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力学-第一章01
- 格式:ppt
- 大小:6.81 MB
- 文档页数:36
岩石力学绪论1.岩石:它是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的规律聚集而成的自然体。
2.岩石与岩体的区别:岩体是非均质各向异性体;岩体内部存在着初始应力场;岩体内部含各种各样的裂隙系统,处于地下环境,受地下水等因素的影响。
3.岩石结构:岩石矿物颗粒的大小、形状、表面特征、颗粒相互关系、脉结类型等。
4.岩石构造:岩石的组成部分在空间排列的情况,如岩石的层面构造、层理构造等。
第1章1.影响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的因素矿物成分,结构构造,成岩条件2.岩石的物理性质密度:单位体积的岩石的质量 ρ=m/v容重:单位体积的岩石的重量 γ=ρg测定岩体密度可采用三种方法:(1)量积法凡能制备成规则试样的岩石可采用此法。
(2)水中称重法适用于水理性不明显的岩石试样(阿基米德原理)。
(3)蜡封法适用于有水理性的岩石。
孔隙:岩石中孔隙和裂隙的总称。
孔隙度:指岩石的裂隙和孔隙发育程度,其衡量指标为孔隙率(n)或孔隙比(e )。
孔隙比:指岩石试件内孔隙的体积(V )与岩石试件内固体矿物颗粒的体积(Vs)之比。
3.岩石的水理性质(1)岩石的吸水性 岩石的吸水性指标有吸水率、饱水率和饱水系数。
(2)岩石的软化性 岩石在饱水状态下其强度相对于干燥状态下降低的性能,可用软化系数η表示。
c cbc σση=(3)岩石的膨胀性 岩石浸水后体积增大的性质 膨胀力 膨胀率 测定方法是平衡加压法(4)岩石的崩解性 是指岩石与水相互作用时失去粘结性并变为完全丧失强度的松散物质的性质。
耐崩解指数 Id2 干湿循环试验确定 岩石的崩解性指数反映了岩石在浸水和温度变化的环境下抵抗风化作用的能力(5)岩石的抗冻性 是指岩石抵抗冻融破坏的性能,是评价岩石抗风化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抗冻系数Cf 越小,岩石抗冻融破坏的能力越强(6)岩石的透水性 岩石的渗透系数一般是在钻孔中进行抽水或压水试验而测定的(7)岩石的碎胀性(8)岩石的溶蚀性4.岩石的变形:弹性塑性粘性岩石的破坏:脆性延性5.岩石的强度:岩石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岩石破坏时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
岩⽯⼒学第⼀章绪论第⼀节岩⽯与岩体的基本概念1、岩⽯: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他是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下按⼀定规律凝聚⽽形成的⾃然地质体。
岩⽯分⼴义和狭义岩⽯,⼴义岩⽯即岩体,狭义岩⽯是岩块。
2、岩块:不含显著弱⾯的较均质的岩⽯块体,把岩块看成连续的、均质的、各项同性的弹性体。
有⾃然和⼈⼯之分。
3、岩体:⼀定范围内的⾃然地质体。
由岩块和各种不连续⾯组成的。
4、岩体特征:1>边界根据⼯程情况确定、2>岩体经地质作⽤内部保留了各种永久变形和各种地质构。
3>⾄今还受到地应⼒、⽔、温度等影响。
5、岩体存在不连续⾯是岩体和岩块的重要区别。
6、岩体特征、属性是:⾮连续的、⾮均质的、各向异性的⾮弹性体。
7、、岩体结构是指:岩体中结构⾯和结构体的排列组合特征,他包括两个要素和结构单元,即结构⾯和结构体。
结构⾯:在岩体内形成的具有⼀定延伸⽅向和长度,厚度相对较⼩的地质界⾯或带,即强度低、易变性的⼆维⾯,即弱⾯。
主要包括物质分异⾯和不连续⾯。
8、结构体:指有结构⾯在岩体中切割⽽成的⼏何体。
9、岩体结构分类:依据岩⼟⼯程勘探规范将岩体结构分为整体状结构、层状结构、块状结构、破碎状结构和散体状结构。
反映岩体的不连续性和不均⼀性特征。
7、岩⽯⼒学:研究岩⽯或岩体在⼒的作⽤下发⽣的变形、破坏、移动规律的理论及实际应⽤的学科。
8、岩⽯⼒学的⽤途、分⽀:1>⼯程岩⽯⼒学。
采矿,建筑等。
2>构造岩⽯⼒学。
找矿、地震预报。
3>破碎岩⽯⼒学。
9、⼯程岩⽯⼒学的⽬的、任务:准确预测岩体的变形和稳定,进⾏正确的⼯程设计,保证良好的⼯程质量,以达到⼯程的经济、安全的正常运营。
10、⼯程岩⽯⼒学分:地⾯⼯程和地下⼯程。
第⼆章岩⽯的物理⼒学性质1、岩⽯的成分:影响岩⽯⼒学性质主要之⼀2、五⼤造岩类岩⽯:1>氧化性岩⽯,⽯英。
2>硅酸岩类:⾓闪⽯,辉⽯,云母。
⼒学性质好。
3>碳酸岩类:⽅解⽯,⽩云母,⼒学性质较好。