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航运金融服务新品牌
- 格式:pdf
- 大小:227.25 KB
- 文档页数:3
航运金融创新发展政策一、促进金融机构合作为了推动航运金融的创新发展,需要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
金融机构应加强信息共享,降低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共同支持航运产业的发展。
二、拓宽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发行债券、股权融资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为航运企业提供更多元化的融资服务。
同时,应积极探索新的融资方式,如资产证券化等。
三、创新金融服务产品金融机构应积极创新航运金融服务产品,满足航运企业的多样化需求。
例如,推出船舶融资租赁、航运保险等产品,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四、优化风险管理体系加强航运金融风险管理,建立健全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
通过优化风险管理体系,降低航运金融风险,保障行业的健康发展。
五、加强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应加大对航运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措施,降低航运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其竞争力。
六、培养专业人才加强航运金融人才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通过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为航运金融的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七、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航运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同时,应加强执法力度,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各方利益。
八、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航运金融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提高我国航运金融的国际竞争力。
九、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建立航运金融信息共享平台,促进信息流通和共享。
通过平台建设,降低信息不对称的风险,提高行业的透明度和效率。
十、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倡导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金融在航运领域的应用。
鼓励金融机构支持绿色航运项目,促进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世界级港口群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07.26•【字号】鲁政办字〔2023〕98号•【施行日期】2023.07.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港口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世界级港口群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鲁政办字〔2023〕98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山东省世界级港口群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3年7月26日山东省世界级港口群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海洋强国、交通强国的战略部署,推进《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发〔2022〕18号)落实落地,加快建设世界级港口群,提升山东港口服务国家战略、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枢纽作用和支撑能力,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一)形势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港口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经济强国必定是海洋强国、航运强国;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坚持一流标准,把港口建设好、管理好,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强港,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港口发展面临新的更高要求。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要求港口更好发挥枢纽作用,畅联全球海上大通道,支撑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定全球供应链;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要求港口增强基础支撑能力,建设高能级港口群,完善集疏运体系,发展专业化高效率现代物流,推动降低全社会运输成本;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要求港口融合联动、减污降碳,促进形成富有竞争力的临港产业集群和现代航运服务产业集群,推进港口城市产业转型升级。
航运金融服务的内涵和创新研究一、航运金融服务的内涵。
航运金融是指航运企业运作过程中发生的融资、保险、货币保管、兑换、结算、融通等经济活动而产生的一系列与此相关业务的总称。
航运金融的出现是由航运业本身特点所决定的。
航运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投资额大,回收周期长,风险系数高,航运企业很难依靠自身力量进行投资,需要借助一定的外部力量为其提供庞大的资金支持。
航运金融的出现可以解决航运企业资金不足和风险等问题。
航运金融中的融资业务能为航运业提供巨大的资金支持;海上保险能使航运企业合理地规避海上运输的巨大风险。
(一)航运金融的含义。
狭义,航运金融是航运企业、港口、造船厂、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商品及衍生业务的经销商、金融租赁公司等机构从事融资、保险、资金结算、航运价格衍生产品等。
广义 ,航运金融是指基于"航运资源资本化、航运资产资本化、航运未来收益及产权资本化"原则,以航运业为平台,航运产业、金融产业、政府等进行融资、投资、金融服务等经济活动而产生的一系列与此相关业务总称,这些业务可以解决航运资金融通、航运资源整合、航运价值放大。
(二)、航运金融的分类。
航运金融是指航运企业运作过程中发生的融资、保险、货币保管、兑换、结算等经济活动而产生的一系列相关业务的总称,可分为船舶融资、船运保险、资金结算和航运价格衍生产品四大类型:船舶融资船舶融资包括在建船舶的融资和构建船只的融资。
航运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具有投资金额大,风险高,回收期限长的特点,仅靠航运企业的自有资金很难实现合理的发展,需要借助一些外力来弥补资金的需求。
船舶融资就是对航运企业构建船只过程中发生的资金融通行为。
船运保险航运保险在我国又称水险,主要包括船舶险、货运险和保赔险。
货运险针对船上所运输的各类货物,船舶险以各类船舶本身为保险标的。
这两个险种主要由商业保险公司经营。
资金结算由于航运企业是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所以需要一个金融机构来为其进行货币保管,兑换、结算等业务,也就是资金结算业务。
发展航运金融助力航运中心建设作者:丁文来源:《中国水运》2013年第07期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是在海洋中崛起;而一个成熟的国际航运中心建成,必然要有发达的航运金融服务业做支撑。
日前,交通运输部水运局、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单位联合举办了“交通银行-中国航运大讲坛”,海运专家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国内航运金融建设等热点问题。
国际航运中心的建成需航运金融做支撑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委员雷海表示,航运金融建设是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关键环节。
一个成熟的国际航运中心必然要有发达的航运金融服务业做支撑,而全球公认的12个国际航运中心城市,它们都有发达的航运金融服务业。
因此,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就需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航运金融服务产业,形成航运金融集聚区,为航运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据了解,航运金融的业务主要包括:海上保险、船舶融资、资金结算、航运价格衍生产品等。
航运金融的出现是由航运业本身特点所决定的。
航运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所需投资额巨大,投资回收期较长,而且航运产业风险性高,这些特点决定了航运企业很难依靠自身力量进行投资活动。
航运金融的出现可以解决航运企业资金不足和风险等问题,从而促进航运产业的发展。
上海港去年年底达到3200多万箱的吞吐量,已经连续三年世界第一,而同比伦敦只有300多万箱的吞吐量,但迄今为止,伦敦仍被公认为世界第一的航运中心。
雷海认为,强大的航运金融服务正是伦敦海运竞争力所在。
据统计,当前全球船舶贷款规模约3000亿美元,全球船舶租赁交易规模约700亿美元,航运股权及债券融资规模约150亿美元,航运运费衍生品市场规模约1500亿美元,海上保险市场规模约250亿美元。
但目前国际航运金融市场份额多由几大国际航运中心城市所控制。
以伦敦国际航运中心为例,它控制了全球船舶融资市场的18%,油轮租赁业务的50%,散货租赁业务的40%和船舶保险业务的23%。
2024年航运金融业市场分析现状1. 简介航运金融业是指通过金融工具和服务来支持航运业的发展和运营的行业。
航运金融业的核心功能包括融资、投资、保险和风险管理等方面。
本文将对航运金融业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2. 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航运金融业市场规模庞大且呈增长趋势。
根据行业数据,全球航运业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中持续增长,并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增长。
航运金融业在航运业的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全球贸易的增加,航运金融业的市场空间还将继续扩大。
同时,航运金融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随着互联网和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航运金融业的传统模式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冲击。
虚拟货币和智能合约等新兴技术的出现对航运金融业的运营和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
因此,航运金融业需要积极创新和适应变化,以保持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3. 主要参与方在航运金融业市场中,有多个参与方发挥着重要角色。
3.1 航运公司航运公司是航运金融业的主要参与方之一。
航运公司通过购买和租赁船舶来提供货物运输服务。
它们需要融资来购买新船舶、维护现有船舶并支付劳务费用等。
因此,航运公司需要与金融机构合作,获得融资支持。
3.2 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在航运金融业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它们提供一系列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船舶融资、保险、风险管理和投资等。
金融机构通过与航运公司合作,共同推动航运业的发展和运营。
3.3 政府部门政府部门在航运金融业市场中扮演着监管和政策制定的角色。
它们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监督市场的运行,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调。
4. 市场竞争格局航运金融业市场存在一定的竞争。
主要竞争者包括传统金融机构以及新兴的金融科技公司。
传统金融机构通常具有庞大的规模和资源,但在适应新技术和创新方面可能较为迟缓。
而新兴的金融科技公司则更加注重创新和技术应用,并具有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
目前,航运金融业市场中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风险管理的能力、客户关系和市场渗透度等方面。
高水平建设宁波航运金融集聚区秦诗立【摘要】积极争取航运金融集聚区创建,需从发展多种航运融资方、拓展航运保险业务、开展离岸金融、启动航运金融结算等着手,不断提升航运金融服务软实力【期刊名称】《浙江经济》【年(卷),期】2011(000)024【总页数】2页(P48-49)【关键词】金融集聚;航运;宁波;保险业务;离岸金融;金融结算;金融服务;软实力【作者】秦诗立【作者单位】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02011年2月,国务院批复发布《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以下简称《示范区规划》),明确宁波作为国际港口城市,是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区,战略突破口在于高水平建设宁波航运金融集聚区。
宁波应从战略层面,加强这一战略伏笔的挖掘、整理和包装,加快相关战略研究、政策争取、制度创新和平台建设,成为浙江港航强省建设的主引擎、宁波国际港口城市建设的主路径,提升宁波—舟山港在国际港口体系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地位与影响力。
航运金融是战略推力《长三角区域规划》定位宁波为国际港口城市,《示范区规划》对此给予了进一步确认和内涵充实。
这一定位突出了宁波城市建设的主基调为围绕港口,做强港口经济;战略导向为国际化,在航运金融上积极、主动与国际接轨,在国际上寻求、争取合适的战略地位。
航运金融通常指航运企业运作过程中发生的融资、保险、货币保管、兑换、结算、融通等经济活动而产生的系列与此相关业务,是涵盖船舶融资、航运保险、资金结算和航运衍生交易等要素的综合性业务。
航运金融经过一个多世纪发展,各类业务已较成熟。
从事航运金融的主体主要有航运企业、港口、船厂、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商品及衍生业务的经销商、金融租赁公司等。
目前,全球航运金融总规模约5000亿美元。
结合“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构建,宁波航运金融业还应包含大宗商品交易及相关配套业务。
航运业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国际航运企业业务遍布世界各主要港口,频繁发生运费的收缴以及日常性支出,资金量巨大,而成为各大金融机构积极争取的重要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