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练习七
- 格式:pptx
- 大小:2.28 MB
- 文档页数:79
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知识点及练习目录一、分数的再认识 (2)二、真分数与假分数 (2)三、分数与除法 (3)四、分数基本性质 (3)五、找最大公因数 (4)六、约分 (5)七、找最小公倍数 (5)八、分数的大小 (7)第五单元测试卷(一) (8)第五单元测试卷(二) (13)第五单元重点知识点一、分数的再认识①分数:把整体“T‘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②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
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分数所表示的部分的大小或具体数量也不一样,也就是分数具有相对性。
二、真分数与假分数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意义。
①真分数的特点:分子都比分母小;分数值小于1。
像1力、1/1、2/3、3允,...这样的分数叫作真分数。
②假分数的特点: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与分母相等;分数值大于或等于lo像3龙、3加5您9允,...这样的分数叫作假分数。
③带分数的特点:由整数和真分数两部分组成的;分数值大于lo 像2, 5这样的分数叫作带分数。
带分数的读法:2读作:二又四分之一。
难点点拨:①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
②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
三、分数与除法①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邻余数二(除数不为0)。
②分数的分母不能是0。
因为在除法中,0不能做除数,因此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中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所以分母也不能是0。
③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把所得的商写在带分数的整数位置上,余数写在分数部分的分子上,仍用原来的分母作分母。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将整数与分母相乘的积加上原来的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四、分数基本性质①理解分数的基木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②联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商不变”的规律,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北师⼤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单元测试卷(解析版)⼀、填空题1.12和28的最⼤公因数是( ),最⼩公倍数是( )。
2.把⼀根4⽶长的绳⼦平均分成8段,每段占全长的( ),每段长( )⽶。
3.536如果去掉( )个16正好是最⼩的质数;如果添上( )个118就是最⼩的合数。
4.9x的分数单位是( ),当x ( )时,它是最⼤的真分数;当x ( )时,它能化成最⼩的合数。
⼆、选择题5.五(1)班同学参加团体操⽐赛,每⾏站8⼈和每⾏站12⼈,总是少1⼈。
如果五(1)班的⼈数在30~50⼈之间,五(1)班有( )⼈。
A .37B .46C .476.某超市运进240条⽑⼱,第⼀天卖出总数的512,第⼆天卖出的是第⼀天的35。
第⼆天卖出( )条⽑⼱。
A .30B .40C .607.苹果的质量⽐桃多23,也就是苹果的质量是桃的( )。
A .85B .53C .588.要使 5是真分数,⽽ 7是假分数,那么括号⾥最⼤能填( )。
A .5B .6C .7D .89.已知两个数的最⼤公因数是1,最⼩公倍数是28,这两个数不可能是( )A .4和7B .2和14C .1和2810.34和17的最⼤公因数是()。
A.1B.17C.12D.34 11.a和b都是⾃然数,且b是a的3倍,a和b的最⼤公因数是().A.a B.b C.ab D.1三、判断题12.2、5和3的最⼩公倍数是30. ( )13.把⼀张长⽅形纸⽚对折,每份都是它的12。
( )14.甲数的35⼀定⽐⼄数的15⼤。
( )15.⼀个数(⼤于0)乘真分数的积⽐这个数⼩。
( )四、作图题16.画⼀画,按分数将缺少的图形补充完整。
五、连线题17.连⼀连。
六、解答题18.⼀个长⽅形墙砖长35厘⽶,宽20厘⽶,⽤这种墙砖铺成⼀个正⽅形,⾄少需要多少块?铺成的正⽅形的⾯积是多少平⽅⽶?19.请你接着涂,使涂⾊部分占正⽅形的89,并根据涂⾊过程,写出⼀道分数加法算式:______。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练习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在直线上面的方框里填假分数,在直线下面的方框里填带分数。
2.比59大而比99小且分母是9的分数有( )个。
3.一个最简真分数,它的分子与分母的积是21,这个分数是( )或( )。
4.如果a,b的公因数只有1,那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5.将两个分母不同的分数通分是为了寻找统一的( ),便于计算。
6.把一张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剪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片且没有剩余,最少可以剪成( )片。
7.在18、412、78、824、972这几个分数中,分数单位相同的是( )和( );大小相等的是( )和( ),( )和( );最大的是( )。
8.化简一个分数时,用3约了两次,用2约了一次后是38,原来的分数是( )。
9.89里面有( )个19,再添上( )个19就是最小的质数。
10.如果a÷b=3(a、b都是非零自然数),那么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
二、判断题11.47与49的分数单位相同。
( )12.分数13的分子加上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也应加上2。
( )13.大于313而小于513的分数只有413。
( )14.如果分子、分母是相邻两个自然数(0除外),那么这个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
( )15.将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两次,每份是这张纸的14。
( )三、选择题16.一个非零自然数的最小因数和最小倍数的和是10,这个数是()。
A.8 B.9 C.10 D.1117.35的分子加上6,为了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乘()。
A.3 B.10 C.5 D.618.79的分母加上27,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
A.加上27 B.除以4 C.乘4 D.乘319.李老师买来36支钢笔和54本笔记本奖励给在数学竞赛中获奖的同学们,每名同学分到钢笔支数相同,分到的笔记本本数也相同,钢笔和笔记本都正好分完。
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题号一二三四总分评分一、单选题(共5题;共15分)1.(3分)512的分子加上15,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
A.加上15B.加上48C.乘3D.乘42.(3分)1115减去()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化简后是15。
A.10B.9C.8D.7 3.(3分)甲数是乙数的倍数,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A.1B.甲C.乙D.甲、乙的积4.(3分)如果6m是真分数,6m是假分数,那么m是()A.6B.7C.8D.95.(3分)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8,另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24,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分别是()。
A.2,36B.6,72C.3,48D.6,48二、判断题(共5题;共15分)6.(3分)小明和小红喝了不同杯子中的13饮料,他俩喝的同样多。
()7.(3分)一根铁丝长35米,用去35,正好用完。
()8.(3分)一个分数的分母不变,分子扩大到原来的3倍,分数值就扩大到原来的3倍。
()9.(3分)把一个西瓜分成7份,小明吃了4份,小明吃了这个西瓜的47。
()10.(3分)小明15分钟走了1千米,平均每分钟走115千米。
()三、填空题(共6题;共24分)11.(4分)把8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填分数)米,每段是这根绳子的(填分数)。
12.(4分)如果A=4×7×3,B=7×5×3,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13.(4分)把一个3平方米的花圃分成相等的4份,分别种上兰花、菊花、月季花和玫瑰花。
兰花的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玫瑰花的种植面积是平方米。
14.(6分)把3米长的铁丝平均截成7段,每段是全长的()(),每段长()()米,如果截一段需用时5秒,一共要用秒。
15.(2分)将分数2029的分子和分母都减去同一个自然数,得到新的分数约分后是58,这个自然数是。
五分数的意义——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单元检测一、选择题1.小于而大于的分数( )。
A .有1个B .有2个C .有无数个D .无法确定2.两桶油各重1千克,第一桶用去,第二桶用去千克,两桶油剩下的部分谁重?( )A .第一桶重B .第二桶重C .同样重D .无法比较3.比小、且比大的分数( )。
A .有无数个B .没有C .只有一个4.要使的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6,□里可填( )。
A .16B .14C .18D .205.如果是最大的真分数,那么( )。
A .a =12B .a =11C .a =10D .a =96.约分和通分的依据是( )。
A .分数单位B .分数的基本性质C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D .分数的意义7.一盒糖果,平均分给5个人,最后剩下2粒;平均分给6个人,最后还是剩下2粒。
这盒糖果最少有( ) 粒。
A .11B .32C .34二、填空题8.把3米长的铁丝平均截成7段,每段长米,每段长是3米的。
9.先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再比较每组分数的大小。
( )( )10.一个分数,如果加上它的一个分数单位就得1,如果减去它的1个分数单位就得了。
这个分数是()。
1434121214122411a()()()()()()()()()()()()4511.在括号里填上“>”“<”或“=”。
( )( ) ()( )12.a 是b 的倍数,b 是a 的因数,则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13.如下图,在上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假分数,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带分数。
三、计算题14.把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数通分。
和 和 和15.将下面各分数化简。
四、解答题16.工程队修一条5千米长的公路,15天修完,平均每天修多少千米?平均每天修这条公路的几分之几?17.学校组织五年级同学参加植树活动。
已经来了83人,至少还要来多少人,才能既可以正好分成3人一组,也可以正好分成5人一组?18.五(7)班举行了庆祝元旦的美食分享会,家长们准备了115个小面包,148个蛋挞,74个橘子,平均分给班上的同学们。
分数的意义练习七——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的意义:分数表示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若干份,分子表示取的份数,分母表示整体被分成的总份数。
2.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相加、分母相乘,分数的大小不变。
3. 分数的运用: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分配物品、测量长度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 教学难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分数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实例引入分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分数的意义。
2. 新课导入:讲解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理解分数的运算规律。
3.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分数的运用,学会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分数的意义、基本性质和运用,让学生对分数有了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六、附录练习题:1. 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平均分成5份,每份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2. 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男生占3/5,女生占几分之几?3. 一根绳子长10米,把它平均分成8份,每份占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4. 小明有5块巧克力,他平均分给他的4个朋友,每个朋友分到几块?5. 一个圆形披萨被平均分成8份,小明吃了3份,小红吃了2份,还剩下几分之几?重点关注的细节:分数的意义的理解分数是表示整体被平均分成若干份的数,它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概念,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一、分数的意义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等于分母。
被除数÷除数= 用字母表示:a÷b= (b≠0)。
4、分数未带单位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分数带有单位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
二、真分数和假分数1、真分数和假分数:①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②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③ 由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组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
2、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① 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商作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
②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整数部分乘以分母加上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三、分数的基本性质1、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四、约分1、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共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最大公因数。
2、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它们最大公因数之间的关系:所有的公因数都是最大公因数的因数,最大公因数是它们的倍数。
3、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4、两个数互质的特殊判断方法:① 1和任何大于1的自然数互质。
② 2和任何奇数都是互质数。
③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互质数。
④ 相邻的两个奇数互质。
⑤ 不相同的两个质数互质。
⑥当一个数是合数,另一个数是质数时(除了合数是质数的倍数情况下),一般情况下这两个数也都是互质数。
5、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① 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就是较小数。
② 互质关系:最大公因数就是1 ③ 一般关系:从大到小看较小数的因数是否是较大数的因数。
6、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7、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练习七“练习七”一共14道题。
第1题鼓励学生再次经历寻找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含义。
第2题借助直观图体会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第3题侧重运用约分的知识直接解决问题。
第4题侧重运用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直接判断。
第5题鼓励学生利用分数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第6题鼓励学生再次经历寻找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过程,理解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第7,8题再次体会分数的意义。
第9题鼓励学生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解决问题。
第10~14题鼓励学生在新情境中,综合自己对题意、相关知识的理解来解决问题。
其中,第13题为拓展题,不作统一要求。
第1题进一步巩固寻找公因数及最大公因数的知识。
可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交流。
交流时,应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答案:12和30的公因数有1,2,3,6,最大公因数是6。
第2题此题就是求4和5的最小公倍数。
练习时,建议先让学生理解题意,明白题目所求是什么,然后再独立完成题目。
主要是练习约分,建议让学生把这些数约分,再连一连。
答案:与13相等的分数:1236,1339,515,824,618;与12相等的分数:1326,1020,1550,918,714。
第4题可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交流。
交流时,要关注学生的思考方法,只要合理,教师就应给予肯定。
答案:比12小的分数:37,49,14,27;比12大的分数:23,56,6 11,75。
第5题进一步理解分数基本性质的意义。
建议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思考方法。
答案:4,15;8,5。
第6题建议先让学生分别写出50以内5的倍数和6的倍数,再尝试把这些数填入集合内,注意让学生讨论交流,理解5和6的公倍数应填在两个集合的相交处。
注意:50以内的数包括50。
第7题先让学生找出分数,并说说自己的思考方法。
这个学习材料还可以进一步使用,建议教师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再提出一些问题。
第8题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 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给分数的分母乘3,要使原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加上( )。
A .3B .7C .14D .212.运一堆沙子,第一天运了吨,第二天运了这堆沙子的,比较结果( )A .第一天运得多B .第二天运得多C .一样多D .无法比较3.冬冬、明明、淘淘、聪聪进行100米跑步比赛,冬冬用了分,明明用了 分,淘淘用了 分,聪聪用了 分。
他们四人中,( )跑的最快。
A .冬冬B .明明C .淘淘D .聪聪4.将一张正方形纸连续对折3次后展开,其中一份占这张正方形纸的( )A .B .C .D .无法确定5.下面直线上的( )点,表示的是A .AB .BC .CD .D二、判断题6.把单位“1”分成6份,其中的5份,就是。
( )7.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3份是它的 。
( )8.比 小而比 大的分数只有 。
( )9.两个数的乘积一定是它们的公倍数.( )10.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母也加上6。
( )三、填空题11.在b=5a 中,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12.两个同分母的最简分数的和是,它们分子的比是7∶11,这两个分数是 、 13.如果a 和b 是两个不同的质数,那么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14.如, , , 这四个分数都是真分数,那么至少有 一定是最简分数。
7a37273101413720131418345613811611711349107a 17b 27c 37d15.6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 ,8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 。
16.把4米绳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绳子占这根绳子的 ,每段长 米.17.有一车饮料,如果3箱一数,还剩1箱;如果5箱一数,也剩1箱;如果7箱一数,也剩1箱.这车饮料至少有 箱?18.把一个最简分数的分子扩大2倍,分母缩小2倍后等于 ,原来这个最简分数是 。
四、计算题19.约分。
(1)=(2)=(3)=(4)=20.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分数的意义》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14•广州)把2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7段,每段占全长的()A.B.米C.米D.2.(2014•玉溪模拟)2的分数单位是()A.B.C.3.(2013•五华区模拟)把10克糖放入100克水中,糖是糖水的()A.B.C.D.4.(2013•福田区模拟)大于小于的所有分数有()A.1个B.2个C.无数个5.(2013•华亭县模拟)与相等的分数是() A.B.C.D.6.和相等的分数是()A.B.C.7.下面的分数()化简后得.A.B.C.8.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6段,每段长()米.A.B.C.19.(2013•华亭县模拟)图中,图形()的阴影部份占整个图形面积的.A.B.C.10.(2012•龙岗区)下面各数中,()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A.30B.18C.12D.2511.(2012•勐海县)要使1280能被3整除,至少要加上()A.1B.2C.4D.512.(2012•黄岩区)用0,1,3,5四个数字组成的所有四位数都是()的倍数.A.2B.3C.5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共6小题)13.(2014•黄岩区)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_________,最小假分数是_________.14.(2014•萝岗区)把2米平均分成9份,每份长_________米,每份是总长的_________.15.(2014•岚山区模拟)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_________,它最少要添上_____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假分数.16.(2014•绵阳模拟)把的分母扩大4倍,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增加_________.17.一根绳子长7米,平均截成8段,每段是全长的_________,每段长_________米.18.(2012•安阳)把一条3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7段,每段长_________米,每段占全长的_________A.B。
C. D..三.解答题(共12小题)19.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数字使等式成立.(1)=;(2)=;(3)=;(4)=;(5)=;(6)==;(7)==;(8)==.20.(2010•江阳区)分母是7的最大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它们的分数单位都是.21.(2014•萝岗区)求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3和22 17和68 35和42.22.(2014•临川区模拟)如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6平方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米)23.计算图形的面积24.(2014•萝岗区)一个班的同学去春游,去时12个人坐一个车刚好,回来时8人坐一个车也刚好.问这个班最少有多少人?25.(2012•民乐县模拟)某校六年级同学做课间操,每行12人或者16人都正好是整行,这个班最少有多少人?26.平均每人分到多少月饼?画一画,分一分,并与同伴交流.27.鱼缸内有5尾金鱼,其中黒尾鱼有3尾.则黒尾鱼占这些金鱼的几分之几?28.把8米的电线平均分成7段,每段长几分之几米?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29.面包房做了90个面包,如果每2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如果每3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如果每5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为什么?30.有三根钢丝,长度分别是12米、18米和30米,现在要把它们截成长度相同的小段,但每一根都不许剩余,每小段最长是多少米?一共可以截成多少段?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意义》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14•广州)把2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7段,每段占全长的()A.B.米C.米D.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把2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7段,根据分数的意义,即将这根2米长的绳子当做单位“1"平均分成7份,则每段是全长的1÷7=.解答:解:根据分数的意义,每段是全长的:1÷7=.故选:D.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是求每段占全长的分率,而不是每段具体的长度.2.(2014•玉溪模拟)2的分数单位是()A.B.C.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专题:分数和百分数.分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这样一份的数为分数析:单位.由此可知,2的分数单位是.解答:解: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可知, 2的分数单位是.故选:C.点评:一个分数的分母几,其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3.(2013•五华区模拟)把10克糖放入100克水中,糖是糖水的()A.B.C.D.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要想知道糖占糖水的几分之几,就要先求出糖水的克数,然后,用糖的克数除以糖水的克数.解答:解:10÷(100+10)==故把10克糖放入100克水中,糖是糖水的故选B.点评:本题要注意弄清楚糖是占”水”还是“糖水”的几分之几,不要马虎.4.(2013•福田区模拟)大于小于的所有分数有()A.1个B.2个C.无数个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专题:分数和百分数.分析:本题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知,大于小于的所有分数有无数个.如=,=,则、、大于小于.同理可知,…大于小于,….解答:解: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知,大于小于的所有分数有无数个.故选:C.点评:分母为7的大于小于的分数只有一个即.5.(2013•华亭县模拟)与相等的分数是()A.B.C.D.考点:分数的基本性质.专题:分数和百分数.分析: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分数,化成最简分数再进行选择即可.解答:解:==;故应选:D.点本题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计算解答即可.评:6.和相等的分数是()A.B.C.考点:约分和通分.专题:计算题.分析:观察题干,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先把题干中不是最简分数的分数进行约分,化成最简分数,再比较即可选择.解答:解:==;==;所以与相等的分数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分数的基本性质,并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数化为最简分数.7.下面的分数()化简后得.A.B.C.考点:约分和通分.专题:分数和百分数.分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即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除析: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从而可以正确进行作答.解答:解:A 、;B 、;C 、.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灵活应用.8.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6段,每段长()米.A.B.C.1考点:分数除法.分析:根据除法的意义,用5米除以6即可.解答:解:5÷6=(米);答:每段长米.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除法的意义: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注意此题是求每份的具体数量.9.(2013•华亭县模拟)图中,图形()的阴影部份占整个图形面积的.A.B.C.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专题:分数和百分数.分析: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4份,一份占整个长方形的,故选B;其他两个图形不是平均分,因此得解.解答:解:A、不是平均分成4份,阴影部份大于整个图形面积的,B、平均分为4份,阴影部份占整个图形面积的,C、不是平均分为4分,阴影部份不占整个图形面积的;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利用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来解决问题.10.(2012•龙岗区)下面各数中,()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A.30B.18C.12D.25考点:2、3、5的倍数特征.专题:数的整除.分析:2的倍数都是偶数;是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个位数字是0或5的.由此可得出2或5的倍数的数,即数据的个位数为0.解答:解:根据分析得,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是30.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能同时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11.(2012•勐海县)要使1280能被3整除,至少要加上() A.1B.2C.4D.5考点:2、3、5的倍数特征.专题:数的整除.分析:根据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各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一定能被3整除.据此解答.解答:解:在1280中,1+2+8+0=11,所以1280至少加上1能被3整除.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12.(2012•黄岩区)用0,1,3,5四个数字组成的所有四位数都是()的倍数.A.2B.3C.5D.无法确定考点:2、3、5的倍数特征.专题:数的整除.分析:根据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和能被3整除,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因为1+5+3+0=9,9能被3整除,即用0,1,3,5组成的所有四位数都是3的倍数;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进行分析、解答即可.二.填空题(共6小题)13.(2014•黄岩区)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由此可知:分子比分母小1的分数为最大真分数,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为最小假分数;据此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分数单位是的真分数有:,其中最大真分数是;分数单位是的假分数有:,其中为最小假分数;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利用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意义进行解答即可.14.(2014•萝岗区)把2米平均分成9份,每份长米,每份是总长的.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数除法.分析:根据题意,把2米看作单位“1”,可用2米除以9即可得到每份的长度,然后再用单位“1"除以平均分的份数就可得到每份是总长的几分之几,列式解答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2÷9=(米),1÷9=,答:每份长米,每份是总长的.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然后计算每段的长度就用总长度除以分成的份数,计算每份是总长的几分之几时就用单位“1"除以分成的份数即可.15.(2014•岚山区模拟)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它最少要添上1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假分数.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为真分数,所以分数单位为的最大真析:分数是;分子等于或大于分母的分数为假分数,所以最小的假分数为,﹣=,所以最小要添上1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假分数.解答:解:根据真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根据假分数的意义,最小的假分数是.又﹣=故答案为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的真分数是,它最小要添上1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假分数.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真分数及假意义.16.(2014•绵阳模拟)把的分母扩大4倍,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增加9.考点: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的分母扩大4倍,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该扩大4倍,即3×4,分子应增加的数是3×4﹣3,据此解答.解答:解:3×4﹣3=9;故答案为:9.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基本性质,注意求分子增加的数用扩大的积减去原来的分子即可.17.一根绳子长7米,平均截成8段,每段是全长的,每段长米.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数除法.分析:一根绳子长7米,平均截成8段,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即将这根8米长的绳子当做单位“1”平均分成8份,则每段是全长的1÷8=,每段的长为:7×=(米).解答:解:每段是全长的1÷8=,每段的长为:7×=(米).答:每段是全长的,每段长米.故答案为:,.点评:分数的意义为: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为分数.18.(2012•安阳)把一条3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7段,每段长B米,每段占全长的AA. B. 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