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形文字法解析PPT教学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96.50 KB
- 文档页数:25
第一章楔形文字法一、楔形文字法的含义楔形文字法又称为两河流域法。
是对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地区各个奴隶制国家以楔形文字镌刻而成的一系列法律的总称。
时间约为公元前3000年以前至公元前6世纪。
二、楔形文字法的产生与发展1、前21 世纪末《乌尔纳姆法典》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2、前20 世纪城邦国家的法典《苏美尔法典》《李必特·伊丝达法》等3、前18 世纪古巴比伦的《汉穆拉比法典》世界上第一部保存最完整的成文法典4、赫梯法、亚述法承继了楔形文字法赫梯的两种文字——楔形文字——象形文字第二节楔形文字法的代表——汉穆拉比法典一、释义:汉穆拉比法典汉穆拉比法典又称石柱法。
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王汉穆拉比统治时期制定,它充分体现了古代西亚两河流域法律的特点,是古代东方法的典型代表。
四、法典序言及结语中的法律观(一)法的公正性1、立法的目的——公正我,汉穆拉比虔诚敬神的君主,为使正义在国中出现,消灭邪恶,使强不凌弱,使我象太阳一样升起在民众之上,给国家带来光明。
······2、君主与公正的关系(二)君权神授法自君出国王汉穆拉比站立在太阳神沙马什旁边,从神手中接过代表着权力的手杖,表示法律的权威来自神的赐予。
(三)法的神圣性与永恒性此后千秋万世,国中之王必遵从我的石柱上所铭刻的正义言词,不得变更我所决定的司法判决,我所确立的司法裁定,不得破坏我的创制。
(四)理解与认识1、体现了古东方西亚朴素的法律观2、很好地处理了法律与宗教的关系五、法典主要内容与特点一)维护私有制经济土地私有与土地国有(国君私有第三章古希腊法一、何谓古希腊法泛指存在于古代希腊世界所有法律规范的总称。
四、古希腊法的特征一)古希腊法是城邦法,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法律体系。
(二)古希腊法是成文法,但没有出现完整严密的法典。
(三)法庭在案件处理上具有灵活性,一直没有形成具有专业性质的法官群体。
外国法制史—本部分包括四章,这几章内容比较简单,在题目中一般都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
第一款楔形文字法(插入图片一、图片二注:此款下没有大标题,可以直接铺开不做隐藏。
后面类似的款同样处理))1、楔形文字法的基本特征:(1)结构体系的完整性:序言、法律文本和结语(2)统治者将法律描绘为神的体现(3)内容缺乏一般的抽象概念和立法原则2、《汉穆拉比法典》:性质:世界上保留最完整的一部奴隶制成文法典(注:与《乌尔纳姆法典》相区别)法典的结构:序言、本文和结语:有一半的条文是有关财产(6-126条,法典共282条)主要内容和特点:君主的权力来源于神;窃取神庙或宫廷的财产的处刑是:死刑;法典将自由民分为两类:阿维鲁和穆什凯努,前者包括僧侣贵族、高级官吏,也包括自耕农,独立手工业者,地位比后者高3、(名词解释)楔形文字法:指古代使用楔形文字镌刻的法律的总称,包括苏美尔人、巴比伦人、亚述人、赫梯人等建立的国家所适用的法律。
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成文法律,有自己的特征,以《汉姆拉比法典》为代表法典,对人类法律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其他法典:《乌尔纳姆法典》(目前所知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苏美尔法典》、《苏美尔亲属法》、《尼尼微法律教本》、《李必特·伊斯达法典》、《俾拉拉玛法典》(注意这些法典名字的辨别,与后面日尔曼法典及其他法典的名字相区别)(2005年单选;2003年单选)[例] 古代西亚乌尔第三王朝编纂的通行于全境的法典是:(D)A《苏美尔法典》B《汉穆拉比法典》C《俾拉拉玛法典》D《乌尔纳姆法典》第二款古代印度法律制度(插入图片三、四)1、婆罗门教法的表现形式:吠陀经、法经和法典2、佛教法的渊源:三藏、《摩奴法典》和国王敕令,其中三藏是佛教的经典,是最早的佛教文献,包括《律藏》(管理僧侣的规章和日常戒律)、《经藏》(佛教的全部教义,即佛陀及他的最近门徒的宗教思想文献)、《论藏》(高级佛法的论述,主要是有关佛教的哲学方面的阐述)(2003年单选)3、古代印度法律的特点:印度宗教繁多,法律结构体系复杂;宗教与法律紧密结合,互为补充;公开宣扬社会的不平等,形成整套的种姓制度;汇合法律、伦理道德和哲学为一体。
第一章楔形文字法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以汉穆拉比法典为代表的古代两河流域及其邻近地区法律(楔形文字法)的产生、发展和一般规律;掌握楔形文字法的主要特征;掌握《汉穆拉比法典》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第一节楔形文字法律的一般概况一、楔形文字法的概念1、楔形文字法律是指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古代使用楔形文字镌刻的奴隶制法律的总称,包括苏美尔人、巴比伦人、亚述人、依兰人、赫梯人等建立的国家所适用的法律。
2、楔形文字法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成文法,具有独特的结构、体系和特征。
有的资产阶级学者将这种法律称为楔形文字法系。
二、楔形文字法律的产生与演变1、公元前3000年左右,楔形文字最初由西亚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国家所制定。
乌尔第三王朝(前22-21世纪)的创始者所颁布的《乌尔纳姆法典》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楔形文字成文法典。
2、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所制定的《汉穆拉比法典》是楔形文字法律的最集中、最典型的代表。
3、楔形文字法律后来为亚述、赫梯、依兰等国家沿袭使用,直至波斯帝国时期。
4、公元前一世纪左右,楔形文字法律完全消失。
注:1、什么是《乌尔纳姆法典》?约在公元前22世纪至公元前21世纪,两河流域的乌尔第三王朝的国王乌尔纳姆创制了《乌尔纳姆法典》,除序言外,共29个条文,是迄今所知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
它的出现为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法的发展开创了法典化的新时代。
2、列举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法典。
三、楔形文字法律的主要特征1、在结构、体系上比较完整一般分为三部分:序言、法典正文和结语三段论。
2、法律的内容涉及面较广。
3、楔形文字法大多是司法判例的汇编,并没有规定一般的抽象概念和立法原则。
4、虽被描绘为神的意志的体现,但内容中宗教色彩并不浓厚。
第二节汉穆拉比法典一、法典的制定和结构(一)制定《汉穆拉比法典》是汉穆拉比国王执政的晚年颁布的。
制定的原因主要有:迅速消除境内法律的不统一和地方上各自为政的混乱现象;适应私有关系的发展调整新产生的各种关系;缓和自由民内部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第二章楔形文字法一、楔形文字法概述(一)楔形文字法楔形文字法是指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地区各奴隶制国家以楔形文字锲刻而成的法律的总称,这些国家包括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依兰人、赫梯人等建立的国家,它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至公元前6世纪随新巴比伦的灭亡而消亡(新巴比伦王国被波斯所灭,公元前626-前539)(在消亡时间上有分歧)楔形文字法虽一直适用到波斯帝国统治时期,至公元前1世纪整个西亚地区成为罗马帝国的统治版图,楔形文字法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两河流域法的立法原则、具体制度及其法典的结构和体例,对东方各国法的影响尤为深刻。
(二)楔形文字法的产生和发展公元前3000年两河流域由于优越的自然条件及相应发展的农、牧、商业,使当地苏美尔人、阿卡德人相继建立了最早的奴隶制国家,这些早期国家已经有自己的首脑、长老议事会和诉讼机构,已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并创造了楔形文字。
随着城市国家的出现,最早的习惯法应运而生。
约公元前3000年中期开始有了以楔形文字记载的成文法,其内容主要是调整婚姻家庭方面的法规。
此后,成文法逐渐发展,调整社会关系的范围日益广泛,如契约、债务、侵权行为、损害赔偿等,并向自成一体化的法典方面发展。
约公元前21世纪末,乌尔纳姆创建了乌尔第三王朝,统一了两河流域南部,实行中央集权统治,国王集军事、行政和司法大权于一身。
为了统治需要,颁布了《乌尔纳姆法典》,用楔形文字写成,,这部法典比较完整的抄本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发现的。
这是迄今所知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它标志着古代东方法已进入成文化阶段。
该法典由序言和正文29条组成,但是部分条文遗失,保留下来的有23条。
序言宣扬君权神授,正文内容已涉及到损害与赔偿、婚姻、家庭和继承以及刑罚等,反映出法典对奴隶主利益和私有制的维护,对以后两河流域的立法产生了重大影响。
法典反映了古代早期法的一些基本特点:1.诸法合体、民刑不分、实体和程序不分的法律编纂模式。
楔形文字法:指大约于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6世纪适用于古代西亚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两河流域及其毗邻地区的奴隶法律规范的总称.2.汉穆拉比法典: 汉穆拉比法典,是目前所知的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典,竭力维护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
3.类比:指遇到的新问题,按照<古兰经>和圣训的相似规则处断,类似于近代法律中的类推原则.4.印度法系:指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7世纪古印度遵从的婆罗门教.佛教.印度教等宗教教规.教义的总和.5.贝壳放逐法: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雅典等城邦实施的一项政治制度,由雅典政治家克里斯提尼于公元前510年左右创立,约公元前487年左右陶片放逐法才首次付诸实施。
雅典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企图威胁雅典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予以政治放逐。
6.市民法: 也称公民法,是古代罗马国家固有的法律,包括民众大会和元老院通过的带有规范性的决议、法律以及习惯法规范,其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
7.有夫权婚姻:也称“要式婚姻”,妻子完全处于夫权的支配下;其基本特征是:丈夫享有特权,妻无任何权利。
8.采邑制度:为了削弱无偿占有大地产的地方势力,扭转王权的颓废,公元8世纪,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查理.马特自上而下推行附加条件的土地分封制.9.陪审制度: 指从一般市民中随机选出若干名陪审员,委派其参与刑事诉讼或民事诉讼的审理,并独立于法官作出事实认定以及决定法律适用的司法制度。
10.议会主权: 议会主权原则是指议会拥有最高立法权,议会立法不受限制,议会通过的法律其他机关不能进行审查,更不能加以否定,只有议会可以修改和否定。
11.对价:16诺言所付出的代价.12.独立宣言: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杰斐逊等人起草的<独立宣言>,代表北美13个殖民地对英国宣告独立.13.司法审查权: 又称违宪审查权,是指法院可以通过司法审判,审查立法机构制定的法令是否违反宪法,如果认为违宪执行即可以拒绝,使其丧失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