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九年级历史复习知识点归纳:《世界历史》
- 格式:doc
- 大小:31.01 KB
- 文档页数:1
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点大全历史是一面镜子,能够使我们回顾过去,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
在九年级的世界历史课上,我们将会学习到许多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下面,我将为大家整理九年级世界历史的知识点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世界历史的进程。
远古时代:尼安德特人、智人的出现、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在远古时代,尼安德特人和智人是人类的两个重要的祖先。
智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文明的道路。
旧石器时代是人类使用石器的时代,而新石器时代则出现了其他工具的使用,如磨制石斧等。
古代文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尼罗河的滋润为古埃及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古埃及的金字塔、法老和法老王国都是古埃及文明的典型象征。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它的哲学、政治制度和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罗马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帝国之一,罗马法律和工程技术的成就造就了古罗马的辉煌。
中世纪:拜占庭帝国、伊斯兰教的兴起、十字军东征拜占庭帝国是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的继承者,拜占庭帝国不仅继承了罗马帝国的文化传统,还对欧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伊斯兰教的兴起是中世纪一个重要的事件,伊斯兰教的传播使阿拉伯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对人类的文化和科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十字军东征是中世纪基督教国家对伊斯兰教徒地区的军事行动,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但对欧洲和中东地区的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近代史: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大航海时代是欧洲国家在15世纪至17世纪之间进行的海上扩张运动,此时的欧洲国家开始发现新大陆,建立了殖民地,开辟了新的贸易路线,也为后来的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机械化与工业化的时代,机器的发明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美国独立战争是美洲原住民对英国殖民者的抵抗,最终导致了美国独立建国。
当代史: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战、冷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初最具影响力的一场战争,导致了世界格局的重大变革,使世界上许多国家面临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压力。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知识点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一、1.“正在形成中的人”指非洲南方古猿(早期猿人),人类是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的。
2.“完全形成的人”分为早期猿人、晚期智人、晚期猿人、晚期智人四个进化阶段。
3.黄、白、黑三种人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4.人类最初经历的社会是原始社会,出现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
二、1.金字塔是权利的象征标志: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2.新月沃地——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
政治性质:奴隶制国家。
成就:汉谟拉比法典。
意义:它是世界上现存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3.古印度制度:种姓制度。
三、1.公元前6世纪,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共和国。
2.人物:伯利克里。
雅典全盛的原因:①(政治)扩大公民的权利,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②(文化)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3.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起共和国。
4.时间: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
战役:布匿战争。
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一、1.时间:七世纪中期,人物:孝德天皇,政策:大化改新。
内容:①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②经济上把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变为国家公民;③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意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想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2.时间:六世纪末七世纪初。
事件: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
3.事件:伊斯兰教教将622年定为伊斯兰教教历元年。
630年,征服圣地麦加二、1.国家:法兰克,人物:查理·马特,成就:采用“采邑制”(世袭制)2.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一、1.时间:公元前5世纪。
事件:波斯帝国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
结果:希腊胜利。
2.人物:亚历山大。
国家:亚历山大帝国。
定都:巴比伦。
二、1.印度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2.时间1271年。
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一:史前时期的人类:1、原始人类的出现:(1)、迄今为止最古老的人类化石出土于非洲。
(2)、南方古猿是人类巳知的直系祖先。
(3)、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4)、最早的猿人化石是印度尼西亚的爪哇人化石。
2、三大人种的形成:(1)、世界三大人种是: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2)三大人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
那种"白种人是天然的优等民族,而有色人种是天然的劣等民族"的观点是错误的。
3、氏族社会:(1)、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原始人进入氏族社会。
(2)、氏族社会分为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
在母系氏族社会中,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人们的血缘按母亲来维系,人们"知其母而不知其父"。
(3)、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使妇女在生产中取代男子占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社会晚期,出现了私有财产,贫富分化,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原始社会走向解体。
二: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1、金字塔:(1)、亚非上古四大文明:埃及、两河流域、印度、中国。
(四大文明古国是:中国、印度、巴比伦、埃及)。
(2)、古埃及奴隶制国家出现于前3100年,是世界上最早进入阶级社会的地区之一.....初三历史知识点更多内容,九年级世界历史资料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开始的标志: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3)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英国成立了共和国,克伦威尔掌握了政权,担任“护国主”(4)结束: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其他不满国王专制统治的人士发动宫廷政变,_专制统治。
(5)《权利法案》目的:为限制国王的权利,时间:1689年,机构:英国议会。
意义:《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6)意义:见课本。
二、美国的诞生(1)独立战争的起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世界历史是一门研究世界各个时代历史发展历程和进程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以及全球范围的历史事件。
九年级上册的世界历史知识涉及到最古老的史前时代,到中世纪,甚至到20世纪的史实内容和历史文化的分析。
本文是对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知识的综合总结,可以帮助广大学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世界历史。
一、史前时代史前时代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初阶段,涉及到世界各地史前古文明的考古发现。
在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教科书中,史前时代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恐龙洞人、中国跳崖人、古埃及文明以及古罗马文明等几个方面。
其中,澳大利亚恐龙洞人为早期洞穴居住者,目前最古老的史前人类遗存出现在澳大利亚西部的恐龙洞中;中国跳崖人是中国最古老的洞穴居住者,跳崖人的遗存以手足形状的石制兵器、绳索、革、骨、砖瓦等制品为主;古埃及文明有着悠久的历史,古埃及的政治制度和宗教信仰有着独特的特点,是人类文明的前身;古罗马文明也是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文明之一,它结合了古希腊文明与古罗马文化,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古罗马文明。
二、古代古代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第二阶段,它涉及到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各时期的历史事件与文化成就以及历史学研究的方法。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主要涉及到古希腊文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古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以及古罗马文明等时期,其中,古希腊文明以其卓越的建筑、雕塑、文学、哲学等艺术为世界文明作出突出贡献;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鲁国曾出现战国四公子,从而催生了诸子百家,其中写家学派和思想家学派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知识范式;古印度文明是一个重要的世界文明,其文化涵盖有古代宗教哲学、经典文化、科学科技等,影响深远;古埃及文明是古代非洲文明,以其高度发达的建筑艺术、文字记录和宗教信仰的多样性而闻名于世;古罗马文明作为古典文明的代表,以及罗马共和国与罗马帝国发展历程等,都影响着后世政治制度和宗教信仰的发展。
三、中世纪中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中极具代表性的时期,它涉及到西方中世纪文明发展、伊斯兰文明发展、印度尼西亚文明发展以及其他文明发展等多个方面。
部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全册知识点复习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拉丁美洲:指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
2.背景:(1)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
(2)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性质: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4.独立运动:(1)南美洲北部:玻利瓦尔解放黑人奴隶,承诺胜利后分给起义士兵土地。
1819年,他率领军队大败西班牙军队,先后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2)南美洲南部:圣马丁先后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战争。
5.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1.原因:(1) 英国向印度倾销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品,使印度的手工棉纺织业遭到沉重打击,许多手工业者因此破产。
(2)英国以种种借口兼并印度王公的领地。
(3)英国取消了对印度土兵的较优厚待遇,并且不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
2.导火索:“涂油子弹事件”。
3.起义:1857年,印度土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
最终起义失败。
4.代表人物:章西女王。
5.意义:(1)对内: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2)对外:这次起义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1.背景: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农奴制盛行,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
2.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3.改革时间:18世纪4.领导人:彼得一世5.内容:(1)政治:①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②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③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
(2)经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初三中考历史世界史重点复习资料总结今天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分享的是关于初三中考历史世界史重点复习资料总结,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同学们。
初三中考历史世界史重点复习资料总结一、步入近代【时代特征】14—16世纪,在经济、思想、市场方面,欧洲酝酿着一场重大的历史变革,人类历史开始步入近代。
1.经济方面:13、14世纪,租地农场、手工工场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不断发展。
2.思想方面:14—16世纪,新兴资产阶级强调人性的解放,文艺复兴运动兴起,这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
3.市场方面: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殖民者早期的殖民掠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核心考点】1.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体现了一种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资产阶级逐渐形成。
2.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3.文艺复兴兴起于意大利,其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
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大解放。
4.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代表作是《神曲》;达·芬奇代表作是《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是《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5.达·伽马绕非洲南端到达印度。
哥伦布第一个发现新大陆美洲。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6.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欧、亚、非、美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人类社会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7.新航路开辟后,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8.“三角贸易”的路线是欧洲——非洲——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欧洲。
其中从非洲到美洲一段贩运的是黑奴,充满了血腥性。
9.早期的殖民掠夺对殖民地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客观上有助于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九年级历史全册知识点大全一、世界历史1. 古代文明起源和早期文明发展- 文明的起源:亚洲的黄河流域和非洲的尼罗河流域是古代文明的起源地之一。
- 主要古代文明: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黄河流域文明、古代希腊文明和古代罗马文明。
2. 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 古希腊:希腊城邦的兴起、雅典的民主制度、斯巴达的军国主义、希腊神话和奥林匹克运动等。
- 古罗马:罗马城的建立、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古罗马法律和萨拉森人的入侵等。
3. 欧洲中世纪- 封建制度和骑士精神:封建主和领主是社会的统治者,骑士精神强调勇敢、忠诚和礼仪等价值观。
- 十字军东征:阿拉伯帝国的扩张激起了欧洲人的反击,十字军通过东征来恢复圣地,也带回了中东的文化和物品。
4. 近代欧洲- 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文艺复兴推动了科学和艺术的发展,大航海时代开启了欧洲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探索和殖民。
- 宗教改革和宗教战争:宗教改革由马丁·路德发起,导致天主教和新教之间的冲突和战争。
5. 近代亚洲- 中国明清时期:明朝的海上禁止政策和清朝的封闭政策导致中国错失了发展机遇。
- 日本江户时代:江户幕府的统治下,日本实行了严格的封闭政策,但也有一些内部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6. 近代非洲和美洲- 非洲的殖民化:欧洲列强对非洲进行了殖民掠夺,带走了大量资源并剥夺了非洲人民的权益。
- 美洲的殖民化: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等国家对美洲进行殖民,带来了欧洲文化和疾病,并进行了大规模的奴隶贸易。
二、中国历史1. 中华文明起源和古代王朝- 夏、商、周: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商朝是中国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王朝。
2. 秦、汉、魏晋南北朝- 秦朝: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了较完整的行政区划和法律制度。
- 汉朝:汉朝开展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科学技术也蓬勃发展。
- 魏晋南北朝: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以及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和北朝,中国历史上的政权动荡时期。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考纲知识点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主要讲述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以下是对这些重要知识点的详细梳理。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1918 年)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是一战爆发的重要原因。
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相互对峙。
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一战的导火索。
一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但在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觉醒。
俄国十月革命(1917 年)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但形成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新经济政策:在列宁的领导下,苏俄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苏联的工业化: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实行了两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
农业集体化:为了适应工业化的需要,苏联加快了农业集体化的步伐。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1919 年,战胜的协约国在巴黎召开和会,签订了《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新秩序。
华盛顿会议:1921 1922 年,美、英、日等九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
经济大危机(1929 1933 年)这次危机从美国开始,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部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全册知识点复习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拉丁美洲:指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
2.背景:(1)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
(2)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性质: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4.独立运动:(1)南美洲北部:玻利瓦尔解放黑人奴隶,承诺胜利后分给起义士兵土地。
1819年,他率领军队大败西班牙军队,先后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2)南美洲南部:圣马丁先后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战争。
5.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1.原因:(1) 英国向印度倾销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品,使印度的手工棉纺织业遭到沉重打击,许多手工业者因此破产。
(2)英国以种种借口兼并印度王公的领地。
(3)英国取消了对印度土兵的较优厚待遇,并且不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
2.导火索:“涂油子弹事件”。
3.起义:1857年,印度土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
最终起义失败。
4.代表人物:章西女王。
5.意义:(1)对内: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2)对外:这次起义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1.背景: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农奴制盛行,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
2.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3.改革时间:18世纪4.领导人:彼得一世5.内容:(1)政治:①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②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③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
(2)经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点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点概述一、古代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发展1. 古埃及文明- 尼罗河的重要性- 法老制度- 金字塔的建造与意义2.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 苏美尔人与楔形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 巴比伦王国与空中花园3. 印度河流域文明- 哈拉帕与莫亨佐-达罗遗址- 印度教的起源4. 古代中国- 夏、商、周三代- 青铜器文化- 孔子与儒家思想二、古典时期的文明1. 希腊文明- 城邦制度- 希腊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 亚历山大大帝与希腊化时代2. 罗马帝国- 罗马共和国与帝国- 罗马法律与建筑(如罗马斗兽场)- 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3. 其他文明- 古代非洲文明(如努比亚、阿克苏姆) - 美洲的玛雅、阿兹特克与印加文明三、中世纪时期1. 欧洲的封建制度- 领主与农奴的关系- 骑士文化与城堡2. 伊斯兰文明的扩张- 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伊斯兰文化与科学的贡献3. 亚洲的帝国- 中国的唐宋变革- 蒙古帝国与元朝4. 文艺复兴的萌芽-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起源- 人文主义与艺术的复兴四、近现代世界历史1.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与新教的产生- 欧洲的宗教战争2. 地理大发现与殖民时代-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3. 启蒙时代与法国大革命- 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法国大革命及其影响4.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英国的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5. 世界大战与国际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联合国的建立6. 冷战与后冷战时代-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与解体- 全球化与国际合作以上是九年级世界历史的主要内容,学生在学习时应注重对每个时期的社会结构、文化特点、重要事件及其影响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地图、时间线、原始文献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历史知识框架。
同时,鼓励学生批判性思考历史事件背后的动因和结果,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
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第1课人类的形成注意: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
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黄种、白种和黑种人。
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1、人类最初经历的是原始社会。
2、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出现了氏族。
由于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因此最初是母系氏族社会,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以及手工业的进步,男子在经济中开始占主导地位,人类逐渐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
金字塔(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胡夫金字塔最为著名。
《汉谟拉比法典》地位: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目的: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名言:“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印度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①统治阶级:婆罗门、刹帝利。
被统治阶级:吠舍、首陀罗。
②特点: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③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古代文明多发生在大河流域的原因:①大河流域气候温和,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②大河流域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第3、6课西方文明之源一、雅典城邦的繁荣:1、古代欧洲文明发源于古代希腊文明,公元前8世纪,希腊本土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开始产生城邦,最重要的是斯巴达和雅典。
公元前6世纪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
2、希波战争:(1)波斯帝国的形成与扩张:公元前6世纪,古代伊朗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国。
(2)希波战争①过程: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
②结果:公元前5世纪中期,希腊赢得战争的胜利。
3、伯利克里改革:(1)时间: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
(2)措施:A、扩大公民的权利。
B、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点第1课古代埃及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古埃及位于洲东北角的_ 流域。
2.文明产生的有利条件: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有利于_ 生产。
因此,古埃及被认为是“_ ”。
3.古埃及的发展历程:(1)兴起: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
(2)发展:公元前_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
(3)强盛:在法老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4)衰亡: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
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4.古埃及的文明成就:天文学、数学、医学成就最为突出。
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古埃及的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二、金字塔1.概况:金字塔是古埃及统治者的陵墓,因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金”而被中国人称之为“金字塔”。
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是,其附近还有巨石雕像。
2.地位:金字塔是古埃及_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的结晶。
三、法老的统治1.法老的地位:古埃及的国王称“”,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2.权力的象征: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3.王权衰落: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多方面的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
第2 课古代两河流域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地理位置:“两河”是指的幼发拉底河与_河,两河流域又称“_”。
2.发展历程: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大约在公元前世纪,两河流域实现。
3.文明成果:发明了文字,制定了历,发明了的计数法。
二、古巴比伦王国1兴起: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小国。
2.汉谟拉比的统一事业: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国家。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1. 古代文明起源和发展:介绍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如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中华文明等。
2.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主要介绍古希腊和古罗马两大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包括政治制度、文化艺术、科技成就等。
3. 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介绍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制度和农奴制度,以及封建领主、教会等的权力。
4. 伊斯兰教的传播和阿拉伯帝国:介绍伊斯兰教的起源、发展和传播,以及达到鼎盛的阿拉伯帝国。
5. 西方文艺复兴:介绍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它对文化、艺术、科学等方面的影响。
6. 欧洲大航海时代:介绍欧洲国家的大航海时代,包括哥伦布的航海、葡萄牙的航海家等。
7. 近代科技革命:介绍近代科技革命的起源和发展,包括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的进步等。
8. 中国近代史:主要介绍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
9. 世界两次世界大战: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经过和影响。
10. 冷战与全球化:介绍二战后的冷战时期,以及全球化的进程和影响。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资料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第1课人类的形成一、人类的出现。
1. 1.①非洲南方古猿(正在形成中的人)人②特点:能直立行走,砸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学会了制造工具。
类早期猿人的 2.完全形晚期猿人特点:能制造工具,进形成的人早期智人行真正的劳动。
成晚期智人2.3.①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不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②从猿到人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直立行走;具有决定作用的是劳动。
4.注:①现代人的特征出现在晚期智人时期。
②晚期智人又称“直立人”现代人类的直系祖先,距今约5万年。
5.主要人种:①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②划分依据:体貌特征。
③造成人种差异的原因: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
1.母系氏族:①群婚制:“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②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占据主导地位。
③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也以集体为主。
2.父系氏族:①婚姻关系相对固定:“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②农业、畜牧业发展,手工业进步,商品生产出现。
③男子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开始支配社会。
3.父系氏族后期:私有制和阶级产生,原始社会开始解体,人类进入奴隶社会。
4.父系氏族后期:生产力提高→剩余产品→私有财产→私有制→奴隶制→军队、监狱、法庭→国家。
奴隶社会逐渐取代原始社会。
5.社会的发展: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金字塔的国度——古埃及。
1.文明名称:古埃及文明。
2.古国名:古埃及。
3.发源河流:尼罗河。
4.出现时间:约公元前3500年,出现奴隶制小国。
5.统一时间:约公元前3000年。
6.①文明成果: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②影响:是古代埃及人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也是古代统治者压迫、奴役人民的见证。
7.①强盛时期:公元前15世纪,埃及成为地跨亚非两洲的大帝国。
②灭亡: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
世界历史九年级知识点总结一、古代文明的兴起与发展古代文明指的是人类社会早期的文化形态。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几大文明古国先后崛起,为后世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 远古文明远古文明的代表是古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等。
这些文明在农业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形成了文字和法律体系。
2. 古代东方文明古代东方文明的代表是中国、印度、希伯来等文明。
其中,中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发展出灿烂的文化,如夏、商、周等朝代的出现,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
3. 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文明是欧洲历史上最辉煌的文明之一,其对西方文化影响深远。
希腊人提出了民主政治、人类理性思维等观念,科学、哲学等领域也有了重要突破。
4. 古罗马帝国古罗马是古代西方最伟大的帝国之一,其政治体制、法律制度、基础设施建设等对后来的文明有重要影响。
罗马的法律思想和行政制度深深地影响了欧洲大陆。
二、中世纪的变革与冲击中世纪是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革和冲击。
1. 封建制度的确立封建制度是中世纪社会的基础,以封建主和封建农奴为核心,构建了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封建制度在整个中世纪起到了支配性的作用。
2. 城市与市民阶级的兴起中世纪城市的兴起带来了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
市民阶级在经济和政治上逐渐崭露头角,对封建制度产生了冲击。
3. 十字军东征和东西方文明的碰撞十字军东征是西方基督教力量进军东方的重要事件。
东西方文明的碰撞导致了文化、宗教、经济等方面的交流与冲突。
4.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文艺复兴运动标志着中世纪晚期欧洲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宗教改革则对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产生了重大冲击。
三、近现代历史的浩荡进程近现代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阶段,这一时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和变革,影响了世界的格局。
1. 大航海时代大航海时代是近现代历史的标志之一,西方国家通过大规模的航海活动拓展了殖民地,并带来了财富和新的思想。
2. 科学革命与启蒙运动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是近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要点归纳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第1课人类的形成1、南方古猿:(识记)现代人类从非洲的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
(性质)人类自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三大主要人种:(识记)世界上的三大人种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划分依据:人的体貌特征)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1、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2、四大文明古国(最早进入奴隶社会,建立了早期的奴隶制国家、产生了早期的奴隶制文明)3、古代埃及金字塔:(识记)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金字塔是权力的象征。
(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狮身人面像)4、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识记)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法典石柱伊拉克)5、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四个等级:(识记)中亚的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建立了种姓制度。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1、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识记)古希腊海洋文明代表2、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高峰:(识记)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它是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3、罗马共和国的兴衰(识记)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最高行政长官都由贵族担任。
共和国初期,平民和贵族斗争不断布匿战争: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罗马为争夺地中海霸权,同迦太基进行三次战争,最终胜利。
公元前27年,屋大维成为实际的皇帝,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
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灭掉。
西欧的奴隶社会历史终结。
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1、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识记)时间:7世纪中期实施者:孝德天皇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新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第一单元上古文明第1课,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知识点一,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1.苏美尔文明与古代巴比伦(1)发源地: 两河流域(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2)向文明过渡:大约在公元前4300年,苏美尔人开始了向文明的过渡,苏美尔文明是世界上最早产生的文明之一。
(3)建国:约公元前1894年,阿摩利人以巴比伦城为中心,建立古巴比伦王国。
2.文明标志:(1)楔形文字:公元前3000年左右,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这个文字对西亚许多民族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汉谟拉比法典》①颁布者:汉谟拉比②目的:维护奴隶制的等级制度③地位: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④作用: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生活⑤实质:是保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知识点二,尼罗河流域的古代文明1.古代埃及(1)发源地:尼罗河流域.(2)统一:约公元前3100年,埃及开始形成统一的国家。
(3)最高统治者:法老(4)权力:垄断了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司法和宗教大权。
2.古代埃及文明的主要代表——金字塔(1)建造的目的:显示法老的威严及其与天上森林的密切联系(2)用途:法老的坟墓(3)代表: 最大:胡夫金字塔最早:公元前2700年(4)地位:是古埃及最著名的文化遗产,(5)影响:金字塔体现了埃及人高超的建筑艺术和卓越的聪明才智,象征着古代埃及的高度文明。
第2课,南亚和东亚的古代文明知识点一,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的古代文明1.种姓制度:(1)背景:印度河流域早期文明的典型代表,公元前2300年出现的哈拉帕文化。
(2)形成:大约在公元前2000至公元前1600年间,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建立了新的国家,并逐步确立了僧人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3)内容,将人分为四个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社会地位与分工需要掌握)(4)实质:种姓制度是一种等级森严的不平等制度。
九年级历史复习知识点归纳:《世界历史》
一、国际格局变化:
一战后国际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战后国际格局:雅尔塔体系,冷战格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冷战后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
二、重要国际会议
1919年巴黎和会、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1938年慕尼黑会议、1942年1月华盛顿会议、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
(注意中国是否有参与)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年表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
1940年4、5月英国遭到轰炸,法国投降。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1942年7月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3年9月8日意大利投降
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
1945年2月英、美、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
1945年5月8日德国战败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
四、重要国际组织
联合国、欧盟、北约、华约、世界贸易组织
五、周年要事
逢十:没有
逢五: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1945年5月苏联攻克柏林;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