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4
2024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课程标准考试真题与答案一、填空题(共计 66 题,每题 1 分)1. 语文教学应在的过程中进行。
答案:师生平等对话。
2. 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以为主要开展形式,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社区等教育资源。
答案:活动;学校;家庭。
3. 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
学生给出的可能的答案是:建房子用的材料.打人的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
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答案:发散思维。
4. 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的基础。
答案:工具性;人文性;语文素养;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5. 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教学设计>设计,首先要。
话题要贴近,密切联系学生的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答案:选择好话题;生活;经验世界;想象世界。
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
答案:语文综合性学习。
7. 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答案:学生;教师。
8.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资源和资源。
课程资源的种类:一种是将课程资源直截了当的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与三大类。
答案:课堂教学;课外学习;校内资源;校外资源;网络化资源。
9. 课程资源从存在形态看,可以划分为和两大类。
答案:有形资源;无形资源。
10.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答案:语文实践。
11. 第三学段习作目标要求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和。
答案:自我表达;与人交流。
12. 教师应理解的内涵,全面把握语文教学的育人价值,突出.。
答案:核心素养;文以载道;以文化人。
13.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和。
答案:课堂教学资源;课外学习资源。
14. 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2024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课程标准2022版考试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计100题,每题1分)1.阅读教学过程是:()。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正确答案)2.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A.学生(正确答案)B.学校C.教师D.校长3.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
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C.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正确答案)D.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4.课程教材要发挥.启智增慧的作用()。
A.教书育人B.培根铸魂(正确答案)C.立德树人D.课程改革5.语文课程的教学和评价要坚持素养立意,以文化人()。
A.对(正确答案)B.错6.《标准》提出的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只能在思想品德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无法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7.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
A.诵读.吟诵和朗读B.朗读.吟诵和浏览C.精读.略读和浏览(正确答案)D.朗读.精读和略读8.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正确答案)B.在口语交际课中C.在家庭生活中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9.关于写作的目标,第一学段定位于(),第二学段开始习作,这是为了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A.日记B.学话C.写话(正确答案)D.练笔10.第三学段识字写字目标要求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个左右。
A.1500B.2000C.2500D.3000(正确答案)11.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这是对第()学段的要求()。
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正确答案)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12.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202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考试题库和答案1.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能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语言文字作品,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
[填空题]*答案:理解;欣赏;初步评价2.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填空题]*答案:核心素养3.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 “授人以渔”。
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
[填空题]*答案:发展学生能力4.对于学生的评价设计,要注重性和性,力戒繁琐.零碎,防止片面追求形式。
[填空题]*答案:可行;有效5.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
[填空题]*答案:自主;合作;探究6.语文教学要注重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的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填空题]*答案:语言;基本技能7.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 评价的能力。
[填空题]*答案:感受;理解;欣赏和8.“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不会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乃至的目标都在一起。
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
[填空题]*答案:二维;三维;交融9.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 和的能力。
[填空题]*答案:感受;理解;欣赏;评价10.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与,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
[填空题]*答案:开发;利用;学语文;用语文;语文素养11.课程目标的学段要求中每个学段分为... 四个部分。
[填空题]*答案: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12.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注重语文素养的。
各个学段相互联系,,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填空题]*答案: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整体提高;螺旋上升13.语文学习应注重...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的整体发展。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语文课程性质?A.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B. 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统一C. 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D. 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答案:A2. 以下哪项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A.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B. 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C.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个性化教学D. 重视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答案:A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内容分为几个方面?A. 四个方面B. 五个方面C. 六个方面D. 七个方面答案:C4. 以下哪个学段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小学低年级?A. 第一学段B. 第二学段C. 第三学段D. 第四学段答案:A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多少字?A. 40万字B. 60万字C. 80万字D. 100万字答案:D6. 以下哪个不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语文学习评价原则?A. 发展性评价B. 客观性评价C. 全面性评价D. 过程性评价答案:B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初中生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多少字?A. 260万字B. 300万字C. 360万字D. 400万字答案:B8. 以下哪个不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语文课程目标?A. 知识与技能B. 过程与方法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 语文实践能力答案:D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初中生应学会使用哪种字典?A. 《现代汉语词典》B. 《新华字典》C. 《成语词典》D. 《古汉语词典》答案:A10. 以下哪个不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教学策略?A. 精读B. 略读C. 速读D. 跳读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______。
2024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课程标准题库附含答案一、单选题(共计 105 题,每题 1 分)1. 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是第二学段的目标(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2.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 )。
A.对(正确答案)B.错3. 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A.信息技术B.思维品质C.语言文字(正确答案)D.核心素养4.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 )和评价的能力。
A.体验B.模仿C.欣赏(正确答案)D.练习5. 义务教育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类。
以( )为主体,奠定共同基础。
A.国家课程(正确答案) 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综合课程6. 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汉字 1600 个左右,其中( )个左右要求会写。
A.500 B.600 C.700D.800(正确答案)7. 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
数学教育承载着( )根本任务。
A.培养核心素养B.立德树人(正确答案) C.实施素质教育8.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在第三学段要求学生诵读优秀诗文,分( )梳理自己积累的成语典故.格言警句.对联等语言材料。
A.类型B.题材C.主题(正确答案)D.体裁9. 《科学课程标准( )》第一次明确把()作为科学核心素养之一,是一个重大突破。
A.科学思维(正确答案)B.科学观念C.态度责任D.探究实践10. 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 个左右,其中( )个左右会写。
A.2000B.2500(正确答案)D.3500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 )组织与呈现。
A.整本书阅读B.跨学科学习C.学习任务群(正确答案)D.核心素养12. 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了.教育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体现国家意志,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含答案(一)一、填空。
(每空2分,共30分)1、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语文课程评价要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相互交融。
3、小语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要求会写;第二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4、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5至6年级要求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表达方法。
背诵优秀诗文(60)篇。
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二、选择。
(每小题2分,共10分)1、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C)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2、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A)学生B、学校C、教师D、校长(B)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3、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B、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C、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D、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4.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5.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AD)(多选题)A、朗读B、分角色读C、表演读D、默读三、名词解释。
(每小题5分,共10分)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测试题
教师姓名任教班级等级
一、填空题。
(60分,每空1分)
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语文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3.语文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
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4.(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认少写”),建议先认先写“字表”中的300个字,逐步发展识字写字能力。
5.第一学段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6.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
7.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8.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9.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10.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11.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
12.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要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作(练字)的过程。
13.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
14.识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
15.写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于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在此基础上,逐步要求书写流利。
16.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
评价“有感情地朗读”,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
17.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
应根据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察其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
18.写作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
19.考察口语交际水平的基本项目可以有讲述、应对、(复述)、(转述)、即席讲话、(主题演讲)、问题讨论等。
二、简答题。
(20分,每题10分)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主要是哪四点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语文课程标准给出的教学建议主要是哪四点
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论述题。
(20分)
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活动,创造展示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请谈谈你是怎样具体落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