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格列汀文献阅读汇报
- 格式:pptx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30
西格列汀治疗 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应用西格列汀的实际临床效果。
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在哈尔滨市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
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西格列汀治疗。
数据对比内容为患者治疗后胰岛素功能水平以及具体的治疗疗效。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是97.50%,对照组有效率是75%,从疗效来看观察组患者效果更佳,并且观察组胰岛功能水平在治疗后呈现结果更佳,两组患者数据对比之间差异明显,(P<0.05)。
结论:西格列汀能很好的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帮助患者改善胰岛细胞的功能,与二甲双胍相比较而言治疗效果更加的理想,对血糖的控制水平更好,值得进行借鉴。
【关键词】西格列汀;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2型糖尿病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具体的发病原因是因为患者的胰岛素水平出现不平衡进而引起的血糖水平的升高。
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细胞功能被影响进而出现对胰岛素的抵抗。
所以临床治疗主要以稳定患者血糖,帮助患者改善胰岛细胞的功能为主。
但临床若治疗不当很容易引发患者的低血糖,严重情况下患者的低血糖状态可能会持续,会造成生活质量急速下降。
临床上为了提升治疗的安全性性和实效性,以药物治疗为主,实际药物使用效率不一,西格列汀是一种新型的治疗药物,主要的使用方法是依靠提升患者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水平,间接帮助患者加强胰岛素的释放,进而起到抑制高血糖素分泌的作用[1]。
本文将针对性探讨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实际临床效果,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所示: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选取在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时间段内于哈尔滨市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根据先后治疗顺序平均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40例患者,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31~78岁,平均年龄(50.6±1.3)岁。
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观察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6例,按照掷骰子法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FBG、2hPG、HbAlC、BMI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BG、2hPG、HbAlC以及BMI分别对应比较,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且安全系数较高,值得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 2型糖尿病疗效【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9-0161-02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老龄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之一。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主要为胰岛素缺乏或者抵抗而导致体内糖类物质代谢异常。
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不但会出现血糖异常,同时还会出现相当多种类的并发症,而这些并发症目前已成为导致患者残废、死亡的重要原因1。
在这种情况下,临床上采取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治疗糖尿病,环节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临床医生及患者最为关心的话题。
为研究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我院于2013年1月~2013年12月展开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其效果显著,现做如下总结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6例,男56例,女30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63.58±2.5岁,所有患者均按照1999年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2进行判断,其中22例患者合并高血压。
西格列汀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分析西格列汀治疗老年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1年11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二甲双胍治疗,实验组采取西格列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改善情况以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率。
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相比对照组有所改善,因此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对比存在数据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出现1例腹痛、1例恶心,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出现3例咳嗽、3例腹痛和2例恶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率对比也存在差异,实验组治疗安全性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微炎症指标改善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前的CRP、IL-6以及TNF-α指标无较大差异,实验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所降低,两组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
结论: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西格列汀治疗,不良反应较低,因此治疗的安全性较好,并且该药在改善患者血糖指标、微炎性因子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有效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西格列汀;老年糖尿病;治疗效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临床发病率逐年上涨,糖尿病属于内分泌代谢异常的疾病,主要表现为二甲双胍抵抗、二甲双胍抑制以及肝糖原异常升高等状态。
2型糖尿病的占比最高,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的典型症状,同时有少部分患者会伴随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若无法积极控制血糖还会对脏器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1年11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有69例。
实验组中有男性35例、女性34例,患者平均年龄为(71.25±2.33)岁,平均病程为(10.52±1.23)年;对照组中有男性38例、女性31例,患者平均年龄为(70.46±2.14)岁,平均病程为(10.43±1.33)年。
2型糖尿病治疗新方向——第68届ADA年会DPP-4抑制剂研究速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邹大进--------------------------------------------------------------------------------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是2型糖尿病致病机制的核心。
在治疗药物的开发上,重点针对胰岛β细胞再生及其功能改善的药物揭开了2型糖尿病治疗的新篇章。
在6月上旬刚刚结束的第68届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年会期间,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一类口服药物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再次成为被关注的焦点,其相关的医学继续教育(CME)会议也倍受关注。
2006年10月,美国FDA批准了首个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Januvia)用于临床,次年又批准了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的固定复方制剂联用。
DDP-4抑制剂反映了当前2型糖病治疗的新方向,即从单纯控制HbA1C向改善β细胞功能、稳定控制血糖和避免低血糖的目标迈进。
在此特结合本届ADA的内容,介绍DPP-4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与相关临床研究。
基础研究篇肠促胰岛素生物学特性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主要由存在于近端肠道的K细胞分泌。
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主要由远端肠道的L细胞分泌。
GIP和GLP-1分泌后由DPP-4快速裂解而失去生物学效应。
GIP可促进β细胞葡萄糖依赖性地释放胰岛素,即此种促进胰岛素释放的作用在血糖水平升高时非常明显,而当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时则消失。
GLP-1不仅可促进β细胞葡萄糖依赖性地释放胰岛素,还可通过葡萄糖依赖模式抑制α细胞分泌胰高糖素,从而抑制肝脏葡萄糖产生。
2型糖尿病患者GIP和GLP-1异常在健康个体中,大约60%~70%餐后胰岛素分泌反应(肠促胰岛效应)与GLP-1和GIP 相关。
2型糖尿病患者肠促胰岛效应仍存在,但与健康个体相比显著减低,尤其是GLP-1的分泌水平显著下降。
西格列汀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研究摘要:目的:分析西格列汀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本次试验选取我院内分泌科2022年6月~2023年5月间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到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计入50例,分别予以瑞格列奈治疗、西格列汀治疗。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前两组血糖相关指标水平值无组间对比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糖相关指标水平值均降低,但明显观察组指标水平值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药物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西格列汀更利于调节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值,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西格列汀;糖尿病;老年患者;治疗效果糖尿病是临床中较为常见代谢紊乱性疾病,高血糖是该病症的重要标志,患病后患者会出现多饮、多尿、多食、体重降低等典型表现,有1型、2型之分,其中2型糖尿病占比较高,且多出现在老年群体中,若不加以控制,则可能诱发其他更为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
此外,糖尿病为终身性疾病,无法彻底根治,需要进行长期、持续性药物防治,而药物的合理选择对患者机体状态改善至关重要,瑞格列奈、西格列汀等均为常见糖尿病治疗药物,前者为非磺酰脲类短效口服促胰岛素分泌降糖药、后者为二肽基肽酶抑制剂,对于两种药物的使用效果临床存在颇多争议[2]。
鉴于此,本文展开对比试验,并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试验选取我院内分泌科2022年6月~2023年5月间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到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计入50例。
两组基线信息对比无差异性,P>0.05。
见表1。
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组内对象年龄值均在60岁及以上;均为2型糖尿病,符合相关诊断标准[3];均知情,为自愿参与,签订知情意愿书。
排除标准:合并有其他严重病症者;存在精神或意识障碍者;恶性肿瘤患者;同期参与其他试验研究者。
力学有更好的改善作用。
综上所述,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联合应用尤瑞克林与依达拉奉治疗,疗效较单纯服用依达拉奉更加显著,且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1]池万章,黄雪融,周强,等.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对患者C反应蛋白、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影响[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4,23(11):641-643,655.[2]陈平.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J].中外医疗,2015,34(20):144-145.[3]王彦君.依达拉奉和尤瑞克林联合治疗53例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7):101-103.【临床研究】[4]裘丽红,韩新生,张保华,等.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22) :34-36.[5]孙玉琴.银杏达莫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5):54-55.[6]杨晓帆,陆晓红,杨晓玉.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0):1580-1581.[7]谭红.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方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19):32-33.[8]崔必龙.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7) :91-92.(收稿曰期:2016-03-30)编辑:王冰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惠玉梅(辽宁省鞍山市肿瘤医院重症监护病房,辽宁鞍山114033)【摘要】目的:观察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
方法:选取83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掷硬币法随机分为组1和组2。
组1患者41例,采取2型糖尿病的常规疗法;组2患者42例,在组1基础上増加西格列汀治疗。
西格列汀的药理作用及在糖尿病治疗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西格列汀的药理作用及在糖尿病治疗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糖尿病的62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本次研究的时间段为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随后遵循简单随机化原则将这62例患者分为二甲双胍组与西格列汀组,每组各31例。
其中对二甲双胍组患者采取饮食控制以及二甲双胍药物进行治疗,而对西格列汀组患者采取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采取西格列汀药物进行治疗。
结果:西格列汀组与二甲双胍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数据对比显著,且西格列汀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二甲双胍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西格列汀的药理作用及在糖尿病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地改善血糖水平,可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与使用。
【关键词】:西格列汀;药理作用;糖尿病糖尿病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中糖尿病分为两类,即1型糖尿病以及2型糖尿病[1],其中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为2型糖尿病,现阶段治疗2型糖尿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降糖药物,本文对西格列汀的药理作用及在糖尿病治疗临床疗效进行研究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糖尿病的62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本次研究的时间段为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随后遵循简单随机化原则将这62例患者分为二甲双胍组与西格列汀组,每组各31例。
在二甲双胍组的31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6例,有女性患者15例,年龄最高为77岁,年龄最低为45岁,中位年龄为(61.04±16.12)岁,病程最长为4年,病程最短为1年,平均病程为(2.42±1.54)岁,在西格列汀组的31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5例,有女性患者16例,年龄最高为78岁,年龄最低为46岁,中位年龄为(61.21±16.25)岁,病程最长为4年,病程最短为1年,平均病程为(2.39±1.6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Ⅱ)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究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Ⅱ)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间我院的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为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二甲双弧片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西格列汀二甲双弧(II)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变化情况以及血脂变化情况。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统计需意义存在(P<0.05);实验组患者的TG、TC、HDL-c、LDL-c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Ⅱ)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并能够使患者的血脂水平得到有效改善,该种治疗方式应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Ⅱ);2型糖尿病;盐酸二甲双弧片【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2-0097-02糖尿病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终生性疾病,属于内分泌系统,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导致的一种疾病,从而使患者的血糖水平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1]。
因此,本文主要探究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Ⅱ)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探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间接诊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实验分析,将随机数字法作为分组依据,将患者分为实验组40例,对照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二甲双弧片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西格列汀二甲双弧(II)治疗。
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的年龄为45~73岁,平均年龄为(59.68±3.88)岁,患者的体重在45~82kg之间,患者的平均体重为(63.98±2.11)kg,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的年龄为46~74岁,平均年龄为(58.97±4.01)岁,患者的体重在46~83kg之间,患者的平均体重为(64.03±2.24)kg,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比较,体重、年龄等数据差异性不显著,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
2019年5月Clinical effect of DPP-4inhibitor sigliptin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ZHENG Chang-yu(the Hospital of Mian County,Hanzhong 7242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PP-4inhibitor sigliptin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Methods Eighty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7to June 2018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nd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asures,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with 40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regimen,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DPP -4inhibitor sigliptin.The blood glucose level,renal function,mean arterial pressure,body mass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At 4and 12weeks after treatment,the levels of FPG,2h PG and HbA1c decreased in both groups,and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the levels of ACR and cystatin C in both groups decreased,and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ean arterial pressure and body mass at 4and 12weeks after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and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Conclusion The DPP-4inhibitor sigliptin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 can not only improve blood glucose level and stabilize body mass,but also protect renal function and improve therapeutic effect,which has high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and is worth promoting.KEYWORDS:diabetes mellitus;DPP-4inhibitor;sitagliptin;blood glucose;renal function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郑长余(勉县医院,陕西汉中,724200)摘要:目的探讨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老年人2型糖尿病应用西格列汀治疗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2型糖尿病应用西格列汀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122例老年人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应用西格列汀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胰岛素治疗,而观察组在胰岛素治疗基础上,应用西格列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OGTT时2小时血糖)改善情况,综合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PG、HbA1c、OGTT时2小时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FPG、HbA1c、OGTT时2小时血糖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44%,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7.05%;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老年人2型糖尿病应用西格列汀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协同提高胰岛素的降糖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临床可行性。
关键词:2型糖尿病;西格列汀;临床疗效老年人2型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代谢功能障碍疾病,主要特征为病理性高血糖,患者往往出现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下降,导致持续高血糖性并发症发生,造成多组织器官的功能受损[1]。
持续性高血糖,对患者组织器官功能具有侵袭性,机体的糖基化终末产物显著增加,不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对于老年人2型糖尿病患者常采取降糖治疗,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发生。
为进一步提高对老年人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人2型糖尿病应用西格列汀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2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治疗的122例老年人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应用西格列汀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1例,其中男30例、女31例;年龄范围57.8~68.9岁、平均年龄(62.6±2.5)岁;病程范围0.87~10.2年、平均病程(5.12±1.68)年;BMI指数范围21.6~28.5、平均BMI指数(25.3±1.2);观察组61例,其中男29例、女32例;年龄范围58.0~67.9岁、平均年龄(61.4±2.3岁);病程范围0.84~11.0年、平均病程(5.24±1.28)年;BMI指数范围21.2~27.9、平均BMI指数(25.2±1.0);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西格列汀治疗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研究【摘要】目的:分析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AS)的效果。
方法:将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7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同期收治的47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设为观察组,给予西格列汀治疗,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CRP、MCP-1mRNA、VCAM-1mRNA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组间上述指标差距呈缩小趋势。
结论:西格列汀,不仅具有降糖的作用,而且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明显。
【关键词】西格列汀;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体力活动的下降,糖尿病的发病率日益增加。
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的最重要的原因。
动脉粥样硬化是大血管病变最重要的病理生理体现。
而糖尿病患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尚不明确[1]。
随着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研究的不断深入,如何在降糖的同时,进一步阻止、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的挑战。
研究表明,高血糖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理,有着共同土壤学说之称,因此,临床治疗时,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观察致动脉粥样硬化相应的指标,从而可以发现降糖药物在控制血糖的同时,是否同时也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功效。
基于此,本院以94例患者为对象,以西格列汀为主要的降糖药物,观察其在控制血糖的同时,是否还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7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同期收治的47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设为观察组。
纳入标准:(1)符合1999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2],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实验,确诊为2型糖尿病。
(2)年龄为40-60岁,血压及肝肾功能正常。
(3)自愿参与研究,签署有知情同意书。
(4)治疗依从性高,能够积极配合研究,直至研究结束的患者。
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31例疗效观察王晓茜;肖斌;王森;尹翰林;鲁丹【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itagliptin for type 2 diabetes insulin resistance and in‐flammatory factors .Methods :62 cases of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31 cases in each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 in type 2 diabet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were given sitagliptin treatment based on conventional .Results :Clinical treatment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0 .32%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were higher than 67 .74%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ftertreatment ,Diabetic patients BMI ,HOMA‐IR , FI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fter treatment ,Diabetic patients FPG、2hPG and HbA1c leve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ftertreatment ,Diabetic patients LDL‐C、TC and TG leve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Sitagliptin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efficacy significantly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insulin resistance ,glycemic control in type 2 diabetes and lipid metabolism have better results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
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向群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7(10)8
【摘要】目的观察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
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8例。
2组均给予饮食和运动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西格列汀治疗。
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治疗后尿微量蛋白、C反应蛋白及还原型谷胱甘肽水平的变化情况。
结果 2组治疗前FBG、2hPBG、HbA1c的水平无明显差异,但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对比2组治疗后的尿微量蛋白、C反应蛋白及还原型谷胱甘肽水平的变化情况,观察组的治疗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缓解和控制血糖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37-38)
【作者】向群
【作者单位】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1
【相关文献】
1.西格列汀及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2.益气化浊汤联合西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效果观察
3.沙格列汀与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比照观察
4.西格列汀在单用二甲双胍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观察
5.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达格列净与西格列汀治疗对血糖水平的干预效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格列汀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新型口服降糖药物西格列汀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的疗效。
方法选取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的2型糖尿病患者22例,在生活方式治疗的基础上,予西格列汀治疗3个月,对比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
结果西格列汀治疗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水平得到改善(P<0.05),BMI及FFA水平下降(P<0.05)。
结论西格列汀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
【关键词】西格列汀;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sitagliptin,a new oral medicine to degrade blood glucose,in improving insulin resistance.MethodsWe choose 22 patients who are suffered with the type 2 diabetes which is mainly with insulin resistance,cured them with sitagliptin for 3 months at the basis of lifestyle therapy,and contrast the index of insulin resistance pre and pro therapy.ResultsThere are improvement in the blood glucose level and insulin resistance situation of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by the sitagliptin curing,and decreases in the weight,BMI and FFA level(P<0.05).ConclusionThe sitagliptin can improve the insulin resistance situation in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Key words]sitagliptin; insulin resistance; type 2 diabetes 近年来,口服降糖药物领域不断有新药涌现,具有多个作用靶点、多重治疗效果的药物,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