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说课课件_编辑演示文稿对象
- 格式:ppt
- 大小:1.48 MB
- 文档页数:9
课题名称:7.3 编辑演示文稿对象任务1 插入对象任务2 建立表格与图表教学目标:1.基本知识(1)掌握文本格式的设置及复制,并能将其灵活运用到幻灯的制作中。
(2)能在幻灯片中插入、编辑剪贴画、艺术字、自选图形、影片、声音、图片、动画、表格与图表等对象。
(3)学会在幻灯片中建立表格与图表。
2.操作技能目标(1)具备在幻灯片中插入各种对象(文字、表格、形状、艺术字、图表、图片、声音、视频等)的操作技能。
(2)能熟练对文本的格式进行设置及复制等操作。
教学分析与准备:1.教学重点⑴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对象(文字、表格、图表、图片、声音、影片、动画等)操作。
⑵掌握内置对象与外置对象的插入与编辑。
2.教学难点(1)对各种对象进行相关设置。
(2)SMART图形的绘制与编辑。
3.教学策略本课以各种对象的插入与设置为重点,让学生了解演示文稿中的各种对象的处理,以实例为切入点,学习如何为演示文稿各种对象设置相关属性。
讲授时与前面已经学习过的Word 和Excel软件对比,以加深学生对软件操作的印象。
教学中以学生探索性操作为主,将Word 和Excel软件中对对象的编辑方法迁移到PowerPoint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探索和自学能力。
4.课时安排2课时(45分钟×2),每个任务1课时。
5.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学习过程:课堂小节: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PowerPoint电子演示文稿软件是集多媒体对象于一体,用多媒体方式表达观点、传达信息与人们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行有效沟通,发挥影响力,实现最佳效果的工具。
对于制作一个精美的幻灯片的步骤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0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入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02课程内容涵盖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基础等方面。
03课程地位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提高学生计算机素养。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概述010203掌握计算机基本原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基础等知识点。
知识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软件应用、网络应用等能力。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计算机素养,培养信息意识,增强信息安全意识。
素质目标教学目标与要求教材选用及特点选用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第X版),XX出版社出版。
教材特点内容全面,注重实践,图文并茂,易教易学。
同时配备丰富的实验指导和习题,方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编程语言基础简要介绍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以及编程的基本逻辑和方法。
阐述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网络协议等,以及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办公软件应用讲解Word 、Excel 、PowerPoint 等常用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和高级应用。
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基本组成、工作原理等。
操作系统介绍主流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和操作方法,如Windows 、macOS 、Linux 等。
主要教学内容通过课堂讲解,传授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应用等方面的理论。
理论讲授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在计算机上亲自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实践操作结合实际应用案例,分析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案例分析鼓励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提高学习效果。
小组讨论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一计算机基本操作与办公软件应用。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
实验二网络基础与信息安全。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实验三编程语言基础与简单程序设计。
引导学生通过编程实践,初步掌握编程语言和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课件演示文稿目录1. 计算机基础知识概述 (2)1.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3)1.2 计算机的组成与主要部件 (5)1.3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5)2. 计算机网络基础 (6)2.1 网络的定义与分类 (7)2.2 网络的结构与协议 (8)2.3 网络通信与数据传输 (9)3. 操作系统基础 (11)3.1 操作系统的功能与重要性 (11)3.2 常见操作系统的简介 (13)3.3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13)4. 文件管理与操作系统命令 (15)4.1 文件的基本概念与类型 (15)4.2 结构与文件操作 (16)4.3 Unix/Linux命令行操作 (17)5. 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 (18)5.1 Word等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19)5.2 文档排版技巧与样式设置 (21)5.3 常见文档格式与转换 (22)6.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础应用 (24)6.1 Excel等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 (25)6.2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26)6.3 图表的绘制与报表设计 (28)7. 演示软件的使用 (29)7.1 PowerPoint等演示软件的基本操作 (30)7.2 幻灯片的创建与编辑 (31)7.3 动画与过渡效果的应用 (32)8. 网络安全基础 (34)8.1 网络安全的定义与重要性 (35)8.2 防止病毒与恶意软件的基本知识 (36)8.3 网络安全的日常实践 (37)9. 计算机基本操作实践 (38)9.1 日常使用的软件安装与卸载 (39)9.2 计算机病毒的识别与防御 (41)9.3 计算机系统优化与维护 (42)1. 计算机基础知识概述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个人电脑到企业服务器,从移动设备到云计算平台,计算机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因此,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对于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计算机应用至关重要。
《编辑演示文稿对象》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来自XXX职业中专计算机专业的教师XXX,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编辑演示文稿对象》。
我将分五个阶段完成说课: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说教法;四、学法;五、教学过程分析。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编辑演示文稿对象》是出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 XP +Office2003版)课本中第七章第3节。
这节课是在已掌握幻灯片简单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占本章内容的重、难点。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幻灯片设置更好更多元化,起到对幻灯片的应用操作技能进一步的深化作用。
(二)、教学目标我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注重实践的特点确定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文本格式的设置及复制,并能将其灵活运用到幻灯片的制作中。
(2)能在幻灯片中插入和编辑艺术字、剪贴画、自选图形、影片、声音、表格与图表等对象。
(3)能在幻灯片中设置动画效果与超链接。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主动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协作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2)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对学习计算机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能在幻灯片中插入和编辑艺术字、剪贴画、自选图形、影片、声音、表格和图表等对象。
2.教学难点:掌握在幻灯片中设置动画效果。
二、学情分析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的共性是对理论知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比较被动,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但对计算机这门课程还是充满好奇心,由于进校学生来源不同,刚接触应用软件不久,一般还没有真正掌握学习应用软件操作的方法,技能基础和个性差异大。
本课设计的任务要顾及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更注重实用性,并对学生的技能基础和个体差异进行考虑。
三、说教法因为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必须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课件目录•课程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办公软件应用技能•网络通信与互联网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编程基础•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01课程介绍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求课程目标与意义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网络基础知识多媒体技术应用课程内容与结构包括计算机的发展、组成、工作原理等涵盖网络的基本概念、互联网的应用等介绍常用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涉及图像处理、音频视频编辑等多媒体技术010204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互动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课件、视频教程等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在线学习资源与辅导0302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概述与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定义与分类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包括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和工作站等。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介绍计算机从诞生到现在的发展历程,包括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各个阶段的特点和代表性产品。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阐述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智能等。
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计算机系统的组成01详细讲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其中硬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等。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02深入剖析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包括冯·诺依曼体系结构、计算机的指令系统、数据的表示和运算等。
计算机的启动过程03简要介绍计算机的启动过程,包括加电自检、启动操作系统等步骤。
讲解CPU 的概念、作用、性能指标及主流产品,包括Intel 和AMD 两大品牌的产品线。
中央处理器(CPU )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其他硬件设备详细介绍计算机的内存和外存,包括RAM 、ROM 、Cache 、硬盘、U 盘等设备的性能指标及选购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