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环境法律法规清单
- 格式:xls
- 大小:63.00 KB
- 文档页数:4
2019环境法律法规清单2019环境法律法规清单1. 环境法律法规的重要性环境法律法规是为了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法规和规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法律法规对于各行业和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指导和约束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2019年的重要环境法律法规。
2. 2019年环境法律法规清单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法规内容:全面规范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监督管理机制、环境标准和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内容。
- 意义:是我国基本的环境保护法律,为其他具体的环境法规提供了法律依据,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法律基石。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法规内容:对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进行了系统规范,包括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环境质量管理、大气污染防治的措施等。
- 意义:针对当前大气污染问题,加强了对大气污染的监督管理,促进了我国大气环境的改善和减少空气污染。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法规内容:规定了水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水环境标准、水污染物排放许可、水污染防治的措施等。
- 意义:加强了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法律监督,对于保护我国水资源、改善水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法规内容:规定了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和监督制度。
- 意义:加强了对固体废物的管理和处理,推动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法规内容:详细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内容和标准,强化了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地位。
- 意义:环境影响评价是建设项目审批的前提,通过评价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保护法》- 法规内容:强调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明确了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和原则,加强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新环保法全文,2019.4.24修订,2019.1.1起施行篇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新(本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2019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监督管理第三章保护和改善环境第四章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第五章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第三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第四条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第五条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第六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第七条国家支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鼓励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促进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大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财政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
2019环境法律法规清单2019环境法律法规清单1. 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是国家立法有关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
该法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责任主体、环境污染的防治、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等内容,并规定了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行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的出台使得环境保护成为了国家的法律责任。
借助该法,人们可以通过合法途径保护自身的环境权益,并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2. 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是一项针对大气污染问题的专项法律。
该法规定了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大气污染的监测和监测数据的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等内容,并规定了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行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健康和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通过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实施,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减少大气污染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保护公众的生态环境。
3. 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是一项针对水污染问题的专项法律。
该法规定了水源保护、水污染的防治措施、水污染排放的标准和控制要求等内容,并规定了违反水污染防治法的行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水是生命之源,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通过水污染防治法的实施,可以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减少水污染的发生,提高水质,确保人们的饮水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健康。
4. 投资环境管理条例投资环境管理条例是关于投资环境的相关法规。
该条例规定了投资环境的管理办法、投资环境评价、投资环境的合理利用等内容,并规定了违反投资环境管理条例的行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投资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和竞争力。
通过投资环境管理条例的规范,可以促进投资环境的优化和改善,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5. 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条例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条例是对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具体规定和细化。
该条例细化了大气污染防治的工作原则、法律责任、处罚措施等内容,为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实施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
防治环境污染的法律法规防治环境污染的法律法规1. 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简称《环境法》)是中国政府制定的最重要的防治环境污染的法律法规。
该法于1989年颁布,经过多次修订与完善,有效保障了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
环境保护法的宗旨是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预防和减少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民健康。
根据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监督环境保护工作,并依法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法律法规中明确了环境影响评价、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和措施。
2. 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是我国针对大气污染制定的专门法律法规。
该法于2015年颁布实施,对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大气污染防治法中明确了大气污染的监测与评估、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大气质量改善、大气污染防治责任等方面的要求。
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各级政府应当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落实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加强大气污染的监测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
法律法规还规定了对超标排放企业的处罚和责任追究措施。
3. 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法律法规,主要针对水体的污染和保护制定而成。
水污染防治法于2008年颁布实施,其中包括了水体环境质量目标、水污染的防治和生态保护、污水排放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根据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各级政府应当建立水污染防治规划和监测网络,制定相应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并对排污企业进行监督和管理。
法律法规还强调了水污染防治的科技支撑和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4.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是我国为了防止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污染而制定的专门法律法规。
该法于2004年颁布实施,其中包括了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置和利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根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固体废物的处理应当遵循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原则,促进固体废物的分类和循环利用。
2019环境法律法规清单2019年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年,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推行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生态修复政策,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监管和执行力度,为建设美丽中国夯实基础。
以下是2019年中国环境法律法规清单。
一、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1.《环境保护法》全面规定了环境保护的主要法律法规,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排污许可、监督管理等内容。
2.《大气污染防治法》强化了大气污染防治的管理和监管,提高了大气环境质量,对于解决雾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3.《水污染防治法》推动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全面加强,规定了水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和水质标准。
4.《土壤污染防治法》有效解决了土壤污染问题,规定了土壤污染的管控管理和修复工作。
5.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了固体废物的分类、回收、处置和环保责任等方面的要求,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方面发挥了作用。
6.《环境影响评价法》对于过程性、决策性和计划性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规范,对环保事业的顺利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7.《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规定了对放射性污染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促进了核安全和生态安全。
二、资源节约方面的法律法规8.《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加强了资源的征收管理和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加强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加强资源循环利用,促进经济发展。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规定了矿产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坚持节约型、环保型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11.《粮食安全保障法》保障粮食安全,加强粮食生产和储备,提高粮食供应保障能力。
12.《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条例》加强了对资源的管理和循环利用,规定了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措施和要求。
三、生态修复方面的法律法规13.《草原法》加强生态保护和草原管理,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促进草原可持续利用。
14.《森林法》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促进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修复,维护生态安全。
2019环境法律法规清单一、环境保护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注释:环境保护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的基础性法律,用于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注释:该法主要规定了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和责任追究。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注释:该法主要针对水污染防治,明确了监管部门及企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注释: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主要规定了固体废物的管理、处理和处置等方面涉及的法律法规。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注释:该法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范围、程序和要求。
6.中国政府有关环境保护的其他法律法规二、大气环境保护法规1.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注释: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我国环保部门制定的,用于规范各类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大气的排放情况。
2.车用燃油质量监管规定注释:车用燃油质量监管规定针对机动车使用的燃料,在资质认证、检测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
3.城市空气质量预报技术规范注释:城市空气质量预报技术规范是针对城市大气回收利用和污染防治的关键技术规范。
4.大气污染物在线监测技术要求注释:该规范主要规定了大气污染物在线监测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要求。
三、水环境保护法规1.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注释: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制定的,用于规范各种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水的排放情况。
2.地下水监测标准与规范注释:地下水监测标准与规范主要规定了地下水监测工作的程序、要求和技术标准等方面的内容。
3.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注释: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是规定各类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废水处理及排放的标准。
4.农村集中式饮用水卫生标准注释:农村集中式饮用水卫生标准是针对农村地区供水设施的管理,规定了饮水卫生的各项指标。
四、固体废弃物环境保护法规1.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规定注释: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规定主要是针对城市垃圾分类、处理和处置等方面进行的规范。
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清单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清单: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修订版) -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质量评价- 第三章大气污染防治- 第四章水污染防治- 第五章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 第六章声环境污染防治- 第七章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第八章危险废物污染防治- 第九章放射性污染防治- 第十章处罚与责任- 第十一章环境监测与环境信息公开- 第十二章环境保护生态补偿- 第十三章环境管理- 第十四章督察与责任追究- 第十五章法律责任- 第十六章附序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修订版) -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 第三章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控- 第四章大气污染物在线监测与排放数据发布- 第五章分类管理与综合控制- 第六章减排措施- 第七章大气污染物重点监管区管理- 第八章大气污染防治责任追究- 第九章法律责任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修订版) -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水环境质量标准与排放标准- 第三章污水排放许可与排污费征收- 第四章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与运行- 第五章农村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第六章河湖管理与保护- 第七章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第八章水污染事故应急与调查处理- 第九章法律责任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9修订版)-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产生单位减量有奖和贵重物质回收- 第三章交接单位减量有奖- 第四章接收单位绿色化改造- 第五章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建设- 第六章污染防治设施建设与运营- 第七章固体废物排放许可与排污费征收- 第八章法律责任5:《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保护法》(2018修订版)-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生态保护与修复- 第三章生态环境监管- 第四章生态损害赔偿- 第五章禁止行业和项目- 第六章生态红线- 第七章生态保护地- 第八章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衔接- 第九章生态环境损害风险评估- 第十章生态环境信息公开- 第十一章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与责任追究- 第十二章法律责任【附件】:- 附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文- 附件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全文 - 附件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全文- 附件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全文- 附件5:《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保护法》全文【法律名词及注释】:1、环境质量标准:指规定环境中某种物质或物理量的单一值或范围,用于评价环境质量的标准。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清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清单一、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概述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执行日期.1989年12月26日●法规概述: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领域最基本的法律法规,对环境保护的目标、原则、职责与权利进行了规定,是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基础。
二、大气环境保护法律法规1.《大气污染防治法》●执行日期.2016年1月1日●法规概述:大气污染防治法是我国大气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法规,对大气污染的预防、控制、监测和治理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保护大气环境质量,减少污染物排放。
2.《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执行日期.1987年6月1日●法规概述: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法规,对大气污染的防治目标、措施、责任、监测与处罚进行了规定,为《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实施提供了细节指导。
三、水环境保护法律法规1.《水污染防治法》●执行日期.2008年6月1日●法规概述:水污染防治法是我国水环境保护的核心法律法规,对水体污染防治的目标、措施、责任和监督管理进行了详细规定,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2.《水污染防治条例》●执行日期.1984年11月1日●法规概述:水污染防治条例是我国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法规,对水污染的防治措施、责任和处罚等进行了具体规定,为《水污染防治法》的贯彻落实提供了具体指导。
四、土壤环境保护法律法规1.《土壤污染防治法》●执行日期.2019年1月1日●法规概述:土壤污染防治法是我国土壤环境保护的基础法律法规,对土壤污染防治目标、措施、责任和监测管理进行了详细规定,推动土壤环境质量的改善和保护。
2.《土壤环境保护与修复条例》●执行日期.2018年5月8日●法规概述:土壤环境保护与修复条例是我国土壤环境保护的重要法规,对土壤环境污染及修复的目标、措施、责任和监督进行了具体规定,为《土壤污染防治法》的贯彻落实提供了具体指导。
五、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1.《生态环境保护法》●执行日期.2018年1月1日●法规概述:生态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法规,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原则、职责和权利进行了细化规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及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2019环境法律法规清单2019环境法律法规清单一、背景介绍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为了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各国纷纷制定了环境法律法规。
本文将介绍一份针对2019年的环境法律法规清单,以便了解当年相关的法规政策。
二、2019年环境法律法规清单1.《水污染防治法》此法规的目的是保护水资源,预防和控制水污染,促进水环境的改善和修复。
法规规定了水污染的预防、监测、调查、治理、惩罚等方面的措施和具体要求。
2.《大气污染防治法》该法规的主要目标是减少大气污染,维护空气质量,保护公众健康。
法规明确了大气污染源的减排标准和限值要求,规定了大气污染物排放许可和排放核查等措施。
3.《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此法规规定了固体废物的分类、处置、利用和转移等方面的要求,旨在减少固体废物产生、促进资源循环利用,防止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4.《海洋环境保护法》该法规的目的是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法规规定了海洋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管理措施,对海洋污染、海洋生物保护、海洋资源开发等问题进行了规范。
5.《生态环境保护法》此法规主要目标是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法规规定了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生态修复和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等方面的要求和措施。
6.《环境影响评价法》该法规旨在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确保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得到科学评估和合理控制。
法规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要求,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和审查等进行了规范。
7.《自然保护区条例》此法规的目的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维护物种多样性,促进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法规规定了自然保护区的划定、管理和保护措施,对保护区的开发利用和生态修复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8.《环境行政处罚法》该法规旨在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罚,维护环境法律法规的权威和公正。
法规规定了环境行政处罚的类别、组成和程序,确定了环境行政处罚的依据和标准。
环境管理法律法规清单根据您提供的题目,本文将为您总结环境管理法律法规的清单及简要说明。
以下为详细内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该法规是我国环境管理的基本法律,于1989年首次颁布,最近一次修订是2014年。
它主要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环境保护目标、环境监测和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水土保持、环境绩效考核、环境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该法规于2015年颁布,主要针对大气污染进行管理和治理。
该法规对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排放许可制度、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该法规于2008年颁布,主要用于管理和治理水环境污染。
该法规规定了水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水环境质量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污水排放许可制度、水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等内容。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该法规于2004年颁布,致力于管理和治理固体废物污染。
该法规涉及了固体废物的分类管理、固体废物排放许可制度、固废处理设施建设、固废的再利用和处置等方面的规定。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该法规于1982年颁布,对保护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进行了管理。
该法规规定了海洋环境基本原则、海洋污染防治、油污事故应急预防等内容。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该法规于2018年颁布,主要用于农业面源污染的管理和防治。
该法规涉及了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评估、污染物减排措施、农业废弃物处理等内容。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该法规于2002年颁布,旨在管理和评价各类开发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该法规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内容和结果的运用等方面的规定。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法:该法规于1993年颁布,主要用于保护和管理自然保护区。
该法规规范了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保护、管理,以及对非法行为的监管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