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 专题8 电化学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2.33 MB
- 文档页数:70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电化学基础要点一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的比较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定义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应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镀上一层其它金属的装置。
一种特殊的电解池装置举例形成条件①活动性不同的两电极(连接)②电解质溶液(电极插入其中并与电极自发反应)③形成闭合回路①两电极接直流电源②两电极插人电解质溶液③形成闭合回路①镀层金属接电源正极,待镀金属接电源负极②电镀液必须含有镀层金属的离子电极名称负极:较活泼金属;正极:较不活泼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等)阳极: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阴极: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阳极:镀层金属;阴极:镀件电子流向负极正极电源负极阴极电源正极阳极电源负极阴极电源正极阳极IV FeZn III I II FeZn 电 极 反 应 负极(氧化反应):金属原子失电子;正极(还原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阳极(氧化反应):溶液中的阴离子失电子,或金属电极本身失电子;阴极(还原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阳极(氧化反应):金属电极失电子;阴极(还原反应):电镀液中阳离子得电子离子流向 阳离子:负极→正极(溶液中) 阴离子:负极←正极(溶液中) 阳离子→阴极(溶液中) 阴离子→阳极(溶液中)阳离子→阴极(溶液中) 阴离子→阳极(溶液中)练习1、把锌片和铁片放在盛有稀食盐水和酚酞试液 混合溶液的玻璃皿中(如图所示),经一段时间后, 观察到溶液变红的区域是( ) A 、I 和III 附近 B 、I 和IV 附近 C 、II 和III 附近 D 、II 和IV 附近练习2、下面有关电化学的图示,完全正确的是( )练习3、已知蓄电池在充电时作电解池,放电时作原电池。
铅蓄电池上有两个接线柱,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另一个接线柱旁标有“—”。
关于标有“+”的接线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负极B 、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正极C 、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负极D 、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正极练习4、(08广东卷)LiFePO 4电池具有稳定性高、安全、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可用于电动汽车。
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电化学专题总结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电化学专题总结一、前言随着高考的临近,我们需要聚焦化学学科中的重要专题——电化学。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相关知识进行回顾,总结二轮复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并提供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电化学的核心内容。
二、基本概念1、电极:原电池的两个电极分别为正极和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的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为正极。
2、电子流向:电子从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
3、离子流向:溶液中的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三、原电池1、组成: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隔膜和导线组成。
2、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电池表示法:以“(-)正(+)”表示电极,以“稀H2SO4、浓HNO3”等表示电解质溶液,以“Cu-Zn-H2SO4”表示电池。
四、电解池1、组成:电解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电源和导线组成。
2、工作原理:通过电解作用,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3、电解规律: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4、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金属在潮湿环境中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常用的防护措施有涂油漆、改变金属结构等。
五、二轮复习重点难点1、正确判断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反应类型,熟练掌握电子和离子的流向。
2、掌握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工作原理,如干电池、蓄电池、燃料电池等。
3、理解并掌握电解规律,能够预测电解产物,并了解氯碱工业的原理。
4、掌握金属腐蚀的原理和防护方法,了解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在金属防腐中的应用。
六、练习题1、请写出干电池、蓄电池、燃料电池的反应原理。
2、请简述氯碱工业的原理和工艺流程。
3、请解释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在金属防腐中的应用。
七、总结与展望电化学是高考化学的重要考点之一,我们需要在二轮复习中全面掌握相关概念和原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们还应该关注电化学领域的新进展和新应用,如新能源技术、储能技术等,以拓宽视野,提高对电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024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题型六电化学基础电化学基础是高考化学的热门考点之一,在二轮复习中需要重点关注。
本文将从题型分析、思路点拨、方法总结和例题解析四个方面,为大家全面梳理电化学基础的相关内容。
一、题型分析在高考化学中,电化学基础通常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分值较高。
题型主要涉及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电子转移的判断等方面。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需要熟悉各种电化学装置,掌握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电子转移的规律。
二、思路点拨1、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需要掌握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理解电子转移的方向和电子转移的数量。
2、电极反应式的书写:需要掌握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特别是得失电子的情况,以及与电解质溶液之间的关系。
3、电子转移的判断:需要通过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得失电子情况,判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量。
三、方法总结1、掌握基本概念:需要熟练掌握原电池、电解池、正极、负极、电极反应式等基本概念,以便在解题时能够准确理解题意。
2、掌握书写规则:需要掌握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规则,特别是得失电子的情况,以及与电解质溶液之间的关系。
3、掌握电子转移规律:需要掌握电子转移的规律,理解电子转移的方向和电子转移的数量。
四、例题解析例题:将一块铜片置于浓硝酸中,无气体产生。
若将此铜片再浸入硝酸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铜片表面有气泡生成。
思考原因并写出各步的电极反应式。
解析:本题考察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以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
在浓硝酸中,由于没有氢离子,所以不会发生氢离子得电子的反应。
但是,当铜片浸入稀硝酸后,硝酸根离子在铜片表面得电子,生成了氢气。
因此,该装置是一个浓硝酸变稀硝酸的自我加速过程。
答案:铜片在浓硝酸中无气体产生,是因为没有氢离子。
当铜片浸入稀硝酸后,硝酸根离子在铜片表面得电子,生成了氢气。
因此,该装置是一个浓硝酸变稀硝酸的自我加速过程。
电极反应式如下:负极(铜):Cu - 2e- → Cu2+正极(铜):NO3- + 4H+ + 2e- → NO + 2H2O总结:本题考察了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以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
高考化学冲刺讲义专题八电化学基础一、小试能力知多少(判断正误)(1)(xx浙江高考)多孔碳可用作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2)(xx江苏高考)Zn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3)(xx广东高考)锂碘电池,该电池反应为:2Li(s)+I2(s)===2LiI(s)则碘电极作该电池的负极()(4)(xx福建高考)以CO和O2构成的碱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CO+4OH--2e-===CO+2H2O(√)(5)(xx海南高考)锌与稀硫酸反应时,要加大反应速率可滴加少量硫酸铜(√)二、必备知识掌握牢1、明确原电池构成的条件2、原电池正负极判断的四种方法(1)根据构成原电池两极的电极材料判断,一般是较活泼的金属为负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2)根据电子流动方向或电流方向判断,电子流动方向:由负极流向正极;电流方向:由正极流向负极。
(3)根据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移动方向判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4)根据原电池两极发生的变化判断,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三、常考题型要明了考查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及原电池原理典例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演练1考查新型电池的工作原理演练2[典例] (xx安徽高考)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
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LiCl-KCl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能。
该电池总反应为:PbSO4+2LiCl+Ca===CaCl2+Li2SO4+Pb。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Ca+2Cl--2e-===CaCl2B、放电过程中,Li+向负极移动C、每转移0、1 mol电子,理论上生成20、7 g PbD、常温时,在正负极间接上电流表或检流计,指针不偏转[解析] 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A项错误;放电过程中Li+向正极移动,B项错误;由电池总反应式可知,每转移0、1 mol电子,理论上生成0、05 mol Pb,质量为10、35 g,C项错误;常温下,电解质不是熔融态,离子不能移动,不能产生电流,因此连接电流表或检流计,指针不偏转。
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8:电学基础(附解析)考纲指导电化学是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应用和延伸,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内容。
考查的主要知识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和判断、电解产物的判断、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对本部分知识的考查仍以选择题为主,在非选择题中电化学知识可能与工业生产、环境保护、新科技、新能源知识相结合进行命题。
Ⅰ.客观题(1)以新型化学电源为载体,考查电极反应式的正误判断及电子、离子的移动方向等。
(2)考查原电池在金属腐蚀与防护方面的应用。
Ⅱ.主观题(1)考查电极反应式、电池反应式的书写。
(2)考查原电池、电解池原理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3)考查电子转移、两极产物、pH等的相关计算。
知识梳理一、原电池原理和化学电池1.构建原电池模型,类比分析原电池工作原理构建如图Zn-Cu-H2SO4原电池模型,通过类比模型,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如:化合价的变化、得失电子情况等),能迅速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弄清楚外电路中电子的移动情况和内电路中离子的移动情况,准确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式,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化学电源中电极反应式书写的思维模板(1)明确直接产物:根据负极氧化、正极还原,明确两极的直接产物。
(2)确定最终产物:根据介质环境和共存原则,找出参与的介质粒子,确定最终产物。
(3)配平:根据电荷守恒、原子守恒配平电极反应式。
注意:①H+在碱性环境中不存在;②O2−在水溶液中不存在,在酸性环境中结合H+,生成H2O,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结合H2O,生成OH−;③若已知总反应式时,可先写出较易书写的一极的电极反应式,然后在电子守恒的基础上,总反应式减去较易写出的一极的电极反应式,即得较难写出的另一极的电极反应式。
二、电解原理及应用1.构建电解池模型,类比分析电解基本原理构建如图电解CuCl2溶液模型,通过类比模型,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如:化合价的变化、得失电子情况等),能迅速判断电解池的阴、阳极,弄清楚外电路中电子的移动情况和内电路中离子的移动情况,准确判断离子的放电顺序并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解总反应式,掌握电解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