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索亚历险记人物分析演示教学
- 格式:ppt
- 大小:3.08 MB
- 文档页数:24
当代经理人CONTEMPORARY MANAGER 2006 6214《汤姆 索娅历险记》人物分析及作品赏析黄红娟(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外语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23)摘 要 《汤姆 索娅历险记》是马克 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
作者以描写美国内战前夕密西西比河畔小镇上男孩子汤姆的成长经历为主线,反映了美国当时的社会生活。
随处可见的幽默,口语化的语言,生动的人物刻画使这部作品成为了美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的一部力作。
关键词 《汤姆 索娅历险记》 马克 吐温 分析 赏析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49(2006)06-214-01一、作品简介《汤姆 索娅历险记》描写的是以汤姆 索娅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烂漫的生活。
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的呆板的生活环境,做出了种种冒险。
二、小说的人物分析主人公汤姆是一个顽童,聪明活泼,富于幻想,追求新奇和冒险。
他不能忍受周围枯燥乏味的生活和学校刻板的教育方式,经常外出冒险。
汤姆母亲死后,他就和同母异父兄弟西德尼搬到波莉姨妈家居住。
汤姆聪明、活泼、兴趣广泛,无法忍受学校死板的规章制度,经常逃到河边林子里自由自在的嬉戏。
他讨厌大城市长大的西德尼。
在假日里刷围墙是件苦差事,但汤姆却巧妙的利用贝恩等孩子的好奇心,让贝恩不知不觉地自愿成了自己的 俘虏 。
而且贝恩为了能刷上墙,连自己的苹果都赔上了。
其他孩子们抢着向他赠送礼物,并且还拼命为他干活。
他在暗中目击坏蛋印江为报私仇杀死鲁滨逊医生又嫁祸于同伴老波特的事,但他怕印江报复,不敢告发,执法官逮捕了波特,他内心谴责很难忍受,可在这场谋杀案在法庭开审,多数人以为波特是凶手时,汤姆终于忍受不了良心的谴责,出庭作证,揭发了印江的罪行。
印江吓得从窗口跳出去了,汤姆成了英雄。
由于汤姆好奇心强,又由于他具有探索和追求精神,他想去找埋葬的财宝,结果发现印江藏金的秘密。
在游玩山洞时,跟踪去害道格拉斯寡妇的印江并聪明的解救寡妇。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通过讲述汤姆索亚历险的故事,说明了他是一个调皮、喜欢冒险,而又十分勇敢、富有正义感的孩子。
学习本课的目的:一是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复述课文;二是体会汤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教育学生做一个勇敢、富有正义感的人;三是学会欣赏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
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复述课文。
3.体会汤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教育学生做一个勇敢、富有正义感的人。
教学重难点重点: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汤姆索亚是一个调皮、喜欢冒险,而又十分勇敢、富有正义感的孩子。
难点:复述课文。
教具准备1.收集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资料。
2.教师自制简单的课件。
教学设计思路这篇课文节选自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同名长篇小说。
故事情节生动曲折,语言通俗易懂,人物特点鲜明。
故事内容贴近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利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本课的设计围绕课文的重难点,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交流、讨论,用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去读书,让学生自行探究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学生的主人。
给学生更多发挥自己语言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发现、质疑,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理清课文条理,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一、谈话导入、激起兴趣1.同学们,你们喜欢冒险吗?你有过冒险的经历吗?试着讲一讲。
2.贪玩、渴望冒险,不喜欢被约束,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美国同名长篇小说中的节选内容,(板书课题:《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书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
(板书:马克吐温美国作家)3.(出示汤姆索亚的插图)这个小男孩叫汤姆索亚他惊心动魄的历险连大人都称羡不已,今天,我们一同来认识他。
讲一讲。
生齐读。
介绍课前收集马克吐温的相关资料,简介作者,缩短了孩子与作者的距离,也缩短了与文本的距离。
《汤姆索亚历险记》示范公开课教案【部编人教版】第一章:小说的背景与作者简介1.1 背景介绍年代:19世纪中期地点: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小镇社会环境:封建传统与自由精神交织1.2 作者简介马克·吐温(Mark Twn):原名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美国著名作家、幽默家其他作品:《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艰难岁月》等第二章:主要人物介绍2.1 汤姆·索亚(Tom Sawyer):主人公,活泼好动、勇敢善良的少年特点:想象力丰富、调皮捣蛋、正义感强2.2 哈克贝利·费恩(Huckleberry Finn):汤姆的好友,流浪儿,后来成为义贼特点:聪明机智、独立自主、善良勇敢2.3 蓓姬(BeckyThatcher):汤姆的恋人,富有正义感和勇气特点:聪明美丽、温柔善良、勇敢坚定第三章:故事梗概3.1 汤姆的童年生活:学校生活、与蓓姬相识、与哈克结为好友3.2 偷盗事件:汤姆和哈克策划偷盗葬礼上的遗产3.3 冒险经历:寻找宝藏、遭遇印第安人乔、发现盗贼巢穴3.4 正义之战:揭露印第安人乔的罪行,拯救无辜者第四章:小说主题分析4.1 成长与自由:汤姆和哈克在冒险中成长,追求自由4.2 真善美与假丑恶:小说通过人物形象对比,揭示社会现象4.3 批判与反思:对封建传统、宗教信仰、教育方式的批判第五章:教学目标与方法5.1 教学目标了解小说背景和作者生平把握主要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分析小说主题和思想内涵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5.2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小说背景、作者生平、人物关系等讨论法:分组讨论故事情节、人物特点、主题思想等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情节,深入剖析小说内涵阅读分享法: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互相启发第六章:教学内容与安排6.1 教学内容小说基本情节梳理主要人物性格特点分析小说主题思想探讨文学手法和语言特色鉴赏6.2 教学安排课时: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教学步骤:引入背景、人物介绍、情节分析、主题探讨、作品鉴赏第七章:课堂活动设计7.1 活动一:角色扮演学生分组,选择喜欢的人物角色进行扮演表演情节:汤姆与蓓姬的相识、汤姆的偷盗计划等7.2 活动二:故事接龙学生分组,每组轮流创作故事情节要求:保持故事连贯、符合人物性格特点7.3 活动三:主题辩论辩论题目:小说主题是“成长与自由”还是“真善美与假丑恶”学生分组辩论,展示自己的观点第八章:作业设计8.1 作业一:阅读笔记让学生选择一个喜欢的情节,用文字记录下来要求:概括情节内容、分析人物形象、表达自己的感受8.2 作业二:读书报告内容:小说基本情节、人物性格特点、主题思想等8.3 作业三:创意写作让学生结合小说情节,创作一个续写故事要求:保持原故事风格,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九章:评价与反馈9.1 评价方式课堂表现:参与度、发言积极性、角色扮演等作业完成情况:阅读笔记、读书报告、创意写作等课堂讨论:观点阐述、辩论能力、团队协作等9.2 反馈方式口头反馈:课堂上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书面反馈:批改作业时,给出具体意见和建议综合评价:课后与学生交流,了解学习收获和不足第十章:教学反思与改进10.1 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需求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10.2 教学改进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不断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重点和难点解析第六章:教学内容与安排补充说明:在教学内容中,应重点关注小说情节的逻辑性和人物性格的多样性,以及这些元素如何共同构建起小说的主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