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全国新高考地理备考复习 环境污染与生态修复
- 格式:pptx
- 大小:7.11 MB
- 文档页数:33
第四十七讲环境污染的防治及环境治理(2021·全国卷新课标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以下要求。
以下图示意环太湖地域六大名泉散布。
历史上六大名泉都以水质优而著称。
周围山区是这些名泉的水源补给区。
最近几年来,泉水受到污染,部份污染物指标超出国家饮用水标准。
说明环太湖地域六大名泉泉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和难以治理的缘故。
解析:水污染造成的危害要从生产和生活两方面分析。
生活方面:危害人体健康,生产方面:污染土壤和阻碍农产品的质量。
治理难度方面,一样更新速度快的水体,治理生效快,而泉水属于地下水,更新速度慢,人类施加的治理方法生效慢,成效差。
答案:危害:泉水(地下水)是重要的饮用水源,人饮用受污染的泉水会危害躯体健康;引用泉水(地下水)浇灌,会污染土壤,致使农产品质量下降(污染物超标)。
缘故:泉水(地下水)(更新速度慢)自然净化周期长;(深埋地下)人工净化困难;涉及地域广,需区域联动一起治理。
(2021·福建文综卷)以下图为2000年中国南北方城市生活垃圾的成份组成。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指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中不可回收物成份组成的地域不同,并从气候角度说明其缘故。
(2)简述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要紧危害。
解析:第(1)题,南方地域不可回收的有机物(菜叶等)比重大,这与南方蔬菜生产、消费量大有关;北方地域不可回收的无机物(煤灰等)比重大,这与北方冬季燃煤取暖有关。
第(2)题,城市生活垃圾会占用土地、造成各类污染,并危害人体健康。
答案:(1)地域不同:无机物的比重北方多于南方,有机物的比重南方多于北方。
缘故:北方冬季气温低,需要燃煤取暖,产生大量煤灰等;南方水热条件好,蔬菜种类多、产量大,产生的菜叶等生活垃圾多。
(2)堆放垃圾占用土地或水域;污染地下水、土壤和大气;危害人体健康。
1.(2021·淄博联考)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021年12月22日报导,中国拒绝了英国几百吨生活垃圾的入关,这些垃圾已被运回英国。
选修6 环境保护本讲复习脉络:考纲: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污染与保护;环境管理的内容与手段—⎪⎪⎪⎪⎪⎪⎪⎪ 考点一环境污染与防治—⎪⎪⎪⎪ 考向1水污染及保护考向2 大气污染与防治考向3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治理 考点二资源问题及利用保护—⎪⎪⎪⎪ 考向1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考向2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考点三 生态环境保护—⎪⎪⎪⎪考向1生物多样性保护考向2 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考向3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考点分层突破:考点一| 环境污染与防治1.主要水体污染和防治 (1)主要水体污染类型的比拟 工程水体富营养化 重金属污染 海洋石油污染 含义 因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水体引起的水质恶化现象各类重金属(汞、镉、铅、铬等)进入水体,经动植物生物链逐渐积累,对人畜造成伤害的现象大量石油流入海洋中造成范围极广的污染现象污染 源含氮、磷等营养物质的生产和生活污水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含重金属的污水和固体垃圾中含重金属的淋溶污水近海石油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石油泄漏污染 表现 陆地水体:称为“水花(水华)〞,又称“藻各种重金属引起的人畜病症海洋上漂浮着大量油膜和油块花〞;海洋水体:称为“赤潮〞危害水体中植物死亡;鱼类死亡;湖泊演变为沼泽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富集,最终危害人畜的安康海洋生物大量死亡;阻碍海藻光合作用;影响海洋底栖动物;石油氧化分解,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2)水污染防治2.大气污染及防治(1)大气污染的主要类型、成因及其危害主要类型成因危害酸雨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气体河湖水酸化,鱼类死亡;土壤酸化,危害农作物、森林;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害人体安康光化学烟雾排入大气的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等,受太阳紫外线作用,产生刺激性的浅蓝色烟雾烟雾积聚不散,造成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安康温室效应燃烧化石燃料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了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改变和自然灾害加剧等可吸入颗粒物降水量较少,植被覆盖率低,土地荒漠化加剧;燃煤烟尘、建筑工地多、汽车尾气排放量大且缺乏标准吸入过多或颗粒物中含有毒有害成分时,就可能出现免疫功能障碍,危害安康,如传染病、“尘或不达标肺病〞、恶性病变等(2)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3.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危害及治理(1)固体废弃物的危害影响方面主要影响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细微颗粒随风飘逸,造成大气污染;垃圾分解,释放有害气体;垃圾填埋处理中逸出沼气;燃烧法处理时造成大气二次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垃圾倾倒污染水体,危害水生生物生存,缩减水面有效面积,降低排洪、灌溉能力;露天堆放和简单填埋,渗滤液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对土壤环境的影响风化、淋溶、径流侵蚀,破坏土壤生态环境;有害成分通过土壤在动植物体内积聚,最终危及人体安康其他影响方面占用耕地,加剧耕地短缺;影响环境卫生,传播疾病;有害废弃物危害人类安康处理方法优点缺点填埋法投资少,处理量大,技术要求不高永久性占地面积大,造成污染的潜力大堆肥法通过微生物发酵,可将病原菌杀无法处理不可降解垃圾,露天堆死,使垃圾变成有机肥放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燃烧法回收热能和垃圾减量最彻底,消灭各种病原菌体耗资巨大,燃烧后所剩10%的灰烬是难以处理的局部;大气污染严重4.土壤污染及防治(1)土壤污染的成因与危害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质进入土壤,改变了土壤的性质、组成、性状――→产生土壤污染――→危害有害物质在植物体内积累,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安康(2)土壤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有工业和城市废水及固体废弃物、农药和化肥、牲畜排泄物和生物残体、大气沉降物等。
命题要点3年考情呈现考情分析环境保护2018:Ⅰ卷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全球变暖产生的影响;Ⅱ卷芦苇的生态功能、保护的意义;Ⅲ卷“堑秋湖”捕鱼模式对鄱阳湖区候鸟越冬的影响、对策2019:Ⅰ卷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的作用;Ⅱ卷生态保护措施及其作用;Ⅲ卷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治理措施2020:Ⅰ卷高原鼠兔对高山草甸的影响、对策;Ⅱ卷河流污染治理模式及其意义;Ⅲ卷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合世界和我国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带来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从高考全国卷来看,近年来以考查资源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为主,对环境污染考查得相对要少一、环境与环境问题、环境管理与公众参与1.环境与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的表现:资源严重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全球环境变化等。
(2)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危害:自然原因、人为原因,而以人为原因更为重要。
(3)环境问题的特点:危害的不可预见性;过程的不可逆性;规模的全球性。
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类过度索取资源造成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环境问题。
二、环境管理与公众参与1.环境管理的目的、对象、执行主体及手段2. 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3.公众参与三、环境污染与防治1.水污染及其成因天然水的自净作用;水体污染的类型、成因及危害。
2.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固体废弃物的危害:对大气环境的危害、对水环境的危害、对土壤环境的危害、其他危害。
垃圾处理:垃圾的处理方法、垃圾填埋场选址的原则、土壤污染及防治。
四、大气污染及其防治1.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大气污染的主要类型、成因及其危害;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2.环境污染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1)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一般情况下,环境污染多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的,因此要着重分析人为原因,同时兼顾自然原因。
(2)危害:环境污染的危害主要从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等角度来分析。
要根据具体的污染类型,结合区域特点进行分析。
(3)治理措施: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要对症下药,从污染形成的原因出发,结合区域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专题十ꢀ选考部分
课标要求学科素养要求
1.区域认知:了解不同区域常主要包括环境与环见的环境问题。
境问题、资源问题2.综合思维:从自然和人文与资源的利用和保两个角度,分析环境问题产生护、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
与生态环境保护、3.人地协调观:探讨区域环环境污染与防治、境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环境管理等内容。
理措施,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
念。
思考角度规范术语
地形
地形封闭,大气污染物难以扩散
条件
自然水域水域封闭、流速慢,水体交换周期长,原因条件更新慢、自净能力差
气候逆温、高气压,盛行下沉气流;或风力
条件微弱,导致大气污染物堆积,不易扩散
过排
过量排放废弃物,超出环境自净能力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污染物排放量大
结构
技术
人为原因生产工艺落后,对废弃物的处理能力
低下管理、环保意识不强;环保执法不严,违法宣传成本低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