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辛亥革命到 底成功了,还是失败?百年之后,我们仍很难盖棺 而论。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说:“辛亥革命需上下 探索三百年”。青史如何判是非?青史由谁判是非? 我们一起探究哪些因素会影响时人,后人对辛亥革 命的评价?
别样的声音
顺德县的经济命脉丝业因为动乱而受到损害。1912年春夏,容 奇一带成了“盗贼世界” ,“劫丝劫茧者,指不胜屈,致本造业蚕 桑者,纷纷休歇。” 因为“殷富多挟资逃港” ,一些丝厂“因乏于 资本,不能复业者,徒呼荷荷”。笔者倾向于认为,在革命的策源地 广东,很难作出辛亥革命大大推动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结论。 依据史料 ——邱捷《辛亥革命时期的广东顺德县》
宣布各种权利 鼓励发展经济 提倡公民道德 废除社会陋习
术后报告
推翻了… ,结束了… ,促进了---, 建立了亚洲第一共和国 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成功
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 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 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 失败 成。—— 1939.5.4 ,毛泽东在《青年运动的方向》讲演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如果历史可以做出选择,我认为康梁的改革方式会更好一些, 毕竟这一过程中没有流血,更没有之后长达七八十年的社会动乱。 革命之后,社会经济元气大伤,难以恢复。革命派只管拆房子却从 不搞建设。 ——知名史学家张朋园
转换视角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 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 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第15课
课标要求: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 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