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四节光的折射
- 格式:ppt
- 大小:719.00 KB
- 文档页数:13
人教版初二第四章光现象第四节光的折射讲义知识点1 光的折射规律情形激疑如下图的装置,小强将一枚硬币放在没有装水的瓷杯里,把瓷杯放在桌子上并渐渐地向远处推移,直到眼睛刚美观不到硬币为止.坚持头部不动,缓慢地向杯中倒水,倒着、倒着,怪事出现了,小强又重新看到了杯底的硬币。
小强重新看到了杯底的硬币,说明光在传达时发生了什么现象?教材全解1.光的折射的概念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达方向普通要发作改动,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即在光的折射进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知识拓展光的折射的四点说明(1)光斜射入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传达方向普通要发作改动,一局部光反射回原介质,一局部光折射入另一种介质。
(2)由于光在两种不同介质中传达,所以传达的速度各不相反。
(3)光在同种不平均的介质中传达时,也会发作折射。
(4)当光垂直射向两种物质的界面时,传达方向不改动。
即学即练例1 如图甲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到空水杯底部,在M处构成一个光斑,当向水杯中渐渐注入水时,光斑的实践位置( )A.渐渐向M左边移动B.渐渐向M左边移动C.在M处不动D.在M的上方解析光在空水杯中沿直线传达,如图甲所示;当杯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时,水在水面发作折射,依据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如图乙所示,光斑落在杯底N点。
答案 A例2 如下图的各光路图中能反映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的是〔〕解析依据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入射光线在玻璃中,折射光线在空气中,并且折射光线远离法线。
A、D选项光的传达方向颠倒了;B项折射光线向法线靠拢,不契合折射规律。
答案 C稳固练习1一束光线射入容器中,在容器底部构成一个光斑,这时往容器中加水,光斑的位置不变,那么入射光线的入射方向是〔〕A.自左上向右下入射B.自上而下垂直容器底部入射C.自右上向左下入射D.哪个方向入射均可答案 B点拨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明白光的折射规律,知道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且明白当光从一种介质垂直界面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达方向不改动。
第4节光的折射预习新知1.光的折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________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________,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现象.2.光的折射规律:共面——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_平面内;异侧——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________两侧;入射角和折射角不相等.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________的.(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________方向偏折,折射角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________.(2)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将向________方向偏折,折射角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入射角.(3)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________.折射角=入射角=________.注意:①当光斜射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般要同时发生__________和________;②反射光线与对应的入射光线在________介质中,折射光线与对应的入射光线在________________介质中.【答案】1.斜射发生改变2.同一法线可逆(1)法线小于增大(2)远离法线大于(3)不变0°注意:①反射折射②同一不同课程导学一、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现象辨析例1:自然界的美经常令人陶醉,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日全食B.雨后彩虹搭起天桥C.水面鸟儿顾影成双D.在海面上看见水下冰山【答案】例1:C二、光的入射角和折射角例2:一束与水面成50°夹角的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则折射角()A.小于50° B.大于50°C.大于40° D.小于40°例3:如图1所示,OA是一条折射光线,若OA与水面的夹角为50°,则下列关于入射角α和折射角β的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图1A.α>40°,β=50° B.α>40°,β=40°C.α<40°,β=50° D.α<40°,β=40°【答案】例2:D解析:本题考查光的折射规律.入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50°,入射角为90°-50°=40°,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则折射角小于40°,故选D.例3:B三、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规律例4:请在图4中画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图4【答案】例4:如下图所示.课堂达标1.下列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镜花水月B.坐井观天C.立竿见影D.海市蜃楼2.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当入射角变化时,则()A.反射角和折射角都发生变化B.反射角和折射角都不变C.反射角发生变化,折射角不变D.折射角变化,反射角始终不变3.关于光的折射的说法错误..的是()A.折射光线一定在法线和入射光线所确定的平面内B.入射光线和法线与折射光线不一定在一个平面内C.入射角不一定总大于折射角D.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4.下列是一些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光现象: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________;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________;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日食和月食;②池底“变浅”;③水中倒影;④小孔成像;⑤黑板“反光”;⑥雨后彩虹;⑦镜中“花”5.小华站在平静的湖边,看到水中的鱼在蓝天白云中游来游去,看到的鱼儿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虚像;水中的白云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鱼的实际位置比看到的要________(填“高”或“低”)些.6.渔民在叉鱼时,真实的鱼是在渔夫看到的鱼的________方,这是因为,鱼反射的光从________射到________中发生了________现象的缘故.渔夫看到鱼时,鱼也看到渔夫,这是因为在光的________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7.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现象.8.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光路图:在图5中,画出入射光线,并标明入射角的大小.图5真题演练1.【2016长春】小红坐在岸边,看到的以下景和物在水中的像,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白云B.凉亭C.飞鸟D.水中的鱼2.【2016吉林】如图所示,站在湖边的小雪看到小鱼在水中游动,同时发现有一只“鸟”在水中飞翔。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4节光的折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光的折射》是第四章《光现象》的第四节教学内容,它在初中的光学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习光的折射的知识基础是光的直线传播;总结光的折射规律时,知识迁移的基础是光的反射定律。
在新课标下,本节内容的知识点不多,难度不大。
在教学中,教师要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生的观察讨论、合作探究和分析归纳能力的培养上。
因此,要想方设法使学生真正动起来:让学生多观察、多动脑、多动手、多分析、多总结、多应用、多拓展。
【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2.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3.使学生会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折射现象。
【教学重点】光的折射规律的探究。
【教学难点】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
【教具准备】学生用器材:小激光器、光的折射实验器(若干套)。
教师用器材:激光器、光的折射演示器、玻璃水槽、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情景构建引入课题探究1:什么是光的折射?魔术表演:碗中窥币引导学生思考:你看到的硬币是真实的吗?碗里真的有硬币吗?为什么会出现神奇的现象?(猜想)引入:要解释这一现象,我们一起来学习光的折射。
展示教学目标。
引导:我们说光沿直线传播,是指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情形。
如果让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例如从空气进入水中,或者光从玻璃进入空气,其传播方向又将会怎样呢?演示:让一束光从空气以不同角度射入水中,观察光束在空气中和水中的径迹。
画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大致的折射光线和法线,并标出入射角和折射角。
引领学生根据现象总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结合图示介绍:通过魔术神奇的效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
畅所欲言,积极猜想。
学生进行猜想,可能的情况有:(1)继续沿直线传播;(2)可能弯曲了。
(3)……观察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的传播路径。
建立光的折射光路图模型。
4.4 光的折射知识点一: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3、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能发生折射,同时也能发生反射。
知识点二:光的折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2、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4、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一面;(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注意: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在利用光的折射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时,应注意我们看到的物体是该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而不是光线由眼睛发射的,不要搞错方向。
现象:折射使池水“变浅”,筷子“弯折”、水中人看岸上树“变高”。
知识点三:光路图:作光路图注意事项:(1).要借助工具作图;(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8)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透镜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
第四章第四节光的折射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光的折射现象,掌握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掌握光的折射定律,即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且折射角与入射角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了解光在介质中的速度变化与折射率的关系,并能运用折射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出光的折射定律,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运用折射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探索物理世界的兴趣。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勇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培养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
折射定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难点折射定律中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及影响因素。
运用折射定律解释复杂的光折射现象。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许多与光的折射有关的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变弯了、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等,但对这些现象缺乏科学的解释。
本节课旨在通过实验和理论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并学会运用折射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四、教学用具激光笔半圆形玻璃缸白纸量角器水铅笔多媒体设备五、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生活现象导入提问: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现象?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变弯了,或者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引出课题:这些现象都与光的折射有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
演示实验实验器材:激光笔、半圆形玻璃缸、白纸、水。
实验步骤:将激光笔的光线射向半圆形玻璃缸的侧面,观察光线在进入水中后的传播方向是否发生改变。
实验现象:光线在进入水中后发生了偏折,即光的折射现象。
教学设计做一做:1.器材准备:陶瓷碗、硬币一枚、适量水2.按要求进行操作并思考:(1)坐在桌前,将硬币放在空碗底。
保持坐姿,使自己能够看到硬币。
请思考:此时观察者能够看到硬币的原因是什么?(2)保持坐姿不变,将装有硬币的空碗向前推(远离身体),直至刚好看不到碗底硬币。
请思考:此时看不到硬币,原因是什么?(3)保持坐姿不变,向碗中缓慢注水,直至碗底硬币重现。
请思考:此时又能看到硬币了,原因是什么?3.分析、讨论光在均匀空气和均匀水中都沿直线传播,但光路在水面处发生偏折。
教师介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光的折射。
二、折射概念及命名1.演示实验: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
要求学生:观察光的传播路径,并描述出现象。
介绍现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这是由于光发生了折射。
2.演示实验,完善折射条件:光从空气垂直射向水面。
引出定义: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作光的折射。
空气法线射光 射角折折射角线发生偏 折,仍 沿直线 传播。
借 鉴光的反射定 律光路 模型完 成 命 名。
回 顾光的 反射定律,对 折射现 象中折 射角与 入射角 的大小 关系进 行大胆 猜想。
观采用类比迁移的方法,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猜想。
鼓励学生迁移已有经验,加深对新规律的理解和记忆。
提升学生的证据意识,建立严谨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提升学生数据分析与科学推理的能力。
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1.提出问题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 是否相等?2.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1)介绍实验器材,探究 光的折射现象中,两角大小是否相等。
演示实验: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改变入射角i,测 量折射角r,并记录。
(2)数据汇总,分析归纳提问:若入射角i 减小 至0,折射角r 的大小将是 多少?水N3.提出新问题: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折射现象是否也如此?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现有器材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