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锌层军绿色钝化工艺
- 格式:pdf
- 大小:72.36 KB
- 文档页数:2
镀锌层如何进行草绿色钝化?
佚名
【期刊名称】《表面工程资讯》
【年(卷),期】2010(10)1
【摘要】答:镀锌草绿色(又称军绿色)钝化是在含有磷酸的钝化液中进行的,它具有最好的耐蚀性和耐磨性,且呈天然草绿色之外观。
其钝化液配方及工艺条件如下:铬酐30~50g/L,磷酸10—15mL/L,硫酸5~8mL-/L,盐酸5~
10mL/L,温度10~35℃,时间30~50S。
【总页数】1页(P38-38)
【关键词】钝化液;镀锌层;工艺条件;军绿色;耐磨性;耐蚀性;磷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174.44;TQ153.15
【相关文献】
1.用XRF法测量镀锌薄板中镀锌层和钝化层的厚度 [J], 郭钢;
2.综述钝化液成分对镀锌层三价铬钝化的影响 [J], 石一卉;黎德育;李宁
3.镀锌层三价铬钝化及钝化膜的封闭处理 [J], 蒋建忠;缪树婷;郝利峰;韩生
4.镀锌层三价铬银白色钝化工艺现状及无铬钝化发展趋势 [J], 陈高伟;范云鹰;杨晓科;施绍队;刘瑶
5.镀锌层草绿色钝化工艺探讨 [J], 雷光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镀锌军绿色钝化工艺研究
镀锌军绿色钝化工艺研究是指针对镀锌军绿色环保钝化工艺进行的研究工作。
镀锌是一种将金属表面镀上一层锌层的工艺,以提高金属的防腐性能和美观度。
钝化是指对金属表面进行处理,形成一层具有防腐功能的物质,以延长金属的使用寿命。
传统的镀锌和钝化工艺中往往使用一些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害的化学物质,如六价铬等。
因此,研究和开发镀锌军绿色钝化工艺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种工艺的研究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寻找代替有害化学物质的替代品:研究人员通过寻找和开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的化学物质,替代传统工艺中使用的六价铬等有害物质,以提高镀锌军绿色钝化工艺的环保性和安全性。
2. 改进工艺参数和流程: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人员可以优化镀锌军绿色钝化工艺的工艺参数和流程,使其更加经济高效和环保节能,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提高工艺的可持续性。
3. 提高钝化膜的性能:钝化膜是镀锌军绿色钝化工艺的关键部分,研究人员希望通过研究和探索新的材料和制备工艺,提高钝化膜的性能,如抗腐蚀性、耐磨性等,以增强镀锌件的使用寿命和功能。
通过镀锌军绿色钝化工艺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实现金属制品的
镀锌和钝化过程的绿色环保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工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锌镀层的钝化处理发布时间:2008-09-12一、六价铬钝化处理锌的化学性质活泼,在大气中容易氧化变暗,最后产生“白锈”腐蚀。
镀锌后经过铬酸盐处理,以便在锌上覆盖一层化学转化膜,使活泼的金属处于钝态,这就叫锌层铬酸盐钝化处理。
这层厚度只有0.5μm以下的铬酸盐薄膜,能使锌的耐蚀性能提高6倍~8倍,并赋予锌以美丽的装饰外观和抗污能力。
目前钝化主要有六价铬钝化与三价铬钝化。
铬酸盐钝化不仅作为防护层,而且在一些低档产品上经白钝化,或者白钝化经有机料着色,可作为防护-装饰用途。
铬酸盐钝化液由铬酸、活化剂和无机酸组成,锌与钝化液发生作用,导致锌溶解、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并在反应中消耗氢离子,当锌和溶液界面上的pH值上升到3以上时,产生一系列的成膜反应,凝胶状钝化膜就在锌界面上形成。
关于钝化膜形成的机理和膜层的化学组成仍有争论。
一般认为锌层钝化膜是由碱式铬酸铬、碱式铬酸锌和水合三氧化铬等组成的水合物。
经分析膜中三价铬含量占28.2%,六价铬占8.68%,水分占19.3%。
其中三价铬是钝化膜的骨架,六价铬靠吸附、夹杂和化学键力填充于三价铬的骨架之中,故六价铬的含量直接影响钝化膜的耐蚀性。
当钝化膜受到磕、划、碰伤时,在潮湿空气中六价铬可溶于水膜内,在破损处成膜给予自动修复,这是铬酸盐膜的重要优点之一。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钝化膜的彩虹色是由于化学组成决定的。
三价铬呈淡绿色和绿色;六价铬呈橙红至红色;不同价态和不同量的铬相混合就出现了五颜六色。
这就是化学成色学说。
但是它不能解释从不同角度看颜色各异;不同钝化手法可得到有层次的色阶;随钝化膜厚度增加颜色的变化规律同所见光光波所显示的颜色相同;以及干燥过程色彩变化等现象。
如是我国研究者提出了物理成色即光波干涉成色的学说。
根据光波干涉原理,入射光到达钝化膜表面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透过钝化膜由锌层表面再反射出来,于是从外表面和从内表面反射出来的光产生光程差。
当光层差等于某颜色的光波之半或它的奇数倍时,就会发生光波干涉而抵消一部分,我们肉眼所见只是该色的辅色。
镀锌的军绿色钝化1 工艺流程电镀锌→流水清洗→锌层出光→流水清洗→军绿色钝化→流水清洗→烘干老化→膜层检验→成品入库。
2 军绿色钝化及工艺 (1) 出光硝酸(HNO3) 2 % 水(H2O) 余量 (2) 钝化重铬酸钾( K2Cr2O7) 。
g/ L 磷酸(H3PO4) 。
/ L 硝酸(HNO3)。
/ L 硫酸(H2SO4) 。
/ L 醋酸(CH3COOH) 。
/ L 温度10~30 ℃ 时间50~80s (3) 老化温度60~70 ℃ 时间10~15min3 各成分作用及工艺条件的影响 (1) 重铬酸钾和磷酸 K2Cr2O7 和H3PO4 是成膜的主要成分,即军绿色钝化膜是彩色膜和灰色的磷化膜相结合的产物。
含量高时钝化膜层厚且光亮度好,但是过高会降低膜层厚度,过低则无法形成合格的膜层。
(2) 硝酸 HNO3 是强氧化剂,它在钝化液中对锌镀层主要起抛光作用,光亮的表面才能得到理想的军绿色钝化膜。
若含量过低膜层光亮度差,过高则使锌镀层溶解过快,钝化时间无法掌握。
(3) 硫酸 H2SO4 是军绿色钝化膜的促成剂,即成膜骨架。
所以含量低时膜层结合力不牢,过高则会使钝化液呈强酸性,因而造成钝化膜耐蚀性能降低。
(4) 醋酸 CH3COOH 在钝化液中主要起稳定溶液pH 的作用,及其延长钝化液使用期限。
(5) 钝化时间由于钝化液呈强酸性,所以必须严格控制化时间,防止造成锌镀层被过度溶解而露底。
钝化时间过短时钝化膜呈灰绿色,过长则会使膜层发花。
(6) 膜层老化军绿色钝化膜未干燥时不牢固,因此不得用猛水冲洗和手摸。
要控制好老化温度和时间,若老化温度过高会使膜层龟裂,严重降低膜层耐蚀性。
(7) 注意事项 (1) 在钝化时应避免零件之间相互碰撞而划伤膜层,且不能用手触摸零件。
(2) 不得使用铜或铁的挂具和容器装挂零件。
(3) 钝化时应轻轻抖动零件,如能采用压缩空气搅拌溶液效果更好。
(4) 在配制新溶液时,应在槽液中加入少量的锌粉或双氧水。
镀锌板钝化处理工艺镀锌板钝化处理工艺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用于提高镀锌板的耐腐蚀性能和外观质量。
本文将介绍镀锌板钝化处理的工艺流程和原理,以及该工艺的应用和优势。
一、镀锌板钝化处理的工艺流程镀锌板钝化处理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清洗:将待处理的镀锌板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污垢、油脂和其他杂质,以保证钝化液能够充分接触到镀锌板表面。
2. 酸洗:将清洗后的镀锌板浸入酸性溶液中,通过酸洗去除镀锌层上的氧化铁皮、锌盐和其他杂质,使镀锌板表面变得光洁。
3. 钝化:将经过酸洗的镀锌板浸入钝化液中,使钝化液中的成分与镀锌层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层致密的、具有较好耐腐蚀性能的钝化层。
常用的钝化液有铬酸钝化液、钛酸钝化液和磷酸钝化液等。
4. 清水洗涤:将钝化后的镀锌板进行清水洗涤,去除表面的钝化液残留。
5. 干燥:将洗涤后的镀锌板进行干燥处理,以保证表面的干燥和防止再次腐蚀。
二、镀锌板钝化处理的原理镀锌板钝化处理的原理是利用钝化液中的化学物质与镀锌层表面发生反应,形成一层致密的、具有良好耐腐蚀性的钝化层。
这层钝化层可以阻止氧、水和其他腐蚀介质进一步侵蚀镀锌层,从而提高镀锌板的耐腐蚀性能。
三、镀锌板钝化处理的应用和优势镀锌板钝化处理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家电等行业。
它的主要优势有:1. 提高耐腐蚀性能:钝化处理后的镀锌板表面形成的钝化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能够有效防止氧、水和其他腐蚀介质侵蚀镀锌层,从而延长镀锌板的使用寿命。
2. 改善外观质量:钝化处理后的镀锌板表面光洁平整,色泽均匀,能够提高产品的外观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3. 环保节能:钝化处理采用无铬、无铅的环保钝化液,符合环保要求,对环境友好。
4. 工艺简单可靠:镀锌板钝化处理工艺相对简单,操作方便,工艺可靠性高,能够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
镀锌板钝化处理工艺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通过清洗、酸洗、钝化、清水洗涤和干燥等步骤,能够提高镀锌板的耐腐蚀性能和外观质量。
镀锌分为镀白锌、镀蓝锌、镀彩锌、镀黑锌,它们的区别
我们经常听到镀白锌、镀蓝锌、镀彩锌、镀黑锌,同样是镀锌,为什么有不同的颜色,他们到底有什么区别?
镀蓝锌
其实这些都是镀锌后钝化工艺的区别所导致的差异,不同的钝化液得到不同的色彩的钝化膜,他们的耐腐蚀性能也会有所差异,所以也就有不同的工艺叫法;
镀彩锌
镀彩锌
镀锌层的颜色是由钝化工艺决定的,有银白、蓝白、彩色(五彩军绿)、黑色等工艺。
镀军绿锌
锌镀层钝化后,通常视所用钝化液不同而得到不同色彩的钝化膜或白色钝化膜。
彩虹色钝化膜的抗蚀性比无色钝化膜高五倍以上。
这是因为彩虹色钝化膜比白色钝化膜厚;另一方面,彩虹色钝化膜表面被划伤时,在潮湿空气中,擦伤部位附近的钝化膜中六价铬有对擦伤部位进行“再钝化”作用,修补了损伤,使钝化膜恢复完整,因此,镀锌多采用彩虹色钝化。
无色钝化膜外观洁白,多用在日用五金,建筑五金等要求有白色均匀表面的制品。
镀黑锌
镀白锌
镀白锌、镀蓝锌、镀彩锌、镀黑锌耐腐蚀性的差异:镀锌耐腐蚀性由强变弱顺序:军绿钝化>黑钝化>彩钝化>蓝白钝化>白钝化
欢迎大家在评论处补充你认为文章中有解释不对或欠缺的部分,这样下一个阅读的人就会学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
锌镀层性质与用途锌镀层在大气条件下对钢铁零件为阳极性镀层,经彩色钝化后,明显地提高了镀层的保护性能并改善了外观。
主要用于防止钢铁零件的腐蚀,其镀层价格低廉,耐腐蚀性能优良,应用量大面广。
镀锌工艺的种类1、氰化镀锌:分高氰镀锌、中氰镀锌、低氰镀锌;2、酸性镀锌:硫酸盐镀锌、弱酸性氯化钾镀锌、氨三乙酸-氯化铵镀锌;3、碱性无氰锌酸盐镀锌。
各种镀锌工艺的优缺点1、氰化镀锌优点:镀层结晶细致,镀液的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较好,对钢铁设备无腐蚀作用。
缺点:镀液含有剧毒氰化物,排放的废水和废气对环境有危害。
2、硫酸盐镀锌优点:成本低,镀液稳定,电流效率高,允许的阴极电流密度上限值很高,沉积速度快。
缺点:均镀能力和深镀能力较差,镀层结晶较粗,只适用于镀外形简单的零件。
镀液对钢铁设备有腐蚀作用。
3、弱酸性氯化钾镀锌优点:无氰,镀液成分简单、稳定,投产成本不高,电流效率高,节约电能,沉积速度快,生产效率高,适用于铸铁零件、高碳钢零件镀锌。
镀层光亮、细致,整平性好。
缺点:镀液对钢铁设备有腐蚀作用。
如果后处理不好,彩色钝化膜的抗盐雾性能比碱性镀锌差。
4、氨三乙酸-氯化铵镀锌优点:由于氨三乙酸对锌的络合能力较强,显著增加了锌沉积时的阴极极化作用,镀液的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较好,镀层比较光亮。
缺点:镀液对钢铁设备有腐蚀严重。
5、碱性锌酸盐镀锌优点:无氰,对钢铁设备无腐蚀,钝化膜在湿热的大气中不容易变色发黑。
缺点:在镀层的结合力和脆性方面于氰化镀锌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镀锌钝化处理的定义将镀件在一定的钝化液中进行化学处理,使锌层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稳定性较高的薄膜,即钝化膜。
这层钝化膜可使锌镀层的耐腐蚀能力提高6~8倍,并赋予锌以美丽的装饰外观和提高耐污染的能力。
作为油漆或染色的前处理,钝化膜能增加锌层与漆层的结合力,使防护性能提高很多;经过高孔隙化钝化处理的多孔钝化,有利于吸附各种染料,达到钝化无法达到的装饰效果。
镀锌钝化的种类1、镀锌白色钝化;2、镀锌蓝白色钝化;3、镀锌彩色钝化;4、镀锌军绿色钝化;5、镀锌黑色钝化。
一、六价铬钝化处理锌的化学性质活泼,在大气中容易氧化变暗,最后产生“白锈”腐蚀。
镀锌后经过铬酸盐处理,以便在锌上覆盖一层化学转化膜,使活泼的金属处于钝态,这就叫锌层铬酸盐钝化处理。
这层厚度只有0.5μm以下的铬酸盐薄膜,能使锌的耐蚀性能提高6倍~8倍,并赋予锌以美丽的装饰外观和抗污能力。
目前钝化主要有六价铬钝化与三价铬钝化。
铬酸盐钝化不仅作为防护层,而且在一些低档产品上经白钝化,或者白钝化经有机料着色,可作为防护-装饰用途。
铬酸盐钝化液由铬酸、活化剂和无机酸组成,锌与钝化液发生作用,导致锌溶解、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并在反应中消耗氢离子,当锌和溶液界面上的pH值上升到3以上时,产生一系列的成膜反应,凝胶状钝化膜就在锌界面上形成。
关于钝化膜形成的机理和膜层的化学组成仍有争论。
一般认为锌层钝化膜是由碱式铬酸铬、碱式铬酸锌和水合三氧化铬等组成的水合物。
经分析膜中三价铬含量占28.2%,六价铬占8.68%,水分占19.3%。
其中三价铬是钝化膜的骨架,六价铬靠吸附、夹杂和化学键力填充于三价铬的骨架之中,故六价铬的含量直接影响钝化膜的耐蚀性。
当钝化膜受到磕、划、碰伤时,在潮湿空气中六价铬可溶于水膜内,在破损处成膜给予自动修复,这是铬酸盐膜的重要优点之一。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钝化膜的彩虹色是由于化学组成决定的。
三价铬呈淡绿色和绿色;六价铬呈橙红至红色;不同价态和不同量的铬相混合就出现了五颜六色。
这就是化学成色学说。
但是它不能解释从不同角度看颜色各异;不同钝化手法可得到有层次的色阶;随钝化膜厚度增加颜色的变化规律同所见光光波所显示的颜色相同;以及干燥过程色彩变化等现象。
如是我国研究者提出了物理成色即光波干涉成色的学说。
根据光波干涉原理,入射光到达钝化膜表面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透过钝化膜由锌层表面再反射出来,于是从外表面和从内表面反射出来的光产生光程差。
当光层差等于某颜色的光波之半或它的奇数倍时,就会发生光波干涉而抵消一部分,我们肉眼所见只是该色的辅色。
镀锌钝化技术综述随着汽车、建筑等行业的飞速发展,热镀产品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
热浸镀技术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热镀锌产品及其合金化产品具有优良的耐蚀性能、美丽的外观、有利于后续加工、成本也相对较低等优点,深受广大用户欢迎。
随着热镀锌技术的进步,其产品质量也有所提高,广泛应用到汽车上,因此对热镀锌产品的表面质量和成型性等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镀层的钝化处理对镀层的腐蚀性有着重要影响。
长期以来,钝化处理往往使用六价铬酸盐钝化液,但它的毒性大,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六价铬钝化将逐渐被取代。
镀锌作为钢铁件的主要防蚀镀层,在电镀加工量中位居榜首。
除因加工单价相对较低外,钢铁件上的锌镀层为阳极性镀层,当受潮而发生电化学腐蚀时,锌先腐蚀而使钢铁基体受到保护。
但锌本身为两性金属,既不耐酸也不耐碱,在大气中很易生成碱式碳酸锌腐蚀物而长白斑、白灰甚至白毛。
镀锌后再进行钝化处理,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抗蚀力,延长锌本身腐蚀的时间。
故电镀锌后无例外地要作钝化处理。
钝化还有赋予镀层不同色彩、色调及提高其上油漆层附着力等功能。
锌层最终抗蚀力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镀层厚度。
可供牺牲腐蚀的锌越多,抗蚀性越耐久。
热镀锌层厚度难低于300Lm,而电镀锌仅(5 -25)Lm,故热镀锌即使不经钝化,抗蚀力也很好,但加工成本高、色调单一。
(2)锌层纯度。
镀锌层纯度越高,自身形成微电池腐蚀越小,越/结实0而不易牺牲。
纯度依氰化镀锌、碱性锌酸盐镀锌、微酸性氯化物镀锌次序而下降,后者最差。
故在某些军品、电器产品、汽摩产品上禁用氯化物镀锌。
(3)镀锌后钝化的好坏。
优良的六价铬彩钝比白钝抗生白锈时间要长数倍。
经烘干老化的、钝化后再作封闭处理的又比钝化后不作封闭、老化的要好得多。
在各种镀层中,镀锌层以其良好的耐蚀性能和价格优势,被广泛用作各种钢铁工件的防护镀层。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镀锌层耐蚀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镀锌后,常常要对镀层进钝化处理。
从许多资料报道和生产实践中得知,无论采用何种工艺,在实际生产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致力于金属材料表面工程的科技工作者继续去攻关。
电镀锌层的后处理(1)脱氢处理钢铁零件镀锌过程中,往往伴随还原析氢的副反应。
氢还原后一部分变成气体逸出,一部分以氢原子渗入到镀层和金属晶格点阵中,造成“氢脆”,影响零件寿命。
为此,某些钢材或用于特殊情况下的零件,必须进行脱氢处理,例如飞机上使用的镀锌件、弹性零件和高强度钢上镀锌件等。
采用加热处理将氢从零件内部赶出是常用的方法,而且温度越高,时间越长,除氢越彻底。
但当加热温度超过250℃时,锌结晶组织变形、发脆、耐蚀性明显下降。
因此一般用除氢温度为l90~230℃,2~3h。
渗碳件和锡焊件除氢温度一般为140~160℃,保温3h。
(2)出光出光可使镀层表面平整、光亮、钝化膜光泽好。
一般采用30~50g/L硝酸浸渍3~5s或采用Cr03100~150g/L,硫酸3~4g/L,室温浸渍5~10s。
(3)转化膜处理锌的化学性质活泼,在大气中容易氧化变暗,最后产生“白锈”腐蚀。
利用氧化剂在锌镀层上生成一层转化膜,使金属锌的耐蚀性提高并赋予镀层美丽外观的工艺称为转化膜处理,习惯上称为钝化处理。
目前,钝化工艺根据钝化液组成可分为铬酸盐钝化和无铬钝化,工业生产中仍以铬酸盐钝化为主,而且按照铬酸含量不同,铬酸盐钝化又分为高铬钝化、低铬钝化和超低铬钝化;按照钝化后镀层的颜色可分为彩色钝化、白钝化、五彩钝化、军绿钝化和黑钝化等。
①钝化膜形成机理长期以来,人们对钝化膜的成膜机理没有一个完整的解释,主要有两种学说,即化学成分学说和光波干涉成色学说。
下面以铬酸盐钝化为例简要说明其成膜机理。
铬酸盐钝化液由铬酸、活化剂和无机酸组成,锌与钝化液接触时,在酸性介质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在酸性较强的高铬钝化液中,六价铬主要以Cr20;~形式存在,在酸性较弱的低铬和超低铬钝化液中六价铬主要以Cr042一形式存在。
由于上述反应中,消耗H+,使锌镀层与溶液界面上酸性减弱,pH值升高,当高于0.6时,钝化膜开始生成。
由于钝化膜的结构很复杂,因此其表达式不确定,现写出其中一种锌钝化膜的结构式,以便理解。
锌镀层的钝化处理发布时间:2008-09-12一、六价铬钝化处理锌的化学性质活泼,在大气中容易氧化变暗,最后产生“白锈〞腐蚀。
镀锌后经过铬酸盐处理,以便在锌上覆盖一层化学转化膜,使活泼的金属处于钝态,这就叫锌层铬酸盐钝化处理。
这层厚度只有0.5μm以下的铬酸盐薄膜,能使锌的耐蚀性能提高6倍~8倍,并赋予锌以美丽的装饰外观和抗污能力。
目前钝化主要有六价铬钝化与三价铬钝化。
铬酸盐钝化不仅作为防护层,而且在一些低档产品上经白钝化,或者白钝化经有机料着色,可作为防护-装饰用途。
铬酸盐钝化液由铬酸、活化剂和无机酸组成,锌与钝化液发生作用,导致锌溶解、六价铬复原成三价铬,并在反响中消耗氢离子,当锌和溶液界面上的pH值上升到3以上时,产生一系列的成膜反响,凝胶状钝化膜就在锌界面上形成。
关于钝化膜形成的机理和膜层的化学组成仍有争论。
一般认为锌层钝化膜是由碱式铬酸铬、碱式铬酸锌和水合三氧化铬等组成的水合物。
经分析膜中三价铬含量占28.2%,六价铬占8.68%,水分占19.3%。
其中三价铬是钝化膜的骨架,六价铬靠吸附、夹杂和化学键力填充于三价铬的骨架之中,故六价铬的含量直接影响钝化膜的耐蚀性。
当钝化膜受到磕、划、碰伤时,在潮湿空气中六价铬可溶于水膜内,在破损处成膜给予自动修复,这是铬酸盐膜的重要优点之一。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钝化膜的彩虹色是由于化学组成决定的。
三价铬呈淡绿色和绿色;六价铬呈橙红至红色;不同价态和不同量的铬相混合就出现了五颜六色。
这就是化学成色学说。
但是它不能解释从不同角度看颜色各异;不同钝化手法可得到有层次的色阶;随钝化膜厚度增加颜色的变化规律同所见光光波所显示的颜色一样;以及枯燥过程色彩变化等现象。
如是我国研究者提出了物理成色即光波干预成色的学说。
根据光波干预原理,入射光到达钝化膜外表一局部被反射,一局部透过钝化膜由锌层外表再反射出来,于是从外外表和从内外表反射出来的光产生光程差。
当光层差等于*颜色的光波之半或它的奇数倍时,就会发生光波干预而抵消一局部,我们肉眼所见只是该色的辅色。
(一)锌及锌合金彩色钝化根据钝化液中铬酐含量的不同,彩色钝化又分为高铬彩钝、低铬彩钝、超低铬彩钝和无铬彩钝。
高铬彩色钝化铬酐含量在200~350g/L,典型的工艺规范有三酸钝化和三酸二次钝化。
1.三酸高铬彩色钝化的溶液配方及工艺条件铬酐(Cr03)250~300g/L硝酸(HN03)30~40mL/L硫酸(H2S04)10~20mL/L室温下在三酸液中浸泡5~15s,然后放在空中停留5~15s。
钝化后所得的钝化膜色泽鲜艳。
如在溶液中加进l0~15g/L的硫酸亚铁(FeS04),则钝化膜的膜层更厚、更牢固,耐蚀性更好,但颜色较深,光泽较暗。
2.三酸二次钝化的溶液配方及工艺条件①钝化着色液l铬酐(Cr03)170~200g/L硫酸亚铁(FeS04)8~l0g/L硫酸(H2S04)6~7mL/L室温下浸渍20~40s硝酸(HN03)7~8mL/L取出后不水洗,钝化液2中处理②钝化着色液2铬酐(Cr03)40~50g/L硫酸亚铁(FeS04)6~7g/L硫酸(H2S04)2mL/L溶液温度室温硝酸(HN03)5~6mL/L浸渍时间20~30s3.低铬彩色钝化工艺高铬彩色钝化工艺成熟、容易操作,但含铬量高,废水污染严重,生产成本高,因此发展低铬钝化工艺并已日趋成熟,低铬钝化液的铬酐含量在3~59/L 较合适,pH值以l~1.2最佳,室温钝化时间只要5~8s。
低铬彩色钝化的溶液配方及工艺条件见表3—22。
表3-22低铬彩色钝化的溶液配方及工艺条件溶液成分及工艺条件123铬酐(Cr03)/(g/L)硫酸(H2S04)/(mL/L)硝酸(HN03)/(mL/L)硫酸锌(ZnS04·7H20)/(g/L)高锰酸钾(KMn04)/(g/L)醋酸(CH3COoH)/(mL/L)溶液pH溶液温度/℃处理时间/min0.30.8~1.3室温5~80.40.10.8~1.3室温5~83~51~21~2室温10~12由于低铬钝化自身酸度较低,钝化液的抛光性能较差,因此钝化前最好先用2%~3%体积分数的硝酸出光2~5s,根据钝化液要求,可清洗也可以不清洗进入钝化液直接钝化。
铝压铸件镀锌军绿色钝化工艺赵予川【期刊名称】《《电镀与精饰》》【年(卷),期】2010(032)011【总页数】2页(P34-35)【关键词】铝合金; 压铸; 镀锌; 军绿色钝化【作者】赵予川【作者单位】深圳市杰昌金属表面处理厂广东深圳5181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153.15铝合金因密度小,比强度高,可以采用压铸技术高速地生产尺寸精度高、形状复杂和质量轻的零部件,从而在航空、汽车及建筑领域获得广泛使用。
由于铝压铸件本身在大气中容易遭腐蚀,会很快生成一层氧化膜,应用受到一定限制,通过电镀方法可以提高铝压铸件的装饰性、耐蚀性。
不过由于压铸过程中往往存在砂眼等缺陷,加上压铸件前处理后的硅灰不易去除,给电镀带来很大困难。
采用在镀锌前先进行化学镀镍-磷合金的工艺,在铝压铸件表面获得了质量优异的镀锌军绿色钝化膜,满足了客户的需要。
铝压铸件镀锌工艺流程如下:酸性除油→碱蚀→除灰→一次浸锌→脱锌→二次浸锌→化学镀镍-磷合金→活化→无氰碱性镀锌→出光→军绿色钝化。
1)铝合金压铸件极易过腐蚀,采用含有缓蚀剂的酸性除油可以避免此现象。
2)严格控制碱蚀时间,过短、过长都不利于后工序的电镀。
3)碱蚀后的黑灰,必须在含氟的酸性除灰液中除去,使铸件表面光亮干净。
4)采用含镍的浸锌液,有助于改善化学镀镍-磷合金层的结合力。
5)采用低铬军绿色钝化液,克服了常规五酸钝化液稳定性差、维护困难等缺点。
1)酸性除油 150~200mL/L DIT-102,θ=50~60℃,t=5~10min;2)碱腐蚀 45~55 g/L NaOH、5~10 g/L 缓蚀剂,θ=45~55℃,t=30~60s;3)除灰 750mL/L HNO3、250 mL/L HF,θ=20~30℃,t=10~60s;4)浸锌 200~300mL/L YB-ZNDSP-200,θ =20~40℃,t=20~60s;5)化学镀镍-磷合金26g/L NiSO4·7H2O、24g/L NaH2PO2·H2O、27g/L 乳酸、2.2g/L 丙酸、稳定剂适量,pH=4.5~4.8,θ=88~92℃,t=20~25min;6)碱性镀锌 8~15g/L Zn2+、100~150 g/L NaOH、10~12mL/L 光亮剂 A、0.2~2 mL/L 光亮剂B,θ=20~30℃,Jκ=2~5A/dm2,δ=10μm 以上;7)军绿色钝化 150~200 mL/L YB-ZGR-98、10~20 mL/L 着色调整剂,pH=0.8~1.3,θ=20~30℃,t=60~9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