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八实验报告电工学
- 格式:doc
- 大小:67.50 KB
- 文档页数:5
一、实训目的本次电工学实训旨在使学生掌握电工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电工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时间2022年x月x日至2022年x月x日。
三、实训地点实验楼电工实验室四、实训内容及要求1. 实验一:电路的基本连接(1)了解电路的组成和基本连接方式;(2)掌握电路图、实物图和等效电路图的相互转换;(3)学会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电工测量仪器。
2. 实验二: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1)掌握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等基本定律;(2)学会使用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等电路分析方法;(3)熟练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电路仿真。
3. 实验三:电路元件的测试(1)了解电路元件的特性和参数;(2)学会使用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测试仪器;(3)掌握电路元件的测量方法和误差分析。
4. 实验四:交流电路的测量与分析(1)了解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性;(2)学会使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等测量仪器;(3)掌握交流电路的测量方法和分析方法。
5. 实验五:三相电路的测量与分析(1)了解三相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性;(2)学会使用三相电压表、三相电流表等测量仪器;(3)掌握三相电路的测量方法和分析方法。
五、实训成果与体会1. 成果通过本次电工学实训,我掌握了电路的基本连接、基本分析方法、电路元件的测试、交流电路和三相电路的测量与分析等基本技能。
同时,我还学会了使用万用表、示波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等电工测量仪器。
2. 体会(1)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重要性,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掌握电工学的基本技能。
(2)动手能力的提高。
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各种电工测量仪器,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训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和同学,最终解决了这些问题,提高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电工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安全用电、工具使用、线路连接等。
2. 熟悉常用电工元器件的识别、选用和检测方法。
3. 掌握电路原理图和布线图的识读能力。
4. 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XX学院电工实验室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 安全用电常识(1)讲解电工安全操作规程,强调安全意识。
(2)示范并讲解触电原因及预防措施。
(3)演示触电急救方法。
2. 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1)讲解常用电工工具的种类、功能和使用方法。
(2)示范并讲解万用表、电压表、电流表等仪器的使用方法。
(3)让学生实际操作,掌握工具的使用技巧。
3. 元器件识别与检测(1)讲解常用电工元器件的种类、性能和参数。
(2)示范并讲解电阻、电容、电感等元器件的检测方法。
(3)让学生实际操作,识别和检测元器件。
4. 电路原理图和布线图识读(1)讲解电路原理图和布线图的构成及作用。
(2)示范并讲解如何识读电路原理图和布线图。
(3)让学生实际操作,识读电路原理图和布线图。
5. 线路连接与焊接(1)讲解线路连接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2)示范并讲解焊接技巧。
(3)让学生实际操作,完成线路连接和焊接。
6. 电路调试与故障排除(1)讲解电路调试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2)示范并讲解故障排除的方法。
(3)让学生实际操作,调试电路并排除故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成功完成安全用电、工具使用、元器件识别与检测等基本操作。
(2)成功识读电路原理图和布线图。
(3)成功完成线路连接和焊接。
(4)成功调试电路并排除故障。
2. 实验分析(1)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电工基本操作技能,提高了安全意识。
(2)熟悉了常用电工元器件的种类、性能和参数,掌握了元器件的检测方法。
(3)提高了电路原理图和布线图的识读能力。
(4)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实验心得体会1. 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认识到电工操作的重要性,以及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电工学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电工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电工学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实验仪器和设备:
1. 电源,直流电源、交流电源。
2. 电阻,可变电阻、定值电阻。
3. 电流表、电压表、万用表。
4. 电线、导线、开关等。
实验内容:
1. 电阻的测量。
首先,将可变电阻接入电路中,通过调节可变电阻的阻值,观察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变化情况,记录下相关数据。
然后,将定值电阻接入电路中,测量其阻值,并与理论数值进行比较,分析误差的原因。
2.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实验。
接下来,搭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通过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比较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探讨其电压和电流的分布规律。
3. 电功率的测量。
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和电压,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计算电路中的电功率,并分析电功率与电流、电压的关系。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理解了电阻的测量方法,掌握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加深了对电工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实验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测量误差较大、电路接线不牢固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验中加以注意和改进。
总结:
本次实验使我们对电工学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通过实验,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和理论水平。
电工学实验报告一、引言电工学是电子工程的基础学科之一,通过实验可以深入了解电工学的原理和应用。
本实验报告旨在总结实验过程及结果,提供详细的数据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电工学的相关概念和实际应用。
二、实验目的1. 熟悉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工学实验仪器和设备。
2. 学习电阻、电容和电感的基本特性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3. 掌握电流、电压和功率的测量方法。
4. 实验中培养出准确记录数据、分析结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仪器和设备1. 直流电源2. 电位器3. 电压表4. 电流表5. 电阻箱6. 电容箱7. 电感箱8. 万用表9. 连线电缆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 电阻实验a. 使用电阻箱组装一系列不同电阻值的电路。
b. 通过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值。
c. 记录测量值,并计算得到每个电阻的电阻值。
d. 分析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2. 电容实验a. 使用电容箱组装一个RC电路。
b. 使用直流电源提供电源电压。
c. 使用万用表以不同的时间间隔测量电路中电压值。
d. 记录测量值,绘制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e. 分析电压变化曲线并计算得到电容器的容值。
3. 电感实验a. 使用电感箱组装一个RL电路。
b. 使用直流电源提供电源电压。
c.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电流随时间的变化。
d. 记录测量值,绘制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e. 分析电流变化曲线,计算得到电感器的电感值。
五、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1. 电阻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根据测量的电流和电压值,计算出了不同电阻的电阻值。
根据Ohm定律,我们发现电流与电压之间呈线性关系,电阻值等于电压除以电流。
通过对比理论值和实际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可以评估测量可靠性。
2. 电容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根据测量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我们可以得出电容器的容值大小。
同时,观察曲线的斜率可以评估电路中的RC时间常数,从而了解电容器和电阻器对电路响应的影响。
3. 电感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根据测量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我们可以计算电感器的电感值。
电工学实验报告相交流电路的研究《电工学实验报告:三相交流电路的研究》一、实验目的1、深入理解三相交流电路中电源和负载的连接方式。
2、掌握三相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的测量方法。
3、研究三相负载在不同连接方式下的相电压、线电压、相电流和线电流之间的关系。
4、了解三相交流电路中的功率测量方法及功率平衡原理。
二、实验原理1、三相电源三相交流电源由三个频率相同、幅值相等、相位互差 120°的正弦交流电动势组成。
三相电源有星形(Y 形)和三角形(△形)两种连接方式。
在星形连接中,三个电源的末端连接在一起形成中性点 N,从三个首端引出的导线称为相线(俗称火线),分别用 A、B、C 表示。
相线与中性线之间的电压称为相电压,用 UP 表示;相线之间的电压称为线电压,用 UL 表示。
在理想情况下,线电压的幅值是相电压幅值的√3 倍,相位超前相应的相电压 30°。
在三角形连接中,三个电源依次首尾相连,从三个连接点引出的导线就是相线。
三角形连接时,线电压等于相电压。
2、三相负载三相负载也有星形和三角形两种连接方式。
在星形连接的三相负载中,相电流等于线电流;在三角形连接的三相负载中,线电流是相电流的√3 倍,相位滞后相应的相电流 30°。
3、功率测量在三相交流电路中,总功率等于各相功率之和。
有功功率可以通过瓦特表分别测量各相的有功功率后相加得到,也可以通过测量线电压和线电流计算得到。
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可以根据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数计算得出。
三、实验设备1、三相交流电源:提供对称的三相正弦交流电压。
2、交流电压表:用于测量电压。
3、交流电流表:用于测量电流。
4、三相负载箱:包含星形和三角形连接的电阻、电感和电容负载。
5、功率表:用于测量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三相电源的星形连接(1)按照实验电路图将三相交流电源连接成星形。
(2)测量三相电源的相电压和线电压,记录数据。
2、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1)将三相负载连接成星形。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电工认识实验旨在使学生了解电工基本知识,掌握电工基本操作技能,熟悉电工工具和仪表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二、实验内容1. 电工工具的使用实验中,我们学习了钢丝钳、尖嘴钳、螺丝刀、剥线钳等电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这些工具的正确握持姿势、使用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
2. 电工仪表的使用实验中,我们学习了万用表、电流表、电压表等电工仪表的使用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这些仪表的测量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常用电工元件的认识实验中,我们学习了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常用电工元件的识别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这些元件的型号、规格、参数和特点。
4. 焊接技术实验中,我们学习了焊接的基本原理、焊接方法、焊接材料及焊接工艺。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焊接操作技巧,提高了焊接质量。
5. 简单电路的搭建与调试实验中,我们学习了简单电路的搭建方法,包括电路原理图的识别、元件的选择、焊接工艺等。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简单电路的搭建与调试方法。
三、实验过程1. 实验前,了解实验目的、内容、步骤和要求。
2. 按照实验指导书,认真进行实验操作。
3.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4. 实验结束后,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撰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电工工具和仪表的使用方法,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2. 通过实验,我们对常用电工元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学习电工知识奠定了基础。
3.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焊接技术,提高了焊接质量。
4. 通过实验,我们学会了简单电路的搭建与调试方法,提高了电路分析能力。
五、实验心得体会1. 实验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真正掌握电工知识。
2. 实验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在进行电工实验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一、实验目的本次电工学实训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电工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能够:1. 熟悉电工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2. 掌握电路元件的识别和连接方法;3. 学会电路的测量和调试技巧;4. 了解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5. 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二、实验内容1. 电路元件的识别和连接(1)识别电路元件:本实验中,我们学习了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常用电路元件的识别方法。
(2)连接电路:根据电路图,我们将电路元件正确连接,确保电路的连通性和安全性。
2. 电路的测量和调试(1)测量电压和电流: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了解电路的工作状态。
(2)调试电路:根据电路要求,对电路进行调试,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
3. 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1)电阻、电容、电感的串并联电路:通过实验,了解电阻、电容、电感的串并联电路特点。
(2)放大电路:学习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放大电路的调试方法。
(3)整流电路:了解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整流电路的调试方法。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电工工具、仪器、电路元件、电路板等。
2. 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元件,确保电路的连通性和安全性。
3.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了解电路的工作状态。
4. 对电路进行调试,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
5. 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果。
四、实验数据记录1. 电阻、电容、电感的串并联电路:(1)串联电路:R1=10Ω,R2=20Ω,R串=30Ω;C1=10μF,C2=20μF,C串=30μF;L1=10H,L2=20H,L串=30H。
(2)并联电路:R1=10Ω,R2=20Ω,R并=6.67Ω;C1=10μF,C2=20μF,C并=33μF;L1=10H,L2=20H,L并=3.33H。
2. 放大电路:(1)放大倍数:A=100倍。
(2)输入信号电压:Vin=1V。
实验八实验报告电工学中山大学电工原理及其应用实验报告SUN YAT-SEN UNIVERSITY院(系):移动信息工程学号:审批专业:软件工程实验人:实验题目:实验九:BJT单管共射电压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 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测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 掌握放大电路动态性能(电压增益、输入电阻、输出电阻、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以及幅频特性等)的测试方法。
3. 进一步熟练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二、预习思考题1. 阅读教材中有关单管放大电路的内容并估算实验电路的性能指标。
假设:3DG6 的β=100,Rb2=20KΩ,Rb1=60KΩ,RC=2KΩ,RL=2KΩ。
估算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电压增益AV,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2、阅读实验附录中有关示波器的使用、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简介以及放大电路干扰和自激振荡消除的内容。
3、能否用直流电压表直接测量晶体管的VBE?为什么实验中要采用测VB、VE,再间接算出VBE的方法?答:一般的电压表直接测不准,会引起电路参数变化,因为电表直接接在输入端,形成额外的输入信号。
而测UB、UE时,电压表的一端是接地的,不容易形成额外输入。
4、怎样测量Rb1阻值?答: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
5、当调节偏置电阻Rb1,使放大电路输出波形出现饱和或截止失真时,晶体管的管压降VCE怎样变化?答:饱和失真时Uce减小Ic 增大,截止失真时Uce增大Ic减小。
6、改变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Ri有否影响?改变外接电阻RL对输出电阻RO有否影响?答:因为Ri≈Rbe‖Rb1‖Rb2;Ro≈Rc,所以对输入电阻有影响对输出电阻吴影响。
7、在测试AV,Ri和RO时怎样选择输入信号的大小和频率?为什么信号频率一般选1KHz,而不选100KHz或更高?答:应该选Ui=10mv作用f=1KHZ左右,因为,试验电路为阻容耦合单管共射放大电路,阻容耦合单管放大电路的下限频率fL越小电路的低频响应越好,所以采用1KHZ而不用更高的8.单管共射级放大电路测试中,如果将函数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示波器中任一仪器的二个测试端子接线换位,将会出现什么问题?答:对于函数信号发生器:如果有波形输出,例如正弦波,则在示波器端的显示是反相。
实验八 用三表法测量皂路元件等效参数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和功率表测量元件交流等效参数的方法2.学会功率表的接法和使用二、原理说明1.正弦交流激励下的元件值或阻抗值,可以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 及功率表,分别测量出元件两端的电压U ,流过该元件的电流I 和它所消耗的功 率P ,然后通过计算得到所求的各值,这种方法称为三表法,是用以测量50Hz 交流电路参数的基本方法。
计算基本公式为阻抗的模 U Z =I电路的功率因数 P cos φ=UI等效电阻 2P R=I等效电抗 X=Z sin φ如果被测元件为一个电感线圈,则有L L X=X =Z sin φ=2πf如果被测元件为一个电容器,则有C C1X=X =Z sin φ=2πf 如果披测对象不是一个元件,而是一个无源一端口网络,虽然也可从U 、I 、,P 三个量中求得,但无法判定出X 是容性还是感性。
2.阻抗性质的判别方法在被测元件两端并联电容或串联电容的方法对阻抗性质加以判别,原理与方法如下:(I) 在被测元件两端并联一只适当容量的试验电容.若串接在电路中电流表的读数增大,则被测阻抗为容性,电滤减小则为感性图8一l (a)中,Z 为待测定的元件,'C 为试验电容器。
(b)图是(a)等效电 路,图中G 、R 为待测阻抗Z 的电导和电纳,'B 为并联电容'C 的电纳。
在端电压有效值不变的条件下,按下面两种情况进行分析:①设B+'B =''B ,若'B 增大,''B 也增大,则电路中电流I 将单调地上升, 故可判断B 为容性元件。
②设B+'B =''B ,若'B 增大,而''B 先减小而后再增大,电流I 也是先减小 后上升,如图8—2所示,则可判断B 为感性元件。
由上分析可见,当B 为容性元件时,对并联电容'C 时无特殊要求:而图一图二当B 为感性元件时,'2B B <才有判定为感性的意义。
中山大学电工原理及其应用实验报告S U N Y A T-S E N U N I V E R S I T Y院(系):移动信息工程学号:审批专业:软件工程实验人:实验题目:实验九:BJT单管共射电压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 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测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 掌握放大电路动态性能(电压增益、输入电阻、输出电阻、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以及幅频特性等)的测试方法。
3. 进一步熟练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二、预习思考题1.阅读教材中有关单管放大电路的内容并估算实验电路的性能指标。
假设:3DG6 的β=100,Rb2=20KΩ,Rb1=60KΩ,RC=2KΩ,RL=2KΩ。
估算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电压增益AV,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2、阅读实验附录中有关示波器的使用、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简介以及放大电路干扰和自激振荡消除的内容。
3、能否用直流电压表直接测量晶体管的VBE?为什么实验中要采用测VB、VE,再间接算出VBE的方法?答:一般的电压表直接测不准,会引起电路参数变化,因为电表直接接在输入端,形成额外的输入信号。
而测UB、UE时,电压表的一端是接地的,不容易形成额外输入。
4、怎样测量Rb1阻值?答: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
5、当调节偏置电阻Rb1,使放大电路输出波形出现饱和或截止失真时,晶体管的管压降VCE怎样变化?答:饱和失真时Uce减小Ic增大,截止失真时Uce增大Ic减小。
6、改变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Ri有否影响?改变外接电阻RL对输出电阻RO有否影响?答:因为Ri≈Rbe‖Rb1‖Rb2;Ro≈Rc,所以对输入电阻有影响对输出电阻吴影响。
7、在测试AV,Ri和RO时怎样选择输入信号的大小和频率?为什么信号频率一般选1KHz,而不选100KHz 或更高?答:应该选Ui=10mv作用f=1KHZ左右,因为,试验电路为阻容耦合单管共射放大电路,阻容耦合单管放大电路的下限频率fL越小电路的低频响应越好,所以采用1KHZ而不用更高的8.单管共射级放大电路测试中,如果将函数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示波器中任一仪器的二个测试端子接线换位,将会出现什么问题?答:对于函数信号发生器:如果有波形输出,例如正弦波,则在示波器端的显示是反相。
中山大学电工原理及其应用实验报告
SUN YAT-SEN UNIVERSITY
院(系):移动信息工程学号:审批
专业:软件工程实验人:
实验题目:实验九:BJT单管共射电压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测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 掌握放大电路动态性能(电压增益、输入电阻、输出电阻、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
以及幅频特性等)的测试方法。
3. 进一步熟练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二、预习思考题
1.阅读教材中有关单管放大电路的内容并估算实验电路的性能指标。
假设:3DG6 的β=100,Rb2=20KΩ,Rb1=60KΩ,RC=2KΩ,RL=2KΩ。
估算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电压增益AV,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
2、阅读实验附录中有关示波器的使用、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简介以及放大电路干扰和自激振荡
消除的内容。
3、能否用直流电压表直接测量晶体管的VBE?为什么实验中要采用测VB、VE,再间接算出VBE的方法?
答:一般的电压表直接测不准,会引起电路参数变化,因为电表直接接在输入端,形成额外的输入信号。
而测UB、UE时,电压表的一端是接地的,不容易形成额外输入。
4、怎样测量Rb1阻值?
答: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
5、当调节偏置电阻Rb1,使放大电路输出波形出现饱和或截止失真时,晶体管的管压降VCE怎样变化?
答:饱和失真时Uce减小Ic增大,截止失真时Uce增大Ic减小。
6、改变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Ri有否影响?改变外接电阻RL对输出电阻RO有否影响?答:因为Ri≈Rbe‖Rb1‖Rb2;Ro≈Rc,所以对输入电阻有影响对输出电阻吴影响。
7、在测试AV,Ri和RO时怎样选择输入信号的大小和频率?为什么信号频率一般选1KHz,而不选100KHz或更高?
答:应该选Ui=10mv作用f=1KHZ左右,因为,试验电路为阻容耦合单管共射放大电路,阻容耦合单管放大电路的下限频率fL越小电路的低频响应越好,所以采用1KHZ而不用更高的
8.单管共射级放大电路测试中,如果将函数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示波器中任一仪器的二个测试端子接线换位,将会出现什么问题?
答:对于函数信号发生器:如果有波形输出,例如正弦波,则在示波器端的显示是反相。
交流毫伏表:正电流显示为负电流,负电流显示为正电流,容易造成仪器损坏。
示波器:只是显示的通道不同了而已,没影响。
三、原理说明
图9-1为射极偏置单管放大电路。
它由Rb1和Rb2组成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
阻Re,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当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vi后,在放大电
路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vi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vo,从而实现电压放
大。
图9-1
1.通电观察
2.静态测试
(1)静态工作点的测量
(2)静态工作点的调试
3、动态指标测试
1)电压增益AV的测量
2)输入电阻Ri的测量
3) 输出电阻R0的测量
4) 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VO(P-P)的测量(最大动态范围)
5)放大电路幅频特性的测量
四、实验设备
1、+12V直流稳压电源
2、函数信号发生器
3、双踪示波器
4、交流毫伏表
5、万用电表
6、频率计
7、晶体三极管3DG6×1(β=50~100)或9011×1 ,电阻器、电容器若干
8、实验电路板
五.实验内容
实验电路如图9-1所示。
为防止干扰,各电子仪器的公共端必须连在一起,同时信号源、交流毫伏表和示波器的引线应采用专用电缆线或屏蔽线,如使用屏蔽线,则屏蔽线的
外包金属网应接在公共接地端上。
1、调试静态工作点
接通直流电源前,先将RW调至最大,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旋钮旋至零。
接通+12V电源、调节RW,使IC=2.0mA(即VE=2.0V),测量VB、VE、VC及RB1值。
记入表9-1。
六、实验结论
七、实验心得及其他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