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地揭露了旧中国把“人”变成“鬼”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盘剥和压榨。
《骆驼祥子》作为一部揭示旧中国城市底层劳动者悲惨命运的现实主义巨著,是老舍的代表作,也是五四以来小说中颇受读者喜爱的、具有世界影响的著名长篇之一。
高中语文《骆驼祥子》教学实录(精选8篇)高中语文《骆驼祥子》教学实录(精选8篇)《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
面对主人公祥子的命运多舛,老师在教学应如何抓住重点呢?以下是小编提供的一篇《骆驼祥子》的教学实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中语文《骆驼祥子》教学实录篇1一、教学目标(一)了解上世纪初解放前老北京的社会背景,体会当时的人生百态,关心同情底层劳动人民的命运。
(二)提高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赏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三)朗读、赏析京味十足,各具特色的人物语言。
二、教材分析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根据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名著导读”推荐书目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需要,节选小说第一章,第二十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四章内容,即“三起三落”前的祥子和“三起三落”后的祥子,引导学生感知人物形象,认知人物变化,探寻变化原因。
三、阅读活动准备:(一)以小组为单位,确定小组重点阅读展示课题。
(二)利用课外时间,认真研读《骆驼祥子》,并且在书上,做标注,写评析。
(三)运用多种方式搜集有关《骆驼祥子》的资料。
(四)小组成员合作,确定新颖的、适合自己小组特色的方式。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师说)同学们,你们出行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同学们说)自行车,公交车,私家车等。
(老师说)好,那你们知道旧中国人们的出行的交通工具又是什么?(同学说)黄包车。
(老师说)今天,我们来阅读一篇关于拉黄包车的人给大家讲述了这样的故事,有连名字都没有的保姆,有吃不饱穿不暖的车夫,有落魄的父亲,有用尽一生精力才造好一座新屋的老农民,还有一年四季颠沛奔波的乡村信客。
这些真实的小人物形象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的人生百态。
它就是《骆驼祥子》。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像老舍先生这样平民出身的并不多。
他在老北京的大杂院中长大,从小就接触小商人、小手工业者、人力车夫、旧艺人、巡警等下层平民,熟悉他们的生活和心理。
课堂实录|〔<骆驼祥子>导读〕课堂实录执教:陈哲例谈遇见师:上课!生齐:起立。
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
同学们,有一句话说:人生最美,莫过于遇见。
比方遇见一处美丽的风景,比方老师今天在这堂课上遇见大家,亦或是在学习的旅途中遇见一本书。
那么同学们回忆一下,在你的记忆中,曾经遇见过哪本书呢?你对这本书的印象是怎样的?请同学们试着说一说。
生1:我遇见过〔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具有探险性,里面情节也非常危险,主人公也非常有趣味。
师:这位同学说了危险和有趣味性。
只有真正阅读了,才能有这些感受,带给他这些新的词语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师:还有哪位同学能说说你遇见过哪些书?这位同桌,请你说一说。
生2:高尔基的〔童年〕。
这本书讲述了高尔基的童年——他的童年是很凄惨的,阐述了对俄国沙皇时期黑暗总揽的批判。
师:你还讲到了这本书中的社会背景,只有阅读过了才能给你带来这么多深刻体会是不是?阅读能拓展我们的知识面。
或许,有同学和我一样,对我们这学期共同阅读的〔骆驼祥子〕有着深刻印象。
有没有?生:有。
师:今天啊,老师就带着同学们一起来重新走进〔骆驼祥子〕,重新遇见〔骆驼祥子〕。
看看在今天的相遇过程当中,我们又能重新读出些什么。
〔板书遇见〔骆驼祥子〕〕02遇见祥子师:首先,同学们,我们在这本书中遇见了谁?生齐:祥子。
师:那祥子又遇见了谁?发生了哪些事情,你读完这些情节之后有怎样的感受?现在我们回忆书中情节,举手来说一说你的感受。
生3:祥子花了三年买到车后,不久就连人带车被大兵掳了去,然后车就没了。
师:首先花了很大的力气买了一辆车,但被大兵连人带车一起拉走了。
那么读完这个情节你有怎样的感受?生3:同情他。
师:那他买到车时,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3:愉快。
师:好,请坐。
老师看到这位女生脸上充满愉快的表情,请你说一个。
书中你遇到的有关祥子的情节,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生4:遇到虎妞。
感觉祥子很可怜。
生5:书中我遇到的印象最深的情节是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
《骆驼祥子》节选《高妈》教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习分析人物形象及其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讨论、分析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祥子的悲剧意义,体会作者感情。
学习重点、难点:分析人物形象及其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导入:(图片)老舍说他是“由车夫的内心世界观察地狱是什么样子的”,那么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黄包车夫生活究竟如何,今天我们进一步走进《骆驼祥子》,走近高妈,从而进一步认识祥子。
教学过程:一、复习1、小说背景及情节以旧中国北平为背景,描写了人力车夫祥子由人堕落为“兽”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当时中国城市社会的黑暗。
2、小说常识的基本内容⑴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的核心内容;故事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的历史;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特定的社会环境是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大前提)。
⑵人物描写的方法(语言、肖像、行动、心理、细节描写)⑶掌握情节,结合环境,分析人物,揭示社会意义二、阅读·分析·鉴赏(一)用简练的一句话概括节选部分的内容。
(高考考点1:概括小说故事情节)【学生通过预习,可以快速解决】祥子在曹宅拉车出了事,高妈教他“法门”,祥子一一回味着高妈的话,思索着自己的生活方式。
三、阅读·分析·鉴赏(二)文中说“高妈是很精明很厉害的角色。
”高妈的精明和厉害具体是怎样体现的?这在人物描写中属于什么方法?结合具体例子分析。
(高考考点2:品味语言表达艺术,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学生阅读、讨论】1、高妈的精明和厉害是怎样体现的?高妈的精明和厉害体现在教祥子攒钱这一点:放小型高利贷、起会(即小型集资互相)。
2、请你从课文中找出高妈教祥子放贷的话语,有感情的给大家朗读一下。
她也劝祥子把钱放出去,完全出于善意,假若他愿意的话,她可以帮他的忙:“告诉你,祥子,搁在兜儿里,一个子永远是一个子!放出去呢,钱就会下钱!没错儿,咱们的眼睛是干什么的?瞧准了再放手钱,不能放秃尾巴鹰。
《骆驼祥子》——高妈教学目标1.了解老舍的《骆驼祥子》。
2.把握关键信息,梳理主要情节。
3.关注文中高妈及祥子人物形象的塑造,学习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4.探究人物命运的时代社会根源。
教学重难点重点:关注文中高妈及祥子人物形象的塑造,学习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难点:探究人物命运的时代社会根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城市的交通工具是什么样的吗?(展示老式人力车)。
那时的穷苦人为了生活,就是靠两条腿,一双肩膀为全家撑起半个天空。
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就曾写过一篇反映人力车夫悲惨生活的小说。
——《骆驼祥子》。
二、整体感知1.填一填:《骆驼祥子》描写了一个旧社会的车夫祥子在社会底层挣扎、毁灭的故事。
祥子从农村来到城市谋生,梦想是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子。
三年以后,他终于攒钱买了一辆车子。
不久就被大兵连人带车拉了去。
后趁乱逃了出来,车丢了,却牵来了三匹骆驼。
他再次攒钱,又被孙侦探诈去了所有积蓄。
最后,他用虎妞的钱买了一部车。
又因埋葬虎妞把车卖了。
2.写一写:问题:用一些词语概括祥子的一生?(三起三落拥有梦想--不甘堕落---自甘堕落奋斗--沉沦……)三、经典人物,认一认1.她粗俗又丑陋(长得虎头虎脑,像个黑塔似的)、蛮横又泼辣、精明又自私,是车厂主刘四的女儿,人力车夫祥子的妻子。
(虎妞)2.她二十岁左右,颇具姿色,父亲酗酒,逼其为娼,抚养两位幼弟,爱上了祥子,后因无法忍受屈辱,就吊颈自杀了。
(小福子)3.她在《骆驼祥子》中虽不是主要的人物,却绝对是一个形象生动的人物。
她是曹宅的女佣。
(高妈:很精明很厉害)四、阅读文本,分析人物1.高妈为祥子的生活出了哪两个主意?(1)放小型高利贷(钱生钱)(2)起会(小型集资互助)“什么是起会呢?”--起会是旧时下层社会筹集资金的一种方法。
一组人定期交纳一笔钱,轮归会内某一人使用,次序一般通过抽签决定。
2.从这两个主意中,作者主要是怎样刻画高妈的精明厉害的?(批注、演绎、合作探究)语言描写:第7段和第13段高妈:精明能干、有男人的胸襟和气度,有头脑,有手段,有耐心,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骆驼祥子高妈》教学实录
金方山
【期刊名称】《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
【年(卷),期】2011(000)002
【摘要】@@ [学习目标](投影)rn1.阅读中把握关键信息,梳理主要情节.rnrn2.关注文中高妈及祥子人物形象的塑造,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rn3.探究人物命运的时代社会根源.rn[教学过程]rn一、导课激趣师:同学们,我想调查一下,大家平时出行时会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
【总页数】3页(P89-91)
【作者】金方山
【作者单位】安徽省天长市天长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高妈:《骆驼祥子》中一个不容忽视的人物——祥子婚恋模式新解 [J], 王俊虎
2.那一声高妈 [J], 高淑;
3.高妈:《骆驼祥子》中一个不容忽视的人物——祥子婚恋模式新解 [J], 王俊虎
4.站位高的课是用课文训练学生——李华平《范进中举》教学实录点评 [J], 余映潮
5.站位高的课是用课文训练学生
——李华平《范进中举》教学实录点评 [J], 余映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骆驼祥子.高妈》教学实录【学习目标】(投影)1.阅读中把握关键信息,梳理主要情节。
2.关注文中高妈及祥子人物形象的塑造,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探究人物命运的时代社会根源。
【教学过程】一、导课激趣师:同学们,我想调查一下,大家平时出行时会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
生:乘公交。
生:骑自行车。
师(笑):为嘛这么辛苦?生:低碳。
(众笑)师:还有吗?生:老爸私家车送。
生:(好潇洒噢!~)师:没有乘出租的吗?生:偶尔。
太贵了!师:现代生活中,出租车(TAXI)已然是寻常的交通工具之一了,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城市的交通工具是什么样的?展示老式人力车的图片)那时穷苦人为了生活,就是靠两条腿、一双肩膀为全家撑起半个天空。
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就曾写过一篇反映人力车夫悲惨生活的小说。
生:《骆驼祥子》。
师:那我们今天和大家一同走进小说中的一个片段《高妈》。
(幻灯片)板书:高妈,老舍)二、了解背景,感知文本展示投影:1.作者简介,代表作品。
(请一名同学朗读)2.背景资料。
(师边述边展示)3.阅读文本,巡回指导。
(投影):结合多媒体阅读文本,思考:(1)文中写了哪些主要人物?(2)主要写了什么事?三、梳理内容,合作探究师:文中主要写了哪些人?生:祥子、高妈。
师:高妈还有方太太给祥子提供了几种攒钱的方法?抓住人物的语言)幻灯片)生:比如第七节里,“放出去呢,钱就会下钱”。
师:这种办法用我们今天的话就是钱生钱。
生:放高利贷(生笑)生:还有第九节里,“一块钱就可以立折子,你怎么不立一个呢”师:这个简单——生:存银行。
师:对。
还有么?生:第13节,高妈建议祥子“起上一起会”。
师:什么叫“起会”?(生看书中注释回答)师:这种办法很象今天的某种筹钱办事的形式——生:集资。
师:民间集资。
师:祥子采纳高妈的建议了么?生:没。
师:为什么呢?他又是是怎样想的呢?反映了祥子怎样的性格呢?(分组合作探究,教师参与其中)师:有谁已经有些眉目了?生1:尽管他“很佩服高妈的话”,可是“觉得钱在自己手里比什么都稳当”:虽然“钱不会下钱,可是丢不了也是真的”。
第16课《骆驼祥子》——高妈(对应学生用书P81)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合辙.(zh é) 2.筛.子(sh āi) 3.储.金(ch ǔ) 4.自缢.(y ì) (二)多音字1.省⎩⎪⎨⎪⎧ 省.钱sh ěn ɡ省.亲x ǐn ɡ 2.挨⎩⎪⎨⎪⎧ 挨.边āi 挨.批ái 3.处⎩⎪⎨⎪⎧ 处.所ch ù处.理ch ǔ 4.号⎩⎪⎨⎪⎧ 号.脉h ào 号.叫h áo二、写准字形《骆驼祥子》描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北平城内人力车夫的生活,它通过洋车夫祥子买车丢车、攒钱丢钱、劳苦终生、一无所获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在中国半殖民地化过程中,城市下层贫民由“人”蜕化为兽的过程。
小说的主人翁——祥子,是个来自农村的破了产的青年农民,20—30年代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混乱,多灾多难的年代,新旧军阀连年不断地进行争权夺势的战争,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肆行,中国农村迅速走向破产。
因而成批破产的农民为了谋求生路便纷纷涌入城市,祥子就是涌入城市的破产农民中的一个。
与本文相关的情节是:祥子在杨宅拉包月,由于不能忍受杨家两位太太的人格侮辱,仅四天就辞职了。
又回到了人和车厂,正赶上刘四爷给姐姐做寿去了,家里只剩下刘四爷的女儿虎妞。
在虎妞的引诱下与之同居一夜。
这时以前的老主顾曹先生邀请他到自己家中去拉包月,祥子为了躲避虎妞便住在了曹家。
但虎妞的事时时缠绕着他,以致在拉曹先生时摔伤了曹先生。
尽管曹先生没有怪罪,但祥子主动请辞,并且提出不要工钱。
在高妈的劝说下,他不再提辞工的事了。
课文节选的部分就是从此开始的。
本文节选的是祥子在为曹先生拉车时的一段生活奇遇:他相当佩服的高妈要帮助他理财放高利贷,可是祥子“觉得钱在自己手里比什么也稳当”;于是高妈又提醒他可以起会买车,可是祥子“好汉不求人”……一来二1.⎩⎪⎨⎪⎧ 合zh é辙清ch è澈ch è撤退2.⎩⎪⎨⎪⎧ zh àng 账本ch āng 伥鬼幕zh àn ɡ帐3.⎩⎪⎨⎪⎧ l ì厉害日l ì历砥l ì砺4.⎩⎪⎨⎪⎧ 谨sh èn 慎zh ěn 缜密ch ēn 嗔怒5.⎩⎪⎨⎪⎧ 锻li àn 炼磨li àn 练翻ji ǎn 拣6.⎩⎪⎨⎪⎧ qi ào 俏皮讥qi ào 诮陡qi ào 峭三、用对词语1.报复 抱负 例句汉武帝是一位胸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很有抱负,但初期在他祖母的粗暴干预之下,英雄无用武之地。
《骆驼祥子·高妈》说案今天我的课题是《骆驼祥子·高妈》(第二课时),本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模块《中国小说欣赏》中的第八单元。
下面我就教材分析,教法设想,学法指导和教学程序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这是一篇特殊的课文。
首先,它所处的单元在教材中位置特殊。
高中语文必修模块中已有不少小说单元,学生学习了“小说的人物形象和环境”、“小说的情节和主题”,已能够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和小说的主要特点。
而选修模块《中国小说欣赏》教学的重点是“以开阔的视野,关注整体小说的鉴赏”,这对学生阅读小说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因此,进行本单元教学时应该充分考虑这一特征。
其次,本课在单元中的位置特殊。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了解现代都市小说的特点与文化内涵”,而老舍先生表现的老北京市民阶层的世界是北京文化的典型代表。
是“京味小说”的源头。
《骆驼祥子》最具典型。
作为一名从农村到城市来谋生的乡间小伙,祥子在老北京城里的生活下是旧中国平民的苦难写照。
节选文《高妈》讲的是高妈教祥子如何“钱生钱”,作者用生动幽默的语言,丰富的心理描写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
娴熟的写作技巧是历来被人们所称道的,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作重点领会。
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分析高妈和祥子的形象,掌握鉴赏方法;而关注整体小说的鉴赏,作出恰当的评价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依据教材特点,本课拟定教学时数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重点把握小说的情节,了解人物命运及主题。
第二课时分析高妈和祥子的形象,多角度欣赏人物。
二、说教法新课程理念很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
我也认为,教学方法的最本质特征就是要促进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动脑。
因而,我根据情况采用了学生讨论、师生对话等方式。
此外适当的预习作业也能让课堂讨论不流于形式,提高课堂效率。
具体做法如下:1.多发问课堂上多让学生说说自已的阅读感受,划出关,并结合作者写作风格和课文背景理解。
2、多讨论让学生有感情地阅读人物语言,讨论语句是如何表现人物性格的,让学生的不同观点可以碰撞和交流3、师点拨比如通过交流发现学生们难以理解的,就要着重启发讲解。
联系中考,课堂训练(A)这么大的人,拉上那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弓子软得颤悠颤悠的,连车把都微微的动弹;车箱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这一点不是虚荣心,而似乎是一种责任,非快跑,飞跑,不足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车的优美。
那辆车也真是可爱,拉过了半年来的,仿佛处处都有了知觉与感情,祥子的一扭腰,一蹲腿,或一直脊背,它都就马上应合着,给祥子以最顺心的帮助。
(B)以前他什么也不怕,现在他会找安闲自在:刮风下雨,他都不出车;身上有点酸痛,也一歇就是两三天。
自怜便自私,他那点钱不肯借给别人一块,专为留着风天雨天自己垫着用。
烟酒可以让人,钱不能借出去,自己比一切人都娇贵可怜。
越闲越懒,无事可作又闷得慌,所以时时需要些娱乐,或吃口好东西。
及至想到不该这样浪费光阴与金钱,他的心里永远有句现成的话,由多少经验给他铸成的一句话:“当初咱倒要强过呢,有一丁点好处没有?”1、用自己的话概括(A)(B)文段里的祥子分别是怎么样的人?2、(B)文段里,为什么祥子会变成这样?3、划线句是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祥子此时什么样的心态?4、以选段语句为例,简析作品语言的一个特点。
《骆驼祥子》课后巩固练习一、填空:1、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__________》中的一个人物形象。
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_____次买车又______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
__________,是这部小说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
(《骆驼祥子》、三、三、祥子与车、虎妞)2、《骆驼祥子》是作者最钟爱的作品,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的辛酸故事。
(老舍(人力车夫)旧北京人力车夫)3、《骆驼祥子》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祥子来自农村,他,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
但是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
骆驼祥子之高妈公开课
课堂实录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骆驼祥子》之《高妈》课堂实录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做一个调查,在你们平时出行的时候,会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呢(学生众口不一,飞机,汽车,火车,轮船)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今天我们看到更多的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展示幻灯片1)那么,我们能否想象,在20世纪三十年代,有这样一群人,为了生活,靠着两条腿,一身力气,为全家撑起半个天空,那就是人力车夫。
(展示幻灯片2和3)。
以人力车夫为题材的小说,我们以前曾学过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和胡适先生的《人力车夫》,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现代着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骆驼祥子》。
提起祥子,我们并不陌生,在初中时候我们曾经学过《骆驼祥子》的片段描写,那么哪位同学来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祥子。
(学生介绍,教师补充,展示幻灯片4和5)
二:教学过程
作为主人公的祥子频繁登场,而在他的周围还有许多鲜活的形象,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骆驼祥子》之高妈,让我们感受经典文学带来无穷的魅力。
(板书-高妈)
那么,同学们不禁疑惑,高妈是谁?
通过课前的预习,我想请同学们回答这样一个问题,高妈是谁?请围绕高妈简要复述课文的主要情节。
高妈是曹宅的女佣。
情节概述:祥子欲购车,高妈支妙招
高妈劝放钱,祥子迟疑看
存钱怕被骗,揣怀更安全
起会买车好,祥子不贪占
我们知道,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情节发展则推动人物性格的形成,但塑造人物形象才是小说的核心内容,接下来,我们就共同来探讨一下本片段描写中出场的两个主要人物,高妈和祥子(展示幻灯片6)
请同学们打开探究案,看探究一题
请同学们认真读题,作者描绘高妈这一艺术形象,主要运用的刻画人物的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请结合课文加以分析。
课文7、13、16段让同学们自行找出有关高妈的语句。
运用人物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的方法。
高妈在《骆驼祥子》中虽不是主要人物,却绝对是一个形象生动的人物。
我们不知道她的身材是高是矮,脸型是长是圆,但从其语气、语调、语速,我们仍然可以体会到。
主要原因就是作者描绘其浅易、生动的语言。
比如,向祥子传授放债经验的一段,高妈多用反问句、感叹句,仿佛借债人就在面前请求她老人家宽限几天似的。
她称祥子认死理儿是"小胡同赶猪,直来直去";管心中无数而乱放债叫"海里摸锅",又叫"放秃尾巴鹰";乘负债认发薪之日上门讨债则叫"堵窝掏"--堵、窝、掏。
多利索!
精明、热心、泼辣(板书)
高妈在《祥子》一书中,虽不是主要人物,但绝对是一个形象生动的人物,我们不知道她是胖是瘦,是高是矮,但我们能从其语气、语调、语速中还原这个鲜活的形象。
当然,一个人物形象的刻画,不仅仅是语言描写这一个因素,回顾我们上几节课,所学习的小说人物形象专题,在探究人物形象,其性格的形成所讲的5个切入点:
人物形象概括分析的切入点:
1、从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入手。
2、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
3、从情节发展入手,透视人物的思想性格。
人物的性格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在矛盾冲突中展现出来的,只有了解了故事的全貌,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
4、从分析环境入手。
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特定的自然环境中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或自然环境中去理解。
5、注意作者和作品中其他人物对该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随机扩展)
精明、善谈的高妈面前,恰恰是一个不善言谈的祥子,那么在本文中作者是如何刻画祥子这个形象的呢?请看探究二题
8---11、14、15
(主要是集中笔墨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作者并不强迫祥子开口,而是根据其性格特点,主要展示他的心理活动,从而提示他的性格特征。
高妈在哈所,喋喋不休,而祥子却在心里盘算,将自己的想法,对高妈的说法的看法、对高妈的佩服及自己的打算。
一一展现出来。
从而塑造了一个拙直憨厚、老实巴交、保守落后的祥子的形象。
)
善良、木讷、保守(板书)
作者并不强迫祥子开口,而是根据其性格特点展现他的心理活动,从而揭示他的性格特征。
本文在叙述高妈和祥子的对话中,我们看出,几乎是高妈一个人在喋喋不休,祥子似乎是在陪衬,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结合全文分析。
请看探究三题
(这是作者有意为之,作者借高妈的"雄辩"来反衬祥子的木讷、拙直、憨厚,使祥子这一不善言谈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
老舍先生自己也说:“我的眼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祥子,写别的人正所以衬托。
”
而作为文中次要人物的高妈是为了烘托主要人物,补充小说中次要人物的作用:侧面烘托,个性鲜明;牵线搭桥,推动情节;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升华主题,画龙点睛。
次要人物为主要人物而服务,那么在本文中作者塑造祥子这一主要形象有何意义呢?请看探究四(展示幻灯片7)
关于祥子悲剧的原因有这样一些观点:其一、祥子个人的性格造成了祥子的悲剧;其二、万恶的社会把祥子推向了悲剧的深渊。
你对这些观点有何意见?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祥子的三起三落
一起: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
一落: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
理想第一次破灭。
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
二落:干包月时,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孙侦探搜去,第二次希望破灭了。
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
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祥子的命运三部曲是“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祥子的悲剧,是性格和命运的悲剧。
它真切地展现了一个本不该毁灭者地灭亡的全过程,具有典型的悲剧意义和深沉的悲剧力量。
小说的社会意义就是主题,也是祥子形象的社会意义。
祥子的悲剧完全是社会造成的。
通过祥子悲剧形象,作者热情赞颂了祥子原有的美好品质,愤怒揭露了吃人旧社会的罪恶和残忍。
作者给祥子安排的这个悲惨结局,真实反映了生活,深刻剖析社会本质的表现,是小说最为深刻、最具美学价值的地方。
虽然作者还不能为祥子指明出路,但却能激起人们对旧社会的极大愤慨,唤起人们"把世界变个样儿"的斗争信念和决心。
《骆驼祥子》对个人奋斗道路批判,也是祥子形象的主要意义,是作品的另一主题。
祥子要强好胜的心胸,是隶属于个体小生产者的狭隘范畴;他的蓝图是个人小天地;他挣扎和反抗,是孤立无援的个人奋斗。
小生产者分散的个体生产方式,使他总是迷信自己的力量,不能清醒认识自己,像盲人瞎马摸索。
一旦理想被毁,便会仇恨周围一切,疯狂报复。
祥子的悲剧雄辩的说明了:个人奋斗者的精神防线是不堪一击的。
祥子悲剧启示人们:个人奋斗的道路是不能救自己的,更有甚者,还可以导致个人的毁灭。
)
老舍先生在文章最后一段这样写到(展示幻灯片8)
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这是老舍给予祥子的评价,祥子的悲剧是社会造成的,当时的社会环境吞噬了这个善良的灵魂,让他走向自甘堕落的道路,但当我们面对人生中遇到的种种不平时,,难道像祥子一样走向子干堕落的道路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生活报之以不公,我们要以微笑面对。
总结语: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永恒的选择题,以至于我们到最后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选择无处不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
人不是生来就被打败的是海明威的选择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司马迁的选择
选择是一次又一次自我重塑的过程,让我们不断地成长,如果说人生是一次不断选择的旅程,那么当千帆阅尽最终留下的就是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风景。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我们无法阻止祥子悲剧的发生,但我们还有可选择的未来。
如何选择在于自己,《致我们的未来》让你的人生找到正确的方向。
(展示幻灯片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