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4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一、古代文明的兴起与发展1. 文明的起源•石器时代:人类利用石器工具进行生产和生活。
•农业时代:农业的发展使人类社会从游牧生活转变为定居生活。
•文明的特征:城市、文字、政治制度、宗教和价值观念的形成。
2. 两河流域文明•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亚洲的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代表:苏美尔、巴比伦、亚述、新巴比伦。
•两河流域的贡献:发明了文字、建筑艺术、数学和法律制度等。
3. 埃及文明•位于尼罗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埃及的特点:尼罗河的周期性洪水、法老和金字塔、神秘的法老文化。
•埃及的贡献:建筑技术、医药学、农业技术。
4. 印度文明•位于印度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印度的特点:种姓制度、印度教和佛教的出现、梵文的发展。
•印度的贡献:数学发展、医学知识。
5. 中国古代文明•两条主要河流:黄河和长江。
•中国古代文明的特点:中华文化的传承、礼制的形成、思想家和哲学家的出现。
•中国古代文明的贡献: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农业技术、文化发展。
二、古代社会的演进和变革1. 奴隶社会•代表国家: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等。
•奴隶社会的特点:奴隶制度、农业经济的发展、贵族统治、阶级分化。
2. 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兴起:奴隶社会的瓦解、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的特点:封建制度、农奴经济、封建等级制度、封建领主与农民的关系。
3. 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封建社会的危机、启蒙思想的兴起。
•平等自由的观念: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资本主义的崛起、工业革命的兴起。
三、近代世界的综合变革1. 帝国主义时代•背景: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的控制和剥削。
•殖民地的剥削方式:经济剥削、文化侵略、政治控制。
•反帝斗争:亚非拉国家的独立运动、民族主义崛起。
2. 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矛盾的爆发、战争的持久化。
第一篇:第一章:人类社会的起源和成长1.人类社会的起源:猿人和早期的人类2.农业文明的兴起:农业革命和定居生活的出现3.文明的发端:古代文明的孕育与发展4.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文明的特点与贡献第二章:古代希腊罗马文明1.古希腊文明的特点:城邦制度、民主政治、哲学和科学的兴起、奥运会等2.古罗马文明的特点:共和制度、法律体系、工程建设、基督教的兴起等3.希腊罗马文明的遗产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第三章:中世纪欧洲与阿拉伯帝国1.封建社会的特点:封建制度、领主与农民的关系、教会的权威等2.欧洲封建社会的转型:十字军东征、城市的兴起与资本主义的初步形成3.阿拉伯帝国的兴起与辉煌:伊斯兰教的创立、文化的传播及科学、医学、数学的发展4.欧洲与阿拉伯帝国的交流与合作:科学、哲学、农业等方面的互相借鉴第二篇:第四章:近代世界的起点1.文艺复兴与大航海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地理发现的重要意义2.宗教与宗教战争:新教的诞生、天主教、宗教战争的影响3.启蒙运动与科学革命:人类理性思维的崛起、科学与技术的迅速发展第五章: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与殖民扩张1.英国的资本主义起步:农业革命、工业革命、议会制度的发展等2.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时代:启蒙思想的传播、人权的宣言、拿破仑的霸权等3.殖民帝国的崛起:欧洲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统治、殖民地经济的剥削第六章:亚洲反侵略斗争与西方文化的传播1.中国的抗击侵略与近代化: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戊戌变法等2.日本的现代化进程:明治维新、倭寇时期、日本的军国主义崛起3.西方文化在亚洲的传播与影响:近代教育的兴起、新思潮的出现等这些是九年级历史知识要点全册的大致内容,详细内容可结合教材进行进一步学习和总结。
九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精华版)一、古代亚非文明。
1. 古埃及文明。
- 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它定期泛滥,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其中胡夫金字塔最大。
-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2. 古巴比伦文明。
- 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
- 古巴比伦人还发明了楔形文字。
3. 古印度文明。
- 印度河流域是古印度文明的发源地。
- 种姓制度将社会分为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吠舍(平民)、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四个等级,此外还有“贱民”。
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
-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主张“众生平等”。
二、古代欧洲文明。
1. 古希腊文明。
- 地理环境:多山、多岛屿、多港湾,这种环境促使古希腊形成众多城邦。
- 雅典民主政治:- 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外邦人、妇女、奴隶没有政治权利。
- 古希腊的建筑:帕特农神庙是典型代表。
2. 古罗马文明。
- 罗马共和国:- 公元前509年建立,国家权力机构有元老院、执政官和公民大会。
- 罗马帝国:-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
- 罗马帝国在2世纪时达到最大规模,地跨欧亚非三洲。
-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
三、封建时代的欧洲。
1. 基督教的兴起和传播。
- 1世纪时,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地区,创始人是耶稣。
- 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定为国教。
2. 法兰克王国。
- 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他皈依基督教,取得了罗马教会、信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支持。
- 查理曼帝国: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国王,他四处征伐,800年,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加冕礼,称他为“罗马人的皇帝”,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历史九年级知识点全部总结作为九年级历史学科的学习者,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全面总结历史九年级的知识点,助你系统回顾和复习。
一、中国古代史1. 夏商周时期夏、商、西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阶段,夏代是我国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个朝代;商代是我国使用象形文字的阶段;周代是我国封建制度的开端。
2.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出现了众多重要的思想家与学派,如孔子、老子、墨子等,也有战国七雄之间的割据和齐楚之间的争霸。
3. 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秦朝,对国内进行了一系列的重要变革,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其间出现了汉武帝、王莽新朝等重要事件。
4. 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其中最重要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著名的英雄人物如关羽、张飞、刘备等。
5. 隋唐时期隋朝结束了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开启了统一的新纪元,其经济政治制度对后来的唐朝影响深远。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出现了李世民、唐太宗等一系列受人敬仰的君主与文化人。
6. 宋元明清时期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一段时期,出现了文天祥、陆游等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化人;元朝是蒙古族统治中国的时期,结束了宋朝统治;明朝是汉族人重新夺回政权的时期,出现了朱元璋、郑和等重要历史事件;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二、世界古代史1.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希腊古城邦制度和希腊神话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罗马帝国是古代欧洲最强大和持久的一个帝国,建立了宏伟的罗马法和道路。
2. 古代印度文明印度教、佛教的出现,对古代印度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孔雀王朝、孟加拉帝国等都是古代印度的典型代表。
3. 古代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明以其独特的宗教和建筑风格而闻名,包括金字塔、法老王等重要元素。
4. 古代美洲文明玛雅文明、阿兹特克帝国、印加帝国等古代美洲文明在农业、天文、建筑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成就。
初中九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1. 夏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传说中的大禹是夏朝的创始人。
2. 商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商朝的首都是殷墟。
3. 周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分为东周和西周两个时期。
4.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战国七雄并立的时期,中国历史上诸多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等众多重要人物就活跃于此时期。
5. 秦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始皇统一了六国。
6. 汉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
7. 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曹操、刘备、孙权是这个时期的主要人物。
8. 隋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大一统王朝,隋文帝统一了南北朝。
9. 唐朝:中国历史上的第四个大一统王朝,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时期。
10. 宋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五个大一统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
11. 元朝:中国历史上的第六个大一统王朝,由蒙古族的忽必烈建立。
12.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七个大一统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13. 清朝: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
二、世界古代史知识点1. 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文明是古代人类的伟大文明之一,尼罗河流域的河流决定了古埃及人的生活方式和农业生产。
2. 古巴比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是现在伊拉克地区的一种重要的古代文明,其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3. 古中国文明:古中国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杰出的文明之一,创造了众多的发明和发现,如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
4. 希腊古典文明:希腊古典文明是古代希腊时期的文明,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哲学家、艺术家和政治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伯里克利等。
5. 古罗马文明:古罗马文明是古代罗马的文明,对西方的政治、文化、法律等有着深远影响。
6. 波斯帝国:波斯帝国是古代波斯人建立的一个辽阔的帝国,统治了中东和东南欧的大部分地区。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全部总结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人类过去的经验和教训。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涵盖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文化。
下面是对九年级历史知识点的全面总结:一、中国古代历史1. 夏、商、周三代的产生与发展-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由禹领导建立。
-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商汤建立了商朝。
-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周武王建立了周朝。
2.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动荡-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国家分裂,战争不断。
- 孔子是这一时期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
3. 秦朝和汉朝- 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秦朝,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久的朝代之一,分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
4.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分裂最为严重的时期。
二、现代中国史1. 清朝的兴衰-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外族入主的朝代。
2. 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建立了中华民国。
-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政党之一。
3.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是中国对抗日本侵略的战争,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勇敢和坚韧。
- 解放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之间的战争。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改革开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
- 改革开放政策是中国在20世纪后期进行的一系列经济和政治改革。
三、世界历史1. 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导致了世界战争格局的巨大变化。
-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39年,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质破坏。
2. 冷战与两极格局- 冷战是二战后国际关系的主要特征之一,分为东西方两个阵营。
- 美国和苏联成为冷战的两个主要对手。
3.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对比-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
- 资本主义强调市场经济和私有财产,社会主义强调国有经济和公有财产。
九年级全册历史知识点总结1. 起源和文明的发展1.1 人类起源和早期人类社会在早期人类社会中,人类逐渐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
人类的语言、工具使用和火的利用等方面发展迅速,形成了早期人类文明的基础。
1.2 文明的发展与古代文明的兴起随着农业的兴起和手工业的发展,古代文明开始崛起。
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和中国黄河流域等地相继出现了伟大的古代文明,它们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2. 希腊罗马文明2.1 希腊城邦文明希腊城邦文明以雅典为代表,政治上实行民主制度,哲学、艺术和科学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2 罗马帝国的兴衰罗马帝国是古代罗马的最高统治机构,其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军事力量和工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然而,由于经济压力、内外战争和政治腐败等问题,罗马帝国最终走向衰落。
3. 中国古代文化的绚丽多彩3.1 古代中国的繁荣与创新中国古代文化自商周时期起就呈现出了极大的繁荣与创新。
诸子百家的思想纷呈,奠定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基础;著名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和火药)极大地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3.2 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强调人际关系和道德修养,强调明君和仁政的重要性。
它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4.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和宗教改革4.1 封建制度的兴起与发展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是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社会形态。
它的特点是领主与农奴之间建立了一种世袭制的地主与佃农关系,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
4.2 宗教改革的兴起宗教改革是指16世纪欧洲发生的一系列宗教变革运动。
马丁·路德等人提出了批判天主教教义的观点,开创了新的宗教派别,导致欧洲宗教格局的变动。
5. 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5.1 工业革命的爆发18世纪末19世纪初,以英国为中心的工业革命迅速席卷了欧洲。
蒸汽机、纺织机械等发明的出现,使得生产方式彻底改变,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
九年级历史全册知识点大全一、世界历史1. 古代文明起源和早期文明发展- 文明的起源:亚洲的黄河流域和非洲的尼罗河流域是古代文明的起源地之一。
- 主要古代文明: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黄河流域文明、古代希腊文明和古代罗马文明。
2. 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 古希腊:希腊城邦的兴起、雅典的民主制度、斯巴达的军国主义、希腊神话和奥林匹克运动等。
- 古罗马:罗马城的建立、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古罗马法律和萨拉森人的入侵等。
3. 欧洲中世纪- 封建制度和骑士精神:封建主和领主是社会的统治者,骑士精神强调勇敢、忠诚和礼仪等价值观。
- 十字军东征:阿拉伯帝国的扩张激起了欧洲人的反击,十字军通过东征来恢复圣地,也带回了中东的文化和物品。
4. 近代欧洲- 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文艺复兴推动了科学和艺术的发展,大航海时代开启了欧洲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探索和殖民。
- 宗教改革和宗教战争:宗教改革由马丁·路德发起,导致天主教和新教之间的冲突和战争。
5. 近代亚洲- 中国明清时期:明朝的海上禁止政策和清朝的封闭政策导致中国错失了发展机遇。
- 日本江户时代:江户幕府的统治下,日本实行了严格的封闭政策,但也有一些内部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6. 近代非洲和美洲- 非洲的殖民化:欧洲列强对非洲进行了殖民掠夺,带走了大量资源并剥夺了非洲人民的权益。
- 美洲的殖民化: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等国家对美洲进行殖民,带来了欧洲文化和疾病,并进行了大规模的奴隶贸易。
二、中国历史1. 中华文明起源和古代王朝- 夏、商、周: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商朝是中国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王朝。
2. 秦、汉、魏晋南北朝- 秦朝: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了较完整的行政区划和法律制度。
- 汉朝:汉朝开展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科学技术也蓬勃发展。
- 魏晋南北朝: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以及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和北朝,中国历史上的政权动荡时期。
初中历史九年级知识点全面梳理1. 古代文明- 1.1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1.2 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1.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1.4 唐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2. 世界历史- 2.1 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2.2 欧洲中世纪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2.3 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2.4 近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3.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3.1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3.2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成就- 3.3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4. 世界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4.1 古代希腊罗马的科学技术成就- 4.2 古代印度、阿拉伯的科学技术成就- 4.3 古代埃及、巴比伦的科学技术成就5. 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和阶级关系- 5.1 奴隶社会的特点- 5.2 封建社会的特点- 5.3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革命运动6. 世界古代的社会制度和阶级关系- 6.1 希腊罗马的奴隶社会- 6.2 欧洲封建社会- 6.3 近代资本主义社会7.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演变- 7.1 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 7.2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7.3 中国古代的儒学思想8. 世界古代的政治制度演变- 8.1 希腊罗马的城邦制度- 8.2 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制度- 8.3 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9.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9.1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9.2 中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 9.3 中国古代的外国使节来华10. 世界古代的对外交往- 10.1 古代希腊罗马的对外交往- 10.2 古代阿拉伯的对外交往- 10.3 古代印度的对外交往以上是初中历史九年级的知识点全面梳理,涵盖了古代文明、世界历史、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世界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和阶级关系、世界古代的社会制度和阶级关系、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演变、世界古代的政治制度演变、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世界古代的对外交往等方面的内容。
九年级历史全部重点知识点一、古代文明与帝国的兴衰1. 人类起源和旧石器时代2. 文明的发展与河流流域文明3. 两河流域文明与埃及文明4.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华夏族的形成5. 古印度文明和古希腊罗马文明6. 亚洲古代王朝7. 欧洲中世纪的政治制度转变8. 印度尼西亚-土耳其9. 古代非洲文明10. 古代美洲文明11. 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12. 西方封建社会的性质和它的解体13. 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生和性质14.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5.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16. 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化17. 奴隶制度的衰亡二、近代中国的历史变革1. 鸦片战争与中华民族的觉醒2.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主共和国的建立3.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4. 广州起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5. 北伐战争与国共合作6. 南京国民政府与北平7. 世界经济大危机与日本侵华战争8.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与第二次国共内战9. 新中国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10. 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三、世界两大战争与冷战格局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全球影响2.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全球影响3. 世界战后新格局的形成与联合国的成立4. 冷战的形成与分裂世界格局的确立5. 第三世界的崛起与非殖民化运动6. 越南战争与柏林墙的倒塌7. 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与苏联的解体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开放1. 中共党的六次全会与邓小平的理论创新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3. 经济体制改革与农村改革开放4. 对外开放政策与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5. 兰州—乌鲁木齐铁路的修建与西部大开发6. 基础设施建设与工业现代化进程7. 教育事业的发展与科技创新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与发展9. 港澳回归与台湾问题10. 中美关系的发展与中国的和平崛起11. 中国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12.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影响五、世界的变化和中国的发展1. 联合国的发展与全球治理2.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分工的调整3. 新技术革命与数字经济的崛起4.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5. 亚洲经济合作与亚洲一体化进程6. 世界多极化与全球化的挑战7. 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与国际影响力的提升8. 全球性问题与全球性治理的探索9. 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作用10.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变化以上是九年级历史全部重点知识点的概述,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能够全面了解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以及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和全球变化。
九年级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5篇九年级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巴黎和会1.时间:1919年1月到6月2.目的:缔结和约,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
3.操纵会议的三巨头: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
4.结果:签订《凡尔赛和约》(对德条约)⑴时间:1919年6月⑵内容: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做出了规定。
5.意义:《凡尔赛和约》与对奥、匈、土、保和约一起构成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6.实质: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赃会议(或战胜的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
二、华盛顿会议1.时间:1921--1922年2.背景: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关系,他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依然尖锐,日美矛盾尤为激烈。
3.主导国:美、英、日4.签订的主要条约——《九国公约》⑴时间:1922年⑵内容: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3)影响: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条件。
使中国重新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形成: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2.实质: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3.评价: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它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但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经济大危机一、经济大危机爆发1.相对稳定时期:1924—1929年。
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
3.时间:1929--1933年。
4.开始国:美国5.特点: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6.影响:⑴生产受到严重破坏。
社会矛盾加深。
⑵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二、罗斯福新政1.原因:1929-1933年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1. 古埃及文明- 尼罗河的重要性- 法老制度- 金字塔的建造2. 两河流域文明- 苏美尔人的贡献- 汉谟拉比法典- 巴比伦王国3. 印度河流域文明- 哈拉帕文化- 印度教的形成4. 古代中国文明- 夏、商、周三代- 青铜器文化- 甲骨文二、希腊与罗马的古典文明1. 古希腊- 城邦制度- 斯巴达和雅典的对比- 希腊哲学与文化(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2. 古罗马- 罗马共和国与帝国- 罗马法律(十二铜表法)- 罗马建筑(罗马斗兽场、罗马道路)三、中世纪时期1. 欧洲封建制度- 领主与农奴关系- 骑士文化2. 亚洲的帝国- 唐宋时期的中国- 伊斯兰帝国的扩张- 奥斯曼帝国的兴起3. 文化与宗教- 基督教的传播- 伊斯兰教的兴起与扩张-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四、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1.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 艺术与科学的复兴(达芬奇、米开朗基罗)2. 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与新教的产生- 欧洲宗教战争五、近现代史的开端1. 地理大发现-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欧洲的海外扩张2. 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 - 科学与哲学的发展3. 工业革命- 英国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六、现代世界的形成1. 民族主义与民主思想的兴起- 法国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2. 帝国主义与殖民扩张- 欧洲列强的殖民地争夺- 亚洲、非洲的反殖民斗争3. 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后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与影响七、冷战与后冷战时代1. 冷战时期的对抗- 美苏两极格局- 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2.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苏联解体- 全球化与国际合作八、重要历史人物与事件1. 重要历史人物- 亚历山大大帝- 拿破仑·波拿巴- 甘地与曼德拉2. 重要历史事件- 法国大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 中国的辛亥革命与改革开放九、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1. 历史资料的分类与分析- 主要资料与次要资料- 口述历史与文献研究2. 历史思维的培养- 历史解释与历史评价- 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分析结语:九年级的历史课程旨在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世界历史的基本认识和理解。
一、古代文明与社会发展1.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古代文明:黄河流域的夏、商、周三代王朝和长江流域的春秋战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2.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和作用,对文化、经济和科技的交流与影响。
3.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技术和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4.中国的封建制度:封建社会的性质、等级制度、封建经济和宗法制度,以及经济、文化对封建制度的影响。
5.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的区别: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的基本特征、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二、现代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1.世界两次大战的原因和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战争的过程和影响,以及中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2.冷战与新冷战:冷战的特点和原因,冷战时期的国际局势,以及当前国际关系中出现的新冷战现象。
3.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地位和外交政策: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地位、对外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原则,以及中国在联合国的参与和贡献。
4.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主张的公平正义、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原则和中国的国际影响。
三、中国古代史1.先秦两汉时期: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学派和主要思想,以及汉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
2.唐宋时期:唐朝和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和对世界的贡献。
3.明清时期:明朝和清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危机和农民起义。
4.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起源、发展和作用,科举考试的内容和选拔标准,以及科举制度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影响。
四、中国现代史1.近代中国的民族矛盾和民族解放: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中国民族矛盾和民族解放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2.辛亥革命和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成果,以及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实践和困境。
3.中国共产党的兴起和土地革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以及土地革命战争的起源、过程和影响。
初三历史:必学的知识点
1. 中国古代史
- 夏、商、周三代的兴衰变迁
-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和思想流派
- 秦朝的统一和法家思想
- 汉朝的兴起和丝绸之路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和传入
- 隋唐时期的疆域扩张和科举制度
- 宋朝的经济繁荣和科技进步
- 元朝的统一和蒙古文化影响
- 明朝的海外航海和明万历革命
- 清朝的封建统治和闭关锁国
2. 世界古代史
- 古埃及文明和金字塔
- 古希腊城邦和民主制度
- 古罗马帝国和法律体系
-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和
- 古巴比伦帝国和《汉谟拉比法典》
- 古代阿拉伯帝国和
- 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制度和
- 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
-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
-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巴黎和会
3. 现代中国史
- 辛亥革命和民主革命的兴起
- 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北洋政府
-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 中国的成立和土地革命
- 抗日战争和中国人民解放军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 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
- 中国的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4. 世界现代史
-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的兴起
- 联合国的建立和国际组织
- 欧洲一体化和欧盟的形成
- 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和霸权主义
- 北约与华沙条约组织
-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运动和非同盟运动
- 科技革命和信息时代的到来
- 当代世界的经济全球化和多极化
以上是初三历史必学的知识点,希望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初三历史知识点大总结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夏商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汉朝的郡县制和推恩令- 隋唐的科举制度和三省六部制- 宋朝的两府三司制- 元朝的行省制度- 明朝的内阁制度和东厂、锦衣卫- 清朝的军机处和八旗制度2. 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发展:铁犁牛耕、水利工程、农业工具的改进- 手工业的发展:冶铁、陶瓷、纺织、造纸、印刷- 商业的发展: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市集、货币制度3.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医学:《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 数学:《九章算术》- 文学:《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 艺术: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4. 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民族融合: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对外交往: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丝绸之路的贸易5. 近代中国的历史变革-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 - 五四运动- 抗日战争6.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 新中国的成立- 土地改革- 社会主义改造- 改革开放- 香港、澳门的回归7. 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 一五计划- 农业集体化- 工业现代化- 经济特区的设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8. 现代中国的科技进步与文化发展 - 两弹一星- 载人航天- 信息技术的发展- 教育改革- 文化事业的繁荣9. 现代中国的外交-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联合国的参与- 一带一路倡议- 多边外交与国际合作10. 世界古代文明- 古埃及文明- 两河流域文明- 古印度文明- 古希腊文明- 古罗马文明11. 世界近代史-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工业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 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12. 世界现代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 俄国十月革命- 经济大萧条- 第二次世界大战- 冷战与两极格局- 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关系13. 世界科技与文化- 现代科技革命- 现代文学与艺术- 现代教育与思想14. 世界经济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 国际贸易与投资- 全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以上总结了初三历史的主要知识点,涵盖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时期和事件。
历史初三所有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史1. 人类的起源和迁徙:人类起源于非洲,经过迁徙,分布到世界各地。
2. 石器时代:石器时代是人类社会的最早时期,主要有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
3. 农业革命:农业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出现了聚居生活、手工业和贸易。
4. 夏、商、周三代: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商朝是夏朝的后裔,周朝取代商朝成为中国的主要王朝。
5. 古代东方文明:古代东方文明主要有中国、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
二、中古史1. 罗马帝国:罗马帝国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帝国之一,影响深远。
2. 印度教和佛教:印度教和佛教是印度古代两大主要宗教。
3. 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帝国在中世纪达到鼎盛,对欧洲、非洲和亚洲有着深远的影响。
4. 中世纪欧洲:中世纪欧洲是封建时代,主要有封建制度、十字军东征和黑死病等重要事件。
5. 中世纪中国:宋朝、元朝、明朝和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主要王朝。
三、近代史1. 西方现代世界:西方现代世界主要包括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和自由主义等。
2. 近代中国:近代中国主要包括清朝的衰落、发生在19世纪末的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
3. 近代日本:近代日本主要包括天皇制度的复兴、幕府时代的结束、明治维新、日俄战争、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等。
4. 世界两次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历史上的两次重大战争事件。
5. 革命和独立运动:20世纪发生在俄国、中国、中东、非洲的革命和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现代史1. 当代世界:当代世界主要包括冷战、后冷战时期、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等。
2.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转折点,中国通过改革开放走上了现代化建设的道路。
3. 日本的现代化建设: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经历了近代化、现代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4. 世界的新变化:当今世界主要包括亚太地区的崛起、美国的霸权地位、世界环境问题和经济全球化等。
初中历史九年级知识点全面梳理一、古代文明的兴起1.1 古埃及文明- 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法和老的统治- 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1.2 古希腊文明- 荷马时代- 城邦的兴起- 伯里克利和雅典民主1.3 古印度文明- 印度河流域的文明- 佛教的诞生- 孔雀王朝的兴起1.4 古中华文明- 三代夏商周- 春秋战国时期- 秦始皇统一六国二、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2.1 罗马帝国的兴起和分裂- 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 基督教的传播- 罗马帝国的分裂2.2 封建社会的形成- 日耳曼人和法兰克人- 查理曼帝国的兴衰- 封建制度的建立2.3 中世纪的欧洲- 骑士和骑士制度- 大学的兴起- 十字军东征2.4 阿拉伯帝国的兴起- 伊斯兰教的传播- 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阿拉伯文化的繁荣三、近代社会的形成与发展3.1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的兴起- 文艺复兴的艺术和科学- 宗教改革3.2 探索新航路- 航海技术和航海家- 殖民扩张和贸易- 新大陆的发现3.3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的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3.4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起源和发展- 蒸汽机和纺织机- 工业革命的影响四、现代社会的发展与挑战4.1 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过程- 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4.2 冷战和两极格局- 冷战的起源和过程- 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冷战的结束4.3 信息技术革命-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 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影响- 电子商务和社交媒体的兴起4.4 全球化与多元文化的挑战- 全球化的发展和影响-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挑战-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五、历史人物的评述5.1 伟大的思想家- 孔子和儒家思想- 佛陀和佛教思想- 耶稣和基督教思想5.2 杰出的科学家- 阿基米德和物理学- 伽利略和天文学- 爱因斯坦和相对论5.3 伟大的政治家- 亚历山大大帝- 屋大维和罗马帝国- 秦始皇和秦朝5.4 伟大的艺术家- 达芬奇和文艺复兴艺术- 莎士比亚和戏剧- 贝多芬和音乐六、历史事件的解读6.1 事件的背景和原因- 罗马帝国的衰落和基督教的兴起- 工业革命的起源和原因- 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原因6.2 事件的过程和影响- 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和影响- 冷战的过程和影响6.3 事件的评价和启示- 十字军东征的评价和启示- 殖民扩张的评价和启示- 信息技术革命的评价和启示以上是对初中历史九年级知识点的全面梳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
导语】本文初中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由为您整理,仅供参考!
原始社会
元谋人:
时间: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生产生活情况:他们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会不会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北京人:
时间:距今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
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体形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生产生活情况:
1、制造使用石器和木棒作为工具。
2、过着群居生活,形成早期原始社会。
3、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还用
火照明、防寒。
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
山顶洞人:
时间:距今约三万年
地点: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体形特征:他们的模样的现代人基本相同。
生产生活情况:
1、使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光钻孔技术。
已会人工取火。
2、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
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
3、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世界之最: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河姆渡人:
时间:距今约七千年
地点:长江流域
工具:磨制石器、耒耜
生产:出现了原始农耕景象,种植水稻
生活:居住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挖掘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还制造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世界之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半坡人:
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
地点:陕西西安半坡村
工具: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耕地,用石刀收割庄稼。
生产生活:种植栗(小米),饲养猪、狗,主食有栗,副食有鱼、肉、蔬菜等。
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屋里有灶炕,会制造彩陶,已
会纺线、织布、制衣。
世界之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栗的国家
大汶口人:
时间:距今约五千年
地点:山东大汶口
工具:磨制石镰、石锄等
生产情况:陶器有黑陶、白陶。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财产和贫富
化出现了。
涿鹿之战:
时间:距今约四五千年
双方: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炎帝和黄帝联合与蚩尤大战,结果蚩尤战败
影响: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汉族)黄帝————人文初祖:
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衣食住行奠定基础
嫘祖:发明养蚕缫丝
仓颉:发明文字
伶伦:编出了乐谱
后世称黄帝为人文初祖,海外华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尧舜禹的禅让:
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
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禹:治理洪水,同甘共苦
禅让:这种推举部落首领的办法,叫做禅让制
原始社会的终结
原因:社会生产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私有财产更多了
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人物:禹(从部落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
建立:夏朝
地位:这是我国历第一个王朝
影响: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