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古乐器
- 格式:pptx
- 大小:5.95 MB
- 文档页数:20
古音今韵——中国十大古代乐器作者:周珍来源:《财富生活》2017年第06期中国古乐之史源,是一个沉睡着的庞大宝藏。
今人跨越时空,梦回远古,纵也只是触其冰山之一角。
古人把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称“八音”,以此尽列琵琶、二胡、编钟、箫、笛、瑟、琴、埙、笙、鼓共计十大古代乐器。
漫漫数千年历史长河,虽部分古乐已转瞬即逝,但后人仍可以乐器为载,依稀感受这悠扬古韵下的传承。
1.鼓鼓是古老的打击乐器,从文献记载看,鼓的产生,首推黄帝取“夔皮”冒鼓的古老传说。
相传黄帝征服蚩尤之战中,“黄帝杀夔,以其皮为鼓,声闻五百”。
夔,是神话传说中的单足神怪动物。
《吕氏春秋·古乐篇》也有记载说:“帝颛顼乃令鼉先为乐倡,鼉乃偃寝,以其尾鼓腹,其音英英。
”后人认为所谓鼍其实就是巨鳄,它用尾巴敲击自己的肚子,发出好听的音乐,说起来实在有点可爱,可见上古时代人与自然之和谐。
而以鳄鱼皮之坚硬,制成鼓后就算不能“声闻五百里”,想必敲击起来也十分响亮。
鼓的出现比较早,从目前发现的出土文物来看,大约已有3000年的历史。
早在远古时期,鼓被尊奉为通天祭祀的器具,而后在狩猎征战活动中,同样也被广泛应用。
真正意义上把鼓作为乐器是从周代开始的,周代有八音,鼓属八音中的“革”类乐器,视为群音首领。
古文献中所谓“鼓琴瑟”,就是琴瑟开弹之前,先有鼓声作为引导。
鼓的文化内涵博大而精深,雄壮的鼓声紧紧伴随着人类,从远古的蛮荒一步步走向文明。
俗可作民间的欢庆锣鼓,雅则可入庙堂祭祀和宫廷宴集。
从最初原始的陶鼓、土鼓、皮鼓、铜鼓,一直发展到如今种类繁多的现代鼓,随着社会的发展,鼓的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民族乐队、各种戏剧、曲艺、歌舞、赛船舞狮、喜庆集会、劳动竞赛等都离不开鼓类乐器。
鼓的结构比较简单,由鼓皮和鼓身两部分组成。
鼓皮是鼓的发音体,通常是用动物的皮革蒙在鼓框上,经过敲击或拍打使之振动而发声。
中国鼓类乐器的品种非常多,其中有腰鼓、大鼓、同鼓、花盆鼓等。
列举十种中国民族民间乐器1.【鼓】在远古时期,鼓被尊奉为通天的,主要是作为祭祀的器具。
在狩猎征战活动中,鼓都被广泛地应用。
鼓作为乐器是从周代开始。
周代有八音,鼓是群音的首领,古文献所谓“鼓琴瑟”,就是琴瑟开弹之前,先有鼓声作为引导。
鼓的文化内涵博大而精深,俗可以是民间的欢庆锣鼓,雅可以进入庙堂祭祀和宫廷宴集。
从原始的陶鼓、土鼓、皮鼓、铜鼓,一直发展到种类繁多的现代鼓,鼓是最为人们喜爱和广泛应用的乐器之一。
鼓的结构比较简单,是由鼓皮和鼓身两部分组成。
鼓皮是鼓的发音体,通常是用动物的皮革蒙在鼓框上,经过敲击或拍打使之振动而发声的。
中国鼓类乐器的品种非常多,其中有腰鼓、大鼓、同鼓、花盆鼓等。
2.【笙】笙是汉族古老的吹奏乐器,一般用十三根长短不同的竹管制成。
古代八音乐器之一(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笙借由每根管子中的簧片发声,是吹管乐器中唯一的和声乐器,也是唯一能吹吸发声的乐器,其音色清晰透亮,音域宽广,感染力强。
笙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四川等省区,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民间常用于芦笙舞伴奏和芦笙乐队合奏。
经过改革,已在民族乐队中应用,可独奏、重奏或合奏,有着丰富的表现力。
3.【埙】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大约有七千年的历史。
埙的起源与汉族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最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用以诱捕猎物。
后随社会进步而演化为单纯的乐器,并逐渐增加音孔,终由一个音孔发展到六个音孔,成为可以吹奏曲调的旋律乐器。
埙,其音浊而喧喧在,悲而悠悠然,具有一种独特的音乐品质,音色幽深、哀婉、悲凄而绵绵不绝。
4.【琴】琴,今称古琴,或七弦琴。
古琴的制作历史悠久,许多名琴都有可供考证的文字记载,而且具有美妙的琴名与神奇的传说。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
这四张琴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琴”。
由于孔子的提倡,文人中弹琴的风气很盛,并逐渐形成古代文人必备“琴、棋、书、画”修养的传统。
古代乐器大全在古代,声音是一种绝美的享受,而制造声音,成为了古人探索发现的乐趣,继而发明了各种乐器。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古代乐器大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古代乐器大全琵琶琵琶被称为“弹拨乐器之王”,属于拨弦类弦鸣乐器。
木制,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多用钢丝、钢绳、尼龙制成,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
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
二胡胡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擦弦乐器)之一。
唐朝便出现胡琴一词,当时将西方、北方各民族称为胡人,胡琴为西方、北方民族传入乐器的通称。
至元朝之后,明清时期,胡琴成为擦弦乐器的通称。
编钟编钟是中国古代汉族大型打击乐器,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
它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箫箫,分为洞箫和琴箫,皆为单管、竖吹,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吹奏乐器。
箫历史悠久,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适于独奏和重奏。
它一般由竹子制成,吹孔在上端,有六孔箫和八孔箫之分。
笛笛子,一种吹管乐器。
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汉族乐器,也是汉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
瑟瑟,汉族拨弦乐器。
形状似琴,有25根弦,弦的粗细不同,每弦瑟有一柱,按五声音阶定弦。
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称“五十弦”。
琴琴发明于伏羲时代。
在古代,人的文化修养是用琴、棋、书、画四方面的才能表现的,弹琴为四大才能之首。
琴和笛、箫等其他乐器一样,隔墙也能欣赏其乐声。
它是为高贵宾客演奏用的高级乐器,宾客在聆听琴曲时,必须正襟危坐,就如现代西方人欣赏古典音乐时不能随便离开座位那样。
埙埙在古代是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
埙起源于汉族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最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用以诱捕猎物。
中国传统乐器有哪些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这上下五千年的⼈民沉淀下来的⽂化底蕴也是⾮常的深厚,要是问中国有什么传统的乐器的话,那是太多了,我在这也不⼀⼀介绍了,那就给⼤家简单的介绍⼀下中国古代的⼗⼤乐器,也是⽐较传统的乐器。
中国古代⼗⼤乐器⼀般是指琵琶、⼆胡、编钟、箫、笛、瑟、琴、埙、笙和⿎这⼗种民族乐器。
琵琶:弹拨乐器⾸座,拨弦类弦鸣乐器。
⽊制,⾳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丝线,现多⽤钢丝、钢绳、尼龙制成。
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
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最早出现是在中国秦朝,唐朝时开始盛⾏,也是琵琶发展的⾼峰期,在唐代后期琵琶从演奏技法到制作构造上都得到了很⼤的发展。
最具代表琵琶的名曲有:《塞上曲》、《⼣阳箫⿎》、《⼗⾯埋伏》、《霸王卸甲》、《⼤浪淘沙》、《彝族舞曲》、《昭君出塞》、《阳春⽩雪》、《海青拿天鹅》、琵琶协奏曲《草原⼩姐妹》。
⼆胡:别名:奚琴、胡琴、嵇琴。
即⼆弦胡琴,⼜名“南胡”、“嗡⼦”。
起源于唐代,⾄今已有⼀千多年的历史。
⼆胡构造简单,⼀根细细的⽊制琴杆,长约80厘⽶,琴杆上有两根琴弦,琴杆下装有茶杯形状的琴筒,还有⼀把马尾做的琴⼸。
琴师演奏⼆胡时采取坐姿,左⼿持琴,右⼿持⼸。
⼆胡⼀直作为戏曲的伴奏乐器,但现今许多作曲家也专门为⼆胡写了独奏曲,在各⼤⾳乐会上成了久演不衰的曲⽬:《赛马》、《江河⽔》、《⼭村变了样》、《新婚别》、《草原新牧民》、《长城随想》等。
现在⼆胡不但在国内享有盛,在国外也深受欢迎。
编钟:我国古代的⼀种打击乐器,起始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秦汉。
它是⽤青铜铸成,由⼤⼩不同的扁圆钟按照⾳调⾼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个巨⼤的钟架上,⽤丁字形的⽊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因为每个钟的⾳调不同,按照⾳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随着年代的变迁,编钟的形状也会有变化,但钟⾝都是绘有精美的图案。
编钟基本上没有什么独有曲⽬。
中国古典乐器中国古典乐器大全中国古典乐器有哪些?对于中国古典乐器的了解,我们从一些古装电视剧当中就可以了解个大概,在古代,声音是一种绝美的享受,而制造声音,成为了古人探索发现的乐趣,那么下面店铺就带领大家去了解一下。
一、中国古典乐器有哪些?主要的有:二胡、笛子、琵琶、箫、扬琴、胡琴、古筝、古琴、竖琴、唢呐、柳琴、笙。
中国民族乐器按演奏方法可分为:(1)吹奏乐器包括:笙、芦笙、笛子、管子、巴乌、唢呐、箫、埙、葫芦丝。
(2)弹拨乐器包括:箜篌、阮、古琴、古筝、琵琶、柳琴、秦琴、月琴,扬琴。
(3)拉奏乐器包括:艾捷克、马头琴、二胡、中胡、高胡、四胡、京胡、板胡、擂琴三弦。
(4)打击乐器包括:编钟、云锣、磬、鼓、锣、钹、木鱼等等。
二、其它分类一中国古典乐器一般按“八音”分类。
“八音”就是我国最早按乐器的制造材料来对乐器进行分类的方法,最早见于《周礼》,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pao)、竹”八类:“金”类包括钟、铃、鎛(bo)、镛、铙(nao)、笙钟、颂钟等;“石”类包括玉磬(qing)、、笙磬、颂磬、鸣球等;“土”类包括埙(xun)、缶(fou)等;“革”类包括县(xuan)鼓、鼗(tao)、应鼓、搏(bo)拊(fu)等;“丝”包括琴、瑟、筑、筝等;“木”类包括圄(yu)、柷(chu)等;“匏”类包括竽、笙、簧等;“竹”类包括箫、龠(yue)、笛、篪(chi)等。
这“八音”中的乐器,在后世被称为“华夏旧乐”或“华夏旧器”,意思是指纯正的汉人的共同体乐器,主要是为了与外来的乐器有所区别。
在西汉的丝绸之路开通之后,中国大陆是出现了大量的“胡夷之乐”,如琵琶类、箜篌类、筚篥、羯鼓、羌笛等等,因为这些乐器也能够按照“八音”分类法进行分类,而未重新发明新的分类法。
在唐代时的“骠国”(今缅甸)进贡了大量“骠乐器”,这些乐器用周制“八音”无法分类,故此,在仍然继续使用“八音”的名称之下,做了一些变化。
据《新唐书?南蛮?骠传》中记载,唐代“八音”将周制“八音”的“石”、“土”、“木”三类改为“贝”、“牙”、“角”,所以唐制“八音”为“金、贝、丝、竹、匏、革、牙、角”:“金”类包括铃钹、铁板;“贝”类包括螺贝;“丝”类包括大匏琴、独弦匏琴、小匏琴、鼍(tuo)首筝、凤首箜篌、龙首琵琶、云头箜篌;“竹”类包括横笛、两端笛;“匏”类包括大匏笙、小匏笙;“革”类包括三面鼓、小鼓;“牙”类包括牙笙;“角”类包括三角笙、两角笙。
中国古代乐器种类
中国古代有丰富多样的乐器种类,以下列举一些主要的乐器:
1. 箫:一种竹制的吹管乐器,分为高音箫、中音箫和低音箫。
2. 钟磬:由铜或铁制成,形状如钟或锤。
通过敲击产生声音,用于宫廷音乐和祭祀仪式。
3. 古筝:古老的弹拨乐器,有十三至二十六根弦,并用指甲弹奏。
4. 琵琶:类似于西洋的吉他,有四至七根弦,并用指尖或琴撮弦奏。
5. 笛子:一种竹制吹管乐器,有多种不同类型,比如横笛、纵笛和埙。
6. 鼓:包括大鼓、小鼓、朝天鼓等。
使用手击打或鼓槌敲击产生节奏。
7. 琵琶:一种拨弦乐器,类似于中东地区的琵琶。
有四至六根弦,并用指尖或琴撮弦奏。
8. 簧风琴:使用风箱控制气流,类似于现代的风琴。
9. 铙钹:由两个金属碟片构成,通过相互敲击产生清脆的声音。
常用于宗教仪式和戏曲表演。
10. 手风琴:一种被广泛使用在中国北方地区的键盘乐器,通过按动键盘控制气流。
中国古代十大传统乐器中国古代的乐器历史非常悠久,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有了乐器了,后来产生了各种不同的乐器,其中最著名的十大乐器有:1.古琴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
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是中国最早的弹拨乐器,其历史几乎和中华文明一样悠久。
古琴属于八音中的丝,或弦乐器族内的弹拨弦鸣乐器。
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深具东方文化特色。
古琴历来为文人阶层重视,被尊为“国乐之父”、“圣人之器”。
在古代几乎所有有关音乐的故事都来自古琴。
古琴又有着极为广阔的艺术表现力,清越、古朴、圆浑而又极富穿透力和质感,所以其表现境域十分宽广:清微淡远的《平沙落雁》、质雅清纯的《梅花三弄》、悠闲舒缓的《渔樵问答》、刚烈粗厉的《广陵散》、哀婉沉痛的《长门怨》、气势磅礴的《流水》,几乎没有什么东西是古琴所不能表达的。
2.瑟中国古代的拨弦乐器。
形状似琴,有25根弦,弦的粗细不同。
每弦瑟有一柱。
按五声音阶定弦。
古时,瑟常常与琴或笙合奏。
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称“五十弦”《诗经》中有记载"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瑟曾销声匿迹千年之久,而今“幽兰汉乐”将传说中的声音再次呈现于舞台之上,琴瑟合鸣,乐声如流水,如凤鸣,如南风,如月行,引我们走进大自然深深的芬芳里。
3.鼓鼓的出现比较早,从如今发现的出土文物来看,可以确定鼓大约有4500年的历史(以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早期大墓出土的土鼓为例)。
在古代,鼓不仅用于祭祀、乐舞,它还用于打击敌人、驱除猛兽,并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
随着社会的发展,鼓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民族乐队、各种戏剧、曲艺、歌舞、赛船舞狮、喜庆集会、劳动竞赛等都离不开鼓类乐器。
鼓的结构比较简单,是由鼓皮和鼓身两部分组成。
鼓皮是鼓的发音体,通常是用动物的皮革蒙在鼓框上,经过敲击或拍打使之振动而发声的。
中国鼓类乐器的品种非常多,其中有腰鼓、大鼓、同鼓、花盆鼓等。
十大古曲乐器
十大古曲乐器包括:
1. 古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有“乐器之母”之称。
2. 古筝:中国传统民族弹拨乐器之一,音色清脆悦耳,广泛使用于多种音乐演奏中。
3. 琵琶:中国传统弹拨乐器,有“弹拨乐器之王”之称,音色优美。
4. 二胡:中国传统拉弦乐器,音色悠扬、深情、苍凉,被誉为中国民族乐器之首。
5. 笛子:中国传统吹管乐器,有“中国竹笛之父”的美称,音色悠扬婉转。
6. 葫芦丝:中国传统吹管乐器,流行于北方地区,音色深沉、清逸,能演奏多种风格音乐。
7. 小提琴:西方弦乐器之一,音色优美、高亢、充满激情,是西方古典音乐最主要的乐器之一。
8. 大提琴:西方弦乐器之一,音色低沉、温暖、富有表现力,常用于独奏、协奏曲、交响乐和室内乐等演出。
9. 手风琴:西方风琴乐器,可以演奏多种音乐风格,包括流行、民族、古典等。
10. 长笛:西方吹管乐器之一,音色清脆、通透、纯净,常用于管弦乐队及独奏演奏。
国学文化之十大古乐器1.鼓在远古时期,鼓被视为是通天的,主要作为祭祀的用具。
鼓作为乐器是从周代开始的。
周代有八音,鼓是群音的首领。
古文献所谓“鼓琴瑟”就是指琴瑟开弹之前,先有鼓声作为引导。
鼓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雄壮的鼓声紧伴随着人类。
2.笙古称“卢沙”,是中国古老的簧管乐器,古代八音乐器之一,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吹管乐器中唯一的和声乐器。
其音色清晰透亮,音域宽广,感染力强,具有浓郁的中国民间色彩。
3.埙我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大约有七千年的历史。
最初埙大多是用石头和骨头制作的,后来发展为陶制的。
形状也有很多种,如扁圆形、椭圆形、球形、鱼形和梨形等。
埙上端有吹口,底部呈平面,侧壁开有音孔。
埙由一个音孔发展到六个音孔,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4.琴在古代,人的文化修养程度是用琴、棋、书、画四方面才能表现的,琴为四大才能之首。
琴和笛、萧等乐器一样,隔墙也能赏其乐声。
而“琴”字从“今”,强调当面演奏,体现出其演奏的隆重性、郑重性。
5.瑟瑟的起源十分久远,在考古发现的弦乐器中所占的比例最大。
它的出土地点集中在湖北、湖南和河南三省,并且绝大多数出自东周楚墓。
文献记载“庖羲氏”作瑟。
6.笛笛是一种管乐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笛,特点是无簧片。
“笛”字属由字族,由字族汉字都与“滑”之义有关。
笛的本义是“气体在其中滑行的竹管”。
7.萧萧的产生,其历史可以追根溯源到远古时期。
伶伦“伐竹为管”的记载,充分说明了用竹子做乐器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开始了。
据传,后人将伶伦所订的律管编排在一起就形成了古代的排箫。
8.编钟编钟最早出现在商代,当时多为三枚或五枚一组,能演奏旋律。
商代编钟造型别致,椭圆形,钟的表面有简单的兽面纹饰。
西周晚期,编钟经常用于宫廷宴会,被称为“钟鼓之乐”。
9.二胡二胡又名“胡琴”,唐代已出现,称“奚琴”,宋代又称“嵇琴”,现以为我国独具魅力的拉弦乐器。
它既适宜表现深沉、悲戚的内容,也能描写气势壮阔的意境。
中国十大传统乐器中国十大传统乐器人类制造的任何发声物都可称为乐器,所有乐器都有“特定音色,或发出一种声音,或某一确定音高的若干声音,或至少是提供材料在一定时间内连续发出噪声。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分享中国十大传统乐器,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鼓在远古时期,鼓被尊奉为通天的,主要是作为祭祀的器具。
在狩猎征战活动中,鼓都被广泛地应用。
鼓的文化内涵博大而精深,雄壮的鼓声紧紧伴随着人类,远古的蛮荒一步步走向文明。
俗可以是民间的欢庆锣鼓,雅可以进入庙堂祭祀和宫廷宴集。
中国鼓类乐器的品种非常多,其中有腰鼓、大鼓、同鼓、花盆鼓等。
2.笙笙,是汉族古老的吹奏乐器,一般用十三根长短不同的竹管制成。
古代八音乐器之一(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3.埙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大约有七千年的历史。
埙的起源与汉族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最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用以诱捕猎物。
后随社会进步而演化为单纯的乐器,并逐渐增加音孔,发展成可以吹奏曲调的旋律乐器。
4.琴琴,今称古琴,或七弦琴。
古琴的制作历史悠久,许多名琴都有可供考证的文字记载,而且具有美妙的琴名与神奇的传说。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
这四张琴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琴”。
由于孔子的提倡,文人中弹琴的风气很盛,并逐渐形成古代文人必备“琴、棋、书、画”修养的传统。
5.瑟瑟是我国最早的弹弦乐器之一,先秦便极为盛行,汉代亦流行很广,南北朝时常用于相和歌伴奏,唐时应用颇多,后世渐少使用。
瑟有二十五根弦。
古瑟形制大体相同,瑟体多用整木斫成,瑟面稍隆起,体中空,体下嵌底板。
瑟面首端有一长岳山,尾端有三个短岳山。
尾端装有四个系弦的枘。
首尾岳山外侧各有相对应的弦孔。
另有木质瑟柱,施于弦下。
6.笛笛子,一种吹管乐器。
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汉族乐器,也是汉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