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
- 格式:pdf
- 大小:207.05 KB
- 文档页数:11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表单位:广西五建审批人:胡小冬填表人:张强强 2016年4月21日 NO:1序号活动/工序/部位作业项目危险源形成原因可能导致的事故应采取的控制措施LEC值法重大危险备注L值E值C值D值是否1施工准备临时用电乱搭乱设用电线路,未按规定设漏电保护器触电火灾1、机械必须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一锁”并符合标准要求;2、接、拆电源应由专业电工操作;3、漏电开关等必须灵敏有效;4、现场电缆线布设规范;5、雨天严禁露天电焊作业;6、制订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 6 7 126 √2 临近高压线施工防护不到位、接触损坏电线触电火灾1、作专项施工方案;2、搭设楠竹防护棚;3、对操作工人进行详细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4、制订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0.56 40 120 √专业资料学习参考3场地平整违章作业车辆伤害1、土方设备必须由专人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操作,持证上岗;2、施工人员不得擅自进入铲车等机械的操作范围;3、设专人指挥。
1 6 7 42 √4 搭建临时设施违章作业物体打击机械伤害1、操作人员按规定穿戴个人防护用品;2、施工人员严格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操作;3、现场设专人统一指挥协调;4、划出施工警戒区,并加设围栏,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3 6 3 54 √5 材料机械进场吊装违章作业机械伤害物体打击1、吊装时应把吊物捆绑牢固;2、信号工及吊装司机必须持证上岗,密切配合,严格遵守“十不吊”规定;3、被吊物严禁从人上方通过,人员严禁在被吊物下方停留;4、经常检查吊索具,并且保持安全有效;5、遇6级以上强风、大雨、大雾等天气严禁吊物;6、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
1 6 7 42 √6 进场安全教育未严格按规定内容教育多种伤害所有进场施工人员必须按规定的内容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并经考试合格。
3 6 3 54 √专业资料学习参考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表单位:广西五建审批人:填表人: 2016年4月21日 NO:2序号活动/工序/部位作业项目危险源形成原因可能导致的事故应采取的控制措施LEC值法重大危险备注L值E值C值D值是否7施工准备特殊工艺人员培训作业人员培训效果不好多种伤害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有技术教育培训发证资质的单位培训、考试,成绩合格,持证上岗。
水电站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AQBZ/NTYB JL-2013-2013 编号:部门:调查评价人员: 日期:序号作业活动/设备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风险等级现有控制措施L E C D1 大坝渗漏坍塌 3 1 40 120 显著危险加强巡检,发现立即上报公司处理毁损淹溺、坍塌 1 1 40 40 一般危险加强巡检,发现立即上报公司处理2 前池渗漏坍塌 3 1 40 120 显著危险加强巡检,发现立即上报公司处理毁损淹溺、坍塌 1 1 40 40 一般危险加强巡检,发现立即上报公司处理3 渠道渗漏坍塌 3 1 40 120 显著危险加强巡检,发现立即上报公司处理毁损淹溺、坍塌 1 1 40 40 一般危险加强巡检,发现立即上报公司处理4 消防水池渗漏坍塌 1 2 15 30 一般危险加强巡检,发现立即上报公司处理毁损淹溺、坍塌 1 6 1 6 稍有危险加强巡检,发现立即上报公司处理5引水压力管道管壁裂缝、安装不稳淹溺、坍塌 3 1 3 90 显著危险加强巡检,发现立即上报公司更换6厂房(开关室、升压站)室内电器、短路、破损触电、火灾、爆炸 3 6 15 270 高度危险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持证上岗,加强巡检,发现立即更换,工作时有人监护管道、阀门渗漏淹溺、坍塌 1 6 15 90 显著危险加强巡检,发现立即更换照明不足、湿度过大、高温、噪声职业病 3 6 3 54 一般危险增加照明和通风7 水能发电机短路、线路老化、破损触电、火灾、爆炸 3 6 15 270 高度危险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持证上岗,加强巡检,发现立即更换,工作时有人监护设备防护不到位机械伤害 3 6 3 54 一般危险更换或修理防护罩噪声、振动职业病 3 6 3 54 一般危险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8 变压器短路、线路老化、触电、火灾 3 6 15 270 高度危险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严格按操作破损规程作业,持证上岗,加强巡检,发现立即更换,工作时有人监护变压器油火灾、爆炸 1 6 15 90 显著危险加强巡检,防止滴漏,按规定补充或更换噪声、振动职业病 3 6 3 54 一般危险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9 输配电线路短路、线路老化、破损触电、火灾 3 2 15 90 显著危险加强巡检,发现就更换导线或采取相应各整改措施高处作业高处坠落物体打击3 2 15 90 显著危险按规程操作,做好高处作业事故预防措施10 其它电器短路、线路老化、破损触电、火灾 3 6 15 270 高度危险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持证上岗,加强巡检,发现立即更换,工作时有人监护11 其它触电雷击触电 1 1 15 15 稍有危险按照规定做好防雷检测12 水利工程各防护措施不到位坠落、淹溺 3 2 7 42 一般危险加强对防护措施的检查,防护措施闸门、拦河坝顶、尾水渠、楼梯等到位13 违章作业不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触电、物体打击、高处坠落3 2 15 90 显著危险穿戴好劳保用品不按安全操作规程作业触电、物体打击、高处坠落3 2 15 90 显著危险按规程操作不持证上岗其它伤害 3 2 15 90 显著危险执行规定和制度工作场所抽烟火灾 3 2 15 90 显著危险执行规定和制度14 工作场所违章指挥触电、物体打击、高处坠落、其它伤害3 2 15 90 显著危险执行规定和制度15 卫生防疫取暖触电、火灾 1 2 15 30 一般危险执行规定和制度疫情中毒窒息 1 1 40 40 一般危险执行规定和制度食堂中毒、火灾 1 1 40 40 一般危险执行规定和制度16 车辆使用车辆进出司机疲劳驾驶车辆伤害 1 2 15 30一般危险执行规定和制度17发电作业工房地面有积水摔伤0.5 6 1 3 稍有危险经常清扫积水18 行走时精力不集中摔伤0.5 6 1 3 稍有危险精力集中19屋顶灯具、吊扇和墙壁悬挂物安装松动物体打击 3 6 7 126 显著危险定期检查、及时维修20 桌椅陈旧失修摔伤0.5 6 1 3 稍有危险定期检查,及时更换。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表批准人:年月日审核人:年月日编制人:年月日编制单位: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说明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半定量评价方法。
它是用与系统风险率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大小的,这三种因素是: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但是,要取得这三种因素的科学准确的数据,却是相当繁琐的过程。
为了简化评价过程,可采取半定量计值法,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来评价危险性大小。
即D:= L E CD值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
(1)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当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的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的事件的概率为1。
然而,在作系统安全考虑时,绝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将“发生事故可能性极小”的分数定为0.1,而必然要发生的事件的分数定为10,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指定了若干个中间值,如表所示。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 6 3 1 0.5 0.2 0. 1 完全可以预料相当可能可能,但不经常可能性小,完全意外很不可能,可以设想极不可能实际不可能(2)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则危险性越大。
规定连续暴露在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而非常罕见地出现在危险环境中为0.5。
同样,将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中间值,如表所示。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分数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10 6 3 2 1 0.5连续暴露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每月一次暴露每年几次暴露非常罕见地暴露(3)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XX水电站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审定:审查:审核:校核:编写:2021-2-18XX水电站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一、工程简介1、工程概况XX水电站位于福建省建瓯市松溪流域中段,瓯政公路旁,东南邻顺阳乡6公里,西北毗建阳水吉镇,东北邻东游镇8公里接,西南邻东峰镇12公里,距建瓯市城关36公里处,大坝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8°34′,北纬27°07′,坝址以上流域面积4190km2,主河道长73.6km,平均坡降为1.13‰,水库正常蓄水位为99.20m,水库100年一遇校核洪水位为108.27m,总库容为993.8万m3,经过水库大坝安全评价为二类坝,是一座单一发电的小(1)型水库,XX水库工程为Ⅳ等工程,大坝、进水口等主要建筑物按4级建筑物设计,次要建筑物按5级建筑物设计,临时建筑物按5级建筑物设计,水库枢纽工程主要包括拦河坝、筏道、冲沙管、前池、厂房、35kV升压开关站等建筑物,水库库区以较宽的山谷为主,河谷两岸山体陡峭,山体上部为坡残积粘性土、全-强分化层为主,局部位置弱分化基岩裸露,植被发育;中下部弱分化基岩裸露,库岸以岩质边坡为主,库区河流坡降较小,水流较缓。
2、工程运行管理概况电站为径流坝后式电站,始建于1976年10月,1979年12月首台机组发电,于1981年五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总装机容量为4000千瓦,年利用小时数为4318小时,年设计发电量1729万千瓦时。
2014年11月电站进行增效扩容改造,改造后装机容量5×1150千瓦,使电站装机容量达5750千瓦,于2015年8月14日5台机正式投入运行,电能通过一条8.68公里东马输线线路接至110KV东游变电站,另一条为28.6公里XX线线路送至建瓯市城关35千伏水南变电站作为备用联网线路,顺阳乡35KV线路经电站35KV升压站T接后一同并入建瓯市市电网运行。
根据<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经2016年7月18日大坝注册登记,大坝为小(1)型砌石拱坝,注册登记号:35078340017-A4,大坝安全类别:二类坝,有效期十年。
第 1 页共30 页《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编制说明:1、各项目经理部、各职能部门根据《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要求,按分部分项工程进行了危险源识别评价,填写了《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2、安监办对上报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进行分析、汇总、评价、建立了工程局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3、安监办在危险源与风险的评价时考虑到过到、现在、将来三种时和正常、异常、紧急情况三种状态;4、安监办对危险源与风险的评价依据:D〈20,为Ⅰ级,属稍有风险可以接受;20≤D〈70,为Ⅱ级,属一般风险需要注意;D≥70,为Ⅲ级,属于显著风险,需要整改。
凡D值超过70以上者,均列为重要危险源;当D值超过160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当D值大于320时,应停止生产和施工作业,直至采取措施使风险降低后方可重新作业。
要求各二级单位、施工局、项目部和局机关各处(室)结合工程局的《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建立本单位的《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第 2 页共30 页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第 5 页共30 页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第7 页共30 页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第8 页共30 页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第9 页共30 页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第11 页共30 页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第12 页共30 页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第13 页共30 页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第14 页共30 页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填表人:*** 填表日期:2010年6月28日第30 页共30 页。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导则1 总则1.1 为科学辨识与评价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及其风险等级,有效防范施工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安委办[2016]3号)和《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等,制定本导则。
1.2 本导则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风险评价。
1.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以下简称危险源)是指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亡、健康损害、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以下简称重大危险源)是指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能导致人员死亡、健康严重损害、财产严重损失、环境严重破坏,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重大危险源包含《安全生产法》定义的危险物品重大危险源。
工程区域内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及运输,其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参照国家和行业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1.4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应严格执行国家和水利行业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本导则。
1.5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和勘测、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以下一并简称为各单位)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管控的主体。
各单位应结合本工程实际,根据工程施工现场情况和管理特点,全面开展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严格落实相关管理责任和管控措施,有效防范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
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本导则对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进行指导、监督与检查。
1.6 危险源的辨识与风险等级评价按阶段划分为工程开工前和施工期两个阶段。
1.7 开工前,项目法人应组织其他参建单位研究制定危险源辨识与风险管理制度,明确监理、施工、设计等单位的职责、辨识范围、流程、方法等;施工单位应按要求组织开展本标段危险源辨识及风险等级评价工作,并将成果及时报送项目法人和监理单位;项目法人应开展本工程危险源辨识和风险等级评价,编制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主要内容及要求详见附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