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合作探究
当堂检测
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
(1)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市场并没有满足西方列强的要求。
(2)列强提出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被清政府拒绝。 2.经过 1856年10月,英法两国联合发动侵华战争,1860年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清政府 战败求和。 3.结果 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教材解读观察教材第52页《十一口通商图》,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 岸在布局上有何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提示:变化:从东南沿海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沿长江向内地延伸。从沿海到内地, 从南方扩展到北方,说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一步加深。
自主预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合作探究
当堂检测
题目立意:本题通过引入有关鸦片战争的相关材料,考查对鸦片战争本质的正确
认识。
解题指导:题干中“如此不正义”“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表明作者从道德角度不 赞成英国发动战争,故排除A、B两项;格雷斯顿仅从道德角度来评价鸦片战争,他
没有看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故选C项。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自主预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合作探究
当堂检测
名师精讲
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原因及启示 (1)主观原因:清朝封建统治日益腐朽,造成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全面落后。 战争爆发后,腐朽的清政府战和不定,指挥混乱,用人不当。 (2)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实力雄厚,武器先进, 且蓄谋已久。 (3)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4)启示:封闭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就要思变,思变才能崛起。
史料二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