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同济第七版)第四章课后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1.81 MB
- 文档页数:39
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第7版上册课后习题第四章不定积分习题4-1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1.利用导数验证下列等式:解:2.求下列不定积分:(g是常数);解:3.含有未知函数的导数的方程称为微分方程,例如方程,其中为未知函数的导数,f(x)为已知函数.如果将函数y=φ(x)代入微分方程,使微分方程成为恒等式,那么函数y=φ(x)就称为这个微分方程的解.求下列微分方程满足所给条件的解:解:(1)因为,得C=0,所以所求的解为,因为,得C1=2,因此因为,得C2=-2,所以所求的解为4.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刹车后匀减速行驶了50m停住,求刹车加速度.可执行下列步骤:(1)求微分方程满足条件及的解;(2)求使的t值;(3)求使s=50的k值.解:(1),因为,得C1=20,因此因为,得C2=0,所以所求的解为(2)令,解得(3)根据题意,当时,s=50,即解得k=4,即得刹车加速度为-4m/s2.5.一曲线通过点(e2,3),且在任一点处的切线的斜率等于该点横坐标的倒数,求该曲线的方程.解:设曲线方程为y=f(x),则点(x,y)处的切线斜率为f'(x),由条件得因此f(x)为的一个原函数,得又根据条件曲线过点(e2,3),有f(e2)=3解得C=1,即得所求曲线方程为y=lnx+16.一物体因为静止开始运动,经t秒后的速度是3t2(m/s),问(1)在3秒后物体离开出发点的距离是多少?(2)物体走完360m需要多少时间?解:(1)设此物体自原点沿横轴正向由静止开始运动,位移函数为s=s(t),则由假设可知s(0)=0,因此s(t)=t3,所以所求距离为s(3)=27(m).(2)因为t3=360,得7.证明函数arcsin(2x-1),arccos(1-2x)和都是的原函数.证:因此结论成立.习题4-2换元积分法1.在下列各式等号右端的空白处填入适当的系数,使等式成立(例如:。
第3章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3.1复习笔记一、微分中值定理1.罗尔定理(1)费马引理设函数f(x)在点x0的某邻域U(x0)内有定义,并且在x0处可导,如果对任意的x ∈U(x0),有f(x)≤f(x0)或f(x)≥(x0),则f′(x0)=0。
(2)罗尔定理如果函数f(x)满足:①在闭区间[a,b]上连续;②在开区间(a,b)内可导;③在区间端点处的函数值相等,即f(a)=f(b)。
则在(a,b)内至少有一点ξ(a<ξ<b),使得f′(ξ)=0。
2.拉格朗日中值定理(1)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如果函数f(x)满足:①在闭区间[a,b]上连续;②在开区间(a,b)内可导,则在(a,b)内至少有一点ξ(a<ξ<b),有f(b)-f(a)=f′(ξ)(b-a)。
(2)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证明思路引进辅助函数φ(x)=f(x)-f(a)-(f(b)-f(a))(x-a)/(b-a),再利用罗尔定理,即可证得。
(3)有限增量公式f(x+Δx)-f(x)=f′(x+θΔx)·Δx(0<θ<1)或Δy=f′(x +θΔx)·Δx(0<θ<1)。
(4)定理如果函数f(x)在区间I上连续,I内可导且导数恒为零,则f(x)在区间I上是一个常数。
3.柯西中值定理如果函数f(x)及F(x)满足:(1)在闭区间[a,b]上连续;(2)在开区间(a,b)内可导;(3)对任一x∈(a,b),F′(x)≠0,则在(a,b)内至少有一点ξ,有[f(b)-f(a)]/[F(b)-F(a)]=f′(ξ)/F′(ξ)。
二、洛必达法则1.洛必达法则(1)x→a时,0/0的洛必达法则①当x→a时,函数f(x)及F(x)都趋于零;②在点a的某去心邻域内,f′(x)及F′(x)都存在且F′(x)≠0;③()()lim x a f x F x →''存在(或为无穷大),则()()()()lim lim x a x a f x f x F x F x →→'='(2)x→∞时,0/0的洛必达法则①当x→∞时,函数f(x)及F(x)都趋于零;②当|x|>N 时,f′(x)与F′(x)都存在,且F′(x)≠0;③()()limx f x F x →∞''存在(或为无穷大),则()()()()lim lim x x f x f x F x F x →∞→∞'='注:对于x→a 或x→∞时的未定式∞/∞,也有相应的洛必达法则。
第四章 不定积分4.1 复习笔记一、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1.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1)原函数①定义如果在区间I 上,可导函数的导函数为,即对任意一,都有,则函数就称为在区间I 上的一个原函数.②原函数存在定理如果函数在区间I 上连续,则在区间I 上存在可导函数使对任一都有即连续函数一定有原函数.③注意两点a .如果有一个原函数,则就有无限多个原函数.b .若和都是的原函数,则()Fx ()x φ()f x(C 0为某个常数)(2)不定积分在区间I 上,函数的带有任意常数项的原函数称为(或)在区间I上的不定积分,记作,其中称为积分号,称为被积函数,称为被积表达式,x称为积分变量.2.基本积分表3.不定积分的性质(1)性质1设函数的原函数存在,则注:性质1对于有限个函数都是成立的.(2)性质2设函数的原函数存在,k为非零常数,则二、换元积分法1.第一类换元法设具有原函数,可导,则有换元公式()[()]()[()]u x f x x dx f u du ϕϕϕ='=⎰⎰2.第二类换元法设是单调的可导函数,并且又设具有原函数,则有换元公式1()()[[()]()]t x f x dx f t t dtψψψ-='=⎰⎰其中的反函数.三、分部积分法1.分部积分法设函数具有连续导数,则两个函数乘积的导数公式为移项,得对这个等式两边求不定积分,得称为分部积分公式.注:2.运用分部积分法需注意(1)v 要容易求得;(2)要比容易积出;(3)遵循“反对幂指三”原则.①“反对幂指三”定义“反对幂指三”分别指反三角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和三角函数.②“反对幂指三”原则“反对幂指三”原则是指在用分部积分法计算积分时,若出现上面相关函数,把被积表达式按照“反对幂指三”的积分次序,排在前面的看成“u”,排在后面的看成“dv”.【例】3.常见函数的不定积分四、有理函数的积分1.有理函数的积分(1)相关概念①有理函数 两个多项式的商称为有理函数.②有理分式 有理函数又称有理分式.③真分式 当P(x)的次数小于Q(x)的次数时,称这有理函数为真分式.④假分式 当P(x)的次数大于Q(x)的次数时,称这有理函数为假分式.(2)真分式的分解对于真分式,如果分母可分解为两个多项式的乘积且Q 1(x)与Q 2(x)没有公因式,则它可分拆成两个真分式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