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中的刀具补偿
- 格式:pdf
- 大小:226.38 KB
- 文档页数:1
理解数控机床技术中的刀补偿和补偿参数设置数控机床技术是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它的使用使得加工工艺更加精确、高效。
在数控机床技术中,刀补偿和补偿参数设置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本文将对数控机床技术中的刀补偿和补偿参数设置进行深入解析。
刀补偿是指在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由于工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和机床的锥度、导轨的精度等原因,刀具的实际切削位置与编程指令的位置可能会有偏差。
为了保证加工结果的准确性,我们需要通过刀补偿来控制刀具的实际切削位置。
刀补偿通常分为几何补偿和半径补偿两种类型。
几何补偿是指根据刀具的几何形状,通过调整工件坐标系与机床坐标系之间的关系,使得刀具的实际切削位置与编程指令的位置相一致。
几何补偿可以分为长、宽、高三个方向的补偿。
通过适当地调整几何补偿的数值,可以实现刀具的侧向移动、刀具半径的变化以及刀具在加工过程中的顶部位置的调整等功能。
半径补偿是指在加工过程中,通过改变程序中圆弧指令的半径值,使得切削轮廓的半径与所需加工尺寸相吻合。
半径补偿一般用于加工圆弧和倾斜面等需求精度较高的部分。
它可以通过改变刀具半径值或者调整工件坐标系与机床坐标系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补偿。
刀补偿参数设置是确定补偿效果的关键。
在数控机床中,刀补偿参数通常有偏心距、刀具半径、轨迹偏移等。
偏心距是指刀具切削点相对于轨迹的垂直距离,刀具半径是指实际使用中刀具的半径值,轨迹偏移是指在切削点相对于编程指令的距离。
通过合理设置这些参数的数值,可以实现刀具补偿。
在进行补偿参数设置时,首先要根据所加工零件的要求和加工特点来确定需要进行刀补偿的部分,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刀补偿参数的数值。
一般来说,刀补偿参数的数值越大,补偿效果越明显。
但是,过大的补偿参数可能会导致刀具过度磨损或加工精度不高。
因此,在确定刀补偿参数时,需要根据实际加工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
此外,还需要根据刀具磨损程度和加工要求进行定期检查和调整刀补偿参数。
在实际加工过程中,由于刀具的磨损和变形,刀补偿参数的设置可能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正。
数控加工中常用的三种补偿方法1.坐标补偿:坐标补偿是指在机床上根据加工实际情况对加工轨迹做出调整,使得加工尺寸达到设计要求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坐标补偿有以下几种形式:(1)G40/G41/G42坐标补偿:G40是取消刀具补偿,G41是左侧刀具补偿,G42是右侧刀具补偿。
通过设定G40、G41、G42来实现在切削路径上实际加工尺寸的自动调整。
(2)G43/G44/G49坐标补偿:G43是工件长度补偿,G44是工件半径补偿(常用于车削),G49是取消工件长度或半径补偿。
(3)G51坐标变换补偿:G51用于进行坐标变换,可以通过设定坐标系原点的偏移来实现坐标补偿功能。
2.刀具半径补偿:刀具半径补偿是指根据实际刀具半径与设计刀具半径之间的差异,通过在程序中设定刀具补偿值,使得实际加工尺寸达到设计要求的一种补偿方法。
(1)G41/G42刀具半径补偿:G41是左侧刀具半径补偿,G42是右侧刀具半径补偿。
通过设定G41或G42及刀具补偿值来实现切削路径尺寸的自动调整。
(2)G43/G44刀具长度补偿:G43是刀具长度补偿,G44是刀具半径补偿。
在加工中,通过设定刀具长度或刀具半径补偿值,使得实际加工尺寸达到设计要求。
3.工件半径补偿:工件半径补偿是指根据实际工件半径与设计工件半径之间的差异,通过在程序中设定工件半径补偿值,使得实际加工尺寸达到设计要求的一种补偿方法。
(1)G41/G42/G43工件半径补偿:G41是加工左侧边缘补偿,G42是加工右侧边缘补偿。
通过设定G41或G42及工件半径补偿值来实现工件边缘尺寸的自动调整。
G43是工件长度补偿,通过设定工件长度补偿值来调整工件的实际长度。
(2)G49工件长度或半径补偿取消:G49用于取消工件长度或半径补偿功能,即恢复到原始设计尺寸。
以上是数控加工中常用的三种补偿方法的介绍,通过合理使用这些方法,可以使得加工尺寸更加精确,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简述刀具补偿在数控加工中的作用
刀具补偿是一种在数控加工中常用的技术,旨在纠正加工过程中刀具的偏斜和长度不足等问题,保证加工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简要介绍刀具补偿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刀具补偿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刀具的偏斜和长度不足,来调整数控加工中的刀具参数,使刀具沿着正确的轨迹运动,达到高质量的加工效果。
刀具补偿的主要工具是刀具补偿器,它可以通过改变刀具的偏斜和长度来补偿刀具的误差。
刀具补偿的作用包括:
1. 提高加工精度:刀具补偿可以帮助数控加工中心实现高精度加工,减少加工误差,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2. 降低加工成本:通过刀具补偿,可以实现刀具的精确定位,降低刀具的磨损和损坏,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降低加工成本。
3. 改善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刀具补偿可以帮助数控加工中心实现稳定的加工过程,降低加工过程中的噪声和震动,保证加工过程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刀具补偿在数控加工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实现高质量、高效率加工的重要技术之一。
随着数控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刀具补偿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以适应不同的加工环境和需求。
数控机床的刀具补偿与补偿方法数控机床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编程来控制刀具自动运动的高精度机床。
而在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中,刀具磨损是不可避免的。
为了确保加工的精度和质量,需要对刀具的磨损进行补偿。
本文将介绍数控机床的刀具补偿及其方法。
刀具补偿是指在数控机床的程序中,通过计算机控制的方式,根据刀具磨损的情况进行刀补操作,使得机床能够保持加工精度。
刀具补偿主要分为几种类型:半径补偿、长度补偿、倾斜补偿、刀尖位置补偿等。
首先,半径补偿是常见的刀具补偿方式之一。
在数控机床中,刀具刃尖的磨损会导致加工半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加工结果。
为了纠正加工误差,可以通过半径补偿进行校正。
一般来说,半径补偿是通过在程序中输入一个补偿值,将刀具的半径进行相应的增加或减少,以保持加工精度。
其次,长度补偿也是常用的一种刀具补偿方法。
在数控机床中,切削刀具的长度磨损会导致切削深度的变化。
为了保持加工的一致性和精度,可以通过长度补偿来进行校正。
长度补偿的原理是通过在程序中输入一个补偿值,使刀具的位置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达到加工深度的控制。
倾斜补偿是指在加工过程中,刀具出现倾斜现象,导致加工精度下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倾斜补偿来进行校正。
倾斜补偿的原理是通过在程序中调整坐标偏移量,使得刀具在加工过程中能够保持正确的倾斜角度,从而保持加工精度。
最后,刀尖位置补偿是一种通过调整刀具运动轨迹来控制加工精度的方法。
在数控机床的切削过程中,刀尖的位置可能会发生偏移。
通过刀尖位置补偿,可以通过调整刀具的路径来保持刀尖的正确位置,从而实现精确的加工。
综上所述,数控机床的刀具补偿方法主要包括半径补偿、长度补偿、倾斜补偿和刀尖位置补偿等。
这些方法通过在数控机床的程序中输入相应的补偿值或调整坐标偏移量,能够对刀具磨损进行有效的补偿,从而保证加工的精度和质量。
刀具补偿是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使得机床能够适应刀具磨损的变化,同时提高了加工的效率与精度。
数控车床加⼯⼑具补偿功能怎么⽤?⼀、数控车床⽤⼑具的交换功能1. ⼑具的交换指令格式⼀:T0101;该指令为FANUC系统转⼑指令,前⾯的T01表⽰换1号⼑,后⾯的01表⽰使⽤1号⼑具补偿。
⼑具号与⼑补号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指令格式⼆:T04D01;该指令为SIEMENS系统转⼑指令,T04表⽰换4号⼑,D01表⽰使⽤4号⼑的1号⼑沿作为⼑具补偿存储器。
2. 换⼑点所谓换⼑点是指⼑架⾃动转位时的位置。
⼤部分数控车床,其换⼑点的位置是任意的,换⼑点应选在⼑具交换过程中与⼯件或夹具不发⽣⼲涉的位置。
还有⼀些机床的换⼑点位置是⼀个固定点,通常情况下,这些点选在靠近机床参考点的位置,或者取机床的第⼆参考点来作为换⼑点。
⼆、⼑具补偿功能1. ⼑具补偿功能的定义在数控编程过程中,为使编程⼯作更加⽅便,通常将数控⼑具的⼑尖假想成⼀个点,该点称为⼑位点或⼑尖点。
数控机床根据⼑具实际尺⼨,⾃动改变机床坐标轴或⼑具⼑位点位置,使实际加⼯轮廓和编程轨迹完全⼀致的功能,称为⼑具补偿(系统画⾯上为“⼑具补正”)功能。
数控车床的⼑具补偿分为:⼑具偏移(也称为⼑具长度补偿)⼑尖圆弧半径补偿2. ⼑位点的概念所谓⼑位点是指编制程序和加⼯时,⽤于表⽰⼑具特征的点,也是对⼑和加⼯的基准点。
数控车⼑的⼑位点如图所⽰。
尖形车⼑的⼑位点通常是指⼑具的⼑尖;圆弧形车⼑的⼑位点是指圆弧刃的圆⼼;成形⼑具的⼑位点也通常是指⼑尖。
三、⼑具偏移补偿1. ⼑具偏移的含义⼑具偏移是⽤来补偿假定⼑具长度与基准⼑具长度之长度差的功能。
车床数控系统规定X轴与Z 轴可同时实现⼑具偏移。
⼑具⼏何偏移:由于⼑具的⼏何形状不同和⼑具安装位置不同⽽产⽣的⼑具偏移。
⼑具磨损偏移:由⼑具⼑尖的磨损产⽣的⼑具偏移。
⼑具偏移补偿功能⽰例:FANUC系统的⼑具⼏何偏移参数设置如图所⽰,如要进⾏⼑具磨损偏移设置则只需按下软键[磨耗]即可进⼊相应的设置画⾯。
图中的代码“T”指⼑沿类型,不是指⼑具号,也不是指⼑补号。
数控机床操作中的自动刀具长度补偿方法数控机床是现代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设备之一,它的运行精度和稳定性对于加工质量和效率至关重要。
在数控机床操作过程中,由于刀具磨损或加工工件的尺寸变化等原因,刀具的实际长度可能会与程序中设定的长度存在差异。
为了保证加工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对刀具的长度进行补偿。
本文将介绍数控机床操作中常用的自动刀具长度补偿方法。
一、半径补偿法半径补偿法是一种常用的自动刀具长度补偿方法。
在使用该方法时,操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合适的半径补偿值。
在程序中,通过对刀具半径进行修正,从而实现对刀具长度的自动补偿。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在加工前,操作人员需要测量刀具的实际长度;2. 根据实际测量值,计算出需要进行补偿的数值;3. 在数控机床的操作界面或相应软件中,设置半径补偿值,将计算得到的补偿数值输入到对应的位置;4. 在程序中指定刀具的半径补偿号,并设置补偿方向;5. 在加工过程中,数控机床会自动根据设定的补偿值对刀具长度进行调整,从而保证加工结果的精确性。
二、快速定位点法快速定位点法也是一种常用的自动刀具长度补偿方法。
在使用该方法时,操作人员需要预先设置好机床的快速定位点,并在加工工序中使用这些点进行刀具长度的校准。
1. 在加工前,选择合适的位置作为快速定位点,并将其存储在数控机床中;2. 在程序中,使用快速定位点进行刀具长度的校准。
通过在程序中指定固定的刀具参考点,数控机床能够自动计算刀具与参考点之间的距离,并对刀具长度进行自动补偿;3. 在加工过程中,数控机床会根据预先设定的快速定位点,自动进行刀具长度的补偿,从而保证加工结果的准确性。
三、自动测量法自动测量法是一种基于传感器的自动刀具长度补偿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数控机床中安装传感器,并将传感器与机床控制系统相连,实现对刀具长度的实时检测和自动补偿。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在数控机床中安装相应的传感器,确保传感器可以准确测量刀具的长度;2. 将传感器与机床控制系统连接,并进行相应的设定和校准;3. 在加工过程中,传感器会实时监测刀具的长度,并将检测结果传输给机床控制系统;4. 机床控制系统根据传感器提供的数据,自动对刀具长度进行补偿,保证加工结果的准确性。
数控机床刀补参数设置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数控机床在现代制造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数控机床的刀具补偿参数设置是其正常运行的关键之一,合理设置刀具补偿参数能够保证加工精度和效率。
本文将介绍数控机床刀具补偿参数的设置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1. 刀具补偿概述刀具补偿是数控机床加工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通过在程序中设置刀具补偿值,来补偿刀具的实际尺寸偏差,以保证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
刀具补偿通常包括半径补偿、长度补偿和刀尖半径补偿等。
2. 刀具补偿参数设置方法2.1 刀具半径补偿设置刀具半径补偿是在数控机床中常见的一种补偿方式。
具体设置方法如下:- 定义刀具半径补偿的序号;- 设置补偿数值,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选择切削方向,确定补偿方向。
2.2 刀具长度补偿设置刀具长度补偿主要用于控制刀具与工件接触的位置,避免刀具碰撞。
设置方法如下:- 定义刀具长度补偿的序号;- 设置补偿数值,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确定刀具路径,避免与工件干涉。
2.3 刀尖半径补偿设置刀尖半径补偿常用于弥补刀具的圆弧轮廓误差。
设置方法如下:- 定义刀尖半径补偿的序号;- 设置补偿数值,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确定刀具轮廓路径,保证加工精度。
3. 刀具补偿参数影响因素刀具补偿参数的设置需考虑以下因素:•刀具材质和尺寸;•工件材料和形状;•加工精度要求;•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
综上所述,数控机床刀具补偿参数设置是保证加工精度和效率的重要步骤,正确设置补偿参数可以提高机床加工的稳定性和质量。
在实际操作中,操作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参数,不断优化加工过程,以获得更好的加工效果。
希望本文对数控机床刀具补偿参数的设置有所帮助,并能引发更多关于数控机床加工技术的讨论与思考。
数控机床刀补的计算方法在数控机床加工中,刀补是关键的参数之一,它能够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正确的刀补设置可以有效地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数控机床刀补的计算方法。
1. 刀补的基本概念刀补是指为了弥补数控机床坐标系原点与实际刀具刀尖之间的距离差,调整数控程序中的切入点,使加工精度得以提高。
通常情况下,刀补分为半径刀补和刃补两种类型。
2. 半径刀补计算方法半径刀补是指刃部在工件上下表面的投射点在工件上痕的投影点。
假设刀尺寸为D,工件轮廓为R,切入角为α,刀尖位置与轨迹间距为Y,则半径刀补计算方法如下:刀补=1/2∗(D/2−R)/sin(α)3. 刃补计算方法刃补是刃部在工件表面上的投射点与该表面在刀具中心的垂直距离,也叫C刃补。
假设切削深度为ap,工件曲率半径为R,刃部与轨迹间的距离为Y,则刃补的计算方法如下:刃补=R−√(R2−Y2)±ap其中,±ap表示刃补的正负符号取决于刀具切削进给的方向。
4. 刀补的实际应用在数控加工中,刀补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对于高精度加工来说。
通过正确调整刀补参数,可以提高加工精度,降低刀具磨损,减少废品率。
因此,操作人员在进行数控加工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刀补参数,以确保加工质量和效率。
总的来说,数控机床刀补的计算方法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
只有深入理解刀补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才能够在实际的加工过程中更好地运用刀补技术,保证产品质量和加工效率。
希望以上内容对数控机床刀补的计算方法有所帮助,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刀补技术。
刀具补偿功能概述刀具补偿是数控加工中一项关键的技术,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本文将对刀具补偿功能进行概述,介绍其原理、应用和优势。
一、刀具补偿的原理刀具补偿是通过在数控系统中对工具轨迹进行校正来实现的。
由于刀具的尺寸、形状和磨损等因素,工件的加工结果可能会与预期有所偏差。
刀具补偿基于工具几何和轨迹偏差的关系,通过调整数控程序中的刀具路径,使实际切削轨迹与期望轨迹保持一致,从而实现精准加工。
二、刀具补偿的应用领域刀具补偿广泛应用于各种数控加工领域,如铣削、车削、钻削等。
在这些加工过程中,刀具补偿能够提高零件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和加工效率。
1. 铣削中的刀具补偿:在铣削过程中,刀具补偿可以根据刀具直径和偏移量来自动调整切削轨迹,确保切削结果符合要求。
同时,通过刀具补偿,还可以实现铣削过程中不同刀具的自动更换,提高生产效率。
2. 车削中的刀具补偿:车削过程中,刀具补偿可以针对工件的尺寸偏差进行调整,使加工后的工件尺寸与期望尺寸保持一致。
刀具补偿可以通过修正刀具位置或调整进给速度来实现,大大提高了车削加工的精度和稳定性。
3. 钻削中的刀具补偿:在钻削过程中,刀具补偿可以根据刀具尺寸和磨损情况来调整刀具的位置和轨迹。
通过刀具补偿,可以有效控制钻孔的直径误差和圆度误差,提高钻削加工的质量。
三、刀具补偿的优势刀具补偿具有许多优势,使其在数控加工中得到广泛应用。
1. 提高加工精度:刀具补偿可以消除工具尺寸和磨损等因素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实现更加精确的加工结果。
2. 提高加工效率:通过刀具补偿,可以使切削轨迹与工件的实际形状相匹配,减少加工过程中的空刀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3. 增强加工稳定性:刀具补偿可以对工具的位置和轨迹进行校正,减少切削力的变化,有助于提高加工过程的稳定性。
四、结论刀具补偿功能在数控加工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通过调整刀具路径,确保加工结果与期望一致,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刀具补偿在铣削、车削、钻削等加工过程中广泛应用,并具有诸多优势,如提高加工精度、效率和稳定性。
数控加工中刀具补偿的应用在数控加工中,由于程序所控制的刀具刀位点的轨迹和实际刀具切削刃口切削出的形状并不重合,它们在尺寸大小上,存在一个刀具半径和刀具长短的差别,为此就需要根据实际加工的形状尺寸,算出刀具刀位点的轨迹坐标,据此来控制加工。
数控加工刀具补偿的两种类型:刀具半径补偿(补偿刀具半径对工件轮廓尺寸的影响);刀具长度补偿(补偿刀具长度方向尺寸的变化)。
数控加工刀具补偿的两种方法:人工预刀补(人工输入CAM 软件的刀补量进行编程实现刀补);数控系统具有自动刀具补偿功能(程序调用刀具列表参数进行刀补)。
经过生产实践证明,如果能灵活应用刀具半径补偿和长度补偿功能,合理设置刀具半径补偿值及长度补偿值,对数控加工将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重点讨论刀具的半径补偿和刀具的长度补偿。
1.刀具的半径补偿若数控装置不具备刀具半径自动补偿功能,要想加工出合格的零件,则只有按刀具中心轨迹进行编程,在编程时就要把刀具的半径计算到每一步的程序中,那么数据计算就很复杂。
特别是当刀具磨损后,刀具直径发生变化,必须重新计算刀具中心轨迹,修改程序,这样很难保证加工的精度。
如果数控系统具备刀具半径补偿功能,则编程时只需按工件实际轮廓线进行。
数控系统会自动计算刀具中心轨迹坐标,使刀具偏离工件轮廓一个半径值,即进行半径补偿。
1.1 刀具半径补偿的方法根据ISO 标准规定,工件假定不动,刀具运动。
沿刀具的运动方向看,当刀具处在工件切削轮廓左侧时,称为刀具半径左补偿,用G41 表示;当刀具处在工件切削轮廓右侧时,称刀具半径右补偿,用G42 表示。
如图所示。
1.2 刀具半径补偿的工作过程刀具半径补偿的工作过程分三步:即刀补的建立、刀补进行和刀补的取消。
(1)刀补的建立。
刀补的建立,就是指刀具从起点接近工件时,刀具中心从与编程轨迹重合过渡到与编程轨迹偏离一个偏置量的过程。
G41、G42 只能在含有G00 或GO1 的程序段有效。
(2)刀补的进行。
刀具半径补偿的方法
刀具半径补偿是数控加工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用于解决刀具直径和轮廓之间的误差问题。
具体的做法可以参考以下几种常见的方法:
1. 半径补偿右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即将刀具轮廓的实际路径向右方平移半个刀具直径。
数控系统会根据程序中设定的切削轮廓自动计算平移距离,从而实现刀具半径补偿。
2. 半径补偿左
与半径补偿右相反,将刀具轮廓的实际路径向左方平移半个刀具直径。
3. 半径补偿圆心
这种方法适用于刀具的轮廓为圆弧形状的情况。
在程序中设定刀具轮廓的半径与圆弧的半径一致,然后通过数控系统的半径补偿功能,让刀具按照实际轨迹进行加工。
4. 刀具半径补偿的参数设定
在进行刀具半径补偿前,需要在数控系统中设定一些相关的参数,如刀具半径、补偿方向(左/右)、补偿值等。
这些参数一般在刀具设置或编程界面中进行设定。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数控系统和加工场景可能会有一些差异,具体的操作方法需根据实际情况和设备使用说明进行调整。
同时,刀具半径补偿也需要考虑切削
力、切削速度等因素,确保加工质量和切削稳定性。
数控加工中的刀具补偿技巧2008-9-17 10:15:37 国际工程机械网一、刀具补偿的提出用立铣刀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工件,可以清楚看出刀具中心运动轨计与工件轮廓不重合,这是因为工件轮廓是立铣刀运动包络形成的。
立铣刀的中心称为刀具的刀位点(4、5坐标数控机床称为刀位矢量),刀位点的运动轨计即代表刀具的运动轨迹。
在数控加工中,是按工件轮廓尺寸编制程序,还是按刀位点的运动轨迹尺寸编制程序,这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处理。
在全功能数控机床中,数控系统有刀具补偿功能,可按工件轮廓尺寸进行编制程序,建立、执行刀补后,数控系统自动计算,刀位点自动调整到刀具运动轨迹上。
直接利用工件尺寸编制加工程序,刀具磨损,更换加工程序不变,因此使用简单、方便。
经济型数控机床结构简单,售价低,在生产企业中有一定的拥有量。
在经济型数控机床系统中,如果没有刀具补偿功能,只能按刀位点的运动轨迹尺寸编制加工程序,这就要求先根据工件轮廓尺寸和刀具直径计算出刀位点的轨迹尺寸。
因此计算量大、复杂,且刀具磨损、更换需重新计算刀位点的轨迹尺寸,重新编制加工程序。
二、全功能数控机床系统中刀具补偿1.数控车床刀具补偿数控车床刀具补偿功能包括刀具位置补偿和刀具圆弧半径补偿两方面。
在加工程序中用T功能指定,TXXXX中前两个XX为刀具号,后两个XX为刀具补偿号,如T0202。
如果刀具补偿号为00,则表示取消刀补。
(1)刀具位置补偿刀具磨损或重新安装刀具引起的刀具位置变化,建立、执行刀具位置补偿后,其加工程序不需要重新编制。
办法是测出每把刀具的位置并输入到指定的存储器内,程序执行刀具补偿指令后,刀具的实际位置就代替了原来位置。
如果没有刀具补偿,刀具从0点移动到1点,对应程序段是N60G00C45X93T0200,如果刀具补偿是X=+3,Z=+4,并存入对应补偿存储器中,执行刀补后,刀具将从0点移动到2点,而不是1点,对应程序段是N60G00X45Z93T0202。
数控刀补教程一、背景介绍数控刀补作为数控加工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是为了弥补数控机床、刀具等制造误差、加工变形等因素而进行的一种修正操作。
掌握数控刀补技术,对提高数控加工精度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数控刀补的一般原理和具体操作步骤。
二、数控刀补原理数控刀补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零点补偿:根据不同刀具的形状、角度等因素,在数控编程时通过设定合适的补偿值来使加工结果更加精确。
2. 手动补偿:在数控加工过程中,可以通过手动输入刀补值的方式进行实时调整,以满足加工要求。
3. 自动补偿:一些高级数控系统可以根据预设条件自动计算刀补值,减少操作人员的干预,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
4. 补偿方向:刀补可以分为刀尖补偿和刀片侧面补偿两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三、数控刀补操作步骤3.1 刀具半径补偿1.在数控系统中选择刀具半径补偿功能,进入补偿数值设定界面。
2.根据加工需要,输入合适的刀具半径补偿数值,一般为正值。
3.保存设置并返回,确认刀具半径补偿已生效。
3.2 刀具长度补偿1.进入数控系统的刀具长度补偿功能设置界面。
2.根据实际情况输入所需的刀具长度补偿数值,通常为正值。
3.完成设置后保存并退出,确认刀具长度补偿已设定成功。
3.3 刀具补偿检查1.在设定好刀具补偿值后,进行加工前的刀具补偿检查,确保刀具位置与补偿值一致。
2.若发现补偿值不准确或有误,及时调整并重新设置补偿值。
3.定期检查刀具补偿值,确保加工的精度和效率。
四、数控刀补注意事项1.刀具补偿值的设定应符合加工规范和要求,避免因补偿不准确导致加工品质降低。
2.刀具补偿应根据具体加工情况和刀具特性进行合理设置,不宜过大或过小。
3.定期对刀具补偿值进行检查和调整,确保加工精度和稳定性。
五、结语数控刀补是数控加工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掌握良好的数控刀补技术能够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减少加工误差和废品率。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已经对数控刀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希望能够在实际加工中加以运用,取得更好的效果。
简述数控车床刀具补偿的类型和意义
数控车床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数控加工机床,广泛应用于机
械加工行业。
在数控车床的加工过程中,刀具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与
其精度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
的影响,刀具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和磨损,这就需要
进行刀具补偿。
数控车床刀具补偿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轴向补偿:也称为长度补偿,是以刀具长度为基础的补偿方式。
它主要是根据刀具弯曲或者伸缩等情况,将刀尖位置调整到预设位置,从而达到精确加工的目的。
其值通常是以毫米为单位。
2.半径补偿:也称为补偿值,是以刀具弧形的半径为基础的补偿
方式,解决了物理形状偏差和摆线误差等问题。
其值可以为正值或负值,单位通常是毫米或微米。
这两种补偿方式都能够解决实际加工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加工精
确度和加工效率,从而提升整个加工业的竞争力。
数控车床刀具补偿的意义不可忽视。
首先,它可以保证加工质量
和精确度,达到客户的要求。
其次,补偿值可以达到最小,从而减少
废品率,不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第三,它还能够扩大加
工技术的应用范围,满足复杂零件的加工需求。
总之,数控车床刀具补偿是数字化精密加工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
过不断的改进和创新,能够不断提高加工质量、效率和科技含量,为
制造业打造出更为优质、高端、智能的产品。
三种补偿在数控加工中有3种补偿:刀具长度的补偿;刀具半径补偿;夹具补偿。
这三种补偿基本上能解决在加工中因刀具外形而产生的轨迹问题。
下面是三种补偿在一般加工编程中的应用。
一、刀具长度补偿:1.刀具长度的概念刀具长度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我们在对一个零件编程的时候,首先要指定零件的编程中心,然后才能建立工件编程坐标系,而此坐标系只是一个工件坐标系,零点一般在工件上。
长度补偿只是和Z坐标有关,它不象X、Y平面内的编程零点,因为刀具是由主轴锥孔定位而不改变,对于Z坐标的零点就不一样了。
每一把刀的长度都是不同的,例如,我们要钻一个深为50mm的孔,然后攻丝深为45mm,分别用一把长为250mm 的钻头和一把长为350mm的丝锥。
先用钻头钻孔深50mm,此时机床已经设定工件零点,当换上丝锥攻丝时,假如两把刀都从设定零点开始加工,丝锥因为比钻头长而攻丝过长,损坏刀具和工件。
此时假如设定刀具补偿,把丝锥和钻头的长度进行补偿,此时机床零点设定之后,即使丝锥和钻头长度不同,因补偿的存在,在调用丝锥工作时,零点Z坐标已经自动向Z (或Z)补偿了丝锥的长度,保证了加工零点的正确。
2.刀具长度补偿的工作使用刀具长度补偿是通过执行含有G43(G44)和H指令来实现的,同时我们给出一个Z坐标值,这样刀具在补偿之后移动到离工件表面距离为Z的地方。
另外一个指令G49是取消G43(G44)指令的,其实我们不必使用这个指令,因为每把刀具都有自己的长度补偿,当换刀时,利用G43(G44)H指令赋予了自己的刀长补偿而自动取消了前一把刀具的长度补偿。
3.刀具长度补偿的两种方式(1)用刀具的实际长度作为刀长的补偿(推荐使用这种方式)。
使用刀长作为补偿就是使用对刀仪测量刀具的长度,然后把这个数值输入到刀具长度补偿寄存器中,作为刀长补偿。
使用刀具长度作为刀长补偿的理由如下:首先,使用刀具长度作为刀长补偿,可以避免在不同的工件加工中不断地修改刀长偏置。
数控机床刀补原理在数控机床加工中,刀具补偿(又称刀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操作步骤,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本文将介绍数控机床刀补的原理及其在加工中的应用。
1. 刀具补偿的概念刀具补偿是指通过在数控编程中对刀具轨迹进行微小调整,以补偿刀具造成的尺寸误差。
在数控机床加工中,由于刀具磨损、热变形等原因,刀具的实际加工轨迹往往会与理论轨迹有一定的偏差,而通过刀具补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这种偏差,从而保证加工件的质量。
2. 刀具补偿的类型2.1 几何补偿几何补偿是根据刀具的实际形状和尺寸对刀具轨迹进行调整。
主要包括半径补偿、长度补偿等。
通过对几何形状进行补偿,可以保证加工出的零件尺寸准确。
2.2 补偿方式补偿方式主要包括刀尖补偿、刀具半径补偿和长度补偿三种。
刀尖补偿是以刀尖坐标为基准进行的补偿;刀具半径补偿是以刀具圆弧轨迹的端点坐标为基准进行的补偿;长度补偿是以刀具长度方向的终点为基准进行的补偿。
3. 刀具补偿原理刀具补偿的原理是在数控编程中通过增加或减小刀具轨迹的相关参数来实现,这些参数会影响刀具所切削的路径。
根据实际情况,对刀具轨迹进行微调,从而达到补偿刀具尺寸误差的目的。
4. 刀具补偿的应用在数控机床加工中,刀具补偿广泛应用于各种加工类型,如铣削、钻削、车削等。
通过合理的刀具补偿操作,可以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减少成本,并且适用于各种复杂曲线和曲面零件的加工。
5. 结语刀具补偿是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刀具轨迹进行微小调整,可以有效地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掌握刀具补偿原理,合理应用刀具补偿技术,对于提高数控机床加工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数控加工中的刀具补偿
发表时间:2014-05-12T14:36:42.093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4年第3期供稿作者:陈风龙[导读] 因为有了刀具半径补偿,我们在编程时可以不要考虑太多刀具的直径大小。
陈风龙烟台工贸技师学院 264000
摘要在数控加工中,编程人员根据刀具的理论路线和实际路线的相对关系来进行编程,容易产生错误。
刀具补偿的概念出现以后,在数控加工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效提高了编程的工作效率。
数控加工中常用的两种补偿是刀具半径补偿和刀具长度补偿,这两种补偿为我们解决了加工中因刀具形状而产生的问题。
然而存在刀尖圆弧半径的影响,应设法消除刀尖圆弧半径对工件形状的影响。
本文即通过探讨刀具补偿从而寻找特定加工方法解决这种补偿误差。
关键词数控加工刀具补偿半径补偿与长度补偿
引言
现代数控技术集机械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成组技术与现代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液压气动技术、光机电技术于一体,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基础,它的发展和应用,开创了制造业的新时代,使世界制造业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数控技术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物质手段,它的广泛使用给机械制造业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管理方式带来深刻的变化。
因此数控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现代化程度的核心标志,实现加工机床及生产过程数控化是当今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而数控加工中重中之重就是刀具补偿的建立及应用。
一、数控加工的概念
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就是将加工过程所需的各种操作(如主轴变速、工件的松开与夹紧、进刀与退刀、开车与停车、自动关停冷却液)和步骤以及工件的形状尺寸用数字化的代码表示,通过控制介质(如穿孔纸带或磁盘等)将数字信息送入数控装置,数控装置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与运算,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伺服系统或其他驱动元件,使机床自动加工出所需要的工件。
所以,数控加工的关键是加工数据和工艺参数的获取,即数控编程。
二、刀具半径补偿
刀具半径补偿的概念。
因为有了刀具半径补偿,我们在编程时可以不要考虑太多刀具的直径大小。
以车削加工为例,在没有使用半径补偿时,编程人员必须依次算出刀具中心各点的坐标,然后才能进行编程。
当刀具直径发生变化时,各点的坐标必然也会发生变化,程序中的坐标点需重新进行计算,这样使得每一次刀具变化都要重新计算重新编程,大大增加了编程工作量。
同样的情况如果使用了刀具半径补偿,编程人员不必计算刀具的实际中心轨迹,只需根据工件的轮廓计算出图纸上各点的坐标值然后编出程序,再把刀具半径作为补偿量放在半径补偿寄存器里。
数控装置能自动计算出刀具中心轨迹,不管刀具半径如何变化,我们只需更改刀具半径补偿值,就可以控制工件外形尺寸的大小,对上述程序基本不用作修改。
刀具半径补偿的指令。
刀具半径补偿是通过指令G41、G42来执行的,基本格式为G41/G42 G00/G01 X_ Y_ H_;其中H为补偿量代码。
补偿有两个方向:当沿着刀具切削方向看,刀具在工件轮廓的左侧是刀具半径左补偿用G41,反之则是刀具半径右补偿用G42。
取消补偿用G40。
三、刀具长度补偿
刀具长度补偿的概念。
数控铣床上刀具长度补偿只是和Z坐标有关,对于X、Y平面内的编程零点,由于刀具是由主轴锥孔定位决定,因此X、Y平面内的编程零点位置是固定不变的。
对于Z坐标的编程零点就不一样了。
在铣床上应用的每一把刀具长度都是不同的,例如,我们要钻一个深度为30mm的孔,然后将其进行攻丝,攻丝深度设为25mm,加工刀具假设为一把长为240mm的钻头和一把长为340mm的丝锥。
首先用钻头钻削出30mm深的孔,机床以其为基准设定了相应的工件零点,当采用丝锥攻丝时,如果按照设定的工件零点开始加工,则由于两把刀具长度不同,从而使得攻丝过长,损坏了刀具和工件。
此时如果采用刀具长度补偿,那么当工件零点设定之后,即使丝锥和钻头长度不同,在调用丝锥工作时,零点Z坐标已经自动向Z+(或Z-)补偿了丝锥与钻头的长度差,保证了加工零点的正确,这样就不会损坏刀具和工件了。
刀具长度补偿的指令。
刀具长度补偿一般通过含有G43(G44)和H指令来实现的,格式为指令格式为G43 G01 Z_H_;或G44 G01 Z_H_。
其中G43表示刀具长度正补偿,即把编程的Z值加上H代码指定的偏值寄存器中预设的数值后作为CNC实际执行的Z坐标移动值,也就是说实际执行的Z坐标值为Z'=Z_+(H_);而G44则正好相反,实际执行的Z坐标值为Z'=Z_-(H_)。
其中H可设正值或负值,我们可以将这两个指令通过H的正负值设定进行统一,即只用G43和G44其中之一。
加工结束后要取消刀具长度补偿,用指令G49实现;刀具长度补偿的应用:(1)用刀具的实际长度作为刀具长度的补偿(推荐使用这种方式)(2)以其中一把较长的刀作为标准刀具,这个标准刀具的长度补偿值为0,其余刀具实际长度与标准刀具长度的差值作为这些刀具的长度补偿数值,输入到其所采用的H代码地址内。
(3)利用每把刀具到工件坐标系原点的距离作为各把刀的刀长补偿,该值一般为负;此时用于设定工件坐标系偏置的G54的Z值为0。
以上是在数控加工中常用的两种补偿方式。
结论:
由于现代机械制造业的飞速发展,机械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所以数控机床成为先进制造技术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弥补了机械加工设备和技术无法满足高效率、高精度、灵活通用的缺陷。
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刀具补偿不仅有上述半径和长度补偿,还有角度等的加工补偿。
但通过实际加工分析,在数控加工中,由于刀尖有圆弧,工件轮廓是刀具运动包络形成,因此刀位点的运动轨迹与工件的轮廓是不重合的。
通过研究发现刀具补偿不仅能够提高程序的利用率,而且当程序尺寸(刀具磨损、刀具更换)只需修改相应参数即可,在粗精加工中,将各种加工余量加入到刀具补偿当中去即可。
但是尽管存在刀具补偿会很大程度上提高加工精度,由于刀尖圆角等存在的问题,加工时应消除刀尖圆弧半径对工件形状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志平.机床数控技术应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叶伯生,戴永清.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3]宇龙数控仿真系统说明书[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