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等西方国家如何加强危化品安全管理
- 格式:docx
- 大小:33.09 KB
- 文档页数:4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国外安全生产管理理念(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国外安全生产管理理念(新版)安全生产管理理念是在社会大生产的过程中,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安全与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从最初的宿命思想到可控思想,从单独因素到系统因素,从单一关注伤亡到将健康与安全统一考虑,这都是不断进步的表现。
从事故学理论的产生、以及后来的风险控制论,直到现在的安全哲学理论、安全逻辑科学、安全法学理论、安全信息理论、安全行为科学理论、安全心理学、安全经济理论、安全工程理论、安全仿生理论、安全文化理论、事故灾变理论等等,其他学科的理论不断与安全生产理念相结合,对现代安全与健康的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科技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强化安全风险管理,是西方国家强化安全理念的明显特征。
欧盟及其成员国普遍重视和加强安全风险管理。
针对区域性安全特点,每年欧盟委员会都组织开展风险评估,并经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表决同意后,向有关国家发出若干个预警指令或建议。
欧盟成员国则按照相关条约,纳入本国有关法规体系之中,通过加大投入等措施,改进和加强工作环境中的风险管理。
据介绍,英国每年大约投入相当于2.2亿欧元的资金。
为加强化学品风险管理,欧盟建立了分类管理和名录制度、包装和标记制度、数据分享制度、公众知情制度,以及对供应链的全过程监控制度,并实现严格的使用许可制度。
风险管理中较为突出的是安全适用技术和装备得到广泛应用。
国内外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比对分析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等特性,在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可能对人体、动植物、环境等造成危害的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
的管理对于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内和国外,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政策、法规和监管体系有所不同,下面将对这两方
面进行比对分析。
而在国外,各国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政策法规存在差异。
以美国
为例,美国的危险化学品管理主要由美国环境保护署(EPA)负责,相关
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危险物质控制法》、《危险物质运输法》等。
美国
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相对独立,隶属于环境保护领域,并且对企业的责
任和义务也有相应的规定。
而在国外,各国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监管体系也存在差异。
以欧盟
为例,欧盟的危险化学品管理主要由欧洲化学品局(ECHA)负责,ECHA
负责欧盟内危险化学品的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等工作。
欧盟还根据危
险化学品的特性将其分为不同类别,对不同类别的危险化学品采取不同的
管理措施。
总体来说,国内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政策法规相对较为详细和全面,监管机构的职责也相对明确。
但是,在实际执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
监管部门的执法力度不够强、企业的安全意识不足等。
而国外的危险化学
品安全管理在一些方面更加细致和专业,但是监管体系相对独立,需要与
其他相关机构进行合作。
因此,国内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进一步加强危
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监管力度,提高企业和公众的安全意识,以确保危险
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管理。
国外如何管控危化品风险随着化工行业的不断发展,危化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
由于危化品的性质具有不稳定、易爆炸、有毒等特点,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各国政府为了确保公众的安全和危化品的合理使用,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危化品的生产、储存、运输和处理进行严格的管控。
本文将介绍国外如何管控危化品风险。
美国的危化品管控美国在危化品管理方面一直是世界先进水平的代表。
美国卫生部门和环保部门共同行使管控职责,涵盖了危化品制造、储存、使用、运输等各个环节。
其中,美国环保局(EPA)和化学品安全和卫生管理局(OSHA)是美国负责危化品管理领域最重要的机构。
美国化学品安全和卫生管理局(OSHA)OSHA主要负责制定和执行一系列针对危险化学品的标准和规定,以促进工人和公众安全。
其中包括:•化学品标签和安全数据表(SDS):要求制造商和供应商提供包括化学品成分、危险性、防护措施在内的安全数据表,并贴上警示标签。
•化学品工作场所的标准:要求工厂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培训和责任提示,确保员工在危险环境下作业时得到保护。
•爆炸性危险材料标准:要求化学品生产商和用户采取预防措施,防止易燃材料的意外爆炸。
•化学品储存标准:明确了化学品储存区域的大小、标识、禁止与其他储存物品混放等规定。
•针对特定危险化学品的标准:如氨气、甲醛、氰化物、危险废物等。
美国环保局(EPA)EPA主要负责危险化学品环保方面的任务,包括下列工作:•注册化学品:要求进口或生产化学品的公司向EPA注册,填写相关表格和提供实验数据等资料,以便EPA评估他们的潜在风险。
•化学品清单(TSCA清单):向公众公布所有合法生产和使用的有机和无机物质。
•危险性补偿规定: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处理,如被雨水溶解后,溶液是否可以在排水物质处理设施中处理,由EPA审核通过。
•危险废物法规:要求处理有害废物时遵循统一的标准。
在美国,OSHA和EPA等机构采取多种方式,如现场监督、检查、评估、收集信息和数据等,对危化品进行管控。
国外如何管理危化品引言危险化学品(危化品)是指具有毒性、易燃、易爆、腐蚀、放射性等特性,可能对人体、动植物、环境造成危害的化学物质。
由于其潜在的危险性,国外对于危化品的管理非常重视。
本文将介绍国外在危化品管理方面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法律法规概述国外国家和地区针对危化品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确保对危化品的管理和使用符合安全、环保等要求。
欧洲化学品监管欧洲化学品管理机构(ECHA)负责协调和监管欧盟(REACH)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
欧盟采用了“无害化学品使用”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化学品控制,确保危化品的安全管理和使用。
美国危险化学品管理美国环境保护局(EPA)制定了《危险化学品通讯规则》(Hazard Communication Standard)等相关法规,要求危化品制造商和供应商提供相应的安全数据和警示标识,确保使用者能够正确使用和处理危化品。
澳大利亚危险品管理澳大利亚通过《危险品管理计划》(Dangerous Goods)和《化学品管理法》(Chemical Management)等法律法规,建立了包括危化品运输、储存和处理在内的全面管理体系,以确保危化品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标识和包装GHS标准全球协调系统(GHS)是一个国际化学安全管理框架,旨在对危险化学品进行统一的标识和包装。
国外为危化品制定了一系列的GHS标签和包装要求,包括危险性符号、信号词、警示语等,以便使用者能够准确识别危化品的危害性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安全数据表(SDS)安全数据表是危化品的重要信息来源,包括化学品的物理性质、危害性数据、安全操作措施等内容。
国外对危化品的管理要求制造商和供应商提供相应的安全数据表,以提供给使用者参考。
危化品包装国外对危化品包装有严格的要求,要求包装材料具备抗腐蚀、防火、耐压等性能。
此外,还要求包装物上标明危险性标识、品名、生产厂商、批号等必要信息,以确保危化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安全性。
如何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由于其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
因此,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关键措施。
一、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政府部门应不断完善危险化学品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明确企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处置危险化学品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要根据科技的发展和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和更新这些法规和标准,使其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加强执法监督力度,确保企业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标准。
对于违法违规行为,要严肃查处,形成有效的威慑力。
二、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企业作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主体,必须承担起首要责任。
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和每个员工。
加强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的配备,确保有足够的专业人员从事安全管理工作。
同时,要加大安全投入,用于改善安全设施、设备,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企业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三、加强源头管理在危险化学品项目建设的规划和审批阶段,要严格把关,确保项目符合安全要求。
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项目,要进行充分的安全评估和论证。
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准入管理,提高准入门槛,淘汰落后产能和不安全的工艺、设备。
四、做好储存环节的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场所必须符合安全标准,具备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等安全设施。
要根据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危险程度等,分类分区储存,并设置明显的标志和警示标识。
严格控制储存量,避免超量储存。
加强对储存设施的维护和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五、严格运输环节的安全管理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企业和车辆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条件。
运输人员要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应的资格证书。
要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和路线,避免通过人口密集区和环境敏感区。
国外化工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化工行业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化工过程中涉及的物质和操作条件的特殊性,安全风险也相对较高。
因此,国外对于化工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程度较高,并在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做法。
本文将从法律法规、风险评估、安全培训、事故应急响应等方面探讨国外化工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并总结其经验教训。
一、法律法规在国外,对于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有着严格的法律法规。
例如,在美国,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和安全要求,并对违反规定者进行罚款和刑事处罚。
此外,在欧洲联盟(EU)内部也有一系列针对化学品和危险品管理的指令和条例。
这些法律法规为化工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并为监管部门提供了执法依据。
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确保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国外化工企业通常会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以识别和评估潜在的危险和风险。
在评估过程中,化工企业会考虑诸如化学品的性质、储存和使用条件、设备的安全性等多个方面。
通过风险评估,化工企业能够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三、安全培训国外化工企业非常重视员工安全培训。
他们通常会为员工提供系统的培训课程,包括但不限于危险品识别与处理、紧急救援技能等方面。
此外,他们还会定期组织模拟演练和实地考察,以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和事故的能力。
通过这些培训措施,国外化工企业能够提高员工对于安全生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并减少人为因素导致事故发生。
四、事故应急响应国外化工企业对于事故应急响应非常重视,并建立了完善的体系来处理突发事件。
他们通常会设立专门部门或小组,负责协调应急工作。
在事故发生后,他们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救援和事故调查。
此外,他们还会与相关部门和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以便在应对事故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支持和援助。
国外化工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得益于其对于安全管理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
然而,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危化品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危化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储存或运输过程中具有爆炸、燃烧、腐蚀、毒害、放射性等特性并能对人身安全、生态环境或财产造成损害的物质。
为了保护人身安全和环境,各国都建立了相应的危化品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下面将介绍危化品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相关内容。
一、危化品管理制度1.法律法规:各国都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了危化品的分类、管理要求和责任制度。
例如,中国实施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美国的《危险品运输法规》等。
2.基本原则:危化品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包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分类管理和追溯管理。
这些原则是保障危化品管理安全有效的基础。
3.分级管理:危化品按照其性质的危险程度被分为不同级别,分别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例如,根据易燃性、毒性等特性,将危化品分为1-9类,分别采取相应的包装、储存和运输方式。
4.职责分工:危化品管理制度明确了各个责任主体的职责分工。
生产单位需制定安全生产制度、建立安全管理组织,负责危化品的生产、储存和使用环节的安全管理。
运输单位需要进行专业化的运输,建立运输安全管理制度。
当地政府需要加强对危化品的安全监管和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二、危化品操作规程1.安全教育和培训:企业应对涉及危化品的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包括危化品的基本知识、操作规程、事故应急处理等内容,以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2.包装和标识:危化品应进行专用包装,并按照国家和国际标准进行标识,以便识别和识别。
包装和标识的规定是确保危化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得到适当保护的重要措施。
3.储存和保管:危化品的储存和保管需符合相应的规定,包括储存条件、储存区域的划分、防火安全措施等。
储存和保管工作的规范性和严格性是防止危化品事故的重要保证。
4.运输和装卸:危化品的运输和装卸工作需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包括运输工具的选择、运输路线的规划、装卸操作的安全措施等。
运输和装卸过程中要做好各种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危化品运输的安全性。
国外化工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化工安全生产管理是化工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企业的生产安全和员工的生命安全。
在国外,化工安全生产管理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各国政府和企业都非常重视这个问题。
国外化工企业非常注重安全生产管理。
这些企业通常会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标准、安全生产培训等。
同时,这些企业还会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国外政府也非常注重化工安全生产管理。
各国政府通常会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管和管理。
同时,政府还会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以帮助企业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国外化工企业还会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例如,一些企业会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减少人为因素对生产过程的影响。
同时,这些企业还会采用先进的安全监测设备,以及进行安全演练和模拟,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国外化工安全生产管理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各国政府和企业都非常注重这个问题。
通过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生产安全。
看国外如何管理危化品管理危化品是各国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因为危化品的不正确使用和储存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事故和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
在世界各国中,不同的管理措施和标准被采用,但都旨在确保危化品的安全使用和储存。
本文将着重介绍美国和欧洲联盟(EU)在危化品管理方面的做法。
在美国,危化品的管理主要由联邦机构和各州当局负责。
联邦机构包括环境保护署(EPA)、消防局(FEMA)和运输安全管理局(TSA),它们负责起草和实施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危化品的安全运输、使用和储存。
首先,美国对危化品的定义非常广泛,涵盖了许多不同的物质和产品,包括化学品、炸药、化学武器、放射性物质等。
这些物质被分为不同的类别和危险性等级,以便更好地管理和监管。
其次,美国通过法律和法规来确保危化品的安全。
例如,美国“综合环境回复、赔偿和责任法”(CERCLA)要求对污染物进行报告和清理,以防止环境污染。
此外,美国还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危化品储存和使用的规定,例如“职业安全与健康法”(OSHA)和“危险品化学品安全法案”(HCS),要求企业采取措施确保员工的安全和监测危化品的使用。
最后,美国还鼓励业界和公众参与危化品管理。
例如,EPA设有“紧急计划与社区权利法案”(EPCRA)要求企业报告其危化品的库存和排放情况,并与周边社区共享这些信息。
此外,EPA还设立了“危险废物减量计划”(RCRA)以及“特定有害空气污染物减排计划”(SARA)等项目,以鼓励企业减少危化品的使用和排放。
相比之下,欧洲联盟对危化品的管理也十分严格。
欧洲联盟通过一系列的法规和指令来确保危化品的安全。
其中最重要的是欧盟“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化学品法”(REACH),该法规要求企业对市场销售的化学品进行登记、评估和许可。
此外,欧盟还设有“危险废物指令”和“危险品指令”等法规,进一步规范了危化品的处理和运输。
欧盟还通过向企业发放“化学品安全数据表”(SDS)、设立危化品分类和标识系统(CLP)以及建立“危化品局”(ECHA)等措施,加强了危化品的管理和监管。
国内外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经验与启示近年来,危险化学品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因此,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成为了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国内外的经验中总结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首先,国内外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经验之一是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法律法规是保障危险化学品安全的重要基础,它规范了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等环节,明确了相关责任和处罚措施。
例如,美国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法》和欧盟的《REACH法》等,都为危险化学品的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我国也制定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进行了明确规定。
因此,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是确保危险化学品安全的重要保障。
其次,国内外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经验之二是强化企业责任。
企业是危险化学品的主要生产和使用者,负有重要的安全管理责任。
因此,加强企业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国外一些企业为了确保危险化学品的安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员工培训、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等。
我国也要求企业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执法力度。
只有企业真正履行起安全责任,才能有效防范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
再次,国内外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经验之三是加强科技支撑。
科技的发展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
例如,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实现对危险化学品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此外,还可以利用先进的材料和工艺,研发更安全的替代品,减少对危险化学品的依赖。
因此,加强科技研发和创新,提高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国内外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经验之四是加强国际合作。
危险化学品安全是全球性的问题,各国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分享经验,共同应对。
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等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各国政府和企业也可以通过合作项目、交流研讨等方式,加强合作,共同提高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水平。
国内外危险化学品安全治理论文1引言危险化学品在其生产、储存、运输及应用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环节中治理或者设计使用上存在漏洞,导致各种特、重大事故频繁发生。
因此,有必要构建相对完善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治理体系,从而尽量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带来的损失。
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辨识危险源是危险化学品安全治理的第一步。
英国是最早系统地研究重大危险源操纵技术的GJ,1976年英国重大危险咨询委员会(CMH)首次提出了重大危险源的建议标准,1979年又对标准进行了修改,CMH等机构在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方面极富成效的工作,促使欧共体在1982年6月颁布了《工业活动中重大事故危险法令》(82/501/EEC),简称《塞维索法令》。
1992年美国政府颁布了《高度危险化学品处理过程的安全治理》(PSM)标准,在标准中提出了130多种化学物质及其临界量[1],随后美国GJ环境保护局(EP)颁布了《预防化学泄漏事故的风险治理程序》(RMP)标准,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提出了规定。
国际劳工组织认为,各国应根据具体的工业生产情况制定适合国情的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参考国外同类标准,结合我国工业生产的特点和火灾、爆炸、毒物泄漏等重大事故的发生情况,以及1997年由原劳动部组织实施的重大危险源普查试点工作中对重大危险源辨识进行试点的情况,GJ经贸委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提出了GJ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
国际上大多数GJ和国际组织都采纳限定某种物质及其数量的方法作为辨识重大危险源的出发点,为了与国际接轨,本标准采纳了类似的方法,提供了爆炸性化学物质、易燃化学物质、活性化学物质和毒性化学物质的名称及其临界量[2],在国外的有关标准中,虽然都包括以上4类物质,但有的并没有明确细分。
本标准临界量是参照了欧共体的标准,同时结合我国现有的有关法规及实际生产技术水平来制定的。
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风险评价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是危险化学品安全治理的关键措施之一。
国外安全管理理念安全管理是指以组织为基础,采用系统化的方法,对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制定相应控制措施,并持续监控与改进管理过程的一系列措施。
在全球化的今天,安全管理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关注点,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开始重视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设。
在此背景下,国外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安全管理理念,下面将对其中一些典型的理念进行简要介绍。
1. 美国安全管理理念美国安全管理理念是国际上最为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之一,其核心理念是“可控风险、可持续安全”。
该理念认为:在安全风险发生前期待完美的安全环境是无意义的,重要的是要把控制风险的措施和成本之间的平衡。
在实施方面,美国采用了行动计划和标准化管理的方式,即将安全风险与具体的工作、项目相结合,把安全管理摆放在业务过程中,让安全管理成为生产效率的一部分。
2. 英国安全管理理念英国安全管理理念对管理者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其核心思想是:管理者应该成为安全管理的职业经理人,将安全管理融入到整个管理体系中去,从而实现安全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英国采用了绩效管理方式,即通过确定关键绩效指标、评价和激励机制等方式来推动安全管理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3. 澳大利亚安全管理理念澳大利亚的安全管理理念注重人本因素,把人类行为视为安全风险的主要来源,认为安全管理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人类因素的有效控制。
因此,澳大利亚的安全管理理念提倡员工参与式的安全管理,鼓励员工积极反馈安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为员工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奖励机制。
4. 日本安全管理理念日本安全管理理念注重持续改善,强调在安全管理中的不断提高效率。
其核心理念是“追求最优可持续性安全”,即通过不断改进安全控制措施和管理方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实现最优可持续性的安全管理。
在实施方面,日本采用了精益生产和质量管理的方法,通过高效的生产方式和不断改进的质量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同时保障工作安全。
各国的安全管理理念不同,但都注重控制安全风险、推动持续改进和把安全管理融入到业务过程中去。
欧美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做法化学品的存在,给现代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但化学品固有的危险性也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和损害,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尤其是剧毒化学品在其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发生过多起严重的污染和伤害事故,对人民生命财产、环境造成很大危害。
剧毒化学品作为一类危害性更大的特殊化学物质,受到了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高度重视。
►国外对剧毒化学物质的理解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剧毒化学物质的分类界限,是化学品分类和标注全球协调体系(GHS)提出的分类定义,即:食入剧毒化学物质,大鼠经口LD50≤50mg/kg;皮肤接触剧毒化学物质,大鼠或家兔经皮LD50≤200mg/kg;吸入剧毒化学物质,气体大鼠吸入LC50≤500ppm,蒸气大鼠吸入LC50≤2.0mg/L/4h,粉尘或烟雾大鼠吸入LC50≤0.5mg/L/4h。
经对国外有关法规和信息资料的了解,以及有关国际公约的规定,国外对剧毒化学物质按照用途和分布范围的理解,包括如下几类:1.工业剧毒化学物质,包括工业生产中使用的原料、中间体、辅助剂,以及生产中产生的成品、副产品、杂质、废弃物等。
如金属提炼用到的氰化钠溶液。
2.农用剧毒化学物质,即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各种剧毒化学物质,主要是农药。
如DDT、氯丹等。
3.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质(POPs),即在环境中长时间保持稳定,可以进行长距离的转移,在大多数生物的组织器官中积聚并危害人类和生物。
如二氧(杂)芑(Dioxins)。
4.“三致”物质,即致癌、致突变、致生殖毒害物质。
这三类物质在国际上受到高度重视,有不少国家将其列入剧毒物质的管理范围。
所谓化学致癌物,是指能引起人体基因突变的物质,如氧化乙烯等。
所谓致生殖毒害物,是指能引起一系列生殖内分泌系统的毒害性症状,如有机氯化物、某些酚类物质。
5.剧毒药物,包括一些兽用药、杀虫剂、杀鼠剂等,如毒鼠强等。
6.剧毒生物毒素,包括动物毒素如蛇毒、蝎毒、植物毒素如蕈毒,以及细菌毒素等。
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原则和规定一、化学品安全管理的目标与政策为了保证化学品特别是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防止化学品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普遍建立起一套化学品安全和环境管理体制,日本,到本世纪初才与欧美接轨。
从这些发达国家20多年来的发展动向来看,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已经出现了重要变化。
(一)化学品安全管理目标重新定位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入人心,人们认识到化学品安全管理目标,不仅是要实现控制化学品的化学危险性可能造成的事故危害,以及保护人类的健康,还要保护生态环境,因而要把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作为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首要目标。
(二)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相应调整联合国有关机构正在通过缔结国际公约,制定和扩大优先管理控制的危险化学品名单,加强化学品危害信息传播和国家管理能力建设等方式,促进全球化学品安全、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化学品的生产大国也正在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调整化学品安全管理战略,通过建立、健全化学品安全管理体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采用国际规范的程序,开展化学品危险性鉴别、分类和标签,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
(三)化学品安全管理领域相应拓宽与化学品安全管理目标重新定位相适应,化学品安全管理领域应涵盖化学品生产、储存、销售、运输、使用以及废弃后的处理处置活动等整个生命周期。
重点控制和淘汰那些对人体健康或环境构成不可接受或无法控制的风险的化学品;制定事故应急程序和应急预案,预防化学污染事故,尽量降低重大事故的风险及其影响;妥善处理、处置化学品生产和使用中产生的化学废弃物,并鼓励开发、使用安全无害及对环境友好的化学产品。
二、化学品风险预防的审查评价制度风险预防的原则是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最重要指导原则之一。
它主要是通过实施新化学物质申报审查制度、优先化学品监测评价制度以及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制度来实现的。
(一)新化学物质申报审查制度该制度规定,一种新化学物质在生产和进口之前必须向主管当局进行申报,同时提交相关理化性质、用途、安全以及毒理学数据等基本资料。
美国有毒物质控制法(TSCA)美国有毒物质控制法(Toxic Substance Control Act ,TSCA),于1976年10月11日开始正式实施,经多次修订,TSCA现已成为美国有效管理化学物质的法规。
TSCA与中国的化学品法规体系类似,将物质区分为现有化学物质以及新化学物质,它并不像名字所指将物质分为有毒物质和无毒物质来进行管理。
这两者的区分主要是通过现有物质(指列在TSCA现有化学名录TSCA Inventory上的物质)名录来实现,目前名录已收录83,000多种现有化学物质,目的是重点加强对新化学物质的管理。
对于已列入TSCA名录的物质,当生产或进口的量超过一定吨位的时候,这些物质的生产商或进口商需要定期(最新为5年一次)向美国环保署提交物质暴露、使用等相关信息。
如果物质未列入TSCA名录,就有可能是新物质,企业必须手动查询是否列入保密物质名录。
如果未列入保密物质名录,又未能符合豁免要求,企业必须在生产或进口前90天向美国环保署提交预生产通知(Pre-manufacture notice,PMN),在获得美国环保署审核通过后,企业就可以开始生产或进口,之后需要在首次生产或进口30内提交开始生产或进口的通知(Notice of Commencement,NOC)。
目前美国环保署已经要求采用e-TSCA/e-PMN软件来进行卷宗的制作。
欧美化学品控制法规比较——REACH和TSCA针对欧盟的REACH咨询文件,2003年6月13日,美国有机合成化学品制造商协会在网上发表了署名James Cooper的文章——《欧盟REACH体系和美国有毒物质控制法(T SCA)的比较分析》。
作者在序言中表示“希望此文能有助于那些正在准备对欧盟REACH文件做出评价的人们”。
为了使读者对欧美两个法规的异同有所了解,现摘编其主要内容供参阅。
美国的“Toxic Substances Control Act”(TSCA)1976年开始实施,以后多次修改,今年1月7日又颁布了修改法案(TSCA Inventory Update Rule Amendments),并于同年2月6日生效。
化学品管理政策与环境污染防控策略对比分析引言:随着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化学品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与此同时,不当的化学品管理以及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化学品管理政策和环境污染防控策略。
本文将对比分析几个国家的化学品管理政策和环境污染防控策略,并探讨其差异以及优缺点。
一、化学品管理政策化学品管理政策旨在保证化学品的生产、运输、使用和处置过程中的安全,减少事故风险以及对人类和环境的潜在危害。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化学品管理政策的重点和实施方式各有不同。
以下从美国、欧盟和中国三个地区来对比分析。
(一)美国的化学品管理政策美国的化学品管理政策主要由美国环境保护署(EPA)负责执行。
美国采用的是一种注册和评估制度,即化学品必须在美国注册并经过评估才能进入市场,其中包括风险评估和替代品评估。
此外,美国还制定了严格的化学品标签和安全数据表要求,以确保企业和个人对化学品有足够的了解和使用指导。
优点:美国化学品管理政策强调风险评估和替代品评估,能够从源头上减少化学品对人类和环境的潜在危害。
此外,严格的标签和安全数据表要求可以提高化学品使用者的安全意识,减少事故风险。
缺点:美国的化学品管理政策侧重于事后监管和风险评估,对于已经进入市场的化学品缺乏有效控制,无法全面保证化学品的安全性。
此外,由于评估和注册的程序繁琐,导致新的替代品难以及时推广。
(二)欧盟的化学品管理政策欧盟对化学品管理的主要法规是REACH(Registration, Evaluation, Authorization and Restriction of Chemicals)。
REACH要求所有在欧盟市场生产或进口的化学品都必须进行注册、评估和授权。
REACH还规定了危险化学品的使用限制和禁止规定,以及化学品安全数据的共享。
优点:REACH法规强调化学品生命周期中的所有环节,包括生产、进口、使用和处置,能够全面控制和管理化学品。
美国等西方国家如何加强危化品安全管理
中国安防行业网 2013/10/23 16:21:00 关键字:危化品,安全管理浏览量:122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越来越普遍。
很多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及氧化等危险特性,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经营以及废弃处置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给社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上,美国、英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非常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美国加强危化品风险预测和预防
美国化学安全和危害调查署,负责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和事故调查统计。
依据美国化学安全和危害调查署(CBS)的报告,在1987~1996年10年内,美国大约有605000次危险化学品的伤害事故,而实际情况可能会更多。
也就是说平均每年大约有60000起危险化学品的事故发生,每年导致2565人死亡和22949人受伤,其中死亡333人和受伤的9962人与固定设施装置有关。
资料还显示,42%的事故发生在固定设施内,43%的事故的发生是在物料的传输过程中。
设备的失效和人员的失误是造成事故的关键因素。
为防止事故的继续发生,对危险化学品的设施和装置,必须执行风险管理计划条例。
如果装置在生产过程中含有的危险有害物质多于140磅,那么必须执行RMPs。
RMPs详细描述了关于化学物质的释放和活性的详细信息,并由此可以防止化学事故的发生以及应对紧急情况。
风险管理计划条例主要集中于防止化学物质的释放,降低由于有害化学物质暴露于社区的风险,同时将对环境的破坏后果减少到最低。
风险管理计划条例需要对盛装危险化学品的容器进行识别,并分析这些化学物质对周围环社区的风险程度大小,以及对紧急情况的反应计划。
这些信息都在风险管理计划条例中要进行描述。
风险管理计划条例必须要包括如下内容:
事故原因分析,通过原因分析可以估计潜在的对社区环境的风险大小程度;
最近5年以来的危险化学品的意外释放的事故的历史记录;
相关的事故调查报告;
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概述;
对潜在的危险化学品意外释放或飞溅的应急反应计划(应急预案)。
对危险化学品的设备设施的管理,分为3个安全状态层次。
因为不是所有的设备设施都会危及人的生命。
在风险管理计划条例中将分为3个层次,依据过程中的危害范围和设备设施的事故历史记录。
每一个安全水平级对应这不同的安全措施。
第一个安全水平级代表了设备设施中的危险化学品一旦释放对周围环境或社区的危害是最低的水平。
一个设施或设备被界定为第一安全水平级则应满足:
在最近5年内应没有对周围环境和社区造成危害的泄漏事故的发生;
在最坏的情景状态下泄漏时对周围的人员没有影响。
由于该水平级的设备设施,其危险性比较低,对社区及周围环境的影响比较小,与此对其可进行较少的危害评估,预防,以及紧急情况的应急措施。
该水平级的应急响应预案必须与现场的应急预案向一致。
第二安全水平级不像第一安全水平级那样比较合格,可以接受,也不像第三安全水平级那样具有非常大的危险性。
第二安全水平级的设施设备主要依据高度危险化学物质过程安全管理条例。
第三安全水平级的设备设施,具有最大的危险危害性,必须严格的一步步的对工艺过程、设备进行危害分析,以便于确认在什么地方危险化学品容易泄漏发生事故。
人的失误和机械故障是主要的造成化学品飞溅和泄漏的原因(通过分析1987~1996年美国危险化学品事故)。
事故预防应当确定问题的所在并解决他们。
可以采取以下安全措施来降低风险,并减少事故的发生:
对操作员工的培训,可以降低事故的发生。
大多数的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不安全的状态或不安全的行为。
合适的培训可以减少事故发生的次数。
风险管理计划条例中要求要对操作员工以及相关人员进行适当的安全培训;
保持生产过程中设备的完整有效性可以降低风险,使风险程度可以降低;
通过对事故的调查,分析原因,可以预防事故的再次发生;
减少危险提高安全性。
英国加强危化品规划管理
英国化学品的管理部门主要由英国环境食品和乡村事务部、健康与安全执行局、环境署等十几个机构组成,在化学品的不同生命阶段扮演着不同的管理角色。
英国政府对危险化学品管理的主要特色是加强危险化学品的规划管理。
对于危险化学品规划的承诺是力争实现4个目标:有效保护环境;谨慎使用自然资源;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充分就业。
对危化品规划管理的目的:
尽可能的界定那些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可以造成不可承受风险的化学品;
尽可能减少那些在日常生活必须使用的危险化学品所造成的风险,从而保护人类健康与环境,取得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使得大家都可以获得有关于危险化学品造成环境和健康风险的全面信息;
维持和提高化工企业的竞争能力。
危险化学品规划的范围:
市场上可获得的危险化学品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所造成的风险;
危险化学品的商业生产和使用;
与危险化学品生产和使用相关的控制措施;
加快对化学品所造成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的措施。
其中,化学品规划不考虑下面的情况:暴露于工作场所的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和重大危险源;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增加的化学品;化学品释放到环境中的控制措施;一个国家的化学品规划,常受到许多国际协议的影响。
英国的化学品政策受到许多国际协议的影响。
英国积极参加许多国际活动,都是为了实现她对化学品规划的承诺。
联合国推动了全球范围内许多事情的合作,包括在化学品领域。
在化学品管理方面,英国的规划涉及到好几个联合国协议。
在制定化学品规划时应该遵循的指导原则:充分利用现有法律;充分利用可以获得的可靠信息;生成相关信息,采用均衡原则;使当局可以获得信息;避免复杂问题;尽量减少对动物进行实验;与协调当局紧密合作。
加拿大加强化学品管理与立法
根据加拿大政府统计,每4个加拿大人中就有1人接触过危险化学品,每年因工作场所接触危险品造成的经济损失达6亿元之多。
严重的安全卫生问题引起了加拿大政府的高度重视,如何预防和监控化学品对人类产生的危害已成为加拿大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
1979年1月,联邦、省和地方劳工立法委员会根据为使工人、雇主遵守有关危险物品的法规,需要从供货商获得统一信息这一前提,提出了需要标准化的危险物品信息系统。
经过近十年的工作,1987年由工业、劳工和联邦3方起草了联邦“工作场所有害物质信息法”(即WHMIS)。
为实施WHMIS法,加拿大修订了《危险产品法》(HPA)和其它法规。
同时,省和地方政府也修订了本地的“职业安全卫生法”,使WHMIS法能在工作场所实施。
加拿大化学品安全管理法令体系由联邦和省的法令组成。
联邦法律主要有以下5部:危害物品法令;危害物品管理条例;危害物品成份报告条例;危害物品资料审核法令;危害物品资料审核条例。
危害物品法令和危害物品管理条例规定,化学品销售单位或进口危险化学品单位,必须为使用化学品者提供符合标准的化学品安全标签和MSDS。
危害物品成份报告条例列出1736种有害化学品。
只要一种化学品物质的有害成份是1736种有害化学品之一,并且超过所列规定的浓度,销售单位或进口化学品单位就必须将该种化学品视为有害化学品,并提供符合标准的化学品安全标签和MSDS。
安大略省两大法令
安大略省劳工安全卫生法。
该法规定雇主必须向危害物品销售商获取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和MSDS,并负责劳工安全卫生教育和培训。
安大略省WHMIS条例。
该条例规定有关雇主获取化学品安全标答和MSDS,以及提供劳工安全卫生教育和培训的细则。
WHMIS法令的执行
执行WHMIS法令由各省劳工安全监察员负责。
如果发现违反WHMIS法令的,检察员可以命令雇主在指定时间内改正,以期达到WHMIS法令制定的标准。
此外,检察员也有权力制止雇主使用某一有害化学品。
联邦WHMIS法令的执行工作主要是检查销售商是否提供了有害化学品安全标签和MSDS,其内容和格式是否符合标准,如果查到违反联邦WHMIS法令的,销售商可以有3种选择:从市场撤回产品,在改正有害化学品安全标签和MSDS前,停止销售该产品;追回已销售的产品,然后改正标签和MSDS;销毁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