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名句篇默写(含答案)精品
- 格式:pdf
- 大小:28.90 KB
- 文档页数:8
2018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之名篇名句默写专题一、【新课标Ⅰ】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曹操《观沧海》中“,”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名句名篇需要识记技巧,更需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
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得准、写得对、看得清。
二、【新课标Ⅱ】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_________,_________”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答案】(1)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2)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解析】试题分析:诸子散文与唐代铭文,一散一韵。
注意语境提示和不写错字,“匹”“庐”。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三、【新课标Ⅲ】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
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2018年高考语文名句名篇默写40题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领导人访问墨西哥时,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了题为“促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
领导人强调,庄子说过:“ , 。
”(《逍遥游》)只有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深厚的海水,才能承载起让中墨两国友好合作的大船。
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 。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中“ , ”两句词,描写出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烤牛肉,奏起边疆乐曲的场景。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 , , !”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 , ”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
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 , , ”的观点。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 ”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4、补写出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1)李贺《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视觉角度写出战争激烈场面的诗句是:“ ,”。
2)《离骚》诗中,表现屈原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至死斗争的句子是:“ ,?”3)古诗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中写虽有美好景色为伴,却“”,表现出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无助的苦闷。
5、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两句是“ ,”。
2)杜甫的《登高》中,用“”一句表现了诗人悲叹自己漂泊异乡的情感。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 ,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 , ?”一致。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的结晶。
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
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要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 B.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C.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 D.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一。
,。
,,,,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
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A.③⑥⑤①④② B.③⑥⑤④②①C.⑤⑥③①④② D.⑤⑥③④②①3.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
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
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下围棋荡秋千抖空竹放风筝B.抖空竹荡秋千下围棋放风筝C.下围棋放风筝抖空竹荡秋千D.抖空竹放风筝下围棋荡秋千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
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
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
B.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偏见。
C.人无法做到随时随地保持客观公正。
D.对思想而言偏见自有其存在的价值。
2018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六:古诗鉴赏及默写一、天津卷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9分)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东晋]陶渊明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注】。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注】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
[译文]先师孔子留遗训:“君子忧道不优贫”。
仰慕高论难企及,转思立志长耕耘。
农忙时节心欢喜,笑颜劝勉农耕人。
远风习习来平野,秀苗茁壮日日新。
一年收成未估量,劳作已使我开心。
耕种之余有歇息,没有行人来问津。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1)AA.诗人尽管尊崇孔子,但他意识到“忧道不忧贫”难以践行,因此立志躬耕,这体现了他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定。
B.诗人亲自参与田间劳作,不仅快乐地拿起农具耕种,还面带笑容鼓励农人们积极从事劳动。
C.“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意思是说不必斤斤计较收成如何,愉悦就在耕耘的过程中。
D.这首诗融说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意境清淡悠远,语言平白如话,富有表现力。
(2)“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2)平旷的田野上,从远处吹来的微风,轻轻拂过禾苗。
长势良好的禾苗,焕发出勃勃生机。
(3)“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表达了哪些情感?(4分)(3)诗人躬耕田园、避世隐逸的宁静淡泊之情。
济世与归隐相矛盾的复杂情感[注释这首诗写一年之始的春耕,展现了田野景象的清新宜人,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
通过田园躬耕,诗人初步体验到了古代“植杖翁’:隐而不仕的乐趣,并表示像颜回那样既贫穷而又不事耕稼的行为则不可效法。
先师:对孔子的尊称。
遗训:留下的教诲。
忧道不忧贫:这两句是说孔子有遗训:君子只忧愁治国之道不得行,不忧愁自己生活的贫困。
瞻望:仰望。
邈:遥远。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2018-2022高考名篇名句默写真题五年真题分类汇编名篇名句默写【2022年】1.(2022ꞏ全国甲卷ꞏ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ꞏ卫风ꞏ氓》中男女主人公有过愉悦的往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对他们小时候欢乐相处的描写。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都使用了叠字,从听觉、视觉上突出了对景伤怀的感受。
(3)辛弃疾《永遇乐ꞏ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当年刘裕率军北伐时的强大气势。
【答案】 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默写时要注意以下重点字词:“宴”“晏”“萧萧”“戈”等。
2.(2022ꞏ全国乙卷ꞏ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两句,写琵琶女以娴熟的技艺演奏了当时有名的两首乐曲。
(2)李商隐《锦瑟》“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中的数目字,引发了后世读者的多种解读。
(3)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花落归根为喻,抒发了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情怀。
【答案】 轻拢慢捻抹复挑 初为《霓裳》后《六幺》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考生要注意下列字词的书写:拢、捻、霓。
3.(2022ꞏ新高考1卷ꞏ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ꞏ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
6-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默写汇编一全国一卷(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论语·为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2)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
文末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
“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答案】(1). 温故而知新(2). 可以为师矣(3). 好古文(4).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5). 羽扇纶巾(6). 樯橹灰飞烟灭二全国二卷(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
(三)16.(1)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2)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3)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三全国三卷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忠思势,却“”,(1)踮起脚极目远望,也“”(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
(3)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2018高考语文真题汇编之古代诗歌鉴赏和名句默写附答案(一)(2018·全国卷Ⅰ·T14、1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9分)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解析】选B。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错误,诗中“屈穷”的“穷”指不得志,而非生活贫穷。
15.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6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理解作者情感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在整体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重点理解这两句诗的含意,注意联系整首诗把握两句诗中所体现出的作者的情感。
答案:①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②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评分标准】每点3分。
(二)(2018·全国卷Ⅱ·T14、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9分)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1.[2018全国卷Ⅰ]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5分)我校学生宿舍下水道时常堵住。
后勤处认真调查了原因,发现管子陈旧,需要换掉。
学校打算7月15日开始施工。
施工期间正遇上暑假,为安全起见,请全体学生暑假期间不要在校住宿。
望大家配合。
答: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的能力。
本题给出的是某校一则启事片段,应为书面语体。
“下水道时常堵住”“管子陈旧”“需要换掉”等几处语言表达口语化,应将“堵住”改为“堵塞”,“管子”改为“管道”,“换掉”改为“更换”,“打算”改为“计划”,“正遇上”改为“正值”。
答案:①“堵住”改为“堵塞”;②“管子”改为“管道”;③“换掉”改为“更换”;④“打算”改为“计划”;⑤“正遇上”改为“正值”。
2.[ 2018全国卷Ⅱ] 下面是某报社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5分)如果您是重大事件的参加者,事故现场的目击者,业界内幕的打探者,社会热点的关爱者……请与我报“社会深度”栏目联系。
本栏目长期公开征询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等着您的支持。
答: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的能力。
本题给出的是某报社一则启事片段,明确题目中“五处词语使用不当”的提示,注意从书面语的使用以及词语的搭配、得体、感情色彩等方面考虑。
本则启事中,“参加者”与“重大事件”搭配不当,应将“参加者”改为“亲历者”或“参与者”;“打探者”用语不庄重,应改为“知情者”;“关爱者”与“社会热点”搭配不当,应将“关爱者”改为“关注者”;“征询”与“线索”搭配不当,应将“征询”改为“征集”;“等着”用语口语化,应改为“期待”或“等待”。
答案:①“参加者”改为“亲历者”或者“参与者”;②“打探者”改为“知情者”;③“关爱者”改为“关注者”;④“征询”改为“征集”;⑤“等着”改为“期待”或者“等待”。
2018年高考1.【2018年高考新课标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论语·为政》中“,”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2)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
文末所说的“”,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
“”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答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解析】【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
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
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根据提示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
2.【2018年高考新课标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
【答案】(1)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2)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3)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
做题时,一定要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
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和易错字形。
本题应注意“蹴、绡”。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采用的仍然是情景式默写题型,与2017年相比,分值增加,选材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经典,命题更加突出对理解名句内涵的考查。
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
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
2018年高考语文名句理解性默写 全国卷丨共6分,每空1分。
(1)《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2)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今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 ,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封狼居胥....”,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赢得..仓皇北顾...."。
【参考答案】(1)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2)今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3)【解析】全国课标卷名篇名句默写考14篇高中古诗文和50篇初中古诗文,共64篇,而且是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
今年全国卷中的三道默写题全采用理解性默写,考察学生对古诗文意义的理解程度。
且如《劝学》、《出师表》等篇所出题目皆非朗朗上口的名句,有一定难度,视乎考生的复习是否细致而透彻。
全国卷Ⅱ共6分,每空1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我希望得到的,义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3)杜牧《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着皇帝临幸。
【答案】(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3)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全国卷Ⅲ共6分,每空1分。
(1)《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_____,_____”(2)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
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2018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适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沉思熟虑、的结晶。
假设是把经典仅仅看成一场的说教,那你永久进不了圣学大门。
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摇圣人的心得,如此咱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B.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C.躯体力行耳提面命领会D.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适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做人的本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大体假设之一。
,。
,,,,更偏向于临时取得产品或效劳,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效劳。
利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精练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②再也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效劳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④人们再也不把所有权看做取得产品的最正确方式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⑥那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转变A.③⑥⑤①④② B.③⑥⑤④②① C.⑤⑥③①④② D.⑤⑥③④②①3.以下诗句与所刻画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数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
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
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①下围棋②荡秋千③抖空竹④放风筝B.①抖空竹②荡秋千③下围棋④放风筝C.①下围棋②放风筝③抖空竹④荡秋千D.①抖空竹②放风筝③下围棋④荡秋千4.对下面一段文字要紧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成见能够说是思想的放假。
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礼拜天娱乐。
假设咱们不能怀挟成见,随时随地必需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比如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学#科网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易产生成见。
B.即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成见。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的结晶。
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
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摇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B.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C.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D.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
,,,,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
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A.③⑥⑤①④②B.③⑥⑤④②①C.⑤⑥③①④②D.⑤⑥③④②①3.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
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
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①下围棋②荡秋千③抖空竹④放风筝B.①抖空竹②荡秋千③下围棋④放风筝C.①下围棋②放风筝③抖空竹④荡秋千D.①抖空竹②放风筝③下围棋④荡秋千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
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
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学#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
B.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偏见。
C.人无法做到随时随地保持客观公正。
2018年全国十五省市名篇名句默写题集锦江苏省兴仁中学教科室之一: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吉林、黑龙江、四川、云南)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4分)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⑵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⑶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之二:201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安徽江西)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4分)(1)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札记·学记》)(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之三: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4分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3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之四: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之四) 青海17.在横线上补写出名句名篇的下句。
(任选两小题)(4分)(1)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陶渊明《归去来今辞》)(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之五: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北京卷)参考答案14.在横线上默写原句。
(4分)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
杜牧《阿房宫赋》:“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苏洵《六国论》:“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理解性默写(一)《蜀道难》1、《蜀道难》中通过鸟儿悲啼、森林幽静来渲染蜀道苍凉孤寂的环境气氛的诗句是: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2、《蜀道难》中激荡着读者心弦的主旋律(主题)的诗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3、《蜀道难》中突出了蜀道高耸的山峰和陡峭的石壁,以及急流和瀑布发出的巨大响声的诗句是: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4、《蜀道难》中用行人穿越星辰,抚着胸膛的情状来渲染蜀道的高和险的诗句是:扪参历井仰胁息,一手抚膺坐长叹。
5、《蜀道难》中说明了蜀道的艰险,强调飞禽走兽都难以越过和攀爬的诗句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劝学》1、《劝学》中强调活到老,学到老,开篇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是: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2、《劝学》中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的语句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劝学》中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只要坚持,就会成功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劝学》中强调君子并非有何特异,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的两语句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5、《劝学》中强调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6、《劝学》中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7、《劝学》中借助描写“风雨”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8、《劝学》中用蚯蚓比喻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的语句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逍遥游》1、《逍遥游》中用来比较聪明智慧多少和寿命长短的语句是: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2、《逍遥游》中描述鹏鸟到击水南海乘风高飞的语句是: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逍遥游》中强调水不深不能负载大船,风不大不能承载翅膀力量的两句是: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名句名篇默写一、全国卷(一)补写出下面句子空缺的部分。
(1)《论语·为政》中“,”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
(2)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
而“”,则说明李蟠的儒学素养。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二、全国卷(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事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即使是乞丐也会拒绝。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两句写昔日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众多纨绔弟子的追捧。
(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生的句子是“,”。
三、全国卷(三)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踮起脚极目远望,也“”。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
(3)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四、北京卷横线出填写作品原句。
(1)陶渊明是很多古代诗人的偶像。
《归园田居》(其一)写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
(2)“表”是一种应用文体,不容易写出真情实感。
李密《陈情表》却写得极为感人:“臣无祖母;祖母无臣。
”(3)古人送别,常在渡口码头。
比如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4)你所在的中学举办隆重的校庆典礼,邀请了很多的校友、家长参加。
你作为学生代表向来宾致欢迎辞,其中要引用两句古代诗文。
请填写恰当的句子。
金秋十月,天高云谈,今天大家齐聚一堂,真可谓“,”。
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在校同学,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五、天津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名句名篇默写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字音、字形、词语、成语一、语言文字运用(共7题;共30分)1.(2018•浙江)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从懵(měng)懂的幼儿到朝气蓬勃的少年,从踌躇满志的青年到成熟的中年,最后步入两鬓(bìng)斑白的老年:有序变化是生命亘古不变的主题。
B. 虽然语言系统有自我净化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分层过滤,淘尽渣滓(zǐ),淬(cuì)炼真金,但是当下网络语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仍不容小觑。
C. 江上一个个漩涡,似乎在仰首倾听清晨雁鸣;那些雉堞(dié)、战车,均已废驰;鸟鸣声穿过山风烟霭,落满了山峦;遍野麦浪,渐成燎(liáo)原之势。
D. 对于那些枉顾道德与法律铤而走险的电商平台,有关部门必须给予相应的惩(chěng)罚,否则难以制止种种薅(hāo)顾客羊毛的恶劣行为。
2.(2018•天津)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转过山角,悄无声息地盘垣一段古潭般______的河湾。
一片暗绿扑上眉睫,浑身一阵清凉。
溪水到这里更加澄澈,像一汪流动的绿玻璃。
夹岸竹树环合,上面是翠盖蓊郁,中间的虬藤柔曼,纠挽披拂。
只有两头逆射出来的波光云影,参差画出流水的_______来。
一棵倔强的老柳树,偃卧在河面,_____的枝叶梢头,兀立着一只鹭鸶,侧头睥睨着岸边的林子。
(1)文中划线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悄(qiāo)无声息盘垣(huán)澄澈(chè) B. 蓊(wēng)郁虬(qiú)藤柔曼(màn)C. 披拂(fú)参差(cī)倔拗(ào) D. 偃(yǎn)卧兀(wù)立睥(pì)睨(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 深邃蜿蜒荒疏 B. 幽邃蜿蜒稀疏C. 深邃曲折稀C. 关于D. 观照(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甲B. 乙C. 丙4.(2018·江苏)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_________的结晶。
2018年高考江苏卷语文(含答案)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的结晶。
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
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摇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B.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C.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D.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
,,,,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
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A.③⑥⑤①④②B.③⑥⑤④②①C.⑤⑥③①④②D.⑤⑥③④②①3.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
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
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①下围棋②荡秋千③抖空竹④放风筝B.①抖空竹②荡秋千③下围棋④放风筝C.①下围棋②放风筝③抖空竹④荡秋千D.①抖空竹②放风筝③下围棋④荡秋千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
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
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学#科网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
B.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