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之图腾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5
96SHEJI设计在中国文化中,虎文化是起源较早的图腾文化之一,它源于远古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属于初民原始文化内容之一。
有人认为它有八九千年历史,从考古实物看,至少在公元前四五千年就出现了虎文化,在河南省濮阳市西水坡的六七千年前的古墓中发现的龙虎图案便是最好的说明。
一、 虎图腾文化的起源中国彝族的史诗中,有一首记载了天神造天地的创世神话传说,它即《梅葛》。
《梅葛》中说:“远古的时候没有天,远古时候没有地。
”天地是由格滋天神的五个儿子和四个女儿造的。
当天地刚产生时,“天地间的万物是虎尸所化生的”。
天神造好了天地却稳不住,无奈之下,造天的五个儿子得到天神的启示,找来世间最猛的老虎,用虎的“四根大骨作撑天的柱子”,用虎的“肩膀作东南西北方向,才把天撑起来了”,使天地稳定了。
天地造好后,却什么也没有,神又将剩下的虎继续尸解,虎的“左眼作太阳,右眼做月亮,虎须做阳光,虎牙做星星,虎油做云彩,虎气变雾气,虎肚做大海,虎血做海中国传统虎图腾文化与民间布艺文/王珍慧在中国文化中,虎文化是起源较早的图腾文化之一,民间布艺中涉及到虎图腾文化的种类有很多,最常见的有布老虎、虎头帽、虎头鞋、老虎枕、虎围嘴等等。
布艺品的艺术语言和神秘的民俗符号,充满了深邃的文化内涵,对研究人类学、民俗学、艺术学等多种学科,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水,大肠变大江,小肠变成河,虎皮做地皮,排骨做道路,硬毛变树林,软毛变成草”。
从此才有天地万物、山川河流及矿物、动物和植物。
从这则神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先民们在人类历史初创时期的创世的心理意识:虎是主宰万物之主,是创造万物之神。
有了虎,世间一切无法解决的难题都能迎刃而解,而且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万物亦应运而生。
这就打上了彝族虎宇宙观的烙印,阐明了虎创造天地和诸物的起源学说,从而产生了朴素的虎图腾文化。
以上只是关于虎图腾文化起源的一种神话传说。
就实物而言, 在河南濮阳西水坡原始墓葬中发现的蚌塑龙虎图形,堪称为“天下第一龙虎”或“中华第一龙虎”,可视为第一代文化虎和虎文化始祖。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图腾与符号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图腾与符号。
这些图腾与符号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
它们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信仰和精神支柱,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一、龙:中国的至尊图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最具有象征意义的图腾之一。
龙被视为中国的至尊,代表着中国人民的尊贵和威严。
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无与伦比,被赋予了吉祥、权威和神圣的象征意义。
龙的形象常常出现在中国古代建筑、绘画和文物中,它的形象威严而庄重,给人一种肃穆的感觉。
二、麒麟:吉祥的象征麒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图腾,常常与龙一起出现。
麒麟的形象独特,它有着狮子的身体和鹿的角,被认为是祥瑞的象征。
在中国古代,麒麟常常被用来装饰皇宫和寺庙,寓意着吉祥和福气。
麒麟的形象也常常出现在中国的绘画和文物中,给人一种神秘而祥和的感觉。
三、凤凰:美丽与重生的象征凤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丽与重生的象征。
凤凰是一种神奇的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鸟之一。
在中国古代,凤凰常常被用来象征皇权和吉祥。
凤凰的形象也常常出现在中国的绘画和文物中,给人一种高贵而神圣的感觉。
凤凰的形象也被广泛应用于中国的传统服饰和珠宝设计中,成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四、八卦:中国古代哲学的象征八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象征,代表着阴阳和宇宙的变化。
八卦由八个卦象组成,每个卦象代表着不同的自然现象和人类行为。
八卦的形象常常出现在中国的建筑和文物中,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的智慧和思想。
八卦也被广泛应用于中国的卜卦和风水学中,成为中国人民生活的一部分。
五、莲花:纯洁与美丽的象征莲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纯洁与美丽的象征。
莲花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被赋予了吉祥和美好的象征意义。
莲花的形象常常出现在中国的绘画、文物和建筑中,给人一种清新而高雅的感觉。
莲花也被广泛应用于中国的艺术和文学作品中,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总结起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图腾与符号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
中国龙的概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中国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重要的象征物,被视为祥瑞的象征和国家的象征。
它在中国历史、文化和艺术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人民的心中。
中国龙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神话和传说。
在中国古代,龙被视为天神和帝王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尊贵和吉祥。
龙的形象通常被描绘为一条蛟龙,具有鳞片、角、爪子和长长的身体。
它们是威严的存在,能够掌控风雨、引发雷电,甚至操纵水源。
中国龙的形象特征是其与众不同之处。
与西方传统中的恶龙相比,中国龙被描绘为友善和幸运的生物。
龙被赋予了几乎无穷的潜力和智慧,往往被视为带来好运和保护人民的存在。
它的形象也经常出现在中国绘画、雕塑、建筑和工艺品中,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象征吉祥和权力外,中国龙还具有深层的象征意义。
它被视为是气候的掌控者,代表了水的元素,是农业和灌溉的神圣象征。
由于中国历史上农业的重要性,龙也成为了人们祈求丰收和幸福的象征。
总之,中国龙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代表了权力、尊贵、吉祥和幸福,是中国人民对生活和自然力量的崇拜。
中国龙不仅体现在艺术作品和传说中,还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中扎根。
它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和传承将持续存在,并为后代人所铭记。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将介绍本文的组织结构,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提供本文的背景和目的。
首先,我们会概述中国龙的概念,并探讨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本文的结构安排,明确各个章节的内容和目的。
最后,我们会总结引言部分,提前展示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
正文部分将分为三个章节,分别是中国龙的起源、中国龙的形象特征和中国龙的象征意义。
在中国龙的起源章节中,我们将追溯中国龙的历史渊源,介绍其最早的出现和演变过程。
在中国龙的形象特征章节中,我们将详细描述中国龙的外貌特征、行为习性以及其他独特的属性。
在中国龙的象征意义章节中,我们将探讨中国龙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作用,包括对权力、吉祥和勇气的象征。
龙回头的寓意和象征
龙回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吉祥和好运的象征。
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图腾,被视为神秘、威武和权力的象征。
而龙回头则被解读为转运和好转的预兆,意味着逆境之后必将迎来好运和转机。
因此,龙回头常常被用来祈求好运和转运,也被视为一种象征,代表着希望和美好的未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一种神秘而威严的存在,被认为能够掌控风雨和水患,代表着皇权和权力。
因此,龙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吉祥、神圣和祥瑞的象征。
而龙回头则被解读为好运的到来,预示着逆境即将过去,好运即将降临。
龙回头的寓意也可以被引申为人生中的转机和希望。
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社会发展,都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而龙回头则象征着逆境之后的好运和转机。
它告诉人们,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坚持不懈,转机和好运终将到来。
因此,龙回头的寓意和象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美好的祝愿,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相信好
运即将到来。
希望我们都能够像龙一样,勇敢面对逆境,坚定信念,迎接美好的未来。
中国从古到今的吉祥图腾有哪些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丰富多样的吉祥图腾,这些图腾既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追求好运和祝福的象征。
下面,我将为您介绍一些中国古代和现代常见的吉祥图腾。
1. 龙: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受尊崇的图腾之一。
龙是中国的国宝,被赋予了勇猛、威武、权威和吉祥的象征意义。
龙在古代是皇帝的象征,也常用来代表权力和权威。
龙的形象经常出现在瓷器、绘画、建筑等艺术作品中。
2. 凤凰:凤凰是中国传统图腾中的女性象征,代表着美丽、幸福和繁荣。
凤凰常常被用来象征皇后或贵妇人。
在中国传统婚礼上,新娘常常会选择凤凰作为婚纱图案,以表达对美好婚姻的祝愿。
3. 麒麟:麒麟是一种神奇的动物,是传说中的吉祥之兽。
它有龙的鳞、鹿的身躯、马的蹄、牛的耳朵和狮子的尾巴,象征着吉祥、祥瑞和幸福。
麒麟常常被用来装饰庙宇、宫殿等建筑,以保护和祝福人们。
4. 虎: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图腾,代表力量、勇气和威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把皇帝比作“百兽之王”,虎则是“百兽之长”。
虎的图腾常见于道教、佛教和儒家等文化的艺术作品中,寓意着保护和驱邪。
5. 花鸟鱼虫: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花鸟鱼虫也是吉祥图腾的重要组成部分。
花鸟鱼虫代表着自然之美、和谐和顺利。
常见的吉祥花鸟包括:莲花(寓意纯洁、雅致)、梅花(寓意坚强、不屈)、牡丹(寓意富贵、昌盛)、鸽子(寓意和平、团圆)等。
6. 财神:财神是中国传统信仰中的一种吉祥图腾,代表着财富与丰收。
财神经常被描绘成胖胖的、面带笑容的老人,手中拿着金银财宝或财袋。
人们常常在新年期间祭祀财神,以求得财运亨通、家庭富足。
这只是中国吉祥图腾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其他吉祥图腾如葫芦、狮子、搏兔等等。
这些图腾既是人们祈福祝福的对象,也是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中国人民都以这些吉祥图腾为骄傲,并期望它们带来好运和幸福。
中国传统吉祥文化―羊图腾摘要:在我国文化传统中,羊是吉祥的象征,美与善的代表。
也是古代圣人的最高追求:仁,义,礼,智,信。
羊在民间也是喜闻乐见的动物,羊图腾具体的吉祥纹样承载载体,已经深入民心。
关键词:羊图腾;吉祥;礼仪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人们对于风调雨顺,粮食丰收有着特殊的情感诉求。
所以,在中国文明系统中,羊这一瑞兽成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羊是一种重要的家畜,温顺并带有一些羞怯的性情,与世无争,惹人喜爱,所以带有汉字的羊都与驯养温顺有一定联系,羊这一瑞兽是最早被驯化的家畜之一,在古代羊是非常重要的,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影响着我国的文化,道德,礼仪,美学等的产生与发展,亲和广受大众所接受喜爱。
中国先民把羊视为仁义的动物,并赋予一定的宗教含义,所以进一步演化成为某些民族的吉祥物。
如古代西北地区的羌族,羌族作为西北地区中一个以牧羊为主的民族,《说文解字》中说道:“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
”由于羊对于羌族人具有生活支柱的重要性,所以,古代的羌人崇拜羊,并以羊作为民族图腾,历来已久、这一民俗一直延续至今,未曾改变。
一、羊者“祥”也“羊”字在古代通“祥”字,并且两字通假。
在古器物所刻铭文中“吉祥”都作“吉羊”。
避邪物件上所刻的大吉羊,实则是大吉祥的意思,这就赋予了羊的形象在纹样中有了吉利、祈福的内涵。
博古题材中常见几个桔子配羊尊,就是表示吉祥的祝福《说文解字》中讲到“祥,福也,从示,羊声。
”厌胜钱也叫做压胜钱,也叫押胜钱、压胜钱,并非流通币。
汉族民间一种用作吉利品或避邪物的古钱币。
小孩子佩带的饰物。
它最初的本义主要是压邪攘灾和喜庆祈福两大类。
存世有一种“大吉羊”压胜钱,背面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图案;正面是文字奇特的“大吉羊”三个大字。
“大吉羊”也是取“大吉祥”之意,表达了人民对羊年大吉大利、吉祥如意的祝福和祈盼。
羊被视为祥物的象征,首先是指羊易于驯养,性情温顺,并且可作为美食,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中华56个民族图腾,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图腾信仰最早与祖先崇拜有关,在许多图腾神话中,认为自己的祖先就来源于某种动物或植物,或是与某种动物或植物发生过亲缘关系,于是某种动、植物便成了这个民族最古老的祖先。
中国56个民族的图腾,简言之,就是56个民族在各自传统环境中所产生的自已民族的崇拜物。
来看看您的民族图腾到底是什么,又有哪些含义呢?值得收藏。
【汉族】象征图案:龙凤呈祥龙和凤是汉民族最喜爱的装饰纹样。
龙是古代传说的神异动物,综合了多种动物的形象特征,有鳞有角,兴风降雨,被认为是能免除一切灾难的灵物。
凤是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代表美丽吉祥。
龙凤呈祥图案象征高贵、华丽、祥瑞、杰出。
【阿昌族】象征图案:白象驮亭阿昌族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佛教),在佛教经典中,白象喻佛,象征吉祥。
阿昌族民间流传白象诞生和白象归来给人们带来好运的传说,并流行“百象舞”,象征白象给人们带来幸福吉祥。
白象驮亭以及飘洒的鲜花,象征阿昌族人们的生活吉祥、和平、繁荣兴旺。
【白族】象征图案:大理三塔白族居住的大理以崇圣寺三塔和蝴蝶泉的美丽蝴蝶闻名天下。
崇圣寺三塔建于唐代,是白族文化与佛教文化交融的体现。
白族有著名的蝴蝶泉的传说,蝴蝶象征忠贞爱情,常见于白族传统建筑、服饰或器物的装饰图案。
大理三塔和蝴蝶图纹,是白族文化的象征。
【保安族】象征图案:保安腰刀保安族制作腰刀的历史悠久,从元代开始制作木柄皮鞘刀发展到现在制作的金属工艺刀有近800年的历史。
保安刀由细腻光滑的铜片、铜条以及牛角、有机玻璃、焊银、赛璐格等叠合铆成。
经过精雕细刻、打磨抛光,显得五光十色。
【布朗族】象征图案:布朗三弦三弦琴是布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亦弦亦歌,亦弦亦舞是布朗族文艺的典型形式。
在布朗族民间流传的许多优美动人的故事诗和抒情叙事诗多以三弦弹唱。
小小的三弦琴凝聚着布朗族的历史和情感,象征着纯洁、乐观和吉祥幸福。
【布依族】象征图案:大楠竹图腾柱竹子生长旺盛,古时被布依族先民奉为图腾,民间流传《竹王传说》。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秘符号中国传统文化凝聚了丰富的智慧和独特的价值观念,其中蕴含了许多神秘而深奥的符号。
这些符号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创造力和哲学思考,还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著名的神秘符号,解读它们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一、龙:龙作为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神话生物之一,代表着帝王的权力和威严。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着吉祥、权威与幸运。
在中国古代,帝王常以龙作为自己的象征,也被称为“龙的传人”。
龙的形象在艺术作品和建筑物中广泛出现,被用来装饰宫殿、寺庙和家具等。
龙舟赛、舞龙舞狮等活动也与龙有关,流传至今。
二、麒麟:麒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兽之一,代表着吉祥与权威。
麒麟的形象独特,头戴独角,身披鳞甲,看似凶猛,实则温和。
在古代中国,麒麟被认为是一种神兽,有辟邪、驱邪、避凶的作用。
它常常被刻画在古建筑、家具和文物上,为其增添神秘的色彩。
如今,麒麟的形象也常用于祝福和庆祝活动中。
三、太极图:太极图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著名的符号之一,代表着阴阳哲学和宇宙的平衡。
太极图由一个黑白相间的圆圈构成,黑色部分代表阴,白色部分代表阳。
太极图通过阴阳的交融和平衡,表现出整个宇宙的运行规律。
太极图被广泛应用于中国传统绘画、书法、武术等艺术形式中,既有哲学内涵,也具有美学价值。
四、八卦:八卦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对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认知。
八卦象征着一切事物的发展演变和变化方向,是一种看似简单但包含深刻哲理的符号。
八卦图中的八个卦象分别代表着天、地、雷、风、水、火、山和泽,通过它们的组合和转化,反映出宇宙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
五、青铜器: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代表着古代社会的繁荣和智慧。
青铜器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还是古代社会政治和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
青铜器的形状多样,常见的有鼎、爵、觥等器物。
这些青铜器经常被刻画出各种动物、纹饰和符号,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符号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独特而丰富的传统文化深受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其中,许多吉祥符号成为了中国人民心中的象征,代表着美好的愿景和幸福的寓意。
本文将介绍几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吉祥符号,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重要意义。
一、龙在中国文化中,龙被视为祥瑞的象征,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和神圣的力量。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绘画、陶瓷和传统文化艺术中。
醒狮舞、龙舟赛等传统庆典活动中,龙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凤凰凤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之一,被视作吉祥、美好和幸福的象征。
作为神话中的神鸟,凤凰被赋予了重生和永恒的寓意。
凤凰常常出现在服饰、珠宝和艺术品中,寓意着吉祥、繁荣和幸福的未来。
三、麒麟麒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兽之一,象征着吉祥和幸福。
麒麟的形象独特,有着龙的头、鹿的角、马的身体、鱼的尾巴,以及狮子般的爪子。
在中国古代,麒麟常被视作守护神,被用来辟邪和保护人民,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雕刻和绘画中。
四、莲花莲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被赋予了纯洁、高雅和吉祥的象征意义。
莲花有着独特的生长环境,即便在泥泞的淤泥中也能独立自立,象征着坚强和清高。
莲花在佛教中也被视作佛陀的象征,代表着洁净的心灵和解脱。
五、寿桃寿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吉祥符号之一,寓意着长寿和幸福。
人们相信吃寿桃可以延年益寿,因此在庆祝生日和重大节日时,人们经常会摆放寿桃或以寿桃为主题的装饰品。
寿桃的形状通常是红色的,寓意着喜庆和吉祥。
六、金鱼金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运符号,代表着财富和好运。
金鱼的名字中有“金”字,与财富和金钱的象征密切相关。
在古代,金鱼常被养在家中或庭院中,被视作吸引财运和富贵的象征。
目前,金鱼也是观赏鱼的代表之一,人们将其视为吉祥的宠物。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符号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象征意义。
龙、凤凰、麒麟、莲花、寿桃和金鱼都具有吉祥、幸福和美好的寓意,代表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世界各国的图腾文化图腾文化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并且遍布世界各地。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发展阶段,世界各个民族几乎都产生过古老、原始的宗教;而原始宗教的核心就是图腾文化。
作为人类文化中的一支基础文化力量,图腾文化从原始氏族部落时代开始便强烈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
在图腾文化中,图腾观念是核心,图腾观念激发了原始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滋生出图腾名称、图腾标志、图腾圣物、图腾圣地、图腾禁忌、图腾仪式、图腾神话、图腾艺术等等独具一格、绚丽多彩的图腾文化内容。
中国的龙图腾龙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历代帝王都自命为龙。
由于龙的这种至高无上的地位,人们编出许多有关龙的故事,形成了不少与龙的有关民俗。
千年历史长河顺流而来,龙已渗透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形成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华夏子孙的骄傲。
中国的凤图腾凤凰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鸟,在中国文化中,凤凰形象不仅表示自然物之“和”,也表示人类社会之“和”。
凤凰“五色”后来就被看成是维系古代社会和谐安定的“德、义、礼、仁、信”五条伦理的象征。
它和龙一起构成了龙凤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中国云南纳西族的巴格图巴格图中心以一只青蛙形体构画而成,称为“海时巴美”,蛙体头尾、四肢、肚腹分别表示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和水、木、火、金、土五行,青蛙肚子上横穿的箭表示忠诚,最外圈配以十二生肖图,用于占卜吉凶和人生疾病、婚嫁等。
秘鲁印加遗址马丘比丘古庙建于15世纪的马丘比丘古庙是印加帝国全盛时期最辉煌的城市建筑,原为一个崇拜太阳并有着神秘的宗教仪式民族的居住地,那里曾是个宗教祭奠活动的场所。
这里的人们崇拜太阳,认为女人是太阳的贞女。
古玛雅人的血祭人类历史上最血腥、最不可思议的事,大概就是拿活人献祭了。
玛雅人和整个新大陆印第安人都有进行活人献祭仪式的历史。
人们通常用杀死人类来乞求超自然的力量和权利,将受害人的死亡用以取悦神灵、安抚灵魂。
美洲玛雅手稿《德莱斯顿古抄本》《德莱斯顿古抄本》是一本著名的典籍,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它保存在同名德国城市的萨克森州立图书馆里。
水墨动物知识点总结一、龙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图腾和象征,被誉为“祥瑞之物”,常常出现在古代文人的作品中。
在水墨画中,龙的形象常常以云雾缭绕、身姿飘逸的形式出现。
龙的形态特征主要包括龙须、龙爪、龙鳞、龙角等,它们都是龙的标志性特征,通过水墨的表现形式能够展现出龙的神秘感和威严气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威猛、力量、财富、尊贵等。
二、虎虎是中国古代四大神兽之一,被誉为“百兽之王”,在水墨画中常常以威武雄壮的形象出现。
虎的形态特征主要包括虎纹、虎爪、虎目等,这些特征通过水墨的表现形式能够展现出虎的强大和霸气。
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威猛、勇敢、王者之气等。
三、鹿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吉祥、幸福和长寿的象征意义,常常出现在水墨画作品中。
鹿的形态特征主要包括鹿角、鹿眼、鹿耳等,这些特征通过水墨的写意表现形式能够展现出鹿的灵性和优雅。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鹿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常常与仙人、神仙等形象一起出现,寓意着平安、健康和幸福。
四、鸟在水墨画中,鸟的形象常常以展翅飞翔、栖枝啄食的形式出现。
鸟的形态特征主要包括羽毛、翅膀、鸟喙等,这些特征通过水墨的写意表现形式能够展现出鸟的轻盈和活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鸟有着吉祥、自由、美好的象征意义,常常被用来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五、鱼鱼在水墨画中常常以游动的姿态出现,展现出鱼儿在水中的自由和灵动。
鱼的形态特征主要包括鱼鳞、鱼鳍、鱼尾等,这些特征通过水墨的写意表现形式能够展现出鱼儿的优雅和柔美。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鱼有着吉祥、富贵、团圆的象征意义,常常被用来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幸福家庭的向往和祝愿。
以上是水墨画中常见动物的知识点总结,通过对动物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象征意义等方面的介绍,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水墨动物画的魅力和意义。
水墨动物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展现了动物的形象和气质,也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愿。
一图腾文化是人类最古老最奇特的文化现象之一,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许多著名的民俗学者和文化人类学家都曾卷入这一热潮,从不同的角度或多或少地研究或考察过这一稀奇的文化现象。
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图腾文化资料十分丰富,从新石器时代的图腾文化遗迹直至近代的各种图腾文化现象均有发现。
云南少数民族中,新平鲁魁山彝族还保留着浓厚的图腾意识,滇池地区的彝族村寨和武定三台山彝族尚有较为完整的图腾名称、图腾禁忌及与此相关的神话。
滇池地区的萨咪族主要崇拜虎和龙,山地氏族崇虎,认为群体的祖先是吃虎奶长大的。
近代彝族各村寨均有在寨门立石虎的习俗,并将披虎皮作为最大的殊荣。
水边氏族传说其始祖是女人与“龙”交配而生,并有龙父人母的神话。
祭龙仪式是人们宗教生活中的盛典,不但祭水龙也祭地龙,村社后山均有神树林,林中的“龙树”是宗族的祖先和保护神,攀折神树被视为掘其祖坟,将受到习惯法严酷的惩罚,甚至有杀身之祸。
恰普鲁氏族崇拜蜘蛛,认为蜘蛛曾经保护过群体的始祖;阿的氏族崇竹,传说他们的祖先在竹林中生出;阿卡氏族崇鸟,认为他们的祖先是鸟卵孵化出来的。
总之萨咪部落氏族繁多各有其名,据呗耄经书记载,原始的氏族名称尚有青牛、白马、黑熊、黄狗等氏族,亦有白鹭、青雀、黑鹰、绿水鸟等氏族。
wù@①@②山各氏族有女子与蛇交配而生其始祖的神话,九连山各氏族则有男子与牝狼结合而生族祖的传说。
云南新平鲁魁山大寨黑彝,元江沙马头及大明庵各寨彝族,在本世纪四十年代尚保留有许多的图腾名称,例如獐子、绵羊、岩羊、水牛、蛤蟆、白鸡、绿斑鸠、黑斑鸠、黑甲虫、细芽菜、香苕草、芭蕉叶及象牙、茭瓜、饭箩、猪槽等各式各样的图腾名称[1]。
时至今日,鲁魁山大寨彝族的图腾文化遗迹还十分明显,尽管由于大寨的迁徙和氏族人口的流动,他们的图腾制主要以残余的形式遗存下来,并与其它民间信仰交融混杂而汇为一流。
云南武定县万德白露等地的彝族,在三四十年代亦十分盛行图腾制,他们的氏族名称有蜂氏族、虎氏族、鸟氏族,以及獐子、白鹿、猴子、黄牛、蛇族、水族、地族、火族、风族、山族、及牛、马、鸡、羊、鸭、谷、竹、梨树、酒壶等各种氏族。
近年来我们曾多次到武定调查图腾文化,发现他们的图腾观念在逐渐消失,人们不再把图腾奉为亲属、祖先或保护神,氏族组织以图腾命名的习俗亦仅见于巫师经典,唯有古老的口头文字中保留有少许神话。
在彝文史籍中亦可找到不少古代图腾制的实例。
《梅葛》中说,在讨亲嫁女的那天,要用树枝搭棚子,青松毛铺地;要用“五炷喜香一壶酒,一支羊膀半爿肉”去迎新人。
姑娘不愿走,哀哀地唱着哭嫁的歌:“什么是鸟王?凤凰是鸟王。
凤凰带信来,我才到你家;竹鸡箐鸡带信来,我才到你家;绿斑鸠带信来,我才到你家;布谷鸟带信来,我才到你家……”这些动物几乎全是近代彝族的图腾,这从民族学调查中可以获悉。
《梅葛》又说,楚雄州彝族生小孩必须到图腾神物前去祈祷并取名字,这样娃儿容易养育。
“马樱树下清水流,清水挑来洗娃娃,娃娃就象马樱花……松树林中取名字,荞子花中取名字……”,这里的松树、荞子和马樱花,都是近代楚雄彝族的图腾植物,著名的昙华山插花节便是实例。
滇南彝族的图腾就更丰富了,从史诗《查姆》中反映出来的即有石蚌、苍鹰、尖刀草、小绿雀、葫芦、蜂等。
据史诗《查姆》说,洪水泛滥后,天神为了寻找人烟,派出各种动物四处寻觅,“喜鹊啊喜鹊,你成天到处飞,格见着大葫芦?”喜鹊叽叽喳喳地叫:“没有见到兄妹俩,要是见着嘛,早早飞来将喜讯传。
”由于喜鹊良心好,天神封它专门传喜讯,从此以后“喜鹊房前来做窝,站在枝头唱得欢!”这便是后世人们喜欢喜鹊的原因,亦是古代彝族视为图腾的缘由。
蜜蜂在帮助天神寻找人烟时也十分努力,所以天神也给予它相当的荣誉:“辛勤的小蜜蜂呵,世上百花任你采,四季鲜花你先尝;鲜花酿蜜香又甜,后世子孙喂养你!”从此以后“百花丛中小蜜蜂,人人见了都喜欢!”彝族将蜜蜂视为图腾,并以其作为自己氏族的标记,除了其实用性之外,远古神话当为其唯一的依据。
所以从创世史诗中我们可以寻觅各民族的远古图腾。
拉祜族史诗《牡帕密帕》说:“厄莎天神种了一棵葫芦,从葫芦里出来一男一女,男的叫扎迪,女的叫娜迪,他们就是拉祜族的始祖。
为了繁衍人类,厄莎天神送来“发情水”,扎迪喝了一碗,娜迪喝了两碗,他俩便相亲相爱地结合在一起。
后来,生下了13对儿女。
“孩子饿得哭,厄莎就叫动物来喂奶。
厄莎叫狗来喂奶,并对孩子说:你长大了不要吃狗肉!厄莎叫牛来喂奶,又对孩子说:你长大了不要吃牛肉!厄莎叫马来喂奶,还对孩子说:你长大了不要吃马肉!厄莎叫豹子来喂奶,叫麂子来喂奶,叫野猫来喂奶……”厄莎叫来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等12种动物,叫它们各自领去抚养一对孩子。
厄莎还给他们取了名字:虎养大的男孩叫扎拉,女孩叫娜拉;兔养大的男孩叫扎妥,女孩叫娜妥;龙养大的男孩叫扎罗,女孩叫娜罗;蛇养大的男孩叫扎土,女孩叫娜土;马养大的男孩称扎母,女孩叫娜母;羊养大的男孩叫扎约,女孩叫娜约;猪养大的男孩叫扎亡,女孩叫娜亡;牛养大的男孩叫扎奴,女孩叫娜奴;鼠养大的男孩叫扎发,女孩叫娜发;最后一对是由扎迪和娜迪亲自养大的,男孩取名扎里,女孩取名娜里。
自此以后,拉祜族便以出生时的属相取名。
据萨咪族传说,有的氏族认为自己的祖先是狗奶喂大的,故长期保留不吃狗肉的习俗,还认为狗为阴物,能看见冥冥之中的鬼魂活动,如果院子中的狗朝一个方向狂吠不止,那是狗在驱逐鬼魅出寨。
有的氏族以虎为图腾崇拜对象,认为自己的始祖是吃虎奶长大的……。
云南怒江州碧江县一区九村的怒族,分属于“蜂”、“虎”两个氏族,虎氏族传说森林中的老虎向来不伤害他们;蜂氏族据图腾神话,说他们是怒江地区最早的土著居民。
据本世纪50年代调查,碧江县一区九村有196户怒族,他们分属蜂氏族和虎氏族;普乐乡188户怒族,则分别属于虎、熊、蛇、麂、岩石等五个氏族[2]。
傈僳族的氏族图腾也不少,1935年陶云逵考察了居住于怒江上游碧罗雪山的傈僳族,发现其宗族的名称多以动植物命名,例如马、兔、鸡、龙、牛、鱼、羊、狗、鸟、蜂、虎、蛇、猴、猪、熊、鼠等,另有稻、黍、麦、荞、青菜、薏米等。
[3]1947年陈宗祥调查川康边境傈僳族的图腾名称,有鹰、狼、熊、羊、松鼠、獐子、田鼠及李子、谷子等图腾。
[4]1956年怒江傈僳族的氏族图腾尚有虎、羊、蜂、鱼、雀、猴、鼠、熊以及竹、荞等。
白族的动物图腾约有四十多种,其中以虎命名的自称有十一种,碧江县第四区勒墨人有虎氏族,尚保持着比较浓厚的氏族观念,其谱系中亦保存着完整的虎家传说。
男人出远门必得选虎日这天,认为这样才吉利;虽彼此不相识,但只要是虎氏族的虎子虎孙,就亲如兄弟生死与共。
[5]白族四十多种他称中,称之为鸡的也有六种。
不仅氏族和人名以鸡称,就是村名寺庙亦以鸡命名,如金鸡村、金鸡庙等便是。
反映在民间传说中,则说鸡氏族的祖先是从金花鸡的蛋里孵化出来的,所以其子孙后代都姓鸡……。
西双版纳勐腊县的克木人,通常以飞禽走兽作为崇拜对象和氏族的名称,据调查现在仍然存在的图腾氏族有虎氏族、猴氏族、松鼠氏族、秧鸡氏族、水鸟氏族、小米雀氏族、白头翁氏族、水獭猫氏族、长嘴八哥氏族,等等。
[6]每个氏族都有解释其氏族来源的神话,并有相应的崇拜习俗与图腾禁制。
克木人居住在景洪、勐腊两县,共有18个氏族,其中以动物命名的有16个氏族,而以植物作氏族标记的则仅有两个。
原始先民把动物尊奉为神而加以崇拜,是原始宗教中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
这是因为在原始社会初期人类曾依靠采集野生植物和猎取动物以作为生活资料的缘故。
那时候,原始先民们刚刚从动物界分化出来,在许多方面跟动物相差不多,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能力极为低下。
对于氏族集团所居住和游猎地区的动植物,人们都以为是与自己存在着血缘联系,甚至想象出自己的女性祖先曾与某种动物交配而繁衍后代,于是各氏族便把与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某些植物或动物,当作具有某种神秘力量的灵物加以崇拜,将它视为自己的亲族,甚至于认为是自己的祖先。
二狩猎时代,原始先民们要同各式各样的动物打交道,在这些动物当中,既有原始初民的猎物,更有危及生命的“四脚敌人”,因而引发出种种神化动物的观念,并因此而形成图腾神话。
在各种图腾神话传说中,反映最为突出的是蛇和狗的崇拜观念。
蛇图腾的根源存在于原始先民的现实生活之中。
原始先民穴居野外,生活于湿热的丛林和沼泽河谷之中,那里的毒蛇曾相当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腹蛇致人死命的毒涎,蟒蛇吞食动物的魔力,使原始初民胆裂心惊。
蛇构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严重威胁,人们的恐惧心理很容易产生宗教情绪,生发崇拜观念,并进而产生企图“同化”它的心理,于是产生了将危害人类的蛇转化为氏族保护神的幻想,遂将其拥戴为自己的老祖宗,并以蛇作为自己氏族的标识。
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与蛇氏族的通婚便演化为人与蛇通婚的神话。
这些神话的出现,说明“原始人不仅认为他们同某种动物之间的关系是可能的,而且常常从这种动物引出了自己的家谱,并把自己较低级的一些文化成就归于它。
”[7]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文物中蛇的形象颇多,估计不下40余处。
在铜饰物(M6∶22)中,平台前木牌上有一蛇蜿蜒而上。
在“杀人祭铜柱”贮贝器(M∶26)的平台后面立一铜柱,柱上蟠蛇二条,柱脚所蟠的巨蛇已将一人吞噬一半,仅胸首露于外。
可知蛇为滇人之图腾物。
对于蛇的尊崇在古代的云南却为一种十分普遍的信仰。
《东观汉记》卷十二载:“永昌太守铸黄金蛇献之冀,益州刺史种嵩发其事。
”可知太守以金铸蛇献梁冀,对于蛇必有一种特殊观念。
蛇在滇族中亦视之为“土地”的象征物。
在双人托盘舞铜饰物(M13∶38)中二人所踏者为蛇。
在《石寨山考古报告》图版74~85各图中,凡人物和动物之踏于蛇上者,一共不下二三十件。
可知在这里蛇非图腾而是具有“繁殖力”的“土地”的象征了。
故在各种农业祭祀中往往以之作为象征物而用之。
[9]但是纵观滇人的祭祀场面,可知蛇主要是作为图腾神物而被崇拜的。
而且蛇亦可能是龙的象征,因为龙的基调就是蛇。
在古代文献中龙与蛇从来就纠缠不清,“我们在引用古书中关于龙蛇的传说时,就无法也不必将它们分清。
甚至正因其分不清,我们才更能确定龙是古代图腾社会的遗迹。
”[10]这话说得很有道理。
贵州黎平、从江两县侗族村寨几乎都有鼓楼,在其屋脊上都有泥塑的龙蛇装饰物。
塑于门额上的两条“龙”,完全是现实生活中蛇的形象。
这与古代越人“立蛇门者,以象地户”的习俗相同。
至今,侗族社会中尚有“蛇种”或“蛇家”的说法,将蛇种视为传于母系根基的家族。
人们若在庙宇及坟山看见蛇类,一概视之为“蛇神”显灵。
若家中有孕妇梦见有蛇进屋,则以“尊神托梦,必生贵子”视之,有的家族又认为是生女孩的梦兆。
在云南阿拉乡彝族社会中,还遗留着许多关于蛇图腾的痕迹,这在他们的史诗神话和习俗中充分反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