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边坡绿化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17.57 MB
- 文档页数:44
[摘要]本文介绍了边坡植物防护类型、技术特点、适用条件及应用现状,针对边坡绿化防护施工技术中的难点问题,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着眼点出发,提出了边坡生态防护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边坡;植物;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绿化工程;防护措施。
1.前言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21世纪人类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为之不懈努力解决的焦点问题。
基本建设的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不协调,导致了人类赖以生存环境的生态破坏,同时也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构成了威胁。
因此,项目开发与环境保护兼顾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在工程建设中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美化环境,是我们必须正视和认真对待的问题。
公路、铁路、水利等工程建设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其工程规模大、项目多、涉及面广,土石填挖工程形成的大量土石裸露边坡,破坏了既有植被,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较大,以往通常采用单纯的工程防护,如浆(干)砌片石、喷锚防护等,这些工程措施都导致原有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滑坡、边坡失稳等一系列生态环境和工程问题。
国家已经十分重视工程建设中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国务院下达了[2000]3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推进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工程建设中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已提上议程,这对整个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起到了推动作用。
2.边坡生态防护现状近十多年来人们开发出了多种既能起到良好边坡防护作用,又能改善工程环境、体现自然环境美的边坡植物防护新技术,与传统的坡面工程防护措施共同形成了边坡工程植物防护体系。
根据不同的边坡土质条件,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可将边坡植物防护技术分为:①人工种草护坡;②平铺草皮护坡;③液压喷播植草护坡;④土工网植草护坡;⑤OH液植草护坡;⑥行栽香根草护坡;⑦蜂巢式网格植草护坡;⑧客土植生植物护坡;⑨喷混植生植物护坡。
各类边坡植物防护技术的主要作用及应用条件各不相同。
2.1人工种草护坡人工种草护坡,是通过人工在边坡坡面简单播撒草种的一种传统边坡植物防护措施。
3.2植被的选择植物的选择应以乡土植物为主,不仅对植物群落的健康发展、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还可以避免由于引进物种而带来的不可预见的问题。
同时,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模式,增强了生态系统的稳定,营造出生态环保的坡面防护系统。
采用乡土植物护坡中乔灌木的生长一般比较缓慢,因此为了控制边坡的早期土壤侵蚀必须在护坡中配合采用草本植物来防护坡面,但是过多的草本植物又会影响乔灌木的生长,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相矛盾的过程。
为了保证乔灌木植被的成活及生长,就必须灵活运用施工技术,以人工手段来调节“乔、灌、草”植被的生长,保证群落的稳定性。
例如将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的种植期错开,避免相互竞争,既保证了景观效果,又确保了边坡木本植物的生长。
藤本植物对水、肥的需求较草本植物更少,适应性强,具有吸附、盘绕、卷须或钩刺等攀援特性,同时又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的特点,在不同的区域选择合适的种类能迅速地形成景观,是边坡生态恢复的重要植物材料。
在坡面绿化中,藤本植物的栽植不一定要将整个坡面覆盖栽植基质,而在坡面的部分地段准备良好的栽植穴,其他部分就只需原边坡土壤。
只要前期养护恰当,成活后一般不用浇水,靠天然降水就可以生长良好,能依靠缠绕或附着于他物向上伸展,而将坡面覆盖。
许多种类对贫瘠、酸碱性土壤均能适应,对边坡的干热环境有很强的忍耐力。
藤本植物的繁殖方法简单,大多数可以采用移栽、播种、扦插繁殖,成活容易,繁殖速度快。
攀援植物在边坡的应用中,因边坡在夏季高温灼烤,过于干旱,会阻碍藤本植物的向上攀爬,所以在植物配置中要注意与其他乔、灌、草植物的相互配合,利用其他植物的遮挡,形成一个生态结构合理的系统,从而使坡面迅速覆盖,达到快速绿化的目的。
今后应加强不同藤本植物的水土保持效果、藤本植物与草种、灌木组合的水土保持效果、组合方式等方面的研究。
4.生态型护坡技术介绍4.1植被混凝土护坡绿化技术植被混凝土护坡绿化技术是集岩石工程力学、生物学、土壤学、肥料学、硅酸盐化学、园艺学和恢复生态学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护坡技术,此技术主要应用于坡度在1:1.5~1:0.3的岩石边坡和混凝土边坡的护坡绿化。
浅谈TBS植被防护技术在边坡防护上的应用摘要:TBS 植被护坡技术是一种岩石边坡防护创新技术,具有很好的使用性能和推广价值,本文简单介绍其特点、适用条件以及施工要点。
关键词:TBS;生态防护;边坡一、概述工程建设中开挖山体,形成裸露的路堑坡面,既破坏了植被,有损生态平衡,又极易受风雨等的侵蚀,导致水土流失,危及交通的安全。
如何搞好边坡绿化问题是摆在建设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TBS 植被护坡绿化技术是利用客土掺混粘结剂和锚杆挂网技术,使客土物料紧贴坡面,通过合理配置,使种植基土壤固体、气体、液体三相物质处于平衡状态,创造草类与灌木生存的良好环境,恢复坡面生态复合功能。
TBS 植被护坡绿化技术以其生态、环保、经济、美观等优点最近得到大量推广使用。
二、适用条件(1)基本原理TBS 技术是使用经改进的混凝土喷射机将拌和均匀的厚层基材混合物按设计厚度喷射到岩石坡面上,集岩土工程学、植物学、土壤学、肥料学、高分子化学和环境生态学等多学科于一体的综合工程技术。
TBS 技术通过植被根系的力学加固和地上生物量的水文效应达到护坡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2)适用范围适用于年降雨量≥600 m m ,非高寒地区,连续干旱时间≤50 d,不同地质、水文及气候条件的岩石边坡;适用于紫砂岩、砂页岩、片麻岩、千枚岩、板岩、石灰岩及花岗岩等母岩类型所形成的不同坡度硬质石坡面或弱风化石质坡面以及各种无法用常规方法绿化的坡面。
主要包括以下类型边坡:(1) 坡度缓于1∶0.5 的稳定的硬质岩边坡;(2) 软质岩边坡;(3) 开挖的土质边坡,包括瘠薄土质、酸性土质等劣质土坡;(4) 混凝土面及浆砌片石面人工绿化。
二、主要技术内容(1)技术关键厚层基材是本项技术的关键,厚层基材由绿化基材(简称GBM)、纤维、植壤土3 部分组成。
绿化基材(GBM) :是植被种子生长发育、根系发展的基体。
由有机质、生物菌肥、粗细纤维、PH 值调整剂、全价缓释肥、保水剂、消毒剂、植壤土和水组成。
国外高速公路边坡治理新方法日本是世界上较早进入高速公路建设的国家之一,至今已有6000km 以上的高速公路,对边坡的治理和绿化十分重视,其绿化的工艺、技术、设备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在日本,常用的坡面防护方法大致为植物和工程防护。
植物防护方法就是建植草木等植被进行坡面防护,又被称为生物防护方法。
工程防护方法包括构造物、挡土墙栅栏、锚固、喷浆等传统工程防护方式。
除坡面必需的工程防护外,在边坡较为稳定的基础上采用生物防护方法作为防止雨水冲刷、抑制表土流失的措施,于环境、自然、生态和人类可以说是较理想的施工手段。
日本的绿化施工使用机械或人工实施。
机械施工包括种子喷播法、客土喷播法、厚层基础材料喷播法、飞播绿化法等;人工施工包括植生带、网法、废料袋法、植生土袋法等。
由于种子喷播法及植生带法只.能实现人工草绿化,而日本国内现在推祟与自然协调、能持续繁衍的树林化方针,故多使用客土喷播法。
客土喷播法的优点是:在岩石上能为植物创造生产条件,也能满足对土壤要求严格的花草的生长。
它恢复了因工程建设开发而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制造与自然表土相近的生长基础,培育出稳固边坡和与周围环境和谐的植被,有效地恢复生态和形成可粗放管理的优美植物群落。
目前.日本国内客土喷播已开发20多种施工方法,会员施工公司发展到几百家,被誉为“从种子到树林的再生技术”。
客土喷播的原理是用高次团粒剂使客土形成密实结构,植物纤维在其中起到类似植物根茎的网络作用,造就具有耐降雨侵蚀、牢固且透气、与自然表土相近的生长基础。
客土喷播主要用于岩基坡面及硬质土沙地、贫瘠土地,它使保护环境和景观美化为目的的绿化成为可能,并实现多样化。
目前,日本较普遍的边坡防护方法是稳固的工程防护加客土喷播生物防护,它可以保证边坡的稳固、安全,同时文能最大程度地恢复自然生态。
《TBS植被护坡技术》xx年xx月xx日•TBS植被护坡技术简介•TBS植被护坡技术构成•TBS植被护坡技术施工流程•TBS植被护坡技术应用案例目•TBS植被护坡技术研究展望录01TBS植被护坡技术简介TBS植被护坡技术是一种利用植物根系加固边坡、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新型边坡工程技术。
该技术具有施工简便、安全可靠、生态环保等特点,能够实现边坡的稳定性和生态性的有机结合。
定义与特点TBS植被护坡技术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由日本和美国分别提出并不断发展完善。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引进该技术,并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技术起源与发展TBS植被护坡技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边坡加固和生态修复,如土质边坡、岩质边坡、河道边坡等。
TBS植被护坡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和抗侵蚀能力,同时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该技术的施工周期短,且不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和人力投入,具有较低的工程成本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该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高速公路、铁路、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边坡治理。
技术应用范围与优势02TBS植被护坡技术构成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先锋植物,通过生长速度和繁殖能力来稳定边坡。
先锋植物构建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被群落,实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植被群落植物措施微生物通过接种微生物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和性质。
生物肥料使用生物肥料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植被生长所需的养分。
土壤生物工程土壤力学利用土壤力学原理,通过增加土壤强度和稳定性来防止边坡侵蚀和滑动。
排水系统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减少雨水对边坡的冲刷和侵蚀。
边坡工程在护坡工程中注重生态保护,减少对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生态保护针对已经破坏的边坡,采取生态恢复措施,如植被恢复、土壤修复等。
生态恢复生态防护工程03TBS植被护坡技术施工流程建立项目部,确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并进行相关培训。
TBS植被护坡复绿技术(实例)文章主题标签:TBS植被护坡复绿技术TBS植被护坡复绿技术护坡复绿技术护坡复绿植被护坡TBS植被护坡复绿技术石边坡TBS植被护坡复绿技术是使用深圳鑫淼森独自开发的客土喷播机将搅拌均匀的厚层基层混合物,按设计厚度喷射到岩石坡面上,通过植被根系的力学加固和地上生物量的水文效应,达到护坡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可用于年降雨量>600mm, 非高寒地区的以下边坡:①坡度1:0.3的稳定的硬质边坡;②软质岩石边坡;③开挖的土质边坡,包括瘠薄土质、酸性土质等劣质土坡;④混凝土面及浆砌片石面人工绿化。
与传统的浆砌片石坡技术相比,可节省投资20%~30%环境效益显着,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
降低噪音、光污染,保证行车安全,净化大气,调节小气候。
TBS技术是国内岩石边坡绿化的最新技术,具有广阔的前景。
一、基本原理植被护坡是指“用活的植物,单独用植物或植物与土木工程措施或生命的植物材料相结合,以减轻工程坡面的不稳定性和侵蚀”。
TBS技术是使用深圳鑫淼森独自开发的客土喷播机将拌和均匀的厚层基材混合物按设计厚度喷射到岩石坡面上,集岩土工程学、植物学、土壤学、肥料学、高分子化学和环境生态学等多学科于一体的综合工程技术。
TBS技术通过植被根系的力学加固和地上生物量的水文效应达到护坡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二、技术关键厚层基材是本项技术的关键,厚层基材由绿化基材(简称GBM)、纤维、植壤土三部分组成。
绿化基材(GBM):是植被种子生长发育,根系发展的基体。
由有机质、生物菌肥、粗细纤维、PH 值调整剂、全价缓释肥、保水剂、消毒剂、植壤土和水组成。
作用是保证植被长期生长所需的养分平衡和水分平衡。
三、主要设备鑫淼森客土喷播机、鑫淼森液力喷播机、风钻机、水泵。
四、施工工艺总的施工工艺流程为:实地调查→方案确定→坡面处理→挂网→固网→基材配备→基材混合→客土喷播机喷射→液力喷播机喷种→盖无纺布→喷灌透水→前中后期养护。
(五)、边坡绿化技术近来几年现代化建设较快,公路、铁路、矿山、水利、都市景观水体等工程大量修剪,这些工程由于挖土方或填土石方会导致大量裸露旳边坡,破坏原有旳植被,导致严重旳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旳失衡。
1. 边坡绿化功能1)边坡水土保持:一般来说,土壤旳剪切力或粘结力与土壤中根系旳生物量成正比,边坡绿化形成边坡植物群落,植物根系在土壤中盘根错节,延伸,形成植物根系网,起到固持水土旳作用。
2)生态系统旳产生:边坡绿化使先锋植物群落在坡岸生长,其他物种,包括植物、土壤微生物将会相继在边坡着陆生长,这样初级生物量持续增长,逐渐形成动态平衡旳成熟旳生态系统。
3)生物多样性旳维护:1个相对平衡旳成熟旳生态系统有助于生物多样性旳维护。
4)提高交通安全:边坡绿化能防风,防止边坡跌落物,边坡绿化带能减轻驾驶员视觉疲劳。
5)减少低栖动物、潮汐对坡岸旳破坏:低栖动物如无齿相手蟹等,在坡岸潮间带打洞筑巢,坡岸在潮汐旳影响下很轻易侵蚀剥落。
边坡绿化减少了他们对坡岸旳破坏作用。
6)净化空气、减少噪音和调整气候:植物能吸取尘埃,吸取汽车旳尾气、净化空气、减少噪音,改善空气旳相对湿度,形成局部小气候,起到调整气候旳作用。
7)景观文化服务:边坡绿化予以司乘人员生态美、艺术美旳感受,以及通过植物景观感受当地地区性或民族性旳独特自然条件及文化气氛。
2. 边坡绿化植物旳选择边坡绿化植物选择旳理念为草灌结合,少用乔木,这首先具有见绿快、覆度大旳特点;另首先能很快形成比较稳定旳保持水土旳植被群落。
通过人工方式诱导,加速植物旳生长、演替,使绿化后旳植物群落与相邻地区互相吻合,融人自然,形成边坡保持水土、减少地表径流旳自然生态系统。
1). 边坡植物选择旳根据首先,气候条件:光照、气温、湿度、降水、风等气候条件都影响着边坡植物旳生长发育,不过在选择边坡植物时,重要应考虑旳气候原因是气温和降水。
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决定着植物能否正常生长发育,能否顺利越夏、越冬等;降雨旳时期及雨量也是决定采用植物种类旳重要根据。
随着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形成了大量无法恢复植被的岩土边坡。
传统的边坡工程加固措施,大多采用砌石及喷混泥土等灰色工程,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和谐。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及经济实力的增强,生态护坡技术逐渐应用到工程建设中。
而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多种以适应不同环境情况的护坡技术。
下面来一一介绍几种生态护坡技术:1.人工种草护坡人工种草护坡,是通过人工在边坡坡面简单播撒草种的一种传统边坡植物防护措施。
多用于边坡高度不高、坡度较缓且适宜草类生长的土质路堑和路堤边坡防护工程。
特点:施工简单、造价低兼等。
缺点:由于草籽播撒不均匀,草籽易被雨水冲走,种草成活率低等原因,往往达不到满意的边坡防护效果,而造成坡面冲沟,表土流失等边坡病害,导致大量的边坡病害整治、修复工程,使得该技术近年应用较少。
该方法局限性很大,缺点也很明显,可以考虑椰网(或椰毯)铺设法替代,即生态,施工也方便。
2.土工格室植草护坡土工格室植草护坡:是指在展开并固定在坡面上的土工格室内填充改良客土,然后在格室上挂三维植被网,进行喷播施工的一种护坡技术。
利用土工格室为草坪生长提供稳定、良好的生存环境。
特点:采用土工格室植草,可使不毛之地的边坡充分绿化,带孔的格式还能增加坡面的排水性能。
适合于坡度较缓的泥岩、灰岩、砂岩等岩质路堑边坡。
缺点:要求边坡坡度较缓。
3.蜂巢式网格植草护坡蜂巢式网格植草护坡,是一项类似于干砌片石护坡的边坡防护技术。
是在修整好的边坡坡面上拼铺正六边形混凝土框砖形成蜂巢式网格后,在网格内铺填种植土,再在砖框内栽草或种草的一项边坡防护措施。
特点:该技术所用框砖可在预制场批量生产,其受力结构合理,拼铺在边坡上能有效地分散坡面雨水径流,减缓水流速度,防止坡面冲刷,保护草皮生长。
这种护坡施工简单,外观齐整,造型美观大方,具有边坡防护、绿化双重效果。
缺点:造价较高,高于浆砌片石骨架护坡,多用于填方边坡的防护,且由于草与草之间被混凝土框砖块隔离,在整体的固土效果方面效果不是很好。
边坡绿化施工技术近年来巨大的变化,下面是几种常见的边坡绿化的类型,通过对这几种类型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的分析边坡绿化技术。
1、岩石边坡:一般属高陡边坡,物植物生长需要木纤维客土喷播,对于地理不易发育,稳定性良好的岩坡,可考虑藤本植物绿化;方法是在边坡附近或坡底置土,在其栽种藤本植物生长、攀援、覆盖坡面,对于节理发育的岩坡,应充分考虑坡面防护。
一般采用植生砼绿化,方法是先在岩坡上挂网,在采用特定的配方的含有草种的植生砼,用喷锚机设备及工艺喷射到岩坡上,植生砼凝结在岩坡上,草种从中生长,覆盖坡面。
对于那些岩石边坡上风化严重的岩石,如果不进行事先清理的话,边坡上的危石会严重影响喷工程。
对于不断出现的突出岩体予以刷平。
这项工作可以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比如撬棍、千斤顶、水力分裂器进行。
除此之外岩石边坡也要注意排水,因为日积月累在岩石孔隙和节理中藏了水,水会导致岩石强度的降低;会在节理面上形成静水压力和削弱抗剪强度。
常用的方法就是疏干上方的积水,以免渗入软弱的岩层,设置各种管道比如明沟、焊管、管道等排出地表水,再使用混凝土、砂浆、沥青、聚乙烯等材料封闭裂缝。
2、高硬度土质边坡绿化:当土壤抗压强度大于15kg/ cm2 时,植物根系生长受阻,植物生长发育不良,这可钻孔、开沟客土改良土壤硬度,也可以用植生砼绿化。
3、陡坡绿化:对于25°以上陡边坡,绿化时要注意边坡防护,植物可选用客土喷播机喷播灌木、草本类种子。
但这些破上打桩,设置栅栏,浆砌石框格以利于边坡稳定和植物生长,但这些措施并不能保证边坡长久的稳定,后期还要维护和管理。
对于重要边坡,可选用植生砼绿化。
4、景点边坡绿化:景点边坡的绿化美学要求高,有条件进行经常维护和管理。
绿化时经过精心设计和施工,树木宜选用四季长青类,草类宜用生长旺盛的种类,还可选用花卉。
边坡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如挂网、打桩等。
应设置人行通道,便于日常维护管理。
以上几种不同土质的绿化技术大家学到了吗,其实无论哪种土质都适合用木纤维喷播技术。
边坡植被护坡技术简介1、概述高速公路边坡的稳定性关系到高速公路运营的安全性,传统的工程护坡技术能够较好的解决边坡的稳定性问题,但却破坏了生态环境。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要求工程建设的同时还必须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
近几年来,铺草皮护坡、植生带护坡、液压喷播植草护坡、三维植被网护坡、挖沟植草护坡、土工格室植草护坡等绿化护坡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应用。
由于这些技术在保证边坡稳定性的同时,又恢复了因工程建设破坏了的生态环境,因而这些新型的护坡技术一出现就受到广泛的重视。
2、植被护坡技术发展历史植被护坡技术于1976年首先由日本开发出来,主要用于岩石边坡的生态防护。
30年余来,此项技术在日本得到不断的改进、完善。
目前,该技术已成为日本应用最为广泛的生态护坡技术之一。
国内在研究绿化基盘材料方面,最早为西南交通大学(2000年)开始研究,并在岩石边坡进行了应用尝试。
3、植被护坡与传统护坡方式的区别与传统的支护方式相比,这些绿化护坡技术有一个本质上的区别:那就是它不同于传统的抹面、喷浆、喷混凝土、浆砌片石护墙、挂网喷浆护坡等护坡方式,将边坡封密的非常严密;也不同于挡土墙、抗滑桩、长锚杆、锚索、锚索桩等工程手段,让边坡的局部面完全暴露于空气中。
它是一种用植被将边坡覆盖的护坡方式,边坡与空气处于非完全封密状态。
因为植被在将边坡与外界隔开的同时,它与外界还有各种物质的交换,比如水分、热量、矿物质、养料等;所以将它概括为非完全封密护坡方式,与传统的护坡方式区分开来。
在适合植被护坡的边坡上使用植被护坡技术,有很多优点。
工程量小,无须为之做辅助工程;工程材料为当地土壤、草籽、少量的水泥和其它的添加剂,节约资源,而且几乎没有污染;可以有效的调节沿线的生态平衡,不会产生“热岛效应”;工程造价低,而且服务年限长。
可以有效的弥补以往工程的缺陷。
目前的非完全封密护坡方式主要以植被护坡为主,随着护坡技术的发展,必定会有更多的护坡技术采用这种非完全封密方式。
TBS植被绿化技术在边坡防护中的应用摘要:S215皖苏省界至广德凤桥段公路改建工程(宣杭铁路段)在建设过程中,将TBS植被绿化技术应用于边坡防护中,用以替代传统砌石类护坡、框格护坡、喷混类护坡等防护措施,使整个新建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让道路融于自然,实现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也为在日后各类工程建设边坡处理中,提供了一些设计与施工经验。
TBS植被绿化防护必将成为环保和贴近自然的边坡防护措施。
关键词:TBS植被;绿化技术:边坡防护;应用1 概述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在公路、铁路、水利等各类大型工程的修建中,出现了大量的深路堑与高填路堤边坡,这类边坡的修建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局部小气候的恶化及生物链的破坏等。
而这些工程所形成的边坡靠自然界自身的力量恢复生态平衡常常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其防护工程与周边环境的协调问题十分突出。
公路边坡沿公路分布的范围广,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面大。
如果在防护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相协调等特点,也将会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S215皖苏省界至广德凤桥段公路改建工程(宣杭铁路段)近500m全断面深路堑地段,最深处路堑深达18m。
设计根据沿线地形,地质及水文条件,边坡设计以安全、环保、经济为原则,尽可能不破坏原有自然植被,少用圬工工程,而采用TBS植被绿化技术的防护方案,使人工边坡与自然边坡尽可能融为一体。
2 TBS植被护坡的原理、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要求2.1 TBS植被护坡原理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推进,我国也开始借鉴和引用国外先进的边坡防护技术和成功的经验,逐步从传统的边坡防护方式向绿色防护方向转变。
从传统的撒草籽、铺草皮绿化方式向现代化的客土喷播、土工网垫植草、草皮卷植草等新型绿色防护技术转变。
TBS植被护坡技术是使用经改进的混凝土喷射机将拌和均匀的厚层基材混合物按设计厚度喷射到岩土坡面上,是集岩土工程学、植物学、土壤学、肥料学、高分子化学和环境生态学等多学科于一体的边坡工程技术。
TBS植被护坡绿化技术一、主要技术性能(一)技术原理TBS植被护坡绿化技术是使用经改进后的混凝土喷射机将拌和均匀的厚层基材混合物按设计厚度喷射到岩石坡面上的植被护坡工程新技术。
基本构造由工具式锚钉或锚杆、复合材料网、厚层基材三大部分组成。
(1)锚钉或锚杆:锚钉用于深层稳定的边坡,其主要作用是将复合材料网锚固在坡面上,根据岩石坡面破碎状况,长度为30~60cm不等;锚杆用于深层不稳定的边坡,其作用首先是加固不稳定边坡,其次是锚固复合材料网,依据受力分析设计造型。
(2)复合材料网:根据坡面局部稳定情况及厚层基材的设计厚度确定网的强度,对于小于1:1边坡,网仅起临时作用,选用一般的机编镀锌铁丝网即可,对于小于1:1的边坡选用有一定抗腐蚀能力的网,如高强的土工网等。
(3)厚度基材:是本项技术的核心,由GBM绿化基材、结构改良剂、BPR混合草种三部分组成。
(二)IBS植被护坡绿化技术特点1.构造简单、固坡迅速;2.适用范围广;3.基材抗侵蚀性强;4.具有合理的团粒结构;5.养分配方独特;6.混合草种抗逆性强;7.施工容易,造价合理;8.粗放管理,免维护。
](三)主要技术指标GBM绿化基材技术指标:有机质≥32.0%;腐殖质≥10.0;氮、磷、钾(N+P20+K20) ≥4.0%;水分(游离水)%≤30.0%;吸水倍率≥6.0m/m;水稳性指数≥60.0%;pH值5.5~7.0;细度(<5mm) ≥75.0%。
(四)技术配套情况 1.配套产品。
A.GBM绿化基材;B.BPR混合植被种子;C.技术标准化及服务:首创TBS植被护坡的理论体系,制定了绿化基材的质量标准和标准化设计与施工规范。
2.配套施工机械。
与该技术相配套的施工机械是经改进后的混凝土喷射机,有待进一步研制出与该技术相配套的专门的施工机械。
二、适用范围及应用条件(一)适用范围该项技术成果主要用于铁路、公路、堤坝、矿山等工程建设的岩石边坡的防护和植被恢复。
公路岩石边坡TBS植被护坡绿化技术应用徐文有【期刊名称】《交通企业管理》【年(卷),期】2012(027)006【总页数】2页(P64-65)【关键词】公路边坡;TBS植被护坡;绿化技术;环境效益【作者】徐文有【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公路管理段【正文语种】中文绿化是公路边坡防护的主要措施之一,但由于高等级公路边坡坡度大、坡面长、土壤瘠薄,特别是岩石路堑边坡条件差,如果利用传统的植树种草的方法很难取得成效,通过“厚层基材喷射”(thick-lyey base material spya,TBS)植被护坡绿化技术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浙江省武义县在330国道(K216—K220地段)采用了这一绿化技术,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330国道武义段改造工程于2004年建成通车,全长12公里,地处山岭重丘,有多处高填方大开挖路堑,特别是K216—K220地段,外侧是20多米的高填方,内侧有30多米的路堑边坡,地势十分险要,公路边坡经常有浮石跌落,影响公路安全。
由于公路施工破坏了原来的景观,当地政府迫切要求改变光秃秃的公路边坡,希望进行植被绿化。
通过大量的技术方案比较,采用TBS植被护坡绿化技术,将各种配比材料喷播于岩石坡面及绿化困难地带,使其得以恢复自然生态,从而达到保护环境和景观美化的目的,使绿化成为可能。
一、主要技术内容1.基本原理TBS技术是使用经改进的混凝土喷射机将拌和均匀的厚层基材混合物按设计厚度喷射到岩石坡面上,是一种集岩土工程学、植物学、土壤学、肥料学、高分子化学和环境生态学等多学科于一体的综合工程技术。
TBS技术采用活的植物,使植物与土木工程措施能有机地结合,以减轻工程坡面的不稳定性和侵蚀,通过植被根系的力学加固和地上生物量的水文效应达到护坡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2.关键技术厚层基材是本项技术的关键,厚层基材由绿化基材(简称GBM)、纤维、植壤土等3部分组成。
GBM是植被种子生长发育、根系发展的基体,由有机质生物菌肥、粗细纤维、PH值调整剂、缓释肥、保水剂、消毒剂、植壤土和水组成,其作用是保证植被长期生长所需的养分平衡和水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