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生必须知道的10个专业术语
- 格式:docx
- 大小:18.01 KB
- 文档页数:2
美术里的专业名词解释美术是一门充满创造力和表达力的艺术,涵盖了绘画、雕塑、摄影等多种形式。
在美术中,有许多专业名词被用来描述艺术作品、艺术技巧和艺术概念。
本文将以深度解读的方式介绍一些关键的美术专业名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美术的世界。
1. 色彩理论色彩是美术作品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色彩理论探讨了颜色的属性、相互关系和应用方式。
其中最基础的概念是色轮,它将颜色按照不同的属性组织起来,为艺术家提供了选择和搭配颜色的指导。
色彩还可以通过色彩对比和色彩斑点等技巧来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2. 绘画技法绘画技法是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运用的各种绘画技巧和方法。
素描、写生、水彩、油画等都是不同的绘画技法。
素描是一种通过画线和阴影来表现物体形状和空间感的技法。
水彩则是使用水溶性颜料来绘制的一种技巧,具有透明度和渐变效果。
油画则使用油性颜料,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饱和度。
3. 艺术风格艺术风格是指具有相似特点和风格特征的艺术作品类型。
不同的时代和文化都有各自的艺术风格,如印象派、现实主义和抽象表现主义。
每种艺术风格都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观念,艺术家可以选择运用它们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4. 教育美术教育美术是指通过教育方式将美术作为一种学科来学习和教授的领域。
它涵盖了艺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观。
教育美术包括绘画教学、美术史研究和美术理论等。
5. 雕塑技艺雕塑是以造型和雕刻的方式来表现立体形象的艺术形式。
雕塑技艺包括素描、塑像和雕刻等技术。
素描在雕塑过程中起到了描述和构思的作用,而塑像是通过软性材料(如黏土)制作的雕塑作品。
雕刻则是切削或凿削硬性材料(如木头或石头)以形成立体形象。
6. 视觉艺术视觉艺术是指通过眼睛来感知和欣赏的艺术形式,如绘画、摄影和装置艺术等。
视觉艺术依赖于视觉刺激和感知,艺术家可以通过线条、形状、颜色和纹理等元素来传达情感和观点。
7. 艺术作品解析艺术作品解析是一种对艺术作品进行详细研究和分析的方法。
名词解释1.中国画中国画简称国画,是我国的传统绘画,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
中国画以独特的笔、墨、颜料、宣纸、绢等为工具,注重以线造型的表现形式和审美特点,民族特色极为鲜明,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成为东方绘画体系中的主要代表2.补色对比色轮中成180°相对两色的对比称补色对比,它是色彩对比中最强烈的一种对比关系。
3.结构素描结构素描是主要以线的形式突出表现对象的形体结构关系,省去对象表面的光影和颜色的深浅变化的素描方法4.平行透视客观物象的前面与画面平行,底面与地平面平行,视线上有一个中心消失点的透视现象,称为平行透视。
因为只有一个消失点,也称之为一点透视。
基本规律:视平线上只有一个消失点;与画面垂直的平行线都消失于这一点5.动态线动态线是指人体由于动向线与形体转折的变化所带来的形体外在形态外缘上的变化6.色彩构成色彩构成,即色彩的相互作用,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
7.晕染晕染也叫渲染或烘染,是中国画技法的一种。
将两只湿笔中的一只蘸颜色,将颜色涂染至要求范围的一部分,再用另一支清水笔沿颜色的边缘运行,同时带少许颜色,一直涂到要求的范围,使颜色产生深浅自然的过渡效果。
8.环境色光线、环境以及物与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所产生的色彩,称为环境色9.成角透视客观物象(立方体)的任何一个面都不与画面平行,但底面与地平面平行,视线上有两个消失点的透视现象,称为成角透视。
由于这种透视有两个消失点,也可称为两点透视。
10.平面构成平面构成是一门研究形象在二度空间里变化构成的科学,是探求二维空间的视觉规律、形象的建立、骨格的组织、各种元素的构成规律,是造成既严谨又有无穷律动变化的装饰构成11.建筑艺术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的艺术。
绘画的专业词汇
1.线条:画面中起着主导作用的线条,可以是直线、曲线、粗细不一的线条等。
2. 色彩:画面中的颜色,包括明暗、饱和度、冷暖色调等,可以通过色彩的运用来表达画面的情感和氛围。
3. 透视:画面中的空间变形,通过绘制平行线和消失点来表现画面的深度和立体感。
4. 比例:画面中物体的大小和位置关系,需要准确地掌握,以确保画面的合理性和真实性。
5. 质感:画面中物体表面的质感,可以是光滑、粗糙、柔软等,需要通过细节的描绘来表现。
6. 纹理:画面中物体表面的纹理,可以是树皮、石头、布料等,需要通过细致的描绘来表现。
7. 空间感:画面中的空间感受,包括前后、上下、左右等方向的感受,可以通过透视和比例的处理来表现。
8. 色彩搭配:画面中不同颜色的搭配,需要考虑到色彩的互补、对比、渐变等关系,以达到画面的和谐和美感。
9. 素描:用简单的线条和几何形状来表现物体的形状和结构,是绘画基础中的基础。
10. 涂鸦:随意的线条和图形,可以表达出个人的情感和想法,是绘画的一种自由表达方式。
- 1 -。
绘画专业术语
以下是绘画专业常见的一些术语:
1. 颜料:用于绘画的色彩材料,分为自然颜料和人工合成颜料。
2. 媒介:用于调节颜料特性的辅助材料,如松香、油、水等。
3. 运笔:涂抹颜料的方式,包括画线、填充、涂抹、刻画等。
4. 素描:用简单的线条描绘物体形态和结构。
5. 油画:一种用油画颜料的技法,通常指用颜料与油剂混合画出的画作品。
6. 水彩画:使用水溶性颜料表现画面的技法,通常在白色纸板上作画。
7. 紫外线:一种可以用于检测绘画品质或估计年代的光学检测方式。
8. 画框:用于装饰和保护画作品的框架,多数为木质或金属材质制成。
9. 画布:绘画媒介之一,多用于油画表现,目前已发展出许多种类的画布。
10. 素材:指在创作绘画作品中用到的原始材料,如石膏、木板、布匹等。
绘画是一门古老而优美的艺术,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因此也有着许多专业术语来描述和表述。
上述术语仅仅是其中一小部分,读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拓展。
初中美术常见美术用语
初中美术课程中使用的一些常见美术用语如下:
1. 素描(Sketch):用线条勾勒出形状和结构的绘画方式,通常以铅笔、炭笔等为媒介。
2. 色彩(Color):用于描绘物体的色彩和色调,可以通过颜料、水彩、油画颜料等创作。
3. 手势画(Gestural Drawing):草率、简洁地描绘出姿势和动作的绘画方式,用于捕捉物体的形态和动态。
4. 剪纸(Paper Cutting):用剪刀将纸张剪成各种形状,常用于装饰和拼贴。
5. 素材(Artwork):指用于创作的材料或图像,例如颜料、布料、纸张、照片等。
6. 创作(Creation):指艺术家根据自己的创意和灵感创作美术作品的过程。
7. 静物(Still Life):以静止的物体为对象进行描绘和创作的艺术形式,常见于静物写生和静物摄影。
8. 图案(Pattern):由重复的形状、线条或颜色构成的装饰性图案。
9. 色调(Tone):表现作品中明暗关系和光影效果的色彩层次。
10. 素描本(Sketchbook):专门用于素描和绘画的图册,可供艺术家练、创作和记录灵感。
11. 混合媒介(Mixed Media):在创作中同时使用多种不同的
艺术媒介,如油画、水彩、铅笔等。
以上是初中美术常见的美术用语,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绘画的专业词汇
1.色彩:色彩是绘画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指的是颜色的种类及其亮度、对比度等属性。
2. 色调:色调是指一幅画所呈现的整体色调,有时也可以用于表示色彩的阴暗程度。
3. 线条:线条是绘画中的基本构成要素,用于描绘物体的轮廓及其内部结构。
4. 素描:素描是绘画的基础技能之一,指的是用铅笔、炭笔、粉笔等工具对物体形态进行勾画、描绘的过程。
5. 油画:油画是一种常见的绘画技法,使用油画颜料和涂料在画布上进行绘画,具有色彩饱和度高、耐久性强等特点。
6. 粉彩:粉彩是一种轻盈柔和的绘画技法,使用颜色轻柔细腻的粉状颜料在纸面上进行绘画。
7. 水彩:水彩是一种透明柔和的绘画技法,使用水溶性颜料在纸面上进行绘画,具有色彩明亮、流畅、透明等特点。
8. 铅笔画:铅笔画是一种常见的绘画技法,使用铅笔在纸面上进行绘画,具有细腻、柔和、易于掌握的特点。
9. 简笔画:简笔画是一种简洁明了的绘画风格,通常只使用简单的线条来勾勒形象,具有表现力强、易于传达信息等特点。
10. 剪纸:剪纸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民间艺术,使用剪刀在纸张上进行剪裁,创造出各种形状的图案和图像。
- 1 -。
美术专业用语1. 画面构图 (Composition):指绘画、摄影等艺术作品中物体、图形的布局和组合方式。
2. 明暗对比 (Chiaroscuro):指作品中光与影的对比,用来增强立体感和表达情感。
3. 透视 (Perspective):指通过线条、颜色和灰度来表现物体在三维空间中远近关系的技法。
4. 肖像画 (Portrait):指以人物为主题绘制的画作,旨在表现人物的形象特征和个性。
5. 静物画 (Still life):指以静物为主题绘制的画作,通常包括花、果实、器皿等常见物品,用以表现形状、材质和光影效果。
6. 风景画 (Landscape):指以自然环境为主题绘制的画作,表达对大自然的景色和氛围的描绘。
7. 抽象画 (Abstract):指表现形式上与现实世界脱离的艺术作品,强调色彩、形状和纹理等抽象元素。
8. 水彩画 (Watercolor):一种以水溶性颜料为主要材料的绘画技法。
9. 油画 (Oil painting):一种使用油性颜料进行绘制的绘画技法。
10. 速写 (Sketch):指用简要、迅速的线条勾勒出形象的绘画或素描作品,常用于捕捉形式、角度和构图等特点。
11.拼贴(Collage):指使用不同材料、图案和颜色进行剪切、粘贴,创作出新形象的艺术技法。
12.比例(Proportion):指作品中各个元素之间的大小和关系,影响作品的平衡和可视感。
13. 纹理 (Texture):指作品中呈现出来的表面质感,可以是真实的纹理效果,也可以是绘画笔触的纹理效果。
14.色彩理论(Color theory):研究和应用颜色的规律和原理,包括色轮、对比、饱和度和亮度等概念。
15. 立体感 (Depth):指作品中表现出的空间感和立体效果,通过透视、色彩改变和明暗对比等手法来实现。
16. 观察 (Observation):指艺术家对于外界事物的仔细观察和描绘,是创作过程中的基础。
17.剪影(Silhouette):指作品中以物体轮廓为主要表现形式,通常是黑色的纯色形状。
美术专业知识1. 术语解释(1)美术:艺术的种类之一。
“美术”在历史上是一个语义多变的概念。
在现代,人们更倾向于称美术为造型艺术和视觉艺术,具体包括绘画、雕塑、工艺、摄影、电脑美术、广告设计、产品设计、建筑艺术、环境艺术、书法、篆刻等。
(2)美术教育: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
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审美:对具体事物和艺术作品中美的因素和形象进行非功利的直觉和观照,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
(4)美术史:研究美术发展过程的学问,包括有关美术作品、美术家、流派和风格的信息、阐释和评价。
(5)美术语言:指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以及将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
(6)形式感:在美术中,指作品的存在方式和物质外观以及结构关系所形成的整体特征。
(7)美术媒材:构成美术作品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石材、木材、塑胶、黏土、摄影胶片等。
(8)感知:通过感官对事物进行感受、辨认、识别,并与情感和认知相联系的一种过程。
(9)体验:身临具体情境或亲身实践,感受事物、环境的丰富和微妙,并产生独特的情绪和认识。
(10)美术创作:通过感受、体验和构思,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采用一定的技法制作美术作品,以表达思想和情感。
(11)美术表现:通过美术创作传递观念、意图、情感和意义的过程。
(12)美术批评:在直观或思考的基础上对美术作品的价值、意义、艺术成就等进行评论和判断。
(13)艺术风格: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
2.名家名作现行美术教材中的相关内容熟知美术作品的作者、国籍、画种,并能对作品进行分析。
绘画专业名词
1.线条:画面中的单一线条,通常用于描绘对象的轮廓和形态。
2.笔触:画面中的笔画,代表着艺术家的个性和风格。
3.色彩:画面中的颜色组合,能够表达情感和氛围。
4.明暗:画面中光影的分布,能够营造出画面的深度和立体感。
5.构图:画面中对象的排列和布局,能够影响画面的平衡和视觉效果。
6.比例:画面中对象的大小关系,能够表现出实物的真实比例和人物形象的相对位置。
7.透视:画面中对象的远近关系,能够表现出空间的三维感。
8.素描:用铅笔或炭条进行的简单线条绘画,通常用于勾勒对象的轮廓和形态。
9.油画:用油彩进行的绘画,具有色彩鲜艳、质感厚重的特点。
10.水彩画:用水彩颜料进行的绘画,具有轻盈、透明、柔和的特点。
11.版画:用木板、铜版等制作印刷版,通过印刷来制作绘画作品。
12.素材:用于制作绘画作品的材料,如颜料、画布、笔墨等。
13.画布:绘画作品的载体,通常用于油画和丙烯画。
14.画框:用于装饰和保护绘画作品的框架。
15.画廊:展示和销售绘画作品的场所。
- 1 -。
美术常用术语
1、色阶(深、浅), 色调(冷、暖). 美学方面:艺术,就是和谐.和谐,就是对立物的相似,相似物的类比,即色阶、色调、线的相似和类比,它们得到统治物的重视,被置于快乐地,安静地或悲伤地结合起来的光的影响之下.对立,就是: 对于色阶来说,更亮一点(浅)对立于更暗一点. 对于色调来说,对立就是补色关系,即某种红与其补色的对立等(红-绿;橙-兰;黄-紫). 对线来说,色阶的快乐即是要明亮;色调的快乐即是要暖;线的快乐即是要位于地平线之上.色阶的安静就是明与暗的均等;色调的安静是冷与暖的均等,线的安静就是地平线.色阶的悲伤即是阴暗,色调的悲伤即是冷,线的悲伤即是垂下. 技巧:承认光感在视网膜上停留一段的现象,将综合作为效果.表现手法是色阶、色调(每个部分的颜色和发光物体:太阳,油灯,煤气等的颜色)的光学混合,即是说光及其反映(阴影)要遵循对比的规律,渐弱的规律,光渗的规律.
2、色相,顾名思义即各类色彩的相貌称谓,如大红、普蓝、柠檬黄等。
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是区别各种不同色彩的最准确的标准。
事实上任何黑白灰以外的颜色都有色相的属性,而色相也就是由原色、间色和复色来构成的。
从光学意义上讲,色相差别是由光波波长的长短产生的。
即便是同一类颜色,也能分为几种色相,如黄颜色可以分为中黄、土黄、柠檬黄等,灰颜色则可以分为红灰、蓝灰、紫灰等。
绘画用语知识点总结大全1. 素描(Sketching):素描是绘画过程中最基础的一部分,是用铅笔、墨水或者炭条在纸上描绘物体的外形和结构,以表现出光影、形态和空间感。
2. 油画(Oil painting):油画是一种常见的绘画媒介,使用油性颜料和植物、动物油予以调和绘制的绘画形式。
油画颜料具有较强的遮盖力和延展性,从而可以呈现出细腻的质感和丰富的色彩层次。
3. 水彩画(Watercolor painting):水彩画使用水溶性颜料在纸上进行绘画,其特点是色彩清透,具有独特的渲染效果和透明感,常用于创作风景、写生和插画等领域。
4. 分色法(Pointillism):分色法是一种印象派绘画技法,使用小而均匀的点或斑块来描绘形态和色彩,并在观看时通过视觉混合产生柔和的效果。
5. 素色画(Monochrome painting):素色画是指采用单一颜色来进行绘画创作的艺术形式,通过充分利用色彩的深浅变化和明暗对比来表现形态和情感。
6. 竖笔画(Vertical brushwork):竖笔画是一种中国绘画中常用的技法,部分着重绘画手法、墨量、笔触的力度和大小来表现事物主次、轻重、虚实和韵味等。
7. 洗涤(Washing):洗涤是水彩画中的一种重要技法,使用清水在颜料涂抹的部分进行轻柔的晕染和渲染,以调整颜色的深浅和过渡。
8.颜料调和(Color mixing):颜料调和是在绘画过程中对不同颜色进行混合和配比,以获得所需的中间色、次色、光色和暗色等。
9. 塑形(Modelling):塑形是用线条、光影和色彩来表现三维物体的立体感和形态,并在画面中产生空间感。
10. 色彩对比(Color contrast):色彩对比是指画面中不同色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对比效果,包括明度、对照度、明暗和冷暖等。
11. 构图(Composition):构图是指在画面中对物体、形态和空间进行布局和安排的过程,以产生和谐的整体效果和视觉冲击力。
【质感】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在作品中表现出各种物体所具有的特质,如丝绸、肌肤、水、石等物的轻重、软硬、糙滑等各各不同的质的特征,给予人们以真实感和美感。
【透视】绘画法理论术语。
“透视”一词原于拉丁文“perspclre”(看透)。
最初研究透视是采取通过一块透明的平面去看景物的方法,将所见景物准确描画在这块平面上,即成该景物的透视图。
后遂将在平面画幅上根据一定原理,用线条来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投影的科学称为透视学。
【明暗】绘画术语。
指画中物体受光、背光和反光部分的明暗度变化以及对这种变化的表现方法。
物体在光线照射下出现三种明暗状态,称三大面,即:亮面、中间面、暗面。
三大面光色明暗一般间面、暗面。
三大面光色明暗一般又显现为五个基本层次,即五调子:①亮面一直接受光部分;②灰面一中间面,半明半暗;③明单间交界线一亮部与暗部转折交界的地方;④暗面一背光部分;⑤反光一单间面受周围反光的影响而产生的暗中透亮部分。
依照明暗层次来描绘物象,一直是四方绘画的基本方法。
文艺复兴时期瓦萨里在其《美术家列传》中就曾论述:“作画时,画好轮廓后,打上阴影,大略分出明暗,然后在单间部又仔细作出明暗的表现,亮部亦然。
”欧洲画家中伦勃朗是擅长明暗法技巧的大师。
【轮廓】造型艺术术语。
指界定表现对象形体范围的边缘线。
在绘画和雕塑中,轮廓的正确与否,【构图】造型艺术术语。
指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结构配置方法。
它是造型艺术表达作品思想内容并获得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
【色彩】绘画的重要因素之一。
是各种物体不同程度地吸收和反射光量,作用于人的礼堂所显现出的一种复杂现象。
由于物体质地不同,和对各种色光的吸收和反射的程度不同,使世间万物形成千变万化的色彩。
【色相】色彩可呈现出来的质的面貌。
自然界中各各不同的色相是无限丰富的,如紫红、银灰、橙黄等。
被视为对作品的成败至关重要。
【中国画】简称“国画”。
指在中国民族的土壤上长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独特体系的中国民族绘画。
绘画的术语
1. 画笔:用于涂抹、绘制和细节的工具。
2. 调色板:用于混合颜料的平面工具。
3. 素描:用铅笔或炭笔勾勒出形状和轮廓的绘画技法。
4. 透视:通过绘制和渲染远近景深,创造出立体感的技法。
5. 渲染:用色彩和阴影来表现物体的光影、细节和质感。
6. 擦除:用橡皮擦或画笔擦除涂鸦或颜料,以修正或改变画面。
7. 色彩理论:研究颜色相互作用和混合的原理和规律。
8. 饱和度:颜色的强烈程度,指颜色的纯度或灰度。
9. 明暗对比:画面中明亮和阴暗区域之间的差异。
10.空间感:用绘画技巧创造出两个或三个维度的感觉。
11.构图:艺术家安排和组织画面元素的方式。
12.阴影:由光源的位置造成的物体部分不受到直接光照而变
暗的区域。
13.褪色:颜料因氧化或暴露在光线下而失去鲜艳度和强度。
14.过度:将两种或多种颜色或色调逐渐混合在一起。
15.画家:具有专业绘画技能和知识的艺术家。
美术名词大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美术名词大全:1. 抽象艺术(Abstract art):指艺术家通过形状、颜色、线条等元素来表达主观感受,而不是具体的客观对象的艺术形式。
2. 素描(Sketch):简略的、带有轮廓和几何结构的画。
3. 油画(Oil painting):使用油性颜料完成的绘画作品。
4. 水彩画(Watercolor painting):使用水溶性颜料完成的绘画作品。
5. 紫禁城风格(Imperial palace style):指仿照清代紫禁城建筑风格的建筑和装饰艺术。
6. 点彩(Pointillism):用小点的颜色组合来表现图像的绘画技法。
7. 瓷器(Porcelain):一种质地坚硬的白色陶瓷,常用于制作艺术品和餐具。
8. 雕塑(Sculpture):使用各种材料(如石头、木头、金属等)创造立体形象的艺术作品。
9. 陶艺(Ceramics):使用陶瓷材料制作的艺术作品,如陶罐、陶盆等。
10. 紧凑立体主义(Cubism):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艺术风格,将物体分解为多个角度的平面,并同时呈现。
11. 中国画(Chinese painting):以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为基础,表现中国文化特色的绘画形式。
12. 拼贴画(Collage):将不同的材料(如纸张、布料、图片等)剪切、粘贴在平面上创作的艺术形式。
13. 修辞画(Trompe-l'œil):绘画手法,通过逼真的视觉效果创造出虚幻或欺骗观众的错觉。
14. 按摩画法(Impasto):将浓稠的颜料厚厚地涂抹在画布上,以增加画面的质感和立体感。
15. 极简主义(Minimalism):一种简洁、纯粹、减少元素的艺术风格。
16. 立体主义(Cubism):在画面中将对象分解为多个角度的平面,并同时呈现的艺术风格。
17. 插画(Illustration):用于书籍、杂志、广告等出版物上的图画。
18. 简约主义(Simplicity):追求简单、纯净的艺术风格。
素描专业用语
素描专业用语如下:
1、明度:色相明亮或沉暗的程度。
2、比例:一部分跟另一部分或整体在量或尺寸方面的关系。
3、构图:各部分的一种配置法,依照经过设计的格式,一致的比例,或者重复的体系去安排。
4、轮廓线:描述前进或后退的形状变化方面的一条断续线或连续线。
5、平衡:在设计或绘画里,各项元素达到均衡的状态。
6、线影:平行或靠近得足以形成一个面的断续线。
7、立体表现法:控制明暗的逐渐变化以创造实体形式的错觉效果,使物体有三维空间的特质。
8、空间感:就是要让所画的物体有虚有实,前面的物体画的实一点对比强烈一点,后面的物体不要过于雕琢强调,这样空间就出来了。
9、体积感:你这组静物里有个罐子,你需要强调它浑厚敦实的样子,这时就要强调黑白灰的对比关系了,也要注意虚实把层次拉开,画出罐子的厚度来。
美术专业名词汇总美术专业名词汇总:1. 壁画壁画是人类历史上出现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
主要是指在天然或人工壁面上通过描绘、雕塑或其他造型方法制作的画,也包括在陵墓的墓壁上绘制的。
壁画作为建筑物的重要附属部分,它的修饰和美化功能使之成为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迄今为止发现的史前绘画多为洞窟和摩崖壁画。
2. 正面律古埃及浮雕和绘画中坚持的一个共同程式:人物头部以正侧面表现,眼睛、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
其目的在于使人物能够最具完整性地显现。
正面律是古埃及绘画中最为显著的特点,是与古埃及的宗教信仰、生死观念相一致的。
3. 风格风格是指艺术作品所呈现出来的代表性特点,也就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显著性标志。
一般都包含了艺术家独特的创作思想和个性化的艺术特色。
在漫长的绘画史上,曾出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绘画风格。
4. 古希腊瓶画古希腊瓶画是指古希腊时期,绘制在陶制器皿上的图画,是实用物品与装饰性绘画相结合的产物。
曾出现过东方风格、黑绘制风格和红绘制风格等。
东方风格主要是受到埃及、美索不达米亚艺术风格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多纹样装饰的绘画样式。
黑绘制、红绘制则主要是从绘制的色彩来区分的绘画样式。
5. 湿壁画湿壁画是根据在壁面上绘制时,壁面的干湿不同而划分出来的壁画类型。
方法是,在半干的墙壁上,用清石灰水混合颜料绘制而成。
由于壁面不干,颜色会渗透到湿壁中,不能预先打草稿,重复再来,所以必须一次性完成,难度较大。
不过,也因为如此,可以产生浓重的色彩,形成特别的表现效果。
6. 干壁画干壁画是壁画的一种类型,主要指在已经干透的壁面上用混合颜料绘制而成的壁画。
一般是先要把墙面磨得很平,然后刷上一层石灰浆,干燥后再在上面作画。
因为壁面是干的,一般画面不变形,相对比较简单。
7. 蛋彩壁画蛋彩壁画是壁画的一种类型,以蛋黄或蛋清作为调和剂与各色颜料融合后,在干壁上作画。
因为蛋黄、蛋清干后透明有黏性,从而使画面也具有透明、坚硬等特点。
这是壁画中常用的简易而又效果明显的颜料组合形式。
美术鉴赏生词美术鉴赏是指对于艺术作品进行理解、评价和欣赏的能力。
在进行美术鉴赏时,我们需要了解一些与美术相关的专业术语和词汇,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描述艺术作品的特点和风格。
以下是一些与美术鉴赏相关的生词。
1. 色彩理论(Color theory):涉及色彩的原理、组合和运用等方面的学科,包括色轮、色彩对比、色彩心理学等内容。
2. 绘画技法(Painting techniques):指绘画过程中使用的不同技术和方法,如布景、明暗处理、过渡等。
3. 艺术流派(Art movement):特定时期或地域内具有共同特点和风格的艺术家群体或作品集合,如印象派、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等。
4. 画面构图(Composition):指绘画中物体和元素的排列和组织方式,包括平衡、对比、重复等原则。
5. 艺术史(Art history):对艺术发展和演变进行研究的学科,包括不同时期、地域和流派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历史背景和风格特点。
6. 素描(Sketch):用简单和快速的线条勾勒出形象的绘画方式,常用于初步构思和表达概念。
7. 油画(Oil painting):使用油性颜料进行绘画的技法,具有丰富的色彩层次和质感。
8. 立体雕塑(Sculpture):通过刻、塑、锤等手法创造出具有立体感的艺术作品,可以使用石材、金属、陶土等材料进行制作。
9. 水彩画(Watercolor):使用水溶性颜料绘制的一种绘画技法,以透明和清晰的效果为特点。
10. 造型(Form):艺术作品中所呈现的物体或形象的形状、结构和体积。
了解这些生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艺术作品的特点和风格。
通过学习和运用这些专业词汇,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美术鉴赏能力,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的魅力。
绘画里的一些术语1. 透视,这可是绘画里超级重要的一个术语呢。
简单说啊,就像你看一条长长的铁轨,远处的铁轨好像越来越窄,最后都快交汇到一点了,这就是透视的效果。
在画一幅街景的时候,我如果想要表现出街道的纵深感,就得把远处的房子画得小一些,街道两边的线条也慢慢往远处收拢,这就是运用了透视的原理。
哎呀,要是不懂透视,画出来的东西就会像个扁平的大饼,一点立体感都没有。
2. 色彩的冷暖,你可别小瞧这个术语。
暖色调就像热情的火焰,红的、橙的、黄的,看着就让人心里暖乎乎的。
冷色调呢,像冰冷的湖水,蓝的、绿的,感觉有点凉凉的。
比如说我画一幅夕阳下的海滩,那我肯定得用暖色调来画太阳和沙滩,表现出那种热烈又美好的氛围。
要是用冷色调去画夕阳,那画面不得变得阴森森的,像鬼片场景似的,多可怕呀。
3. 构图,这在绘画里就像盖房子打地基一样重要。
构图就是画面里各个元素的摆放位置。
就好比你要拍一张照片,你是想把主角放在正中间,还是偏左或者偏右呢?我有一次画一幅人物肖像,我想突出人物的孤独感,就把人物放在画面的一侧,周围留了很多空白,这就是一种构图方式。
要是构图乱七八糟的,就像一群人在房间里横冲直撞,没有一点秩序,那画肯定不好看。
4. 笔触,这个术语很有意思呢。
笔触就像是画家在画布上留下的脚印。
有的画家笔触很细腻,就像轻柔的微风拂过脸庞,比如画一幅精致的花卉,用细腻的笔触能把花瓣的纹理都表现得清清楚楚。
而有的画家笔触很豪放,像狂风扫落叶一样。
我看过一个画家画大海,那笔触大块大块的,就把大海的汹涌澎湃表现得淋漓尽致。
要是该细腻的时候不细腻,该豪放的时候又扭扭捏捏,这画啊,就像穿错了衣服的人,看着别扭。
5. 色调,这就像是绘画的性格。
高色调的画明亮欢快,像个充满活力的小孩,蹦蹦跳跳的。
低色调的画就比较沉稳压抑,像个沉思的老人。
我曾经画一幅欢乐的节日场景,那肯定得用高色调,红的、黄的、粉的色彩满当当的,看着就喜气洋洋。
要是用低色调去画节日,那画面不得像葬礼一样沉闷,谁看了都高兴不起来。
美术用语知识点总结美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学科,涵盖了绘画、雕塑、版画、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
在学习和欣赏美术作品时,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专业术语。
这些术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也是美术学习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从绘画、雕塑、版画和摄影等方面,总结一些常见的美术用语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美术作品。
一、绘画1.静物画:描绘静止的物品的绘画作品,常见于写生和素描。
2.风景画:描绘自然风景或城市景观的绘画作品,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和表现,展现出艺术家对自然的理解和感悟。
3.肖像画:以特定对象的面部特征为主题,将其形象和心理特征描绘在画布上,以表达艺术家对对象的情感和观察力。
4.抽象画:以形式、色彩、线条等艺术元素为主题,表现出对现实对象的抽象和隐喻,从而创造出一种超越现实的艺术效果。
5.写意画:以形象、色彩和笔法为主题,追求用最简练的形式表现出最深刻的意境,追求极简化和含蓄的表达方式。
6.油画:用油画颜料将色彩厚重、明暗对比强烈的画面表现出来,是绘画中的一种经典艺术形式。
7.水彩画:用水彩颜料将色彩轻盈、柔和、透明的画面表现出来,展现出绘画中的另一种婉约和抒情的美感。
8.素描:用线条、阴影和明暗来描绘物体的形态和结构,是绘画中最基础的技法之一。
9.速写:用快捷的线条和简洁的笔触,捕捉到瞬间的情感和印象,是绘画中的一种快速表现技法。
10.实验画:在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材料、形式和表现手法,探索绘画艺术的新可能性。
二、雕塑1.石雕:用石料作为雕刻材料,通过雕刻的方式塑造出立体的雕塑作品。
2.木雕:用木料作为雕刻材料,通过雕刻的方式塑造出立体的雕塑作品。
3.铜雕:用铜材料作为雕刻材料,通过浇铸、镶嵌等方式塑造出立体的雕塑作品。
4.塑像:一种以人像为主题的雕塑作品,通过雕刻、塑造等方式表现出艺术家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与表达。
5.抽象雕塑:以简洁的形式和线条,表现出对现实对象的抽象和隐喻,创造出一种超越现实的艺术效果。
1.投影:交代物体的体积空间,没有投影,物体会飘起来
2.高光:指物体上最亮的部分(多见于质感光滑的物体)
3.明暗: 光线直射在物体产生的光亮度
4.结构: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不施明暗,没有光影,突出物体的结构特征
5.反光:环境给物体暗部的光,不可过亮超过灰面
6.排线:是指深浅不同的明暗调子
7.擦画:塑造阶段为更好的表达物体细节的技法
8.黑白灰:即三大面,也就是背光面、受光面、侧光面
9.主体物:起到稳定画面构图、平衡画面黑白灰作用的物体
10.明暗交界线:灰部和暗部的交接部分,是一个面。
01投影
美术生说“投影”指的是用一组光线,将物体的形状投射到一个平面上去,在该平面上得到的图像,称为“投影”,比如你的走在路上的影子,也称为“投影”。
它可以交待物体的体积空间,物体没有投影,就是飘起来的,你想想人走在路上没有影子,多可怕,物体和投影之间是相互影响的物体的形状不同,影子的形状也是不一样的。
02高光
光源照射到物体然后反射到人的眼睛里时,物体上最亮的那个点就是“高光”,高光不是光,而是物体上最亮的部分,当美术生说你“哇,你这一头高光”,没错,他的意思是,你的头发实在是油得发光。
03虚实
简单的理解就是模糊和清晰。
美术生总说什么虚实关系,其实就是物体的近实远虚,他们常常挂在嘴边的立体感,空间感都跟虚实有关系。
04三大面五调子
所谓三大面,即黑,白,灰,受光面(亮面)和背光面(暗面)两大部分,再加上中间层次的侧光面(灰面),也就是常说的三大面:背光面,受光面,侧光面。
五大调子,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产生了明暗,物体都是有许多大小不同的面组成的。
各个面的方向不同,接受光线的角度也不同,就形成了深浅不同的层次,一般称为“明暗五调子”。
即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
05构图
绘画时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要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称为构图。
06笔触
笔触,绘画中的笔法。
又称肌理,常指油画和水粉画中运笔的痕迹。
不同的笔触感觉有不同的表情特征,表现为画家的艺术风格和个性特征。
07色调
色调指的是一幅画中画面色彩的总体倾向,是大的色彩效果亦称调子,具体的就是说色彩间、物体间对一幅画所形成的一种整体的色彩倾向,但它有别于冷暖!
08色相
色相,即各类色彩的相貌称谓,如大红、普蓝、柠檬黄等,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是区别各种不同色彩的最准确的标准,事实上任何黑白灰以外的颜色都有色相的属性
09质感
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在作品中表现出各种物体所具有的特质,如丝绸、陶瓷、玻璃器皿、肌肤、水、石等物的轻重、软硬、糙滑等各各不同的质的特征,给予人们以真实感和美感。
10透视
透视指在平面或曲面上描绘物体的空间关系的方法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