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概述 管文编著
- 格式:pptx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26
超精密加工与超高速加工技术第一篇:超精密加工与超高速加工技术超精密加工与超高速加工技术一、技术概述超高速加工技术是指采用超硬材料的刃具,通过极大地提高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来提高材料切除率、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的现代加工技术。
超高速加工的切削速度范围因不同的工件材料、不同的切削方式而异。
目前,一般认为,超高速切削各种材料的切速范围为:铝合金已超过1600m/min,铸铁为1500m/min,超耐热镍合金达300m/min,钛合金达150-1000m/min,纤维增强塑料为2000-9000m/min。
各种切削工艺的切速范围为:车削700-7000m/min,铣削300-6000m/min,钻削200-1100m/min,磨削250m/s以上等等。
超高速加工技术主要包括:超高速切削与磨削机理研究,超高速主轴单元制造技术,超高速进给单元制造技术,超高速加工用刀具与磨具制造技术,超高速加工在线自动检测与控制技术等。
超精密加工当前是指被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高于0.1μm,表面粗糙度Ra小于0.025μ m,以及所用机床定位精度的分辨率和重复性高于0.01μm的加工技术,亦称之为亚微米级加工技术,且正在向纳米级加工技术发展。
超精密加工技术主要包括:超精密加工的机理研究,超精密加工的设备制造技术研究,超精密加工工具及刃磨技术研究,超精密测量技术和误差补偿技术研究,超精密加工工作环境条件研究。
二、现状及国内外发展趋势1.超高速加工工业发达国家对超高速加工的研究起步早,水平高。
在此项技术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主要有德国、日本、美国、意大利等。
在超高速加工技术中,超硬材料工具是实现超高速加工的前提和先决条件,超高速切削磨削技术是现代超高速加工的工艺方法,而高速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则是实现超高速加工的关键设备。
目前,刀具材料已从碳素钢和合金工具钢,经高速钢、硬质合金钢、陶瓷材料,发展到人造金刚石及聚晶金刚石(PCD)、立方氮化硼及聚晶立方氮化硼(CBN)。
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精密及超精密加工对尖端技术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今各主要工业化国家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来发展精密及超精密加工技术,它已经成为现代制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本节将对精密、超精密加工和细微加工的概念、基本方法、特点和应用作一般性介绍。
一、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的界定精密和超精密加工主要是根据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两项指标来划分的。
这种划分是相对的,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划分界限也将逐渐向前推移。
1.一般加工一般加工是指加工精度在10µm左右(IT5~IT7)、表面粗糙度为R a0.2µm~0.8µm的加工方法,如车、铣、刨、磨、电解加工等。
适用于汽车制造、拖拉机制造、模具制造和机床制造等。
2.精密加工精密加工是指精度在10µm~0.1µm(IT5或IT5以上)、表面粗糙度值小于R a0.1µm的加工方法,如金刚石车削、高精密磨削、研磨、珩磨、冷压加工等。
用于精密机床、精密测量仪器等制造业中的关键零件,如精密丝杠、精密齿轮、精密导轨、微型精密轴承、宝石等的加工。
3.超精密加工超精密加工一般指工件尺寸公差为0.1µm~0.01µm数量级、表面粗糙度R a 为0.001µm数量级的加工方法。
如金刚石精密切削、超精密磨料加工、电子束加工、离子束加工等,用于精密组件、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及计量标准组件制造等方面。
二、实现精密和超精密加工的条件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是一项内容极为广泛的制造技术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超微量切除技术、高稳定性和高净化的工作环境、设备系统、工具条件、工件状况、计量技术、工况检测及质量控制等。
其中的任一因素对精密和超精密加工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都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同程度的影响。
1.加工环境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必须具有超稳定的加工环境。
因为加工环境的极微小变化都可能影响加工精度。
超精密加工技术简介论文学校:XXXXX学院:XXXX班级:XXXXX专业:XXXXX姓名:XXXX学号:XXXX指导教师:XXX目录目录 .......................................................................................................................................... - 2 -一、概述................................................................................................................... - 1 -1、超精密加工的内涵...................................................................................... - 1 -2.、发展超精密加工技术的重要性................................................................. - 1 -二、超精密加工所涉及的技术范围....................................................................... - 2 -三、超精密切削加工............................................................................................... - 3 -1、超精密切削对刀具的要求.......................................................................... - 3 -2、金刚石刀具的性能特征.............................................................................. - 3 -3、超精密切削时的最小切削厚度.................................................................. - 3 -四、超精密磨削加工............................................................................................... - 4 -1、超精密磨削砂轮.......................................................................................... - 4 -2、超精密磨削砂轮的修整.............................................................................. - 4 -3、磨削速度和磨削液...................................................................................... - 5 -五、超精密加工的设备........................................................................................... - 5 -六、超精密加工的支撑环境................................................................................... - 6 -1、净化的空气环境.......................................................................................... - 6 -2、恒定的温度环境.......................................................................................... - 6 -3、较好的抗振动干扰环境.............................................................................. - 7 -七、超精密加工的运用领域................................................................................... - 7 -八、超精密加工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 7 -1、超精密加工的现状...................................................................................... - 7 -2、超精密加工的发展前景.............................................................................. - 8 - 总结:....................................................................................................................... - 9 - 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及其发展展望精密和超精密加工代表了加工精度发展的不同阶段,通常,按加工精度划分,可将机械加工分为一般加工、精密加工、超精密加工三个阶段。
什么叫精密加工?加工精度在0.1~1µm,加工表面粗糙度在Ra0.02~0.1µm之间的加工方法称为精密加工。
什么叫超精密加工?加工精度高于0.1µm,加工表面粗糙度小于Ra0.01µm之间的加工方法称为超精密加工。
以下哪些是精密和超精密加工的分类?A.去除加工;B.结合加工;C.变形加工;D.切削加工;E.磨粒加工;F.特种加工;G.复合加工;影响精密与超精密加工的因素有哪些?加工机理、被加工材料、加工设备及其基础元部件、加工工具、检测与误差补偿、工作环境等。
我国今后发展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的重点研究内容包括什么?(1)超精密加工的加工机理;(2)超精密加工设备制造技术;(3)超精密加工刀具、磨具及刃磨技术;(4)精密测量技术及误差补偿技术;(5)超精密加工工作环境条件。
第二章超精密切削与金刚石刀具举例说明超精密切削的应用范围有哪些?陀螺仪、激光反射镜、天文望远镜的反射镜、红外反射镜和红外透镜、雷达的波导管内腔、计算机磁盘、激光打印机的多面棱镜、录像机的磁头、复印机的硒鼓、菲尼尔透镜等由有色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制成的零件。
超精密切削速度是如何选择的?超精密切削实际速度的选择根据所使用的超精密机床的动特性和切削系统的动特性选取,即选择振动最小的转速。
金刚石刀具的尺寸寿命甚高,高速切削时刀具磨损亦甚慢,因此刀具是否磨损以加工表面质量是否下降超差为依据,切削速度并不受刀具寿命的制约。
第二章超精密切削与金刚石刀具•举例说明超精密切削的应用范围有哪些?陀螺仪、激光反射镜、天文望远镜的反射镜、红外反射镜和红外透镜、雷达的波导管内腔、计算机磁盘、激光打印机的多面棱镜、录像机的磁头、复印机的硒鼓、菲尼尔透镜等由有色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制成的零件。
就先进制造技术的技术实质性而论,主要有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和制造自动化两大领域1。
前者包括了精密加工、超精密加工、微细加工,以及广为流传的纳米加工,它追求加工上的精度和表面质量的极限,可统称为精密工程;后者包括了设计、制造和管理的自动化,它不仅是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高生产率、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而且是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方式。
两者有密切联系,许多精密和超精密加工要靠自动化技术才能达到预期目标,而不少制造自动化则有赖于精密加工才能达到设计要求。
精密工程和制造自动化具有全局性的、决策性的作用,是先进制造技术的支柱。
精密和超精密加工与国防工业有密切关系。
导弹是现代战争的重要武器,其命中精度由惯性仪表的精度所决定,因而需要高超的精密和超精密加工设备来制造这种仪表。
例如,美国“民兵”型洲际导弹系统的陀螺仪其漂移率为0.03~0.05°/h,加速度计敏感元件不允许有0.05μm的尘粒,它的命中精度的圆概率误差为500m;MX战略导弹(可装载10个核弹头),由于其制导系统陀螺仪精度比“民兵—Ⅲ”型导弹要高出一个数量级,因而其命中精度的圆概率误差仅为50~150m。
对射程4000km的潜射弹道导弹,当潜艇的位置误差对射程偏差的影响为400m、潜艇速度误差对射程偏差的影响为800m、惯性平台的垂直对准精度对射程偏差的影响为400m时,要求惯性导航的陀螺仪的漂移精度为0.001°/h、航向精度在1′以上、10小时运行的定位精度为0.4~0.7海里,因此,陀螺元件的加工精度必须达到亚微米级,表面粗糙度达到Ra0.012~0.008μm。
由此可知,惯性仪表的制造精度十分关键。
如1kg重的陀螺转子,其质量中心偏离其对称轴为0.5nm时,就会造成100m的射程误差和50m的轨道误差;激光陀螺的平面反射镜的平面度为0.03~0.06μm,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0.012μm以上;红外制导的导弹,其红外探测器中接受红外线的反射镜,其表面粗糙度要求达到Ra0.015~0.01μm[2]。
超精密加工技术概述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产品精细化程度逐步提高,传统的机械加工技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机械加工向着更高精度的方向发展。
本文主要介绍超精密加工技术的产生背景、概念、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几种超精密加工技术和对未来超精密加工技术发展的展望。
关键词:超精密加工技术背景概念发展状况发展趋势一.产生的背景制造技术的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都有着制造技术发展的足迹。
直至近代,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出现了,传统的机械加工技术主要包括车削、铣削、钻削和磨削。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机械工业、电子工业、航空航天工业、化学工业等,尤其是国防工业部门,要求尖端科学技术产品向高精度、高速度、大功率、小型化方向发展,以及在高温、高压、重载荷或腐蚀环境下长期可靠地工作。
为了适应这些要求,各种新结构、新材料和复杂形状的精密零件大量出现,其结构和形状越来越复杂,材料的性能越来越强韧,对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对加工表面粗糙度和完整性要求越来越严格,使机械制造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任务:(1)解决各种难切削材料的加工问题。
如硬质合金、钛合金、耐热钢、不锈钢、淬火钢、金刚石、石英以及锗、硅等各种高硬度,高强度、高韧性、高脆性的金属及非加工。
(2)解决各种特殊复杂型面的加工问题。
如喷气涡轮机叶片、整体涡轮、发动机机匣、锻压模等的立体成型表面,各种冲模、冷拔模等特殊断面的型孔,炮管内膛线、喷油嘴,喷丝头上的小孔、窄缝等的加工。
(3)解决各种超精密、光整零件的加工问题。
如对表面质量和精度要求很高的航天航空陀螺仪、精密光学透镜、激光核聚变用的曲面镜、高灵敏度的红外传感器等零件的精细表面加工,形状和尺寸精度要求在0.1皮米以上,表面粗糙度尺寸要求在0.01微米以上。
(4)特殊零件的加工问题。
如大规模集成电路、光盘基片、复印机和打印机的感光鼓、微型机械和机器人零件、细长轴、薄壁零件、弹性元件等低刚度零件的加工。
【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根本描述课程名称: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英文译名:Precision and Ultraprecision Machining Technology课程学时:32 学时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材:袁哲俊、王先逵主编【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教学参考书:王先逵编【精密加工技术实用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刘贺云、柳世传编【精密加工技术】,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年〔二〕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及任务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是机械制造业中最重要的局部之一。
它不仅直接影响尖端技术和国防工业的开展,而且还影响机械产品的精度和外表质量影响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世界各国都把它作为先进制作技术中优先开展的内容,高等院校的机制专业是较老的学科,随着新技术的应用,此专业也应与时俱进开设该课程。
本课程研究对象是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的根本理论、加工工艺、加工设备、测量技术及环境技术等。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1、建立起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的根本概念,了解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应用范围。
2、掌握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的根本理论和根本技术,具有选择和应用精密和超精密加工工艺和设备的根本能力。
3、了解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的最新开展趋势,新理论和新技术。
培养学生在相关技术领域从事精密和超精密加工工作和研究的能力。
〔三〕教材的选择与分析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是一门正在不断开展的新技术,国内外有关的教材和书籍不是很多,一些专著也不完全适合作教材。
目前国内可供选择的教材有:袁哲俊、王先逵主编【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王先逵编【精密加工技术实用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刘贺云、柳世传编【精密加工技术】,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袁哲俊、王先逵主编【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一书,是目前国内现有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教材中比拟权威和使用广泛的教材,该书比拟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涉及的面较广,其内容有相当的深度和权威性,被许多其它学校使用,并屡次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