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环境与调控营养液的配置与调节
- 格式:docx
- 大小:26.63 KB
- 文档页数:4
瓜果蔬菜种植中的营养液配置方法瓜果蔬菜种植中的营养液配置方法是现代种植业中一个重要的技术环节。
科学合理地配置营养液,可以有效提高作物的产量与质量,同时也能减少对土壤的侵蚀以及农药的使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瓜果蔬菜种植中的营养液配置方法,希望能给农民朋友们提供一些参考。
一、营养需求的了解在进行营养液配置之前,首先要了解不同瓜果蔬菜对养分的需求情况。
一般来说,瓜果蔬菜对氮、磷、钾的需求较大,此外还包括一些微量元素,如铁、锌、锰等。
了解这些需求,可以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发育阶段,合理配置相应的养分。
二、营养液配置原则1.选用优质肥料:营养液的成分主要来自于肥料。
优质的肥料能提供更全面的养分,同时避免了污染和病虫害的风险。
因此,在营养液配制的过程中,应选择质量可靠的肥料。
2.合理调整氮磷钾比例:不同瓜果蔬菜对氮、磷、钾的需求量不同。
一般来说,生长期的作物对氮的需求较大,而结果期的作物对磷钾的需求较大。
根据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可以适当调整氮磷钾的比例,以满足作物的需求。
3.注意微量元素的供给:微量元素是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尽管供应量较少,但不可忽视。
常见的微量元素有铁、锌、锰、铜等,可以通过添加微量元素肥料来满足作物对微量元素的需求。
4.控制营养液的浓度:营养液的浓度应根据作物的需求来进行调整。
营养液浓度过高可能会导致根系烧伤,进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营养液浓度过低可能会导致作物出现养分缺乏的情况。
因此,要根据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以及环境条件来控制营养液的浓度。
5.注意酸碱调节:营养液的pH值对作物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瓜果蔬菜对pH值的要求在5.5-6.5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会影响作物的养分吸收能力,甚至引起一些病虫害。
因此,在营养液配置过程中,要注意适当调节酸碱度,使其适应作物的生长需求。
三、常用的营养液配置方法1.全营养液配置法:全营养液配置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各类瓜果蔬菜的种植。
简述营养液配置的操作规程
《营养液配置操作规程》
一、概述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营养液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来源,营养液配置的精确性和科学性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操作流程
1. 准备原料:根据所栽种植物的需求,准备好适合的基础营养液,配制好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溶液。
2. 备料准备:准备好容器和搅拌器等所需的器材。
3. 计量配方:严格按照植物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比例计量原料,并将其分别置于相应的容器中。
4. 混合搅拌:将相应比例的各种营养元素溶液倒入一个大容器中,搅拌均匀至成为目标浓度的营养液。
5. 调节pH值:使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营养液的pH值,如
有必要可使用盐酸或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理想范围。
6. 过滤灭菌:使用滤纸或者高温高压消毒法对营养液进行过滤灭菌处理。
7. 装瓶保存:将处理好的营养液倒入干净的容器中,并密封保存在阴凉通风处。
三、注意事项
1. 配制营养液时,应严格按照各种元素的需求比例进行配比。
2. 在混合搅拌时要充分均匀,确保各种营养元素在营养液中的均匀分布。
3. 配制营养液时,应尽量使用纯净水和优质的原料,避免使用
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水和原料。
4. 在操作过程中,需佩戴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化学药品或产生有害气体。
四、总结
本操作规程是为了保证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并达到最佳生长状态而制定的。
在营养液配置过程中,操作人员务必要细心、认真,确保配制好的营养液符合植物的营养需求,并在使用过程中可有效提高植物的产量和质量。
营养液的配制与管理营养液是将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各种营养元素的化合物(含少量提高某些营养元素有效性的辅助材料)按适宜的比例溶解于水中配制而成的溶液。
无论是何种无土栽培形式,都是主要通过营养液为植物提供养分和水分。
无土栽培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营养液配方和浓度是否合适、营养液管理是否能满足植物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可以说营养液的配制与管理是无土栽培的基础和关键的核心技术。
不同的气候条件、作物种类、品种、水质、栽培方式、栽培时期等都对营养液的配制与使用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只有深入了解营养液的组成和变化规律及其调控技术,才能真正掌握无土栽培的精髓;只有正确、灵活地配制和使用营养液,才能保证获得高产、优质、快速的无土栽培效果,无土栽培才能取得成功。
第一节营养液的原料及其要求在无土栽培中用于配制营养液的原料是水和含有营养元素的各种盐类化合物及辅助物质。
经典或被认为合适的营养液配方须结合当地水质、气候条件及所栽培的作物品种,对营养液中的营养物质种类、用量和比例作适当调整,才能最大程度发挥营养液的使用效果。
因此,只有对营养液的组成成分及要求有清楚的了解,才能配成符合要求的营养液。
一、营养液对水源、水质的要求(-)水源要求配制营养液的用水十分重要。
在研究营养液新配方及营养元素缺乏症等试验水培时,要使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无土生产上一般使用井水和自来水。
河水、泉水、湖水、雨水也可用于营养液配制。
但无论采用何种水源,使用前都要经过分析化验以确定水质是否适宜。
必要时可经过处理,使之达到符合卫生规范的饮用水的程度。
流经农田的水、未经净化的海水和工业污水均不可用作水源。
雨水含盐量低,用于无土栽培较理想,但常含有铜和锌等微量元素,故配制营养液时可不加或少加。
使用雨水时要考虑到当地的空气污染程度,如污染严重则不能使用。
雨水的收集可靠温室屋面上的降水面积,如月降雨量达到100mm 以上,则水培用水可以自给。
由于降雨过程中会将空气中或附着在温室表面的尘埃和其它物质带入水中,因此要将收集到的雨水澄清、过滤,必要时可加入沉淀剂或其它消毒剂进行处理,而后遮光保存,以免滋生藻类。
营养液配方的调整营养液是一种通过供给植物所需要的营养元素来促进其生长和发育的溶液。
在农业生产中,采用营养液栽培方式,可以提高植物的产量和质量,并且减少土地的使用。
然而,营养液的配方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当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或者植物需求变化时,我们需要对营养液配方进行调整,以满足植物的需求。
一、调整营养液的浓度调整营养液的浓度是一种常见的调整方法。
植物对于不同生长阶段和环境条件需要的营养元素有所不同。
在生长旺盛的阶段,营养液的浓度可以适当增加,以满足植物的需求;而在生长缓慢或者休眠期间,营养液的浓度可以适当降低,以减少过量的营养元素对植物的负面影响。
二、调整营养液的pH值营养液的pH值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养分吸收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植物对pH值的要求也不同。
当营养液的pH值偏离植物所需的范围时,植物的养分吸收能力会受到限制,从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因此,在调整营养液配方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调整营养液的pH值,使其与植物所需的pH值相匹配。
三、调整营养液中的营养元素比例营养液中的营养元素比例也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不同的植物对不同营养元素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当植物特定元素的需求增加或减少时,我们需要相应地调整营养液中的营养元素比例,以满足植物的需求。
比如,当植物需要更多的氮元素时,我们可以增加氮素的浓度,或者减少其他元素的浓度。
在调整营养液配方时,我们需要仔细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和营养反应,选择合适的调整策略,并且进行适当的试验和监测。
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植物自身的特性和环境条件的影响,以便做出更准确的调整。
总结起来,营养液配方的调整是为了满足植物的需求,促进其生长和发育。
通过调整营养液的浓度、pH值以及营养元素比例,我们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适宜环境,从而实现高产高质的农业生产。
只有在科学合理的配方调整下,我们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营养液栽培的优势,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好的效益。
营养液的配制方法和步骤
1、首先要准备的原料为:大量元素、硝酸钾3克、硝酸钙5克、硫酸镁3克、磷酸铵2克、硫酸钾1克磷酸二氢钾1克。
微量元素:(应用化学试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00毫克;硫酸亚铁75毫克硼酸30毫克;硫酸锰20毫克;硫酸贺镇锌5毫克;硫酸铜1毫克;铝酸铵2毫克、自来水:5000毫升(5公斤)、配液瓶、搅拌棒。
2、具体步骤: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分别配成溶液,然后混合起来倒入配液瓶,匀谨祥速搅拌液体。
加入自来水,按照上面原料中的配比5000毫升的自来水加入配液瓶中搅拌是液体充分混合并等待其颜色淡化后停止。
将配好后的营养液一部分倒入需要使用的禅晌粗无土栽培容器中,剩余的封口保留好以备下次无土栽培植物换水时用。
3、注意事项:可将微量元素扩大100倍称重化成溶液,然后提取其中1%溶液,即所需之量。
营养液常用的配制方法有营养液是指一种提供植物或者动物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的溶液。
根据不同的植物种类和生长阶段的需求,营养液中的成分会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营养液配制方法。
1. 基础配方:基础配方是指营养液中最基本的成分,包括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
常用的基础配方有两种:全氮配方和普通配方。
全氮配方:全氮配方是指营养液中氮元素的含量占总营养元素的比例较高。
全氮配方适用于绿叶作物的生长,比如蔬菜、叶菜等。
全氮配方的配制方法是:氮:磷:钾=4:1:2。
普通配方:普通配方适用于多种植物的生长,如花卉、水果等。
普通配方的配制方法是:氮:磷:钾=3:1:2。
2. 微量元素配方:除了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外,植物生长还需要一些微量元素,如铁、锌、锰等。
微量元素配方的配制方法是:按照植物对不同微量元素的需求,将其加入到基础配方中。
3. 酸碱调节:营养液的pH值对植物的吸收和利用营养元素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酸性营养液(pH<6)适用于酸性土壤中的植物,碱性营养液(pH>7)适用于碱性土壤中的植物。
中性营养液(pH=6-7)适用于大多数植物。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使用乙酸、硝酸、磷酸等调节营养液的pH值。
4. 应季调节:不同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元素的需求不同。
一般来说,种子发芽期和幼苗期对氮、磷和钾的需求较高,花芽分化期和花开放期对磷、钾和微量元素的需求较高,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对钾和微量元素的需求较高。
根据不同的成长阶段,可以调整营养液中各个营养元素的含量。
5. 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种能够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化合物。
在营养液中加入适量的生长调节剂能够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激素类(如生根粉、促花素等)和生物调节剂(如硅酸钠、硼酸等)。
总结:以上是一些常用的营养液配制方法,根据不同的植物需求和生长阶段的要求,可以适当调整营养液中各个营养元素的含量。
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利用酸碱调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来优化营养液的配方,以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和发育。
土壤环境与调控〔花卉园艺工---中级〕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级土粒混合的比例,或各粒级在土壤质量中所占的百分数。
粘土类:土粒间隙小,通透性差,排水不良,但积水性强,含矿物元素较丰富,保肥性好;有机质含量较稳定;春季升温缓慢,土温变化平稳,昼夜温差较小,称为“冷性土〞。
一般粘土地如不改造,不合适精耕细作的园艺业,但高大的树木可以生长。
沙土类:土粒间隙大,通透性强,排水优良,但保水保肥差,土壤中有机质少,且易分解淋失;土温易升易降,昼夜温差大,称为“热性土〞。
在有肥水确保的条件下,适宜栽培要求土壤通气透水性好的树木和花卉。
壤土类:具有粘土、沙土的优点,通透性适中,保水保肥性好,有机质含量与温度状况均较稳定。
花圃最适宜。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养分的重要来源,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释放植物生长需要的各种养分。
是土壤肥力的中心,是评定土壤肥瘦、好坏的重要指标。
分为:非腐殖质:包括新鲜有机物和半分解有机物;腐殖质:是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后再合成的一类高分子含氮有机化合物。
约占85%--90%。
转化过程:1、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把复杂的有机质分解成简单的物质,最后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矿质养分等;2、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有机质经分解再合成,生成更复杂的特别有机质。
两个过程同时进行,互相矛盾,一个激烈,另一个微弱。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1、供给植物养分,并提升其有效性。
〔在有机质分解中产生的有机酸,可增加某些矿物质的溶解度,从而提升其有效性。
〕2、促进团粒结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质。
〔有机质能降低粘性,改善通透性,改善耕性;能降低土壤的沙性和松散性。
〕3、提升土壤的保水保肥性和缓冲性。
〔腐殖质有很强的吸水力,同时腐殖质是一种胶体,能吸附养分开子,避免某些养分的流失,还能缓冲施入化肥后可能的酸碱性激烈变化。
〕4、腐殖质可刺激植物生长,对提升植物产量有一定作用。
土壤孔隙度:土壤孔隙体积占土壤总体积的百分数。
毛管孔隙〔小孔隙〕:具有毛管作用,可坚持水分;通气孔隙〔大孔隙〕:空气流通的渠道。
营养液的配制方法
营养液的配制方法是根据植物的营养需求和生长阶段来确定配比和浓度的。
下面是一般的营养液配制方法:
1. 确定营养液类型:根据植物类型和生长阶段,选择适合的营养液配方,如全面营养液、花果蔬菜专用营养液等。
2. 配置主要元素:营养液的主要元素包括氮(N)、磷(P)、钾(K) 和微量元素。
根据植物需求和配方比例,将相应的化肥溶解在水中,确保均匀混合。
3. 确定浓度:根据植物的生长阶段和需要,确定营养液的浓度。
通常,营养液浓度较低适合种子发芽和幼苗培育,而浓度较高适合长势旺盛的植物。
4. 调整pH 值:用盐酸或碱溶液调节营养液的pH 值,使其适合植物的生长需求。
一般来说,植物对pH 值有一定的要求,通常维持在
5.5-
6.5 的范围较为适宜。
5. 过滤和储存:配制好的营养液可通过滤网去除杂质和颗粒物,确保溶液的纯净。
储存的时候,可以将营养液装在干净的容器中,避免阳光直射,密封保存。
请注意,在配制营养液时一定要按照植物的实际需要进行调配,不同植物对营养需求有所不同,要遵循科学的配方和浓度。
此外,还应定期检测和调整营养液的
成分和浓度,以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
营养液的配制技术进行无土栽培作物时, 要在选定营养液配方的基础上, 正确地配制营养液。
一种均衡的营养液配方, 都存在着互相之间可能产生沉淀的盐类, 只有采纳正确的方法来配制营养液, 才可确保营养液中的各种营养元素能有效地供给作物生长所需, 才可取得栽培的高产优质。
而不正确的配制方法, 一方面可能会使某些营养元素失效;另一方面可能会影响到营养液中的元素平衡, 严重时会伤害作物根系, 甚至造成作物死亡。
因此, 要掌握正确的营养液配制方法, 这是无土栽培作物的最起码的要求。
一、营养液配制的原则营养液配制的原则是确保在配制和使用营养液时不会产生难溶性化合物的沉淀。
因为每一种营养液配方中都有互相之间会产生难溶性物质的盐类, 例如, 任何的均衡营养液平衡中都含有可能产生沉淀的Ca2+、Fe2+、Mn2+、Mg2+等阳离子和SO42-、H2PO4-等阴离子, 当这些离子在浓度较高时会互相作用而产生化学沉淀而形成难溶性物质。
但如果选用的是均衡的营养液配方且遵循正确的配制方法, 最终配制出来的工作营养液是不会有难溶性物质沉淀的。
要做到这一点, 就必需充分了解营养液配方中各种化合物的性质及互相之间产生的化学反应过程, 在配制过程中运用难溶性物质溶度积法则, 以确保不会产生沉淀。
二、营养液的配制技术(一)原料及水中的纯度计算由于配制营养液的原料大多使用工业原料或农用肥料, 常含有吸湿水和其它杂质, 纯度较低, 因此, 在配制时要按实际含量来计算。
例如, 营养液配方中硝酸钾用量为, 而原料硝酸钾的含量为95%, 通过计算得到实际原料硝酸钾的用量应为。
微量元素化合物常用纯度较高的试剂, 而且实际用量较少, 可直接称量。
在软水地区, 水中的化合物含量较低, 只要是符合前述的水质要求, 可直接使用。
而在硬水地区, 由于水中所含的Ca2+、Mg2+等离子较多, 因此在使用前要分析水中元素的含量, 以便在配制营养液时按照配方中的用量计算实际用量时扣除水中所含的元素含量。
植物营养液的配制与应用一、本文概述植物营养液是一种为植物提供全面、均衡营养的溶液,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植物营养液的配制与应用,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如何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求,科学合理地配制植物营养液,并有效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从而提高植物的生长效率、产量和品质。
文章将首先介绍植物营养液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接着详细阐述植物营养液的配制方法,包括营养液的配方设计、原料选择与处理、混合与调整等步骤。
文章还将探讨植物营养液的应用技术,包括营养液的供给方式、浓度控制、pH值调整等,并分享一些成功的实践案例。
文章将总结植物营养液配制与应用的关键要点,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对植物营养液的配制与应用有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为农业生产中的实际操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植物营养液的基本原理植物营养液是一种含有必需营养元素的溶液,旨在模仿自然土壤环境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养分。
其基本原理主要基于植物营养学和溶液化学,通过科学配比的无机盐类,满足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
植物营养液的配制要遵循植物营养学的基本原理,即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包括氮、磷、钾等大量元素,以及钙、镁、硫等中量元素,还有铁、锰、锌、铜、硼、钼等微量元素。
这些元素在植物体内发挥着各自的生理作用,如构成植物体结构、参与光合作用、调节植物生理过程等。
因此,在配制植物营养液时,需要按照植物的需求比例,精确计算各种营养元素的用量。
植物营养液的配制还要考虑溶液化学的原理。
不同的营养元素在溶液中可能发生化学反应,如沉淀、络合等,这些反应会影响营养元素的可用性和植物对其的吸收。
因此,在配制植物营养液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盐类,调整溶液的pH值,以防止不良的化学反应发生,确保营养元素的有效性。
植物营养液的应用需要遵循科学的管理原则。
包括定期更换营养液、调整营养液的浓度和pH值、根据植物的生长阶段和需求调整营养液的配方等。
还需要注意营养液的供应方式,如滴灌、喷灌等,以确保营养液能够均匀、有效地供应给植物。
土壤环境与调控(花卉园艺工---中级)营养液的配置与调节1、营养液配置的原则和要求①、配方养分齐全(各元素之间应根据植物种类和栽培条件进行合理组配。
)②、化肥以化学态为主(要求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并能为植物有效吸收利用,一些植物不能吸收利用的农家有机肥,不宜作为营养液配液,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肥源的种类。
)③、正确组配营养液(均匀分布,不发生沉淀。
)④、水源不含有害物质。
2、储液池(罐)中的营养液配置方法①、仔细阅读肥料或化学品说明书,注意分子式、纯度等指示,有些化合物具有吸湿性,如已吸潮,使用前需测定含水量。
②、计算肥料用量,核对计算的配方用量。
③、准确称取各种化肥或化学试剂,分别放置在干燥的容器中,以免损失。
④、向储液池(罐)中注入占最终体积40%--60%的水。
⑤、将各种化肥分别溶解。
凡不与钙作用产生沉淀的盐溶于一起;凡不与磷酸盐形成沉淀的盐溶于一起;微量元素肥料单独溶解。
溶解后缓缓倒入储液池(罐)中,并迅速搅动,使之混合均匀,加水到规定的体积并充分搅拌混匀。
⑥、调节ph值:用硫酸、磷酸、氢氧化钾等进行调节。
3、营养液调节管理①、由于营养液的循环使用和水分蒸发,营养液的浓度逐渐增加,所以需要补充水分和测定其EC值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
②、由于植物的吸收,营养液中出现过多的微量元素,或某种大量元素过分缺乏,或元素比例失调,可定期对营养液进行检查、调整,使营养液中各种离子均衡、全面。
③、定期检查ph值,及时调整到所需的范围。
④、营养液在保存和使用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阳光直射,以免铁在溶液中产生沉淀,植物不能利用,另外,营养液温度过高容易引起病害和根系腐烂现象。
土壤类型与改良1、园林土壤类型1)、填充土;2)、农田土;3)、自然土壤2、盐碱地的改良①、增施有机肥,提高有机质含量,有机酸可中和碱性,减少一些有害盐类的危害,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
②、种绿肥植物,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营养液的配制旁白S:营养液是无土栽培的核心,必须认真地了解和掌握,才能真正掌握无土栽培技术。
镜头一:水。
用大烧杯装一大杯蒸馏水。
旁白S:配制营养液的用水来源:在研究营养液配方及某种营养元素的缺乏症等实验水培时,需要使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在大生产中可使用雨水、井水和自来水。
对水质的要求:①硬度 用作营养液的水,硬度不能太高,一般以不超过10º为宜。
②酸碱度 pH6.5~8.5。
③重金属含量少,无污染。
④余氯,自来水进入栽培槽之后应放置半天,以使余氯散逸后才好定植。
镜头二:肥料。
拍照无土栽培用到的瓶装化学试剂旁白S:(介绍配制营养液所用到的化学试剂和农业肥料)一般研究型无土栽培采用化学试剂。
而生产型无土栽培,除了微量元素用化学纯试剂或医药用品外,大量元素的供给多采用农业用品,以降低成本。
镜头三:称量。
用电子天平称量配置浓缩贮备液所需化学试剂旁白S:营养液配制过程一般分为浓缩贮备液(母液)的配制和工作营养液(栽培营养液)的配制两个步骤。
现在世界上已发表了无数的营养液配方,广泛使用配方:霍格兰配方、日本园试通用营养液配方、日本山崎营养液配方等。
现根据园试配方要求和配制母液数量及浓缩倍数计算母液中各化合物的用量。
(注实训以配制1000ml母液计算各化合物的用量)镜头四:溶解、定容。
使用容器加入水溶解(A液)化合物过程,并定容。
旁白S:A母液:以钙盐为中心,凡不与钙作用而产生沉淀的盐都可溶在一起,可包括硝酸钙和硝酸钾,浓缩 100~200倍。
前一种溶解后再加入下一种镜头五:溶解、定容。
使用容器加入水溶解(B液)化合物过程,并定容。
旁白S:B母液:以磷酸盐为中心,凡不会与磷酸根形成沉淀的盐都可溶在一起,可包括磷酸二氢铵和硫酸镁,浓缩100~200倍。
镜头六:溶解、定容。
使用容器加入水溶解(C液)化合物过程,并定容。
旁白S:C母液:是由铁和微量元素合在一起配制而成的,因其用量小,可以配成浓缩倍数很高的母液,一般为1000倍浓缩液。
土壤环境与调控营养液的配置与调节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土壤环境与调控
(花卉园艺工---中级)
营养液的配置与调节
1、营养液配置的原则和要求
①、配方养分齐全(各元素之间应根据植物种类和栽培条件进行合理组配。
)
②、化肥以化学态为主(要求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并能为植物有效吸收利用,一些植物不能吸收利用的农家有机肥,不宜作为营养液配液,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肥源的种类。
)
③、正确组配营养液(均匀分布,不发生沉淀。
)
④、水源不含有害物质。
2、储液池(罐)中的营养液配置方法
①、仔细阅读肥料或化学品说明书,注意分子式、纯度等指示,有些化合物具有吸湿性,如已吸潮,使用前需测定含水量。
②、计算肥料用量,核对计算的配方用量。
③、准确称取各种化肥或化学试剂,分别放置在干燥的容器中,以免损失。
④、向储液池(罐)中注入占最终体积40%--60%的水。
⑤、将各种化肥分别溶解。
凡不与钙作用产生沉淀的盐溶于一起;凡不与磷酸盐形成沉淀的盐溶于一起;微量元素肥料单独溶解。
溶解后缓缓倒入储液池(罐)中,并迅速搅动,使之混合均匀,加水到规定的体积并充分搅拌混匀。
⑥、调节ph值:用硫酸、磷酸、氢氧化钾等进行调节。
3、营养液调节管理
①、由于营养液的循环使用和水分蒸发,营养液的浓度逐渐增加,所以需要补充水分和测定其EC值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
②、由于植物的吸收,营养液中出现过多的微量元素,或某种大量元素过分缺乏,或元素比例失调,可定期对营养液进行检查、调整,使营养液中各种离子均衡、全面。
③、定期检查ph值,及时调整到所需的范围。
④、营养液在保存和使用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阳光直射,以免铁在溶液中产生沉淀,植物不能利用,另外,营养液温度过高容易引起病害和根系腐烂现象。
土壤类型与改良
1、园林土壤类型
1)、填充土;2)、农田土;3)、自然土壤
2、盐碱地的改良
①、增施有机肥,提高有机质含量,有机酸可中和碱性,减少一些有害盐类的危害,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
②、种绿肥植物,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③、适时合理地灌溉。
适时灌水,并有良好的排渠,可使土壤含盐量降低。
3、黏重土壤的改良
①、增施有机肥,提高有机质含量。
②、掺施沙土,城郊可施过筛后的炉灰、垃圾等。
③、减少机械与人力耕作次数,减少犁地层的厚度和硬度。
4、保护地土壤酸化
硝态氮肥在露地被根吸收和溶于水中而流失,但在设施栽培下,虽然被吸收一部分,其余的全部残留在土壤中,因不受雨水冲刷而聚积起来,特别是每年连续进行大棚栽培累积的硝酸就更为严重,使土壤逐渐变成强酸性。
对容易酸化的土壤,应该用无硫酸根肥料,在使用硫酸根肥料和氯化物肥料施可和石灰联合使用。
5、保护地土壤盐渍化
设施的避雨作用,土壤缺乏雨水淋洗,施用的肥料大部分残留在土壤中;土壤水分终年处于由地下向地表移动的过程,从中带来大量盐基离子聚积于地表。
常年聚积是土壤浓度过高,损伤植物根部和妨碍根部对养分的吸收。
灌溉2—3次,可把盐分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