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临床护理路径()
- 格式:doc
- 大小:1.71 MB
- 文档页数:128
为规范医护人员执业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一、临床护理路径定义与内容临床护理路径(CNP)是病人在住院期间的护理模式,是针对特定的病人群体,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接诊时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教育、出院计划等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制成一个日程计划表,对何时该做哪项检查、治疗与护理,病情达到何种程度,何时可出院等目标进行详细的描述说明与记录。
护理工作不再是盲目机械地执行医嘱或等医生指示后才为病人实施治疗护理,而是有计划、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工作。
病人亦了解自己的护理计划目标,主动参与护理过程,增强病人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达到最佳护理效果,护患双方相互促进,形成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工作模式。
二、总体目标护理工作不再是盲目机械地执行医嘱或等医生指示后才为病人实施治疗护理,而是有计划、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工作。
病人亦了解自己的护理计划目标,主动参与护理过程,增强病人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达到最佳护理效果,护患双方相互促进,形成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工作模式。
三、指导思想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工作,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四、临床路径实施(一)成立组织,明确职责1.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组长:张爱萍副组长:贾改霞刘叶张燕成员:郝乐李敏王耀霞韩燕王丽英刘茹赵婷2.科室必须成立实施小组,所有成员对临床路径知识与相关内容进行认真学习,并在各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对科室病种临床路径标准进行修订,有计划地组织科室医护培训、实施临床路径管理。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桡骨下端骨折的患者。
一、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TCD编码:BGG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桡骨下端骨折(ICD-10编码:)。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疾病分期(1)早期:伤后2周以内。
(2)中期:伤后2周~4周。
(3)晚期:伤后4周以上。
3.分型(1)无移位型(2)伸直型(3)屈曲型(4)半脱位型(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桡骨远端骨折(TCD编码:BGG000)和桡骨下端骨折(ICD-10编码:)的患者。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闭合桡骨远端骨折,有闭合复位外固定适应证。
3.除外以下情况:(1)桡骨远端骨折无移位者;(2)并发血管神经损伤者;(3)局部肿胀严重者;(4)患处严重皮肤疾病者;(5)合并其他无法耐受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的疾病(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癫痫)等。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2)尿常规(3)凝血功能(4)肝功能、肾功能(5)心电图(6)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7)骨折部位X线片检查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骨折部位CT、MRI,骨密度测定等。
(八)治疗方法1. 手法整复、外固定2. 药物治疗3. 康复治疗4. 并发症的防治5. 护理(九)出院标准1.病情稳定,局部肿痛好转,X线片复查达到功能复位标准,外固定稳定。
常见病临床护理路径第一章、内科临床路径第二章、外科临床路径第三章、骨科临床路径第四章、妇科临床路径第五章、儿科临床路径第六章、五官科临床路径第七章、急诊科临床路径第八章、针灸科临床路径一、内科部分支气管哮喘日期项目护理内容入院当天评估1、一般评估:神志,生命体征,皮肤等。
2、专科评估:呼吸频率,节律以及幅度,呼吸困难的类型,紫绀及出汗情况,咳嗽,咯痰情况,哮喘发作的诱发因素及发作时间。
治疗根据病情吸氧、雾化吸入、吸痰、床边监测血压、心率、血氧、呼吸的变化,建立静脉通道。
检查做相关检查,如肺功能、胸片、B超、抽血、痰标本。
药物按医嘱正确使用解痉、平喘、化痰、抗炎药物:氨茶碱类、激素类、沐舒坦类等,注意用药后的观察。
活动嘱患者卧床休息,床上解二便。
饮食1、根据中医辨证饮食2、禁止进食已知过敏或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如:虾、蟹、海鱼。
3、瞩多饮水。
护理1、备半卧位,根据情况准备气垫床,根据病情准备急救车、吸痰、监护仪等备用装置。
2、做好入院介绍,主管护士自我介绍。
3、制定相关的护理措施,如口腔护理,管道留置护理,皮肤、毛发、会阴、肛周护理措施。
4、视病情做好各项监测记录。
5、密切观察是否有哮喘发作的先兆症状:如胸闷、鼻咽痒、咳嗽、流涕、打喷嚏等。
6、观察并发症:如发生哮喘持续状态,沉默肺时,配合做好抢救工作。
7、翻身拍背,协助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8、病室避免放置花草、皮毛等,减少病人不良刺激。
9、根据病情留陪人,上床挡,确保安全。
健康宣教向病人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安全知识、服药知识等,教会患者正确使用扩张支气管气雾剂,各种检查注意事项。
第2天评估神志、生命体征、呼吸困难、咳嗽咯痰及病人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等情况。
,治疗按医嘱执行治疗。
检查继续完善检查。
药物密切观察各种药物作用和副作用,尤其是使用糖皮质激素、解痉平喘后症状缓解情况。
活动卧床休息,注意安全。
饮食同前护理1、基础护理、留置管道护理,皮肤、毛发、会阴、肛周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考试试题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临床护理路径的概念最早起源于()A 英国B 美国C 日本D 中国2、临床护理路径的主要特点不包括()A 综合性B 时效性C 变异少D 个性化3、以下哪项不是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依据()A 临床诊疗指南B 患者需求C 护理人员经验D 医院经济效益4、临床护理路径实施过程中,若出现变异,应首先()A 记录变异情况B 分析变异原因C 采取相应措施D 报告上级医生5、在临床护理路径中,患者的出院计划通常在()制定A 入院时B 住院期间C 出院前D 出院后6、以下哪项不是临床护理路径的优点()A 降低医疗成本B 增加医疗差错C 提高患者满意度D 规范护理行为7、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协作,不包括()A 医生B 护士C 药剂师D 收费员8、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路径中的角色不包括()A 决策者B 协调者C 教育者D 执行者9、对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进行评价,主要依据不包括()A 患者康复情况B 医疗费用C 护理人员工作强度D 患者满意度10、以下哪种情况需要对临床护理路径进行修订()A 政策变化B 新技术出现C 患者需求改变D 以上都是二、多选题(每题 5 分,共 30 分)1、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步骤包括()A 选择病种B 组建团队C 收集资料D 制定表单E 试行与修改2、临床护理路径表单的内容通常包括()A 护理评估B 护理措施C 饮食指导D 健康教育E 出院指导3、临床护理路径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有()A 定期检查B 随机抽查C 患者反馈D 同行评议E 变异分析4、以下哪些是临床护理路径变异的常见原因()A 患者病情变化B 医疗资源不足C 患者不配合D 护理操作失误E 医院管理问题5、临床护理路径在以下哪些方面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A 规范护理流程B 提高护理效率C 增强护理人员责任心D 促进护患沟通E 便于护理质量评估6、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工作,对医院管理的意义在于()A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B 提高医院竞争力C 便于成本核算D 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E 减少医疗纠纷三、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临床护理路径适用于所有疾病。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带状疱疹住院患者治疗的效果观察》篇一一、引言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常伴有疼痛、瘙痒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临床护理路径在带状疱疹患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带状疱疹住院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某医院收治的带状疱疹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100例患者。
2. 临床护理路径(1)制定护理路径:根据带状疱疹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包括入院评估、诊断、治疗、护理、康复等环节的临床护理路径。
(2)实施护理路径:按照制定的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包括疼痛管理、皮肤护理、心理护理等。
3. 观察指标(1)治疗效果:观察患者的疼痛、瘙痒等症状的改善情况。
(2)护理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3)住院时间及费用:统计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
三、结果1. 治疗效果经过临床护理路径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的疼痛、瘙痒等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
其中,疼痛缓解率为85%,瘙痒缓解率为78%。
2. 护理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患者对临床护理路径的满意度较高,其中非常满意的比例达到了70%,满意的比例为25%。
3. 住院时间及费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患者的住院时间较之前有所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减少了XX天;同时,医疗费用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平均医疗费用降低了XX%。
四、讨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带状疱疹住院患者治疗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首先,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路径,能够使患者得到更加全面、系统的治疗和护理,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
其次,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信任和满意。
此外,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还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院的服务效率和经济性。
然而,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确保制定的护理路径符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避免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
目录轻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路径一、轻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轻症急性胰腺炎(ICD-10:K85.001/K85.101/K85.201/K85.301/K85.801/K85.802/K85.90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消化病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临床表现:急性、持续性腹痛(偶无腹痛)。
2.实验室检查: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正常值上限3倍。
3.辅助检查:影像学提示胰腺有或无形态学改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消化病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内科治疗:(1)监护、禁食、胃肠减压;(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治疗;(3)药物治疗: 抑酸治疗、抑制胰腺分泌药物、胰酶抑制剂;无感染征象的患者不建议使用抗菌药物;必要时谨慎使用镇静和镇痛药物。
2.内镜治疗:对于胆源性胰腺炎,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采用内镜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85.001/K85.101/K85.201/K85.301/K85.801/K85.802/K85.901轻症急性胰腺炎疾病编码。
2.排除急性重症胰腺炎及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合并心、肺、肾等脏器功能损害,合并胰腺脓肿、胰腺囊肿等)。
3.排除其他急腹症:急性肠梗阻、消化性溃疡穿孔、胆石症和急性胆囊炎、肠系膜血管栓塞、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者。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2)肝肾功能、甘油三酯、电解质、血糖、血淀粉酶、脂肪酶、C-反应蛋白(CRP)、凝血功能;(3)血气分析;(4)心电图、腹部超声、腹部及胸部X线片。
常见病临床护理路径概要常见病临床护理路径是指根据已有的证据和指南,结合具体临床实践,制定的一条具体的、标准化的、规范化的、流程化的疾病处理方法。
其目的是为了优化医疗资源的利用,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减少病人住院时间和费用,并降低周围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下面是常见病临床护理路径的概要:1.前期准备阶段:在确定制定常见病临床护理路径之前,需要进行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包括收集与该疾病相关的临床指南、专家共识、研究论文等,对医院的临床实际进行调研,了解患者的疾病特点和常见问题,同时还需要组织专家会诊,对路径的设计进行讨论和修改,以确保路径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护理路径的制定阶段:在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可以开始制定具体的常见病临床护理路径。
这一阶段需要梳理病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入院评估、临床诊断、治疗方案选择、护理操作等,绘制流程图或类似文档,明确各个环节所需的时间和资源。
3.路径的实施阶段:在路径制定完成后,需要通过宣传、培训等方式推广并实施护理路径。
医护人员需要了解路径的内容和意义,并按照具体的步骤进行操作。
同时,为了确保路径的有效实施,还需要建立相关的质量控制和审核机制,监测和评估路径的执行情况,并对不符合路径要求的情况进行纠正和改进。
4.路径的评估阶段:在实施护理路径一段时间后,需要对路径的效果进行评估。
可以通过收集患者的临床数据,比较实施前后的指标差异,评估路径的效果和价值。
同时,还可以通过医护人员的调查问卷和反馈意见,了解路径实施的满意度和改进建议。
5.路径的修订和完善阶段:根据实施阶段的评估结果,需要及时对护理路径进行修订和完善。
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和医院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路径的内容和流程,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临床实践。
常见病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医院运营成本,对于医院和患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不断的修订和完善,可以进一步优化路径,提高实施效果,为综合医疗体系的建设做出贡献。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护理路径科别: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4天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护理路径科别: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4天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护理路径科别: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4天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护理路径科别: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4天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护理路径科别: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4天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护理路径科别: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4天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路径科别: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路径科别: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4天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路径科别: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4天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路径科别: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4天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路径科别: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4天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路径科别: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4天脑出血临床护理路径科别: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30天脑出血临床护理路径科别: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脑出血临床护理路径科别: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30天常见疾病临床护理路径脑出血临床护理路径科别: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30天常见疾病临床护理路径脑出血临床护理路径科别: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30天常见疾病临床护理路径脑出血临床护理路径科别: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30天常见疾病临床护理路径脑出血临床护理路径科别: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30天常见疾病临床护理路径脑出血临床护理路径科别: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30天常见疾病临床护理路径脑出血临床护理路径科别: 床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30天。
临床护理路径定义与内容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是指为疾病或手术等特定病种或诊疗过程制定的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护理计划。
通过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可以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医患沟通和争议等。
临床护理路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路径制定、路径审核、路径实施和路径评估。
一、路径制定路径制定是临床护理路径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疾病或手术选择:根据科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选择适宜制定临床护理路径的疾病或手术,一般选择常见病种或高风险手术。
2.制定路径目标:根据疾病或手术的特点和患者需求,确定临床护理路径的整体目标,如早期发现和治疗并发症、减轻病症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等。
3.确定临床护理步骤:根据疾病或手术的治疗流程,将治疗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具体的临床护理步骤,如患者接收、术前准备、手术过程、术后护理等。
4.确定每个步骤的具体要求:对于每个临床护理步骤,详细规定患者护理所需的具体措施和要求,如体征监测、用药计划、护理操作等。
5.制定路径时间节点:为每个步骤规定合理的时间,以确保患者在规定时间内得到相应的护理服务。
二、路径审核路径审核是指利用专家和临床护理团队对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评估和修改。
路径审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医疗资源的评估:评估在制定路径中所需的医疗资源是否充足,是否能够满足患者的需求。
2.安全与质量评估:评估临床护理路径是否能够确保患者的安全,并保证护理质量。
3.经济性评估:评估路径的实施是否能够达到经济效益,并同时满足患者的需求。
三、路径实施路径实施是路径制订的具体行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协作与沟通:要求临床护理人员、医生和患者之间做好情况的协作,及时沟通病情和治疗计划。
2.护理记录:要求临床护理人员按照路径要求,详细记录和反馈护理实施的情况,并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
3.病情监测:要求临床护理人员按照路径规定,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